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周公旦和周武王是什么关系 周公旦的生平简介

周公旦和周武王是什么关系 周公旦的生平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姜子牙与周公旦的人生暗战,谁是嬴家?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之《封神演义》(4)姜子牙与周公旦的人生暗战

姜子牙,又名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姜是姓,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 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他是炎帝的后裔,他的先祖曾经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地。故又名吕尚,而民间老百姓喜欢称呼他为姜太公或太公望多一点。

姜子牙早年的人生一直郁郁不得志,他曾经在商朝当过小公务员,又开过酒店做过老板,都不太成功,一气之下去到了神州各地当起了职业钓客,你别说,姜子牙在东海之滨还真钓到了大鱼,那就是愿者鱼儿上钩的周文王姬昌。

当然有另一种说法,说这姜子牙原本就是周人打入商营的一名高级间谍,地下工作者,在朝歌期间为周人收集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情报,后来又跑到东海之滨垂钓,明为钓客,实际是帮助周人鼓动东夷部落造反,后来大家看到文王遇子牙的那出戏,不过西歧以一种高调的方式迎接有功之臣的回归罢了。

回归西歧的姜子牙被文王视为了首席军师,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商周对弈,姜子牙是周人最主要的谋划者,在他的筹划下,周人下了很大的一盘棋,将商纣王一步步逼入绝境,最后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趁商军主力征伐东夷之机以闪电战的方式袭击朝歌,结果了商朝六百年江山。

可以说周文王、周武王父子对姜子牙都非常信任,文王自不必说,武王姬发尊称他为师尚父,还娶了他的女儿邑姜为正妻,成了姜子牙的女婿。这个邑姜并不是姜子牙和那位在里《封神演义》被封为扫帚星的马氏所生,而是和一位叫桃花女的女子所生。

邑姜给武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周成王姬诵,一个是唐叔虞,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先祖。

灭商以后,武王论功行赏,姜子牙被封在了齐地营丘,他也成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开国始祖。

今天文章的主题并不想给大家炒冷饭,讲姜子牙在灭商兴周过程中的种种神迹, 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姜子牙与一位在《封神演义》里戏份少得等同于路人甲的人物在灭商兴周后的暗战。

要说这位主,虽然在《封神》里没戏份,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是鼎鼎大名,他被儒家奉为元圣和先驱,他是圣人孔子的“梦中情人”,据说这孔子只要几天不梦见他就会长吁短叹,我老了,不中用了,怎么好久没梦见他了,我这是怎么啦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

这人是谁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周公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和周武王姬发同胞的弟弟姬旦。

周公旦与姜子牙之间,他们不都是大周的忠臣良相吗?他们之间,能有什么样的明争暗斗?

可以说,历史伐商这场大戏,除了带头大哥武王姬发,有三个人的戏份很重,第一个当然就是这场大戏的总导演姜子牙,无论历史还是小说,台前幕后都是姜导的身影,你看在西周大军出发的时候,姜子牙左手拿着黄金为饰的大斧,右手握着白牦牛尾为誓的军旗发表演说,而且牛气冲冲的警告其他诸候,此次军事行动,哪家的诸候敢迟到的话,就要他的脑袋,简直一副霸道总裁的范。

而另外两位呢,一个是周公旦,另外一个是召公姬奭,这召公姬奭是周室宗族,也是西歧文王武王时代除姜子牙外最重要的政治谋臣,这二位在周军进入朝歌后武王主持的举行祭社大礼上,周公旦手持大钺,姬奭手持小钺,象征着武王的左膀右臂。

灭商之战后论功行赏,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姬奭,作为西周王朝灭商最大的三位功臣,都实现了生者封国的人生梦想,姜子牙被封在了齐国,周公旦被封在了鲁国,召公姬奭封在了燕国。

可刚灭完商朝没两年,这武王就病逝了,嫡长子姬诵继位,就是后来的周成王。成王登基的时候年龄有多大?从刚出生在襁褓之中到十三岁的说法都有,但如果考虑到成王七年后能亲政,年龄当时应该在十岁左右比较靠谱。

储君太小,西周的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武王死前自然会考虑未来大周君弱臣的政治格局,他自然是要托孤,根据当时的时局来看,他能托付的人也只能是这三位:周公旦,是他的亲弟弟,之前武王病重,周公旦还多次搞了很多祈祷活动,向祖宗许愿希望代哥哥去死,姬发一感动就动了要搞兄及弟终把江山传给姬旦的想法,但这姬旦是死活不受这江山这才作罢,无论是真心是做秀,周公旦必然是成王时代最有权势的政治人物;太公望是兴周灭商的最大功臣,也是姬诵他亲外公,邑姜他爸,后系势力代表,肯定外孙成王王位的坚定拥护者,武王必须也要倚重于他牵制周公旦以防一方坐大甚至篡位。再加上老沉持重的召公作为宗族代表第三势力,自然会对前两者起牵制作用。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成王时代的政治格局并不像武王姬发所想象的那样发展,作为《封神》里的第一男主的姜子牙,很快就被踢出局了。

历史资料显示,这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封国之后,都没有去自己的封国就任,而是留在了周王室辅佐成王,周公旦是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去替自己管理鲁国,而召公也是派了自己的儿子姬克去燕国替自己管理鲁国。

而姜子牙呢,则是马不停蹄去他的封地就任,而且他得到的齐地营丘,在当时可不是块肥肉,而是一块硬骨头,那块地面上活跃的,是刚让商纣王吃尽苦头的东夷部落,一到封地,他就不停四处平叛止乱,周王室这边的事,暂时是没功夫再管了。

挤走姜太公,周公姬旦和召公共执周政,两人还划片区进行了分管,以陕县为界,陕地以西,归召公管,陕地以东,归周公管。

但二人共同执政的格局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变成了周公旦独揽周政,当上了大周王朝的摄政王。

对这种大权的旁落召公还是有意见的,对此周公旦还写了一篇很长的诰词给召公解释和沟通,大意是姬奭啊,我真不是想专权,但是现在的时局,周室需要伊尹这样的拯救时局的名相,我不来承担这些事谁来承担呢?都是为了周王室的繁荣昌盛嘛!

无论是姜子牙还是召公,对于这种权力旁落的态度还是隐忍的,并没和公开和周公旦唱反调。可是周公旦那几个兄弟却不干了,跳出来找事了,凭什么啊?都是文王的儿子,凭什么就你一人大权独专挟天子令诸候?首先向周公旦发难的是他的两个同胞兄弟,文王的三子管叔鲜和五子蔡叔度,他哥俩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打着的旗帜是清君侧,并满世界的宣扬这周公旦要害成王。

周公旦花了一年的时候平定了管蔡之乱,并用严酷的手段惩罚了自己的兄弟,杀了管叔鲜,流放蔡叔度,那位跟着姬家兄弟凑热闹的武庚也被杀死。

没有任何史料显示姜子牙掺和进这场中,我们说了嘛姜子牙此时在齐国有自己的事要忙,与东夷部落的莱人部落抢地盘,出于政治需要,也许更是一种政治交换,周公旦也给了姜子牙“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这一区域的专伐权”,而姜子牙利用这个特权在齐国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赋,两三年的时间,他便将齐国打造成为东部大国,将周公旦之子伯禽的鲁国强势压制,也是在外围给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一个强力的支援。

而在周王室内部,尽管是周公摄政,但也并未出现周公乾纲独断的情况出现,这里就需要提一下姜子牙的女儿,那位邑姜,她可能是中国历史最被忽略的杰出女政治家,君幼臣强,而作为儿子姬诵背后最大的政治支柱,她巧妙的维系和平衡了周王室的政治格局,也春雨润物式培育着成王系的政治势力,其中桐叶封弟的桥段是最令人叫绝。后来唐叔虞建国,感怀母亲之恩,便修了一座宗祠纪念母亲,便是今天座落在山西的名胜古迹晋祠,晋祠里面那座圣母殿便是纪念邑姜的。

可以说经过初期的混乱后,在各方的运营下,西周的政局得到稳定和平衡,也促成了周公旦在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年的成王姬诵,重新“北面称臣”。

但功高盖主从来都是功臣良将的大忌,对周公旦也一样,当成王姬诵执政后,按道理他应对为他付出这么出打下这么好的基业的亲叔叔感激无比才是,但恰恰相反,是小人挑拔也好,是长达七年的傀儡君王生涯日益积累下的积怨也好,成王姬诵开始对周公旦秋后算帐,君臣反目。

周公旦这件事上也显现出了大智慧,他可没有后世那些愚忠大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想法,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糊哩糊涂让成王给杀了,在周公姬旦眼里肯定轻于鸿毛,于是他的选择是开溜,惹不起可咱躲得起。

周公旦选择去哪里呢?楚国。

这个选择才真正体现出周公旦从来不是一野心家,对大周他真的是痴心忠诚,他没有逃往自己的封地鲁国或是周国(解释一下,这个周国是周公执政后给自己加封的一个封地,因为有了这块封地,后世才称他为周公,而不是鲁公)。

 而是奔楚,这是一种态度,有效仿周王室先辈太伯、虞仲让位季历而流亡南方楚地的意思。

周公旦流亡楚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无论是出于道德还是情感,让于周王室有大功的亲叔叔当流浪汉都是影响周王室声誉,即便周成王会意气用事,他后面那位睿智的母亲邑姜也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就有了记载于《史记.蒙恬列传》《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的故事,说周公旦奔楚后,周成王在文书档案馆看到了当年周公旦替自己祈福的文书,叔侄情深,于是派人从楚地接回了周公旦,让他在自己的封地丰养老。

从楚地回来后没多久,周公旦就在丰地病逝了,死前他的遗愿是葬于成周,但成王认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于是把周公葬在了离周文王周武王很近的毕地。

而有意思的周公死后,成王又从齐国召回太公望,与召公一道辅助成王,姜子牙一直活到周康王六年,活了一百多岁。

可以说,周公旦和姜子牙的这场暗战,他们都是赢家。

本期供稿:《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 夜狼啸西风

注:《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是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与喜马拉雅历史类最佳主播大九丸携手精英有声制作团队萌音工作室联合打造的500集大型历史有声剧,3月28日起喜马拉雅有声在线,夜狼文史工作室图文同步。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有声在线收听「链接」

姜尚是周成王外公,周公是周成王叔叔,为何周武王不让姜尚辅政

姜尚,即姜子牙,商周交替之际的传奇人物,不仅军事谋略惊人,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还长寿超过百岁。尤为重要的是,姜子牙唯一女儿是周武王的正妃,生下的长子为周成王,两人有着血缘纽带。

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岳丈,周成王的外公,又有经天纬地之能力,周武王去世之前,为何指定周公辅政周成王,而让姜子牙回到封地齐国?

周文王时期,姜子牙成为国师、军师,周武王时代姜子牙延续这一职务,还尊为“师尚父”,是武王伐纣的头号功臣。

公元前1048年,武王第一次伐纣,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有八百诸侯闻讯赶来参加,纣王孤立无援,诸侯劝说武王伐纣,但周武王与姜子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孟津之会”或“孟津观兵”。

武王第一次伐纣,之所以最后班师回朝,估计与两点有关:一是纣王严阵以待,商朝不够混乱,或有诸侯助阵,周武王与姜子牙发现没有太多必胜之机,二是周武王与姜子牙观察盟友,试探盟友的态度,可能发现盟友还有所欠缺。

公元前1046年,武王第二次伐纣,拜姜尚为帅,发兵五万渡过黄河东进。《诗经》中对牧野之役歌咏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牧野之役,以武王为统帅,姜太公为总指挥,因此姜子牙可谓是武王克殷的第一功臣。

在军功上,姜子牙达到人生巅峰,在家事上,姜子牙也达到了人生巅峰。

周朝建立之后,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姜子牙至齐之后,将齐地治理的非常好,开创了中国齐文化,说明姜子牙有很强的治国能力。姜子牙之后,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但“封土不过百里”,封地规模远不及姜子牙。

我们都知道,周武王分封诸侯的基本原则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此后才分封外人(商朝遗民与历史上的帝王后裔等),姜子牙与周武王没有血缘关系,为何周武王第一个隆重分封姜子牙呢?除了姜子牙军功之外,应该还与姜子牙女儿有关。

姜子牙一共有13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女儿叫邑姜,后来成为周武王正妃,一共生有二个儿子。邑姜长子为周成王姬诵,次子为唐叔虞——晋国始祖。邑姜成了姜子牙与周武王的纽带,让两者有了亲戚关系,姜子牙成了周朝的外戚。

论能力,姜子牙有能力;论关系,姜子牙有关系.......为何周武王去世之前,却让周公旦辅政,而不是姜子牙呢?笔者认为,这既有权谋考虑,又有实际能力考虑。

一直以来,周公旦给我们的印象是文官形象,直到周武王去世之后,才协助周成王平定三藩之乱等。如果将周公旦看成文官,自然没有资格成为辅政。先秦时代,不会打仗没有军功的官员,往往都没什么地位,最多属于二流官员。如今,我们读先秦历史,其中能让人铭记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有军功。鲜为人知的是,武王伐纣过程中,如果说姜子牙是水面上的第一功,那么周公旦就是水面下的第一功。

周公旦,周武王姬发同母之弟,姬发即位之后,以太公望(姜尚)为国师,以周公为辅相,其中周公经常佐助辅弼姬发,处理很多政务,“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周武王经常与周公旦商量政事。

任何一个年度,造反都是一个杀头的大买卖,尽管周人实力大涨,但毕竟周国只是“小邦”,想要取代殷商,需要顾及的问题太多了,比如诸侯是否响应、机会是否到来、如何准确抓住机会、各方面准备是否充分等。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没有与姜子牙商量这些事,而是多次问计于周公旦。

周武王继位第二年,周武王带着这些问题询问周公旦,周公旦认为“以德服人”,即不要冒犯盟友,团结维护盟友,《大开武》记载:“兹在德,敬在周,其维天命,王其敬命。 远戚无干,和无再失。维明德无佚,佚不可还。”

在此之后,周武王又有多次问计周公旦,指出自己早晚都在戒备殷人,可不知道最好的办法。周公旦又劝诫武王顺德谋事。

史书记载周公旦喜欢“以德服人”,肯定存在一定美化与隐瞒,估计周公旦自有一番“阴谋”。但周武王三番五次问计周公旦,显然说明周公旦的能力。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周公旦参与出征。克殷成功第二天,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在武王左右,向上天和殷民宣布纣王罪状,正式宣布殷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为天子。此时,周公的地位仅次于武王,周公把的大钺是一种权力象征。

关于武王克殷中姜子牙与周公旦,西汉刘向《说苑》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武王攻克商朝后,如何处置百姓的办法,姜子牙的办法令人不寒而栗。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姜子牙认为,应该将朝歌城内的殷商百姓全部杀了。周公旦认为,将过错归于纣王一人,其他人保持原样,不因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周武王赞同周公旦的建议。

历史上对姜子牙之所以如此心狠手辣,有一种观点认为,姜子牙是克殷第一功,加上女儿又是正妃,已经有功高盖主之嫌,因此故意给出这么一个毒辣的建议,不给周武王产生“收买殷商遗民之心”的想法。说到底,姜子牙为了自保,故意说出一番不明智的狠话。毕竟,姜子牙初至齐地时,顺应齐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姜子牙能温和对待齐地土著,为何不能温和对待殷商遗民?

周武王不选姜子牙为辅政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姜子牙功劳太大,在诸侯之中威望太高,而且在宫廷之内还有女儿邑姜,周成王还处于襁褓之中。因此,如果任命姜子牙为辅政,全权处理一切国政,那么一旦姜子牙怀有异心,即可轻易颠覆姬姓江山。或许,在克商第二天,周武王让周公旦持大钺,或许就已经开始防备姜子牙了。

与此同时,周武王任命周公旦为辅政,姜子牙在齐国,就能有力牵制周公旦。原因很简单,周成王是姜子牙外孙,而姜子牙有能力有威望,一旦周公旦想要篡位,姜子牙必然反对。

因此,对周武王而言,姜子牙在外,周公旦辅政,这是最佳选择,姜子牙可以牵制周公旦。反过来的话,周公旦却无法牵制姜子牙,周朝江山就危险了。可见,周武王这一看似矛盾的安排背后,有着老奸巨猾的深谋远虑。

参考资料:《史记》

姜子牙与周公旦的人生暗战,谁是嬴家?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之《封神演义》(4)姜子牙与周公旦的人生暗战

姜子牙,又名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姜是姓,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 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他是炎帝的后裔,他的先祖曾经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地。故又名吕尚,而民间老百姓喜欢称呼他为姜太公或太公望多一点。

姜子牙早年的人生一直郁郁不得志,他曾经在商朝当过小公务员,又开过酒店做过老板,都不太成功,一气之下去到了神州各地当起了职业钓客,你别说,姜子牙在东海之滨还真钓到了大鱼,那就是愿者鱼儿上钩的周文王姬昌。

当然有另一种说法,说这姜子牙原本就是周人打入商营的一名高级间谍,地下工作者,在朝歌期间为周人收集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情报,后来又跑到东海之滨垂钓,明为钓客,实际是帮助周人鼓动东夷部落造反,后来大家看到文王遇子牙的那出戏,不过西歧以一种高调的方式迎接有功之臣的回归罢了。

回归西歧的姜子牙被文王视为了首席军师,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商周对弈,姜子牙是周人最主要的谋划者,在他的筹划下,周人下了很大的一盘棋,将商纣王一步步逼入绝境,最后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趁商军主力征伐东夷之机以闪电战的方式袭击朝歌,结果了商朝六百年江山。

可以说周文王、周武王父子对姜子牙都非常信任,文王自不必说,武王姬发尊称他为师尚父,还娶了他的女儿邑姜为正妻,成了姜子牙的女婿。这个邑姜并不是姜子牙和那位在里《封神演义》被封为扫帚星的马氏所生,而是和一位叫桃花女的女子所生。

邑姜给武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周成王姬诵,一个是唐叔虞,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先祖。

灭商以后,武王论功行赏,姜子牙被封在了齐地营丘,他也成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开国始祖。

今天文章的主题并不想给大家炒冷饭,讲姜子牙在灭商兴周过程中的种种神迹, 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姜子牙与一位在《封神演义》里戏份少得等同于路人甲的人物在灭商兴周后的暗战。

要说这位主,虽然在《封神》里没戏份,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是鼎鼎大名,他被儒家奉为元圣和先驱,他是圣人孔子的“梦中情人”,据说这孔子只要几天不梦见他就会长吁短叹,我老了,不中用了,怎么好久没梦见他了,我这是怎么啦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

这人是谁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周公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和周武王姬发同胞的弟弟姬旦。

周公旦与姜子牙之间,他们不都是大周的忠臣良相吗?他们之间,能有什么样的明争暗斗?

可以说,历史伐商这场大戏,除了带头大哥武王姬发,有三个人的戏份很重,第一个当然就是这场大戏的总导演姜子牙,无论历史还是小说,台前幕后都是姜导的身影,你看在西周大军出发的时候,姜子牙左手拿着黄金为饰的大斧,右手握着白牦牛尾为誓的军旗发表演说,而且牛气冲冲的警告其他诸候,此次军事行动,哪家的诸候敢迟到的话,就要他的脑袋,简直一副霸道总裁的范。

而另外两位呢,一个是周公旦,另外一个是召公姬奭,这召公姬奭是周室宗族,也是西歧文王武王时代除姜子牙外最重要的政治谋臣,这二位在周军进入朝歌后武王主持的举行祭社大礼上,周公旦手持大钺,姬奭手持小钺,象征着武王的左膀右臂。

灭商之战后论功行赏,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姬奭,作为西周王朝灭商最大的三位功臣,都实现了生者封国的人生梦想,姜子牙被封在了齐国,周公旦被封在了鲁国,召公姬奭封在了燕国。

可刚灭完商朝没两年,这武王就病逝了,嫡长子姬诵继位,就是后来的周成王。成王登基的时候年龄有多大?从刚出生在襁褓之中到十三岁的说法都有,但如果考虑到成王七年后能亲政,年龄当时应该在十岁左右比较靠谱。

储君太小,西周的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武王死前自然会考虑未来大周君弱臣的政治格局,他自然是要托孤,根据当时的时局来看,他能托付的人也只能是这三位:周公旦,是他的亲弟弟,之前武王病重,周公旦还多次搞了很多祈祷活动,向祖宗许愿希望代哥哥去死,姬发一感动就动了要搞兄及弟终把江山传给姬旦的想法,但这姬旦是死活不受这江山这才作罢,无论是真心是做秀,周公旦必然是成王时代最有权势的政治人物;太公望是兴周灭商的最大功臣,也是姬诵他亲外公,邑姜他爸,后系势力代表,肯定外孙成王王位的坚定拥护者,武王必须也要倚重于他牵制周公旦以防一方坐大甚至篡位。再加上老沉持重的召公作为宗族代表第三势力,自然会对前两者起牵制作用。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成王时代的政治格局并不像武王姬发所想象的那样发展,作为《封神》里的第一男主的姜子牙,很快就被踢出局了。

历史资料显示,这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封国之后,都没有去自己的封国就任,而是留在了周王室辅佐成王,周公旦是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去替自己管理鲁国,而召公也是派了自己的儿子姬克去燕国替自己管理鲁国。

而姜子牙呢,则是马不停蹄去他的封地就任,而且他得到的齐地营丘,在当时可不是块肥肉,而是一块硬骨头,那块地面上活跃的,是刚让商纣王吃尽苦头的东夷部落,一到封地,他就不停四处平叛止乱,周王室这边的事,暂时是没功夫再管了。

挤走姜太公,周公姬旦和召公共执周政,两人还划片区进行了分管,以陕县为界,陕地以西,归召公管,陕地以东,归周公管。

但二人共同执政的格局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变成了周公旦独揽周政,当上了大周王朝的摄政王。

对这种大权的旁落召公还是有意见的,对此周公旦还写了一篇很长的诰词给召公解释和沟通,大意是姬奭啊,我真不是想专权,但是现在的时局,周室需要伊尹这样的拯救时局的名相,我不来承担这些事谁来承担呢?都是为了周王室的繁荣昌盛嘛!

无论是姜子牙还是召公,对于这种权力旁落的态度还是隐忍的,并没和公开和周公旦唱反调。可是周公旦那几个兄弟却不干了,跳出来找事了,凭什么啊?都是文王的儿子,凭什么就你一人大权独专挟天子令诸候?首先向周公旦发难的是他的两个同胞兄弟,文王的三子管叔鲜和五子蔡叔度,他哥俩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打着的旗帜是清君侧,并满世界的宣扬这周公旦要害成王。

周公旦花了一年的时候平定了管蔡之乱,并用严酷的手段惩罚了自己的兄弟,杀了管叔鲜,流放蔡叔度,那位跟着姬家兄弟凑热闹的武庚也被杀死。

没有任何史料显示姜子牙掺和进这场中,我们说了嘛姜子牙此时在齐国有自己的事要忙,与东夷部落的莱人部落抢地盘,出于政治需要,也许更是一种政治交换,周公旦也给了姜子牙“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这一区域的专伐权”,而姜子牙利用这个特权在齐国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赋,两三年的时间,他便将齐国打造成为东部大国,将周公旦之子伯禽的鲁国强势压制,也是在外围给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一个强力的支援。

而在周王室内部,尽管是周公摄政,但也并未出现周公乾纲独断的情况出现,这里就需要提一下姜子牙的女儿,那位邑姜,她可能是中国历史最被忽略的杰出女政治家,君幼臣强,而作为儿子姬诵背后最大的政治支柱,她巧妙的维系和平衡了周王室的政治格局,也春雨润物式培育着成王系的政治势力,其中桐叶封弟的桥段是最令人叫绝。后来唐叔虞建国,感怀母亲之恩,便修了一座宗祠纪念母亲,便是今天座落在山西的名胜古迹晋祠,晋祠里面那座圣母殿便是纪念邑姜的。

可以说经过初期的混乱后,在各方的运营下,西周的政局得到稳定和平衡,也促成了周公旦在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年的成王姬诵,重新“北面称臣”。

但功高盖主从来都是功臣良将的大忌,对周公旦也一样,当成王姬诵执政后,按道理他应对为他付出这么出打下这么好的基业的亲叔叔感激无比才是,但恰恰相反,是小人挑拔也好,是长达七年的傀儡君王生涯日益积累下的积怨也好,成王姬诵开始对周公旦秋后算帐,君臣反目。

周公旦这件事上也显现出了大智慧,他可没有后世那些愚忠大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想法,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糊哩糊涂让成王给杀了,在周公姬旦眼里肯定轻于鸿毛,于是他的选择是开溜,惹不起可咱躲得起。

周公旦选择去哪里呢?楚国。

这个选择才真正体现出周公旦从来不是一野心家,对大周他真的是痴心忠诚,他没有逃往自己的封地鲁国或是周国(解释一下,这个周国是周公执政后给自己加封的一个封地,因为有了这块封地,后世才称他为周公,而不是鲁公)。

 而是奔楚,这是一种态度,有效仿周王室先辈太伯、虞仲让位季历而流亡南方楚地的意思。

周公旦流亡楚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无论是出于道德还是情感,让于周王室有大功的亲叔叔当流浪汉都是影响周王室声誉,即便周成王会意气用事,他后面那位睿智的母亲邑姜也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就有了记载于《史记.蒙恬列传》《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的故事,说周公旦奔楚后,周成王在文书档案馆看到了当年周公旦替自己祈福的文书,叔侄情深,于是派人从楚地接回了周公旦,让他在自己的封地丰养老。

从楚地回来后没多久,周公旦就在丰地病逝了,死前他的遗愿是葬于成周,但成王认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于是把周公葬在了离周文王周武王很近的毕地。

而有意思的周公死后,成王又从齐国召回太公望,与召公一道辅助成王,姜子牙一直活到周康王六年,活了一百多岁。

可以说,周公旦和姜子牙的这场暗战,他们都是赢家。

本期供稿:《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 夜狼啸西风

注:《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是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与喜马拉雅历史类最佳主播大九丸携手精英有声制作团队萌音工作室联合打造的500集大型历史有声剧,3月28日起喜马拉雅有声在线,夜狼文史工作室图文同步。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有声在线收听「链接」

周公,是人名,还是封号?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说到周公,便会想到周公吐哺、周公解梦、周公之梦……这里所说的周公,即周公单,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在辅助周武王灭商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劳,被封在鲁,但他并没有去封地,而是留在都城辅助武王及其儿子成王。

周公旦

姬旦,在“周”(今陕西岐山北)也有采邑,爵位是“公”,所以称为“周公旦”,或简称“周公”,由此可知,周公,是个封号。

在周公旦死后,采邑“周”由他的次子继承,世袭“公”的爵位,所以其子孙仍然称为“周公”,历史上也出现多个“周公”。

在公元前841年,周王朝历史上出现的“周召共和”中的周公,和周公旦明显说的不是一个人,是周公旦的后裔,姓姬,名鼻,西周时期周国国君,史称周定公。

在历史上以“周公”留名的,还有周公黑肩,姓姬,名黑肩,是周定公的曾孙,是当时周桓王的卿士,是桓王的亲信重臣。在桓王死后,发动宫廷,企图拥护桓王的次子为帝。不料,阴谋被识破,周庄王先发制人,杀死了周公黑肩及其同伙,平定这场叛乱。

虽然周公是个封号,且历史上也出现多个周公,但是为什么提及周公,便会认定说的就是周公旦。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周公旦对中国古代历史作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不仅稳定周王朝的统治,而且开创了中国文化礼仪的先河,制定礼乐,建立典章制度,对易经的创作也有贡献。周公旦的思想言论,后来成为儒家主张“德治”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儒家的孔子对周公旦就极为敬仰,孔子曾说过: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正是后人的不断推崇,使得“周公”和周公旦两者等同起来,一说“周公”,想的便是周公旦。

但作为一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要知道,周公,其实是个封号,虽然清楚对方说的就是周公旦。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周公旦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历史伟人,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开拓者

这是我的历史开篇

一笑一闹皆历史,

半喜半悲即人性。

且看且听古今事,

或悟或迷众生思。

我暂且用一首打油诗来开始我的历史创作,我之所以选择写历史,是因为历史其本身是很有魅力的.历史可以遐想,可以借鉴,可以反思,可以假设……历史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生动有趣的,大家可以在历史中发挥想象和推断,可以在历史中寻找慰藉和答案。

但是,我觉得历史很多时候是冷酷而又生硬的。它铁石心肠到容不得你半点渲染和涂改。任何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历史说到底就是人性,我们所看到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很多时候并不真实。在我的历史观中,只有符合人性推断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

历史生硬而又丰富

在我的一贯观念中,历史不是看热闹,也并不是凭空想象,历史的意义在于它要督促我们去正视现实。

黑白是非,在很多人眼中,觉得这并不是历史的主旋律。但这恰恰是我所倡导的历史观。当历史可以颠倒和混乱的时候,它作为借鉴的标本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上,抛去那些远古大神,于我来说,第一个在我心目中能达到伟人的标准的人大概就是周公旦了。“周公吐哺,天下为公”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我还是想说,周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还是没有得到公平对待。

周公旦多才多艺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是一个典型的贵二代。他的原名叫姬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贵二代,那么周朝的历史将会失去很多颜色。事实上,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是他制定了中华文明的原始秩序。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平内乱、定江山、辅幼主、弃权柄,这些在常人眼中就是一个良相的作为,历史上这样的良相很多,比如汉朝的霍光、三国的诸葛亮。但是我对周公的推崇并不在此,而是在于他对于中国封建秩序的创建,这才是影响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根本。

周公的历史贡献是多维度的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人类文明是经历由散居到聚集的过程的,虽然夏禹开启了“家天下”的大门,但是在周朝以前,中华的历史是无序的。它相当于一个草创公司,没有合理的公司章程,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只要能盈利,能生存,就走一步看一步。这种政治形式是很容易崩溃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周武王虽然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没有把中国纳入正式的文明轨道。因为最开始的周天子有话语权,但是却没有规矩。这种文明的空白正是周公旦填补起来的。

立规矩的人永远比遵守规矩的人要艰难得多。我们先来看看周公旦的主要历史贡献吧!

周公旦是封建制度的设计者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并不难理解,他的逻辑基础就是夏禹的“家天下”。但是之前的家天下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者很宽泛的概念。看看夏朝“少康复国”的历史就知道,那是有多么混乱和不稳定。原先的禅让制是人人在理论上都可以成为一国之主,到了夏朝,只要是王室成员都有机会成为NO1,虽然这进步了一大步,但是还是有很多风险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在绝对利益的诱惑下,也没有太多人性是经得起考验的。在争夺利益的背后,往往都是血淋淋的画面。周公旦提出的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利斗争中的血腥阴谋问题,但是,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改善了这种状态,最起码,它就像法律一样,缩小了犯罪的范围和面积。

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封建大厦越来越高,越来越辉煌,离不开周公旦这一伟大创举。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说一直是在周公旦的理论基础上建房子。

没有宗法礼教就没有规矩,没有权威,没有合法性

再来说说周公旦制定的宗法礼教,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可能一直觉得封建礼教是吃人的魔鬼。但是对于刚刚脱离原始文明的人类来说,周公旦的宗法礼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原始社会的人为什么被叫做原始人,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因为原始欲望或本能而活着,或者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周公旦发明的宗教礼法就是告诉人们要为什么而活着,活着就应该干什么事,说什么话。要爱家、爱国,要有敬畏心,要有感恩心,要懂得约束自己,要学会激励自己。

在人类文明极度落后的时候,会诞生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人们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很喜欢把答案推给未知因素。所以古人信天、信神,这在唯物主义的今天,或许就是一个笑话。但是,我想纠正的是,信天、信神比什么都不信是要好得多的。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其实就是那些“无畏者”最让人感觉到恐惧。

周礼的重要性没有被正视

周公旦用宗法礼教,把人们的信仰捆绑在一起。让人们有了敬畏心,懂得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伟大的贡献。自周以后,祭祀天地、俯首家族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这都是周公旦的功劳。

我年轻的时候,在阅读历史的时候,一直搞不清六部中的礼部有什么用,不就是搞搞封建迷信活动吗?为什么还能在六部中占有那么重的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礼部为六部之首是实至名归的。繁体字的礼字,就是祭祀的鼎的样子,既是会意字,又是象形字。礼,代表着规矩;礼部,就是制定规矩的机构。礼,在中华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逻辑基础,我们后面所说的道德、智慧、原则、政治……无不与之有关。

也正是在这种有序的基础上,中华文明才得以飞速的发展。

礼乐不仅仅是娱乐

再来说说周公旦制定礼乐的事情。它的重要性在前文基本上都说了,但是单独把它拎出来,是因为它对文化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礼就不多说了,我们后世写文章强调要有思想、有主旨、有内容,其实都是在阐述一个“礼”字。所以在周公旦制定礼乐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井喷式的大发展,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最后成为中华文明主流的儒家思想,其实很多都是孔子继承和发扬周公的思想而成的。周公被称为“元圣”,他其实比孔子更难能可贵,可惜的是,他被孔子掩盖了光芒。

乐,是一种深厚的文化

乐,是一种声音,也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文化。仓颉造字之后,人类的文明实现了有形的交流。但这种交流不是原生态的,甚至在当时不具备推广性,试想一下,当时有多少人是认识字的。

人们当时的交流主要是靠声音,而“乐”就是一种有规矩的声音,钟鸣鼎食、晨钟暮鼓等成语就是最好的备注。我们现在说到音乐,总会觉得它多么的优美,多么的高雅,其实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当然,这种语言对中国的文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都是脱胎于“乐”。即便是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都还要讲究韵脚,就充分说明中国的文化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周公旦发明的“乐”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可以说,周公旦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奠基人。中国历史从来没有摆脱过他的影响。

周公旦是封建制度的创立人,更是儒学的奠基人

春秋时期,宋襄公不愿半渡而击最后兵败身亡。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历史表象,真正在影响他们行为和信念的其实就是周礼。

当然,周公旦的周礼也不是万能的,其中有很多出于政治目的的等级观念和剥削观念是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但总的来说,周公旦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历史前进一大步。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原先的秩序已经不能满足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了。所以,到了战国时期,天下进入另一个混乱时期,这是一种文明的挣扎的必然结果,我们通常把战国时期称为“礼崩乐坏”的时期,这是历史对周公的周礼一种颠覆。但,这并不影响周公的伟大,贯穿中国历史来看,周公旦留给我的财富已经足够多了。

历史是串联在一起的

我时常觉得,历史就是一串美轮美奂的珍珠手链,很多关键人和事就是那一颗颗耀眼的珍珠,但是历史最终能够完整和顺畅,主要还是因为历史也有一根隐形的线——逻辑,是它把历史串联起来了。

我选择把周公旦当做我历史手链的第一颗珍珠,也把他作为历史的线头,因为是他创立中华文明的传统秩序,是他开启了封建制度的大门。顺藤摸瓜,我将会粗略地把整个中国历史主要的逻辑和大家分享出来。历史不会重复,但是历史中的道理一直在重复。

希望所有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和我共同来探讨、交流!

文物实证:破解周公摄政称王的千年疑案|新知

文博时空 作者 董译夫

01

愿替兄死

周武王攻克商朝后的第三年生了一场大病,很久都不能痊愈。太公、召公对周公说:“我们为大王占卜吧。”周公却说:“简单的占卜还不能打动我们的先王”。于是周公在地面上夯筑了三座土坛,又在其南面夯筑了一座土坛。

周公站在上面,手持著璧,头上戴珪,向太王(文王之祖)、王季(文王之父)、文王祷告并说道:“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意思是,各位先王,我愿意替我哥哥上天堂,你们如果答应,就联系我,你们如果不用我服侍,我就带著璧和珪回去。周公卜问三次后,都重复出现吉兆,在祈祷过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武王又重病复发,不治身亡。

这段周公甘愿为武王上天的史实,记录于《尚书·金縢》。

清华简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最早文本出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在传世《尚书》目录中依文内“金縢之匮”一句,简称为《金縢》。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 2008 年 7 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 14 测定证实为战国中晚期文物。因全篇简文与《尚书》的《金縢》大致相合,应为《金縢》篇的战国写本。

神人龙纹玉璧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 世纪 90 年代,虢仲(周文王之弟)墓出土了一件西周白玉龙纹璧,璧两面均饰龙纹,玉质白润,属和田白玉制成,纹饰精美,制作精绝,应属王室之玉器,是周代玉璧中之珍品。

武王驾崩,对于周人来讲无疑是天崩地裂般的噩耗。此时西周王朝这艘新下水的大船,能依靠谁来掌舵?“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西周王朝风雨飘摇之际,还真的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要力挽狂澜,扶保大周,他就是周公旦。周公旦作为先王之弟,拥立太子诵登基为王,这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成王。

周成王姬诵(?~前 1021 年),周武王姬发与王后邑姜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姬诵即位初期,因年纪尚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

02

周公摄政

周公(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不仅是西周开国元勋,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在周,故称周公。

周公画像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在成王继武王之位后,“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称,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史记·周本纪》也记载:“公乃摄行政当国”。可见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摄(代为)行政”,并无篡权之意。

《左传》,明刊本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 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然而另有一些记载:《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履天子之籍”;《礼记明堂位》卷三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尚书·大传》卷三中更明确指出:“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种种记载都指明了一点,那便是周公在当时的行为是践位称王!

那么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替侄摄政还是践位称王呢?周公是后世儒家尊称的“圣人”,而儒家最讲“尊卑有序”“君臣大义”,所以周公旦摄政是以“冢宰”(君主的最高辅相)的名义还是以“王”的名义,这就涉及到周公旦是否为忠臣、行为是否符合儒家道德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逸周书·度邑》曾记载过武王让位周公一事:王曰:“我维显服,及,德之方明。”显服就是官服,借指官爵,在这里指君临天下之王位;及意为兄死弟继位。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我深思我们刚获得的天下之主王位,需兄长我传给贤弟你,才得以升至方明坛上向天下臣民昭示了。”而周公的反映则是“泣涕于常悲”,并没有给予周武王回应。

武王又进一步劝说道:“贤弟旦啊,你是我通达事理、见识高远的弟弟,我这样推举你担此重任,也知你已为我们周族操心劳累,忙得连摆好了饭菜都没时间吃;况且你也有自己的家室,有许多私事要处理,但如今是上天要推举你这位文王贤子担此重任啊。阴阳二神已告知了我的死期,我来不及登王位就会死去。我近来常常怀想父王生下的我们这些王子。我们周王室的这些王子中,唯有你这位比我小一点的王子有大智慧,只有你才能胜任这个天下之主的王位。”周公旦仍然没有正面回应,史书记载“叔旦恐,泣涕其手。”

那么周公是实无此意还是隐忍等待呢?

认为周公摄政曾“称王”的还有一个“铁证”,那就是《尚书·康诰》中有一句:王若曰:“朕其弟,小子封”。一般来讲,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大王说:“我的弟弟,小子阿封”,那么这里的“阿封”是谁呢?

周武王有个九弟叫康叔封,本来在西周君王中,只有周武王可以喊康叔封为“弟弟”。但《尚书·康诰》这篇写的是后来周公旦东征胜利、谋划营造东都时候的事情,这时周武王已经去世多年了。于是一些人就说,那时候的成王是康叔封的侄儿,显然不可能喊康叔封为“弟弟”;当时能喊康叔封为弟弟的“王”,自然只能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旦了,所以这表明周公旦摄政时是“称王”了的。

这一悬疑随着考古发现而揭开。1976 年 12 月,当时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的社员们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西周青铜器窖藏。这处窖藏出土青铜器 103 件,其中一件就是铭文字数达 284 字的史墙盘。

墙盘 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墙盘铸于西周共王(公元前 922 年-公元前 900 年)时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做。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 284 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的内容则并不曾见于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至 2003 年,逨盘被发掘,它的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历史,列出了相对应的西周从文王到宣王 12 位王的王名,从而成为铜器铭文中所见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谱。逨盘共提到十二位周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仅未提及西周的末代周王幽王。

逨盘 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逨盘是一个铜盘,原是盛水器。商周贵族在宴乐等礼仪活动中行“沃盥之礼”以显示洁净与尊贵,主人中的长辈往往会用另一重铜匜或铜盉给宾客浇水净手,而晚辈以铜盘承接弃水。逨盘盘内底铸铭文 21 行,约 360 字,记载了单氏家族 8 代人辅佐西周 12 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

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史墙盘还是逨盘所记述的西周君王中,武王后面就是成王,显然没有“周公旦”这位王的位置。这史墙盘的铸造年代在周恭王时期,而逨盘的铸造年代是宣王时期,这说明在西周不论是中期还是晚期的贵族尤其是史官眼中,周公旦是算不得“王”的,因此周公旦并未称过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传世西周青铜器禽簋,上面也有铭文:“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记述的是周公东征时讨伐奄国的故事,铸造这件器物的时间是周公东征的那段时间。而这里的铭文中既出现了“王”,又出现了“周公”,显然“王”和“周公”是两个人。

“禽”青铜簋与铭文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内铸铭文 4 行 23 字,记述了周成王伐奄侯之事。“禽”青铜簋铭文中“奄”,其地在今山东曲阜,是周初参加叛乱的方国之一。铭文中的王指周成王;周公就是率军东征的主帅。铭文意为“成王征讨奄侯之前,周公旦训导其子大祝(大祝,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伯禽,伯禽以脤器致祭(古代出兵祭社,其名为宜。祭毕,以社肉颁赐众人,谓之受脤。脤器用来盛社肉),成王赏赐大祝伯禽金百寽(古代重量单位),禽用作宝彝以资纪念,与此同时告慰祖先”。

因此在周朝历史中,不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没有周公称王的实质性铭文表述,可见周公并未称王。既然周公并未称王,那《尚书·康诰》里喊康叔封“弟弟”的“王”不是周公是谁呢?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得明白《尚书》里“王若曰”是什么意思——“王曰”就“王曰”,为什么当中加个“若”字?就字面意思来说,“若”就是“像”“如”的意思。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高高在上,为了营造神秘感,他的旨意、话语都是要由宦官或臣下来宣读或转达的。所以《尚书》里的“王若曰”,意思就是指大臣代传王命时,对臣下们说“王这样说……”。说白了,这就是大臣转述王命前的开场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其实《尚书·康诰》中并不是由成王直接跟康叔封对话,而是一位天子使臣当着康叔封的面儿来传达王命。喊康叔封为“弟弟”的人,是那位传达王命的使臣,当然就是周公旦。成王本来是要说,“九叔您要如何如何”;但周公旦在当着康叔封的面儿向他传达王命的时候,自然不方便也喊康叔封为“九叔”,而是按自己与康叔封的关系,改说成“王说弟弟你要如何如何”,也就是他把成王对康叔封的称呼“九叔”转换成了自己对康叔封的称呼“弟弟”,所以让大家产生了误会。

武王去世后,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周公也难以称王,因为他还有三哥管叔。周公摄政时,管叔鲜与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为了更好的巩固周王朝的发展,周公便完善了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公旦之所以要还政,就是为了切实维护宗法制,避免周人再因继位的争议而产生动荡。

03

周初四圣

其实,周武王离世之际,也曾为自己的儿子寻找顾命大臣。周武王去世之前曾将周成王托付给四位重臣,他们分别是周公旦、姜太公、召公奭、太史佚。其中周公旦和召公奭都是周成王的叔叔,而姜太公则是周成王的亲外公,他们都是周王室的宗亲,只有太史佚是外族重臣。

姜子牙画像

姜子牙(约前 1128 年-前 1016 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姜太公。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另一说为河内(今河南卫辉)人。商朝末年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为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作《六韬》传世。

姬奭画像

姬奭,又称“召公”。佐武王灭商后,封于燕(今北京西南琉璃河乡),后由其子就封,自己留于王都,成王时任太保,为三公之一,曾掌理东都的修建,又与周公分陕(今河南陕县西南)治国,成王卒,受遗命辅佐康王,享高寿。姬奭治政很得百姓爱戴,常在棠梨树下判断案件、处理政事,上自侯爵伯爵,下至普通百姓,各得其所,没有失职和失业的人,《诗经·国风·召南》作有《甘棠》一篇,是怀念召公之作。《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太保鼎 现藏天津博物馆

从太保鼎的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其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早期。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为官职名,西周始置,为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据学者考证,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公元前 1042 年—公元前 1021 年)时的重臣召公奭(西周宗室)所铸造的。

周公替侄摄政,到底有没有必要?

《论语·宪问》记载过一段对话,孔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意思是,孔子说:“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所有官员都各司其职,听从冢宰的命令长达三年。”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理解:“冢宰”——就是储君为先君服丧三年期间,官员们都听从于由他们共同推选出来的临时负责人。也可以理解为,服丧的三年间新任君主没有实质性权力,国家大事要依靠“冢宰”定夺,儒家还有句名言称赞这种行为,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倘若父母去世,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期间,做儿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

此外,这句话还可理解成做儿子的应当将父亲手中的旗帜接过来,完成父辈们未竟的事业,替他们担起应尽的责任,不能父亲一死就什么都不管了,这也是不孝。比方说,古时太平盛世的皇帝在各个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倘若他离开人世后,新即位的儿子大改其道,搅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不孝。

武王英年早逝,成王又年幼无知,新生的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必须有一位可以定夺政令的大“冢宰”来稳定局面,承上启下,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确保周王朝这艘大船可以“行稳致远”。而听命于“冢宰”,不仅避免成王因年幼而不懂政事的现实困难,也可以践行武王遗愿完成其未竟事业,可以说周公“摄政”这一决定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必要性,不得不为也不能不为。

前面我们提到,周初四圣一共有四个人,那为什么偏偏是周公旦来担此大任呢?

(未完待续)

图片 | 董译夫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