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真假美猴王概括100字左右 真假美猴王概括100字作文

真假美猴王概括100字左右 真假美猴王概括100字作文

本文目录一览:

孙悟空的精彩事件10字概括?

孙悟空的精彩事件10字概括?

原著解析:看懂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的操作,才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

混沌未开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为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Hello,大家好!

我是京城流淌,欢迎大家继续收看由京城流淌出品的小说品读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要说世人对《西游记》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那一定集中在六耳猕猴这只妖怪身上。

很多人都觉得六耳猕猴实力很强,和孙悟空五五开,甚至最后到了如来那里,被打死的人也是孙悟空。

我不知道这是从哪传出来的奇葩言论,但是如果你真的熟读过原著《西游记》,就会知道这个结论有多可笑。

而且提出这个看法的人,多半也是没怎么读过原著,甚至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为什么死的人一定不是孙悟空

本来今天是要聊真假美猴王这一个章节的内容的,但是为了保证这一个章节能够聊得下去,我们先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死的人一定不是孙悟空呢?

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六耳猕猴实力不行

很多人都觉得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实力相近,二人旗鼓相当。

但是从原著中的一些种种细节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且六耳猕猴根本不是孙悟空的对手。

六耳猕猴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变成孙悟空的样子去讨好唐僧,想借机加入取经团队,但是唐僧却因为之前的事,大骂了他一顿。

这个时候的六耳猕猴顿时恼羞成怒,拿出棍子在唐僧背上砑(ya)了一下,把唐僧打成了重伤,然后拿着行李离开了。

后来八戒和沙僧回来后,都觉得唐僧已经被打死了,直到翻过身来才发现唐僧还活着,但气息也很微弱了。

书中是这么写的:

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尸灵,等我把马骑到那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木,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

只见那长老口鼻中吐出热气,胸前温暖,连叫:“八戒,你来!师父未伤命哩!”那呆子才近前扶起。长老苏醒,呻吟一会,骂道:“好泼猢狲,打杀我也!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六耳猕猴的确是对唐僧实施了重击,但是他却没有打死唐僧,只是把他打的奄奄一息。

结合他后面自己组建取经团队这个事来看,他这里的留手显得非常的不正常,既然他想自己组建团队,干嘛不把原来的团队项目主要人物干掉,而且看他的操作,的确是想杀掉唐僧的。唯一的解释是,他下了重手,但是没能杀死唐僧。

换句话说,他实力不够。

我查了一下砑这个字在古籍中的意思,在康熙字典中,砑的意思就是碾砑。

说明六耳猕猴是拿棍子在唐僧背后重重碾轧了一下。

大家想想如果六耳猕猴的实力真的和孙悟空相近,以孙悟空手中的棍子在凡人背后碾轧一下,是什么下场。

这是其一,其二,六耳猕猴带着一群猴子没抓住沙僧。

沙僧听说了唐僧被孙悟空打伤的事情之后,跑到花果山去找六耳猕猴讨说法,双方一言不合起了冲突,六耳猕猴带着一群猴子猴孙和沙僧对线。

最终却被沙僧突出了重围。

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

沙僧的实力我们都清楚,在原著中真的差的可以,但是即便如此,在六耳猕猴带着一群猴围住他的时候,依旧能让他打出去。

如果六耳猕猴真的是孙悟空的水平,沙僧这样的根本不可能是他的一合之将。

其三,六耳猕猴现出本相后,被孙悟空一棍秒杀。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

想想和孙悟空实力旗鼓相当的牛魔王,在现出本相后的实力,即使被围困,仍然需要费些大工夫才能将其降服。

有人说是因为佛祖的法宝对六耳猕猴起到了限制作用。

可孙悟空也被很多法宝困住过,可他为什么基本上就没啥事呢?

例如孙悟空曾被东来佛祖弥勒佛的金铙所困,但是也没有出现很大损伤。

即使是面对要人命的阴阳二气瓶,孙悟空也坚持了很久,才出现问题。

以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躯,要想一棍打死他,这中间的难度可不小。

由此可知,孙悟空的实力要远远胜于六耳猕猴的。

二、双方相斗,孙悟空一直处于主导位置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如果六耳猕猴实力不行,那为什么在花果山中,六耳猕猴能和孙悟空斗个旗鼓相当呢?

很简单。孙悟空在让着他。

仔细看过原著的朋友就会发现,在真假美猴王这一难中,都是孙悟空一直带着六耳猕猴四处跑。

对于孙悟空与六耳猕猴谁真谁假,其实书中早就给了暗示,书中只要提到这大圣,那么这个就是真的孙悟空,提到那行者,就是六耳猕猴。

所以我们能看到,孙悟空一直牢牢掌握着这件事的话语权。

如果你真的分不清谁真谁假,你看谁先说话就知道了,第一个先开口的就是真的孙悟空。

例如:

前往南海之时,是孙悟空先发言。

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我等这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假。”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

前往天庭之时,也是孙悟空先表态。

这大圣谢恩,那行者也谢恩。

包括后来的去找唐僧,去地府,去如来处,都是孙悟空主张要去,六耳猕猴被迫跟随。

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揪头抹颈,复打出天门,坠落 西方路上道:“我和你见师父去!我和你见师父去!”

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书中写这大圣呵呵冷笑,我们现在都知道这大圣是真的孙悟空,孙悟空在这里为什么会呵呵冷笑呢?

很明显带着六耳猕猴到处跑这件事,本来就是他的计划。

所以我们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花果山,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斗的旗鼓相当了,那是因为孙悟空在见到六耳猕猴那一刻,就想到了一个计划,他有自己的盘算。

才故意压低实力,假意和六耳猕猴斗个不分伯仲。

那么,具体孙悟空的计划是什么呢?

我们下面会聊到。

再说回前往地府,同样也是孙悟空先说,六耳猕猴跟上。

总而言之,六耳猕猴是一直被孙悟空带着四处跑,最后把自己给玩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想想出了天庭之后,六耳猕猴的反应,那行者哈哈欢喜,他欢喜什么呢?一定是以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殊不知这一切都在孙悟空的掌握之中。

第三:作者不会写死自己的主角

这是孙悟空必不会被六耳猕猴打死的最主要原因,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作者写《西游记》写了有小20年。

在孙悟空这个人物上下了这么大功夫,为什么要无缘无故的写死自己笔下的主角,而且还让主角这样毫无意义的死去。

一般情况下,作者都不会写死自己的主角,就算主角要死,也一定会死的很有价值,例如为了保护什么人去死,不会这样不明不白、悄无声息的死去。

所以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孙悟空被打死属于一种过度解读,看个乐可以,要是你信了,那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真假美猴王背后的内涵

要想知道真假美猴王这一节中的内涵,还是要明白《西游记》究竟是一本讲述什么内容的小说。

根据前人对于《西游记》的注解,如今大众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西游记》是一本讲述人心成长的古典名著。

那么自然,真假美猴王这个章节同样是作者为了讲述人心成长而写的。

所以便有了二心说这个说法,但是个人认为,这一难中体现的二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二心对立之说。

认同二心说的朋友,大都认为六耳猕猴是另一个邪心孙悟空,而真假美猴王这一难就是讲善心孙悟空如何击败邪心孙悟空的故事。

这么说,的确有些道理,但是个人认为,作者吴承恩的层次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高一些。

同时,这个说法也是有漏洞的,如果大家认为六耳猕猴就是邪心孙悟空,那么就说明,六耳猕猴的本体是孙悟空,换句话说,六耳猕猴就是灵明石猴。

但是如来在这一个章节的末尾说的很清楚,六耳猕猴和灵明石猴不是一类猴子,六耳猕猴的特点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而灵明石猴的特点是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换句话说,六耳猕猴不可能是另一个孙悟空,他两就不是一个种类。

而且技能也完全不同,至于佛祖说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的意思,并不是说他有知晓过去,预知未来之能,只是说他能通过听别人说的话,来了解事情前后的因果关系。

如果他真的能预知未来,怎么没算到自己会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呢?

所以在这里作者并不是想写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是一体双生的两颗心,而是有其他意思。

那么六耳猕猴和孙悟空究竟分别代表什么心呢?

在《西游原旨》这本书中,作者刘一明说了这么一句:

道心常存,人心永灭,假者即去,真者即复。

所谓道心自然是指孙悟空,而人心则是指六耳猕猴。

《西游记》的作者是受儒家学说影响很大的文人,对于理学心学之说皆有深刻体会,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便认为道心是人心的主宰。

所以六耳猕猴一定打不过孙悟空,所以孙悟空才能一直拉着六耳猕猴到处跑,这都说明了道心统领人心之意。

朱熹老夫子说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先生讲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道心,而人欲则为人心。

所以在这一难的结尾,孙悟空一棍子打死了六耳猕猴,意思是道心消除了人欲。

很多人对朱熹老夫子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有误解,其实老夫子在这里提出的人欲,是指超出人基本需求的欲望,例如私欲、淫欲、贪欲这些过多的欲望。

其实在意思上和王阳明先生所讲的话差不多,只不过二者的实现手段不同,但不管怎样,他们都主张,用道心来统领与归正人心。

理解了这一层,再来看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就很好理解了。

真假美猴王故事复盘

表面上看,孙悟空是因为打死强盗之事,与唐僧产生了矛盾,被赶走,但实际上,二人的矛盾早在女儿国这一难中便已经埋下。

这里的打死强盗,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另外孙悟空这次被赶走,为什么不回花果山,而是要前往南海找观音呢?

说白了,是孙悟空有苦水想和观音说。

为什么要找观音呢?

因为观音是取经项目的总负责人,取经团队就是她凑的。

大家记住,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是有怨气的,而他来找观音也是有一定诉求和想法的。

正因为如此,在红孩儿向他开玩笑之时,孙悟空才如此生气。

这要换做平时,孙悟空不可能连句玩笑都开不起。

书中是这么说的:

行者满怀闷气,一闻此言,心中怒发,咄的一声,把善财童子喝了个倒退,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我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

这里特意提到了一个告字,在古代告这个字的本义是告诉、告诫,后来慢慢延伸为控诉、告发。

孙悟空来此找观音,本来只是想把唐僧赶走自己的事告诉观音,但善财童子却开玩笑说,孙悟空是想控告菩萨。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在孙悟空和观音说了这件事,且观音表示自己不想多管之时,孙悟空就决定要和如来说说话了。

当然,他此举不是为了控告观音,而是为了控告唐僧。

书中是这么说的:

菩萨道:“你辞我往那里去?”行者道:“我上西天,拜告如来,求念《松箍儿咒》去也。”

观音是总项目的负责人,肯定不愿意把这件事闹到如来那,所以赶紧劝住孙悟空,让他先留下,孙悟空只好暂时留在观音这。

正因如此,当六耳猕猴的事件出现之后,孙悟空心中立马有了主意。

他要借助六耳猕猴这个妖精,达成自己前往西天面见如来控告唐僧的目的,同时还不能影响自己在观音心中的印象。

所以从天宫出来后,孙悟空才在那呵呵冷笑,因为他的目的快达成了。

到了地府之后,谛听分辨出了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真假,但他没有说出真相,反而引导他们去找如来。

其实是有意卖了孙悟空一个面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谛听是一种能听贤愚的神兽,他主要靠耳朵来听,那么听什么呢?

听人心里的声音。

说白了他能听到人心中所想,那你说,孙悟空的心里的计划,他听不到吗?

谛听肯定听到了,所以他才会说:

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陰府不安。”

有孙悟空在,就算六耳猕猴恶发,他也肯定拦得住吧。

所以这里谛听虽然说是妖精恶发,其实是怕孙悟空发怒,毕竟当初曾让地府陷入不安的人,不是六耳猕猴,而是货真价实的孙悟空。

所以谛听才会说,佛法无边,去找如来吧。

算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让孙悟空前往西天,达成目的。

后来等孙悟空到了西天之后,果然刚见面就说了一大段话,和见到观音时,所说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在控诉这件事,最后他提到了一句:

与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永传大教。

虽然前面说了很多有关六耳猕猴的事,但是其实这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他就是想让如来断断他和唐僧究竟谁对谁错。

而且这句话也有几分威胁之意,意思是必须辨明邪正,他才愿意再次保护唐僧西行。

众所周知,取经这个项目启动需要唐僧,但是能不能完成,看的其实是孙悟空。

没有孙悟空的保护,就凭唐僧他们三个,要前往西天,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狮驼岭那一节中,猪八戒看见孙悟空被狮怪吞了,回去就开始哭爹喊娘的分行李,准备散伙。唐僧一听说孙悟空死了,直接瘫倒在地,跌脚拳胸(撒泼打滚),可见,孙悟空如果不在,取经团队就是一盘散沙。

所以,取经团队如果没有孙悟空,还取个啥经?

这也是后来孙悟空在一棍打死六耳猕猴之后,还坚持不走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诉求还没完成。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还假意说自己要还俗,当然如来肯定也知道孙悟空心中所想,所以后来他说了这么一句:

“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句话的重点在最后一句,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意思就是说,等取经大业完成了,你可以成佛,莲台二字在这一章节中反复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孙悟空才愿意跟着观音回去,保唐僧继续西行。

其实纵观整部《西游记》,真的感觉作者把孙悟空写的太厉害了,简直可以说是聪明绝顶,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孙悟空都十分机智,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比较稚嫩,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事越来越得体。

正应了那句老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要论打打杀杀,孙悟空很强,要论人情世故,孙悟空也有手段。

以上便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内容,大家对于六耳猕猴与孙悟空这一难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阅读:

原著解析:唐僧与西凉女王没感情,倒和蝎子精调情,孙悟空怒了

原著详解:看懂了孙悟空为何一定要除掉牛魔王,才算看懂了西游记

西游记原著解读:猪八戒破淫戒时,孙悟空干嘛不拦着,自顾不暇

为何500年前孙悟空可以大闹天宫,500年后被各种坐骑童子“血虐”

3百字概括西游记一个故事情节?

西游记原著解读24——真假美猴王

(一)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简介:

唐僧师徒在离开西凉女国时,唐僧被蝎子精掳走。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请来了卯日星官杀死了蝎子精,孙悟空救出了唐僧。唐僧师徒继续西行。唐僧对自己与女王的婚姻感到后悔,认为这是孙悟空故意给他挖的坑。

在路上,孙悟空又不听劝告打死了强盗,唐僧非常生气。而孙悟空听到唐僧说“姓孙的”以后,知道唐僧已经和他形同陌路,孙悟空知道呆在这个团队里已经没有意义了。

孙悟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遵照如来的意思去办的,绝对没有错的,如果有错,那肯定是唐僧有问题。孙悟空不会离开取经团队,但是他现在又不得不离开。所以他故意制造惨案,残忍地杀死招待唐僧师徒吃饭的老人家的独生子(强盗之一)。

孙悟空就是故意要激怒唐僧,让唐僧主动赶走他。孙悟空刚离开后又后悔了,觉得就这样回到花果山太没有面子,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当孙悟空确定唐僧已经和他决裂了,他直接去了观音那里述说委屈。从理论上来讲,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杀人是万万不可的。观音知道孙悟空受了唐僧的委屈,但是在原则方面,菩萨认为唐僧是对的。孙悟空无奈便要去如来那里评理,观音见状,也只好帮一下孙悟空。观音暗示孙悟空:唐僧马上就会有难,不久就会来求她,到时候她来出面解决这件事情。

结果出来一个假的孙悟空,就像是复制出来的一样。假孙悟空也有金箍棒,头上也有金箍儿,知道孙悟空过去的事情。真假孙悟空都要去西天取经,两人到处找人辨别,最后闹到灵山。大智慧的如来辨别出来了,是新物种“六耳猕猴”。六耳猕猴现出原形被孙悟空打死。

(二)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分析:

从“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结局来看,最大的受益者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处在被唐僧排挤出团队的危险中,而“真假美猴王”事件结束后,孙悟空获得了成佛的资格,成为取经团队的核心,相当于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合伙人。

有结果就有原因,孙悟空有变成假孙悟空的动机。从原文分析,可以认为假孙悟空就是孙悟空变成的,而且孙悟空有这个能力。原著第5回和原著第85回:

杀勾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拉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好大圣,他也不使长老知道,悄悄的脑后拔了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本身模样,陪着沙僧,随着长老。他的真身出个神,跳在空中观看。

行者见妖精败去,他就不曾近前,拨转云头,径回本处,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长老的肉眼凡胎,那里认得。

和孙悟空一样,假的孙悟空也是要去取经的,等于是告诉如来,孙悟空不会放弃取经。如来当然要帮助孙悟空。

假孙悟空的出现就是为了成全孙悟空,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后,孙悟空继续向如来述说委屈,孙悟空很清楚:他是在为如来办事,为如来背锅,才导致唐僧对他的怨恨。如来欠孙悟空一句公道话。如来也明白孙悟空的想法,随后给了孙悟空成佛的承诺。原文如下: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心神、思绪)!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如来给孙悟空预留了一个佛位,孙悟空就得到了和唐僧同样的待遇。孙悟空成了最大的赢家,唐僧则白白挨了孙悟空一顿打。根据前文描述,只要愿意,孙悟空可以变成一个甚至成千上万一模一样的自己。为什么说假孙悟空就是孙悟空变的呢?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假孙悟空——六耳猕猴。

两个孙悟空去天庭,去冥界分辨真假时,其实玉帝、天王和地藏王菩萨都明白,只是不方便说出来,何况孙悟空说的那么诚恳:

大圣口称:“万岁!万岁!臣今皈命,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只因这个妖精变作臣的模样。”如此如彼,把前情备陈了一遍,

玉帝亦辨不出来,赶出殿外。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揪头抹颈,复打出天门,

真假孙悟空被玉帝赶出来后,两人都很高兴,说明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孙悟空可能有委屈,这是取经团队的内部矛盾,地藏王菩萨知道这件事情只能由如来出面解决。观音也知道假的孙悟空是他自己变出来的。

大智慧如来一眼就看出来是怎么回事,首先当众定调:“世间万物之事,你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如来暗示他们,“这件事情我说了算,你们就是知道也不能说。”然后一本正经地编出“六耳猕猴”的故事出来,大家立刻称赞了如来的渊博知识。

就这样定性了,假孙悟空是六耳猕猴干的,和孙悟空无关,其实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一根毫毛变成的。如果说如来就是须菩提祖师,“六耳猕猴”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当年孙悟空拜师求艺的时候对他说的“六耳”呢?

(三)真假美猴王的真实过程:

孙悟空离开唐僧,直接去找观音述说委屈。对于孙悟空不久前在通天河的表现,观音应该是很感激他的,所以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孙悟空。菩萨对孙悟空的这次来访也是相当的客气,和之前一脸严肃动不动就训斥孙悟空不同。原文如下:

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

观音现在就像是一个大姐姐一样对待孙悟空,对他非常的友善。通天河事件发生之后,观音和孙悟空之间的矛盾彻底化开,作为西游世界里的第一女神和第一男神,两人彼此互相尊重。

但是观音还是要维护唐僧的形象,毕竟唐僧是取经团队的领导,而且慈悲为怀也是出家人最基本的道德。孙悟空这次做得有些过分,但是事出有因,孙悟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这样做,是被唐僧逼得走投无路。孙悟空要去如来那里告状,观音当然不会同意。原文如下:

菩萨道:“你辞我往那里去?”行者道:“我上西天,拜告如来,求念《松箍儿咒》去也。”菩萨道:“你且住,我与你看看祥晦如何。”行者道:“不消看,只这样不祥也彀了。”菩萨道:“我不看你,看唐僧的祥晦。”好菩萨,端坐莲台,运心三界,慧眼遥观,遍周宇宙,霎时间开口道:“悟空,你那师父顷刻之际,就有伤身之难,不久便来寻你。你只在此处,待我与唐僧说,教他还同你去取经,了成正果。”孙大圣只得皈依,不敢造次,侍立于宝莲台下不题。

观音暗示孙悟空利用分身术去教训一下唐僧。观音提供孙悟空不在现场的证据。观音为了孙悟空和取经团队真是操碎了心。

在西游世界中,强盗和妖怪不会共存的,有强盗的地方就不会有妖怪。观音对孙悟空说唐僧马上有难,唐僧会来找她。孙悟空马上醒悟过来,观音是在暗示自己变成妖怪去教训一下唐僧。

孙悟空心想,我还不如变成自己去教训一下唐僧,出一下心中的这口恶气。于是孙悟空利用分身术,把唐僧打晕,然后抢了行李去了花果山。如来和天庭及其他神仙都知道是孙悟空在闹情绪,大家都在帮着孙悟空。最后如来定性为“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干的。

如来知道孙悟空决心要去西天,孙悟空也是取经团队不可或缺的人物。为了完成如来的目标,孙悟空忍受了唐僧对他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因为如来对唐僧和孙悟空的要求不一样,孙悟空肩负着如来交给他的很多特殊任务,有时候甚至要牺牲唐僧。唐僧经常被蒙在鼓里,对孙悟空的所作所为也有不满的情绪。

(四)真假美猴王的事件结束后,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如何?

其实唐僧后来也知道孙悟空会变身,他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孙悟空背后有如来的支持,自己不能再任性。原文第84回:

那呆子跳着嚷道:“师父!你不晓得!他有替身!”长老道:“悟空,端的可有怪么?”行者瞒不过,躬身笑道……

在“真假美猴王”的事件中唐僧公报私仇,对孙悟空态度非常恶劣。出家人慈悲为怀没有错,但是善恶不分就是迂腐,容忍恶人是对善者最大的残忍,分辨善恶是做人的基本良知。所以观音也批评了唐僧,观音奉如来旨意提醒唐僧。原文如下:

菩萨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

唐僧在观音的心目中本是“圣僧”,显然这次她对唐僧很不满意,直接称他为“唐僧”。唐僧公报私仇,也说明他的内心不够大度。在西凉女国的时候,虽然是孙悟空提出唐僧和女王假结婚,但是自己如果不是想入非非,又怎么会做成如此荒唐之事。唐僧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怨不得别人。

在取经团队中,孙悟空现在上升为合伙人,虽然表面上与唐僧仍是师徒关系,但实际上两人更多的是在合作。甚至后来当唐僧要放弃取经的时候,孙悟空拉着唐僧一起战斗。

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孙悟空和唐僧能够互相包容,最终成功到达灵山。面对这场危机,如来处理得非常成功,再一次证明了他的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