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灶王爷上天打一字 灶王爷上天有什么讲究

灶王爷上天打一字 灶王爷上天有什么讲究

本文目录一览: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小年习俗知多少

Little New Year falls on Feb 2 this year. [Photo/sipaphoto]

Little New Year (Chinese: Xiaonian), usually a week before the lunar New Year, falls on Feb 2 this year.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Festival of the Kitchen God, the deity who oversees the moral character of each household.小年通常在春节前一周,今年是2月2日。小年也被称为灶神节,灶神是监督各家各户德行的神灵。

Offer sacrifices to Kitchen God 祭祀灶神

In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traditions of the Little New Year is the burning of a paper image of the Kitchen God, dispatching the god's spirit to Heaven to report on the family's conduct over the past year. The Kitchen God is then welcomed back to the home through the pasting of a new paper image of him beside the stove. From this vantage point, the Kitchen God will oversee and protect the household for another year.小年最独特的传统之一是烧灶神像,送灶神的灵魂上天庭汇报这家人在过去一年中的作为。之后,人们在炉灶旁张贴新的灶神像,迎接灶神归来。接下来一年,灶神会在这里监督并保护这家人。

The offerings to the Kitchen God include pig's head, fish, sweet bean paste, melons, fruit, boiled dumplings, barley sugar, and Guandong candy.由于灶神和供奉灶神的供品包括猪头、鱼、甜豆沙、瓜果、饺子、大麦糖和关东糖。

Two children do the cleaning. [Photo/sipaphoto]

House cleaning 扫尘

Between Laba Festival,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last lunar month, and Little New Year, on the twenty-third day, families throughout China undertake a thorough house cleaning, sweeping out the old in preparation for the New Year.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房屋大扫除,扫除旧物,为新年做准备。

Guandong candy. [Photo/sipaphoto]

Eat Guandong candy 吃关东糖

Guandong candy, a sticky treat made out of glutinous millet and sprouted wheat, is a traditional snack that Chinese people eat on the Festival of the Kitchen God.关东糖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做成的粘性食品,是中国人在灶神节吃的传统小吃。

Two children learn how to do paper-cuts. [Photo/sipaphoto]

Paste paper-cuts to windows 贴窗花

In the Little New Year, old couplets and paper-cuts from the previous Spring Festival are taken down, and new window decorations, New Year's posters, and auspicious decorations are pasted up.到了小年,上一年春节的旧对联和剪纸都要取下来,贴上新的窗花、年画和吉祥的装饰物。

A senior citizen has a haircut. [Photo/sipaphoto]

Bath and hair-cut 洗澡理发

As the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whether they're rich or poor, people often have a haircut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activity of taking bath and haircut is often taken on the Little New Year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人们通常在小年这天洗澡理发。

Food for Spring Festival.

Preparations for Spring Festival 备年货

People start to stock up necessary provision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since the Little New Year. Everything needed to make offerings to the ancestors, entertain guests, and feed the family over the long holiday must be purchased in advance.从小年开始,人们就开始为春节储备必需品。在长假期间祭祀祖先、招待客人和家庭所需的一切物品都必须提前购买。

A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list includes items such as meat, poultry and eggs, fruit and vegetables, rice and flour, cigarettes, alcohol, sugar, and tea, red paper, images of the Kitchen God. Incense and candles, snacks, new calendars, and toys must also be purchased. Not to be forgotten are new clothes for children and firecrackers to welcome in the New Year.春节年货清单包括肉、家禽、蛋、水果蔬菜、大米面粉、烟酒糖茶、红纸和灶神像等物品。香烛、零食、新日历和玩具也必不可少。孩子们的新衣服和迎接新年的鞭炮也不能忘记。

英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董静

来源:中国日报网

小年为啥要吃灶糖?传说灶王爷上天述职,人们用灶糖粘住他的嘴

今天腊月二十三——小年儿。研究老北京文化、习俗,肯定是要研究春节,这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请赵振华老师为您讲一讲老北京过小年儿的诸多讲究。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我就以一段老北京的童谣作为今天和大家沟通、交流的开场白: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锅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我们小时候一到春节之前就开始哼唱的一个童谣。那么今天,我也想按照这首童谣所说的时间顺序,来和大家介绍老北京春节的习俗。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首先就是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或者说叫“二十三祭灶王”。

我曾经考证过,祭灶王的习俗在中国来讲有数百年近千年的历史了。最起码,有文字记载,宋朝就有,但是我发现宋朝祭灶王,不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而是腊月二十四。

明朝,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有的是腊月二十四祭灶王。有记载和解释就是说,这叫兵三民四,或者叫军三民四。解释一下,就是当兵腊月二十三祭灶,老百姓是二十四祭灶。

清朝基本就明确了,最近这300来年都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没有腊月二十四祭灶了。

那么为什么到清朝就统一了,就没有腊月二十四祭灶了?我也是通过查证满人进关之后才知道。一个是满族人本身对数字的理解,他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灶王本身是大佬爷们,所以祭灶王必须是男的。老北京有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八月十五拜月的时候,都是女的,男的不拜月,而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要由男人主持全过程,女的基本就在屋里面干家务。

我觉得,确定二十三祭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作为满清入关之后,他在北京按八旗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全民皆兵。如果,按明朝“兵三民四”的说法讲,全民都应该“二十三祭灶”,所以清朝统一都是腊月二十三了。

做了什么样坏事儿要折阳寿?

“糖瓜”是关东糖,本身是东北的吃食,它包含浓厚的东北满族人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流传近千年,长盛不衰?我个人理解,一方面是老百姓一年到头,农闲了,也该享受了,也该实现那么一个转折了。

同时祭灶的很多内容也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正因为有这功能,所以老百姓有意识、无意识地就把它延续下来了。

作为朝廷来讲,求之不得,间接造成他们的稳定,所以这个习俗数百年、近千年长盛不衰。

灶王本身是一个神话人物。灶王爷,每年不管你是腊月二十四请回来,还是腊月三十请回来,反正天神到了你们家,到下一年腊月二十三,这期间他就是一家之主。家庭成员对他不能忽视,所以每个月初一、十五,早上起来要给他上三炷香,或者再加上两碗茶,下午再上三炷香,一个月等于就四次。

那么,为什么腊月二十三搞这么隆重的仪式?因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而且他对家庭整个一年的情况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等到腊月二十三,他要骑着马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在凡间这一年的所见所闻,所看到的你这个家庭的各种情况,对的、不对的。

按传说,如果你做错了非常小的事儿,可能就要折你一家人的阳寿三天。阳寿三天,你这一辈子少活三天。可是你要做了大的坏事,那就要折你阳寿300天。要真是折阳寿300天,每年你都做不好的事,每年都折寿300天,这人的性命那就麻烦了。

什么事儿做得算不对,要折阳寿?这个也是有约定俗成的。比如说,家家都有灶台,你不能把脚踩到灶台上,或者是由灶台上迈过去,这是不允许的。还有什么呢?刀、斧子凶器之类的,叉子不能放在灶台上!往灶台、灶坑里边吐痰呢,这都不允许的,更别说往里大小便了。

在灶台面前,那不能骂人,不能说脏话。不能披头散发,不能赤身露体,不能哭哭啼啼,不能吵架拌嘴。

像我开始说的,不文明的事儿,不安全的,或者说对消防安全不利的行为,不利于家庭安定团结的行为,都不能做。

考虑到这灶爷在这儿看着,咱们可别做错事,不做这些事了,那就避免了家庭纠纷,避免了家庭火灾,所以他就保证了家庭的安定团结。你的家庭就和谐了。家家都和谐了,是不是社会就稳定了?社会稳定了,统治阶级的就稳固了。

老北京讲,祭灶要是搞不好,可能要折寿。作为老北京,有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说。

祭灶的讲究

那么怎么能够好话多说呢?腊月二十三这天早上起来,家里面要恭恭敬敬地给灶王爷上供。

一百多年前,灶王爷、灶王奶奶印的和现在基本差不多。有的没有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者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抬头有“一家之主”。那么,你还得单买对联和横批,给它贴在该贴的位置。

这张画贴在哪呢?要贴在灶台的上面。如果灶台上面不方便,就贴在与灶台不远的上方。正规一点的,要弄一个木架子,上面贴着这张画,下边有一个跟小桌子似的摆放供品。每月初一十五要上三炷香,你得有个小香炉,接烟香灰的小盘,再弄两碗茶。

腊月二十三这天,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一个是要供糖瓜儿,粘他嘴的糖瓜。

现在还是这模样,一百多年以前也是这样。发黄色的是外面裹了一层芝麻,芝麻给炒了、碾碎了,所以是黄色的。下边糖瓜是白的,是黄米面和麦芽糖做的。长长的叫关东糖,趁着热切的、两两头一收缩跟小南瓜似的,这叫糖瓜。

腊月二十三上供的时候,给灶王爷上必定要有糖瓜。还有平常上供一样,一人来一碗茶。

还有什么呢?这按现在说法,多少有点匪夷所思。老百姓认为灶王爷和灶奶奶上天,得骑马去,往天上飞,往天上跑。得让马得吃饱了,喝足了,所以要摆一盘草节、料豆。

草节是马爱吃的,就是像药铺卖的节节草、甘草之类的。料豆就是黄豆和黑豆。

还要来一碗清水,就是凉水,也是供马来吃来喝的。如果说有钱、有条件的家庭,再给它上一盘点心,按满族人说叫饽饽。

二十三这天早上就要给它摆在那小供桌上,摆一天。到什么时候拿下来?在晚上定更之后,也就是晚上7点钟之后。由家里的男人,把这个画揭下来,上面有祭文,要拿到院里头高声朗诵。七点之后,天已经黑了,打着灯笼。

不是特别有钱,或者不是特别讲究的,也得说两句: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香又甜,请对玉帝进好言……

高声朗诵表达心情之后,把祭文和灶王爷这张画揭下来,糖瓜遇热就软,拿火一虚,软了就给抹到灶王爷和灶奶奶嘴上,还不能破。

有人说糖瓜给他嘴粘上,不让他说坏话。不是那意思。还得让他说好话。嘴甜一点就说好话了。把灶王爷的画、祭文,还有事先准备好的纸金元宝。把这几样东西放在灶坑里头烧了……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主讲: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流程编辑:TF032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你知道灶王爷如何向玉帝告状的吗

在农村,有一尊神受到的跪拜和贡品最多,他就是灶王爷。

从我记事起,就记得在厨房灶台旁边,常年贴着一张灶王爷画像。灶王爷居中,圆圆的脸庞富态慈祥,两边两个女神像分立左右,也一样圆圆的脸庞,富态极了。下面有多位仙童仙子,还有不知名的各路神仙。画像的两边贴着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有的地方是灶王爷与两位妇人

每年腊月23日那天,也就是迎新年的时候,总要把这幅灶王爷的年华,恭恭敬敬的贴好,然后摆上上好的饭食和糖果,一家人在画像前面虔诚的跪拜,磕伤三个响头。记得很小的时候,自己不明白跪拜的哪路神仙,也不知道自己要求什么福祉,就像每年春节都要跪天拜地,也不明跪求的哪路神仙一样,不过灶王爷至少有这幅画像在这里,所以跪拜的格外虔诚。

只记得母亲告诉我,这一天要把最好的饭食供奉给他,不然灶王爷就要去上天告状,让我们一年都没有好收成和运气。我记得母亲不但辞灶这天要虔诚的供奉灶王爷,平时做了好吃的,比如饺子,第一个总要敬灶王爷,捞第一盘饺子,放在灶台上几分钟,让灶王爷先吃,然后才允许我们开吃。大概在母亲看来,敬灶王爷要日积月累才能打动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吧。

偶然的机会,读了马书田所著的《中国民间诸神》,又围绕着灶王爷查证了一番,才大概明白灶王爷是哪路神仙,觉得挺有意思,也想到可能有很多像我母亲一样的人,跪拜了一辈子也不知道灶王爷其人,也可能像我一样,虽然不明白但一样会跟着长辈跪拜,心中的疑问和好奇从来都没有得到答案。

有的地方是灶王爷与后妻,为了避免争吵

所以,我决定写这篇短文,简单介绍下直接地气的灶王爷。

灶王爷,在民间有多种叫法,灶神、灶君、灶君菩萨等,是掌管民间饮食的神祗。据记载,我国最早的灶神是位女性,因为女性主厨房,到了汉代才出现男灶王爷,黄帝、炎帝、祝融等,都曾被人尊为灶王爷,看见灶王爷的出现同人类文明是同步的,起源最初的诉求大概就是求的温饱之意,因为在远古时候,温饱是最大的问题。

后来,灶王爷有多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传说下面这种说法。

说灶王爷名叫张单,农历八月三日生,总共有两个老婆,一个姓李,叫李海棠,另一个姓郭,叫郭丁香,总共有六个女儿。这两个老婆争风吃醋,经常吵架,有些不和睦,所以有些地方流传着丁香树和海棠树不可以种在同一个地方的说法。

有的地方是灶王爷自己

这个灶王爷可不是一般的神祗,虽然他的级别非常低,但他的后台特别的强大。一种说法是灶王爷是玉皇大帝的第三个儿子,因不务正业,还有点好色,以看女神仙子为乐,被玉帝贬到凡间做了灶神,所以灶神一般都画成女性的样貌。另一种说法是灶王爷是黄帝的第十二代孙,也是因为作风问题,触犯了天庭的清规,被王母娘娘贬到凡间做了灶神。

无论哪一种说法,灶王爷是因为不检点而被贬到凡间这一点是确定的。这不禁让他人想到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同样是犯了调戏妇女罪,猪八戒被贬到凡间成了一个猪脸人物,还得靠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成功后,才给他神的称号,享受凡间一方的香火;而灶王爷罪孽更重一些,却直接做了灶神,享受家家户户的香火,不得不说仙界如人间,有后台就是好啊。灶王爷虽然是小神,但他有着莫大的权力,让每户人家都怕他。每年的腊月24日,都要回天庭向玉帝“打小报告”,如果谁被他打了小报告,就要受到惩罚。打小报告的范围,就是日常家庭生活中的事情,有没有敬老,有没有为人友善,有没有施善行,有没有做亏心事等等。

灶王像

据东晋葛洪著的《抱朴子·微旨篇》记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着夺纪,纪者,三百日;小着夺算,算者,三日也”。就是说,被灶王爷告了大状,被告之人就要减阳寿三百天,告了小状,被告之人就要减阳寿三天,其惩罚不可谓不大,这就是老百姓们对灶王爷既敬又怕的原因。

现在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大概都不拜灶王爷了,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说这种神话故事是迷信,非常的荒诞。但灶王爷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亲民的神,源远流长了五千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灶王像长什么样?欢迎留言

灶王爷上天的讲究

在我国民间,有供奉灶王爷带有神秘色彩的传统习俗,传说灶王爷受到了玉皇大帝的敕

封,成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又称为"人间监察神",人间老百姓家的灶火都归他老

人家掌管。因此,每家都会在厨房中设置灶神的神位,并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祭拜。

 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是二十四),是民间传统的“小年”,也是民间恭送灶王爷上天的特

殊日子。灶王爷受天庭上司之命,在这一天回天庭汇报这一年的工作。人们用糖瓜或是年糕

给他上供,让其“嘴甜”一点儿,所以祭灶的的供品多以甜点为主,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祈求保佑全家老少的平安康健。

 灶王爷贴在厨房灶台上方,面朝南面或西面为宜,能保佑全家平安幸福。随着时代的发

展,楼房的户型结构有所不同,所以灶王爷的朝向也没有统一规定。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将

家中的灶位置于东方,而灶神的画像朝向北方这个吉利方位,适合高度为1.4米到1.6米之

间。

灶台吉利位置

  祭灶讲究心诚则灵,灶王爷主张节俭,尽量不要铺张浪费。据说灶王爷向上司汇报时,

就有是否浪费米面这一项条款。如果祭灶时过于铺张,灶王爷到了天庭参见最高层------玉

帝,就会反映给天庭高层领导。

有人认为,给灶神上糖瓜和年糕,为的是粘住灶王爷嘴,让他不能张口说坏话。其实这是最

愚蠢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认识观,难道灶之爷就那么轻易地让糖瓜粘住嘴,在我们人间,

那些智力低下的傻瓜都不会被粘住,况且粘住了也自有办法张开,更何况是天上的神灵了。

既使能粘住灶王爷的嘴,灶王爷不能讲话了,又怎么向玉帝替你说好话呢?实际上给灶王爷

供奉糖瓜,是人们表达对灶王爷的虔诚之心,也不排除有贿赂的因素。但是,我们要明白,

神仙会比我们人类聪明得又何止百倍呀。

 祭祀灶神属于封建迷信之说,但是,民间习俗包含的寓意却是美好的,蕴含着人们期待着

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的一种精神寄托。民间俗话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之说,也许是

人们希望灶神也有同样的认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