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千卡和千焦换算单位 千卡和千焦换算脂肪

千卡和千焦换算单位 千卡和千焦换算脂肪

本文目录一览:

注意!食品外包装上的这个数值,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01

“配料表”越靠前的成分

在食品中的含量越高

大家购买食品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看一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外包装上的其他信息。王怀记提醒,消费者还可以重点关注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看配料表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用料递减原则”,排位越靠前的成分,在食品中的含量越高。王怀记以纯牛奶和乳酸菌饮料示例:纯牛奶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是牛乳,并且没有太多复杂的成分。乳酸菌饮料配料表排在前列的是水、糖和全脂乳粉,虽然它也叫乳,但事实上是含乳饮料。

看营养成分表要掌握三个知识点:首先,营养成分上必须标注的项目是“1+4”——“1”指能量,“4”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需要注意的是,国内食品都是按千焦(kJ)标注能量,和大家常说的“卡路里”不是一个计量单位。有一个简单的换算方法,1千卡约等于4千焦,将标注的数字除以4,得出的数字才是卡路里。

营养成分表最后一栏有个营养素参考百分比,很多人误以为是该营养物质在这份食品中的占比。事实上,这个百分比指的是该营养素占健康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量的比重。假设能量指标是24%,意味着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吃完100克饼干,当天所需能量就已经摄入了24%,吃上400克的话,能量摄入基本就饱和了。

最后,健康生活方式提倡“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可以重点关注下营养成分表中糖、盐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这些成分,越低越好。

02

添加剂并非“万恶之源”

但健康饮食首选天然食品

“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0多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比较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增稠剂、膨松剂、香料等。”王怀记介绍,我们日常做饭用的盐、糖等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尽管无需谈添加剂色变,但出于营养和健康角度,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还是尽量少吃。”王怀记介绍,反式脂肪酸会导致体内低密度胆固醇升高,而低密度胆固醇被认为是堵塞动脉血管以及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诱因。

其次,看食品营养成分表中三大营养素占比,热量或脂肪含量过高不推荐,钠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过高、白砂糖占据配料表前三位少吃。

营养膳食推荐尽可能吃纯天然食物,少吃深加工、精加工食物。比如苹果、香蕉属于天然食物,水果麦片、水果干就属于深加工食物;猪肉、鸡肉属于天然食物,猪肉火腿、鸡肉肠则属于深加工食物。确实“馋”这些食品时,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举个例子,鲜牛奶的配料就应该是牛乳,其他添加成分越少越好。全麦面包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麦粉而不是全麦粉,不要!火腿肠配料表第一位是淀粉而不是肉?不要!

03

对标合理膳食“金标准”

我们的饮食有这些共性问题

今年4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对照这一合理膳食的“金标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存在哪些共性的问题?

王怀记介绍,首先,我们习惯以大米白面为主食,都属于精制谷物。它们的好处是口感好,容易加工成各种美食,缺点是进入人体后消化吸收快,升糖指数高,同时饱腹感差,让人不知不觉吃多,容易发生肥胖。同时,谷物麸皮、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镁、铁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在精加工的过程中都被去除了。因此新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特别强调,要增加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摄入。

其次,健康饮食应当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蔬菜要吃够300—500克,接近一斤,水果要吃够200—350克,半斤左右。同时还要注意,水果和蔬菜营养成分侧重不同,不可互相替代。

第三是我们油盐普遍摄入过多。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盐摄入量高达12克,远远超过推荐值5克。5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多一点点,不光是看得见的食盐,还包括酱油、耗油以及各种零食里添加的看不见的盐。

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国居民奶制品摄入普遍不足,很多人没有养成喝牛奶的习惯。成年人每人每天应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常见的保鲜盒装的牛奶通常是250毫升,每天应该喝1—2盒。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注意!食品外包装上的这个数值,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01

“配料表”越靠前的成分

在食品中的含量越高

大家购买食品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看一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外包装上的其他信息。王怀记提醒,消费者还可以重点关注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看配料表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用料递减原则”,排位越靠前的成分,在食品中的含量越高。王怀记以纯牛奶和乳酸菌饮料示例:纯牛奶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是牛乳,并且没有太多复杂的成分。乳酸菌饮料配料表排在前列的是水、糖和全脂乳粉,虽然它也叫乳,但事实上是含乳饮料。

看营养成分表要掌握三个知识点:首先,营养成分上必须标注的项目是“1+4”——“1”指能量,“4”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需要注意的是,国内食品都是按千焦(kJ)标注能量,和大家常说的“卡路里”不是一个计量单位。有一个简单的换算方法,1千卡约等于4千焦,将标注的数字除以4,得出的数字才是卡路里。

营养成分表最后一栏有个营养素参考百分比,很多人误以为是该营养物质在这份食品中的占比。事实上,这个百分比指的是该营养素占健康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量的比重。假设能量指标是24%,意味着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吃完100克饼干,当天所需能量就已经摄入了24%,吃上400克的话,能量摄入基本就饱和了。

最后,健康生活方式提倡“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可以重点关注下营养成分表中糖、盐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这些成分,越低越好。

02

添加剂并非“万恶之源”

但健康饮食首选天然食品

“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0多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比较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增稠剂、膨松剂、香料等。”王怀记介绍,我们日常做饭用的盐、糖等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尽管无需谈添加剂色变,但出于营养和健康角度,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还是尽量少吃。”王怀记介绍,反式脂肪酸会导致体内低密度胆固醇升高,而低密度胆固醇被认为是堵塞动脉血管以及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诱因。

其次,看食品营养成分表中三大营养素占比,热量或脂肪含量过高不推荐,钠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过高、白砂糖占据配料表前三位少吃。

营养膳食推荐尽可能吃纯天然食物,少吃深加工、精加工食物。比如苹果、香蕉属于天然食物,水果麦片、水果干就属于深加工食物;猪肉、鸡肉属于天然食物,猪肉火腿、鸡肉肠则属于深加工食物。确实“馋”这些食品时,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举个例子,鲜牛奶的配料就应该是牛乳,其他添加成分越少越好。全麦面包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麦粉而不是全麦粉,不要!火腿肠配料表第一位是淀粉而不是肉?不要!

03

对标合理膳食“金标准”

我们的饮食有这些共性问题

今年4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对照这一合理膳食的“金标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存在哪些共性的问题?

王怀记介绍,首先,我们习惯以大米白面为主食,都属于精制谷物。它们的好处是口感好,容易加工成各种美食,缺点是进入人体后消化吸收快,升糖指数高,同时饱腹感差,让人不知不觉吃多,容易发生肥胖。同时,谷物麸皮、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镁、铁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在精加工的过程中都被去除了。因此新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特别强调,要增加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摄入。

其次,健康饮食应当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蔬菜要吃够300—500克,接近一斤,水果要吃够200—350克,半斤左右。同时还要注意,水果和蔬菜营养成分侧重不同,不可互相替代。

第三是我们油盐普遍摄入过多。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盐摄入量高达12克,远远超过推荐值5克。5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多一点点,不光是看得见的食盐,还包括酱油、耗油以及各种零食里添加的看不见的盐。

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国居民奶制品摄入普遍不足,很多人没有养成喝牛奶的习惯。成年人每人每天应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常见的保鲜盒装的牛奶通常是250毫升,每天应该喝1—2盒。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控制饮食也不瘦?计算卡路里不能只看脂肪

计算卡路里,是减肥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通过各种卡路里计算器、APP算一算今天吃了多少能量、消耗了多少。

减肥可以说是一场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博弈,能量消耗>能量摄入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但是算了这么久我们嘴里常常念叨的“卡路里”到底是什么?这些能量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卡路里是什么?

卡路里已经成了能量的代名词,它是英文Calorie的音译,简称卡。

1 克水在 1 大气压下升高 1 摄氏度需要的热量为1 卡(cal)。

如果以卡作为计算单位的话

成年人一天的能量需要量约为

2,000,000卡路里

这么看,卡路里太小了,所以我们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千卡(kcal)”和“千焦(kJ)。

卡与千卡之间的换算:

1000卡(cal)=1千卡(kcal)

(千卡俗称大卡)

千卡和千焦之间的换算:

1 千卡(kcal) = 4.18千焦(kJ)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所标出的能量基本都是以千焦为单位,而我们平时计算能量时往往用的都是千卡,可别搞错哟!

食物中的能量从哪儿来?

图自:Giphy

能量的摄入途径来源于食物,在食物中有三大产能营养素,它们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

碳水化合物是平衡膳食中能量的重要来源,具有节约蛋白质等作用。

大米、馒头,面条等精白米面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全谷物、杂豆、薯类也是,水果蔬菜牛奶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而蜂蜜和白砂糖是最直观的糖。

区别在于呈现的形式不同,糖的聚合度不同,对体重管理的“友好”程度不同。

蛋白质

Protein

蛋白质是肌肉的原料,维持身体各个系统正常运转,也是维护免疫力的物质基础。

鱼类、禽类、肉类、蛋类、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均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他食物,如谷类、杂豆、蔬菜、坚果等中也都含有蛋白质。

脂肪

FAT

脂肪是供能最高的营养素,也是身体的“小棉被”,盖住肌肉的同时,抵挡外界的寒冷。它也具有保护脏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作用。

3个供能营养素与能量间的换算:

1g 碳水化合物 = 4 kcal

1g 蛋白质 = 4 kcal

1g 脂肪 = 9 kcal

此外还有一个非营养素的能量摄入来源容易被忽视,那就是酒精:

1g酒精=7kcal能量

某种食物的热量计算是通过将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克数乘以能量系数相加得到的。

以减肥餐中常见的西红柿举例:

每天应该吃多少?

对于体重正常的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而言,每日的能量需要量也有一个标准:

成年男性:2250千卡/日

成年女性:1800千卡/日

根据2013版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平衡膳食中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能比约为碳水化合物50~65 %、蛋白质15~20 %、脂肪20~30 %。

如果想要减肥,可以先将能量摄入在正常推荐摄入量的基础上减少300~500kcal。

◆ ◆ ◆ ◆ ◆

本文专业内容指导

黄怡憬

营养学学士,注册营养师

上海和睦家医院

黄女士擅长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肿瘤等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婴幼儿、孕产妇、老年、素食等各类人群的饮食指导,以及肠内营养支持。

黄女士201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期间曾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进行食品安全及营养相关课程的学习。她曾在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实习,熟练掌握基础营养、公共营养、人群营养、临床营养、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

黄女士拥有七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加入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之前,黄女士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工作,擅长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肿瘤等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婴幼儿、孕产妇、老年、素食等各类人群的饮食指导,以及肠内营养支持。黄女士是中国营养学会认证注册营养师,同时也是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上海医学会、上海营养学会、上海市食疗研究会会员。除了专注于临床营养治疗,黄女士还在医学期刊,如《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老年医学与保健》、《上海口腔医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过数篇学术文章,参编《得了慢性肾病怎么办?》《谈医论证话健康》《专家教您走出吃的误区》、《社区老年营养与慢性病管理》等多部书籍,并致力于营养科普工作。2017年在首届全国营养师大赛中,获“明日之星”称号。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

著作权归和睦家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