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我的情绪我做主1000字议论文 我的情绪我做主1000字大学

我的情绪我做主1000字议论文 我的情绪我做主1000字大学

本文目录一览:

每周学好课 | 我的情绪,我做主

本周为您推荐

4门精品专题课

教您掌控情绪

带您拥抱生活的美好

上课时间

周一(2024年1月29日)起,课程将在平台开启更新。

课程主题

我的情绪,我做主

课程简介

《情绪管理的智慧和策略》

情绪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同时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甚至影响人际关系。

欢迎您来到情绪管理微课堂,本系列课程将带您一起学习情绪管理的智慧和策略,带您认识不良情绪,学会面对情绪,学会管理情绪。不要犹豫!赶快进入课程,让我们一起开启健康积极的生活吧。

《幸福的秘密——心理学漫谈》

心理学运用科学方法研究认知、情绪等方面,来了解人类精神状态和行为,并应用到个人发展、健康和幸福等领域。

本课程将为您提供8个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故事,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您的内心世界,提升您对心理的认识和理解。欢迎您加入本课程,开启对心理的探索之旅。

《如何成为情绪的主人》

情绪,如同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有时平静,有时狂暴,总是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

成为情绪的主人,让生活更加美好!本课程将带您一起了解情绪的来源、种类及对生活的影响,让您对情绪有一个全面认识。欢迎您学习。

《让自己快乐起来——心理健康维护的实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出现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情绪,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维护的实用方法系列课程,将带您走进情绪的世界,5个方法帮您解决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进校园”之我的情绪我做主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5日电(热依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塑造学生坚韧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恰夏镇社会工作服务站邀请塔城市和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走进恰夏镇中心学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进校园”之我的情绪我做主公益活动。

在热烈的掌声中,塔城市和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以趣味互动的“小蜜蜂破冰”游戏导入,通过你“抓”我“逃”的游戏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成功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中,现场氛围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此次的心理讲座便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了主题。

接着,工作人员开始以互动的教学方式讲述了“小学生的情绪有哪些”“情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良情绪需要调节”“情绪和个人的态度有什么关系”“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等五个方面,为恰夏镇中心小学的学生讲解了关于情绪的科普知识和情绪调控小妙招。讲座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认真思考,学会了如何去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初步学会了如何调控、转化自己的情绪。

讲座的最后,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对本次心理健康讲座给予高度肯定,同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用阳光般温暖的心态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孩子们认识了情绪,教会了他们面对情绪尤其是不良情绪时如何处理、如何转化,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健康心理的“防护墙”。

我的情绪我做主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缺乏“勇气”。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时刻:

当看到别人在台上四射地表演,你羡慕他们,并渴望成为那样的人,可当机会真正给到你时,你又不敢要,你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以致于张不开嘴、迈不动腿,还没开始尝试,便已主动宣布结束:“我不行”“我唱不好”“我没那个能力”。

怕别人嘲笑、怕拖后腿、怕出错、怕失败……这种害怕,是人的天性使然。

人,有一套非常复杂的自我防御机制,它存在于潜意识里,当遇到复杂的、重大的问题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主动选择没有风险的行为:趋利避害、趋易避难。

如何克服这种天性的选择?

有且仅有的答案就是训练自己,直面被讨厌的勇气。

关于《被讨厌的勇气》,50%的观点接受,20%的观点怀疑,20%的观点反对,剩下10%的观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守住阅读的初心,尊重别人的思想,并捍卫自己的观点。如果一本书,拿起来一看,哇,它讲的全对!那么只能说,它大概率是成功学大师包装出来的鸡汤,还带着少少些的的气息。

什么是勇气?

真正的勇气,就是当你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面对人生的诸多课题,我们不仅需要被爱的勇气,承担责任的勇气,还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原书例子:

一个是患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学生,有了心仪的对象,因害怕被心中的男神拒绝,而迟迟不敢向他表白,为了逃避被拒绝的尴尬,于是捏造了“脸红恐惧症”,以为借口;

另一个是梦想成为小说家的年轻人,因害怕被出版社拒绝而遭到身边人的取笑,不敢将脑海里构思的情节付诸纸面,最终一事无成。

他们的痛苦与懊悔,是由他们缺乏勇气(行动的勇气、承担后果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等)造成的。

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

回顾一下我们的日常中,是否有这样的同事或泛泛之交,他上下班顺路搭你的车却从不提跟你分担油费的事,他总让你顺带给他捎杯咖啡却从不付钱……而你却不好意思拒绝,不好意思说:嗨,那个家伙,你该付我钱!

又或者,当你面对美容师、理发师的殷勤接待、嘘寒问暖时,你是否有因为不好意思而非必需而花了一大笔钱?

被人讨厌,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试着面对它,接受它,说出你的心声,偶尔免费搭载一程是友情,但你没有长期免费搭载他的义务;顺路给他捎杯咖啡,替他节省快递费是友情,但是咖啡钱请他给你,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不要害怕被别人讨厌而没有朋友,真诚友好地说出你的内心,这才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一生中大部分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而大部分孤独,也来自于人际关系孤独,做好课题分离,只对自己的课题负责,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关减轻人际性孤独。

说完小人物,再来说大人物。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遭到当时教会的激烈反对与迫害,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越是伟大的人物,遭遇的抨击与反对的压力越大,他们在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难名会冒犯其他权威,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只有直面被讨厌的勇气,坚持做那个“被讨厌的人”,才能心无旁骛地逐梦而行。

如何分离课题?

在处理很多问题上,都可以使用“课题分离”原则,谁的课题,由谁负责。也就是说,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就该由谁负责。

比如童年之不幸、父母的不理解……遇到这些问题,重要的不是跟父母较劲,而是要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这就够了,至于父母怎么想,记住,那不是你的课题。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

面对自己的勇气:不自卑

承认自己的平凡,接受自身的弱点,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无论你多完美,都有人挑三拣四。

一个人,如果过度关注他人目光,就会畏首畏尾,这也不敢,哪也不敢,最终一事无成。

生活,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说它难,是因为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一蹴而就、不劳而获的,凡事都需要顽强的意志力与持久的行动力,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要做的,其实也仅仅只是努力活在“此时此刻”“念兹在兹”的状态,为自己负责,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勿需干扰他人的课题。

19世纪的奥地利,有名天生患有佝偻病的男子,他相貌丑陋,身材瘦小,人们羞辱他、嘲讽他,可他全然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只是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

最终,他获得博士学位,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成为一代心理学大师。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德勒。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直面被讨厌的勇气,是通往幸福、自由与成功的基础。他指出,自卑与超越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虽然自卑可以摧毁—个人,使人自暴自弃,但另一方面,它又能使人发愤图强、振作精神,迎头赶上。

忽然想起86版《西游记》里,猪八戒的一句台词非常有哲理:我丑,我自己又看不见,难受的是你们。

所以,丑丑的猪八戒,开心地顶着猪头,满世界谈恋爱。

面对他人的勇气:不讨好

很多关系,如人际关系、地域关系、贸易关系等等,都需要有适当的妥协与让步,但绝对不能是卑微的、一味的、委屈的妥协与让步。

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同时也捍卫自己的观点。

世界荒诞不经,人心复杂叵测,就算是你委屈死自己,也未必能讨得了好,换回真心与理解。有些人,你越是处处妥协、事事退让,他越是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那位与哲人对话的青年,也被不被认可的烦恼缠绕:他有一个年长3岁的哥哥,性格乖巧懂事,学习、运动样样精通,父母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哥哥,不仅把宠爱给了哥哥,还常常拿他与哥哥比较。

这世界上,来自于亲人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比较”二字。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一比较,就有了差距,淡漠、忽视、苛责等等就都无所遁形。

青年为了讨父母的欢心,放弃了自我,丢掉了喜好,从上什么兴趣班、读哪所学校,到跟谁交朋友,全都交由父母做主。

然而,他得到父母的欢心了吗?

并没有。

他的委屈成全,他的百般迎合,在父母眼里,都是软弱和无能,反而变本加厉地指责他。

被忽视、被无端指责、被无辜比较,在多子女家庭是非常常见的情形,即使是最公正英明的父母,也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因为感情,无法用天平称量,给哥哥50克爱,也给弟弟50克爱。

父母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那是父母的课题,做孩子的,不要错把父母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那会使你不堪重负。

爱一个人不需理由,恨一个人也不需理由,说句戳心灌髓的话,父母若不爱你,其实无论你如果妥协、讨好,你都无法活成他们期望的样子,因为他们对你本就没有期望,就是纯粹的怨恨你,没有理由。

所以,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尽可能做到课题分离、建立横向的人际关系,不委屈自己去讨好他人,你不喜欢我,那么感谢上帝,正好我也不喜欢你。

面对世界的勇气:不从众

当人处于群体之中,智力就会下降。

当然,这并不是真的变傻,而是从众心理导致的团体智力水平下降。

任何一个团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兴趣或信仰,团队中的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需要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为了不被指责拖后腿,或者避免失去在团队中的地位及社交支持,很多人在团队中选择沉默、或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

一个最常见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许多公司的加班文化,明明下班时间早过了,大家却都在办公室里假装奋笔疾书、键盘敲得格外响。

真的有那么多工作需要留到下班之后吗?

他们的家庭,真的不需要他们照顾吗?

并不是。

而是公司有潜规则:“行长没下班,那么副行长及一干中层正职就不能离开公司;经理们没下班,那么手下的员工自然就不能下班。”

对这种毫无意义、一级盯一级的加班文化,所有人在心里都是抗拒的,但没有人出来反对,害怕留下“我不够努力、我不够敬业、我的工作内容不够饱和”的坏印象,怕在团队中,显得突兀,从而被领导同事们边缘化。

团队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集众之所长吗?

只有团队中的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优势,各抒己见,奉献自己的能量,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团队。不要害怕别人反驳,也不要害怕反驳别人,只有不同观点之间的不断碰撞,才能产生创造性的灵感。

在解决人生课题的路上,我们需要努力做个成熟的人,情绪稳定、坚持自己、不渴望成为他人。

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从来都在我们自己手中,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去承担这种责任的勇气,因为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忘记了思考自己的价值所在,无法感觉自己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需要看一些自我认知方面的书呢?

因为这个社会变化太快,快到我们的灵魂和思维完全跟不上这个时代,我们的身体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拼命往前跑,而灵魂被远远的丢在后方。

身体与灵魂无法合一,我们急功近利,我们焦虑、抑郁。我们不停地刷着各种真假难辨的资讯,却从未认真思考。

这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所以无论多忙,每天都要留出阅读的时间,阅读会将我们带向思考、自省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