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沈阳福陵有几对石像生 沈阳福陵地宫能下去吗

沈阳福陵有几对石像生 沈阳福陵地宫能下去吗

本文目录一览:

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沈阳福陵

连续几天沈阳的最高气温都超过了36度,而我却顶着烈日、冒着暑热去游览了一把福陵。

福陵位于沈阳的东郊,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也就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基本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孝烈武皇后乌喇那拉·阿巴亥的陵墓。福陵和沈阳城内的昭陵、新宾的永陵合称“盛京三陵”,也是山海关以东仅有的三座帝陵。昭陵和福陵是沈阳境内的两座著名帝陵,但由于昭陵在城内,而福陵在远郊,因此到过福陵的人应该比到过昭陵的人要少许多,我多次游览昭陵,也是第一次造访福陵。

福陵前面的这条河叫浑河,古称沈水、辽水,是沈阳的母亲河;背靠的山叫天柱山,为长白山余脉,原叫咀头山、东牟山,是满族人在努尔哈赤埋葬于此后才将其改名为天柱山,寓意努尔哈赤在他们的心中如同擎天之柱。

还没进大门,就看到了大门两侧的两座青石牌坊。这两座牌坊均为四柱三门三楼,冲天式,柱头顶端饰有蹲兽。

福陵的正门称正红门,也叫大红门,建于清朝初年,单檐歇山顶,开三个拱券门洞,门两边为装饰有五彩琉璃云龙图案的八字墙。大门、八字墙及延伸开来的围墙均以黄色琉璃瓦覆顶,红墙碧瓦,呈现出只有皇家陵寝才有的不凡气度。老沈阳人说,福陵的大门至少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昭陵的大门是后来才建造的。

走进正红门,眼前是一条石板铺就的笔直神道。

在神道两侧茂密的松柏林中,依次排列着卧骆驼一对、立马一对、坐虎一对和坐狮一对石像生。这组石像生在天聪八年(1634年)议定竖立,顺治七年(1650年)始告完成,前后历时16年。

在这四组石像生的首尾,还各有一对华表。

林间空地上,可见一通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下马碑”。这种下马碑按理说应该立在陵寝的外围,出现在这里,估计是出于保护的需要,从外围移来至此。

尽管气温很高,但处在林木葱茏的环境里,你会暂时忘记暑热,忘记36度的高温。就这一点说,东陵公园确是避暑的好地方。

神道的北端就是福陵最有特色的设计“一百零八磴”——108个台阶分成多组顺山势逶迤而上,不仅丰富了中轴线的高低变化,也避免了从神道开始就对整个陵区的一览无余,是所谓“一眼望不断”。一般帝陵都有的神桥被设计在了“一百零八蹬”的两端,更使“一百零八磴”被赋予了天桥的意味。但这“一百零八磴”并非刻意设计,而是因地制宜产生的神来之笔。这种“一百零八磴”设计,全国只有两处,另一处在五台山的菩萨顶。

爬上这108个台阶确实需要点体力,特别是在暑热难耐的季节里。我自认为体力还不差,但中途还是歇了好几歇,等爬到最上端,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一百零八磴”的尽处,是九脊重檐歇山顶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亭。

该亭建立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内中保存的“大清神功圣德碑”碑文由康熙帝亲自撰写,以满汉两种文字镌刻,记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生平业绩。

这通碑的碑材来自北京房山,仅碑身重量估计就超过50吨。相传,每当阴雨天,该碑的碑阴就会浮现出状若观音的影像,被当地人称为“美女石”。旧时“沈阳八景”中的“神碑幻影”说的就是这块“美女石”。把神圣得不能再神圣的御碑说成是美女石,沈阳人也真够可以的。

过“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亭,道路两侧可见一组均为硬山顶的祭祀辅助用房,包括晾果楼、省牲所、涤器房、齐班房、果房、茶房和膳房。晾果楼,顾名思义,是晾晒祭祀用果品的地方;省牲所则是主祭和助祭审察祭祀用牲畜的场所;涤器房,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洗涤祭祀器皿的所在;齐班房类似今天的值班室或警卫室,是守陵官兵的办公室和寝室。

继续往北,就是陵寝的主体方城。方城为等边四方形,围以高5米周长370米的青砖墙,四角建有十字脊重檐角楼,正南所开拱券式大门称隆恩门,门额以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仔细观察门额三种文字的排列顺序,我们会发现这里面藏着满族人的一点小把戏。见过沈阳故宫各种匾额的人都知道,在满、汉两种文字同匾的情况下,一直都是汉文在右、满文在左。但在福陵这,汉文则被挤到了最左边。估计到了这个时候,以康熙帝为首的满族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了竖立满文地位、压制汉文,进而在整个文化上取得统治地位的重要性。隆恩门上部建有面阔五间、三重檐、歇山顶的门楼,称五凤楼。

从一张“伪满洲国”时期发行的明信片上看到,当时的方城角楼和门楼还都是灰瓦覆顶,而不是现在的黄色琉璃瓦;隆恩门前还有一株已经倾倒的古柏。

隆恩殿是方城内的核心建筑,坐落在石砌须弥座之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覆顶,四面出廊,前置月台。

月台前的丹陛石为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但有三分之一断损,有些部分应该是补刻的。这块丹陛石的用材不是通常的汉白玉,而是一种色泽暗红的少见石材。

沈阳故宫、昭陵的一些石构件,包括福陵的石像生用的都是这种石材。这种石材据说产自辽东,是一种砂岩,当地称红小豆石。这种石材不仅颜色不够理想,其材质也比较粗糙,耐风化的能力也比较差。隆恩殿始建于清军入关前,康熙年间曾经重建,现在的建筑应该再建于清末。

该殿为享殿,内中供奉有陵主神祗,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神龛前的珐琅彩五供,烧造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做工精良,年代确切,十分难得。

方城内还有东西两座配殿,均为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四周出廊。东配殿建于清初,后来曾经改建,是存放祭祀祝版和制帛的地方。隆恩殿维修的时候,陵主的神牌将会移至东配殿,暂时存放。西配殿主要用于喇嘛诵经。

隆恩殿背后是二柱门和石祭台。二柱门是俗称,其实就是棂星门,因为棂星门最基本的样式就是二柱一门,所以一般俗称“二柱门”。棂星门原称“灵星门”,灵星也叫“天田星”,是主农事的星宿。汉高祖时即有祭祀灵星以求风调雨顺的记载,至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始有在郊外祭坛设置灵星门的规制。后来这一形式被用于孔庙,而孔子似乎与农事无涉,于是将“灵”改为“棂”。再后来,棂星门逐渐成为陵寝的规制性建筑,被广泛应用。棂星门后面的石祭台上摆放着石五供: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两个烛台。在帝王陵寝中使用石五供始于明永乐帝的长陵,之后成为明、清帝陵的标配。

石五供再往后就是重檐歇山顶的明楼。明楼又称“大明楼”,高约15米,是福陵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该楼始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两层结构,四面开拱券式门洞,内竖“圣号碑”,也就是刻有努尔哈赤庙号和谥号的石碑。努尔哈赤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汉字里比较高大上的字基本都收集全了。帝王陵寝的明楼始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当时为东南西北各一,到南京明孝陵时改为只在方城正北设一座明楼。

福陵的大明楼在1962年被一场起因不明的大火烧毁,内中的“圣号碑”也被烧裂。现在的大明楼恢复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楼体虽然基本复原,但“圣号碑”由于烧损严重,而当时财力、技术也有限,故仅用水泥进行了修补,面目已经全非。

大明楼的后面是形若下弦月的月牙城。关于月牙城的设计初衷,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地。但为什么一定要设计成月牙形,则有多种说法,但以用月亮的盈亏来暗比人的生死似乎更有文化意味。用一座月牙形的小城来分隔阴阳两世,应该是古代文人和匠人在陵寝建筑设计上的一大创举,是对中华文化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深情意境的最好诠释。

在月牙城的弧形墙壁中间贴有一面琉璃照壁,壁心图案为花开富贵牡丹图。据说这照壁下面就是地宫的入口。

紧贴月牙城的馒头形封土称“宝顶”,宝顶下面的地宫里就安葬着努尔哈赤和他的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孝烈武皇后乌喇那拉·阿巴亥。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是皇太极的生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病逝。努尔哈赤在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世后,皇太极将其和自己的生母合葬于福陵。而阿巴亥则是在努尔哈赤驾崩后的第二天被迫自尽,和努尔哈赤“同椁而殓”。阿巴亥命运凄惨,但其三个儿子却都是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长子阿济格,次子多尔衮,三子多铎。

如今的人们游览帝王陵寝类景点,已经和祭祀、追思没有了太大关系,更主要的是通过游览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其传承。

沈阳古迹 | 皇家陵寝福陵新旧照片对比

沈阳东陵,又称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市区东北部丘陵地带,距市区约十八公里。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选好陵址于沈阳城东的石嘴头山,开工建设,到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并从东京(现辽阳)迁孝慈的梓宫迁此与努尔哈赤合葬,遂将石嘴山改称天柱山。

刻有满、蒙、汉、回、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

石牌坊

正红门

大红门两侧袖壁上的五彩琉璃皤龙

大红门外的石狮

华表

正红门里神路两侧有卧驼、立马、坐虎、坐狮等四对石兽

一百单八磴

神路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俗称一百单八磴。。

砖阶之上是碑楼,碑楼为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碑楼再向北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

方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

隆恩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