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佛陀的出生时间是多少 佛陀的出生时间是几点

佛陀的出生时间是多少 佛陀的出生时间是几点

本文目录一览:

释迦牟尼,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的成佛之路是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据传,释迦牟尼在七天内成佛,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呢?

释迦牟尼的早年生活

释迦牟尼,又称佛陀,生于公元前563年,出生在印度尼泊尔的一个王室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国王,母亲则是一位王后。在他出生后不久,一位预言家预言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皇帝或一位伟大的精神领袖。因此,他的父亲非常保护他,不让他接触到任何苦难和痛苦。然而,当他长大后,他开始意识到人类的苦难和痛苦,他开始寻求解决之道。

1、禅定与顿悟

为了寻求解决之道,释迦牟尼离开了王宫,开始了他的苦行生活。他学习了各种禅定和冥想技巧,试图通过这些技巧来达到顿悟的境界。他曾经在一棵菩提树下坐了49天,最终在第七天顿悟了生死轮回的真相。

2、四圣谛与八正道

在顿悟之后,释迦牟尼开始传授他所学到的真理。他提出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他认为,苦是人类生活中的本质,集是苦的原因,灭是消除苦的方法,道是通向灭苦之路的方法。他还提出了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都是通向灭苦之路的方法。

3、佛教的历史

佛教最初传播于印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传播到其他地区。在公元前三世纪,佛教传播到了中国,并在那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佛教传播到了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越南。

4、佛教的慈悲

佛教的教义和实践包括禅定、顿悟、慈悲、戒律、善行和布施等。禅定和顿悟是佛教修行的核心,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达到内心平静和智慧的境界。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意味着对所有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戒律是指佛教徒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等。善行是指通过行善来积累功德,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行境界。布施则是指慷慨地给予他人,无私地帮助他人。

佛教是一种起源于印度的宗教,强调通过禅定、顿悟、慈悲、戒律、善行和布施等实践来消除苦难和达到内心平静和智慧的境界。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和中道思想。佛教最初传播于印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并在那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佛教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对文化、哲学、艺术和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后孔子诞生

这又是一桩非常巧合的事情,3位影响世界的人物在公元前564年前后相继诞生。

一、佛陀

公元前564年(一说公元前566年),乔达摩·悉达多诞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是梵文Kapilavastu的音译,又译作:迦维罗卫国(《佛国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大唐西域记》)等;意译为:苍城、黄赤城、妙德城等。现古确认,迦毗罗卫城的王宫遗址在尼泊尔国中西部省迦毗罗伐斯堵(Kapilvastu)县提劳拉柯特(Tilaurakot)村,地理坐标:北纬27.5739916度,东经83.0520061度。

根据佛典记录和现证,印度释迦族(种)人公元前7世纪,来到今尼泊尔与印度交界的平原地带定居。国家管理采取部落共和制,释迦牟尼之父净饭王,又名首图驮那,为迦毗罗卫城推选出来的执政官,而不是世袭的国王。

相传经十月怀胎,依印度当时的习俗,佛陀的母亲要返娘家待产,在侍卫护送下,行至蓝毗尼园时,看见树林苍翠、百花盛开,一切景物均极为清净殊胜,于是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的枝叶,佛陀即于此时,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由摩耶夫人之右胁诞生。佛陀诞生之时,有各种殊胜妙相与瑞兆产生,大地有六种吉祥之震动,帝释、梵天以各种化身示现,守护四周;天女散花,天众以天乐庄严,并以殊胜美妙之甘露沐浴佛身,诸天以殊胜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缘起,即为后世浴佛之由来。佛陀诞生后,随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涌现宝莲承接佛足;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以此为佛陀于世间示现成佛之缘起。

摩耶夫人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七天便去世了。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精心照料和养育。太子天资聪颖,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妻,生下儿子罗睺罗。

作为刹帝利种姓的王族,王子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有一次,太子从四门出城,见到生、老、病、死等现象以及修道的沙门,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

十九岁那年,太子看了一眼熟睡的妻儿,偷跑出王宫,脱去衣冠遁入沙门。

他遍访毗舍离和王舍城求道,但都没有得到解脱之境,又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了六年的苦行生活。

那时净饭王派了五位侍者陪同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但始终未能成道,便离开了苦行林。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诸禅定。

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

当然,以上都出自佛经,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宗教的元素,佛陀的思想可以看作一种哲学,可以用来证悟宇宙万物的一种宗教。

就像老子的学说一样,相信在他写下洋洋洒洒的五千字的《道德经》的时候,他也没有要将此视为宗教,而是写下了他对宇宙的理解而已。

二、道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比佛陀早7年。

相传老子诞生在陈国的苦县,就是今天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当地还是国家4旅游景区呢!此地后来被楚国占领,所以也有人把老子算作楚国人。

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被道家尊为道祖。

道教是张道陵创立, 以老子为教主,为最高信仰——太上老君,以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宗教组织。

老子有生之年可没那么风光,据记载: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老子去洛阳,担任周王室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这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学习知识。

有一次,常枞病了。老子前去看望他,问道:“先生病得如此重,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

常枞望着这个好学的弟子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记住了吗?”

老子品了品,回答:“经过故乡下车,是要我们不忘旧吧?”

常枞赞许了一声,又说:“看到乔木就迎上前去,你懂吗?”

老子又品了品,说:“这是让我们要敬老。”

常枞见孺子可教,很高兴。又张开嘴给老子看了看,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还在。”

常枞又问:“那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看了看说:“早没了。”

“为什么呢?”

老子思考了一下,意味深长地回答说:“舌头之所以存在,因为它是世上最柔软的东西?牙齿之所以不存在,就因为它是至刚至硬之物!”

常枞欣慰地说:“好小子,世界上的事情都包含在内了。"

这就是“舌存齿亡”这个成语的来历。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免去守藏室史之职。看来老子他老人家也难免职场的内卷啊!

于是,老子出游鲁国。在鲁国主持友人葬礼的时候,孔子是助葬。当时孔子17岁,非常诚恳地向老子问礼。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也许是老子在图书管理上确实有一套,又被召回继续担任守藏室史。有些人往往就是这样,在位的时候不觉得,一旦离开了,又让人忘不了。也许老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吧。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26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了老子。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从而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

王子朝(?-前505年),姬姓,名朝,周景王的庶长子,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gài)之兄。

周景王死后,周悼王继位。姬朝便在贵族尹国等支持下,联合失去职位的百官和百工,举兵攻走周悼王,占据都城洛邑。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周敬王。尹氏立王子朝为王。王子朝立五年而败,携周室典籍出奔楚国。

由此可见,老子这次丢差事也很冤枉,这些典籍分明是被当权的王暴力抢夺的嘛!

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51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专程向老子问学。

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也有人说去“化胡为佛”,看看地图琢磨一下老爷子的年龄,只能对此说呵呵了。

函谷关的守将尹喜既敬佩老子,又为他西去惋惜,非要老子留下“买路才”,要他留下一部著作。于是老子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留下了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潇洒地扬长而去了。这篇著作就是后来被道教当作经典的——《道德经》。

三、至圣

当老子还在常枞那里讨论舌存齿亡的时候,当佛陀还在享受王子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孔丘诞生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是殷商的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虽然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可惜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失望,于是纳颜氏女为妾。颜氏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成婚于礼不合,夫妻便在尼山居住并生下孔子,故谓之“野合”。

孔子生下来头顶有凹陷,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时叔梁纥便病逝了。叔梁纥死后,颜氏被正妻所逐,带着孔子和庶兄孟皮至曲阜阙里居住,过着清贫的生活。

但是孔子从小立志向学,十九岁时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不但经常进行思考,还常发表一些见解。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为孔子诞下一子。据传那天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给孔子,故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这个儿子给孔子带来了好运气,这一年孔子开始被委任为管理仓库的小吏。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时,已有些名气,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一度要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却说自己老了,没用了,保护不了孔子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鲁国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认为为家臣掌政,是为无礼。所以孔子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随他学习这些经书。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应该是法家。其实后世的儒家和法家同出一源,就是——孔夫子。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都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坠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从公元前496年至484年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经历了弟子的去世、围困、绝粮、遇隐、战乱、妻死等事情,终于再一次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自知自己时日无多,叹息地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

孔子死后,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们还将孔子的言传身教编成书,是为——《论语》。

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

四、巧合

其实佛陀和孔子一样,都只称自己是教主,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先觉悟的人。

孔子经历了战乱,佛陀的故乡也经历了战乱。

佛陀有一个邻国,国王叫波斯匿王(梵名 Prasenajit),相传他与佛陀同日出生,他有个儿子叫琉璃王,当年波斯匿王欲娶迦毗罗卫国释种之女,迦毗罗卫的国王摩诃男拿婢女所生之女骗他,婢女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就是琉璃王。

琉璃王还是太子时,奉父命至迦毗罗卫城学射箭。曾被当地贵族耻笑是“丫头生的”,并将其逐出门外。琉璃王于是怀恨在心,誓志复仇。

琉璃王趁父亲波斯匿王巡狩的时候,发动篡位,将波斯匿王流放。

即位后,琉璃王果然领兵大举进攻迦毗罗卫城。

途中,遇到佛陀,佛陀劝告他说:“亲族之荫故胜外人”(血浓于水啊),琉璃王第一次听劝撤兵了。

后来又受人蛊惑,再度举兵入侵。弟子告知佛陀,但是佛陀知道这次劝不了了,认为这是宿缘,实不可免,便没再出面劝解。

于是,琉璃王杀入城中,了九千九百九十万人,血流成河。又选五百释种贵族女子为妾,这些女子誓死不从,残忍的琉璃王便悉数切断她们的手足埋在深坑中。

佛陀见此惨状,率诸比丘至迦毗罗卫城,为五百释女说法,让她们得以升天。并预言琉璃王及其兵众将于七日后灭尽。

至第七日,果然半夜里骤起狂风暴雨,琉璃王和他的兵勇们都为大水所淹没。

迦毗罗卫城经此一劫,再不复当年的盛迹,公元406年,当东晋的法显和尚来迦毗罗卫城朝圣时,“已城址荒芜,民家仅数十”了。

654年,玄奘到此,看到“空城十数,荒芜已甚。王城颓圮,周量不详,其内宫城周十四、五里,垒砖而成,基迹峻固,空荒久远,人里稀旷”,不免为之唏嘘。

同样,当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听说其他国家出动大军进攻鲁国的时候,他也会派弟子前去救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就曾率领鲁师与齐决战,终获胜利。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5年前,佛陀也在度化了最后一个人后,说出最后一个“空”字后涅槃寂静了。

公元前564年前后,3位伟大的哲学家以他们的思想照亮了夜空,为人类的前行指明了方向。

一个说“道法自然”,一个说“四大皆空”,一个说“仁”讲“礼”。

曾有一个游方者问佛陀:“尊敬的乔达摩啊,神我是有的吗?”(所谓神我就是一切物质运动和生命现象的精神本体。)

佛陀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陀还是保持沉默。

这个沉默也许就是“道”吧!

文 | 阿宝噶历史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真相,虚云长老,一位120岁高僧真实年龄的佐证和辟谣

写在最前面的:本文原创,欢迎转发。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整理过《佛祖道影》的一些信息。看到了网络上现在流传的,或者说中国近代曾经流传的一段争论,虚云法师到底有没有120岁。这个问题争论已久,确实,在一般人看来120岁的世寿有点不可思议。

一、先介绍下虚云长老:

“虚云禅师,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9年圆寂。,

1912年中华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重建很多寺庙,特别是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1942年中国内忧外患,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历时3个多月。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一百二十,戒腊一百零一。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这段文字摘自百度的百科。

补充下其他背景“在虚云长老十七岁的时,父为娶二房妻子,虚云长老,于二妻同房而不同床,断淫欲。。一田氏。一谭氏。

田氏,虚云和尚两房妻子之一。出家后,法名真洁,披剃四腊即离世

谭氏,虚云和尚两房妻子之一,出家后,法名清节。为湘乡观音山尼。

二、再介绍下胡适以及近代关于虚云长老年龄的争论。一切都是推论,没有任何可靠证据。

最早公开质疑虚云长老年龄的是胡适,胡适的话语暗含这样的推论:由判断A “虚云老和尚之父萧玉堂做过福建知府”是假的,进而推测B“虚云老和尚活了120岁”也可能是假的。

质疑虚云老和尚年龄者亦非胡适一人,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教师王见川,近年使用虚云编的《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星灯集》以及《名山游访记》、《佛学丛报》等时期佛教资料,考证出虚云大约生于同治中末期,活了九十岁左右,并指出《虚云年谱》、《虚 云法彙》中有夸大、虚构、篡改等错误。

百度百科上关于虚云长老的年龄也有质疑,以下为摘录“虚云和尚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出生年有不同说法,岑学吕编年谱言出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杨树达记载虚云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鼓山虚公禅行述闻〉言生于咸丰十年(1860年);虚云作于1929年的〈云南西山靖国云栖禅寺募捐启〉自言:“自念年将古稀,一龛待死久矣。”可知至少生于1860年后;〈云南鸡足山祝圣寺虚云和尚略传〉言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而虚云长老舅舅(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时期出来一个所谓舅舅)言其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学者考证出生约同治年间”这其中,有虚云18 年(1929年)在《云南西山靖国云栖禅寺募捐启》中的自述“云自念年将古稀,一龛待死久矣…”,1929年的时候他“年将古稀”,不到70虚岁,假设他当年69岁,那他生于1861年,如果是60岁,则生于1870年。他至少虚构了20余岁。即使是百科,对于虚云长老受具足戒的时间都不是按照年谱所写,而是往后延迟了20多年。

还有网上的很多自媒体写的帖子。(链接就不贴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找)

这个和尚的寿命惊动了胡适,宗教高人多还是骗子多?

虚云和尚活了120岁,是真是假?

虚云和尚年龄造假

虚云大师真的活了120岁吗?百度百科上的知识准确率高吗?

近代三大高僧挖下的坑:虚云年龄造假

……

还有很多不一一摘录,

三、证明虚云长老真实120岁年龄的实证,虚云长老妻子,比丘尼(女法师)写给他的家书

这里我们找到了虚云长老的结发妻子,于1910年写给虚云长老的一封信。信里提到了两点足以证明虚云长老的年龄是真实的。

信件,记载了自驾别后。 慈父令人四探无著。恸念于怀。常感有病。告老回家。养病一年余。至甲子年(同治三年1863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

第一,虚云长老的父亲于在同治三年甲子(1863年)去世,一切推测出生于1860年以后都可排除。

第二,如果是生于1846年,父亲去世的时候才17岁,与年谱记载二十岁受具足戒不符,1846年的推断也可以排除了。那么在所有结论里,就只有1840年,年谱记载的是正符合这篇家书。1860年离家出走,离家出走三年后父亲过世也就是1863年。由此可见虚云长老并未说谎。

“虚空老和尚年谱记载”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二十岁 予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时父在泉州。派人四出寻访。富国于圆具后。行脚参方。去后不知踪迹。予隐山后岩洞。礼万佛忏。不敢露面。时遇虎狼。亦不畏惧。“

这里可以确定

第一,虚云长老生于1860年之前。准确的说是1840年。

第二,虚云长老在1860年时已经娶妻,且已离家出走数年。

第三,1910年离他离家出走已经50多年,出走在1860年左右。

第四,信中写明了,虚云长老离家后家中的变故,1875年(同治乙亥年),伯父在温州病故。1909年,庶母病故。以及有墓碑的碑文等。

这封信的具体时间点和很多细节都很准确。也有当时的家族眷属真人真姓历历在目,真实可靠。但是这封家书一直没有得道足够的重视,而虚云长老从未主动以这封家书来辟谣过那些中伤与诋毁。

四:结论,也是最后想说的。

清者自清,虚云法师早已经西去,作为圣者他本人也许不在乎别人的诋毁。圣者的宽容正在于此。

但是笔者,作为一名佛弟子,四众弟子,看到近代,特别是最近有很多的无端的猜测质疑和攻击,心里是难受的。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也希望看到的人,可以给予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不要再被误导,也不要再误导别人。

已经写过不实之言的,如果有可能,看到这篇文章,请您删除之前的言论。减少不良的影响。我只能尽我一点点微薄之力,希望可以澄清一些事情,所以欢迎转载,欢迎流通。欢迎更多的人给整个社会正能力量,用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真的。

附件一:清节比丘尼(谭氏) 写给虚云和尚的书信(已翻译为白话文):

跪拜在,尊贵久违的您面前,我深深的想念着您。无奈,您我千山万水所阻,五十余年来,音讯全无。疏忽和轻慢之罪,就是这样造成的。如今,听闻遥远之外的您,德清 虚云大和尚,自度度他,大行菩萨道,一切吉祥如意,且身体健康,胜过我遥远的祝福!回忆夫君,悄然离家为僧,虽已过五十余年,犹如就在昨日发生。每时每刻都令我难以忘怀唉。不知道这些年,您都在哪里待过,出家的寺院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谁在您身边伺候着您?每当想起这些,内心不安而愧疚。今年正月,偶然听说您在福州鼓山涌泉寺,一切安好,大行菩萨道,安僧修寺,听闻后,我不仅悲喜交集,感叹万千。然而,担心这不是您的最终下落,即希望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又担忧找不到您。您上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下抛弃我等结发夫妻行为,令我常常在寂静的夜里思维原因,您的心能坦然而安稳的对待吗?况且,兄弟情薄,父母年迈,我等不善之辈,嫁到夫君之家,未能生儿育女,兴宗继嗣,令家中无有依靠继承之人,断我宗嗣香火而无后,每当我想起这些来,就泪水不断。儒学以五常,仁礼义智信,为做人基础。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都不放弃文公及妻子,且我佛以亲怨平等,佛陀度姨母及亲怨等人,都尽先度之。而我等于夫君,并非是没有这个因缘啊……既然不考虑乡情、亲情等,请您顾及下我们劳作的情分上吧。这些对于我等来说,皆是无可奈何啊。今将家里,这五十余年间,所发生的事情,简略的告知您。自从您离开家后,慈父派人四处寻找,却没有您的任何消息。父亲每时每刻地牵挂与您,忧郁成疾。从泉州告老还乡,在湖南老家养病一年多后,于甲子年同治三年(1863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丧事办妥后。姨母,即庶母王氏。领我并田氏小姐,同入佛门。姨母法名妙净,田氏鹅英法名真洁,我名清节。家事概交叔婶料理,多作善举公益,余不烦叙。鹅英患肺结核,经常吐血。出家圆戒四年后,归西。伯父在温州病故。我大哥现在牧西宁府工作,荣国从弟,偕鹅英三弟赴日本。华国,继续在为皇上工作。自从富国和夫君走后,未见您们任何信音。古人说啊,大善无后。夫君您虽是僧伽再来之人。可是,您顿绝我们家族二祠香火。您虽是菩萨度尽众生,未免使愚迷之人,诽谤您无有孝义。我也在孝义上有亏。我常羡慕夫君善根深厚,志昂誓坚。如莲花不染污泥啊,可您何必远离乡井,抛父母,弃妻子,顿忘根本?我之所以痛苦地写这封信,就是这个原因。去冬,宣统元年己酉岁,十二月初八辰时。姨母王氏,即比丘尼妙净,告辞西归。在弥留时,跏趺说偈,偈见留偈记碑中。偈毕,敛视寂逝,异香数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嗟乎!世虽梦幻,木人也感涕矣。今日,寥寥数语,望您知道家中的一些事情。您接到信后,马上束装就道,和富国一起回家吧,不枉我倾渴翘冀的期盼。这是我最后对您的期盼,也是我最大的希望之处。、

君亦鸿雁别故乡 冲霄独自向南翔

可怜同巢哀哀侣 万里秋风续恨长夫君带着如鸿雁一样的志向,离开了故乡;凌云壮志般高的精神,助您冲破霄汉,独自南行。可怜我们这些曾和您同巢的家人,再也看不到春风的温暖,在无尽的秋风中,满是凄凉和哀怨。望断天边月 泪泉泻满睛 我栖湘江上 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 慧业日当新 昔时火宅侣 原是法城亲对夫君50年来的思念,能望断天边的月亮。眼泪变成了泉水,流淌在眼睛里。我就住在湘江边上,那思念的泪水,滴淌在竹子上,能竹子成斑,我对您的思念,犹如虞帝昔日二妃,滴血而染竹。夫君必能成就菩提大道,而达到佛的智慧。过去曾是火宅中伴侣的我,也是您度化的人,最终成为法眷属。观音山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时 宣统二年 庚戌二月十九日)1910年

附件二 《虚云和尚年谱》清节尼来书 (原文)

比丘尼妙净者。俗姓王氏。云公之庶母也。云公法名古岩。字德清。号虚云。湘乡人。俗姓萧。梁武之后也。父玉堂。佐治福建泉州府幕。母颜夫人。年踰四十无子。祷观音大士得孕。父母梦一长须青袍人。头顶观音。身骑猛虎。跳入床上。母惊醒。异香薰室。既生云公。落地乃一肉球。母大失望。气壅而绝。越日有卖药翁来。剖肉球得男。即云公也。庶母抚育之。云公性不喜茹荤。稍长就傅。不嗜儒书。性好佛经。父滋不悦。严责之。年十七。以兼祧故。父为娶二媳。一田氏。一谭氏。云公不欲也。遁于闽海鼓山。礼妙莲长老为师。同治三年甲子岁父去世。庶母遂领二媳入佛门为尼。田氏旧患咯血。披剃四腊即病殁。谭氏尚存。为湘乡观音山尼。法名清节。尝寄书云公。称己酉腊八庶母西归。当弥留时。跏趺留偈而逝。其偈曰。 人生养子有何益。翼硬展翅便冲飞。怀胎命若悬丝险。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狮捧球不暂离。待得稚雏成鹏去。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弃我婆媳竟何依。痴情难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举目云山万重围。汝能志办生死事。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山禽尚晓栖落晖。虽获同愿奉佛寺。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世尊昔曾度阿姨。恨兹娑婆尽烦恼。休心今向极乐归。 又一偈云 每因恩爱恋红尘。贪迷忘失本来人。八十余年皆幻梦。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沦。 云公得书悲喜交集。悲者悲抚育之恩未报。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命终心不颠倒。留偈而逝。即生西之兆也。 十一年岁次壬戌夏陈荣昌敬撰并书 [附录]清节尼来书 拜违尊颜。时深系念。奈云山阻隔。音问难通。疏慢之愆。职是之故。遥维德公大和尚。动定绥和。法体康健。曷胜远祝。忆君遁别家山。已五十余年。寤寐之间。刻难忘怀。未审道履何处。仙乡何所。未获卫侍左右。实深歉仄。今春正月。侧闻高隐闽海。优游自得。闻之不禁悲喜交集。然究未知的实下落。真令悬恋难测。因念上离父母养育之恩。下弃吾等结发之情。清夜思惟。其心安忍。况今兄薄弟寒。父母年迈。吾等命乖。未能兴宗继嗣。家中无倚靠之人。宗嗣无接续之丁。每忆念及。未尝不涔涔泪下也。儒以五常为道。昔湘仙尚度文公及妻。且我佛以亲怨平等。调达耶输。尽先度之。想吾等与君岂非缘乎。既不动乡关之念。还须思劬劳之恩。吾等无奈之何。今将家事。略述大概。自驾别后。 慈父令人四探无著。恸念于怀。常感有病。告老回家。养病一年余。至甲子年(同治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丧事办妥后。姨母(即庶母王氏)领我并田氏小姐。同入佛门。姨母法名妙净。田氏鹅英法名真洁。我名清节。家事概交叔婶料理。多作善举公益。余不烦叙。鹅英吐红。披缁四腊。撒手西归。乙亥年。伯父在温州病故。我大哥现牧西宁府。荣国(从弟)偕鹅英三弟赴东洋。华国继续君嗣。至富国从君去后。未见信音。古谓大善无后。君虽僧伽再世。然顿绝二祠香烟。虽是菩萨度尽众生。未免使愚迷谤无孝义。吾本于孝义有亏。常慕君之灵根深厚。志昂誓坚。若莲花之不染污泥。又何必远离乡井。顿忘根本。吾之所以痛苦呈书者。特为此也。去冬(宣统元年)己酉岁。十二月初八辰时。姨母王氏(即比丘尼妙净)告辞西归。在弥留时。跏趺说偈。(偈见留偈记碑中)偈毕。敛视寂逝。异香数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嗟乎。世虽梦幻。木人也感涕矣。今寄数语。使知家中事务。信到之日。速请束装就道。万勿迟延。并将富国一同回家。不枉清节倾渴翘冀。竭尽愚忱。是吾所深幸也。况兹圣教凋凌。楚夏风俗。君岂不知。伏祈我师如迦叶尊者。放紫金光。同作法侣。满腔蓄泪。尽形一望也。鄙语千言难尽。意义在不言中。匪朝匪夕。盼祷无涯矣。肃此敬叩慈安。伏乞丙鉴不宣。 君亦鸿雁别故乡冲霄独自向南翔 可怜同巢哀哀侣万里秋风续恨长 望断天边月泪泉泻满睛 我栖湘江上竹痕已成斑 君必成大道慧业日当新 昔时火宅侣原是法城亲 观音山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时(宣统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 (龙牙居遁禅师有诗云:“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难得几多时?”正是因为情执太重,故而堕为女身,还做如斯见解,如何得脱?虽然,如末山尼师、妙总尼师之大气魄、利根者,鲜矣!斯为之叹。)

附件三:皮袋歌

咸丰八年(1858),虚云和尚十九岁,赋《皮袋歌》,留别田、谭二氏,与从侄富国潜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披剃。翌年,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

争议就在这里,至今百度 皮袋歌里,还写虚云长老,生于福建泉州,光绪九年(1883)至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妙莲和尚出家并受戒,前后相差了二十多年。

附上皮袋歌的全文

《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

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

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概。

知因果,辨时代。鉴古通今犹蒙昧,只因迷着幻形态。

累父母,恋妻子。空逞无明留孽债。

皮袋歌,歌皮袋。饮酒食肉 乱心性,

纵欲贪欢终败坏,做官倚势欺凌人,

买卖瞒心施狡狯,富贵骄奢能几时,

贫穷凶险霎时败,妄分人我不平等,

害物害生如草芥,每日思量贪嗔痴,

沉沦邪僻归淘汰,杀盗淫妄肆意行,

傲亲慢友分憎爱,呵风咒雨蔑神明,

不知生死无聊赖。

出牛胎,入马腹。改头换面谁歌哭。

多造恶,不修福。浪死虚生徒碌碌。

入三途,堕地狱。受苦遭辛为鬼畜。

古圣贤,频饶舌。晨钟暮鼓动心曲,

善恶业报最分明, 唤醒世人离五浊。

皮袋歌,歌皮袋。有形若不为形累,

幻质假名成对待,早日回心观自在。

不贪名,不贪利。辞亲割爱游方外。

不恋妻,不恋子。投入空门受佛戒。

寻明师,求口诀。参禅打坐超三界。

收视听,罢攀缘。从今不入红尘队。

降伏六根 绝思虑,无人无我无烦恼,

不比俗人嗟薤露。

衣遮体,食充饥,权支色身好因依。

舍财宝,轻身命,如弃涕唾勿迟疑。

持净戒,无瑕疵,玉洁冰清四威仪。

骂不嗔,打不恨,难忍能忍忘讥嗤。

没寒暑,无间断,始终如一念阿弥。

不昏沉,不散乱, 松柏青青后凋期。

佛不疑,法不疑,了了闻见是良知。

穿纸背,透牛皮,圆明一心莫差池。

亦返源,亦解脱,还元返本天真儿。

无不无,空非空,透露灵机妙难思。

到这里,不冤枉,咄地一声是了期。

方才称,大丈夫,十号圆明万世师。

咦!犹是那 个壳漏子,十方世界现全身。

善恶明明不差错,为何依假不修真。

太极判,两仪分 ,心灵活泼转乾坤。

帝王卿相前修定,富贵贫穷亦夙因。

有了生,必有死。人人晓得莫嚬呻。

为妻财,为子禄。误了前程是贪嗔。

为甚名,为甚利。虚度光阴十九春 。

千般万种不如意,熬煎在世遭艰迍。

老到眼花须发白,一善难闻枉为人。

日到月 ,月到岁,空嗟岁月如转轮。

世间谁是长生者,不如归去礼慈云。

或名山,或胜境 ,逍遥自在任游巡。

无常迅速知不知,几句闲言敢奉闻。

念弥陀,了生死,多多快活谁得似。

学参禅,得宗旨,无限精神祇这是。

清茶斋饭心不偷,二六时中为法喜 。

除人我,无彼此。冤亲平等忘誉毁。

无挂碍,没辱耻。佛祖同心岂徒尔。

世尊割 爱上雪山,观音辞家为佛子。

尧舜世,有巢许,闻让国。犹洗耳。

张子房,刘诚意 ,也弃功名游山水。

况末劫,甚艰苦,如何不悟古人比。

纵无明。造十恶。费尽心 机为世鄙。

刀兵厉疫旱潦多。饥馑战争频频起。

变怪屡闻妖孽生。地震海啸山崩圮 。

适当其际可奈何。多行不善前生里。

事难如意落迷途。处贫遇患善心始。

善心始 ,遁入空门礼法王,忏悔罪过增福祉。

拜明师,求印证,了生脱死明心性。

勘破无常即有常,修行大有径中径。

圣贤劝世有明文,三藏经书尤当敬。

沥心肠,披肝胆 ,奉劝世人应守正。

莫当闲言不记心,大修行人必见性。

速修行,猛精进,种下菩提是正因。

九品莲生有佛证,弥陀接引到西方。

放下皮袋超上乘,皮袋歌,请君听。

附录四,2018年笔者亲拜福州鼓山涌泉寺

虚云长老是在福建福州的鼓山涌泉寺出家的,2018年,我特意去了一次福州的涌泉寺,在那里挂单小住了几天。还特别去参观了,在涌泉寺后面,大概走路半小时可以到达的两个山洞,那里曾经是虚云长老出家初期为了躲避父亲和家人阻止出家,独自修行的地方,那里是一个纯天然的山洞,其中一个可以容纳二十多人。后来老和尚重返振兴涌泉寺任主持期间特地重建桃源与华藏二洞供养僧众修行,并亲笔题写“华藏洞”三字刻于洞门口的岩壁上方。

从山下望去是滚滚的岷江,2017有居士捐款修建了一条小小的山路,让更多的人方便去参观那里。也有一位常住的法师在山洞上面又加盖的房间里常住,护持。

这次去几乎没有拍照,为了对法师的恭敬,所以图片都摘录于网络。

造佛菩萨圣像功德利益经文摘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云: “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消除,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一切众生苦恼”。 若发心为利益众生而造佛像,则为成就佛道之因。造佛功德不但能得解脱,也可以为将来成佛种下福德资粮。造像功德不可思议,能令自他解脱,成就菩提, 消除宿业。造像功德能灭一切罪障,一切圣贤莫不因造像功德而出离恶道证得解脱,诸佛菩萨皆以造像功德而得菩提, 增长福德。造佛形象能令作者增长无量福德。 证得解脱,成就菩提,时造像有出世的功德,即是证得涅盘,解脱生死,发起二智,成就菩提。 见像起信,灭罪启慧。吾人真如自性本自清净,离四相绝百非,一真法界非染非净,然由一念不觉,而起无明,从无相中而起有相,生起种种境界。 末世修善,造像第一,欲出离生死,成就佛道,须福慧圆满具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中国近代佛教禅宗巨匠,他的一生对佛教有着无法低估的重大影响。

19岁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法号古严,字德清。一生济世弘法,自度度人。历五帝四朝,经十难四十八奇,世寿一百二十岁,僧腊一百零一年。

虚云一生,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至大至刚勇气和艰苦卓绝行解,一身兼弘禅宗五家法脉------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传承沩仰、曹洞、临济、法眼、云门五宗)。

1959年10月13日,上虚下云老和尚圆寂于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享寿119岁。荼毗后得五色舍利子百余粒,小者无数。以白色为多,晶莹光洁。

虚云老和尚一生120岁,其中56年的用来苦行自度,值得我们初学人学习。

咸丰八年(1858),虚云和尚十九岁,赋《皮袋歌》,留别田、谭二氏,与从侄富国潜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披剃。翌年,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为避开父亲的追寻,虚云和尚隐居于鼓山后山石洞中,礼万佛忏三年。

十八年(1929),虚云和尚应海军部长兼福建省主席杨幼京及前任省主席方声涛等地方官绅之邀请,出任涌泉寺方丈。图为虚云和尚与杨树庄、方声涛等人合影。

1932年10月底或11月上旬,虚云和尚在涌泉寺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合影。

虚云和尚出家后,曾在鼓山涌泉寺的后山岩洞中,两度隐修,前后长达六年之久。一次是二十岁至二十三岁,在洞中拜万佛忏;一次是二十七岁到三十岁,在洞中习定。

1935年虚云和尚重修过的鼓山白云洞。

1935年经虚云和尚重修过的鼓山华藏洞。

石壁上“华藏洞”三个字为虚云老和尚亲笔题名。

虚云和尚当年在此隐修过。

鼓山华藏洞所藏瓦和铃。

1935年经虚云和尚重修过的鼓山桃源洞。传说虚云和尚当年在此隐修过。

鼓山华藏洞畔1935年灵默宏修所撰《重建华藏桃源两洞纪事诗》石刻。

重建华藏桃源两洞纪事诗内容如下:

(纪事诗铭刻于华藏洞石壁)

祖翁云公上人主鼓山涌泉,因收回牛田山兜后原有山地,虑其久復为人所侵占,遂重建华藏桃源二洞,遍植树木使僧居之,以禁约樵采,居士刘宽定捐金五佰,置田一区修供。乙亥春工竣,赋诗纪之,并志因缘于石书。

时 佛历 二九六二年乙亥上巳日 灵默宏修谨识。

涌泉西畔清幽处,华藏庄严弹指新。

五亩田堪供钵饭,半龛云足定禅身。

潮声夜夜诸天梵,鸟语依依道侣亲。

莫笑如拳岩石小,大千世界亦微尘。

武陵洞久闭泥丸,锥凿重开海上山。

仙跡近邻黄石宅,忘机人共白云闲。

六时念佛闻禽唱,落日孤松待鹤还。

分付溪流好珍重,莫将华片到人间。

穹窿新破薜蘿封,越石穿厓路几重。

折桂更吟招隐赋,化龙遍种守山松。

祖翁以云南产松遍种山中,曰:“他日见此松至处即鼓山界,盖松一叶五针与常种异故”。

眼中匹练沧溟影,天外疎星岛国踪。

煨芋熟时人出定,鬲林风送寺楼钟。

八十衰翁头似雪,勤勤终日不惶安。

手成蛮峤无边刹,身历人间万种艰。

凿井高风师百丈,曹溪法燄续憨山,

诗成写向磨厓壁,付嘱山灵需守关。

虚云和尚《鼓山题诗---步杜甫登楼韵》石刻。

二十三年(1934),虚云和尚在鼓山华藏洞与福建省会政绅植树纪念碑刻。

虚云老和尚一百一十三岁自撰一副对联,以此自述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虚云老和尚传奇的一生

1959年农历九月十二(公历十月十三日),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示寂,世寿一百二十,戒腊一百零一。虚云老和尚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一身而兼五宗法脉,重兴六大祖庭,被誉为禅宗泰斗。

《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记载虚云老和尚圆寂前的遗言:“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说毕合掌,道珍重。

虚云长老《辞世诗》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虚云老和尚纪念堂,

地址也在真如寺中,

纪念堂的原址即是老和尚重建真如寺时住的茅棚。

在纪念堂的正中间,

供奉着老和尚金身法像,

顶礼祖师菩萨摩诃萨。

纪念堂中陈列着老和尚曾经用过的毯、祖衣、海青、百纳衣、风帽、具以及僧鞋等物。

以上部分图片,摘自 福州鼓山桃源洞关于塑造虚云老和尚法相的通启(已圆满,善款名单详见美篇最后部分)在此感谢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多罗那他的遗产:觉囊派教法、艺术的传承和诠释

2018年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多罗那他的遗产:觉囊派教法、艺术的传承和诠释”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召开。

“多罗那他的遗产:觉囊派教法、艺术的传承和诠释”学术研讨会现场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沈卫荣、藏传佛教觉囊派第47代法主暨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阿旺更嘎·健阳乐住仁波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毕华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罗文华研究员、中央党校靳薇教授、著名作家、原中国藏学出版社主编马丽华女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吴娟副教授、四川省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女士、壤巴拉传习所上海基地金泽工艺社社长梅冰巧女士等与会。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沈卫荣

据会议学术主持人沈卫荣教授介绍说,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曾经编译、出版过一部题为《他空见与如来藏:觉囊派人物、教法、艺术和历史研究》的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综合研究藏传佛教觉囊派之历史和教法的作品。此后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教研究中心的老师和学生们依然继续在推进在国内学界相对不受重视的觉囊研究。这次会议是对近年觉囊研究新成果的一次检验。对此,作为觉囊派传人的健阳乐住仁波切对学者们近年来对觉囊教法、艺术、医学、音乐等所作的整理、挖掘和研究表示深切的感谢,希望学者们今后能与四川壤塘的觉囊派的僧团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将中国的觉囊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并成为国际佛学研究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课题。

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闫雪博士

这次会议由七场学术报告组成,报告人都是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学习过的青年学者。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闫雪博士的报告题目是《甘丹彭措林寺大经堂壁画的图像与布局——兼谈寺院建造的宗教理念》,她的报告对西藏拉孜县觉囊沟入口处甘丹彭措林寺大经堂壁画图像进行了具体辨识,并总结了大经堂四十铺壁画的布局特点。闫雪博士此前的研究已经指出这些壁画是根据觉囊派笃布巴祖师所定的二十部了义经典,以及《时轮根本续》、《文殊根本续》和佛传的内容所绘,此次报告则在其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对比这些壁画图像与各经典内容的异同之处,揭示这些壁画与经典之间的转换方式和特点。同时,她还综合先前对于集会大殿壁画及寺院建筑格局的研究,总结了觉囊祖师多罗那他设计建造甘丹彭措林寺的宗教理念。

德国慕尼黑大学印度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孟瑜博士

德国慕尼黑大学印度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孟瑜博士的报告题目是《文本、图像及其源流:以夏鲁寺回廊佛传壁画为中心》,她首先指出绘于14世纪的夏鲁寺一层回廊的壁画是依据元代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让琼多吉(1284-1339)的《佛陀一百本生传》,该佛传虽被称为“一百本生”,但实共包含101品,其中前100品为佛陀生前的故事,即佛本生;第101品《一切义成菩萨本生》虽被称作“本生”,然却涵盖了佛陀自诞生直至涅槃的内容,因此是一篇完整的佛传故事。进而孟瑜博士旁征博引,通过文本与图像的对比分析后认为:一,西藏佛传文献多来自外埠,但融合程度和融合方式并不相同;二,西藏佛传图像有些可与印度中亚地区相比对,但也有本地的自由发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姚霜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庄严相好:汉藏艺术量度经典的文献解读》,其研究对象是《佛说造像量度经解》(大正藏Taisho 1419)这一部在汉传佛典当中唯一能找到的关于佛教造像度量的文本,由清代著名蒙古学僧工布查布于1742年译出。从这一文本出发,姚霜同学利用佛教语文学的方法,在汉藏文本对勘的基础上勾稽爬梳,指出工布查布翻译的这部量度经严格说来不是一部翻译作品,而是一部学者式的编译作品。译者采用了多种藏文文献资料,形成一个基础的骨架,同时在内容注解和释论中掺入了大量其他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形成了一部混合式的编译作品。基于已知的工布查布的其他翻译作品,姚霜同学对工布查布为何费力来编译这一文本提出了大胆和合理的猜想。

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的陆辰叶博士发表了题为《多罗那他〈七系付法传〉中的传承脉络研究》的报告。《七系付法传》是明代觉囊派高僧多罗那他仅次于其《印度佛教史》的另一部重要佛教史著作。在这部作品中,多罗那他描述了59位印度大成就者们的生平与谱系,以及通过这些师资相传所形成的谱系与藏传佛教几大教法传轨之形成的历史。陆辰叶博士利用佛教语文学的方法,细致地解读和分析了多罗那他这部珍贵的藏传佛教史类作品,清晰地勾勒出了“大手印教授”、“拙火”、“羯磨手印”、“光明教授”、“生起次第传承”、“辞句传承”、“别传口诀传承”等七系传承。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杨杰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杨杰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工珠仁波切所造〈他空大中观见地引导〉说略——兼论他空见的多样性》,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工珠仁波切的生平,进而指出工珠仁波切所造《他空大中观见地导引·无垢金刚月光》这一文本的特殊性在于他空见之见地抉择与实修结合。随后依次列举觉囊、噶举和宁玛派之“他空见”思想之形成、发展的脉络及其异同。通过对大量相关藏文文献的精读和比较研究,杨杰博士明确提出“他空见”的流传绝不仅限于觉囊派,而是已经渗透到藏传佛教的各个传承和教派之中,由此呈现出了复杂多元的样态。不同的教派对他空的阐释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教派内不同时期的上师也有不同的阐释。因此,在‘他空’日益成为学术热点的今天,我们在讨论、研究他空时,应该对所处理的文本中所涉及的他空之历史与宗教语境、定义以及造论者对他空在其自身见地体系中所作之次第的判定具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人们才有可能分析自空与他空、不同他空之间的交涉与互动中所涉及的诸多微妙因素。如果忽视不同他空传规之间的差异性而将一己对他空的单一、片面、固化、刻板的认识投射到研究对象上,势必抹杀他空见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荡开的多元而富有生机的局面,从而在相关的人物、思想乃至一些宗派斗争事件的定位与评价上产生严重的误判。”

新晋成为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博雅博士后研究员的索朗卓玛博士

新晋成为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博雅博士后研究员的索朗卓玛博士做了一场题为《跨文化意义上的空行母研究》的报告。有着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哈佛大学留学二年之经历的索朗卓玛博士,她对目前“空行母在东方,空行母研究在西方”这一奇特的状况感受颇深,于是把对在东西方不同语境中的“空行母”形象的比较作为自己用心研究的对象。她指出“空行母”在东西方所暗含的意义截然相悖,在东方“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是一种佛教的护法神,同时也是一种对女性密宗修行人的尊称,或者说是一种象征符号;而在西方空行母则被称为是“女权主义者的圣骑士”和“阿尼玛”。以上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的位移”和“前理解”,空行母从东方语境向西方语境的位移,使其文化意义也随之发生了跨界和位移。自空行母西行的那一刻起,她所处的文化语境就已随之发生了改变,以致其本身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西方学人因受西方世界特有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空行母的文化意义在其被解读过程中发生了变异现象。这不仅是一种因为文化距离的遥远所造成的浅层次的误读现象,更是一种因为社会政治观念的不同、文化心理的差异以及伦理道德的相异而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解读偏差。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石美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从〈除偏私之暗〉看近代觉囊派高僧阿旺措尼嘉措的他空思想》,直接与近代觉囊派之“他空见”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相关。阿旺措尼嘉措是来自壤塘藏瓦寺的一位学者型高僧,于近代觉囊派的发展史上颇有很大的影响。石美博士所研究的《大遍知所著宗义安立明义释——除偏私之暗》是措尼嘉措在1901-1904年间所造的一部对传为觉囊派祖师朵波巴上师所留下的一部关于内外宗义安立的偈颂体文本的释论。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解读、翻译和研究,石美博士对措尼嘉措的他空思想作了如下的梳理和总结:“措尼嘉措调和中观应成见地,融入自宗他空大中观宗义体系;于显乘论著中,不再以‘如来藏的常恒、坚稳、不变’等去强调佛性的实体性趋向,转而去强调如来藏的胜义空性。并就这种胜义空性展开详细讨论。这样即从客观上淡化了如来藏的实体性特征。”

藏传佛教觉囊派第47代法主暨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阿旺更嘎·健阳乐住仁波切

在上述这七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与会专家学者还进行了一场气氛十分热烈的专题圆桌对谈,讨论在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怎样才能把我们正用心研究的这一甚深和广大的觉囊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怎样才能使觉囊文化与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时代相适应,使它能够为壤塘乃至整个藏区的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对此,健阳上师表示,文化传承只有一个路径,那就是“好好学习”。觉囊派曾经被迫从后藏迁移到了四川,落户到了壤塘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沟,要延续下来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在今天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觉囊之传统文化传统——包括仪轨、唐卡艺术、唱诵,梵乐、包括乐器的使用,以及医学等等——都得到了逐渐的恢复和发展。壤塘的佛教事业突破了种种障碍,以诸如开办传统文化传习所的形式,把觉囊传统的文化资源开放给当地群众,给当地群众谋得福祉。建阳上师表示,“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应该拒绝任何新的东西,我们要主动学习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继承好了、传承好了,壤塘和觉囊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保护个人,健阳仁波切积极建立唐卡学校、建立佛学院,为壤塘县找到了一条适合壤塘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央党校靳薇教授

中央党校靳薇教授专门从事边疆的发展和援助多年,深知单纯依靠政策而没有良好的发展模式,中国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就难以持久。她从国家政策层面出发对壤塘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她认为对“壤塘模式”这个词汇的使用要慎之又慎,一来它容易被固化,二来还容易被捧杀,不如姑且使用“探索”一词更好。壤塘的探索如钻石般闪光,因为壤塘再也不是一个只通过国家和各省区给钱给物而“被发展”的一个典型,而是一个本土发展的主体,它是当地人正在谋求和努力的一种“内源性”的发展。有健阳上师这样的民族和宗教精英的推动和引导,同时又能得到壤塘县委、县政府和阿坝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壤塘这个地方的持续发展将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这是一个十分宝贵的个案,壤塘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可以在全国各民族地区大力推广。

接着靳薇教授的话题,沈卫荣教授补充说:尽管目前藏传佛教在全世界的热度都很高,但是真要像健阳上师这样传播正法并不是一间容易做到的事情。一个地方、寺院曾经的辉煌和曾经出现的大师,都很难保证能够长期地维持下去。任何一位伟大的大师的教法、事业,后人都很难继承和发展,萧条易至,承续难为。沈教授说:“现在寺院是建成了,可是教法如何来传承呢?佛教的发展不能以辉煌的外表来衡量,而更应该注重其内涵,其实质,看是否有贤、善、成就的大师出现。在全球掀起藏传佛教热的同时,藏传佛教本身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就愈发严重,如何使藏传佛教不变成万人热爱和期待的心理鸡汤,而能继续作为甚深广大、有学有修的正法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正是健阳上师这样具有广大影响力的藏传佛教高僧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为此,沈卫荣教授建议,为了能让觉囊派的教法既走向世界,同时又保持其本来的传统,能否让藏洼寺佛学院中的堪布走出来,与佛教学者们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例如,下一次我们出十个佛教学的博士,藏洼寺出十个堪布,让他们在一起学习、交流,这样不但能对中国的觉囊研究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会对觉囊派教法本身的进步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

四川省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女士

巴桑主席长期以来是连接中国人民大学和壤塘藏洼寺开展学术合作关系的桥梁,她强调当年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教育实习基地建立在藏瓦寺对觉囊和壤塘的发展都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处于边缘的壤塘和觉囊文化目前在国内能有如此大的文化影响力实属难得,它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师生对于觉囊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密不可分。她感谢和肯定健阳上师对于壤塘模式的探索,指出健阳上师对文化的传承、对藏区群众的关照,对那些本来“没有机会”和“没有选择”的牧区年轻人的引导和支持,是壤塘模式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故宫博物院罗文华研究员

随后罗文华研究员就藏传佛教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绍说,早在17世纪以后,藏传佛教艺术的中心就从卫藏地区转到了安多和康巴地区,特别是安多地区,几乎每一个比较大的村子里的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比卫藏地区活跃的多,很多偏远的藏区依然保存着十分古老的藏传佛教艺术。随后,罗老师就目前西藏艺术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在西藏艺术“同质化”、“伪传统化”的问题上,不要为了传统而传统,不要标榜,要创新;二,文化创意都是从幼稚走向不太幼稚的。文化必须要回馈社会,不能给社会以回馈的文化就是死文化。要把文化变成一个产品,要让普罗大众都得以享用。要让文物活起来,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从而使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三,把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文化产品真正的创造是留下了藏文化,但不是传教,也不是一种符号,而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杨杰博士就学术研究要加强学者和学僧之间的合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藏文典籍浩如烟海,要启动藏传密教研究,或者加深对觉囊派之他空思想的研究,学院内的学者们必须放下身段,向佛教传统的持有人、实修者,学习原汁原味的东西。藏传佛教依然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对它的研究不能仅仅依靠文本,佛教学者们和有实际修行的人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只有如此,学术和其对象之间才能可以互惠互利,把研究深化。

对谈结束时,沈卫荣教授总结说,藏传佛教传统能否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这不单单是一个宗教问题,而是与探寻当代藏区发展道路密切相关的一个大问题。宗教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现实的进步和发展相适应,藏区宗教和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完成自身造血功能的完善。壤塘和觉囊在这方面为全藏区的发展树立了一种可借鉴的典范,找到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扶贫、文化传承的道路,其经验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调查、总结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