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胡字的来源和历史 胡字的来源是什么

胡字的来源和历史 胡字的来源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胡人为何“姓胡”?“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胡人,是对非中原的周边民族的通称(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如贾谊《过秦论》提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与外国人的泛称(《太平广记》以\"胡\"称印度人)。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以后才称其为\"胡人\",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账,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近代中国称外国人为\"洋人\",称外来物都要在其名前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车\"\"洋油灯\"等。顾名思义,因中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的国家,而外国人、物基本上是从大洋乘船而来。那胡人又为什么姓胡呢?\"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1、北方民族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 以\"多须\"命名

胡,古字本做\"鬍\",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 \"胡说八道\"\"胡作非为\"

胡,从肉,古声。\"古\"是声旁,为拟声词\"咕\"的省略(\"咕咕\"响);月即肉,代表喉咙。故\"胡\"的本义为拟声词,指喉咙里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声音。大概因西北部少数民族说话\"咕咕\"叫,就像是\"胡说八道\",中原人听不懂,所以称其为胡人。一说,与孟子讥讽楚人许行是南蛮鴃舌之人一样,游牧民族之言行不合孔孟之道,其频频袭扰中原地区,抢掠成性,简直是\"胡作非为\"\"胡来\"\"胡闹\"\"胡搅蛮缠\",故称其为\"胡人\"。

4、\"胡\"来自主流文化圈的心理优越感

有人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指不文明,未开化之民,是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总是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处于主流文化圈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以及文化正统的观念,使得中原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蔑视,尤其是其地理上的偏居,语言、习尚的短陋,气候的恶劣等方面。西晋江统在《徙戎论》提到的\"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即是此意。

5、\"胡\"与\"狐\"

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和唐孙思邈《千金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胡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等史料,猜测\"胡\"与\"狐\"有很大关系,其说曰:\"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其要义大略是:腋下之臭,起于胡人,传入华夏,故称\"胡臭\",后因民族融合加剧,才改口\"狐臭\"。其后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寅恪先生所引仅限于隋唐史料,并根据两则文献作者时代先后便断定\"狐臭\"早于\"胡臭\"(这里黄先生似乎会错意了,因陈先生原文是\"若所推测者不谬,则'胡臭'一名较之'狐臭'实为原始且正确欤?\")有些武断,因至迟在刘宋时代,已成立\"胡臭\"与\"狐臭\"的观念(可参考先生原文或晋葛洪《肘后急备方》,《太平广记》等,此处不再赘述),无法断言二者孰先孰后。其次,除\"狐臭\"将\"胡\"与\"狐\"二字建立联系外,黄先生还举了几个能透露两者关系的例子,如:狐多姓\"胡\",狐多化形为僧佛菩萨,而佛又为\"胡神\",僧为\"胡道人\"等。再次,黄先生分析了二词产生如此关系的原因。其原文:\"窃谓以兽类称异族,实吾华夏古代之陋习。颇疑西胡之入中国,本为华人之所歧视;乃缘'胡'、'狐'读音相近之故,遂以'狐'称之,借寓唾弃之意于其中。此犹清代以'俄'、'鹅'音近,遂以'鹅鬼'称俄人之例也。\"案,民间亦有因游牧民族狡猾,故以\"狐\"称之的说法,后以其谐音\"胡\"来代替。

不论\"胡\"是褒义抑或贬义,其由来如何,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的称谓早已消失,但也有一些事物保留了其地域特色,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中国古老的姓氏\"胡\"出自舜帝后裔胡公满的早期封地胡襄城或谥号。对于他,同姓的读者想必很熟悉,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胡人为何“姓胡”?“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胡人,是对非中原的周边民族的通称(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如贾谊《过秦论》提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与外国人的泛称(《太平广记》以\"胡\"称印度人)。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以后才称其为\"胡人\",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账,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近代中国称外国人为\"洋人\",称外来物都要在其名前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车\"\"洋油灯\"等。顾名思义,因中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的国家,而外国人、物基本上是从大洋乘船而来。那胡人又为什么姓胡呢?\"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1、北方民族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 以\"多须\"命名

胡,古字本做\"鬍\",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 \"胡说八道\"\"胡作非为\"

胡,从肉,古声。\"古\"是声旁,为拟声词\"咕\"的省略(\"咕咕\"响);月即肉,代表喉咙。故\"胡\"的本义为拟声词,指喉咙里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声音。大概因西北部少数民族说话\"咕咕\"叫,就像是\"胡说八道\",中原人听不懂,所以称其为胡人。一说,与孟子讥讽楚人许行是南蛮鴃舌之人一样,游牧民族之言行不合孔孟之道,其频频袭扰中原地区,抢掠成性,简直是\"胡作非为\"\"胡来\"\"胡闹\"\"胡搅蛮缠\",故称其为\"胡人\"。

4、\"胡\"来自主流文化圈的心理优越感

有人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指不文明,未开化之民,是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总是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处于主流文化圈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以及文化正统的观念,使得中原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蔑视,尤其是其地理上的偏居,语言、习尚的短陋,气候的恶劣等方面。西晋江统在《徙戎论》提到的\"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即是此意。

5、\"胡\"与\"狐\"

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和唐孙思邈《千金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胡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等史料,猜测\"胡\"与\"狐\"有很大关系,其说曰:\"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其要义大略是:腋下之臭,起于胡人,传入华夏,故称\"胡臭\",后因民族融合加剧,才改口\"狐臭\"。其后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寅恪先生所引仅限于隋唐史料,并根据两则文献作者时代先后便断定\"狐臭\"早于\"胡臭\"(这里黄先生似乎会错意了,因陈先生原文是\"若所推测者不谬,则'胡臭'一名较之'狐臭'实为原始且正确欤?\")有些武断,因至迟在刘宋时代,已成立\"胡臭\"与\"狐臭\"的观念(可参考先生原文或晋葛洪《肘后急备方》,《太平广记》等,此处不再赘述),无法断言二者孰先孰后。其次,除\"狐臭\"将\"胡\"与\"狐\"二字建立联系外,黄先生还举了几个能透露两者关系的例子,如:狐多姓\"胡\",狐多化形为僧佛菩萨,而佛又为\"胡神\",僧为\"胡道人\"等。再次,黄先生分析了二词产生如此关系的原因。其原文:\"窃谓以兽类称异族,实吾华夏古代之陋习。颇疑西胡之入中国,本为华人之所歧视;乃缘'胡'、'狐'读音相近之故,遂以'狐'称之,借寓唾弃之意于其中。此犹清代以'俄'、'鹅'音近,遂以'鹅鬼'称俄人之例也。\"案,民间亦有因游牧民族狡猾,故以\"狐\"称之的说法,后以其谐音\"胡\"来代替。

不论\"胡\"是褒义抑或贬义,其由来如何,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的称谓早已消失,但也有一些事物保留了其地域特色,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中国古老的姓氏\"胡\"出自舜帝后裔胡公满的早期封地胡襄城或谥号。对于他,同姓的读者想必很熟悉,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胡人为何“姓胡”?“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胡人,是对非中原的周边民族的通称(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如贾谊《过秦论》提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与外国人的泛称(《太平广记》以\"胡\"称印度人)。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以后才称其为\"胡人\",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账,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近代中国称外国人为\"洋人\",称外来物都要在其名前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车\"\"洋油灯\"等。顾名思义,因中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的国家,而外国人、物基本上是从大洋乘船而来。那胡人又为什么姓胡呢?\"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1、北方民族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 以\"多须\"命名

胡,古字本做\"鬍\",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 \"胡说八道\"\"胡作非为\"

胡,从肉,古声。\"古\"是声旁,为拟声词\"咕\"的省略(\"咕咕\"响);月即肉,代表喉咙。故\"胡\"的本义为拟声词,指喉咙里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声音。大概因西北部少数民族说话\"咕咕\"叫,就像是\"胡说八道\",中原人听不懂,所以称其为胡人。一说,与孟子讥讽楚人许行是南蛮鴃舌之人一样,游牧民族之言行不合孔孟之道,其频频袭扰中原地区,抢掠成性,简直是\"胡作非为\"\"胡来\"\"胡闹\"\"胡搅蛮缠\",故称其为\"胡人\"。

4、\"胡\"来自主流文化圈的心理优越感

有人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指不文明,未开化之民,是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总是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处于主流文化圈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以及文化正统的观念,使得中原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蔑视,尤其是其地理上的偏居,语言、习尚的短陋,气候的恶劣等方面。西晋江统在《徙戎论》提到的\"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即是此意。

5、\"胡\"与\"狐\"

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和唐孙思邈《千金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胡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等史料,猜测\"胡\"与\"狐\"有很大关系,其说曰:\"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其要义大略是:腋下之臭,起于胡人,传入华夏,故称\"胡臭\",后因民族融合加剧,才改口\"狐臭\"。其后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寅恪先生所引仅限于隋唐史料,并根据两则文献作者时代先后便断定\"狐臭\"早于\"胡臭\"(这里黄先生似乎会错意了,因陈先生原文是\"若所推测者不谬,则'胡臭'一名较之'狐臭'实为原始且正确欤?\")有些武断,因至迟在刘宋时代,已成立\"胡臭\"与\"狐臭\"的观念(可参考先生原文或晋葛洪《肘后急备方》,《太平广记》等,此处不再赘述),无法断言二者孰先孰后。其次,除\"狐臭\"将\"胡\"与\"狐\"二字建立联系外,黄先生还举了几个能透露两者关系的例子,如:狐多姓\"胡\",狐多化形为僧佛菩萨,而佛又为\"胡神\",僧为\"胡道人\"等。再次,黄先生分析了二词产生如此关系的原因。其原文:\"窃谓以兽类称异族,实吾华夏古代之陋习。颇疑西胡之入中国,本为华人之所歧视;乃缘'胡'、'狐'读音相近之故,遂以'狐'称之,借寓唾弃之意于其中。此犹清代以'俄'、'鹅'音近,遂以'鹅鬼'称俄人之例也。\"案,民间亦有因游牧民族狡猾,故以\"狐\"称之的说法,后以其谐音\"胡\"来代替。

不论\"胡\"是褒义抑或贬义,其由来如何,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的称谓早已消失,但也有一些事物保留了其地域特色,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中国古老的姓氏\"胡\"出自舜帝后裔胡公满的早期封地胡襄城或谥号。对于他,同姓的读者想必很熟悉,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汉字探源:胡及胡姓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胡,形声字,读作hú。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战国时期秦简“云梦法律”字形为上下结构,上古下月。此处,古字像牛脸正面,有角(简化为独角)有嘴(口),月(肉)表示牛脖子下的垂肉。篆文改为左右结构,左古右月,隶变后,楷书写作胡。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胡字的演变

黄牛

《说文解字》:胡,牛顄[hàn]垂也(胡是牛颔[hàn]下垂皮)。这个解释非常准确。如,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

泛化为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诗经·国风·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 zhì ]其尾(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如,胡袋(某些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猕猴的嗉囊

牛颔下垂肉挨着喉咙,借指喉咙。现在一些方言把喉咙叫做胡咙。

喉咙

喉咙是身体的一个通道,引申为城市里两边有墙的窄道,直通民宅。如胡同,死胡同。曾写作衚衕,现简化为胡同。

胡同(衚衕)

引申为下巴上的毛。如,胡须,胡子。曾写作鬍,简化为胡。题外话,上嘴唇的毛叫做须,两颊上的毛叫做髯。

下巴上的毛叫做胡,上唇的毛叫须

牛会从喉咙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似hu声。《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遮掩着嘴,发出含糊不清的笑声)。如,胡卢,胡噜。

引申为听不懂的语言。如,胡话,胡言乱语。

引申为含混不清。如,胡涂,含胡。

引申为随意说话做事。如,胡扯,胡吹,胡诌,胡缠,胡搅,胡搞,胡为,胡来,胡混,胡闹,胡编乱造,胡思乱想。

外族人说话听不懂,引申为非华夏族。如,胡人。进一步引申为外族的,如,胡琴,胡萝卜,胡笳,胡瓜,胡椒。

因为听不懂就要发出疑问,引申为疑问代词:①什么。《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何时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顾我心伤)。②怎么。《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③为什么。《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胡的衍生字都与胡的本义或引申义有关(另文解读)。

或许,古胡国是最先驯养黄牛的方国(今安徽省阜阳市境内)。远古时代,此地的氏族部落对黄牛有研究,把牛脸的正面写作上古下月,后写作胡。他们以养牛为业,并以胡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他们发展壮大,建立方国,即胡国,人称胡氏。时至今日,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还把饲养黄牛作为特产,称为地城黄牛。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

据考证,先秦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一带。从商王武丁征伐“归夷”、“归伯”时算起,至楚国灭胡止,归胡前后续存了约700余年,直到南北朝时期,胡姓宗庙还在。

据文献记载,胡姓来源有:

1.源自归姓。胡国,在安徽省阜阳。春秋末期,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和国人都以胡为氏。

2.源自妫姓。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妫满先受封于胡,称胡公满。后受封于陈国,又称陈公满,谥号胡。春秋末,陈国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以胡为氏。另,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封其弟田婴于毋仰(即母乡、古无盐邑,今山东东平)。田婴后为齐国相国,遂“远本胡公,近取母邑”,立姓“胡毋”,其后裔子孙多有称胡毋氏者,繁衍发展成胡毋氏(又称胡母氏)一族,后简化为单姓胡氏。

3.源自姬姓。姬姓胡国,在河南省漯河市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国人以国为氏。

4.源自官位。①西周初,设官吏胡史,亦称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的,称胡氏。②汉武帝时设军职胡骑校尉,专职掌管驻扎在池阳(今陕西咸阳)的胡骑军队,在其军队将士中,有以军队称制为氏的,称胡氏。

4.源自古代民族。①鲜卑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②匈奴族,有后裔敕勒族人有胡氏。③五胡乱华之后,很多周边民族进入中原,纷纷改为胡氏。

5.源自改姓。唐昭宗李晔为避朱温叛乱被迫由长安迁都洛阳。他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胡三公,让他速速逃匿。同年仲秋,朱温在洛阳指使属下杀了李晔,并将其9个儿子全部缢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乡徽州。为安全起见,胡三公将“皇子”取名胡昌翼。其子孙从此都姓胡。

如今胡姓人口1650多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5位。

诗曰:

牛脖垂肉称为胡,

喉音含混是胡卢。

胡言乱语听不懂,

头脑不清太胡涂。

汉字探源:胡字背后的奥秘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汉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个汉字有一个故事。今天和各位朋友来聊一聊胡字的奥秘。

  胡字,是现代汉字通用规范常用一级字。胡字虽然最早的字形出现在战国时期,但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等文献中,胡字就以国名出现了。这说明,胡字早已出现,只是现在还没有发现有胡字的出土文物。

胡字的演变

  战国时期的胡字,有金文,有简书,都是上下结构,上半部是古字,下半部是月(肉)字。直到秦统一六国创制篆书时,出于美观的考虑改为左右结构,左半部是古字,右半部是月(肉)字。汉隶继承了这个字形,现在楷书写作胡。

  胡字的本义,专指黄牛脖子下面的垂肉。《说文解字》等字书,也都认为胡字本义是黄牛脖子下的垂肉。

  古代有多个方国叫胡。其中,有一个在今安徽省阜阳一带。或许,这里的胡国人最先驯养黄牛。直到现在,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饲养的黄牛还是特产,被称为“地城黄牛”。

  远古时代,这里的氏族部落以饲养黄牛为业,并且把牛脸的正面描绘下来,把牛耳朵和嘴巴写作古,脖子下的垂肉写作肉(月),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战国时期的胡字。后来,使用胡字的人已经搞不清楚胡字的本义,写作左右结构的胡字。

胡字是这样来的

  牛脖子上的垂肉离喉咙很近,于是胡字就借指喉咙,有的方言就叫胡咙。

  喉咙是一个狭窄的通道,人们又把胡字借指城镇乡村的居民小巷。如,胡同。曾经写作衚衕,后简化为胡同。

  牛的喉咙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人是听不懂的。不同民族的人说话的声音也是相互听不懂的,人们就把说着听不懂话的那些人称为胡人。古代把生活在华夏北方和西北方的所有民族统称为胡人。如,五胡乱华。

胡人出土文物

  从胡人那里引进的动植物和物品就用胡命名,如,胡马、胡萝卜、胡椒、胡服、胡床、胡琴、胡笳。

  胡人远离中土,引申为时间或地点的长远。《仪礼·士冠礼》:“眉寿万年,永受胡福(眉宇间显示万岁无疆,永远享受无限福祉)。”

  男人上下嘴唇都有毛,下嘴唇的毛一直长到下巴上,接近脖子,于是,人们又把胡字借指下嘴唇及下巴上的毛叫做胡,上嘴唇的毛叫须。此义曾经写作鬍,后来简化回胡。

胡子

  胡人与华夏习惯不同,说话做事不按华夏的规矩来,让人觉得任性、随便。如,胡来,胡为,胡说,胡作非为,胡吣[qìn](骂人的话)。

  因为听不懂,就要发出疑问,胡引申为疑问代词。这样胡字又演变为疑问词:(1)什么。《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何时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顾我心伤)。(2)怎么。《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3)为什么。《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胡的衍生字都与胡字本义及其引申义有关。

  1.鹕,一种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大皮囊的鸟,又称鹈鹕。

鹈鹕(网络图片)

  2.猢,一种两腮长有嗉囊的猴子,也就是狝猴,又称猢狲。《西游记》里,孙悟空就被骂作猢狲。

猢狲(网络图片)

  3.鰗,hú,河豚,是生活在热带的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因其遭受威胁时,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以防止天敌把它吃掉。身体膨胀后,看上去与某些动物的嗉囊相似,人们就把这种鱼称为鰗。

河豚(网络图片)

  4.蝴,一种长有像胡子一样的触须的飞虫,又称蝴蝶。

蝴蝶(网络图片)

  5.湖,从这边看不到那边的广阔水域。从胡字的引申义远的意思生成新字湖。

青海湖(网络图片)

  6.葫,原指大蒜,由西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引进。当时用胡草命名,写作葫。中国本来有蒜这种植物,叶子似葱,蒜瓣较小。由于张骞带回的这种植物与本土的小蒜相似,但蒜瓣比较大,民间就称之为大蒜。

小蒜与大蒜

  因为大蒜的蒜瓣连在一起,人们又把果实呈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的植物叫做葫芦,并泛指这类植物的果实。如,西葫芦。

葫芦(网络图片)

  另外,人们还把将山楂等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之后的小吃称为冰糖葫芦,或糖葫芦。

冰糖葫芦(网络图片)

  7.糊,水和面粉均匀混合,分不清楚水和面粉。煮熟的可写作煳。

  8.箶,古代一种盛放箭的竹筒。

  9.醐,古代一种美酒。

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