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风水轮流转 风水输转指什么生肖

风水轮流转 风水输转指什么生肖

本文目录一览:

厚重陕西:轩辕黄帝肇基之地,帝颛顼筑城之所

导语:上一篇我们分析了《西二经》的对应山系,找到了《山海经》中唯一记录了"皇"的山经的范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中的扩展链接查看。本文将继续分析《西次三经》的内容,由于篇幅所限,这是上篇。后边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继续系统地解读《山海经》,欢迎关注。

《西次三经》是非常重量级的一章,记载中的"不周山"、"昆仑"、"黄帝"、"轩辕"、"西王母"、"后稷"、"少昊",都是沉甸甸的名字,可在这些名字之外,还有十二个神。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保留的记忆最多。

黄帝像

定位首山

《西次三经》共记录了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我们先来看看都有什么线索(原文请自行查阅):

首山:《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䍃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䗡渊;

第三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第六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也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第八山: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水也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

第十四山: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

注意,"河"与"河水"会有一些区别。

可以看到,《西三经》的信息量很大,但是线索却不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切入点呢?

我们发现第六山中出现了一种动物:"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看来是类似于飞鱼一类的回游鱼类。这说明了,《西三经》范围经过西海与东海之间。根据我们之前推测的东海与西海范围,再加上"《西三经》记录的《西二经》以北"的线索”(关于这点请点击《山海经》很玄幻?数据统计分析还原上古大陆查阅,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得出《西三经》第六山宽泛的大致范围:

光有这点还不够,我们留意到首山:"《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是在黄河的南岸。由于《西次三经》一开始就是以"西北"走向,且还有《西次四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符合条件的"河之南"区域,在黄河“几”字型东南拐角处:

我们发现,这一带是洛河流域,山地众多,洛河由西南向东北收窄汇入黄河,那么根据"南望䍃之泽"可以推断,首山应是位于黄河和洛河之间的低地以北。在排除《西首经》记录过的山系后,剩下符合南边曾经是沼泽的只有青要山南麓。此地,东边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西边是仰韶山丘陵,其中的仰韶村遗址就有沼泽动植物遗存:

北山,南泽,西原,东渊,正是首山位置。

近在咫尺的不周山

接下来第三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根据换算距离,定位在了陕北高原,也是西水坡45号墓星地图大骷髅髋骨的位置(关于换算距离的内容,请点击《山海经》的第一座山脉记录了哪里?不愧是中华龙脉查看,在此不再赘述):

山不合围,有缺口,确实如名字般"不周"。这是古人象天法地的体现,关于象天法地,请点击探秘象天法地:解读西水坡与查海遗址龙形塑中古人留给我们的信息查看,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不周山的传说记载在《淮南子》中:

《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大概正是因为在人形髋骨的位置上,所以才又被称作"天柱"。

此范围西侧即是黄帝陵所在小桥山,记录中的"临彼岳崇之山":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

东侧则是"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定位在山西运城市的临猗县:

“河水”也即黄河水。临猗县位于运城盆地北沿,地势平坦,无山无矿,是山西省的平川县。由于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内,是一个强烈的沉降盆地。原为一古湖区,除中条山麓一带有洪积扇群以外,盆地内部多为河湖相堆积。其中的涑水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6.5%,海拔360—400米,呈现东北-西南向倾斜。确实如记录般,曾经“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根据传说,不周山曾发生过共工与颛顼争帝的事件,而就在其北部,发现有芦山峁遗址:

芦山峁遗址属于超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分布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为庙底沟二期晚段,距今约4500年。营盘梁是芦山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坐北向南,前后开门,城中靠后的位置有三座大型建筑,以中间的房址为中心,南北中线与南城门外的排水道连成一线为中轴线,呈左右对称结构。三座大型房址都属于超大型建筑,排列有序,显然不是一般居民的住屋。房址附近发现的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当前也仅见于山西省陶寺遗址宫殿区等高等级的区域,加之墙内外发现的各类动物奠基遗迹,说明这些大型建筑有原始殿堂的性质,具备中国最早宫城的雏形。

从史料记载和考古遗址的时间线来看,芦山峁遗址应就是颛顼的城郭。

《竹书纪年》:"帝颛顼高阳氏 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

《世本·作》:"鲧作城郭"。

其后"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应是在共工与颛顼争帝期间发生了大地震。

被人们苦苦寻找的不周山,原来就近在咫尺。

黄帝与中原

接着第四山:"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这里属桥山山脉:

桥山分小桥山和大桥山。小桥山,即黄帝陵桥山,为子午岭中部向东延伸的支脉。大桥山,即子午岭,又名横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

《庆阳府志·地理·山脉》:"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氏族部落就起源于桥山山脉和北洛河上游,后逐渐发展强大,占据关中和中原。"

第五山:"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岸":

令人惊讶的是,从第四山"峚山"到第五山"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从卫星图上也有类似的大块痕迹:

这块范围属白于山,山体由砂岩、页岩构成,覆盖有厚层黄土及流水堆积物,表明其曾是水草丰茂之地。在更北的石峁遗址,还出土有鳄鱼骨板。

这些都说明了记录的准确性。

根据记录,这一带曾是黄帝的征战之地,对比古星象图,我们知道了为何黄帝又是"轩辕氏"的原因:

这是象天法地的结果。轩辕星宿中的轩辕十四是一颗蓝白色亮星,是最靠近黄道的一等星,在缺少大星的春季天空中,它就是春星之王。不论中国外国,都把它称为"王者之星"。

而从形状上看,这是牛马拉车时套的挽具。

《说文解字》记载:"轩,曲輈藩车","辕,辀也","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

注意,黄帝是如炎帝一般的共主称号,曾有多任,其中便有轩辕氏。联盟间的文化面貌可以不一样,不同任间的文化面貌也可以不一样。所以史料中的黄帝,有姓公孙的、有姓姬的,有轩辕氏、有有熊氏,这是因为这些部族都先后成为联盟共主,这些记忆也随着各自的后裔流传了下来。并且,各种记忆会随着部族的通婚、迁徙、征战等带到各地,这意味着,炎黄的传说有着不同的来源,不是唯一的,但又都是准确的、融合的。

后世,则在“轩辕”的基础上发展出"玄武"。

《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 其日壬癸。"

玄武的样子很奇特,为龟蛇合体,但从象天法地的角度,我们却可以看出缘由,这是山系缠绕的形状:

而不周山处,即为龟之所在。作为黄帝的后裔,周人认为他们"出自天鼋",也即"天龟"。

《国语·周语》记载:"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姪、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

周人的始祖后稷,姓姬,名弃,是黄帝的后代,其母为有邰氏女姜嫄,是炎帝的后代,因此,我们又称炎黄子孙。后稷的"后",有首领的意思:

《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

后稷,也即"稷"的首领,而第四山就是"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山海经》和其他史料,再次契合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天鼋”也是漆水和沮水的流域,被周人切实地认为是"中原"和"天子之所":

《诗经·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中原"从字面来看,有中部原野或原野之中的意思,并非特指。《国语》中就记载了越王勾践对国人反思与吴王夫差争雄让国人暴骨“中原”的事情,显然,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原野:

《国语·越语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但在后期“中原”上升到文化范畴,并与"天下之中"的概念合并,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泛指中国。

如果将曾存在过的三门湖加入考量,那么我们还将得出有关“天鼋”可能的最早出处。三门湖是一个大古湖,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山西省的西南部和河南省的西部这一块毗连的地方。其后,湖泊的面积缩小,仅仅在现代汾河、渭河的所处位置上,才有一些小的遗留湖泊。运城地区的河东盐池和关中地区的卤阳湖,即是三门湖不断缩小以后的残留湖。

这说明,在远古时,陕北高原可能被湖泊、沼泽环绕。而在《淮南子》中,就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其中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指的应就是“天鼋”。这些远古事迹,通过先民们的口口相传流传了下来。

这些,都是对《山海经》有力的证明。

结语:"象天法地"的技术,因为种种原因,发展成了后世的风水学。许多人都认为传说、风水之类的是不可信的,但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经历过的阶段,是构成中华文明的底色,如果把这些都摒弃掉,我们还剩什么?既要向前看,也不能否定了过去的存在。我是虾郎摘,别忘了关注我不迷路,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独立研究不易,如能赞赏,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