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雨中的猫读后感300字 雨中的猫读后感小学生

雨中的猫读后感300字 雨中的猫读后感小学生

本文目录一览:

《雨中的猫》的冰山风格

《雨中的猫》的冰山风格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以前我看得很少,对他的写作风格更是知之甚少。

昨天早上醒来后,仍然赖在床上,随便找了点东西看看,于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便出现在我的眼前,恰巧此刻,窗外寂静的马路边也传来一声声野猫哀怨的鸣叫,虽然没在雨中,但外面雾气沉沉的天气和阴冷的气温,似乎和这个作品名字寓意似有相近之处,那就读读看。

故事情节很简单,一对年轻夫妇去旅游,住在一个宾馆里,美国妻子想救一只雨中的猫,却没能成功,和她同在一个房间的丈夫,对她的抱怨却始终无动于衷,此时,店老板派女佣给她送来了一只大花猫,故事就结束了。作者像一个旁观者,只记录看到的事情,而想到的,却把嘴闭得很紧,藏在他的心里,让你猜。

说实话,第一遍还真没看懂,看了第二遍才慢慢理解了他想表达什么,感觉有点隐晦,和一般小说那种大量环境、心理的描写不同,他用了简洁的叙事风格,就像一个句子,只有主谓宾,没有任何修饰,只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呈现出来,就完事了。

为了判断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看了几篇由高手写的关于它的赏读文章,看来总的理解是对的,但很多细微的语言和动作,却没能引起我的注意,被忽略掉了,而它们却包含了大量的隐含的意义。

终于明白了,海明威是所谓的“冰山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冰山,大家都知道,它漂浮在海面上,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水下却有着巨大的山体看不见。

海明威说,作家有八分之七的思想感情是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正通过笔端文字表现出来的,只有八分之一,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部分。

看来,这种写法对读者的欣赏能力要求很高,不细心,不敏感,没有想象力,那对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感觉就像只会唱通俗歌曲的普通人让他听高雅的古典音乐一样,并不是每个人一听就懂。

就拿文中多次提及的她丈夫“继续在看书”,“看他的书”,“看自己的书”,这几句来说,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动作描写,却隐含了他对妻子的冷漠、轻视、自私以及自己男权独大的思想,而妻子却觉得自己处处不被理解,不受重视,内心无比痛苦,感觉自己寂寞孤独的像一只雨中的猫一样。

像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要读懂它,需要自己沉下心来,仔细揣摩,才能深刻领会冰山被淹没在水下的那八分之七,还会有怎样的丰富含义,进而才能掌握文章整体的意涵。

打算再多看他的几篇作品,期盼对冰山文学有更多的理解。

《雨中的猫》:1000字让我读了100遍,怎一个妙字了得

我觉得必须要写一写《雨中的猫》这篇小说了,每一遍品完,都觉得妙不可言。

一直都崇尚大道至简主义,以至于将其贯彻到我的生活方式上了。对于读书,最早接触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疯狂爱上了他惜字如金、字字珠玑的写作风格,也因此注意到了《雨中的猫》。

01 生动的背景描写牵动着读者的心

不得不说,海明威真是一个“节约”楷模,连背景铺垫都不浪费一撇一捺。刚读完第一段的背景介绍,我就已经开始屏气凝神、惴惴不安了。旅馆里仅住着一对主人公夫妇,所以根本不会有太太们惬意聊天的场景。

这对夫妇的房间朝向大海,被海明威这样不经意的提起,不得不联想到海子在自杀前两个月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抒发了海子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此时的我已经能够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暗潮涌动了。别着急,从这对夫妇的房间往窗外望去,除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们的房间还正对着公共花园和战争纪念碑。战争纪念碑已经让人觉得死气沉沉了,花园里又继续提到了高大的棕榈树和绿色的长椅。

棕榈树的枝叶非常茂密,树冠又非常开展,正好遮挡了阳光,使成片绿色棕榈叶下面的绿色长椅颜色更显暗淡。而墨绿色通常能带给人们比黑色更多的想象,比如,阴冷繁密的森林常常是西方电影里面恐怖故事发生的背景,想来不由得又让人为之一颤。并且,墨绿色常常是西方电影里反派爱用的服装颜色,比如灰姑娘后妈的服装主色。动画片中女巫熬的毒液,也往往是绿色的。不少恐怖片也选择了暗绿色的色调,当然,在中国,绿色的象征意义也好不到哪儿去,常常作为原谅色闪亮登场。

结果“淋淋的水滴从棕榈树上落下,碎石路上的水湾儿已被填满”,我仿佛看到了马路泪眼婆娑的样子。可即使是在晴朗的天气的时候,只有一个画家在公园画棕榈树,更衬托得公园空荡荡。一句有心无意的”战争纪念碑,它是由青铜制成“搭配前面暗绿色的棕榈叶和长椅,更是让我不由得心头一紧。恰如其分的“海涛在雨幕之中一次又一次地扑上沙滩,随即又退去。”不仅写出了我高潮迭起的心情,也再次激起了我对故事发展的忐忑之情。

“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里的汽车都已各奔东西”,此时我已无言。

02 猫的出现带动了故事的发生

而这一切的凄凉都被站在窗边的美国太太尽收眼底,也让我感同身受。如果是欣赏窗外雨景,正常情况下并不是站着,即使不是舒舒服服的葛优躺,也是坐在床边的懒人椅上啜茶赏雨。可见她此时心情难以言表。而此时,一只猫正蜷缩在对面窗户下一个滴水的绿色桌子下面,接下来对猫的描写更让我觉得写得正是美国太太自己,深处困境之中。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太太与丈夫的对话了,寥寥几笔,漠不关心的丈夫形象跃然纸上。

“我要下去救救那猫”,女士说道。

“还是我去吧”,她的丈夫躺在床上提出。

“不,我去。可怜的小猫正在桌下避雨呢。”

丈夫仍在读书,用床头上两个枕头垫起来躺着。

“别淋湿了”,他说道。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你休息下,我来做吧”,却躺在沙发上岿然不动以及“多喝热水”却仍旧打游戏的众多网友的男友们。

终是她独自一人下楼找雨中的猫,房间的位置也安排的很是巧妙,位于二楼,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在昏暗的楼道里当太太下楼的皮鞋的叮咚声。也许是长期被丈夫忽略的缘故,太太居然对店主在桌子旁边对她的鞠躬受宠若惊。

03 自我意识的觉醒

之前听过一句话:“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需要一点甜就可以让其满足”。如若店主礼貌性的一鞠躬竟让她感到至高无上,那她心中又该有多少压抑。

许是这份感动让她重新开始正视自己,重视自己的需求,诉诸自己的意愿。她想留长发,用自己的银器就餐,她想养只猫,舒服的抚摸它。而她与丈夫的交谈似乎又陷入了死局,丈夫对于她的主观想法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哦,别说了,还是去读点什么吧”。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如眼泪般淅淅沥沥。

接下来的交流竟然直接变成了太太的自言自语,“不管怎样,我想要只猫”,她说道,“我想要只猫,我现在就想要只猫。如果我不能留起长发或者有其他的快乐,我总可以有只猫吧。”

丈夫这一次居然都没有注意听,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书。这次,虽然太太的请求是那么的无力,言语却透露着一丝觉醒、一份坚定。

简单的四个字-有人敲门-直接结束了这对夫妇间冷淡的局面,平平淡淡的一句“店主叫我把这个(猫)带给太太”收尾,耐人寻味。

全文因猫而起,也以猫结笔。猫点破了夫妇二人长期的冷淡状态,猫是太太和善解人意的店主之间的纽带,猫更是太太婚姻关系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写在后面:

其实对于这篇文章,大家普遍都在解析它背后的政治意义。而在我看来,从婚姻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并反思当前的社会关系可能意义更为重大。

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将这本好文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悟出不一样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