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有没有纠正内八字的鞋 内八字穿鞋

有没有纠正内八字的鞋 内八字穿鞋

本文目录一览:

鞋底总磨偏,是腰腿不好?

生活中,鞋底儿被磨偏是很常见的,因为大多数人走路时会不自觉地有一点“外八字”,所以鞋后跟(外侧)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轻微的“对称”磨损,这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能从磨损的鞋底儿看出骨骼或关节疾病的征兆(导致了走路姿势不正确),不信往下看!

推荐阅读文章步骤:

1、找一双自己经常穿(穿了超过3个月的)

2、反过来看看鞋底

3、看磨损最厉害的位置

4、阅读下文,对号入座

鞋底的不同磨损,暗示着什么?

1、鞋底内外侧磨损

外侧:如果两只鞋都是外侧磨损比较厉害,那么多半可能是因为走路双脚呈内八字,两侧膝关节向外分离,导致小腿向内弯曲(膝内翻,俗称“O”型腿)。这种走路方式容易使更多的压力积聚在脚外侧,同时增大膝关节内侧的压力,时间久了可能会加重“O”型腿,引起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以及软骨磨损,引发关节炎。

内侧:如果两只鞋都是内侧磨损比较厉害,那么多半可能是因为走路双脚呈外八字或扁平足,或两侧膝关节向里靠拢,导致小腿向外弯曲(膝外翻,俗称“X”型腿)。这种走路方式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和损伤,膝关节长期受力不均还会导致外侧半月板损伤以及软骨磨损,引发关节炎,时间久了会加重“X”型腿。

轻微的八字脚及膝内、外翻,不会对骨骼产生很大的影响,可长期这么走路,不仅费鞋还会让腿部肌肉很“累”,也不美观,可以试试用下面的方法来纠正。

建议:

①直线走路(适用于内八字,外八字)。在地面上画两条平行的直线(间隔一拳),练习沿着直线行走,步子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②靠墙站立(适用于内八字)。每天背靠墙,张开脚呈外八字站立15分钟。

③另外,睡觉时避免趴着睡。趴着睡会使脚踝不自觉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也可能影响行走步态。

2、大脚趾外侧磨损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于拇外翻造成,可能是先天造成的,也有可能后天逐渐形成并加重,比如脚尖内侧长期朝下用力造成,如久坐,经常穿高跟鞋等。拇外翻很容易造成鸡眼、老茧。症状较严重的,穿鞋时大拇趾内侧会经常感觉疼痛,此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建议:

①在鞋内垫上舒适、柔软的鞋垫,让步伐更稳健,身体更轻松。

②少穿鞋面过窄(尤其是脚尖处)、鞋跟过高的鞋子,平时经常缓慢舒展小腿肌肉,活动脚踝,放松跟腱,也可适当牵拉跟腱及小腿后方肌肉。

3、两边磨损不同 (不对称)

如果只有一只鞋的鞋底磨损非常严重,说明走路时两只脚承力不一样大,俗称“长短腿”。造成长短腿的原因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脊柱侧弯、骨盆倾斜造成的。另外,当一侧下肢受伤后,会有意避免受伤一侧用力,形成保护性跛足。要注意跛足一旦成为习惯还会导致腰椎变形。

4、鞋底整体磨损(中间部位)

有扁平足的人足弓非常低,甚至没有足弓,出现后足外翻,走路时脚底内侧或整个脚底会直接接触地面,鞋底均匀受力,导致鞋底中间位置也出现磨损。

建议:

选择合适的鞋,有3大标准:①强有力的足弓支撑;②合脚、不易变形;③鞋跟有很好的弹性和支撑力。

教你5招,走路不费鞋

走路的正确姿态:脚跟先着地

● 抬头:抬头不是昂头,也不是伸头。视线平视,头与地面垂直即可,下巴收回来。

● 挺胸:肩膀放松,挺直腰杆。

● 收腹:收腹是指腰肌、腹肌微微用力收紧,目的是为了减轻大腿的负担,并不是让一直腹部吸着气走路。

● 摆手臂:手臂自然下垂,随着步伐前后摆动,手肘也可以稍微弯曲,自然左右摆动,不需要额外用力摆臂,省的甩着甩着顺拐了。

● 迈步走:脚跟先着地,尽量做到脚步轻盈,别摩擦着地面拖着走。每走一步都要使脚完全抬离地面,也不需要高抬腿哦,微微抬起即可。避免对脚部及踝部关节造成损伤。脚抬离地面时,拇趾内侧轻轻蹬地即可。调整脚的方向,尽量不要内、外八字。

小提醒:鞋底磨损过快,要注意了!

穿了超过半年的鞋子,都是跋山涉水,见过大世面的,磨损自然在所难免,面积在20%以内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刚穿了3个月,鞋底已经被磨掉20%~30%且磨损的对称性还不好,那就不正常了…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李棋大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治医师,擅长骨科、运动医学。

哪些问题可以问李棋大夫

骨科、运动医学、关节镜—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运动损伤,关节疾病,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有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哦。(看看其他患者的问答)

● 疗效满意度:98%

● 态度满意度:100%

● 服务患者数:710

出现内八字、扁平足是为什么 可能是你买错了鞋

在你的印象中,你可能认为左手、右手一样大;左脚右脚一样大。其实并非这样,我们的双手、双脚还是不一样的,手部的话看的不明显,脚部的话有点明显,可能与走路姿势、重心有关。当然,脚部还可能出现另外的情况,扁平足、内八字,这样的情况,很多孩子就会出现,让家长煞费苦心。

内八字、扁平足是怎么出现的

我见过一个姑娘,二十岁了还是扁平足,别的女生会穿着高跟鞋,对她来说只是奢望,每天穿运动鞋才好,最好还是到家中穿着拖鞋。另外很多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出现内八字,根据广东某医院的统计数据,出现内八字的孩子还是挺多的,占据了23%。

对孩子来说,脚部骨骼还没有彻底的形成,在外力的作用下、外伤下,会出现畸形。这样影响到脚部的正常发育。另外,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他们的鞋子穿在脚上并非那么的舒服,也会影响到下肢的健康,造成膝关节、髋关节出现问题。点击蓝字了解更多:脚臭和这些原因密切相关 应该如何进行调理

出现内八字、扁平足,一方面要加以改正,另一方面,则是要选择适合的鞋子,那么,买鞋时需要注意什么?

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的鞋子也是不一样的。刚学会爬行、走路的宝宝,他们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较差,走路的时候踉踉跄跄,脚部抬得很高,落地的时候很重,一定要选择鞋底具有弹性的鞋子,同时,鞋脸较大,能把脚部包裹起来,不容易在爬行、走路的时候掉下来。

在一岁到三岁时,基本上会走路了,脚部发育更加快,足弓慢慢成型,在买鞋时,可以买轻便、柔软的鞋子,鞋子的底部最好有摩擦力。

在四岁到六岁时,宝宝的脚部进一步发育,行走的速度接近常人,在步行的时候,最好选择稳定性好的鞋子,鞋子的底部有一定的硬度,能保护踝关节。

在七岁到九岁时,孩子基本上会进行运动,运动鞋最好,同时鞋子的稳定性、鞋后跟的支撑力非常关键,同时,避免孩子只穿一双鞋,多买几双鞋换着穿。

在十岁到十五岁时,脚部的发育基本停止了,骨骼的发育与常人无异,当然,骨骼骨化还在继续中,随着运动量增加,会对踝关节形成撞击,鞋子的选择可以偏向于减震类型。

当然,不同的宝宝穿的鞋子不同,这就需要宝妈选购时多注意。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脚一天天长大,不要买太小的鞋子,对宝宝脚部发育有影响;当然,鞋子也不要过大,想着明年也能穿,宝宝可能会拖着鞋,鞋子没有穿坏却被拖坏了。买鞋时,宝宝穿好鞋,还有小指的空隙就好。

内八字、扁平足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从小就出现,宝宝穿鞋需要每一个父母都注意,让宝宝穿适合自己的鞋子,才能促进脚步健康。

反穿鞋能治内八字 千万别再信了

【反穿鞋能治内八字 千万别再信了!】 静静(化名)是一名4岁的小姑娘,长相甜美,十分惹人喜爱。可前段时间静静妈妈发现,孩子走路不太正常,走路脚尖向内,有点“内八字”。家长后来听说,反穿鞋可以纠正“内八字”,于是就让静静反穿鞋,可不仅孩子走路不舒服,走路脚尖向内的习惯也没有改善。此后,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哈尔滨医大四院儿童康复中心就诊,经过医生的评估与检查,诊断静静为扁平足、“内八字”,建议定制矫形鞋垫并配合康复训练。通过儿童康复中心治疗师的专业检查、评估与测量,为静静定制了一双矫形鞋垫,孩子穿上鞋垫后行走的步态明显改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悬吊治疗等康复训练,1个月后,静静的步态终于正常了。据医大四院周大勇主任介绍,形成“内八字”步态的主要原因有:过早站立或走路、身体缺钙、穿鞋不当、没有掌握正确姿势、遗传等。治疗“内八字”,首先可以做好日常姿势管理,避免“W坐姿”、趴睡姿势,禁止使用学步车、学步带。同时,也可以通过穿矫正鞋改善,可以选择有科学足弓设计的鞋子,走路时足底三点受力,使纵足弓、横足弓受力平衡。此外,“内八字”形成原因不同,评估、康复治疗方法亦不同。最后,周大勇主任提醒家长们,不要采用如将鞋子反穿的“土法”来纠正“内八字”,这样会影响足部的舒适度,从而使步态更为异常,作用适得其反。记者:周琳

来源: 生活报

内八字应穿什么鞋子矫正

内八字应穿什么鞋子矫正

内八字可以使用矫正鞋垫和矫正鞋的,八字脚不仅是影响外观,还有导致其它足病的。也会导致XO型腿和足内外翻的。所以发现有八字脚要及时矫正的呢。八字脚的成因很多,比如遗传、缺钙、过早学步、过早穿皮鞋等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脚部受力不平衡所造成的,内八字是脚内侧受力重,外八字是脚外侧受力重,后跟也随这力度旋转变形,久而久之,形成足部骨骼及足踝甚至是腿骨的变形。

身体好不好,看鞋就知道?提醒:鞋底穿成4个模样,该留意了

“得糖尿病为什么还会烂脚?”24岁的小明因为生活作息问题,2年前确诊了糖尿病,患病后的他没有重视病情,没有进行治疗。

他平时很爱穿鞋面偏窄的尖头皮鞋,认为又尖又窄的鞋子才好看,专买鞋面偏窄的鞋子。

而正是这尖头皮鞋把他的左脚第4脚趾给磨破了,造成了细菌感染,整个脚趾都变黑了。一开始小明还咬牙忍着,过了四五天之后才在母亲的陪伴下就医。

医生查看他的脚时,发现受伤的脚趾早已发黑溃烂,骨骼关节坏死,细菌进入到血液,诱发败血症的发生,这时候小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真正的元凶就是他最爱的尖头皮鞋。这主要是因为小明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皮肤溃烂后难以愈合,在尖头皮鞋的长期挤压下,更易发生细菌感染,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一、这些“网红鞋”其实很伤脚,少花冤枉钱

最近网上很流行一些有“踩屎感”的鞋子,在一些平台上月销十万,商家宣传这种鞋子舒适又健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本身“踩屎感”指的是跑鞋兼具柔软和回弹力,可以让我们行走、跑步时更加轻松,也起到了缓震保护足底和膝盖的作用。

但随着商家的营销宣传下,如今很多的“踩屎感”变成了一味地追求柔软,“就像踩在软软的海绵上”“棉花糖一般的触感”……可爱又形象的广告词一出,不少消费者被狠狠拿捏住了。

实际上,长期穿这种太软的鞋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不少:

首先是更容易疲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一定回弹性的鞋子可以起到缓震保护作用,如果回弹性过大,我们脚步蹬地产生的力会被鞋底吸收大部分,为了维持正常运动,只能用更多的力,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到更加疲惫。

其次是容易崴脚、扭伤,因为追求软,鞋底的形变会比较厉害,鞋子的不稳定性也增强了,就像人在软软的棉花上很难站稳一样,软的鞋底,会削弱对足部的控制能力,增大崴脚、扭脚的风险。

长期如此,还容易患上扁平足,如果鞋子对脚的支撑不足,走路时间长了,足弓的部位会又酸又疼。长年累月穿着,会增加足弓塌陷的风险,让人患上扁平足。

足弓塌陷,影响的不只是脚部。久而久之,不仅会带来足部、腿部韧带和肌肉的疼痛,还会导致足踝外翻、足内旋、小腿内旋、膝关节内移,甚至骨盆前倾和腰椎疼痛。

除了这种“踩屎感”的鞋子,还有这几种鞋子尽量避开:

尖头皮鞋:虽然尖头皮鞋对足部有塑形作用,但长时间穿易使脚拇指外翻,而且其鞋尖部位空间小,导致空气难以流通,还有可能滋生细菌。

松糕鞋:一般来说,松糕鞋的鞋底都是偏厚的,容易使人在行走时身体前倾,失去重心,导致脚步关节扭伤。

洞洞鞋:虽然洞洞鞋看起来很透气,穿起来很舒服,但是正因为它上面透气的小洞,反而更容易导致脚气等皮肤病的出现。

二、鞋底穿成4个模样,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不知道有些家长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家孩子的鞋子才买了没几个月,却磨损得严重,而且鞋底还被磨损得歪掉了。其实有些时候这可能预示着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正常的鞋子磨损应集中在前脚掌、大脚趾、基底部以及后跟外侧区域,且两侧磨损程度基本对称,鞋底其他位置的磨损相对平均。

如果磨损严重的位置发生偏离,或者出现磨损不对称的情况,又或者是一双新鞋在三个月内磨损超过20%~30%,那就基本可以判定存在下肢生物力学的异常。

而这些异常根据磨损的位置、情况等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发生:

1、不对称磨损

不对称磨损一般出现于双膝受力不均匀,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长短腿。长短腿若是不辅以鞋垫、鞋跟追平,容易造成腰椎变形。

此外,当某只脚受伤后,我们会有意避免受伤一侧用力,如果长久下来,就会形成保护性跛足,这样也会出现双脚鞋底磨损情况不同的情况,也有可能会造成腰椎变形。

2、大脚趾外侧磨损

大脚趾外侧磨损有可能是因为拇外翻。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拇趾向外倾斜大于15度,其主要病因是位于大拇趾底部的关节脱位,引起大拇趾往外侧弯,造成拇趾骨头向外突出。

拇外翻容易使翻处起老茧、长鸡眼,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行走。除了先天问题外,久坐、经常穿高跟鞋都是导致拇外翻的原因。建议少穿鞋头过尖、鞋跟过高的鞋子,不要久坐。

3、鞋底内侧磨损

如果鞋底后跟和前掌的内侧磨损严重,就有可能是有扁平足的情况。由于内侧纵弓塌陷,扁平足在站立行走时足部完全平贴于地面,前脚掌足弓着地的同时往往伴有足内翻,导致鞋底内侧受力明显,磨损严重。

扁平足严重的话会形成O形腿或“内八字”,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疼痛以及加速关节退化,引起腰椎不适等。

4、鞋底外侧磨损

如果鞋底后跟和前掌的外侧磨损严重,这种受力方式往往与扁平足相反,一般常见于高弓足。高弓足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严重时还会引发关节炎,导致坐立时骨骼的长久疼痛,形成X型腿。

三、鞋子总是磨脚?先认清你是什么“脚”

“为什么别人穿着很舒服的鞋子,我穿上却总是磨脚、不合适呢?难道是我脚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疑惑?还真可能是脚的问题,买鞋需要对应自己的足弓类型和脚型,这样才能买到舒适的鞋子。

足弓类型

首先,你需要看的是自己的足弓类型,大抵分为正常足、高弓足以及扁平足三种。

正常足:市面上绝大多数鞋子都是参考正常足的脚型设计的,所以这类足型的人总能很容易就找到一双舒适的鞋子,选择鞋子的范围比较广。

高弓足:因为高弓足的弓足凸起,脚背会偏高,因此鞋子的空间需求比较大,在选择不漏脚背的鞋子时需要十分谨慎,如果空间不够的话,脚背会卡得非常难受。

扁平足:扁平足是因为足弓弧度不足,一定不要选择容易掉根的浅口鞋,而应该选择大小合适的绑带鞋,而且最好使用矫形鞋垫固定足部及支撑足弓。

脚型

脚趾的长短也是挑选鞋子的重要参考因素,在国内,最常见的脚型就是埃及脚、罗马脚和希腊脚。

埃及脚:埃及脚的特点是趾宽中等,大脚趾最长,并且从大脚趾到小脚趾呈斜线分布,依次递减。大部分的鞋子它都能够完美驾驭,不过谨慎选择鞋头位置居于中间,并且两边弧度一样的高跟鞋。

罗马脚:罗马脚的特点是前三根脚趾长度差不多,而后两根脚趾偏短。因为脚型偏宽,尽量选择鞋头空间比较大的方头或圆头鞋,避免鞋头过小而挤痛脚趾头。

希腊脚:希腊脚的特点是第二趾比其他脚趾都长。因为第二脚趾的突出,尖头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最后,根据自身脚的特点,我们就可以选择一双好的鞋子了。而好的鞋子往往有这么四个标准:防滑性好、透气性强、软硬度适合以及宽松度舒适。

挑选一双好的、适合自己的鞋子对脚部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平时也要留意鞋底的磨损情况,如果在短时间内鞋子就发生了磨损,或是出现不正常的磨损情况,可能暗示脚部疾病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看看你的鞋底吧!磨损的样子可能是疾病信号!得治!》.CCTV生活圈.2022-5-29

[2]《那双“踩屎感”的网红鞋,你可以扔掉了……》.生命时报.2022-4-1

[3]《你以为只有穿高跟鞋才伤脚?其实伤脚的“大有鞋在”》.人民网科普.2017-8-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根据足弓选跑鞋:扁平足选控制型,正常足、高足弓买缓震型

开始跑步前,不少人会先买齐各种装备,比如速干衣、束发带、护膝等,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这些装备中,一双合适的跑鞋非常重要。只是市面上各种版型、功能的跑鞋特别多,不少人实在不知道买哪一种。

跑步时,脚掌落地瞬间会对膝关节产生冲击力,约为体重的3~5倍;体重越大,冲击力越大。一般来说,膝关节中的软骨可以吸收一部分震荡,保护关节。如果体重较大,或户外跑步较频繁,软骨就算再坚强,也会出现磨损,这就要跑鞋“吸收”一部分震荡。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跑鞋有缓震型、支撑型、控制型。与常规缓震型相比,支撑型是专门针对脚进行的内旋控制设计,但控制强度低于控制型。选跑鞋类型前,需先知道自己是什么“脚型”。

通常来讲,人体足部有个正常弯曲的弹性弓形结构,即足弓,帮助维持人体稳定性,可分为正常足、扁平足、高足弓。

判断足弓的方法很简单:取一张A4纸,平铺在地面上;双脚微微打湿,踩在纸上,印出脚型。可以看到,足底偏中间的位置有一块空白。正常情况下,空白部分的宽度应占整个足宽的2/3;如果<2/3,则为低足弓或扁平足;>2/3,则为高足弓。

以足部生物力学来看,慢跑时,正常足以足外侧先着地,然后轻微内翻降低冲击力,缓震型跑鞋即可做到有效保护。但由于足型问题,跑者可出现足内旋(外翻)、足外旋(内翻)的过度或不足等,导致崴脚或运动损伤。足内旋,也称足外翻,即足内侧先着地,走路常是“内八字”,多见于低足弓、扁平足跑者。足外旋,即足内翻,一般多见于高足弓跑步者。

由于足弓高度不够,扁平足着地时的减震效果不佳,鞋底要选偏硬的,有助缓解足内旋,比如中足内侧区域有足弓支撑结构的跑鞋,可增大扁平足的接触面积,为足弓提供有力支撑;或选带减震作用的控制型跑鞋。

高足弓并不像平足一样多见,但相对于正常足,它本身的抗震能力很强,但着地时往往存在内翻不足的问题,可选择前掌区域使用软质材料的缓震型跑鞋,以增加该区域的接触面积。

跑鞋除了选对型,还有些事项需要注意。

跑步就选跑鞋。篮球鞋、越野鞋、马拉松鞋并不适合跑步。由于打篮球对踝关节的急速扭转能力要求较高,篮球鞋常在踝关节两侧进行加固保护,鞋帮相对较高;越野鞋为了保证防滑,鞋底更厚,重量增加了,但灵活性不足;为了帮专业运动员提升速度,马拉松鞋通常很轻,鞋底薄,没有太大保护作用,不适合大众。

鞋头不要太窄。跑步过程中,前脚掌会向前冲,如果鞋头过窄,会挤压前足,影响足部骨骼的排列,导致不适。

傍晚再去试鞋。下午和傍晚时,双脚往往偏大,此时买鞋比较合适。试鞋时建议穿上运动袜,选择脚尖离鞋尖稍有距离的鞋子,预留出一定空间。

根据跑量更换。如果每天跑5公里,跑鞋6~7个月就应更换;如果每周跑3次5公里,至少一年一换,或买鞋时多买一双,换着穿。

常跑穿专业袜。如果跑步频率较高,每周3~5次,每次5公里,最好穿上专业运动袜。运动袜的材质透气、细软,总体较厚,有一定减震作用;它的织法与普通袜子不同,可保证双脚在任何角度的压力都是均匀分配的,可对脚、踝、小腿下侧进行全方位的包裹。需要提醒的是,较厚的棉袜,或套两双棉袜并不能达到运动袜的效果。如果袜子间有皱褶,还会对皮肤造成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