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吴凤花近况 吴凤花生活照

吴凤花近况 吴凤花生活照

本文目录一览:

“李渔”:浙江兰溪独有的文化符号

原标题:“李渔”:浙江兰溪独有的文化符号

——全国戏曲界专家学者走进“李渔故里”兰溪

李渔故里兰溪夏李村已然成为兰溪旅游文化新地标。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浙江兰溪电 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浙江省金华市,以及其辖下的兰溪市,都有一条“李渔路”,那么这三个城市,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路名呢?因为这三个城市都与李渔有关,江苏如皋系李渔出生地,浙江兰溪更是李渔故里。

11月21日,“李渔故里”兰溪寻根活动举行,来自全国的数十位文艺界领导嘉宾、戏曲界专家学者,以及包括中国经济导报在内的十余家媒体记者,在金华市领导的陪同下,共同前往李渔故里——兰溪夏李村参观采访,并在芥子园博物馆观看浙派画家中国画精品展。

在李渔故里对戏应该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首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自开幕以来,连续展演经典剧目,打造了为期十几天的戏剧盛宴。同时,作为戏剧大师李渔的故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的诞生地,金华正散播着古老婺州的声音与名片,探访李渔故里、寻根戏剧之源也成为众多专家和戏迷的心之所向。

著述丰富的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今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李渔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在李渔祖居里试戏,有一种时光错落的感觉。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寻根“李渔故里”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这是李渔当年为村口的凉亭所拟的对联,这座过客亭因而得名“且停亭”。行至此处且停停,夏李村民敬上几盏热茶,迎接宾客们的到来。

在兰溪市领导的陪同下,一行人参观李渔塑像,听取李渔生平事迹,探访夏李村古迹遗址。移步至李渔祖居,国家一级演员许永芳早早扮作李渔,众人争相与之合影留念。院内,婺剧团的演员们还原了李渔家班当年的排练场景,一招一式的台下功夫,颇有些当年模样。

随后,一行人来到李渔文化广场,观看少儿戏曲表演和兰溪非遗展示,并共同见证李渔文化园的奠基仪式。

李渔青少年婺剧团在李渔故里揭牌。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在夏李村文化礼堂,兰溪市李渔少儿剧团举行揭牌仪式,一行人共同观看由国家一级演员许永芳、吴凤花和李渔族裔李忠所带来的经典剧目、唱段。

在芥子园,专家、戏迷、媒体代表参观浙派画家中国画精品展。曾在兰溪创作、对兰溪有深厚感情的浙派知名画家重游李渔故里,联合展出具有兰溪元素的中国画作品,并展出历代各种版本《芥子园画谱》,引得在场嘉宾连连称赞。

在李渔祖居里试戏,有一种时光错落的感觉。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李渔是兰溪独有的文化符号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李渔故里”兰溪寻根活动是首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的众多精品活动之一,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寻访李渔足迹,感受戏曲文化,深入体验传统戏剧。

李渔是兰溪独有的文化符号,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这两年,兰溪加大了对李渔文化的挖掘与利用、传播,李渔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创新。

尤其是去年9月,兰溪开启了首届李渔国际戏剧音乐季,整整4个月时间,一系列的戏剧大戏轮番上演。

——兰溪以“李渔文化”为起点,致力于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创新,组建李渔研究会,深入研究李渔思想、挖掘李渔文化资源;

——举办“重返芥子园”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艺术大咖齐聚兰溪,传承与发扬李渔文化;

——开展李渔新春剧场、李渔周末剧场、李渔戏曲进校园、李渔戏剧进文化礼堂等系列活动,组建李渔青少年剧团,打造戏曲传承梯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获悉,目前,兰溪共有戏曲类文艺团队339个,民间剧团12个,专业剧团1个。其中,兰溪人创办的木马剧团、棒棒糖儿童剧团采取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努力探索戏曲传承发展新模式,不断开拓戏曲演出新市场,取得良好成效,已成功在杭州、苏州等大都市落脚。

对于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来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兰溪。“22年前,我曾在兰溪芥子园停留了一个星期,那段记忆始终让我无法忘怀,感觉兰溪有深深的李渔情结。”

周育德说,300多年前,戏剧家李渔就诞生在夏李村,他是中国一位很杰出的戏剧家,有很厚实、全面的戏剧理论,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至今还广为流传。同时他还会导演、排剧,像这样全面的戏剧家,在戏剧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李渔故里”已经成为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阔别三年,吴凤花领衔绍兴小百花重回逸夫舞台连演5天大戏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和天蟾阔别三年,今天又重新站在这个舞台上。说实话,我心里感慨良多。三年前,我们绍百带着4台传统大戏也在这个剧场里参加当时天蟾的谢幕演出季,同时也是对范傅两位恩师的缅怀纪念演出。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带着5台大戏回到这里,成为逸夫舞台重新开门后第一个来这里演出的剧团。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我们剧团和上海、和剧场的缘分。”吴凤花说。

2月27日,越剧范派小生名家吴凤花和自己的两位老搭档陈飞、吴素英一起来到上海,为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下月将在逸夫舞台举行的5台大戏做了一次“预热”的观众见面互动活动。3月17日-3月21日,“绍兴小百花经典越剧演出周”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吴凤花领衔的剧团将带来《梁祝》、《李娃传》、《三看御妹》、《孔雀东南飞》、《劈山救母》五台传统大戏。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在上海观众中很有市场号召

吴凤花和上海观众互动交流

和上海观众阔别许久,吴凤花和她的剧团都表示非常想念观众。去年因为疫情,浙江小百花只能在“云端”和观众见面,但吴凤花觉得,这种“云端”的方式非常不过瘾,“我觉得看戏还是应该到剧场来,我也更喜欢看着观众演戏,能感受到观众的眼神和现场的气氛,演起戏来才能有交流,有感觉。”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可能是在上海最受观众欢迎的外地戏曲剧团之一,每次演出票几乎都会全部售罄。而吴凤花也说:“我们作为一个县区级的基层院团,从1986年至今,我们几乎每年都会来上海和上海的观众朋友们见面。上海对我们来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一次的演出也是疫情之后,绍百团队对于两位恩师,对于上海观众的一场汇报演出。”

《梁山伯与祝英台》

对于这一次重回逸夫舞台,依然选择连演5天传统戏,吴凤花这么说:“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还是选择传统戏,我想,作为一个学生晚辈,不论何时何地,师恩难忘,传承的使命难忘。”

她同时介绍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现在也包括艺校的职能,因此剧团自己招生并培养了不少年轻演员。这次展演周,也是绍兴小百花老中青六代演员同台,她和吴素英、陈飞是最早的原生代演员,而最年轻的演员今年也才19岁。“我们希望这不仅是一场久别重逢的演出,更是一场继往开来的演出。”

《孔雀东南飞》

现在,除了演出之外,吴凤花和她的搭档们还要肩负教学的任务,为剧种和剧团培养年轻一代的演员。目前,绍兴小百花在原有全女生的基础上,甚至新招收了4位年轻的男演员加入,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绍兴小百花“文武并重”的艺术风格。

《劈山救母》

在吴凤花看来,她们这一代有着传承的担当。“我觉得作为现今越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不应只沉溺于个人满足,还必须担负起一种责任。我拜范瑞娟老师为师,自然是要继承和发扬越剧范派艺术。范老师把她毕生的表演技艺和经验教给了我们这一代演员,我觉得作为中生代越剧演员,我们也有义务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专业演员及越剧爱好者,这样才能促进越剧事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