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姓田的名人有哪些 姓田的名字有哪些

姓田的名人有哪些 姓田的名字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名人 | 治水功臣李冰:大国工匠,千秋川主

都江堰河工技术之杩槎(1934年)庄学本 摄

清明放水节 冯重能摄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文明都无一例外的发源于水。

这样的水也曾以岷江的名义流淌过巴蜀大地。

2002年12月,我随着寻找“岷江之源”的队伍,从阡陌交通的水渠里出发,从鸡犬相闻的小道上出发,拨开那些岁岁枯荣的麦苗水稻,踏着那些硌人的碎石与积雪,沿着蜿蜒曲折的岷江上溯,沿着那一行水淋淋的足迹去寻找解读都江堰的钥匙。用了三天时间,穿过峡谷、海子,茫茫的林海与雪山,我完成了一次对母亲河的探源,也完成了对生命的一次洄游。那是寒冷的冬天,站在几无水痕的岷江源头--海拔3727米的弓杠岭上,我发觉,上溯岷江的道路无论怎样险峻和崎岖,我们都很容易从那些宽宽窄窄、高高低低的沟渠中走出一条路来,这是一条湿润的、泛着水声的道路。

蜀人几为鱼

都江堰 摄影:曾荣

水诞生了文明,水同时又在毁灭文明。人们对水又爱又恨,亦欢亦悲。岷江就是这样一条变幻无常,神鬼莫测的河流。早在秦代,岷江就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之一,它孕育成都平原,衍生江源文明,堪称我们的母亲河。但它同时又泛滥成灾,旱涝无常,冲毁庄稼,卷走牛羊。岷江两岸的人民上午还在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下午可能就要抱头痛哭,因为丰收的五谷可能已经颗粒无归。

因此,唐代诗人岑参在诗歌《石犀》中写道: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从岑参的诗中,我们不难想像几千年前的沿岷江而居的蜀人生活状况。而事实上,现实比诗歌更糟糕。

所以,历代治蜀者都明白,治蜀必先治水。

都江堰宝瓶口 邱伟 摄

最早治理岷江的是大禹,他先后治理了江、河、淮、济四渎,惠及九州,造福万民,而他治理的第一条河流就是当时狂放肆虐的江(岷江)。他将岷江当作了他的实验室,采用“疏导”的治水思想,开创了“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经验,继而推广九州,成为后人的治水法宝。

继禹之后,蚕丛、柏灌、鱼凫、望帝、丛帝等古蜀王都为治理岷江水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在都江堰地区频繁活动,而且还留下了蚕丛祠,蚕岩关、蚕岩古柏、柏灌台、鱼凫村、望丛祠(后改为祭祀李冰的二王庙)等遗迹。尤其是鱼凫王居然在兵败之后,退到川西,田于湔山(今玉垒山一带),可见他们对都江堰这片土地的感情之深。

尽管大禹和古代五位蜀王对岷江治理殚精竭虑,但因为客观原因,岷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治理,蜀人依然时常过着“几为鱼鳖”的悲惨生活。不过古代治水者们的艰辛付出却为都江堰的修建奠定了坚实的精神、物质与技术准备。

此刻,时代呼唤着一个大禹似的治水英雄出现。

得蜀则得楚

秋醉古堰 龚吉光摄

正像长城的修建不是为了参观游览一样,都江堰的修建,最初也不是为了四川盆地的农田灌溉。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战争。

时值战国末年,时事板荡之际,秦惠王给他的大将司马错一个重要使命:亲帅大军,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此前,大夫张仪和大将司马错还在廷上有过一次激烈的辩论。主张连横策略的张仪认为蜀国不过是与戎狄为邻的西僻小国,攻蜀价值不大,他主张伐韩亲魏善楚,下三川(河、洛、伊)兵临周城,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司马错恰恰与他意见相反,站在作战地图前,深具政治眼光和军事天才的他慎重而坚定地对秦惠王说:“其(蜀)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船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1909)恩斯特·柏石曼(德)摄 王国平 供图

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将巴国与蜀国纳入了秦的版图。于是,秦国把以楚国为主要对象的统一全国的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战争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作保障,为此,非常重视生产的丞相范睢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成都平原。在人们对地理知识尚不能完全认知的时代,岷江一直作为长江的主流,楚国位于长江中游,因此位于长江上游的蜀自然成为秦国的战略后方。

范睢将发展蜀郡的经济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该向秦昭王推荐了谁做蜀郡的太守呢?范睢陷入了沉思。

此刻,蜀国期待一位德才兼备的治水官员出现。

冰从何处来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会在二王庙戏楼上唱戏以纪念李冰(1909年4月),张伯林(美)摄 王国平 供图

公元前276年。

这个人来了,他的面目有些模糊,他的身世有些遥远。

他就是李冰!

关于李冰,历史文献中记载很少,语焉不详,因为那毕竟是一个遥远的年代。他究竟生于何时何地,属秦人、晋人、蜀人,还是氐羌人,是否凿过离堆,导过江流都是学者们曾经怀疑的范围,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李冰其人。

现存典籍中关于李冰的事迹,最早见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河渠志》,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堆……”司马迁尽管著史严谨,惜墨如金,然而他所介绍的李冰,因为言语太简,只有官衔和名,没有姓,反而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迷团。班固著《汉书·沟洫志》时,在“冰”字前加上了“李”,这个足以辉耀千古的治水者才有了完整的姓名。

晋代江原(今崇州)人常璩在完成《华阳国志·蜀志》时,比较详尽的记述了李冰在蜀治水的事迹,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的事迹,著名水利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里也做了记述,而且许多典籍中还说李冰曾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为友,知天文地理,查水情,还留下了汉代造三神石人镇水的记录。

1974年3月3日,事情发生了转折。在都江堰内江河床安澜索桥段下,人们从4.5米深的地下出土一尊完整的石像,引起了整个水利界、文化界和考古界的轰动。石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重约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平视而立,眼角和唇边微露笑容,身着秦冠服,手置胸前。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共计38字,字迹清晰,字内朱砂犹存。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袖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右袖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东汉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据此判断,李冰那时已经作为“神”被供奉于庙宇中。

李冰父子像

至此,关于都江堰的创建者是李冰已经没有多少异议,但是关于李冰是哪里人却又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李冰是秦国人,依据来源于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蜀人,依据是《蜀王本纪》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巴人,依据是清代陈怀仁《川主三神合传》之记载;还有人认为李冰是逃亡犯人,依据还是《蜀王本纪》之记载。2005年7月7日,两位李姓老人风尘仆仆地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郊斜村赶到都江堰,他们随身带着一卷长20米、宽0.7米、重5公斤左右的《金山李氏世系图》,李冰的名字赫然其中。在二王庙前,他们点燃了香烛,泪流满面的向先人鞠躬祭拜,然后悄然而去。

综合各类资料,我们可以大致梳理李冰一生的行迹。李冰(约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代卓越的水利工程专家。秦昭王时期(前276-前251年)为蜀郡太守,主持设计和兴建都江堰,凿离堆(玉垒山),凿溷崖(今夹江),治洛水(今什邡),导汶井江(今邛崃),开广都盐井等全蜀重大工程。

其实,李冰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四川留下了一座灌溉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在发挥效益的都江堰!李冰生于何时,卒于何时也不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目前的资料来看,没有人能真正活上两百岁。但是李冰却已在蜀人心中活了两千多年,而且还将继续鲜活下去。

龙是何年伏

李冰石像(1974年3月7日) 王国平 供图

在都江堰,有许多关于李冰伏龙的传说。

其实,传说往往来源于生活。因为在那个认知有限的年代,岷江就是人们眼里一条喜怒无常、难以降伏的“恶龙”。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6年,深思熟虑后的秦昭王在他的御书房内拟了一道诏书,那是一道任命的诏书。因为这道诏书,秦昭王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最具远见眼光的诸侯。他的一纸任命改写了那个时代的格局,改写了那个时代乃至当代蜀地人民的命运,也改写了中国历史。

其实,他只不过下了一道任命李冰担任蜀郡守的诏书。但是,一个关心民众的官员从此有了一份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权力,对李冰、对国家、对人民来说都是一种幸事。

虽然这份任命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因那一纸任命而为我们留下的都江堰还在,它比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任命更生动。

大约就在李冰到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74年,他开始着手修建都江堰。岷江出山口那片平坦的区域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修建者多达十万人,李冰则以蜀郡太守和大国工匠的双重身份成为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

都江堰水利工程(1908年6月16日)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英国)摄

经过数次溯江而上或顺流而下的认真勘测,李冰决定,用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来构建都江堰的渠首工程,三大工程首尾呼应,三位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而密如蛛网的沟渠则是蜀国农业生生不息的经络与血脉。

都江堰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如此庞大的一座水利工程却没有修建一道水坝。李冰没有刻意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是遵循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利用山势、地势与水势,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和自流灌溉的功效,实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李冰和当时的水利工作者们是非常智慧的,两千多年前,他们就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使到了2273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也依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它开创了中国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领民工耗时18年,完成了这座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岷江这条孽龙终于被降伏。这也是四川百姓奉李冰为“川主”之始。

都江堰河工技术之竹笼(1934年)庄学本 摄

下期预告:

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考察都江堰时候,撰文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李冰就像一位长者,他站在都江堰边,抚摸着江水,梳理着江水,指挥着江水,告诉它们:“你走这边,它走那边。”

当我们在历史的册页中徘徊歌啸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仰天浩叹:所有的事物在时间面前是多么的短暂、渺小与卑微。比都江堰晚五十年的郑国渠早已断流了,航运曾经繁荣一时的大运河大部分已荒废了,灵渠日渐消瘦……

灌区人民在都江堰灌渠旁边为李冰父子修建的神龛(1909)W·E·盖诺(美国)摄 王国平

田桓公田午:力挽狂澜,拯救齐国于危难之际的人,是个乱臣贼子

#头条创作挑战赛#

(齐国)

齐国的田氏,很牛。

牛到什么程度?

田氏的这帮大臣们,有的操持过朝政,有的废立过君王,有的干脆手起刀落,把齐国的国君给弄死了。

齐国的国君歇菜的歇菜,辞职的辞职,领盒饭的领盒饭,可以说是死走逃亡伤,个顶个的都混了个悲惨收场。

公元前404年,在田氏家族的拥立下,齐国终于迎来了他新国君,齐康公吕贷。

老实说,齐国的几代国君被权臣桎梏的血泪史,齐康公不仅知道,而且基本上是亲眼所见。

齐国是姜子牙(吕尚)建立,齐国姓吕,不姓田,作为一个新上台的国君,他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韬光养晦,暗自发展,然后寻找时机击溃田氏,夺回主权。

别的不说,咱不争馒头,咱也得争口气啊,堂堂齐国王氏,老是被臣下田氏这么压着,这也太不是滋味了。

不过很显然,齐康公并没有这份惊涛骇浪般的雄心壮志,他一生中最大的志向,就是享受生活。

(齐康公吕贷 形象)

当了国君之位,这位仁兄整日流连后宫,饮酒取乐,小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

齐康公在这边躺平了,摆烂了,那边的田氏却一天比一天努力。

田氏中一位叫做田和的权臣,尤其努力,齐康公白天在宫里睡觉,田和就在宫里结交大臣,齐康公晚上在宫里喝酒,田和就跑到诸位大臣家里去培养感情,俩人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你说,你能跟谁说理去?

结果,在田和彻底的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之后,他立刻毫不客气的把齐康公放逐到了齐国边境的海岛上。

到这一步,齐康公如梦初醒,他已经在整日的骄奢淫逸中失去了一切。

可叹啊可叹,齐康公同志,不是上天不给你机会,而是给了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史书记载,田和一开始还算比较仁慈,只是“食一城,以奉其先祀”,意思是虽然把齐康公撵到了海岛上,但还是供给他俸禄和食物,让他能够勉强过活,到后来田和大权坐稳,干脆就给齐康公断水断粮,任由其自生自灭了。

这位终年在宫殿里享受上等美味佳肴,被无数奴仆侍候的国君,此刻没了补给,没有办法,只好自力更生,在有关于他最后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齐康公每天在海边捕鱼,然后在海岛中的斜坡上挖洞为灶,烹鱼而食,就这么一天一天的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怎么死的,死于何时,没人关心,也没人在乎。

(齐太公田和 形象)

由此,田和代齐,成为了齐国的新王。

田和传长子田剡,田剡被弟弟田午所杀,而田午,我们一般称之为田桓公。

虽然齐国田氏王族和之前的吕氏王族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有一丁点的血缘关系,但齐人尚武好战的性格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当年齐桓公小白带领齐国九合诸侯,号令天下,一直是齐国历代国君想要重现的景象,这个想法在他们的心里简直已经成为了一块心病,即便到了田氏代齐这个时间节点,齐国人的心中依然存在着这个梦想。

但实际上,齐国人属实是有点强迫症了。

这么多年下来,也许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经对恢复齐桓公时期的盛世并不感兴趣了,沧海横流,白驹过隙,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齐桓公变成了田桓公,谁还会在乎那个过去的时代呢?他们之所以每天还在嚷嚷着要恢复盛世,大概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枕戈待旦,习惯了对外扩张,习惯了以霸主的身份过日子。

这么来看的话,齐国人倒是很坚韧。

(齐桓公称霸)

不过,他们虽然性格坚韧,但他们却没有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梦想和理想是不同的。

梦想之所以叫做梦想,是因为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梦中,所以并不一定非要去实现它。

结果正如作者所料,没有评估好自身实力,也没有对当前环境做出过分析的齐国如同一个愣头青一样不断地挑起战争,结果屡战屡败,被打的是鼻青脸肿,一天不如一天。

在田剡当国君的时候,齐国曾经在廪丘(山东郓城)被赵魏两国按着揍,在桑丘(山东济宁)被韩赵两国吊着打,那日子过得就别提了。

晋国当年强大的时候,喜欢和楚国打架,后来韩赵魏三家分了晋,反而畏惧于楚人善战,矛头一转,开始收拾齐国。

事情发展了到了这一步,齐国彻底地沦为了一个人人可欺的软柿子。

田午弑兄夺位之后,齐国政坛动荡,国力不稳,这种情况则更为严重。

从早晨到王宫里上班开始算,一封接一封的战报就接连不断地送到了田桓公田午的案头。

(交战)

这些战报,有魏国打博陵的,有赵军攻占甄城的,还有燕国袭取林壶的。

魏,赵,燕这些在当时都属于大国,欺负欺负自己也就算了,自己还能忍,发展到后来,就连鲁国和卫国这种小国也纷纷攻打自己,田桓公实在是受不了了。

作为一个人,沉默久了,就会爆发,但爆发久了,就会崩塌,在一轮又一轮的诸侯之下,田桓公光复齐国盛世的幻想终于崩塌了。

他知道,如果齐国人继续做这种不切实际的美梦,那么等待着齐国的,只有灭亡的厄运。

在田桓公看来,齐国之所以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屡屡被敌国打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年前一场场的齐国内乱让齐国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因此丧命,而这些人,原本都是齐国的人才。

以前的齐国,人才济济,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管仲,晏子那种SSR级别的。

而现在,别说人才,就是能派上战争的人,那也是凤毛麟角,再混两天,搞不好就得他田桓公自己上战场。

想到这里,田桓公不再犹豫,他大手一挥,立刻开始寻求拯救齐国之道,而在这个过程中,稷下学宫随之建立了。

稷下学宫这四个字,读起来很简单,写起来也很简单,但讲起来,却是大大的不简单。

(稷下学宫遗址)

作者不卖关子了,摊牌了,简单明了一句话:

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和政府智库。

想学习的人,可以来这里当学生,有文化有水平的人,可以来这里当老师,想搞科研的,咱们这里有实验室,想要实现梦想的,我田桓公田午砸锅卖铁,也帮你圆梦。

果然,稷下学宫一经开办,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前来效力,道儒法名兵农阴阳学汇聚一堂,可以说是人声鼎沸,百家争鸣。

在这一方小小的学宫里,更是走出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时的历史明星,比如圣贤孟子,大贤荀子,变法达人申子,兵法鬼才淳于髡,多如牛毛,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这些从稷下学宫中走出来的人们,有些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缔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有些精研学术,成为了某一流派的开山宗师,而更多的人,他们流入了齐国的朝堂,成为了齐国人事系统里的中坚力量。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得到了一批优秀人才帮助的齐国很快再次复兴,虽然没能达到一飞冲天的高度,但至少,从此之后不用再被人按着在地上捶了。

(田桓公田午 形象)

稷下学宫的繁荣和发展让田桓公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才必须得到使用,那才算是人才。

因为,辩论和演讲从来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自己所处的这个时节,是靠实力说话的。

田桓公用实力给齐国缔造了一片崭新的天空,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身体的情况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齐国永远年轻,因为国家总在不断发展,只要不灭亡,它就没有老去的一天,但田桓公虽然是齐国的王,是无上的存在,但他毕竟是血肉凡胎的人,他总会逐渐老去。

并且,这个老去的过程,还在不断加快。

公元前357年,逐渐老去的田桓公迎来了上天留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这一年,名医扁鹊来到齐国游历,参见田桓公时突然发现田桓公的皮肤有点问题,想要动手给田桓公诊治一下。

(扁鹊 形象)

扁鹊是名医,但很显然,田桓公并没有把扁鹊放在眼里,所以直接了当地拒绝了扁鹊,表示我没事儿,不耽误你时间了,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

扁鹊走后十五天,田桓公病发,顷刻间就已经到了卧床不起,水米不进,行而将死的地步,他这时才深感后悔,赶紧派人去找扁鹊,但天大地大,人烟渺茫,扁鹊早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结果,有病不找医生看的田桓公田午,就这么死了。

生时,他不如夏花般绚烂,死时,他却如秋叶般寂静。

遥望江山如此,我想,田桓公的心中应该是十分留恋的。

不过留恋也没啥大用,因为江山是主,人是客,命中注定,一代帝王,总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