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五行中火代表什么数字 五行中火代表什么器官

五行中火代表什么数字 五行中火代表什么器官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五行中的“火”?

“火”是物体燃烧所产生的光和焰。甲骨文的火就像是火焰熊熊燃烧的形状,而古陶文的火好像是一个架起的火堆。后世的文字虽历经变化,但仍可从字形上见柴火燃烧之状。

学会用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在远古时代的不同地域里,人们都创设出了引导人类利用“火”的神灵,并给予相当的敬重,燧人氏和祝融就是我国传说中著名的火祖和火神。

据《韩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记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食之易生疾病。后来,人们发现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不易获得而且难以持续燃烧,人们很难保留火种。那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发,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百姓,让大家学会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火具有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取暖、冶炼等作用,将人类的生产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从而引领了人类文明的脚步。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并且把他奉为“三皇”之首,尊为“火祖”。《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关于燧人氏取火的故事,在河南商丘一带还有另一种传说: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受此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除了火祖燧人氏,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相传他从上界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教人们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真心诚意地祭祀他。这种行为触怒了水神共工,共工和祝融打了起来,结果共工抵挡不住祝融,逃到天边,一头撞倒了不周山,“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史记·补三皇本纪》)由此可见人们对火神的敬重之心。

火在五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阳中之阳,因为火性炎上,所以性质属火的多占有上位,比如太阳。就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说,《古文尚书》认为,“火”在中央,制约着其他方位;《今文尚书》认为,“火”在南方,与炎热的性质相符合。现在一般认为“火”主南方。在人体,火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素问·五运行大论》载:“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

中医认为,在五脏之中,心为君主,心又属火,其体热,其用阳,所以心阳又称心火。《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心火又被称为君火。肾中阳气,曰肾阳,亦即命门之火,又称肾火、相火等。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与生俱来,是生命发生的原动力。相火名称繁多,如龙火、雷火、龙雷之火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与命名的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就是说心为君主,肾为根本,君火为用,相火为根。相火必须在君火的统帅下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君火得其常,神明乃彰;而相火宜藏而不宜露,故曰相火以位。

“火”具有温煦的功能,如果患者出现手指冰冷、小腹隐痛、月经淡黯等症状,往往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里的阳气与相火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经常会用鹿角霜、巴戟天之类的温补药。男性患者如果出现阳痿的症状,中医多认为是命门火衰,也是用温肾壮阳助腰膝的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火不仅在自然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体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正常的状态下,生命之“火”给人体持久的温煦和助力。

本文选自《字缘中医》

主编:任宏丽 彭卫华

副主编:薛辉 颜彦

( 陵游 半夏 忘忧)

《黄帝内经》人体的五行各代表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 《黄帝内经》人体的五行各代表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早先的神农尝百草到现代医者的传承。每一代中医医者以隐世济民为己任,这种精神是高尚的,不得不让人钦佩的。所以陈老师仅代表自己向各位中医同道致敬。 那么咱们上面提到:人体五行的说法起源于何处呢?

这个到现在陈老师也没发现一个确切的官方的说法,所以只是暗自揣测。记得以前看到过说法,他说五行论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对现象的解释。我们知道五行为金、木、水、火、土。最常见的说法:金指刀戈利器,木只草木丛林,水指江河湖海,土为大地指丰沃的土壤。道家讲: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当然道家也说阴阳论。 这些究竟是哪些较为奇妙的方法,陈老师无法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在中医中却有五行之说,这样的学说在《黄帝内经》中有提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学习一下。那么在中医医学中,五行究竟代表着哪些器官呢?下面就来和陈老师一起学习一下吧。

五行之金——肺经。这里,同学们要记住一点,人体之肺并不单单指这个器官,而是指肺经。这与西医的理论有些不同。肺与大肠是脏腑表里,又掌管着气管及呼吸系统,如果过旺盛或者过衰败,则有可能患有肠、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五行之木——肝经。俗话说“肝胆相照。”这句话之中的信息让我们知道肝与胆是好朋友。同时肝经又掌管着筋骨及四肢,所以说无论是过旺还是衰退,容易换上筋骨或是肝胆一类的疾病。

五行之水——肾经。肾这个器官我们知道,是一个较为神奇的地方,与膀胱是好朋友。它的“顶头上司”是脑和泌尿系统。如果它出了问题,容易患上脑,肾,耳,足,子宫等疾病。

五行之火——心。它可以说成是“百官之首”,任何的器官要跟它有联系,它和小肠互为表里,我们常在武侠中小说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护住心脉,这个人就死不了。当然这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却有一定道理。

五行之土——脾经。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想要知道一个人胃口好与不好,还有这个人的消化系统怎么样,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个人的脾胃,如果这个人的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这个人的身体应该也不会很强大到哪去,有一位老专家说这样的一句话:只要不是疑难杂症,只要这个人的脾胃没有坏掉,那这个人被治好的速度就比其他人要快!这也是中医说:治疗之时,先调内而后调外,内外兼治,才能祛除病根。平常要注意,切莫贪嘴吃一些生冷食物,加大脾胃的压力!

注意:中医理论上的五行顺序稍有不同,陈老师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私自更改了顺序,正确的顺序是:木金火水土。这个大家要牢记。 好了,本期话题就到这里吧,别忘了收藏+关注!

五行阴阳代表的数字

有的朋友可能对五行很陌生,在字谜中看到有关五行,八卦,阴阳,的东西比较茫然,今天开始,我将会给大家一一讲解,不 能保证大家都能成为大师,我也没那么深的造诣,但是对一些常见的五行与数字的联系,我给大家说说:

易经,五行,八卦的阴阳和数的关系

一,阴阳及其特征

阴阳学说把宇宙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挥怎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

阴阳有以下特征:

1,阴阳互根,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互为依存,互为利用。

2,阴阳消长,阴阳始终在此短彼长,此进彼退的平衡之中。

3,阴阳互转,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发生“质‘的变化,各自向对立面转化。

二,五行及生克关系

五行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有以下特征: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征。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征。 木: 具有生发,条达的特征。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征。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征

1,相生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敬,相依之情,意味着顺畅,吉祥。

五行相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的意思:

水生木:木依靠雨露来灌溉, 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阳来普照 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来燃烧

金生水:水要依靠铁器来疏通。 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岩来储存。

2,相克

五行相克,好比战场,彼此敌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五行相克的意思: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 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 木克土:树木可以如土

金克木:铁器可以伐木。 土克水:土可以围积水。

3,反生为克

任何事物都有个极限,蜜事多者不知甜,酸事多者不知酸,五行相生固然好,但过尤则不及。“金”依靠“土”生,但土过多则必反,如“金”压在高山下难见天日,所以过多的“土”反而克“金”这就是反生为克的含义。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火赖木生,木多火塞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 土赖火生,火盛土焦。

4,泄多为克

这是一个与“反生为克”相辅相成的观点,我们以“水”“木”为例,水生木,如果木多了,则需要大量的水,水则不堪重负而不够,最后枯竭因此说:

水能生木,木盛水缩。 火能生土,土多火灭。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5,反克

所谓反克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五行中存着“造反有理”通常刀,斧(金)是可以砍木头(木)的,但是木头越硬,刀,斧磨损越重,甚至可以损坏,这就是反克的道理。

即:

水能克火,火烈水干,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 金能克木,木硬金缺, 土能克水,水多土荡。

三,五行中五行与数与阴阳的关系

万物之根均为数,对宇宙的表达也为数,数始与0而终于10,10在无形中可视为0。

五行所代表的数:

水:1(阳) 6(阴) 火: 7(阳) 2(阴) 木: 3(阳) 8(阴)

金:9(阳) 4(阴) 土:5(阳) 0(阴)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从数理辨认金,木,水,水,火,土。

在辨认数理时只计卜10的数,去掉十位,只留个位还原成卜10的数个位为0则计为0

例10为0 15为5 18为8。

四,五行与四季的演化兴衰

五行周游与司机,所以司机之中,木,火,土,金,水无时不有,然而由于四季的变迁,寒暖燥湿昼夜长短的不同,所以五行也受自然变化而变化,旺者由旺而衰,衰者由衰而旺,循环不已,由于五行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所以在同一时期,个中五行旺衰完全不同,而且只有一行是最旺的,而也有一行是最衰的。

春(立春以后)木最旺,因为春木当令,土最衰,因为土被当令的旺木所克。

夏(立夏以后)火最旺,因为夏火当令,金最衰,因为金被当令的旺火所克。

秋(立秋以后)金最旺,因为秋金当令,木最衰,因为木被当令的旺金所克。

冬(立冬以后)水最旺,因为冬水当令,火最衰,因为火被当令的旺水所克。

五,无形在12月份中的当令,当令与数字的关系

五行在12月风中的当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当令就是正当时令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五行当中的任意一行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活动力处于最旺的阶段,当某一行处在最旺阶段时,我们叫他正当行令,也叫当令。所谓令不仅指他的权势最大,而且势力最大,他的“任职”期内有一定“生杀大权”正由于此才有了五行的旺,衰,相,休,囚,死。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任意一行的当令跟节气非不开的“

木当令:立春后至立夏前19天止 数19

火当令:立夏后至立秋前19天止 数19

土当令:四力前18天至四立止 数18

金当令:立秋后至立冬前19天止 数19

水当令:立冬后至立春前19天止数19

六,十天干及其阴阳和数的关系

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共十个数合称十天干

其中甲,丙,戊,庚,壬属阳为奇数

七,十二地支阴阳及生效和数的关系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为奇数

1, 3, 5, 7, 9, 11

丑,卯,巳,未,酉,亥,属阴为偶数

2, 4, 6, 8, 10,12

八,天干所属五行及方位与数的关系

丙3,辛8属木,位东方 庚7,乙2,属火,位南方 戊5,癸0属土,位中央

壬9,丁4,属金,位西方 甲1,已6,属水,位北方

今天说到这,明天继续,感谢大家的关注,希望能给你们帮助

详细分析:你知道五行的颜色吗?看看你属于哪种颜色!

五行自然会有五色,这五行中它们各自所代表的颜色是什么呢?感到好奇的朋友们可以来看这五行的颜色是否与你的猜想相近吧!

五行的颜色

五行的代表颜色

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

属火的颜色:红色、紫色

属土的颜色:黄色、咖啡色、茶色、褐色

属金的颜色:白色、金色、银色

属水的颜色:黑色、蓝色、灰色

属木的颜色:绿色、青色、翠色

五行五色起源

《黄帝内经》五行与五色的搭配关系是:东方木,在色为苍;南方火,在色为赤;中央土,在色为黄;西方金,在色为白,北方水,在色黑。

木,青龙位,正东方位,青色。

火,凤凰位,正南方位,赤色。

水,玄武位,正北方位,黑色。

金,白虎位,正西方位,白色。

土,黄龙位,中央方位,黄色。

1、代表方位: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2、代表季节(节令):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末月土。

3、代表颜色:青木;红火;白金;黑水;黄土。

4、代表五脏: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脾土。

5、代表情志:怒木;喜火;悲金;惊水;思土。

6、代表天干: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

7、代表地支: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

8、代表八卦:震巽木;离火;兑干金;坎水;坤艮土。

五行和五种颜色相互关系

木在【五形人】是以苍青为主,木以一切的树木做代表,所以木是以青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上有青色,表示代表肝脏有问题。

火在【五形人】是以赤为主,赤以一切的火做代表,而火又是红色,所以火是以红色或赤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上太红润,表示心脏有问题,我们常说心火旺盛就是这个意思。

金在【五形人】是以白为主,金以一切的白做代表,白在方位上是在西方,太白金星这位天上神明主管西方,所以金是以白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色苍白,表示代表肺脏有问题。

水在【五形人】是以黑为主,水以一切的黑做代表,黑在方位上是在北方,所以水是以黑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色幽黑,表示肾脏有问题,我们常说肾水不足就是这个意思。

土在【五形人】是以黄为主,土以一切的黄做代表,黄在方位是主中央,所以土是以黄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有面黄肌瘦,表示脾脏有问题,我们常说脾土不开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五行中的“火”?

“火”是物体燃烧所产生的光和焰。甲骨文的火就像是火焰熊熊燃烧的形状,而古陶文的火好像是一个架起的火堆。后世的文字虽历经变化,但仍可从字形上见柴火燃烧之状。

学会用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在远古时代的不同地域里,人们都创设出了引导人类利用“火”的神灵,并给予相当的敬重,燧人氏和祝融就是我国传说中著名的火祖和火神。

据《韩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记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食之易生疾病。后来,人们发现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不易获得而且难以持续燃烧,人们很难保留火种。那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发,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百姓,让大家学会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火具有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取暖、冶炼等作用,将人类的生产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从而引领了人类文明的脚步。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并且把他奉为“三皇”之首,尊为“火祖”。《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关于燧人氏取火的故事,在河南商丘一带还有另一种传说: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受此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除了火祖燧人氏,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相传他从上界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教人们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真心诚意地祭祀他。这种行为触怒了水神共工,共工和祝融打了起来,结果共工抵挡不住祝融,逃到天边,一头撞倒了不周山,“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史记·补三皇本纪》)由此可见人们对火神的敬重之心。

火在五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阳中之阳,因为火性炎上,所以性质属火的多占有上位,比如太阳。就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说,《古文尚书》认为,“火”在中央,制约着其他方位;《今文尚书》认为,“火”在南方,与炎热的性质相符合。现在一般认为“火”主南方。在人体,火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素问·五运行大论》载:“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

中医认为,在五脏之中,心为君主,心又属火,其体热,其用阳,所以心阳又称心火。《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心火又被称为君火。肾中阳气,曰肾阳,亦即命门之火,又称肾火、相火等。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与生俱来,是生命发生的原动力。相火名称繁多,如龙火、雷火、龙雷之火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与命名的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就是说心为君主,肾为根本,君火为用,相火为根。相火必须在君火的统帅下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君火得其常,神明乃彰;而相火宜藏而不宜露,故曰相火以位。

“火”具有温煦的功能,如果患者出现手指冰冷、小腹隐痛、月经淡黯等症状,往往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里的阳气与相火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经常会用鹿角霜、巴戟天之类的温补药。男性患者如果出现阳痿的症状,中医多认为是命门火衰,也是用温肾壮阳助腰膝的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火不仅在自然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体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正常的状态下,生命之“火”给人体持久的温煦和助力。

本文选自《字缘中医》

主编:任宏丽 彭卫华

副主编:薛辉 颜彦

( 陵游 半夏 忘忧)

什么是五行中的“火”?

“火”是物体燃烧所产生的光和焰。甲骨文的火就像是火焰熊熊燃烧的形状,而古陶文的火好像是一个架起的火堆。后世的文字虽历经变化,但仍可从字形上见柴火燃烧之状。

学会用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在远古时代的不同地域里,人们都创设出了引导人类利用“火”的神灵,并给予相当的敬重,燧人氏和祝融就是我国传说中著名的火祖和火神。

据《韩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记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食之易生疾病。后来,人们发现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不易获得而且难以持续燃烧,人们很难保留火种。那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发,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百姓,让大家学会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火具有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取暖、冶炼等作用,将人类的生产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从而引领了人类文明的脚步。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并且把他奉为“三皇”之首,尊为“火祖”。《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关于燧人氏取火的故事,在河南商丘一带还有另一种传说: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受此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除了火祖燧人氏,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相传他从上界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教人们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真心诚意地祭祀他。这种行为触怒了水神共工,共工和祝融打了起来,结果共工抵挡不住祝融,逃到天边,一头撞倒了不周山,“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史记·补三皇本纪》)由此可见人们对火神的敬重之心。

火在五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阳中之阳,因为火性炎上,所以性质属火的多占有上位,比如太阳。就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说,《古文尚书》认为,“火”在中央,制约着其他方位;《今文尚书》认为,“火”在南方,与炎热的性质相符合。现在一般认为“火”主南方。在人体,火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素问·五运行大论》载:“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

中医认为,在五脏之中,心为君主,心又属火,其体热,其用阳,所以心阳又称心火。《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心火又被称为君火。肾中阳气,曰肾阳,亦即命门之火,又称肾火、相火等。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与生俱来,是生命发生的原动力。相火名称繁多,如龙火、雷火、龙雷之火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与命名的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就是说心为君主,肾为根本,君火为用,相火为根。相火必须在君火的统帅下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君火得其常,神明乃彰;而相火宜藏而不宜露,故曰相火以位。

“火”具有温煦的功能,如果患者出现手指冰冷、小腹隐痛、月经淡黯等症状,往往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里的阳气与相火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经常会用鹿角霜、巴戟天之类的温补药。男性患者如果出现阳痿的症状,中医多认为是命门火衰,也是用温肾壮阳助腰膝的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火不仅在自然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体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正常的状态下,生命之“火”给人体持久的温煦和助力。

本文选自《字缘中医》

主编:任宏丽 彭卫华

副主编:薛辉 颜彦

( 陵游 半夏 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