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陕北风水文化宝地袁家沟点评 陕北风水大师排名

陕北风水文化宝地袁家沟点评 陕北风水大师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民俗|陕北榆林地区的生活习俗(附图)

榆林地区既有雄浑壮美的黄土高原,又有浩瀚无垠的毛乌素沙漠,这里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千百年来,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从而形成本地区独特的民情风俗,至今许多古老的习俗还有断片的残存。

榆林民勤耕牧,俗尚鬼神,眷恋故土,不肯远徙,安于故习,不善经商。一般都忠厚善良,勤劳俭朴,待人诚恳,好客守信,平素极能吃苦,也极能忍耐,坚韧不拔,敢于斗争,一旦奋起,十分勇敢,也很坚强。旧志云:“僻近边陲,风俗淳厚,人尚气节,重质朴,衣服礼节,不事繁华。居民率以苦力度日,稍行惰慢,即衣食不给。人性多急公好义,有无常相贷,不以贫富相耀。”(《陕西省续通志》),“地姿边荒,劲悍善战,多将才,有气节”(《大清一统志》),豪爽豁达,果敢英武,钟灵毓秀,人文代起。

榆林地区共有12县,习惯上有南北6县的说法。北6县是: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南6县是:绥德、米脂、清涧、吴堡、佳县、子洲。北6县有长城横穿其境,有毛乌素沙漠的沙丘沙地;南6县皆在长城内,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因之,北南风俗有明显的差异。北6县草地文明(游牧文化)占相当比重,畜牧业素来发达,群众住柳笆庵子、砖瓦房,喜食炒米、乳酪、手抓羊肉,喜饮白酒,爱穿皮袄皮裤,颇喜起动;南6县虽受游牧文明的影响,但以黄河文明(土地文化)为主,群众住窑洞、食杂粮、穿布衣、热恋故土、不乐迁徙、以农为业、躬耕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终岁辛劳,仍怡然自乐。

榆林地区是一块比较闭塞的地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存有**、迷信、买卖婚姻等陈规陋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民间习俗在不断改变。从辛亥革命以来,榆林地区的风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35年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提倡移风易俗,不少陈规陋习被革除,许多新的风尚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民间习俗也在逐渐变化,总的趋向是:民俗日趋文明,繁琐习俗日趋简化,各地风俗差异渐渐变小。

饮食

榆林地区群众主食小米、黄米、高粱、玉米、小麦、荞麦、黑豆等五谷杂粮,主妇们善于粗粮细作,精心烹饪,变换花样、饮食颇为可口,风味小吃各地皆有,独具特色。

农民群众农忙时三餐,农闲时两餐;城镇居民,一年四季一般食两餐,只有榆林等城的一些机关、厂矿、学校食三餐;石匠、木匠、瓦匠等五色匠人为人做工时吃三餐。吃三餐大体早晚稀食,午餐干食;吃两餐时早干晚稀。稀饭主要有绿豆米汤、豇豆米粥、黑豆钱钱饭、黍(高粱)饭、和面等;60年始,玉米种植增多,不少人家吃玉米甑甑饭。干食主要有小米(或黄米)捞饭、干饭、粘饭,杂粮窝窝、面条、饼子等食品。过去,白面、大米食品吃之甚少,只有逢年过节才偶尔吃一两次,近年来群众生活好转,城镇居民均以白面食品为主,有时也吃大米,农家虽吃白面、大米的数量增加,但仍以杂粮为主。吃稀饭时,兼就萝卜咸菜,有时也吃炒面、炒米、窝窝等;吃干饭时,副食或为炒菜,或为烩菜,吃面条时或为调汤,或为洋芋丁丁汤、臊子汤、粉汤等。来人待客,逢年过节爱吃油糕、油馍、黄馍、水饺(俗称扁食)、饸饹等食品。

本地蔬菜种植不少,种类五花八门,白菜、萝卜、洋芋是家常蔬菜,夏秋多食时新蔬菜(或野菜),冬春多食淹渍之菜,故有“冬酸菜,夏野菜,主粮不够瓜菜代”之谚。菜或炒或烩,油不多放。洋芋过去仅作副食吃,本世纪70年始,洋芋产量大增,可蒸,可炒,可煮,可烧,可做成馍馍、丸子、丝儿,也可加工成芡面、粉条、花样不少。群众爱吃猪肉、羊肉、鸡肉,也吃牛肉、兔肉、驴肉,但不爱吃狗肉,有“狗肉不上台盘”的说法。北6县群众尤爱食羊肉,宰杀肥羊,大块烹煮,放以各种调料,火到肉熟,香味扑鼻,手抓即食,大嚼大咽,甚为豪放。三边(定边、靖边、安边)人爱吃羊羔肉,味道更佳,尤其喜吃黄鼠肉,既肥且美,为食之精品。过去,本地多不善食鱼,不少群众人老几辈,不知鱼味。只有神木海子里产鱼,黄河也有鱼,群众打捞食用,以府谷天桥鲤鱼最负盛名。70年始,广修水库、水坝,人工养鱼,群众才偶尔食用鱼类食品,但仍不多吃,也不习惯吃其它海味食品,只在名贵宴席中食麻雀、蛇、鳖、螃蟹、海蚌、对虾等。

榆林地区群众喜食杏、桃、果、枣、梨等水果。沿黄河一带盛产红枣,枣类食品甚多,有枣糕、枣饼、枣馍、枣炒面、枣米饭、醉枣等,香甜可口,益神补脾。神木、府谷一带盛产海红子,酸甜适口,人喜啖食。冬月乡间以海红子破烂碎小者,熬煮成浆,敷于木板,摊成平薄而坚韧的果丹皮,俨如布匹,小儿尤喜食用。

群众多饮山泉之水,清凉甘甜,尤其是榆林普惠泉水,为优质矿泉水,甘醇清沏,群众称之为桃花水。但是不少山区距水源很远,饮水颇难,定边、靖边部分山区因饮水困难,只好打土井储存雨雪水饮用。农民群众有用马杓饮用凉水的习惯。夏秋爱饮豆汤,冬春喜饮米酒、米茶。靠近内蒙草滩的群众喜饮砖茶,尤其爱用浓茶掺羊奶调之以盐制成的奶茶。来人待客,饭前饭后,必备茶水,讲究一点,还备炒米、酥油、糖、奶渣。全区无论北南皆喜用白酒待客。北6县喝酒之风尤甚,无酒不成敬意,有酒才算情浓,请客会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频频劝酒,猜拳唱曲,觥筹交错,不喝个酩酊大醉,休想停杯。府谷县麻地、皇甫一带,客来时大门关闭,用桌一张,酒一大碗,主人率子弟执壶斟酒,劝客饮用。本世纪50、60年代,酒风稍弱,80年始,酒风大炽,喝甜酒、啤酒及其它饮料的也日渐增多。

本地区红白大事宴请客人,皆早晚食饸饹,中午坐席。席面主要有5盘、8大碗、13花(13种花样)、44席(每道4个菜,共上4道)、24件等。8大碗尤为有名。8碗一般有酥鸡、羊肉丸子、麻辣肝花、猪头凉片、红烧肉、清蒸羊肉、过油肉等,炖猪肉是必吃的,一般都后带1盘杂烩菜,有时也加一、二道汤。为了让客人吃好,也有办添席的,添席主要添炖肉,1寸见方的肉块子放到盘子里,让爱吃肉的人吃够。也有的光景不好,只好吃手端8碗。手端8碗其实是人手1碗粉汤,上面加几块烧肉、丸子、炖肉、酥鸡等。办宴席榆林城的人比较讲究,喜吃12件。神木、府谷的人比较丰盛,有时上20盘,甚至上36样菜。原因是清代神木城设部员、同知等官员,专理蒙汉诉讼与纠纷交涉事宜,通常待客有满汉全席与半席之别。全席共有108道菜,甚为豪华,士绅之家竟相仿效,故有此俗。

南北饮食习惯也有差异。靠近内蒙草滩地区群众爱吃炒米、奶茶、酪丹子、酥油、黄米饭、猪肉熬酸菜等。三边人爱吃燕麦炒面、炉馍馍、养剁面、黄鼠肉、羊肉,此地糜、麻种植最多,因此黄米饭为家常便饭,喜吃油腻食品,而蔬菜吃得较少。南6县的群众爱吃钱钱饭、杂面、揪白面片、油糕等。榆林城素有“小北京”之称,居民精于烹饪,榆林豆腐、食醋均是上乘,饮食清淡雅致,为人们所称道。府谷人喜食酸粥或酸捞饭,做法是前一天将黄米浸泡于酸浆汤内,次日捞出添水或闷粥或捞饭,以油辣抹粥就咸菜,以烩菜或汤菜泡捞饭,别具风味。

榆林地区地薄土瘠,自然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前群众平常年头吃半糠窝窝熬酸白菜喝稀粥的人不少,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一有荒年,则吞糠咽菜嚼树皮啃草根的人数不胜数。南6县群众饿饭的人更多。新中国成立后,群众生活大大改善,但一遇灾年,仍要和糠窝窝、野菜等为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责任制,农民有了余粮,再也不吃糠了,白面、大米食品也经常可以吃到。本境各县有不少风味小吃,榆林的拼三鲜、粉浆饭、头脑、干烙等,米脂的卤驴大肠、麻辣肝花碗托,绥德的黑粉、油旋,佳县的马蹄酥、定靖的荞剁面、羊羔肉,神木的粉皮,清涧的煎饼,府谷的果丹皮,子洲的果馅等,均有特色。

此外,榆林县尚有炸豆腐、炸豆奶、香那、小酥饼、泡油糕、羊肉火烧、坛子糕、枣角子,府谷县还有炸麻叶、扁豆凉粉,神木县尚有马石酥、软米火烧,子洲县有雪花月饼,清涧县有芝麻饼、炒糕泡泡,定边、靖边县有剁荞粉,靖边宁条梁有炸麻花等风味食品。全地区尚有炖羊肉、羊肉扁食、羊肉包子、杂面抿夹、荞面搅团、油饼、麻汤饭等风味小吃。

服饰

本境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群众春秋夹衣,夏穿单衣、冬着棉衣,衣着简朴,注重实用。年间,贫苦百姓多穿自织土布,只有财主富户才衣着绸缎。其时上衣多是大襟右褂,俗称大襟袄,纽扣或布或木,皆为自制,颜色或蓝或黑,也是自染。男女裤均不开口,裤腰宽大,穿时折迭,俗称大裆裤。内衣:男子穿布褂,女子穿肚肚。平时男子腰束蓝、白腰带,劳动时另加坎肩;女子腰系围腰。富人绅士也有穿长衫、套马褂的,城中少妇也有穿旗袍的,但仅是少数。其时贫苦百姓穿衣甚为困难,冬衣、夏衣连用,去棉为夏衣,充棉即冬衣。有的一年四季穿一件烂衲袄、补丁摞补丁的裤子,或者穿一件烂皮袄。小孩十二三岁尚无裤子,仅穿一个红兜肚,既不蔽体,又不遮羞,也难御寒,甚为寒苦。长城北风沙区群众,因天气寒冷,穿羊皮袄、羊皮裤的也不少,故有“草地三件宝,炒米、奶茶、大皮袄”之谣。本世纪30年始,阴丹蓝、斜纹、海昌蓝、红布等涌入,布料改变,穿中山服、对门襟的人逐渐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穿大襟袄、大裆裤的人渐渐少了,穿自织土布的人也罕见了,皆穿市场买来的各种机织布,50~70年代,以卡叽、斜纹、灯芯绒、凡立丁等布料为主,其时崇尚蓝、灰、黑、黄等色,衣服颜色式样单调,穿衣讲究整洁、实用,衣不蔽体的现象没有了,系腰带、穿肚肚的人少了,冬有冬衣,夏有夏衣,既有内衣,又有外衣,但自制为主,衣服仍有补丁之处,故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谚。本世纪80年始,群众服饰变化甚大,从耐穿结实,转向美观、时新;从便宜的面料转向高档的面料,从单一的棉布发展到各种化纤、丝毛织品,自制的渐少,买穿成衣的渐多,衣服几乎难以见到补丁之处,城镇、川道地区尤为明显。男女服装随季节更换,式样向大城市看齐。冬穿棉衣棉裤,必有罩衣,为了御寒穿布面裘衣的人也有,穿呢大衣的人渐多。年轻人爱美,嫌棉袄棉裤臃肿,仅穿毛衣毛裤,外罩时新服装,出门时穿一件毛呢大衣,十分潇洒。春秋穿线衣线裤或毛衣毛裤,外罩时新服装,也有穿风雨衣的。夏天穿质地轻软的衣服,少妇少女也有穿裙子的。一年四季内衣、内裤是必穿的。年轻人追求时髦,讲究质地、颜色,力求款式新颖,男子西装革履,女子五彩缤纷,竟相比妍。小孩子穿戴更是讲究,只求其好,不怕破费银钱。

初年,农村男子头发四周剃去,头顶蓄长发、编成独辫,盘于头上。城里知识人留分头,个别清朝遗老,仍大辫缠头。一般家庭妇女均留长发,用银簪盘结脑后成髫,外罩发网,青年女子,喜留单辫扎以红头绳,男孩子一般头顶上留发似锅铲形,俗称锁锁头。后来,男子多留分头或光头,女子变为短帽盖头。青年男子多不戴帽子,喜拢毛巾,拢法是用毛巾包头,在前面打一个结,民歌中有“羊肚子毛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上真好看”等唱词。成年男子头戴瓜壳帽或白月牙帽,也有戴八角帽的,冬天戴毡帽,夏天戴草帽,富绅也有戴礼帽的,女子喜拢黑丝手帕,戴帽的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子留分头、小平头、青年头,戴军人帽、工人帽、火车头帽的渐多,戴瓜壳帽、月牙帽的渐少。女子留短帽盖、双辫,不戴手帕,不别银簪,而改转各式围巾,年轻女子戴小巧玲珑的花帽,老年妇女戴黑色绒帽。80年代青年男子留长发的有增无减,女子烫发的也日渐增多。青年人一般不戴帽子,拢羊肚毛巾的几乎难以见到。中老年人头饰变化不大。

时期,男子穿牛鼻子鞋和遍纳鞋、软布鞋。牛鼻子鞋是船型双梁鞋,遍纳鞋是一针一线纳的底子和帮子,富裕之家冬天穿毡鞋或棉鞋。女子穿软布鞋或绣花鞋,也有穿木托鞋的,此鞋后跟有一木托,走路有声,鞋面扎花,供小脚女人穿用。袜子或布或毛,皆为自制,男子只在冬天穿,女子一年四季皆着袜,并有裹脚布缠束三寸金莲。其时以脚小为美,以脚大为丑。初年各县皆有天足会,禁止妇女缠足,但禁而不止。20年,陕北闹红,妇女才渐渐免去缠足之苦,才能穿正常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鞋的式样增多,群众穿遍纳鞋的渐无,改穿软布鞋、运动鞋、军便鞋、皮鞋、塑料鞋等,夏有凉鞋,冬有暖鞋。袜子也改为机制袜。妇女四季穿袜,男子春、秋、冬着袜,近年夏季着袜的增多,但仍有不少不穿袜子。

年间,妇女戴银手镯或玉手镯,耳上穿孔,戴金、银、玉坠;男女也有戴各种戒指的;小孩戴金、银、玉手镯、脚镯,项佩有长命锁的项圈。新中国成立后,妇女戴手镯的渐少,戴手表的渐多,一度时期,戴耳环、戒指的几乎绝迹。本世纪80年始,戴手镯的时有所见,戴耳环的也渐多,男女戴戒指的习俗又恢复了,城镇尤为明显。也有小孩戴手镯、脚镯、长命锁的。妇女涂脂抹粉也不足为奇了。

一般说来,城镇居民服饰较农村群众服饰新颖、变化大;年轻人的服饰较中老年人新颖、时髦;城镇人讲究美观,农村人注重实用。青年人注重漂亮,中老年人讲究合身。女子较男子讲究。根据行业不同,军人、政法干部、防疫人员、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等国家工作人员皆着统一服装,不少工厂、商店职工上班时也穿统一的工作服。

居住

榆林地区群众,因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不同,居住习俗也不一样。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群众,多居住窑洞。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保留古代穴居的习俗。土窑的地基多选用胶土山坡,先剖开崖面,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形口子,挖进去一两米以后,便朝四面护展,修成一个鸡蛋形洞,再用宽镢剔光窑面,抹上粘泥,有时为了固实,窑顶间隔用柳椽支撑。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者达20多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小方窗,仅一平方米左右,光线甚暗;另一种是半圆窗,约有3~4平方米,光线较好,土窑洞冬暖夏凉,不易漏雨,修造容易,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窑面子容易雨蚀,山崩土陷容易坍塌。

窑洞形式较多,除土窑洞外还有砖、石窑洞、接口子窑洞,近年又增加了薄壳窑洞。一院窑洞一般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两开。窑腿上多有小窑,敬祭天地神灵。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石板,或用砖砌花墙,防止雨水冲刷。佳县、米脂、绥德、吴堡一带,不少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修成走廊,这叫穿厦,独具一格,更为美观。窑洞的门窗多是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或曲或直、或横或竖,曲直交错,长短相间,组成各种美术图案。佳县、吴堡一带多为双扇花格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横山等处为双扇实心门。

长城沿线风沙区群众多居住房子。这种房屋也有多种。一种是土屋。整土成墙,用木作栋宇,或用柳把弯曲搭庵,上用泥土盖顶,多为中门,左右两开,窗户或是小木窗,或用柳条编织而成。房屋两边,毗连畜圈,四面或用土墙环围,或用木棍围成篱笆。由于地广人稀,院落皆很大,每户间居住距离甚远,土屋土墙土院,甚为简陋,俗称茅庵草舍。第2种是砖瓦房。或砖或石砌成墙壁,木作栋宇,中檩架高,前后檩略低,顶部铺瓦,这种房屋城镇多见之。第3种房屋是楼板房。一般用砖砌墙壁,用钢筋混凝土楼板盖顶,上盖油毛毡,这是近年兴起的建筑。第4种是楼房,多为城镇居民、机关居住,本地区一般楼房3~5层,尚无10层以上的楼房。

不管住房还是住窑,群众不喜床板,而喜火炕。炕和锅灶相连,有掌炕和门口炕的区别,富裕人家还在掌炕边置木窗,谓之暖阁。多用柴炭烧饭取暖,定边、靖边部分地区昔日烧畜粪,近年渐无,黄河畔上的群众有烧河柴的习俗。炕上大多铺高粱杆或芦苇、(席蓟)席子,羊毛毡,室内陈设有几只酸菜缸、几个米面囤、一两个箱柜而已。近年群众生活好转,水泥为地,瓷砖为墙,屡见不鲜;室内陈设,既有新式家具,又有电视机、录音机等现代化设备,日趋豪华。

一般说来,北6县群众居住分散,院落甚大,但修建比较简易,有的地方甚至无有厕所和畜圈;南6县群众居住集中,院落较小,修建较细致、讲究。

修窑建房是一家中的大事,群众多喜居住近水、向阳之地,修建前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修建时邻居和亲戚朋友互相帮工,修成后有合龙口(或上梁)的习俗。合龙口在窑洞尚未完成时举行,合龙口仪式一般在中窑举行。匠工预先在窑面拱洞中间留一小缺口,是谓龙口,请阴阳选定吉日良辰,届时鸣炮3声,唢呐高奏,一石工大师傅手端1个盛有五谷、碎馍、碎糕的碗,边撤边唱,掌线大师傅肩搭1块红布,在龙口里放进五谷、五色丝线、五色布条、五色石子、糕片、肉块、书本、笔墨等,然后迅速把砖或石砌上。上梁时讲究也很多,要敬祀天地神灵,唱祝贺之歌。要在窑房两边贴红对联、悬挂红布,宴请工匠、亲朋,尤其要给工匠红布、钱钞以示酬谢。住新窑乔迁时要暖窑(房),晚上邻居皆来祝贺。大人携酒,小孩拿画(空手是不该去的),纷纷赶到新居,主人笑脸相迎,小孩放鞭炮迎接,主人以美酒菜肴招待,众人举杯畅饮,有说有笑,有时喝酒曲助兴。酒暖人心,人暖屋新,夜阑方散。

本境群众居住和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新中国成立前,贫苦百姓多住土房土窑,而财主富户才修深宅大院。靖边青阳岔有一官吏,在镇上修筑了有60多孔窑洞的四合大院,并有很讲究的大门门楼。米脂县财主富户较多,窑洞更为讲究。米脂杨家沟马新民自己设计的窑洞,中西合壁,颇为新颖,米脂刘家峁姜姓地主庄院风格独特,可谓窑洞之首。神木、绥德、米脂、榆林城有不少四合院,或窑或房,颇为美观。榆林城内的四合院尤其讲究,住宅多用砖瓦白灰建筑,庭堂厢房,配合方整,正房多5楹,3明2暗,两旁另设耳房,穿廊虎抱,雕梁画栋,门楼装饰飞檐兽头,变化多端,很有特色。个别富户门前树旗杆,蹲石狮子,大门为水磨的砖砌门楼,门内有照壁,二进中有月亮门,分前后院,后院内眷居住,前院是书房会客室等,迎墙照壁,飞禽走兽,楹桷雕刻,曲径通幽,甚为雅致,如入北京之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群众生活的改善,群众修建砖石窑洞、房屋多了起来。1979年以后,城乡掀起修窑建房热,,群众住宅面积增多,质量提高。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坚固耐用,窑房内布局多样,客房、卧室、厨房,应有尽有,个别也有设浴室的,油漆门窗,安装玻璃,室内室外,装饰一新,宽敞考究,大异旧时。但简陋的住处,为数仍不少,尤其是偏僻的村庄,土窑土屋土墙土院还随处可见。

行旅

清末民初,境内尚无公路,村镇多为人行便道,羊肠小径,坎坷不平。即使所谓“官路”,也宽不过2米。或则风沙扑面,或则爬山过墕,沟沟壑壑行旅甚为艰难。其时群众出门,多赖步行,日行百余里是平常之事,穷人骑驴,富人骑骡马,也有骑骆驼的。“骑驴婆姨赶驴汉,怀中抱个肉疙蛋”,形象地反映了行旅之俗。还有一种简易骡轿,俗称架窝子,用二木架于前后二骡背上,轿形上部拱圆,如窑洞状,用苇席遮蔽,搭以布单而成。乘坐时下部填充包裹行李箱笼等物,上铺被褥,可坐可卧,可避风寒,可避日晒,日行数十里,逍遥散淡,良可自如.这种骡轿多为官绅户乘坐,贫民只有在结婚时偶而使用。也有人抬轿舆,乘坐者更少。其时短途运输多为肩挑背负,长途运输靠骡马、骆驼、毛驴等牲畜驮运,川道地区尚有马车、牛车,这些车皆是木轮上包以铁皮,行车缓慢,数量也很少。沿河群众冬天冰上运输使用“拖子”。拖子用两道硬木制作,下面镶有铁条,一人前拉,一人后扶,简易结实,一拖子可拉数百公斤东西。山间饮水,多备驮桶用畜驮,赶负驮之牲畜遇狭窄砭崖处,要高声吆喝,便于避让。黄河沿岸,用木船运输,黄河风急浪大,翻船事件时有发生。其时境内河流上很少有桥,能通行船只的两岸,往来皆赖木船。不能通行船只的,夏季涉水而过,冬季踏冰而过,春秋季节,能支蹑石则支蹑石,无法支蹑石的则数村群众集资出力用高粱杆、木椽等搭设临时性便桥。其时行旅艰难,群众出门,多择日而行,以求吉利,有庙则向神灵祈祷,保佑平安。路过高崖石砭,随时拣一小石支撑于崖砭,企求崖砭牢固,以便平安通行。黄河船夫对河神礼拜甚勤,定时烧香焚纸,祈求四季行船风顺。并有在正月举行迎财神的习俗。迎财神,也叫出行,在正月初二、三日卯辰巳午几个时辰举行,在有枣树的山上选定方向,地上堆起3堆土,每堆上点3柱香,烧黄表纸3张,祭奠放炮。最后在枣树上折枣枝1支拿回,就算得到“财”了,并相互道贺“发财”,回话是“大家发财”。

本世纪30年代,境内始有公路,其时公路以运输军用物资为主,客运、货运尚少,加之公路质量差,很难正常通行,因之群众行旅,一如既往。

新中国成立后,公路逐年增加,乡村道路也逐步得到改善。1984年后乡乡可通汽车,群众行旅方便多了。出远门皆乘坐汽车,就近往来或用自行车、摩托车、轻骑代步,或乘坐手扶拖拉机等。步行的很少,骑牲口的更少见了。运输货物,长途用汽车、拖拉机等,乡间短途运输靠架子车、胶车,肩背人挑的现象少了,本境黄河上现有两座大桥,往来也方便多了,黄河上的木船也改为机动船,风险小了。其它河流上修了不少永久性桥梁,往来支蹑石、搭浮桥、乘木船的地方也少了。早在40年代,本境即有空运,但时盛时衰,80年代航空事业大有起色,1988年榆林西沙飞机场正式通航。1989年包神铁路通车,本境首见火车。由于行旅方便,出门择日子、敬路神等习俗渐少。

陕北文化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并注明来源,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陕北故事投稿邮箱:904340982@qq

小编微信:EMAxiaopan

感谢阅读,收藏、转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评论区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小编会认真看大家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让“陕北头条”更加完善、积极健康、正能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