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经典古语怎么说 八字经典古语有哪些

八字经典古语怎么说 八字经典古语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美到极致的八字短句,句句经典句句爱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是李白与下的句子,

每次读时,

只觉如梦如幻,美到心间。

一直以来,

我们习惯了读五言诗、七言诗,

抑扬顿挫,韵律和谐。

实际上,

诗文中还有很多美到极致的四字短句。

那些美到极致的八字短句,

只读一遍,就再也忘不掉。

01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路过蜻蜓TW:高中的时候我讲过这首诗,之前只觉得写的很美,现在才发现确实是我一直期待过的生活了。

每个人心底,大概都有一个隐居梦。抛却名利,屋前栽花,屋后种菜,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足矣。

02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个体的悲欢离合,在时代的长河里也不过尔尔。

如果真的有轮回多好,率性而活不必担心试错成本,肆意玩乐不必担心被淘汰。什么名利恩仇,不足费心,过眼云烟罢了。

03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佚名《陇头歌辞三首》

孤独是一个人在无边的夜色中,孤独是一个人行走在荒野中,是如梭的人群,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上一句话,是没有人关心你。

飘零与孤苦在读者眼里总是能够找到诗意的诠释。

04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张可久《殿前欢·客中》

为了那半纸的功名,我穿过了风雪千山。

名利如浮云,富贵似流水。为名累,为利累,何时有尽头?

山水踏遍,放下世俗尘念,不再虚苦劳神,方见人生真味,方得自在安宁。

05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易经》

在这尘世之中我一个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节操,就算只我一人孤独坚守我也情愿。

即使是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06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吴均《与朱元思书》

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的,但我愿意躺在小舟上,随它带我去向何方。

人生最舒服的是怡然自得。

07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雕龙·情采》

只有繁丽文采却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品味起来,定令人生厌。

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真诚的人才长久。

08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风雨》

遇见你时,我闻到了花香,连天上的月亮都落了下来,化作你来时所踏的光。

我贪恋的人间烟火,不偏不倚全是你。

09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

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

成年后的这么几年,好像一瞬间一样。过的好快,可它还不是梦。这么真实的生活也好像梦一样。

10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苏轼《行香子·述怀》

我最怀念某年,空气自由新鲜,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我沉睡一夏天。

当生活,从繁复里抽身归为平静时,一个人,吃茶看书,或选一张唱片听听老歌,看着树上刚发的新芽。一个人, 安稳而又恬淡,这样才挺好。

11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孔融《论盛孝章书》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前望秋色渐来,回首夏未远去,站在四季过半的节点上,内心不禁生出几分眷恋和怀念。

12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绸缪》

遇见你是我的幸运,美好到让人不知所措。

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际遇,但凡灵魂相似的人,都会重逢,没有邀约,没有盟誓,别问是缘是劫,就这样踏着月色和清香向你走来,或许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的久别重逢。

经历了多少回眸,又有多少次擦肩,才终有浅浅回报,得以遇见此人。至此,一切美好都得以实现,生活开始明朗。

13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菜根谭》

赏花应赏含苞待放,全开则易凋零;喝酒应当喝到微醺,过度则易忘形。似醉非醉之时,眼前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聋半哑半心安。这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定数,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醺,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一趟,不过四季。半醉,半醒,半自然,半俗,半雅,半随缘。

14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曹丕《善哉行·其一》

现在不快乐,时光也照样流逝。

人生苦短,岁月如驰,管它功名声就,不过都是大江大河中的沧海一客,想太多干嘛,快乐最重要。

15

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尘世间哪有真正的净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细品一盏茶、用心读一本书、聆听一段美妙的旋律、与山水草木亲切拥抱,这就已足够抚慰尘劳,慰籍你我的心。

时光易逝,刹那即是一生。有些事,最好不要等明天再做;有些话,最好现在就跟你说。因为,哪里有那么多明天呢!

每个人都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喜欢什么就去坚持吧,当你向梦想奔跑时,它也在奔向你。

美到极致的八字短句,句句经典句句爱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是李白与下的句子,

每次读时,

只觉如梦如幻,美到心间。

一直以来,

我们习惯了读五言诗、七言诗,

抑扬顿挫,韵律和谐。

实际上,

诗文中还有很多美到极致的四字短句。

那些美到极致的八字短句,

只读一遍,就再也忘不掉。

01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路过蜻蜓TW:高中的时候我讲过这首诗,之前只觉得写的很美,现在才发现确实是我一直期待过的生活了。

每个人心底,大概都有一个隐居梦。抛却名利,屋前栽花,屋后种菜,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足矣。

02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个体的悲欢离合,在时代的长河里也不过尔尔。

如果真的有轮回多好,率性而活不必担心试错成本,肆意玩乐不必担心被淘汰。什么名利恩仇,不足费心,过眼云烟罢了。

03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佚名《陇头歌辞三首》

孤独是一个人在无边的夜色中,孤独是一个人行走在荒野中,是如梭的人群,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上一句话,是没有人关心你。

飘零与孤苦在读者眼里总是能够找到诗意的诠释。

04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张可久《殿前欢·客中》

为了那半纸的功名,我穿过了风雪千山。

名利如浮云,富贵似流水。为名累,为利累,何时有尽头?

山水踏遍,放下世俗尘念,不再虚苦劳神,方见人生真味,方得自在安宁。

05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易经》

在这尘世之中我一个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节操,就算只我一人孤独坚守我也情愿。

即使是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06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吴均《与朱元思书》

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的,但我愿意躺在小舟上,随它带我去向何方。

人生最舒服的是怡然自得。

07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雕龙·情采》

只有繁丽文采却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品味起来,定令人生厌。

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真诚的人才长久。

08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风雨》

遇见你时,我闻到了花香,连天上的月亮都落了下来,化作你来时所踏的光。

我贪恋的人间烟火,不偏不倚全是你。

09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

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

成年后的这么几年,好像一瞬间一样。过的好快,可它还不是梦。这么真实的生活也好像梦一样。

10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苏轼《行香子·述怀》

我最怀念某年,空气自由新鲜,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我沉睡一夏天。

当生活,从繁复里抽身归为平静时,一个人,吃茶看书,或选一张唱片听听老歌,看着树上刚发的新芽。一个人, 安稳而又恬淡,这样才挺好。

11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孔融《论盛孝章书》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前望秋色渐来,回首夏未远去,站在四季过半的节点上,内心不禁生出几分眷恋和怀念。

12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绸缪》

遇见你是我的幸运,美好到让人不知所措。

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际遇,但凡灵魂相似的人,都会重逢,没有邀约,没有盟誓,别问是缘是劫,就这样踏着月色和清香向你走来,或许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的久别重逢。

经历了多少回眸,又有多少次擦肩,才终有浅浅回报,得以遇见此人。至此,一切美好都得以实现,生活开始明朗。

13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菜根谭》

赏花应赏含苞待放,全开则易凋零;喝酒应当喝到微醺,过度则易忘形。似醉非醉之时,眼前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聋半哑半心安。这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定数,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醺,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一趟,不过四季。半醉,半醒,半自然,半俗,半雅,半随缘。

14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曹丕《善哉行·其一》

现在不快乐,时光也照样流逝。

人生苦短,岁月如驰,管它功名声就,不过都是大江大河中的沧海一客,想太多干嘛,快乐最重要。

15

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尘世间哪有真正的净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细品一盏茶、用心读一本书、聆听一段美妙的旋律、与山水草木亲切拥抱,这就已足够抚慰尘劳,慰籍你我的心。

时光易逝,刹那即是一生。有些事,最好不要等明天再做;有些话,最好现在就跟你说。因为,哪里有那么多明天呢!

每个人都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喜欢什么就去坚持吧,当你向梦想奔跑时,它也在奔向你。

18句最养人的古语,每一句都是修身指南,发朋友圈引人共鸣

妈妈以前总爱说:老话最养人。那是前人用事实积累下来的经验。

小时候不以为意,长大后,才感慨这是真理。

中国最养人的老话,都藏在那些经典的古藉里。18句最养人的古语,读完受益终生!

1、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解读】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量力而行,过错便少了。

【感悟】量力而行,方能长久。

2、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红楼梦·第五回》

【解读】你越孤高,别人越嫉妒,你越高洁,全世界都讨厌你。

【感悟】洁身自好、坚持原则固然没错,然而也要懂得人情世故,不要对别人过于苛求。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解读】人站在池边想着肥美的鱼,不如回去织个网,把鱼捕回去。

【感悟】与其羡慕别人的黑马,不如努力做好自己的个股。只要你努力进取,总有一扇门是为你打开。

4、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说林训》

【解读】翻船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会游泳的人;马狂奔的时候,才能知道哪个人的骑术更高明。

【感悟】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5、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解读】花言巧语,虚伪讨好的人,心中是没有多少仁义的。

【感悟】一个人表面上有多热情,内心就一定有多虚伪。

6、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训》

【解读】干枯的竹子能生火,但不去钻它就不会燃烧;地下藏有泉源,但不去挖掘就流不出泉水来。

【感悟】天上就算掉馅饼,你如果不弯腰,也捡不到。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解读】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感悟】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8、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世说新语》

【解读】从竹管中看豹,只看到一点斑纹。

【感悟】当你看人看事的目光狭隘时,结果就是短浅的。

9、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

【解读】心神安定,不浮躁,拥有深刻的智慧和沉毅的勇气,这是做大事所须具备的主要能力。

【感悟】六军阵前不慌乱,才是真正的大将之风。

10、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子·观行》

【解读】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感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必事事纠结强求,接受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也是一种智慧。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解读】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感悟】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1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解读】学好像登山一样难,一步一步走来,学坏像山崩一样容易,一下子彻底毁灭。比喻学好很难,学坏非常容易。

【感悟】刘备说得好:勿心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解读】已经做过的事情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情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感悟】人生下半场,最好的活法就是——别和自己过不去。接受了不完美,你就释怀了。

14、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菜根谭》

【解读】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也就是要注意到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不要过高地估计对方的能力。

【感悟】给别人台阶,自己也有台阶,给别人面子,自己也有面子。因材施教,方得受用。

15、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九章·抽思》

【解读】谁不施舍别人就能得到报答?谁不经播种开花结果就能得到收获?

【感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付出,方有收获。

16、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红楼梦·第三回》

【解读】虽然生就一副好面容,肚子里却没有半点学问。

【感悟】美丽的外在,永远比不上丰富的内在。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解读】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感悟】真实的幸运,不过只是早撞南墙早回头。

18、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也。——《小窗幽记》

【解读】由平淡而后逐渐变得浓厚,由疏远而后逐渐亲近,由接触而后相知,这是交朋友的方法。

【感悟】正因为泛泛之交太多,真正的朋友难求,所以知己才分外可贵。比起患难之交,平淡真诚更为贴己。

插画作者:谢友苏

中国古典诗词全部词牌、曲牌详释

《竹枝》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词谱》所收皇甫松、孙光宪二人词,每首均叠用“竹枝”、“女儿”作为和声。

《十六字令》

词牌名。又名《归字谣》、《苍梧谣》。因全词只十六个字,故名。单调,平韵。

《闲中好》

词牌名。因唐段成式词起句为“闲中好”,故名。单调十八个字,有半韵、仄韵两体。

《纥那曲》

词牌名。唐刘禹锡所作五言绝句中,有“同郎一回顾,听取纥那声”句,或谓“纥那”系和声,并因此得名。单调二十字,平韵。

《罗唝曲》

又名《望夫歌》。词牌名。因陈后主在金陵建有罗唝楼而得名。唐歌女善唱此曲,元稹曾赠以诗云:“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单调二十字或二十八字,皆平韵。

《南歌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南柯子》、《风蝶令》等。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平韵。双调五十二字,又有平韵、仄韵两体。唐另有《南歌子词》,系五言绝句,与此调不同。

《荷叶杯》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双调五十字,皆平韵仄韵互用。

《回波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或作《回婆乐》,又名《回波词》。北魏尔朱荣与左右连手踏地歌唱《回波乐》,歌辞久佚。其曲入唐大曲。现存唐人词皆为六言绝句体。首句例用“回波尔时”四字起。单调二十四字,平韵或仄韵。

《望江南》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乐府杂录》谓此调本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后进入教坊,改此名。白居易依其调作《忆江南》,始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江南好》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②曲牌名,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同。

《忆江南》

词牌名。即《望江南》。

《江南好》

词牌名。即《望江南》。又《满庭芳》亦别称《江南好》。

《捣练子》

①词牌名。以咏捣练而得名。又名《杵声齐》、《深院月》等。单调二十七字;另一体双调三十八字,皆平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双调”。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但与词牌《生查子》半阕相近,《九宫大成谱》以为即《生查子》,用作小令,或用在套曲中。

《潇湘神》

词牌名。又名《潇湘曲》。此调始于唐刘禹锡咏湘妃词,故名。首三字例用叠句,如“斑竹枝,斑竹枝”,与《竹枝》相类。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章台柳》

①词牌名。又名《忆章台》。唐韩翃《寄柳氏》词:“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后人即名此调为《章台柳》。单调二十七字,仄韵,一叠韵。②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南乡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②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句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采莲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为七言四句带有和声的声诗,唐皇甫松撰此调。其一三两句句尾加和声“举棹”,二四两句句尾加和声“年少”,犹竹枝词中之“竹枝”、“女儿”。但竹枝词以“竹枝”二字和于句中,“女儿”二字和于句尾,此则一句一和声。

《浪淘沙》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词谱》谓:“《浪淘沙令》创自'刘(禹锡)白(居易)'。”专咏调名本意。原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刘禹锡九首为正格,白居易六首为拗体。南唐李煜始作《浪淘沙令》,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四字,平韵。宋人也有于前段或前后段起句减一字的,也有稍变音节而用仄韵的。另有《浪淘沙慢》,一百三十三字,入声韵。②曲牌名。南曲越调和北曲双调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五十四字体的半阕相同,但曲调各异,用途亦不相同。又南曲羽调也有《浪淘沙》,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

《阿那曲》

词牌名。本为七言绝句,唐人以人乐府。“阿那”即“婀娜”。旧题杨太真所作此曲,系仄韵绝句。宋人名《鸡叫子》。

《清平调》

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开元中,李白供奉翰林,时宫中有红、紫、白、浅红四色木芍药(即牡丹)花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时李白尚在醉中,乃成三章,由李龟年手捧檀板歌之,伴奏有梨园子弟十六人。每遍将换,玄宗自倚玉笛和之。《碧鸡漫志》谓《清平调》词,乃于古乐“清调”、“平调”中制词。单调二十八字,平韵。即七言绝句。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

《甘州曲》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二十九字,平韵。另有《甘州子》,实为一调,惟起首易三字句为七字句。

《抛球(毬)乐》

原为五言六句的声诗,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瑶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忆王孙》

①词牌名。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单调三十一字,平韵。另一体双调五十四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同。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北曲仙吕宫又有《一半儿》,于此曲全同,仅改末句为“一半儿**一半儿*”,元明以来小令中颇常见。

《调笑令》

①词牌名。单调仄韵。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起句二字重叠,如冯延巳“明月,明月”一首;又一体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用于北宋“转踏”中。②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句格律与词牌三十八字体相近。用在套曲中。

《遐方怨》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三十二字,双调六十字。皆平韵。《词谱》谓此调惟《花间集》有之,宋人无填此者。

《如梦令》

词牌名。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后改今名。单调三十三字,仄韵,又名《宴桃源》。其复加一叠者名《如意令》。

《诉衷情》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三字,平韵、仄韵互用。双调有四十一字(又名《桃花水》)、四十四字、四十五字三体,平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商调。一说属小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双调体全阕同,亦有仅用前半阕者。用作引子。

《天仙子》

①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本名《万斯年》,后用为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黄忠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又有二:其一用作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前半阕者。另一用作过曲,与词牌全阕同。

《风流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三十四字,仄韵。另有同名慢词,双调一百十字,平韵。

《归自谣》

词牌名。双调三十四字,仄韵。《词律》列为《归国谣》之一体,注“国—作自,谣—作遥”,但两者是非一调。

《江城子》

①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水晶簾》等。唐五代词多为单调,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平韵。至宋人始作双调七十字,有平韵、仄韵两体。②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双调体半阕同。用作引子。另南曲越调有《江神子》曲牌,亦名《江城子》,与中吕宫《江城子》不同。

《江城梅花引》

词牌名。又名《江梅引》、《摊破江城子》等。《词律》谓“此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李白)'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但以后半不似《梅花引》为可疑;又说“或腔有可通。未可知也”。双调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声叶韵与全押平韵两体。宋洪皓使金被留时所作咏梅四首,最有名。因其每首有一“笑”字,称为《四笑江梅引》。

《江梅引》

词牌名。即《江城梅花引》。

《相见欢》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秋夜月》、《上西楼》、《乌夜啼》等。双调三十六字,上阕平韵,下阕两仄韵两平韵。

《秋夜月》

词牌名。即《相见欢》之别名。

《何满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河满子》。唐玄宗时歌人何满子临刑哀歌一曲以自赎,竟不得免,后来此曲即以歌者何满子为名。此调在唐五代有五言四句、六言六句、七言四句三种声诗。《花间集》所收即第二种,单调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双调七十四字,均平韵。宋人又有双调仄韵体。

《长相思》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梁陈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双调三十六字,平韵。二叠韵。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字句格律去前者全异,当是同名异曲。宋人演为《长相思慢》,双调一百零三字,或一百零四字,平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亦有仅用半阕者。用作引子。

《风光好》

①词牌名。《南唐近事》载,宋陶谷使南唐时,自恃为上国使者,辞色毅然不可犯。韩熙载乃命妓秦弱兰佯为驿卒女,谷与相嫟,并作《风光好》词赠之。后谷于后主席上仍倨傲如前。乃命弱兰歌此词,谷大窘,即日北归。沈辽《云巢编》则谓谷出使之国为吴越,与谷相者为任社娘。谷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②曲牌名。属南曲羽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

《醉太平》

①词牌名。又名《凌波曲》、《四字令》、《醉思儿》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正宫。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不同,彼此亦不相同。北曲或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内。南曲亦名《升平乐》,用作过曲。

《春光好》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玄宗临轩击鼓,见春色明丽,取为曲名。又名《愁倚阑令》等双调四十字,平韵。又《喜迁莺》亦名《春光好》,但与此调不同。

《酒泉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平韵为主,间入仄韵。有二体:一见于敦煌曲子词,双调四十九字。北宋潘阆依之,因忆西湖风景而作,故又名《忆余杭》;《词谱》据《湘山野录》,谓此为潘阆自制曲,非。一多见于《花间集》,自四十字至四十五字,句法用韵彼此大同小异。

《生查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中有此调。文人作品以唐末韩偓所作为最早,双调四十字,仄韵。按“查”字一说即“楂”字或“槎”字之误。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固。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另北曲曲牌《捣练子》,属“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生查子》半阕同,《九宫大成谱》以为即《生查子》。

《昭君怨》

词牌名。又名《洛妃怨》等。双调四十字,两仄韵两平韵。

《女冠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小令始于温庭筠,双调四十一字,平韵。内容多咏女道士。长调始于柳永,双调一百十一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许多宫调都有同名曲牌。以属南曲黄钟宫、南吕宫、北曲黄钟宫者较常见。黄钟宫两曲字句格律都与词牌长调全阕同,也都有只用前半阕的;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属南吕宫的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也作过曲。

《点绛唇》

①词牌名。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双调四十一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属黄钟宫,字句格律与词牌相同,用作引子。北曲属仙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四、三、四、五(五句),与词牌前半阕同。一般用作仙吕套曲的第一曲。京剧等剧种使用时,大都照北曲唱法,或加以变化,一人独唱或众人分唱,以唢呐伴奏,作为武将上场的引子。

《归国遥》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二字或四十三字,仄韵。与宋词《归自谣》不同。

《浣溪沙》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或《浣纱溪》。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又宋周邦彦曾作《浣溪沙慢》,双调九十三字,仄韵。②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山花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在五代时为杂言《浣溪沙》之别名,即就《浣溪沙》的上下段中,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故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亦有径称《浣溪沙》者,见敦煌曲子词。又因南唐李璟词“细雨梦回”颇为著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名。双调四十八字,平韵。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则押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清商怨》

词牌名。又名《关河令》等。《词谱》:“古乐府有《清商曲》辞,其音多哀怨,故取以为名。”双调四十三字,仄韵。又《撷芳词》(即《钗头凤》本名)亦别名《清商怨》,与此不同。

《卜算子》

①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宋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八十九字。仄韵②曲牌名。一名《百尺楼》。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花》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名《玉树花》,为南朝陈后主所制曲。词调为双调四十四字,仄韵。元人词集中有一体,又名《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平韵。字句格律与唐宋人作品不同,实是北曲。②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五、三、四、五(七句),末句前增加五字或六字句数句。或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

《巫山一段云》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另一体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平韵,下阕换两仄韵两平韵。

《采桑子》

唐教坊大曲有《采桑》,截取一“遍”单行,用为词牌。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摊破采桑子》,一名《摊破丑奴儿》,六十字;皆平韵。宋词另有《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儿慢》,九十字,多平仄互叶。

《丑奴儿》

①唐教坊曲名。又名《丑奴儿令》,即《采桑子》。②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其一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又南曲正宫有《丑奴儿近》,与词牌《丑奴儿慢》前半阕略同,用作过曲。

《菩萨蛮》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杜阳杂编》称唐宣宗时,女蛮国来聘,见其高髻金冠,缨络被体,号为菩萨蛮队,当时优人遂制《菩萨蛮》曲。此说不可信。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菩萨蛮》曲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两平韵。②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子夜歌》

词牌名。《菩萨蛮》的别名。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翠园枝》等。双调四十五字,仄韵。

《一落索》

词牌名。一作《一络索》,又名《洛阳春》、《玉连环》等。“一落索”本宋时俗语,犹言一大串。双调自四十四字至五十字,仄韵。

《玉连环》

①词牌名。亦作《玉联环》。即《一落索》。又,《词谱》载宋冯艾子自制曲,亦名《玉连环》,双调一百零四字,仄韵。两者不同。②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谒金门》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空相忆》、《出塞》等。双调四十五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北曲《朝天子》亦名《谒金门》,与此不同。

《出塞》

词牌名。即《谒金门》。

《朝天子》

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仄韵。《词谱》谓系“唐教坊曲名,《阳春集》名《思越人》”。但《教坊记》未列此曲。一说当为“朝天紫”之误,唐曲中也无此曲,只有《朝天》或《朝天乐》。②曲牌名。北曲中吕宫、南曲南吕宫均有同名曲牌。北曲较常见,一名《谒金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十一句)。与词牌《朝天子》、《谒金门》都不同。单用作小令,也用在正宫或中吕套曲内。一般《南北合套》套曲所用此曲,则较正格略有变化。又戏曲乐队亦有两个同名的伴奏乐曲。一个源于祭神的民间音乐,多在脚色上场时使用。另一个从北曲变化而来,用于狩猎场面。

《忆秦娥》

①词牌名。世传李白首创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又名《秦楼月》、《碧云深》等。双调四十六字,分平韵、仄韵两体,皆一叠韵。②曲牌名。亦名《秦楼月》。南北曲均有。都属商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小令。

《清平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忆萝月》、《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韵,下阕换平韵。《尊前集》所传李白《清平乐》词,恐系后人伪托。②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另一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更漏子》

词牌名。因晚唐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两仄韵、两平韵,下阕三仄韵、两平韵。唐教坊曲有《更漏长》,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收《更漏长》二首,一温庭筠作,一欧阳炯作,但温词本为《更漏子》,系误题。而《尊前集》将欧阳炯词题为《更漏子》,亦误。两者格律迥异,实非同调。

《喜迁莺》

①词牌名。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因韦庄词“争看鹤冲天”句,故亦名《鹤冲天》。又因冯延巳词有“拂面春风长好”句,故又名《春光好》,但与四十字的《春光好》不同。双调四十七字,上阕四平韵,下阕两仄韵两平韵。长调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正宫、黄钟宫,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北曲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一般是四、七、二、四、七、三、四、四(八句),与词牌不同,首尾两句可复唱。大都用在黄钟套曲内《醉花阴》曲牌后。南曲属正宫者与词牌长调前半阕同,用作引子;属黄钟宫者与词牌长调全阕同,用作过曲。

《阮郎归》

①词牌名。词名用刘晨、阮肇故事。又名《醉桃源》等。双调四十七字,平韵。②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前半阕或后半阕,用作引子;其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乌夜啼》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圣无忧》等。双调四十七字,平韵,此调与《相见欢》之别名《乌夜啼》者不同。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与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人月圆》

①词牌名。始创于宋王选,因其词中有“人月圆时”句,故名。又名《青衫湿》。双调四十八字,有平韵、仄韵两体。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与词牌相同,用作小令。

《朝中措》

词牌名。本宋以前旧曲。又名《照江梅》、《芙蓉曲》等。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桃源忆故人》

词牌名。又名《虞美人影》等。双调四十八字,仄韵。此调与《胡捣练》相似,但上下阕起句押韵,《胡捣练》则不押韵。

《三字令》

词牌名。因全调用三字句,故名。创自五代欧阳炯。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眼儿媚》

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等。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渔歌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调见敦煌曲子词及《花间集》。双调五十字,仄韵。《词律》等书曾与唐张志和的《渔父》混为一调,实误。②曲牌名。一名《渔父乐》。属南曲越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略异。用作引子。

《少年游》

①词牌名。因北宋晏殊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玉腊梅枝》等。双调五十字至五十二字,平韵。此调各家所作,前后段字数句法及用韵,颇有参差。又张先有《少年游慢》,双调八十四字,仄韵,与令词体制不同。②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有二体,字句格律一与词牌同,一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梁州令》

①词牌名。一名《凉州令》。系从唐教坊曲《凉州》而来,宋以后转误为“梁州”,本为大曲。此调摘其一段用为小令,故称。双调五十字、五十二字或五十六字,仄韵。又有合五十二字体两首长调的,名《梁州令叠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北曲正宫调常用曲牌有《小梁州》,字句格律与《梁州令》曲牌相似,或用作小令,或用在套曲中。

《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步虚词》等。双调五十字。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另有《西江月慢》,一百零三字,例用入声韵。

《步虚词》

词牌名。即《西江月》。

《惜分飞》

词牌名。又名《惜双双》等,双调五十字,仄韵。此调最初见于北宋毛滂《东堂词》。

《滴滴金》

①词牌名。又名《缕缕金》。双调五十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北曲亦名《甜水令》,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与北曲亦不同,用作过曲。

《河传》

①词牌名。一作《水调河传》,又名《怨王孙》、《月照梨花》等。“河传”之名始于隋代,传为炀帝去江都时所作,声韵悲切,今已不传。今所见者已晚唐温庭筠之作为最早。《花间集》所收各词,双调自五十一字至五十五字不等,句式颇不一致,叶韵亦有参差,其上下阕均仄韵转平韵共四换韵者,如温庭筠的“湖上”词等;其上阕仄韵、下阕仄韵平韵者,如孙光宪的“风飐”词等;其上下阕皆仄韵者,如张泌的“渺莽”词。②曲牌名。南北曲都属仙吕宫。字句格律都与词牌不同,彼此也不甚相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仅见于诸宫调。

《入塞》

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平韵。

《醉花阴》

①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仄韵。李清照“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一首,即用此调。②曲牌名。属北曲黄钟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一般是七、七、五、四、六、三、三、七(八句)。前五句即词牌半阕,略有变化。一般作为黄钟套曲的第一曲。

《木兰花》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人所作《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双调,有五十二字或五十五字等,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别有七言八句五十六字的《玉楼春》,因五代欧阳炯所作有“同在木兰花下醉”之句,遂别名《木兰花》。宋词的《木兰花》实即《玉楼春》调。另有《减字木兰花》和《偷声木兰花》。后又演为《木兰花慢》,双调一百零一字,平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作小令,亦见于诸宫调。

《玉楼春》

词牌名。又名《木兰花》、《西湖曲》等。双调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仄韵。

《减字木兰花》

①词牌名。简称《减兰》。即就宋词《木兰花》的一、三、五、七句各减三字,计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二句仄韵转二句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即就原词的第三、第七句各减三字平仄转韵和《减字木兰花》同。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套曲中。

《端正好》

①词牌名。双调五十四字,仄韵。此调与《于中好》句法相同,当为同调。②曲牌名。有二:一属北曲正宫,字数定格一般是三、三、七、七、五(五句),与词牌不同。一般用作正宫套曲的第一曲。一属北曲仙吕宫。字数定格与正宫同,但第四句后可酌增三字句,或用作小令,或用在杂剧的“楔子”中。

《鹧鸪天》

①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②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均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同。北曲或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南曲在各曲谱都列为“引子”,但实际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夜行船》

①词牌名。又名《明月棹孤舟》。双调五十六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北曲多用为套曲中的第一曲。南曲用作引子。

《瑞鹧鸪》

词牌名。又名《五拍》、《舞春风》、《鹧鸪词》等。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按《瑞鹧鸪》本七言律诗,因唐人谱为歌词,便成词调。至宋柳永乃增添为双调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种。

《鹊桥仙》

①词牌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又一体双调八十八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五十六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虞美人》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取名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又有《虞美人影》,则为《桃源忆故人》之别名。②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正宫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一斛珠》

词牌名。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等。双调五十七字,仄韵。据宋人传奇小说《梅妃传》,谓唐玄宗在花萼楼,适南方使者至,遂命封所献珍珠一斛密赐江妃。妃不受,以诗谢,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名《一斛珠》,曲名始此。

《踏莎行》

①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

《小重山》

①词牌名。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等。双调五十八字,平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临江仙》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②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集贤宾》

①词牌名。又名《接贤宾》。双调五十九字,平韵。又一体一百十七字,平韵,基本上是前一体的双叠。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五十九字体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与北曲亦不同,用作过曲。

《钗头凤》

词牌名。相传本名《撷芳词》,因北宋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名《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钗》、《玉珑璁》等。陆游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前后阕的末句各用三叠字。仄韵。

《一剪梅》

①词牌名。宋周邦彦词中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平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

《蝶恋花》

①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被改名为《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双调六十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于套曲中。

《鹊踏枝》

①词牌名。一作《雀踏枝》。即《蝶恋花》。②曲牌名。北曲仙吕宫、南曲商调均有同名词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不同,彼此亦不相同。北曲常用于套曲中《那吒令》曲牌之后。南曲又名《满园春》,用作过曲。

《凤栖梧》

词牌名。即《蝶恋花》。

《感皇恩》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二体:敦煌曲子词及宋张先所作,双调六十字,平韵,字句格律与《小重山》同;另一体双调六十七字,仄韵,与前体绝异,宋词多依此,又名《人南渡》、《叠萝花》等。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吕宫《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曲牌常连用,或作为小令,或作为套曲中的一部分。

《破阵子》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破阵子》为唐大曲《破阵子》中个一遍。又因此调一唱十拍,故一名《十拍子》。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中收有唐无名氏作品。宋词则始自晏殊,除较唐词多一字外,格律相同。双调六十二字,平韵。②曲牌名。属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渔家傲》

①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亦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有此调。五代欧阳炯所作,句律稍异,宋人依之。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

《苏幕遮》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幕”亦作“莫”、“摩”等。《苏幕遮》为少数民族乐曲。唐张说《苏幕遮》诗:“摩遮本出海西胡。”唐慧琳《一切经音义》谓出自龟兹。宋王明清《挥塵录》:“妇人戴油帽,谓之苏莫遮。”盖歌舞者有此服饰,因而得名。又因周邦彦词有“鬓云松”句,故亦名《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淡黄柳》

词牌名。宋姜夔自制曲。其自序谓客居合肥南城,间巷陌凄凉,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制此曲。双调六十五字,仄韵。

《青玉案》

词牌名。取义于东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句。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仄韵。宋词此调字数句法稍有参差,以依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者为较常见。

《小桃红》

①词牌名。又名《连理枝》、《红娘子》、《灼灼花》等。双调七十字,仄韵。②曲牌名。北曲越调,南曲正宫、越调都有同名曲牌。三曲字句格律互不相同,与词牌亦均不同。北曲或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南曲都用作过曲。

《千秋岁》

①词牌名。又名《千秋节》等。双调七十一字,仄韵。王安石之《千秋岁引》,即据此调添减字数而成。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中吕宫。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粉蝶儿》

①词牌名。因北宋毛滂此调中有“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句,故名。双调七十二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均属中吕宫。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北曲小异,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七、七、三、三、四、四、七(八句),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中吕套曲的第一曲。京剧等剧种用此曲牌,即从北曲加以变化,以唢呐伴唱,作为武将上场的引子。

《风入松》

①词牌名。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故名。双调七十四字或七十六字,平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七十六字体半阕略同。北曲属双调,用在套曲内,或用作小令。南曲属仙吕人双调,用作过曲。京剧乐队有同名伴奏乐曲,曲调与南曲同。

《剔银灯》

①词牌名。双调七十五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中吕宫。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另一与北曲略异,用作过曲。

《婆罗门引》

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引》。本唐大曲,开元时西凉节度使所进,天宝时曾改名为《霓裳羽衣》。唐教坊曲有《望月婆罗门》,乃从大曲摘其一遍,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有《婆罗门》咏月四首,首句均以“望月”二字起,单调三十四字,平韵。有人认为或即教坊曲原词。宋元人所作为另一体,双调七十六字,平韵。

《离亭燕》

词牌名。此调始于北宋张先,因词中有“随处是离亭别宴”句而得名,张词双调七十六字(一本作七十七字),仄韵。另有七十二字体,宋人多依此。

《御街行》

词牌名。又名《孤雁儿》。以七十六字及七十八字者为较常见,双调,仄韵。

《侧犯》

词牌名。词的“犯调”中,凡以宫犯羽的,称为“侧犯”。创自北宋周邦彦。双调七十七字,仄韵。

《祝英台近》

①词牌名。又名《宝钗分》等。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②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金人捧露盘》

词牌名。一作《铜人捧露盘》。又名《上西平》等。双调七十九字,平韵。

《红林檎近》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林檎系花果,俗名花红。此调创自周邦彦。双调七十九字,平韵。

《蓦山溪》

①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双调八十二字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的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洞仙歌》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等。敦煌写本《云瑶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宋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属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大石调,与令词近似,仅见于诸宫调。

《一枝花》

①词牌名。一作《喝马一枝花》,又名《满路花》或《促拍满路花》、《归去难》等。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始自柳永,仄韵始自秦观,均双调八十三字。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南吕宫。北曲也叫《占春魁》,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五、五、四、五、五、七、七(九句),与词牌前半阕大致相同。一般作为南吕套曲的第一曲。南曲于此也略同,用作过曲。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曲调与南北曲都不同。以唢呐或笛演奏,锣鼓配合。梆子戏、京剧等剧种过去在每场演出前大都吹奏此曲,习称“吹台”。

《鹤冲天》

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或八十六字、八十八字,仄韵。此调与《喜迁莺》、《春光好》之别名《鹤冲天》者不同。

《法曲献仙音》

词牌名。一作《献仙音》,又名《越女镜心》等。原为唐道教法曲。双调九十二字,仄韵。

《东风齐着力》词牌名。双调九十二字,平韵。

《凄凉犯》

词牌名。一作《凄凉调》,又名《瑞鹤仙影》。姜夔自制曲。自序谓居合肥时,秋风夕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荒烟野草,不胜凄黯,因琴曲有《凄凉调》,乃借以为名,并用仙吕调犯商调。双调九十三字,仄韵。

《满江红》

①词牌名。双调九十三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一般用入声。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怒发冲冠”一首,最为有名;南宋姜夔始作平韵体,但用着不多。②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属正宫者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者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驻马听》

①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平韵。②曲牌名。南曲属中吕宫。北曲属双调,较常见,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式四、七、四、七、七、七、三、七(八句)。与词牌不同。一般用在双调套曲里。

《尾犯》

①词牌名。又名《碧芙蓉》。双调,以九十四字的为较常见。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南曲中吕宫又有《尾犯序》,与词牌略异,用作过曲。

《玉漏迟》

①词牌名。因唐白居易诗有“天凉玉漏迟”句,取以为名。双调九十四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黄钟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仅末句略异。用作引子。南曲黄钟宫又有《玉漏迟序》,亦名《玉漏迟》,句读与前者略异,用作过曲。

《六幺令》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又名《绿腰》。双调九十四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仙吕入双调、北曲黄钟宫、仙吕宫均有同名曲牌。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

《绿腰》

词牌名。即《六幺令》。

《满庭芳》

①词牌名。又名《满庭霜》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②曲牌名。南曲中吕宫、正宫,北曲中吕宫均有同名曲牌。常见者有二:一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属北曲中吕宫,与词牌前半阕略异,用作小令,或用在套曲中。

《水调歌头》

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人于上下阕的两个六字句,多兼押仄韵。也有句句通押平仄声韵的。

《烛影摇红》

①词牌名。北宋王选《忆故人》词中有“烛影摇红”句,周邦彦将选词略改字句,又前加一叠,另成一曲,即以名之。双调九十六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

《黄莺儿》

①词牌名。即因北宋柳永所作“园林晴昼谁为主”一首咏黄莺得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不同,彼此也不相同。南曲较常见,一名《金衣公子》。用作过曲,或用作小令。北曲用在套曲中。

《汉宫春》

词牌名。又名《庆千秋》等。双调九十六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声声慢》

①词牌名。又名《胜胜慢》。双调九十六字或九十九字等,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例用入声。②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

《八声甘州》

①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等。《甘州》本唐大曲名。此调因伤下阕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与《甘州遍》之为曲破、《甘州子》之为令词不同。双调九十七字,平韵。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仙吕宫。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但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名。取传说中萧史和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七字,平韵。

《暗香》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绍熙二年,夔填词二首赠范成大,成大使歌女唱之,并名为《暗香》、《疏影》。内容为咏梅花。双调九十七字,仄韵。张炎以此二调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

《疏影》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暗香疏影》

词牌名。《暗香》、《疏影》原为南宋姜夔自制的两曲,元张肯取《暗香》之上阕、《疏影》之下阕合为一曲,故名。双调一百零五字,仄韵。

《双双燕》

词牌名。南宋史达祖词“过春社了”一首,咏双燕,即以为名。双调九十八字,仄韵。

《扬州慢》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夔路过扬州,有感于被金兵劫掠后的城邑萧条,因制此曲。双调九十八字,平韵。

《陌上花》

词牌名。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于春日致其妃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妃乃归临安。吴人用其语为《缓缓歌》,含思婉转。调名盖即取此。双调九十八字,仄韵。

《玲珑四犯》

词牌名。此调创自北宋周邦彦。双调九十九字,仄韵。南宋姜夔又有自制曲,与周词句读不同。

《铁窗寒》

词牌名。一作《琐窗寒》。又有题《锁寒窗》者,《词律》谓是刊本误倒。双调九十九字,仄韵。

《三株媚》

词牌名。双调九十九字,仄韵。

《念奴娇》

①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中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宋词中以苏轼所填者最著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壶中天》等。双调一百字,仄韵,亦有用平韵者。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大江东去》

词牌名。即《念奴娇》。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首句为“大江东去”,故名。

《高阳台》

①词牌名。又名《庆春泽慢》。双调一百字,平韵。②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商调。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全阕略异,用作过曲。

《换巢鸾凤》

词牌名。南宋史达祖自制曲,因词中有“换巢鸾凤教偕老”句,故名。双调一百字,上阕押平韵,但末句叶仄韵,下阕全叶仄韵。

《渡江云》

词牌名。又名《三犯渡江云》。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四平韵,惟后段第四句押仄韵。亦有全押平韵或仄韵者。

《东风第一枝》

①词牌名。双调一百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霓裳中序第一》

词牌名。《霓裳》为《霓裳羽衣曲》之简称。全曲三大段,“中序第一”为第二段中第一遍,亦即排遍中的第一支曲子。南宋姜夔曾于长沙得《霓裳曲》十八遍,皆虚谱无词,乃作“中序”一遍。双调一百零一字,仄韵。

《桂枝香》

①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双调一百零一字,仄韵。王安石《金陵怀古》一首,较为有名。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仙吕宫。较常用者有二,均为南曲: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相同,用作引子;其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水龙吟》

①词牌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②曲牌名。也叫《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

《瑞鹤仙》

①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略异,用作引子。

《齐天乐》

①词牌名。又名《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台城路》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②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中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常用于《红衫儿》曲牌前,二曲连用,或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

《石州慢》

词牌名。又名《柳色黄》、《石州引》。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各家句法颇有不同。

《南浦》

词牌名。唐教坊曲有《南浦子》,宋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人多填仄韵。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迁蜀,入斜谷,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采作此曲。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眉妩》

词牌名。一名《百宜娇》。宋姜夔填《戏张仲远》一首。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宋吕渭老《圣求词》亦有《百宜娇》,但两者句律不同。

《永遇乐》

①词牌名。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本仄韵,南宋人始有用平韵者。②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歇指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

《倾杯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名《倾杯》、《古倾杯》。其歌辞最初为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作。唐玄宗时曾配合于马舞。唐宣宗又另制《新倾杯乐》,则已非旧曲。敦煌写本《云瑶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一百零九字与一百十字,仄韵。宋柳永《乐章集》载八首,有七种不同句法,五种不同宫调。柳词为双调,自一百零四字至一百十六字,仄韵。

《二郎神》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北宋词以柳永所作为最早,双调一百零四字,仄韵。另有《转调二郎神》,又名《十二郎》,双调一百零五字,仄韵。首句较《二郎神》多一字,以下句读亦颇有不同。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商调。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南曲另有《二郎神慢》,亦属商调,与词牌《二郎神》相同,用作引子。

《尉迟杯》

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五字,仄韵;又一体一百零六字,平韵。

《解连环》

词牌名。又名《望梅》等。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望海潮》

词牌名。调见宋柳永《乐章集》。据梅禹金《青泥莲花记》载,柳永与孙何为布衣交,后何官杭州,门禁森严,永不得见。遂于中秋夜使歌妓楚楚唱此词于何前,何遂迎永入内。双调一百零七字,平韵。

《一萼红》

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有北宋无名氏词,因词中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乃取名;平韵始见于南宋姜夔词。双调一百零八字。

《杜韦娘》

①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杜韦娘本为唐代歌妓,后教坊遂以其名制为曲调。题为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有“春风一曲杜韦娘”句。宋人又借唐旧曲名另创新调,为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惜馀春慢》、《苏武慢》、《选冠子》等。平韵体见《乐府雅词》,李甲作。因词尾有“曾过秦楼”句,故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体字数句法颇多歧异,以一百十一字与一百十三字者为常见。

《沁园春》

①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②曲牌名。南曲中吕宫、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属南曲中吕宫者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也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

《摸鱼儿》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摸鱼子》、《买陂塘》、《陂塘柳》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仄韵。

《陂塘柳》

词牌名。即《摸鱼儿》。

《贺新郎》

①词牌名。又名《贺新凉》、《乳燕飞》、《金缕曲》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仄韵,用入声韵的音节尤高亢。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与北曲亦不同,用作过曲。

《金缕曲》

词牌名。即《贺新郎》。

《白苧》

词牌名。双调一百二十五字,仄韵。

《兰陵王》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三段一百三十字或一百三十一字,仄韵。周邦彦咏《柳》,填此词最为有名。但以一百三十字者为较常见。

《多丽》

词牌名。又名《绿头鸭》、《陇头泉》等。相传多丽本系妓名。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一百三十九字,仄韵一百四十字。皆双调。

《绿头鸭》

唐教坊曲名。曾传入北宋。苏轼诗:“家有红颊儿,能唱绿头鸭。”又为词牌《多丽》的别名。

《六丑》

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创自周邦彦。周密《浩然斋雅谈》记邦彦取六丑之义,以此词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颇难唱,故以高阳氏之子六人,皆才而丑者比之。明杨慎以其名不雅,易名《个侬》。而《词谱》于《六丑》外又另收《个侬》,为宋廖莹中所作词,即以起句“恨个侬无赖”为名。双调一百五十九字,仄韵,与《六丑》当非一调。

《六州歌头》

本《鼓吹曲》名,后用为词牌。六州本为唐西边之州,即伊、凉、甘、石、氏、渭,每州各有歌曲,统名《六州》。歌头即引歌,也就是“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一百四十三字,平韵互叶,也有只叶平韵的。现存最早的贺铸“少年侠气”一首,为同部韵平仄通叶。

《哨遍》

①词牌名。一作《稍遍》双调二百零三字,平仄通叶,但各有定位。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般涉调。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单独使用时甚少,多在此曲后连用同宫调的《耍孩儿》、《煞》、《尾声》等曲牌,成为一个套曲或套曲的结束部分。

《莺啼序》

①词牌名。又名《丰乐楼》。字词中字数最多。分四段,二百四十字,仄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九张机》

宋“传路”词名。今存两篇,俱无名氏作。内容写妇女织丝时的情景,自一张机至九张机,故名。一篇九首。另一篇前有“口号”,后有“放队词”。

《念家山破》

词牌名。《念家山》原为唐大曲,内容多写久处边地,思念家国之情。《念家山破》当为大曲“入破”的一遍,南唐李煜用以作词。后人或因其词名附会为南唐覆灭的预兆。今其词失传。

《驻云飞》

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七、五、五、一、五、四、四、五、七(十句)。末句可复唱,或加叠句。

《山坡羊》

曲牌名。北曲中吕宫、南曲商调,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大抵是七、七、七、八、三、五、七、八、二、五、二、五(十二句)。用作小令,或用在套曲中。南曲商调又有《山坡里羊》,字句格律与此相近似,或以为既是一曲。

《锁南枝》

曲牌名。属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九句),第四句可变四字或六字句。用作小令,或用作过曲。

《耍孩儿》

曲牌名。南曲中吕宫、般涉调,北曲般涉调都有同名曲牌。北曲较常见,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七、七、六、七、七、三、四、四(九句)。单用作小令,或用在般涉调、正宫或中吕套曲内。

《寄生草》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七、七、七、七(七句)。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

《罗江怨》

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集曲。有二体。其一以《香罗带》的首至四句,《一江风》的六至九句,加《怨别离》末句而成;另一体又名《楚江清》,则以《香罗带》的首至七句与《一江风》的五至末句合成,仍加《怨别离》末句。用作小令,或用作过曲。

精选15个八字短语,励志名言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无论目标有多遥远,都要坚持不懈地追求。成功之路充满挑战,但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过去的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的序章。每一次挫折都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每天为目标努力一点点,坚持不懈,成功就不会远离。积小成大,踏实前行,最终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在奔波的过程中,要时刻警醒自己,明确方向。适时停下来,反思过去的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前进的道路,避免走入歧途。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开始,但真正能够持之以恒的并不多。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因为只有坚持下去,我们才能看到收获的果实。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事业的开始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如果不勤奋地浇灌,它将无法生根发芽。悔过于终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许多机会。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努力奋斗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最终会获得辉煌的成就。每一步都是通向成功的宝贵经历。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家庭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让生活更加丰富,感受到温馨和亲切。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时光如梭,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未来仍然充满希望。无论年龄多大,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桑榆之年也可以是新的开始。

浅予深深,长乐未央。

表达对深刻感情和持久幸福的向往。深深的感情让生活更加有滋味,而幸福可以延续一生。

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美丽的自然景色代表着宁静与清新。即便遇到困难,也要放下心中的烦恼,迎接美好的未来。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时间的流逝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岁月的沉淀则是经历的积累。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独特的味道,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心中有了向往,就要行动起来。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奋斗,最终会达到心中的目标。

心中有景,花香满径。

保持内心宁静,即使周围环境不理想,也能够保持清澈。心中充满美好,就像花香弥漫在整条道路上一样。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内心强大,对美好事物敏感。这句话鼓励我们要有坚强的内心,同时保持对生活美好的敏感,积极追求幸福。

30个文采斐然的“八字短句”,让你的文章更高级

同学们在作文时还在写“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吗?或许你可以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还在写“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吗?或许你可以写“马行千里,不洗沙尘”。

好文章,几乎都有一些简短,却又精辟诗意的高级短句,让人读来高端大气、余香满口。

这次为大家整理了30个文采斐然的“八字短句”,丰富你们的写作素材库吧~

(一)往日不悔,未来可期

【适用主题】不追悔往日、对未来抱有信心和希望等立意。

【释义】对于匆匆流逝的时光,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对于即将到来的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和期待。通过对自己的认识、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不可期、不可遇的局势扭转。

(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适用主题】一体两面的看待事情,刚强的事物也有柔软的一面等立意。

【释义】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讲的是人性中阳刚与阴柔的两面。

(三)身如芥子,心藏须弥

【适用主题】笑对苦难,正确对待人生风雨等主题。

【释义】芥子是微尘,须弥是大山。即便出身卑微,也依然不甘于眼前的苟且,心中充满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四)马行千里,不洗沙尘

【适用主题】专心致志、不拘小节、不务虚功等主题。【释义】骏马远行千里,会一直前行,风尘仆仆赶路而不会在途中清洗身上的泥沙。指做大事,必须专注,定好一个目标后,一心一意往前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五)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适用主题】诚实守信、重诺守约等主题。

【释义】已经作出的约定,就算是万座山也阻止不了我去履约。

(六)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适用主题】从容平和的心境、赞美奉献精神等主题。【释义】外表质朴素洁,内心丰富多彩。指身上具有纯洁(无私)的风范,心中有高贵(美好)品格,可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比如老师、医生护士等。

(七)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适用主题】志向远大,不惧磨难与艰险等主题。【释义】语出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是梁启超先生的座右铭,也是其书房“饮冰室”的出处。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有满腔热血无法被浇灭。比喻一个人志向远大,任何磨难都打不败他。

(八)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适用主题】友情坚定、同甘共苦、携手并进等主题。【释义】语出屈原《九章·橘颂》,意思是“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表达对友情坚定不移,愿与战友共赴生死之情。

(九)庸常之中,微芒不朽

【适用主题】平淡的幸福,从容的生活等主题。【喻义】圣人之言,百世不废,但完全做到,极其困难,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平淡生活中保持一份善意,需知庸常之中,微芒亦不朽。

(十)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适用主题】时光流逝,时不我待等主题。【释义】语出孔融《论盛孝章书》,意思是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十一)生而热忱,终也欢洽

【适用主题】笑对苦难,笑对人生风雨等主题。【释义】在活着的时候要热忱的对待,最后也要开心融洽的。人生在世,虽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但也不能忘却如意的快乐,生活就当如此,对世界报以欣赏,世界才会欣赏。

(十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适用主题】不计得失、豁达从容人生态度等主题。【释义】不要过多在乎得与失,一切随缘心情自然就不会有大起大落。这和佛经另一个格言“生有何喜,死又何忧”基本是一个道理。

(十三)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适用主题】努力拼搏敢于挑战,不服输等主题。【释义】知道命运的安排也不畏惧,还是要每天的努力,改变自己,表达的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气势。

(十四)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适用主题】不自寻烦恼、乐观的生活态度等主题。【释义】语出《增广贤文》“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意思是来像风雨一样轰轰烈烈的大作声响的,去像微小的灰尘一样静悄悄的,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十五)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适用主题】劝人向善,心怀正义等主题。【释义】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十六)流年笑掷,未来可期【适用主题】乐观心态面对时光流逝等主题。【释义】对于匆匆流逝的时光,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对于即将到来的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十七)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适用主题】平静淡然面对人生苦难等主题。【释义】语出老子《道德经》:“大方无偶,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

(十八)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适用主题】乐观心态面对时光流逝等主题。【释义】有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却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无用”之功却流芳后世,引为大用。

(十九)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适用主题】用于立身的劝诫。【释义】大德由无数细行构成。小的失节的积累,必然会引起一个人道德的失落和变质。

(二十)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适用主题】适用于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等主题。

【释义】在大海上划船,在昆仑山处立马,形容人雄健的气魄,奔放的豪情。此联虽只寥寥八字,却既抒发了热血青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又显露了手法娴熟、笔力苍劲的撰联才华体现了救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

(二十一)浅水喧闹,深潭无波【适用主题】锻炼成熟的气度与胸怀,才能包容更广更大的世界等主题。【释义】真正的智者更低调,而没有什么学识的人反而更喜欢炫耀自我。

(二十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适用主题】可用于展望未来,迎接美好的明天等主题。【释义】把握好当下,不为过去而恼,不为未知而虑,在新的岁月里,凡事皆要努力,事事皆要尽心,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小的期待,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多的付出。

(二十三)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适用主题】治学要多积累,做事要充分准备等主题。【释义】大量地、充分地积蓄,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博览好学,在独立的判断力的基础上去其糟粕,精取、微取,以此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再以此为基础,方可授教他人,不致于道听途说误人子弟。

(二十四)人生海海,山山而川【适用主题】劝人释怀,不要过分计较等主题。

【释义】人生像大海一样茫然,总是起起落落,有多不确定因素,走过平湖烟雨,跨过岁月山河,最终发现也不过如此,人生无常,在生命中不一定会遇见什么,不如更释怀坦然的活着。

(二十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适用主题】适用于少年自强自立,或者描写国家变化日新月异等立意。【释义】红日刚刚升起,大道上充满光芒,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二十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适用主题】志存高远、勤奋刻苦,以实干拼搏踏实追梦等主题。【释义】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二十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适用主题】恒古不变,历久不衰等立意。【释义】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二十八)坠欢莫拾,酒痕在衣【适用主题】活在当下、期待明天会更好,不可沉缅过去,要及时行乐等立意。【释义】堕落时收获的快乐是不可取的,就像烈酒洒在身上,虽然早已挥发干净,但是还是会留下痕迹的。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难以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我们就会看淡得失,珍惜当下。

(二十九)鹤别青山,不见桃花【适用主题】时间转瞬而逝,珍惜当下等主题。【释义】白鹤告别了空山(青山),(今春)再也看不见桃花。一旦离开了某种环境,可能就会错失一些美好,徒留遗憾和伤感,萦绕心间,也有逝者如斯,转眼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意。

(三十)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适用主题】懂得珍惜,反对铺张浪费等主题。

【释义】语出《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饱腹。”意思是,小鸟栖息在树上,所占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比喻真实的需求,可能并不是很大,因此,也会很容易满足。如果变成餐餮,那只会得陇望蜀,欲壑难填。

来源:新闻与写作

审核:苑广鸿

责编:廉兴连

编辑:陆鹤天

设计:毕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