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释明心八字有婚姻吗 释明心的八字解析

释明心八字有婚姻吗 释明心的八字解析

本文目录一览:

佛学院里那些事:有人开直播,有人因帅到“360度无死角”而烦恼,反对烧高香、算命

作者|张弛 实习生|丁慕涵 编辑|崔世海

佛学院,是培养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但对公众而言,佛学院往往很神秘:究竟什么样的人能进到佛学院学习?这些人都有着怎样的经历?

佛学院的大学生活和普通院校又有什么不同呢?

“还是居士的时候,我曾到访北京法源寺。”2017年从中国佛学院毕业的觉海师父说,当年初遇法源寺,他就发起了要来这里读书的念心。“当时正值初春四月,法源寺丁香盛开,很多学僧就在树荫下读书。幽静肃穆,真是古刹庄严”。

法源寺位于西城区南横西街路北胡同里,二环以里,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刹。它的另一个显赫身份是汉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所在地。这是一所培养中国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于1956年创办,国内很多大寺住持都毕业于此。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到佛学院学习?这些人都有着怎样的经历?佛学院的大学生活和普通院校又有什么不同呢?

入学考试难过高考

与很多寺庙香客如云不同,法源寺香火不旺。寺庙西面的中国佛学院大门右侧挂着的校牌也很不显眼,从门前的胡同经过,如果不留神,甚至都会错过。与其他大学相比,佛学院也显然小了些,只有一幢教学楼和楼前的一个小院。

佛学院只招收出家人,能到佛学院读书的学僧都不简单。他们由全国各大寺庙或佛协推荐,之后这些18岁至29岁的优秀僧人还将面临严格的入学考试,“严格”意味着考题难和录取率低。多年来,中国佛学院的入学比例维持在4:1或5:1,这低于很多省份的高考录取率。

佛学院的入学考试科目,包括语文(主要是古代汉语)、历史、地理、英语、佛学和宗教功课。“考试最大的难度是没有考试范围,就说史地,什么都考,我们复习时,只能看看上一届的考题,考过的就不看,或少看点儿。”觉海说。

例如有一年的英语考题,最后一道英译汉,考的是一段佛家故事,内容出自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考完出来一对题,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原因很简单:光懂英语,不懂佛经,仅懂佛经,不会英语,都不可能答对。

出家之前,觉海曾就读于广州的一所大学。他是典型的南方人,1990年出生,瘦高个儿,清秀斯文,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虽然穿着僧衣,也脱不去学生的本色。

从法源寺回广州一年后,觉海便在华严寺剃度出家,拜在本焕老和尚的弟子释印觉大和尚座下。这是一座以《华严经》命名的寺院。之后他去了道风颇好的福建莆田广化寺,在那里学习佛教基本知识,以及一些沙弥戒律。

看他年纪轻轻,又是大学毕业,就有师父建议他报考中国佛学院,“你这么年轻,又有这样对佛法的体会,应该去佛学院里继续深造。”

不过,开始觉海有点“不太敢”。中国佛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当时还是两年招一次,一次只招40多个人。他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全国那么多师父,才招40多个人,以我刚出家没多久这种因缘、这种佛学水平,能不能考得上呢?”

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觉海如愿以偿拿到了中国佛学院的录取通知。“感恩活菩萨的加持,感恩各位法师的教导、提携。”觉海回忆说,那两个多月,除了加强对佛教理论、佛教基础知识的学习,他每天晚上都会在广化寺观音阁里向观音菩萨祈祷。

入学门槛很高,学生综合素质自然也不错。中国佛学院招收的学僧,每年都有像觉海这样读过大学的,甚至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能进佛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是为了潜心研究、修行佛法,并不是仅仅为了拿个文凭,他们很多人的想法与世俗社会还是有区别的。”中国佛学院一位教授表示,学僧学习4年毕业后,虽有不同的选择,一些人会回到寺庙,也有一些被公派出国留学,比如到英国剑桥或者日本的大学继续学习,但不管怎么样,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研究和弘扬佛法。

在佛学院,买书是学僧们最大的花销。每位学僧一个月有100多元的补助,平时的法事活动,还会有一些收入。学僧生活简单,日常生活开销很少,大家都把大部分的钱用来买书了。课余,学僧们也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有的人利用周末学古琴,有的学茶道,有的逛书店,有的泡图书馆,学习兴趣很广泛。

2017年底,结束中国佛学院的本科学习后,觉海来到斯里兰卡,继续攻读佛学方向的文学硕士。今年5月31日,他顺利通过了凯拉尼亚大学巴利与佛学研究院的硕士学位考试。

繁重的课业负担

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学僧们每周一至周五上课,上下午都有课。不同的是,他们起得很早。早上5:30,法源寺内清脆的打板声响起,住在法源寺大殿东侧的学僧们就要起床了。

简单洗漱后,伴随着钟鼓声,学僧们走进大殿开始一天的功课。6点到7点是早课,绝不能少,每天如此。这也是学僧与普通大学学生的根本区别,是他们的必要功课。

做完早课,学僧们会到五观堂过早堂,也就是吃早餐。堂内很整洁,一排排的木质长条餐桌错落有致。在寺庙里,绝对禁止浪费,所以他们都是吃多少取多少。饭菜很简单,两个蔬菜,还有粥和馒头。过堂时秩序井然,没有人交头接耳。

过堂后,学僧们开始为上课做准备。法源寺与佛学院教学楼有一道小门连接,学僧们每天会从这道小门穿过,到教室上课。教学楼是一幢中式仿古建筑,分地上和地下两层,一层是一条回字形环廊,东西两侧都是教室,平时本科班的学生就在那里上课。

教室往北是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佛学图书馆,藏有几十万册佛教典籍。环廊中间是个天井,可以看到楼下的开放大阅览室,一排排书柜里塞满了佛经和典籍。地下一层的南侧是大会议室。平时,学生们在这里开会,或邀请清华、北大的教授们来这里讲诗歌、古汉语等课程。不过,这些都安排在晚上课余时间。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中午11:30开始过堂(午餐),过堂前需要念经。之后是自由时间,一共一个小时,学僧们可以在宿舍里看书,或者打坐念经,也可以躺下休息一会儿。

下午15:40,一天的课程结束。学僧们要马上回到宿舍换好袈裟,再到大殿集聚。16时,他们要准时进行晚殿(晚课)、念经。晚殿一般会持续一个小时。

因为佛家讲究“过午不食”,晚殿后他们就不再吃饭。到19:30,他们要回到教学楼进行自修,时间是一个小时。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内容不同,具体包括禅修、中国佛学史、图书馆、天台学等。晚上20:30以后,学僧们就可以自由安排了。不过,“有的学僧很用功,会读书到深夜”。

据觉海介绍,学僧们一个学年要学十几门课,4个学年下来,要学四五十门课程。课程的内容很多,除了外语、历史、地理、古代汉语、计算机等常规课,学僧们还要学书法、茶道、音乐等课程,特别是佛教史、唯识学(类似于哲学、心理学,由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学习并传入中国)等佛学课。

除了一些艺术修养类的课程,诸如禅茶、音乐等,大部分课程都涉及佛理,又多是古汉语,因而学僧们的学习生活其实并不轻松。

正在海南三亚南海佛学院就读的释果法,经常在国内知名的视频直播平台播报自己的学习生活。释果法是更为少见的比丘尼,因为繁重的课业负担,她并不经常上线,偶尔连线时也总提醒粉丝,“不要浪费时间,捞干的说”。她的微信名字,也专门标注了“不加群不闲聊”。假期也是补课的好日子,最近被她列入重点的是《教观纲宗》和《童蒙止观》。

前段时间,为了“结夏安居”,她一直在斋堂干活,每天很晚才回到宿舍,之后还得拜佛。除了早殿、晚殿、共修,还有5个小时上课。安居期间也闲不着,她自定的安居功课,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往生论、圆通章、梵网经戒本、阿弥陀经各一遍,佛号一万,108大拜。今年8月前,她还要读完净土法门的5本书,同时学习英语。

“出世”与“入世”

着僧衣、剃度,淡淡的眉毛,嘴边一颗小雀斑,清秀的释果法走到哪里,都不可避免会引人关注。她来自东北,如今在某视频直播平台的粉丝将近5万人。她日常与公众分享的内容,多与佛学院的学习生活有关,有时她在周末抽空直播并解答问题,心情好时还会给粉丝唱上一曲佛乐。

问她是不是从小就想出家,她说,其实,她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那种既能搞研究又能战斗的军人。而她平时最喜欢的运动,竟然是搏击。“虽然我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却拥有了比梦想中更优秀的身份。”她说,也许现在做得并不好,但是,“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成为一个能够让慈悲遍法界、善意满人间的人。”

作为出家人,释果法并不主张修行与现实生活完全割裂。“亲朋好友也是众生,如果对家庭都不愿意付出,如何实现对众生的承诺?如果家人的要求合情合理,那就应该努力承担起对他们的责任。”她说,修行的人,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佛法和众生的人,是具有无私和大爱的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逃避现实的人没有资格出家,一个连现实生活都不敢面对的人,又怎么能够担得起这种重任呢?

对于社会上一些对佛教的认识误区,她也会尽力澄清。比如,目前流行的辟谷,她说,本身辟谷不是佛法当中的,而是外道法。但为了了解辟谷究竟是怎么回事,便于以后在弘法的时候,能够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她还是尝试断食7天。不过,她不建议身边任何居士去做这件事。她声明,辟谷期间,每一天都有上师指导,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不吃不喝就行了。“一个步骤的了,喝水都会吐,生不如死,会出事”。

还有粉丝在微信上给她留言,请她帮着在寺庙“烧高香”,保佑其平安健康吉祥。她耿直回怼,“我没有这项业务,这些都是迷信”。她说,如果“烧高香”就能消灾免难,不如在喜马拉雅山上烧,或者在飞机上烧,那不是更高?还有一些人,在过年前的晚上赶去寺庙花高价“烧头香”,这也是迷信。她把真正给佛上香的意义写给粉丝,称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愿望。

对于“出世”与“入世”,在佛学院的课程设置里,也有考量。比如,时政课就是佛学院的必修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宗教法律法规,另一部分就是时事。

“爱国爱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在这些方面我们一向做得比较好。”觉海说,作为新时代的出家人,有必要了解国家时事政治,学习一些重要的法规政策。“像之前出台的《宗教事务条例》等,我们都是要去学习的。他认为,出家人也要学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去保障弘扬佛法,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维护佛教的合法权益。

对此,浙江省永嘉县普安寺住持释明心有更详尽的论述。释明心于2009年至2013年在中国佛学院就读,因为一张发在天涯论坛的帖子而在网络爆红。帖子中有他的照片,穿着僧衣,帅气的面容,以及近1.9米的身高。现在他偶尔更新的微博,粉丝仍有28万,且绝大部分为女性。

在释明心出版的书中,他写道:佛教宣扬四恩,即国恩、父母恩、师恩、三宝恩。我们也一样要“首先感谢国家”,因为出家修行,需要国家听许,方能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凌逼之忧,而得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家,是为报国恩。国家是由一个个公民个人组合而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心灵纯净,国家就会成为人间净土。

出家人的烦恼

因容貌而在网络爆红,但容貌也给释明心带来苦恼。虽然是出家人,释明心更为外界所知的标签却是“帅”:“中国最帅80后和尚”。当时,曾从天涯论坛流传出一首诗:多少春闺梦里人,轻歌一曲别红尘,无情哪得眸如海,悲尽轮回苦众生。不过,说他炒作自己想出名的质疑随之而来。

浓眉深目,耳轮垂埵,即使不穿僧袍,释明心看起来也是“一脸佛相”。曾有偶遇之人记录下一个有趣的瞬间,“我发誓,这是我见过最帅的师父,360度无死角啊,特别是耳垂,很有佛相,走在香火缭绕的寺庙里,宛若仙人,只是不久师父就悲催了,被一群大妈发现,大妈们表现得极不矜持,大叫着:快看啊,唐僧!便蜂拥而上,师父一脸红尘真可怕的模样,赶快疾步下山⋯⋯”

在佛学院读书期间,释明心也遇到过令他感到“很雷”的事。有位居士经常带着漂亮的女儿去寺院找他,请吃饭,希望他能帮忙开导忧郁的女儿。某天,这位施主终于说出心里话:“我师父说你是×××转世,想找你让我闺女生个小佛。”释明心拒绝后,这位施主便再没来找他。

现在,释明心长居浙江永嘉县普安寺,这里交通并不那么方便,但依然会有人千里迢迢赶去寺里,只为能见他一面。“各个社交网络平台,都能找到那么几个假冒他的人,这逼得明心师父不得不在这些平台逐一注册,还得时不时直播以验明正身。”一位释明心的粉丝说,因为各色奇怪的人太多,释明心的微信都是当面添加,各种平台上,私信要求互粉能够通过的,绝不可能是他本人。

虽然远离万丈红尘,大多数人也不会像释明心一样遇到这么极端的状况,但因为不了解导致的误会经常发生。觉海说,“经常有人会问我们一些问题,你们那么年轻就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出家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你要出家是不是可以结婚,是不是可以吃肉?是不是有上下班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我们都是一笑而过。有因缘就多聊几句,没有的话也就只是笑笑。”

觉海说,佛家的戒律,一般情况下是不向世人展示的。不过,戒律对于僧人非常重要,包括“杀、盗、淫、妄、酒”五大戒律。相传,佛祖涅槃前,其弟子去问他:您在世时我们以您为师,您走了我们该怎么办?佛说:以戒为师。

对于觉海来说,戒律不只是约束,也是保护自己的法身慧命。“佛教讲‘戒定慧’,‘戒’是排在第一的。”觉海说,佛教讲:“因戒而生定,为定而发慧”。没有了“戒”,每天你的六根都向着6层去攀援,心都往外求,你的心如何才能安静下来呢?“很多人觉得戒律就是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其实并不了解戒律还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成就我们的善,出世间的善。”

“没有太多途径让大家了解一些比较正统的知识,很多人都是通过电视剧、网络,甚至通过别口中以讹传讹,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有时网上还会炒作一些诽谤佛门的花边新闻,你也没有办法辩解,因为根本说不清楚。”觉海说,我知道社会大众喜欢这些吸引眼球的东西,对此我们也很无奈。

比如占卜算命。从古至今,看相算命测八字在民间都非常流行,常有人以为他们出了家,就一定会算命,希望也能给他们算一算。但事实上佛家讲究因果报应,不是,不提倡算命。

据释明心说,普安寺供桌上原来也有签筒,接管时他曾把签筒藏了起来,希望村民们不要再进行这种占卜迷信活动。可没坚持多久,就不得不拿了回来,因为老有人找他要签筒,说这寺院的签很灵,专门为求签而来的人也不少。“不想得罪人,随他们去吧。”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佛学院里那些事:有人开直播,有人因帅到“360度无死角”而烦恼,反对烧高香、算命

作者|张弛 实习生|丁慕涵 编辑|崔世海

佛学院,是培养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但对公众而言,佛学院往往很神秘:究竟什么样的人能进到佛学院学习?这些人都有着怎样的经历?

佛学院的大学生活和普通院校又有什么不同呢?

“还是居士的时候,我曾到访北京法源寺。”2017年从中国佛学院毕业的觉海师父说,当年初遇法源寺,他就发起了要来这里读书的念心。“当时正值初春四月,法源寺丁香盛开,很多学僧就在树荫下读书。幽静肃穆,真是古刹庄严”。

法源寺位于西城区南横西街路北胡同里,二环以里,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刹。它的另一个显赫身份是汉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所在地。这是一所培养中国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于1956年创办,国内很多大寺住持都毕业于此。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到佛学院学习?这些人都有着怎样的经历?佛学院的大学生活和普通院校又有什么不同呢?

入学考试难过高考

与很多寺庙香客如云不同,法源寺香火不旺。寺庙西面的中国佛学院大门右侧挂着的校牌也很不显眼,从门前的胡同经过,如果不留神,甚至都会错过。与其他大学相比,佛学院也显然小了些,只有一幢教学楼和楼前的一个小院。

佛学院只招收出家人,能到佛学院读书的学僧都不简单。他们由全国各大寺庙或佛协推荐,之后这些18岁至29岁的优秀僧人还将面临严格的入学考试,“严格”意味着考题难和录取率低。多年来,中国佛学院的入学比例维持在4:1或5:1,这低于很多省份的高考录取率。

佛学院的入学考试科目,包括语文(主要是古代汉语)、历史、地理、英语、佛学和宗教功课。“考试最大的难度是没有考试范围,就说史地,什么都考,我们复习时,只能看看上一届的考题,考过的就不看,或少看点儿。”觉海说。

例如有一年的英语考题,最后一道英译汉,考的是一段佛家故事,内容出自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考完出来一对题,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原因很简单:光懂英语,不懂佛经,仅懂佛经,不会英语,都不可能答对。

出家之前,觉海曾就读于广州的一所大学。他是典型的南方人,1990年出生,瘦高个儿,清秀斯文,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虽然穿着僧衣,也脱不去学生的本色。

从法源寺回广州一年后,觉海便在华严寺剃度出家,拜在本焕老和尚的弟子释印觉大和尚座下。这是一座以《华严经》命名的寺院。之后他去了道风颇好的福建莆田广化寺,在那里学习佛教基本知识,以及一些沙弥戒律。

看他年纪轻轻,又是大学毕业,就有师父建议他报考中国佛学院,“你这么年轻,又有这样对佛法的体会,应该去佛学院里继续深造。”

不过,开始觉海有点“不太敢”。中国佛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当时还是两年招一次,一次只招40多个人。他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全国那么多师父,才招40多个人,以我刚出家没多久这种因缘、这种佛学水平,能不能考得上呢?”

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觉海如愿以偿拿到了中国佛学院的录取通知。“感恩活菩萨的加持,感恩各位法师的教导、提携。”觉海回忆说,那两个多月,除了加强对佛教理论、佛教基础知识的学习,他每天晚上都会在广化寺观音阁里向观音菩萨祈祷。

入学门槛很高,学生综合素质自然也不错。中国佛学院招收的学僧,每年都有像觉海这样读过大学的,甚至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能进佛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是为了潜心研究、修行佛法,并不是仅仅为了拿个文凭,他们很多人的想法与世俗社会还是有区别的。”中国佛学院一位教授表示,学僧学习4年毕业后,虽有不同的选择,一些人会回到寺庙,也有一些被公派出国留学,比如到英国剑桥或者日本的大学继续学习,但不管怎么样,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研究和弘扬佛法。

在佛学院,买书是学僧们最大的花销。每位学僧一个月有100多元的补助,平时的法事活动,还会有一些收入。学僧生活简单,日常生活开销很少,大家都把大部分的钱用来买书了。课余,学僧们也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有的人利用周末学古琴,有的学茶道,有的逛书店,有的泡图书馆,学习兴趣很广泛。

2017年底,结束中国佛学院的本科学习后,觉海来到斯里兰卡,继续攻读佛学方向的文学硕士。今年5月31日,他顺利通过了凯拉尼亚大学巴利与佛学研究院的硕士学位考试。

繁重的课业负担

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学僧们每周一至周五上课,上下午都有课。不同的是,他们起得很早。早上5:30,法源寺内清脆的打板声响起,住在法源寺大殿东侧的学僧们就要起床了。

简单洗漱后,伴随着钟鼓声,学僧们走进大殿开始一天的功课。6点到7点是早课,绝不能少,每天如此。这也是学僧与普通大学学生的根本区别,是他们的必要功课。

做完早课,学僧们会到五观堂过早堂,也就是吃早餐。堂内很整洁,一排排的木质长条餐桌错落有致。在寺庙里,绝对禁止浪费,所以他们都是吃多少取多少。饭菜很简单,两个蔬菜,还有粥和馒头。过堂时秩序井然,没有人交头接耳。

过堂后,学僧们开始为上课做准备。法源寺与佛学院教学楼有一道小门连接,学僧们每天会从这道小门穿过,到教室上课。教学楼是一幢中式仿古建筑,分地上和地下两层,一层是一条回字形环廊,东西两侧都是教室,平时本科班的学生就在那里上课。

教室往北是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佛学图书馆,藏有几十万册佛教典籍。环廊中间是个天井,可以看到楼下的开放大阅览室,一排排书柜里塞满了佛经和典籍。地下一层的南侧是大会议室。平时,学生们在这里开会,或邀请清华、北大的教授们来这里讲诗歌、古汉语等课程。不过,这些都安排在晚上课余时间。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中午11:30开始过堂(午餐),过堂前需要念经。之后是自由时间,一共一个小时,学僧们可以在宿舍里看书,或者打坐念经,也可以躺下休息一会儿。

下午15:40,一天的课程结束。学僧们要马上回到宿舍换好袈裟,再到大殿集聚。16时,他们要准时进行晚殿(晚课)、念经。晚殿一般会持续一个小时。

因为佛家讲究“过午不食”,晚殿后他们就不再吃饭。到19:30,他们要回到教学楼进行自修,时间是一个小时。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内容不同,具体包括禅修、中国佛学史、图书馆、天台学等。晚上20:30以后,学僧们就可以自由安排了。不过,“有的学僧很用功,会读书到深夜”。

据觉海介绍,学僧们一个学年要学十几门课,4个学年下来,要学四五十门课程。课程的内容很多,除了外语、历史、地理、古代汉语、计算机等常规课,学僧们还要学书法、茶道、音乐等课程,特别是佛教史、唯识学(类似于哲学、心理学,由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学习并传入中国)等佛学课。

除了一些艺术修养类的课程,诸如禅茶、音乐等,大部分课程都涉及佛理,又多是古汉语,因而学僧们的学习生活其实并不轻松。

正在海南三亚南海佛学院就读的释果法,经常在国内知名的视频直播平台播报自己的学习生活。释果法是更为少见的比丘尼,因为繁重的课业负担,她并不经常上线,偶尔连线时也总提醒粉丝,“不要浪费时间,捞干的说”。她的微信名字,也专门标注了“不加群不闲聊”。假期也是补课的好日子,最近被她列入重点的是《教观纲宗》和《童蒙止观》。

前段时间,为了“结夏安居”,她一直在斋堂干活,每天很晚才回到宿舍,之后还得拜佛。除了早殿、晚殿、共修,还有5个小时上课。安居期间也闲不着,她自定的安居功课,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往生论、圆通章、梵网经戒本、阿弥陀经各一遍,佛号一万,108大拜。今年8月前,她还要读完净土法门的5本书,同时学习英语。

“出世”与“入世”

着僧衣、剃度,淡淡的眉毛,嘴边一颗小雀斑,清秀的释果法走到哪里,都不可避免会引人关注。她来自东北,如今在某视频直播平台的粉丝将近5万人。她日常与公众分享的内容,多与佛学院的学习生活有关,有时她在周末抽空直播并解答问题,心情好时还会给粉丝唱上一曲佛乐。

问她是不是从小就想出家,她说,其实,她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那种既能搞研究又能战斗的军人。而她平时最喜欢的运动,竟然是搏击。“虽然我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却拥有了比梦想中更优秀的身份。”她说,也许现在做得并不好,但是,“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成为一个能够让慈悲遍法界、善意满人间的人。”

作为出家人,释果法并不主张修行与现实生活完全割裂。“亲朋好友也是众生,如果对家庭都不愿意付出,如何实现对众生的承诺?如果家人的要求合情合理,那就应该努力承担起对他们的责任。”她说,修行的人,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佛法和众生的人,是具有无私和大爱的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逃避现实的人没有资格出家,一个连现实生活都不敢面对的人,又怎么能够担得起这种重任呢?

对于社会上一些对佛教的认识误区,她也会尽力澄清。比如,目前流行的辟谷,她说,本身辟谷不是佛法当中的,而是外道法。但为了了解辟谷究竟是怎么回事,便于以后在弘法的时候,能够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她还是尝试断食7天。不过,她不建议身边任何居士去做这件事。她声明,辟谷期间,每一天都有上师指导,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不吃不喝就行了。“一个步骤的了,喝水都会吐,生不如死,会出事”。

还有粉丝在微信上给她留言,请她帮着在寺庙“烧高香”,保佑其平安健康吉祥。她耿直回怼,“我没有这项业务,这些都是迷信”。她说,如果“烧高香”就能消灾免难,不如在喜马拉雅山上烧,或者在飞机上烧,那不是更高?还有一些人,在过年前的晚上赶去寺庙花高价“烧头香”,这也是迷信。她把真正给佛上香的意义写给粉丝,称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愿望。

对于“出世”与“入世”,在佛学院的课程设置里,也有考量。比如,时政课就是佛学院的必修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宗教法律法规,另一部分就是时事。

“爱国爱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在这些方面我们一向做得比较好。”觉海说,作为新时代的出家人,有必要了解国家时事政治,学习一些重要的法规政策。“像之前出台的《宗教事务条例》等,我们都是要去学习的。他认为,出家人也要学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去保障弘扬佛法,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维护佛教的合法权益。

对此,浙江省永嘉县普安寺住持释明心有更详尽的论述。释明心于2009年至2013年在中国佛学院就读,因为一张发在天涯论坛的帖子而在网络爆红。帖子中有他的照片,穿着僧衣,帅气的面容,以及近1.9米的身高。现在他偶尔更新的微博,粉丝仍有28万,且绝大部分为女性。

在释明心出版的书中,他写道:佛教宣扬四恩,即国恩、父母恩、师恩、三宝恩。我们也一样要“首先感谢国家”,因为出家修行,需要国家听许,方能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凌逼之忧,而得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家,是为报国恩。国家是由一个个公民个人组合而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心灵纯净,国家就会成为人间净土。

出家人的烦恼

因容貌而在网络爆红,但容貌也给释明心带来苦恼。虽然是出家人,释明心更为外界所知的标签却是“帅”:“中国最帅80后和尚”。当时,曾从天涯论坛流传出一首诗:多少春闺梦里人,轻歌一曲别红尘,无情哪得眸如海,悲尽轮回苦众生。不过,说他炒作自己想出名的质疑随之而来。

浓眉深目,耳轮垂埵,即使不穿僧袍,释明心看起来也是“一脸佛相”。曾有偶遇之人记录下一个有趣的瞬间,“我发誓,这是我见过最帅的师父,360度无死角啊,特别是耳垂,很有佛相,走在香火缭绕的寺庙里,宛若仙人,只是不久师父就悲催了,被一群大妈发现,大妈们表现得极不矜持,大叫着:快看啊,唐僧!便蜂拥而上,师父一脸红尘真可怕的模样,赶快疾步下山⋯⋯”

在佛学院读书期间,释明心也遇到过令他感到“很雷”的事。有位居士经常带着漂亮的女儿去寺院找他,请吃饭,希望他能帮忙开导忧郁的女儿。某天,这位施主终于说出心里话:“我师父说你是×××转世,想找你让我闺女生个小佛。”释明心拒绝后,这位施主便再没来找他。

现在,释明心长居浙江永嘉县普安寺,这里交通并不那么方便,但依然会有人千里迢迢赶去寺里,只为能见他一面。“各个社交网络平台,都能找到那么几个假冒他的人,这逼得明心师父不得不在这些平台逐一注册,还得时不时直播以验明正身。”一位释明心的粉丝说,因为各色奇怪的人太多,释明心的微信都是当面添加,各种平台上,私信要求互粉能够通过的,绝不可能是他本人。

虽然远离万丈红尘,大多数人也不会像释明心一样遇到这么极端的状况,但因为不了解导致的误会经常发生。觉海说,“经常有人会问我们一些问题,你们那么年轻就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出家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你要出家是不是可以结婚,是不是可以吃肉?是不是有上下班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我们都是一笑而过。有因缘就多聊几句,没有的话也就只是笑笑。”

觉海说,佛家的戒律,一般情况下是不向世人展示的。不过,戒律对于僧人非常重要,包括“杀、盗、淫、妄、酒”五大戒律。相传,佛祖涅槃前,其弟子去问他:您在世时我们以您为师,您走了我们该怎么办?佛说:以戒为师。

对于觉海来说,戒律不只是约束,也是保护自己的法身慧命。“佛教讲‘戒定慧’,‘戒’是排在第一的。”觉海说,佛教讲:“因戒而生定,为定而发慧”。没有了“戒”,每天你的六根都向着6层去攀援,心都往外求,你的心如何才能安静下来呢?“很多人觉得戒律就是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其实并不了解戒律还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成就我们的善,出世间的善。”

“没有太多途径让大家了解一些比较正统的知识,很多人都是通过电视剧、网络,甚至通过别口中以讹传讹,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有时网上还会炒作一些诽谤佛门的花边新闻,你也没有办法辩解,因为根本说不清楚。”觉海说,我知道社会大众喜欢这些吸引眼球的东西,对此我们也很无奈。

比如占卜算命。从古至今,看相算命测八字在民间都非常流行,常有人以为他们出了家,就一定会算命,希望也能给他们算一算。但事实上佛家讲究因果报应,不是,不提倡算命。

据释明心说,普安寺供桌上原来也有签筒,接管时他曾把签筒藏了起来,希望村民们不要再进行这种占卜迷信活动。可没坚持多久,就不得不拿了回来,因为老有人找他要签筒,说这寺院的签很灵,专门为求签而来的人也不少。“不想得罪人,随他们去吧。”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释明心:天生一对大耳朵,为佛法放弃铁饭碗,高大俊美帅过唐僧

2009年,曾在天涯网红极一时的释明心正式剃度,成为佛家子弟。网友纷纷道贺,为他敢于跳出公务员的温床,为他有追寻理想的勇气。

为了这个在众人眼中是失了智的疯狂梦想,他奋斗了三年又三年,天涯网的众人调侃,他这副面相,天生就是佛家子弟!

释明心出生在1980年浙江永嘉县的小镇,小镇地处偏僻,但是胜在清幽。

幼时的他常常会孤独地沉思,经常手捧着奇闻异志,思考宇宙的边际,人活着的意义。

世代居住的村民淳朴善良,只是村子的人不再信奉佛教,唯一留存的普安寺也因年久失修,早就无人造访,香火已断。

释明心在19岁那年,在父母的期盼下在14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地在家乡政府谋得一份公务员的职务。

这个年纪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最起码在80年代,是一个十足的铁饭碗。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实际上要做的事情并不多,闲下来的时间经常用来打游戏这样虚耗光阴。

在基层抱着铁饭碗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年,尽管在长辈看来是年少有成,也许未来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娶妻生子,然后终老一生。

但是释明心觉得这样一层不变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试图离开,却狠不下心肠丢下年迈的父母。

也许他注定和佛有缘,06年,他在网上听到《轮回》这首歌。

这一首佛曲一下子就深入灵魂,那些让他困惑的,迷茫的都消散,听着禅音,他触摸到生而为人的奥秘,他在这种歌得到解脱,他的心事,他所追求的小世界尽在曲中。

释明心决定出家修行,辞去工作,一心一意的想要皈依佛门。

这年12月,他一个人来到天台国清寺了却红尘,剃度出家。可是却被父母寻来,村中从未有孩子主动出家,释明心的所作所为无疑对固守旧制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在父母的恳求下,他还是回到小镇,继续沉闷无波的日子。

他烦闷之余,就会在天涯上随笔记录自己的生活,没想到网友看到他的照片和经历后,会出言调侃,说他耳垂宽厚,如佛陀,不入佛门,简直没道理,并且给出鼓励。

此后3年,他不断劝说父母,面对儿子坚定的信念,夫妇俩只能妥协。

于是他就近在当地的普安寺正式修行,并且考上中国佛学院深入学习佛理知识。当时他在校上传一张打篮球的照片,由于出众的外貌,实实在在地成为名人。

在他学成之后,有不少想要一窥他帅气面庞的香客前往普安寺,让人哭笑不得是,人们来寺庙并不是为了拜佛求佛,反而是为了瞧一眼主持的好相貌。

人们在见到他的相貌后,都不得叹一句,面如冠玉,是端正的君子相貌。

想必唐僧之貌也不过如此,难怪女儿国的国王痴心念念,一心一意的想要和他在一起。作为出家人,外貌本就是外物,大师并不在意。

加上名人效应,还有不少的姑娘,甚至是富二代会痴缠,笑嘻嘻地缠着大师还俗娶妻,不过释明心潜心向佛,一一婉拒。

尽管算是半个名人,他还是继续守着家乡的小寺庙,为人开解俗事,讲经论道。

寺庙实在是年久失修,难以住人,所幸他在学院结识的三位师兄弟都很愿意帮忙,庙宇昏暗,漏水,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房屋,在经过四人的修葺后,整个庙宇焕然一新。

其中在修缮房屋还有趣事,有一回挽留外地香客,结果晚上床便塌掉了,为此,他还难过愧疚了很久。

释明心也不是古板的出家人,他也会在网上写写人生心得,回答网友的问题。

有时候会品茶,时常能看到他脱下袈裟,在球场上打篮球的身影。

休闲的时候,会摆弄精心照顾的多肉,逗逗佛寺的小狗。这个时候,他并不是一个法师,他单纯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而这个时候,也有不少质疑声出现。这样的出家人和我们潜意识里的印象大相径庭。

出家人也可以使用苹果手机,上网聊天是不适合的,他们就应该安静地在寺庙诵经念佛,人们总是这样刻板地定义他们不了解的事物。

信息化的世界成为趋势,佛学的文化传输也应当顺应,如果一直拘囿在一座庙宇,靠着传统的诵经拜佛,佛学逐步消失在乡野是必然。

释明心选择以入世的方式来宣扬佛学,恐怕就是因为这一点,佛学在心,不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