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袁克良的生平简介 袁克良简介

袁克良的生平简介 袁克良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袁克良: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

47年前,那时的袁克良还在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他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绿化荒山,从此便与种树结下一生的缘分。“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当年袁克良老人朴实的话语,成了一生的信念。

三十余载的漫漫岁月,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袁克良独守在慕云山深处栽植树木。当他再也干不动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兵元扛起父亲肩上的担子,两代人“接力”种树,染绿5000亩荒坡,植树40余万株,硬是把一座光秃秃、白花花的石头荒山,变为如今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兑现了当年上山时的承诺。

不到10平方米,一个小窗户,窗户下边是土炕,土炕前摆了一台电视机,这就是袁克良当年种树时住了30多年的窑洞。1974年,原市二轻局五金公司绿化小分队接到党组织交给的慕云山3000亩荒山的造林任务,袁克良担任队长,那年他49岁。

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晚上偶尔还有野狼出没。两年不到,不少队员忍受不了山里的艰苦,纷纷借故下山,最后只剩下袁克良一人。在荒山植树,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袁克良在半山腰挖了一孔窑洞。白天,他上山挖坑种树。晚上,为防狼群出没,他就把镰刀放在枕边,和衣而眠。

没有水喝,袁克良就用瓮缸接雨水。时间一长,积攒的雨水里有了小虫子,过滤一下再喝;没有路,他搬石填土,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羊肠小道。缺水是慕云山植树造林的最大障碍,为了给树浇水,袁克良下山背水,来回一趟得走10多公里的山路。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他研究山上的气象和水土,一段时间后发现,晚上植树有助于保持水分,提高成活率。多次验证后,他把晚上植树的方法命名为“月下植树法”。针对本地秋季土壤浸润、光照较弱的特点,他还揣摩出一套因地适宜的“秋季植树法”。

尽管山上植树护林不易,但他一干就是30多年,植树10万余株。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继续留在山上植树。秋天果实丰收了,他出售一些,换了钱再买树苗。凡是遇到进山的游客和植树志愿者,他都要端出水果,让大家品尝,他说这是胜利的果实。袁克良的老伴儿把仅有的退休金补贴到种树上,主动住进土窑帮他护林;5个子女出钱出力,在山前山后建起6个蓄水池,让他收集雨水浇树,并出资修了一条通往山里的路。

90岁之前,痴迷大山的袁克良还在山上剪枝条、种树苗、灭虫害,种下梨树、枣树、柿子树……袁兵元说:“父亲说过,活着种树、死后看山,父亲和慕云山是永远分不开了。”

袁兵元是袁克良的三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热衷于绿化事业,常年跟着父亲奋斗在慕云山。现在,山上吃的水由山下的水车送,还雇了果农帮忙种树,柏油路一直通到了袁克良当年住的小院。山上还盖起了一排砖窑,布置成客房,接待来度假的人们。山上的树更多了,参观的人更多了,来义务植树的人也更多了。

经过袁家父子的努力,如今的慕云山早已满目翠绿,成了一个具有独特小气候的生态园林。据统计,慕云山现有树木5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袁克良当年种植的松树、榆树等早已成林,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省林业生态专家到此考察,认为慕云山的植被保护得很好,属于目前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林区之一。

在他们父子“愚公精神”的感召下,许多学校、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前来慕云山参加义务植树,慕云山已成为全省、全市多家部门的义务植树基地。袁兵元说:“平时每到节假日,总有一些人要来这里,帮我们做一些守护林区的活儿,一些院校还把这里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昔日荒芜的慕云山,如今已是满山花果。袁克良曾表示,有生之年,他还要栽种6万株柿树、杏树及黑枣树,把慕云山建成一座集种植、养殖、加工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让慕云山成为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冬天滑雪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为了实现父亲的这一愿望,袁兵元仍在“接力”奋斗。

来源:太原日报 记者 王勇

此人为袁世凯儿子,半辈子扎根深山,鲜为人知,至今仍健在

此人为袁世凯儿子,半辈子扎根深山,鲜为人知,至今仍健在

众所周知,袁世凯是清末新政最重要的推动者,辛亥革命后,促使清帝溥仪退位,实现南北统一,并且于1912年3月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又宣布恢复帝制,直到1916年6月病死,一共做了83天的“皇帝梦”。袁世凯这一生有众多的儿子,比较出名的就是袁克文和袁克定

袁克文,四公子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人并不参与他父亲的事物,曾被赶出家门,加入了青帮被称为天津青帮的帮主,一生风流,至于他被赶出家门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法是他是因为动了袁世凯的小老婆,不过摆在明面上的原因是他反对父亲称帝,晚年非常凄凉。袁克定,此人是他爹的忠实粉丝,非常支持称帝,下场还算好。但是实际上袁世凯家还有个三儿子,名为袁克良。此人在历史上几乎没名气,但他的事迹令人佩服,至今还在。

作为袁世凯的儿子,袁克良身份尊贵,钱财万贯,一生的荣华那是谁也羡慕的。不过,袁克良从小虽然身处这样的大家庭,但是他并没有贪婪这样的生活,而是向往自由自在,自力更生的生活。1974年,50岁的袁克良被上级派往山西慕云山做绿化工作,当地杂草丛生,荒芜死寂,环境十分恶劣,当时跟袁克良一起去的有十多人,经过一个月的,大家都受不了啦,全部走了,只有袁克良坚持下来,他说:“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我没脸下山。”

袁克良被称为太原愚公,前史上这个当地一向都是一片荒芜,可是袁克良来了以后就改变了这个现状,如今的慕云山是一片绿色。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他继续留在慕云山植树,一个人在这里生活了十年,日子虽然苦,但这里就像他的家一样,他已经无法离开了。

袁克良: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

47年前,那时的袁克良还在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他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绿化荒山,从此便与种树结下一生的缘分。“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当年袁克良老人朴实的话语,成了一生的信念。

三十余载的漫漫岁月,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袁克良独守在慕云山深处栽植树木。当他再也干不动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兵元扛起父亲肩上的担子,两代人“接力”种树,染绿5000亩荒坡,植树40余万株,硬是把一座光秃秃、白花花的石头荒山,变为如今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兑现了当年上山时的承诺。

不到10平方米,一个小窗户,窗户下边是土炕,土炕前摆了一台电视机,这就是袁克良当年种树时住了30多年的窑洞。1974年,原市二轻局五金公司绿化小分队接到党组织交给的慕云山3000亩荒山的造林任务,袁克良担任队长,那年他49岁。

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晚上偶尔还有野狼出没。两年不到,不少队员忍受不了山里的艰苦,纷纷借故下山,最后只剩下袁克良一人。在荒山植树,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袁克良在半山腰挖了一孔窑洞。白天,他上山挖坑种树。晚上,为防狼群出没,他就把镰刀放在枕边,和衣而眠。

没有水喝,袁克良就用瓮缸接雨水。时间一长,积攒的雨水里有了小虫子,过滤一下再喝;没有路,他搬石填土,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羊肠小道。缺水是慕云山植树造林的最大障碍,为了给树浇水,袁克良下山背水,来回一趟得走10多公里的山路。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他研究山上的气象和水土,一段时间后发现,晚上植树有助于保持水分,提高成活率。多次验证后,他把晚上植树的方法命名为“月下植树法”。针对本地秋季土壤浸润、光照较弱的特点,他还揣摩出一套因地适宜的“秋季植树法”。

尽管山上植树护林不易,但他一干就是30多年,植树10万余株。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继续留在山上植树。秋天果实丰收了,他出售一些,换了钱再买树苗。凡是遇到进山的游客和植树志愿者,他都要端出水果,让大家品尝,他说这是胜利的果实。袁克良的老伴儿把仅有的退休金补贴到种树上,主动住进土窑帮他护林;5个子女出钱出力,在山前山后建起6个蓄水池,让他收集雨水浇树,并出资修了一条通往山里的路。

90岁之前,痴迷大山的袁克良还在山上剪枝条、种树苗、灭虫害,种下梨树、枣树、柿子树……袁兵元说:“父亲说过,活着种树、死后看山,父亲和慕云山是永远分不开了。”

袁兵元是袁克良的三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热衷于绿化事业,常年跟着父亲奋斗在慕云山。现在,山上吃的水由山下的水车送,还雇了果农帮忙种树,柏油路一直通到了袁克良当年住的小院。山上还盖起了一排砖窑,布置成客房,接待来度假的人们。山上的树更多了,参观的人更多了,来义务植树的人也更多了。

经过袁家父子的努力,如今的慕云山早已满目翠绿,成了一个具有独特小气候的生态园林。据统计,慕云山现有树木5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袁克良当年种植的松树、榆树等早已成林,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省林业生态专家到此考察,认为慕云山的植被保护得很好,属于目前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林区之一。

在他们父子“愚公精神”的感召下,许多学校、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前来慕云山参加义务植树,慕云山已成为全省、全市多家部门的义务植树基地。袁兵元说:“平时每到节假日,总有一些人要来这里,帮我们做一些守护林区的活儿,一些院校还把这里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昔日荒芜的慕云山,如今已是满山花果。袁克良曾表示,有生之年,他还要栽种6万株柿树、杏树及黑枣树,把慕云山建成一座集种植、养殖、加工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让慕云山成为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冬天滑雪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为了实现父亲的这一愿望,袁兵元仍在“接力”奋斗。

来源:太原日报 记者 王勇

袁克良: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

47年前,那时的袁克良还在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他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绿化荒山,从此便与种树结下一生的缘分。“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当年袁克良老人朴实的话语,成了一生的信念。

三十余载的漫漫岁月,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袁克良独守在慕云山深处栽植树木。当他再也干不动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兵元扛起父亲肩上的担子,两代人“接力”种树,染绿5000亩荒坡,植树40余万株,硬是把一座光秃秃、白花花的石头荒山,变为如今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兑现了当年上山时的承诺。

不到10平方米,一个小窗户,窗户下边是土炕,土炕前摆了一台电视机,这就是袁克良当年种树时住了30多年的窑洞。1974年,原市二轻局五金公司绿化小分队接到党组织交给的慕云山3000亩荒山的造林任务,袁克良担任队长,那年他49岁。

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晚上偶尔还有野狼出没。两年不到,不少队员忍受不了山里的艰苦,纷纷借故下山,最后只剩下袁克良一人。在荒山植树,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袁克良在半山腰挖了一孔窑洞。白天,他上山挖坑种树。晚上,为防狼群出没,他就把镰刀放在枕边,和衣而眠。

没有水喝,袁克良就用瓮缸接雨水。时间一长,积攒的雨水里有了小虫子,过滤一下再喝;没有路,他搬石填土,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羊肠小道。缺水是慕云山植树造林的最大障碍,为了给树浇水,袁克良下山背水,来回一趟得走10多公里的山路。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他研究山上的气象和水土,一段时间后发现,晚上植树有助于保持水分,提高成活率。多次验证后,他把晚上植树的方法命名为“月下植树法”。针对本地秋季土壤浸润、光照较弱的特点,他还揣摩出一套因地适宜的“秋季植树法”。

尽管山上植树护林不易,但他一干就是30多年,植树10万余株。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继续留在山上植树。秋天果实丰收了,他出售一些,换了钱再买树苗。凡是遇到进山的游客和植树志愿者,他都要端出水果,让大家品尝,他说这是胜利的果实。袁克良的老伴儿把仅有的退休金补贴到种树上,主动住进土窑帮他护林;5个子女出钱出力,在山前山后建起6个蓄水池,让他收集雨水浇树,并出资修了一条通往山里的路。

90岁之前,痴迷大山的袁克良还在山上剪枝条、种树苗、灭虫害,种下梨树、枣树、柿子树……袁兵元说:“父亲说过,活着种树、死后看山,父亲和慕云山是永远分不开了。”

袁兵元是袁克良的三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热衷于绿化事业,常年跟着父亲奋斗在慕云山。现在,山上吃的水由山下的水车送,还雇了果农帮忙种树,柏油路一直通到了袁克良当年住的小院。山上还盖起了一排砖窑,布置成客房,接待来度假的人们。山上的树更多了,参观的人更多了,来义务植树的人也更多了。

经过袁家父子的努力,如今的慕云山早已满目翠绿,成了一个具有独特小气候的生态园林。据统计,慕云山现有树木5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袁克良当年种植的松树、榆树等早已成林,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省林业生态专家到此考察,认为慕云山的植被保护得很好,属于目前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林区之一。

在他们父子“愚公精神”的感召下,许多学校、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前来慕云山参加义务植树,慕云山已成为全省、全市多家部门的义务植树基地。袁兵元说:“平时每到节假日,总有一些人要来这里,帮我们做一些守护林区的活儿,一些院校还把这里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昔日荒芜的慕云山,如今已是满山花果。袁克良曾表示,有生之年,他还要栽种6万株柿树、杏树及黑枣树,把慕云山建成一座集种植、养殖、加工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让慕云山成为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冬天滑雪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为了实现父亲的这一愿望,袁兵元仍在“接力”奋斗。

来源:太原日报 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