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阴阳相克吗 八字阴阳相克厉害吗

八字阴阳相克吗 八字阴阳相克厉害吗

本文目录一览:

八字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生克关系是易理的一个基本法则。易理的第一层关系是阴阳关系,阴阳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既对立又吸引,不中断地相互转化。我只能这么简单说说,由于展开来讲是讲不完的。易理的第二层关系就是五行关系,五行关系主要就是生克关系。

“生”和“克”是对于具体的事物的作用描述。“生”就是增益、加强、放大、衍生等一类的作用;而“克”就是减损、削弱、缩小、灭亡等一类的作用。生克关系是一对矛盾,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生和克也是这样的。表面上看起来,“生”大体上是对所作用的事物有利的,“克”则是对所作用的事物不利的。但事实上,对万事万物而言,“生”不是绝对的好,“克”也不是绝对的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真正对事物有益的既不是“生”,也不是“克”,而是在“生”、“克”之间取得平衡,达到和谐。

所说的五行,就指的是:水(一、六)、火(二、七)、木(三、八)、金(四、九)、土(五、十)。前面在《五行相同象》里大家已经就五行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描述:水对应四象中的太阴;火对应四象中的太阳;木对应四象中的少阳;金对应四象中的少阴;土则是游离于四象之外的过渡、混沌状态。下面就是五行生克关系图:

五行相生的意义是这样的:

太阴生少阳(水生木)。太阴就是阴发展到了极处,这样就要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反者道之动”,产生出低阶的阳(少阳)。这里的象征意义是静极思动,剥极而复。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多数植物(木)的生长都离不开水的津润,这是“水生木”的直观熟悉;少阳生太阳(木生火)。就是“阳”的低阶状态向进阶状态转化。小动而变成大动,暖和而变成炎热。这是阳状态的量变过程。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木材燃烧可以天生火,这是“木生火”的直观熟悉;太阳化混沌(火生土)。阳发展到了尽头,就不再是阳。然而它并不是直接转化成阴,而是进入混沌状态。“太阳”可以理解为无比高温、高压的物质,它解体时就是大爆炸,大爆炸后的状态就是混沌。混沌就是阴阳混成、无分彼此的状态。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火的燃烧剩余产物多半是土,这是“火生土”的直观熟悉;混沌化少阴(土生金)。混沌是过渡的状态,也是个“浊以止,静之徐清”的状态。用安静之“阴”才能解决混沌。所以混沌的出路就是“少阴”。“少阴”是“阴始凝”的状态。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能炼制金属的矿石来源于土,这是“土生金”的直观熟悉;少阴生太阴(金生水)。就是“阴”的低阶状态向进阶状态转化。小静而变成静极,清凉而变成严寒。这是阴状态的量变过程。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金属可以熔炼为液态,这是“金生水”的直观熟悉。

五行相克的意义是这样的:

太阴克太阳(水克火)。在同等层次上,阴克阳是基本原则。所以,高等的阴可以克制高等的阳——太阴克太阳。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水能灭火,这是“水克火”的直观熟悉;太阳克少阴(火克金)。尽管阴克阳是基本通则,但特殊情况下,阳是可以克阴的,条件条件是阴阳比例过于悬殊,高等的阳可以克制低等的阴——太阳克少阴。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烈火可以熔炼金属,这是“火克金”的直观熟悉;少阴克少阳(金克木)。在同等层次上,阴克阳是基本原则。所以,低等的阴可以克制低等的阳——少阴克少阳。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金属制品可以砍伐树木,这是“金克木”的直观熟悉;少阳克混沌(木克土)。迷蒙混沌必然为一缕少壮的阳气所破。这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第一动,从此,天始清,地始宁。这是拨乱反正的一阳来复——少阳克混沌。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树木破土而出,这是“木克土”的直观熟悉;混沌克太阴(土克水)。太阴是阴之极,四象之中没有克得住它的。只有似阴似阳、非阴非阳的混沌可以克制它。从自然界的意义上说,水来土掩,这是“土克水”的直观熟悉。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讲的生、克关系只是通常、一般的情况,在尤其的条件作用下生、克可以沿任何一个方向和角度进行。为了不干扰读者的思路,在此先不先容具体内容。

从以上的先容大家可以看出,五行是相生相克的。没有任何一行可以“独领”的。五行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的强弱也是不定的。在易理中,把五行的强弱等级由强到弱分为以下五个等级:旺、相、休、囚、死。

一般来说,当令者“旺”,气最强;当令者所生次之,是“相”;生当令者又次之,是“休”;克当令者又次之,是“囚”;被当令者,所克最弱,是“死”。

从人类社会来比喻,当令者就是帝王、大权势者,当然“旺”,在十二气运流转中有一种最旺的运程叫“帝旺”,以后再具体先容;他所生的王子、所喜欢的人也随着红,这就相当于“相”,“相”是“旺”的副手。“旺”和“相”都是威风凛凛强的表现,所以有个专门的名词“旺相”来表示这个意思。

“休”就是休息、退休,所生确当权得令,老一辈当然退休了。比如是太上皇,也许风光依旧,可是威势不再。

“囚”就是“囚禁”。对当权得令者图谋不轨,下场当然是被关起来。人进了监牢,也就丧失了大部分做人的基本权利,没有办法得志了。“休囚”这个名词,就是说相对弱势、失令的意思。

“死” 是当权得令者必灭之而后快的那一类。尽管不一定指死亡,但也差未几了——就是基本丧失活力,最多是个植物人吧。

举个五行的例项:木旺于东方,旺于春季。所以木在东方成为“得地”;在春季称为“得令”——得时令。这个春季指立春至立夏前十八日。在春季,木“旺”——当令;木生火,所以火“相”;水生木,所以水“休”;金克木,所以金“囚”;木克土,所以土“死”。

五行不同时空旺相情况具体见下表:

以上四季都指的是从立本季节气开始至下一季节气前18天,每季结束各有18天共计72天是为四季之交。

四季之交土旺,是就一般意义上说的,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土真正最旺的是夏季季末的那18天,由于火生土,得火余气,所以土气格外的厚实;相对最薄弱的是春季季末被木所伤的18天,但那18天最后几天又邻近了夏季的火气,所以又不能算弱。总而言之,细推五行的旺相与休囚本身就是一门精细的学问。

生克与喜忌的关系:总的来说,是旺相者宜克,休囚者宜生。

五行之所用相对来说宜旺相,但不宜太旺。对于旺相者来说,克我者克不动,反而成为“官”;我克者被我所克,所以我能享受“财”;我生者泄我之气我也泄得起,反而成就“食伤之秀”;这都是喜。忌的是生扶我者,由于已经旺相,旺上加旺,要旺极生灾的。

对于休囚者,则恰好相反,喜的是生扶我者——生我的和与我属性相同的(又称比和);忌的是克和泄。克不动也泄不起,别人来克,那是一克一个准。

生要防过旺生灾,那是烈火烹油,这就是旺相者宜克的道理;然而过旺者要调整,就不能用克,只能用泄,由于根本克不住。

相克关系是很奇妙的,在正常情况下(势力近乎均等或者克的一方大于被克的一方),相克是成立的;然而假如被克方的气力弘远于克方的气力(大约三倍以上),就会泛起反克,反克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反侮”——就是反过来欺负你。反侮的结果是克方失利被克制,被克方反而得到成就。杯水车薪,不但灭不了火,反而助长火势。

不知道生辰八字怎么算?“四柱推命”与阴阳五行。让你看个明白!

天干地支

古代中国人民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为十个,计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十二个,计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用以记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终止共计六十,称为六十甲子。古代中国人民用这一方法记载年、月、日,因而复始循环不断。

古代中国人民正把一昼夜的时间分成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从卯时开始代表现代的早晨5点至7点,以此类推经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为一整昼夜。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代中国人民进行星命测算的工具还是计时算刻的历法,并在中国从历史、文化到日常生活都有关联。

四柱推命

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寅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批八字”。依照天干、地支内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休咎祸福,运用四柱推算命亦称指迷算命。

四柱推命这类算命方法之所以又称星命术,是因为它是由古代占星术演变而来。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天地是对应的。地域九州的分配同星象是对应的,芸芸众生同星象是对应的。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在天上也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对应。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这样阴阳五行学说同星象学结合到一起。人的命运由星象的五行之气左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星象五行之气,所以命运不同。四柱推命是由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四时五方(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十二宫、星宿神煞(与\"四柱神煞\"意思相同)等几部分及其他们之间关系所构成,下面分别介绍。

四柱八字排定之后的程序就是推命,即根据八字来推断命运,推断的内容包括大运、小运、流年、命宫、用神、星宿神煞等。

排大运的头一步是求出起运的岁数。凡天干逢甲、丙、戊、庚、壬阳年生的男性,以及天干逢乙、丁、己、辛、癸阴年出生的女性,从本人生日的那天顺数到下一个节(“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个。其余称作“气”),以三天为一岁;反之,若阳年生的女性及阴年生的男性,从本人生日那天起逆数到上一个节止,也是三天为一岁,剩余的一天抵四个月,一个时辰抵十天。

第二步是排大运的天干地支。大运的干支是根据生月的干支推排出来。起运的岁数如果是顺数,则由生月的干支下一个干支顺排下去;如果是逆数,大运干支就从生月干支上一个干支依次倒排上去。如生月是辛丑,顺数的大运干支依次为壬寅、癸卯、甲辰、乙己、丙午……逆数的大运干支依次为庚子、己亥、戊戌……。

大运的每个干和支各管五年吉凶,看天干时可结合地支一起看,看地支时可单独看。

小运,又叫行年,是小孩未交大运以前的吉凶运数。小运的推断同大运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小运以时辰干支为基点,按大运推算方法推算。小运是用来补大运之不足,但不如大运重要。

流年,就是求卜之人要求算命那一年的年份。算命者一般以流年支干情况结合命元八字推算命元当年情况,是凶是吉。

用神,指八字或大运中代表自身的日柱起扶持补救作用的一种五行代称。日干五行太弱的,就安以生我或我生同类之五行扶持;太强的,就要以克我或我克者抑制。如果命局中用神得力则为二命,无用神可取则为下命,在星命术中,看准用神是算命准与否的关键之一。例如日干乙木者,生不逢时,又少同类扶持,若其八字或大运中有生我的水,就可逢凶化吉。如果是日干乙木生于春月,则不仅自身强旺而且扶持太多,如有制木之金,即官煞为用神,可以抑强而致平衡。

在大运中看用神有三种情况:一是八字中没有用神,在大运中又重新遇上,这是很好的命。二是八字和大运都没有对自己强有力的用神,这无疑是凶命,三是八字中无有对自身天干扶弱抑强的用神,而恰巧在大运中遇到,这在命书中是大缺大补,大偏大纠的命,本命原本不好,可一行到大运,不是大补就是大纠,来了个彻底大翻身。

总之,一个人的八字或大运中,用神被冲被克害相当不吉的,反之,用神得辅佐或相助,就可化凶为吉。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应该说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阴阳五行学说原本分阴阳五行两种说法。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学说将世界的变化归集于阴、阳,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变化。阴阳不是固定的,它们会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互相转化。阴中包涵着阳的成份,条件成熟可转化为阳。阳中带有阴,一定条件下又可化成阴。固此阴阳又可分为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等四种,由此不断分化并转变而生成世界万物。

五行说是将世界万物都看作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五行不断的运动变化才创造出这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世界万物都带有这五种原素的内在气质。而五行之间以相生相克关系又影响着由它们构成的事物的总的气质。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指五行的一种对另一种是促进的就是相生,是约束的就是相克。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因为木材可以点火,火可使万物燃烧成炭,而灰土之中可炼出金属,金属遇冷可凝结水汽成水,水又使树木成长。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因为木能破土而出,土能阻挡水的泛滥,水能使火熄灭,火能使金属融化,金属结成刀斧又能杀死树木。

以上只是对阴阳五行的简要说明,阴阳说同五行说相结合使其涵义更加复杂丰富,并同社会的政治、学术之哲学、经济之运行相结合构成中国文化的各个方方面面。

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星命术认为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而人身本身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同世界的多变相对应,由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涵阴阳五行之气可测知某一生命运。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禀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星宿的位置气候的不同等多种现象决定。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天干地支的阴阳配合很简单,是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即天干阳性计有甲、丙、戊、庚、壬,阴性计有乙、丁、己、辛、癸,地支阳性计有子、寅、辰、午、申、戌,阴性计有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地支同五行的配合略显复杂。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戌、丑、未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在以上配合中还有不同。第一,天干的五行之气比地支的五行之气强一些。第二,因为天干地支有阴阳之分,所以同属五行之一的天干或地支也有不同。如同为属木的甲、乙,甲是阳木,为栋梁之木,乙是阴木,为花果之木。第三,地支中每三字组成五行之一种,第一字为初兴,第二字之气为极盛,第三字为渐衰,代表了所属五行的发展变化。第四,地支除本气之外,还包含一个或数个天干的成份。分别是子的本气是癸水;丑的本气是己土,还兼有辛金、癸水成份;寅的本气是甲木,而兼有丙火,戊土;卯只有本气乙本;辰的本气是戊土,兼有乙木和癸水;巳的本气是丙火,兼庚金和戊土;午的本气是丁火,还包括己土的成份;未的本气是乙土,兼有乙木和丁火;申的本气是庚金,兼有壬水和戊土;酉只是本气辛金;戌的本气是戊土,兼具辛金及丁火;亥的本气是壬水兼具甲木在其中。

关系说明

五行五方四时关系

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及其代表的天干地支各有所主的方向。即东方主甲、乙、寅、卯之木;南方主丙、丁、巳、午之火;西方主庚、辛、申、酉之金;北方主壬、癸、亥、子之水;中方主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五行的方位对于星命术十分重要。通过一个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阴阳五行所属就可知到其所属方向,通过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凶。例如八字属木命的人往东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为往西则木被金克。火命的人最好向南,往北则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则受火制。水命的人应该往北,往中央之地则不吉。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天干地支及五行在四时之中各有盛衰之不同表现。星命理论详见(出生时间与命运)中以旺、相、休、囚、死分别代表五行在四季中盛衰表现。旺是旺盛之意;相是次旺,有辅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之意;囚是衰落、被阻止之意;死就是克制而无生气之意。一般来说,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

春季里万木复苏,所以以木为当令者,木为“旺”,所属干支为甲、乙、寅、卯、辰等。与木相生的是火、所以火在春季里属“相”。而生木的是水,所以水在春季属“休”。克木的是金,金在春季属“囚”。而木克的是土,所以土在春季属“死”。

夏季里骄阳似火,以火为“旺”。所属干支为丙、丁、巳、午、未等。火生土,所以土在夏季里属“相”。生火者木,木在夏季属“休”。克火的是水,水在夏季里属“囚”。火克的是金,金在夏季属“死”。

秋季为金黄收获之季,以金为“旺”。所属干支为庚、辛、申、酉、戌等。金生水,所以水在秋季属“相”。生金者为土,土在秋季属“休”。克金的是火,火在秋季属“囚”。木在秋季属“死”。

冬季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为“旺”。所属于支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属“相”。生水者为金,金在冬季属“休”。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属“囚”。水克火,火在冬季属“死”。

土在星命术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为旺季。

在应用中应如何应用上述理论呢,举一例说明。一个人八字属木,为木命之人,应当先于春季则生命旺盛,而生于秋季或四季中最后一个月就成了囚,死之命而生不得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