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酉是什么时辰几点钟 酉是什么时辰

酉是什么时辰几点钟 酉是什么时辰

本文目录一览:

“十二时辰”简史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在引发观剧热潮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导演在片头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了剧中主题,又渲染了紧张气氛。大家对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时辰”有多少了解呢?

青年君今天给各位梳理中国古代的“时间简史”,全文约2700字,可能需要花费您60个“弹指”、或1200个“瞬倾”、或24000个“刹那”的时间阅读。

《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片头

十二时辰制

在我国古代,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分段计时制度下,人们最为熟悉的“十二时辰制”大约产生于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由当时参加改历的天文学家首先提出。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

百刻制

十二时辰制是依据太阳的方位或出没状况来判断的,在阴天或者雨天就让人难以判断时间。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漏刻,用来记载时间。

漏刻的使用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将一昼夜分为100刻,夏至白天60刻,夜晚40刻;冬至白天40刻,夜晚60刻;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当白天开始时,将漏壶装满了水,在水面上漂浮着一根带有刻度的箭。随着壶水的下漏,浮箭便逐渐下沉,从壶口读出各个时刻箭上的刻数以报时。

漏刻单独计时曾经使用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将百刻分为十二等分,每一个时辰为八大刻加1/6刻,每刻约14分24秒,这1/6又称为小刻,古人就是用这种办法使二者统一起来。作出这个规定以后,人们在计算时间时,就统一用某时某刻来表示。

到了清代初期,清政府正式规定一日为96刻钟,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一刻为15分钟。至此,沿用千余年的百刻制“寿终正寝”,“一刻”钟终于由14分24秒成了今日的15分钟。

更点制

再来说一下“更”。中国古代五更记时开始很早,《汉旧仪》就有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的记载。虽然出现年代较早,但是明确见诸历法者,一般以唐代初期《戊寅元历》为开端。

在李淳风的《麟德历》中,给出了计算更点的规定:甲夜为初更或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一更(初更)指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二更指亥时,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三更指子时,即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四更指丑时,即第二天一点到第二天三点;五更指寅时,即第二天三点到第二天五点。

计时工具

有了计时标准,古人都发明了哪些计时器呢?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的日晷。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在《长安十二时辰》片头里出现的日晷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计时工具。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

另外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圭表。作为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作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作圭。圭表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居世界第一。

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一旦遇到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漏刻。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水运仪象台

北宋苏颂、韩公廉等人还发明了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是一个类似于天文台的装置,高约12米,宽7米,上下分三层;上层是浑天仪(天体测量之用),中层是浑象仪(天体运行演示),下层是司辰(自动报时器),全程用水力推动,可精确报时。英国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表示,这是欧洲天文钟的祖先。

大明殿灯漏。中新社发 翟羽佳 摄

至元明之时,计时工具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创制了大明殿灯漏,采用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益见准确。大明灯漏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器。

值得一提的是,用燃香计时的方法在古代亦不少见。大的盘香几公尺长,可以燃烧几个月。如在盘香的特定位置上再装上几个金属球,盘香下面放一个金属盘,当燃烧到某一特定的部位时,金属球落在金属盘里,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构成了“火闹钟”。

据宋代学者薛季宣著书记载,12世纪中叶在中国曾流行“香篆钟”。在《狄仁杰断案传奇》中,也记述了唐代宫廷内用香篆钟计时的情形: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子,盘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绕一圈盘香,焚熏后,根据盘香的烧没程度来计时,时人谓之“五孕祥云”。

燃香计时法延续时间很长,一直到元代,郭守敬还制造过莲花漏等燃香计时的工具。但这种方法的计时精度确实有限,因为燃烧速度总是取决于燃烧条件(环境干湿、风力大小等),至于制造成完全相同的蜡烛、盘香更是不可能的事,而且火钟还需要人们定期看管。所以用燃香来计时,局限性仍然太大。

题外话:“刹那”是多久?

在文章的最后,青年君想用很短的时间和大家稍微唠一唠“很短的时间”——刹那。

刹那是古印度佛教术语,也是时间度量单位,表示一念之间的极短时间,随佛教传入中国。据《摩诃僧祇律》记载:“须臾者,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

一日一夜有30个须臾,600个罗豫,1.2万个弹指,24万个“瞬间”,480万个“刹那”。据此推算——

“须臾”是48分钟

“罗豫”是2分24秒

“弹指”是7.2秒

“瞬顷”是0.36秒

“刹那”是0.018秒

我国古代形成的完整的计时方法和计时制度,是古人在探索时间计量方式上取得的进步、是智慧的结晶。当然,无论如何度量时间,一天就只有24小时。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忘掉今天的人,也终将被明天忘掉。

本文为人民网文娱部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wenyixingqingnian)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唐诗宋词里的十二时辰,每分每秒都有诗意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让“时辰”这一古老又充满中国智慧的计时方式再次被人们关注。

我们的祖先白天观日、夜间观星,根据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将一天平均分为十二个时段。又因古人将天穹以北极星为中心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方位,他们认为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星旋转一周,分别经过这十二个方位。

除了用地支计时,古人还给这十二个时辰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品读诗词里的十二时辰,领略时间之美。

唐诗宋词里的十二时辰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整理:马洪萌

子时,即夜半,又名子夜、中夜,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左传·哀公十六年》中的“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是迄今所见到的,“夜半”一词作为时间使用的最早用例。

枫桥夜泊

唐代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时,即鸡鸣,又名荒鸡。诗经中曾多次提到“鸡鸣”,如“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而“鸡鸣”一词作时间使用,源于《春秋左传正义》。古代,汉人将鸡褒称作“知时畜也”。赞曰:“守夜不失时,信也。”

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寅时,即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这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孟子·告子上》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是迄今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早上五盘岭

唐代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卯时,即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日出”一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古代官员上早朝,卯时在衙门口点名, “点卯”一词作为上班报道的说法,沿用至今。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这一时间,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秦汉时期,民间一天只吃两餐,以早餐为主餐。“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便已出现。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

拟寒山自述 其七

宋代 释咸静

五更一盂粥,辰时一顿饭。

昼夜两觉眠,一日事俱辨。

毁我还自毁,赞我还自赞。

是非与荣辱,红炉赤金弹。

巳时,即隅中,又名日禺等,是临近中午的时候。“隅中”一词最早出现于《淮南子·天文训》:“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粥罢

宋代 程珌

饭已茶三啜,隅中粥一盂。

陶然咏皇化,安用东封书。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在古代,午时是集市交易的时间,《易经·系辞下》中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也说,“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菩萨蛮•初夏

宋代 王齐愈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

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

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未时,即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以中天为界,与隅中相对。日昳最初作为时间名词出现是在《史记·天官书》中:“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

幽事绝句

宋代 陆游

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

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申时,即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是古时汉人吃晚饭的时段。“晡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文学作品中,古人常以“晡”字来代替“晡时”。《资治通鉴·唐纪》里:“晡时,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十二时行孝文

唐代 白居易

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

纵月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谘闻。

酉时,即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日入始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庄子·让王》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

饮酒·七

魏晋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戌时,即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屈原在《离骚》中初次使用黄昏一词:“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乐游原

唐代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亥时,即人定,又名定昏等,是十二时辰中最末一个时辰。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孔雀东南飞》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人定

唐代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这些诗词,你会几首?还有哪些涉及时辰的诗词?欢迎留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