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2024年甲辰什么意思 甲辰龙年什么意思

2024年甲辰什么意思 甲辰龙年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岁在甲辰的那些事

聞鍾記郵(4847)岁在甲辰的那些事

作为中国传统纪年的干支方式,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期,始于新莽时期,通行于东汉以后。也有人认为在汉武帝以前就开始使用干支纪年,据考证那只是一种岁星纪年的方式,因为岁星是一颗真实的天体,实际就是今天人们认知的木星,运行一个周期11.862年,约等于12年,相当于12地支的回归周期。起先祖先们只是用天干来计日,因为天数是以日进位得的。用地支来计月,一年正好是12月,用地支来相配,用十二种动物与之相和,就成为十二生肖年。

其实在2月4日立春之后就已经到了岁次甲辰了,只不过很多人认知中,不过初一不算过年,过了正月初一,就正式进入甲辰值守。也许是职业的敏感吧,提到了“甲辰”,总忍不住回望书橱中的那套《中国邮政事务总论》的书。这是一种年鉴型的邮政史料,开始的时间是前清光绪三十年,这一年是1904年,岁次甲辰。止于1943年,这一年是三十二年,岁次癸未。横跨了中国邮政的大清帝国邮政、中华邮政两个时期。也就是在1904年的岁次甲辰,出现了让集邮界都很重视干支邮戳。

今天是岁次甲辰的第二天,唐秋涛老师在河北集邮微信群中,接连晒出了几枚“甲辰”干支戳的实寄封片,引来众多邮友的围观。懂集邮的人都知道,“甲辰”邮戳在邮政历史类集邮中的重要作用。就在离岁次甲辰还有两天的时候,佩明老师送给我一个惊喜,一枚加盖了甲辰冬月十三的明信片,为即将开启的甲辰龙年带来好运。临近去岁年底,也是在佩明老师的帮助下,两枚“辛亥”顺德官局快件信封已经收入囊中,让直隶顺德的干支邮戳有始有终,虽然还不是首日和尾日,慢慢寻找。

在甲辰新年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每年1月5日的生肖邮票是必须要的。自198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款生肖邮票至今,已经走过了45个年头,也就见到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第9个《甲辰年》生肖邮票。把已经发行的四轮龙邮票放在一起,最喜欢的还是第三轮的生肖龙邮票。龙生肖作为中国生肖文化中唯一一个在现实社会不存在的动物,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精神图腾,成为中国王权的象征。中国邮政的第一套邮票的图案就是龙,于是也就见到了邮票上的《大龙》《小龙》《蟠龙》。

从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岁次甲辰,是从公元104年开始,这一年蔡伦的蔡侯纸横空出世,改变了书写的习惯,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蔡伦也成为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在在1962年,岁次壬寅的时候,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因为在蔡伦生卒年份上出现了小小的差池,诞生了中国邮票史上是著名的“公元前”邮票,并成为中国的珍邮之一。此后每过60年就有一个轮回,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也让“甲辰”故事循环上演,只不过每遇到一个“甲辰”,时光隧道就已经循环了60年。

164年葛玄出生,这位就是后世人崇拜的“南极仙翁”。224年曹魏建立,大汉400年寿终正寝。284年曹魏已经被司马氏的西晋替代,曹魏的杜预也成为西晋的新贵,并且成功度过了一个甲子的寿命,但西晋王朝却没有杜预幸运。344年,鲜卑人的一个部落分立,自号“契丹”。404年,东晋的一位小令辞职,写下了《停云》《时运》《连雨独饮》等诗,写诗的人叫陶潜,又叫陶渊明。464年,祖冲之调任娄山县令,这位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是世界上第一次推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的人,也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登上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

524年,萧衍成为梁武帝,北魏已是内忧外患。584年隋文帝开挖三百余里广通渠,漕运船直抵长安。644年,唐太宗远征高丽,唐玄奘从天竺启程回国。704年,褚遂良书就《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镶嵌在大雁塔底层南门的砖龛中。764年,53岁的杜子美写下了《登楼》诗。824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病逝长安,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白乐天和元稹相互唱和,李商隐12岁、温庭筠13岁、杜牧22岁。884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攻进长安,又退出长安后在泰山虎狼谷自尽。944年,五代十国的时代终结了大唐的繁华。

1004年,宋辽签下了澶渊之盟,放弃了北方十四州的代价,维系了宋辽的百年和平。1064年,苏子瞻出任凤翔通判,写下了“腹有诗书气自华”。1124年,宋徽宗下令,凡是苏子瞻、黄山谷的诗词一律不得私藏,尽数销毁,那年岳飞22岁。1184年,45岁的辛弃疾被朝廷弃之不用,闲居上饶。1244年刘克庄“国脉微如缕”,陈容作《九龙图》。

1304年,51岁的赵孟頫作《欧波亭图》和《红衣罗汉图》,这一年黄公望36岁。1364年,朱元璋37岁,消灭陈友谅。1424年,明成祖驾崩。1484年,沈周作《秋轩晤旧图》。1544年文征明、仇英合作《寒林钟馗图》。1604年,秦淮八艳之一马香兰礼佛而逝。1664年,31岁的恽寿平作《灵岩山图》。1724年,37岁的郎世宁作《蒿献英芝图》。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巡视江南。1844年,道光皇帝继位24年,那个叫叶赫那拉的女子十岁。1904年,叶赫那拉70大寿,《万寿》邮票开启了中国纪念邮票的先河,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再往后就是1964年、2024年的岁在甲辰,自1949年之后,中国进入到了共和国的新年轮,很多历史上的甲辰故事,真的成为了故事。当2024年2月10日的太阳升起的时候,一个新的甲辰已经到来。翻看着加贴了《甲辰年》邮票的首日实寄封,怎能不感慨?这就是甲辰的轮回吧,岁月悠悠,峰回路转,时光就在这种周而复始中不断轮回。

见到了甲辰,自然会想到干支几年中的6个“甲”开头的年份,最熟悉的当是甲子、甲辰、甲戌,因为1984年是一个甲子年,那一年发行了《甲子年》邮票,这是中国邮政生肖邮票的第一轮。甲辰自不必说,我有120年前的“甲辰”邮戳作见证。甲戌是因为甲戌邮票会的缘故,作为中国早期三大邮会之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当然还有甲申、甲午、甲寅,这就是俗称的“六甲”。

当年郭沫若有《甲申三百年祭》,写成于1944年,那一年先父出生。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甲午”,那是中国最大的耻辱,引以自豪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战败,与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寅》则是时期的一本杂志,创办人是章士钊先生,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高一涵、易白沙、吴稚晖、杨昌济是主要撰稿人,只可惜10期之后遭禁刊。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也在岁月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这就是“六甲”。在民间“六甲”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怀孕的妇女。因为在甲日妇女最容易受孕,也就有了六甲之说,这是一个生命循环的开始。在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六丁六甲”这是一个神仙体系。六丁是指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六甲当然是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指神仙体系中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祗,共有12位正神。

翻看着朋友们寄给我的《甲辰年》邮票首日实寄封,开启了新的一个轮回。不过在诸多的实寄封中,竟然发现苏州还真的有一个“甲辰巷”。难怪生肖邮票的首发落户苏州,不仅仅是因为生肖集邮研究会就在苏州,还因为这里有生肖文化的渊源。在龙年到来的时候,一大波带龙的邮戳,开启了甲辰新的年景,感谢朋友们的厚爱,祝福朋友们,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