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文字博物馆开馆时间最新 文字博物馆营业时间

文字博物馆开馆时间最新 文字博物馆营业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庆假期开放时间公告

10月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公告,内容如下:

2023年国庆期间,中国文字博物馆10月1日(国庆节)—10月6日开放时间调整为:9:00——17:30,17:00停止入馆,请各位观众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走进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这次安阳行,时间比较紧张,第二天开始市内的游览。首先是文字博物馆。

安阳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作为文字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到应用为轴线,以历代出土的文物为支撑,以文字书法艺术为演变,以文字的传播应用为时间轴,将文字的历史、现代和未来融汇于同一个时空。

文字博物馆以汉字为主干,结合少数民族文字,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围绕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主题,以翔实的资料、科学的发展脉络,结合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字发展应用的历史长河。

除了文字的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目前还收纳了馆藏文物约5000件,其中一级文物300余件。

中国文字博物馆由三个展厅组成。为“宣文馆”、“徽文馆”、“博文馆”。

主体场馆为 “宣文馆”。 “宣文”二字来源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表达了对黄帝之史仓颉造字、文字学首部经典《说文解字》的致敬。主馆“宣文馆”分为三层,整个展览体系包括,序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内容。主要分为几个模块:

第一部分是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其中包括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出现及发展。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及演变,包括新中国的拼音及简化字教育;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

第三部分是印刷术和信息时代;

专题展为甲骨文与安阳;

临时展览包括,故宫博物院馆藏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博物馆的建筑外观

先从博物馆的外观说起。造型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象形文字的“墉”字,整个建筑外观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和蟠螭纹图案为主元素。浮雕状金顶,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有一种跨越千年的历史厚重感。

门前屹立着的高大的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的形状,通向展馆的主干道两旁的碑列,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组成,暗寓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一一甲骨文和青铜器。

序厅: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览和世界各文字、文明的对比;

进入序厅,迎面而来是一面巨大的浮雕。整个序厅由四面巨型的浮雕组成。

北面浮雕展现的是中国文字的发展史。由上往下分别是史前陶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最下方以纸张为载体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字从陶器、甲骨、铸铜、石刻到书写于布帛纸张的发展过程。

东面浮雕展现了汉字书体的演变。

南面浮雕在中间位置有一块牛肩胛骨,被誉为“一片甲骨惊天下”。

西面浮雕集中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字,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等一些比较典型的少数民族语言。

发现:一片甲骨惊天下

清朝末年,位于安阳老城之外的小屯村是普通的一个农村,村民在种地时,经常能从泥土中刨出一些碎骨片,被人们当作中药材“龙骨”卖到药店。直到1899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划符号。经仔细研究后,王懿荣确定这些刻画符号是商代人使用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而被称为甲骨文。

王懿荣先生也因此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主要出土于安阳殷墟,属于商代晚期的文字遗存。实际上,在早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甲骨上刻字的现象。安阳殷墟是商代中晚期的首都,先后有12位商王在这里生活,所以留下了很多的甲骨片。

商王或者其御用神职人员(即贞人)在占卜时,一边用燃烧的木炭灼烧甲骨背面的“钻凿”处,一边祷告所卜之事。灼烧完后,根据正面所呈现的兆象来判断吉凶。占卜完成后,商人会把占卜的重要环节刻在骨片上,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看到的甲骨文。

甲骨刻辞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农业、田猎、天象等方方面面,为后人了解商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金文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是和甲骨文同样重要的一种先秦文字。

甲骨文的横空出世,震惊天下!

在发现了甲骨文之后,随后发现了殷墟遗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专业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以甲骨文为核心的各类文物。

1928至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对殷墟进行了十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

这期间,也出现了众多为甲骨文研究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出现了著名的“甲骨四堂”。因四位学者的字号中均带有“堂”字,故被称为“甲骨四堂”。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早期重要的甲骨收藏者和研究者。他将甲骨文的出土地考证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为商代晚期都城。一个人释读出甲骨文字561个,征集甲骨30000余片,先后编印出《殷虚书契》等多种著录书。

王国维(1877-1927 ),号观堂。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从甲骨文中罗列出了商王朝的王位世系,证明了《史记》所记商朝历史的可信度。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是甲骨文科学发掘的倡导者和主持者。他写的《甲骨断代研究例》,将殷墟甲骨分为五期。他还写过《殷历谱》一书,对商代的天文历法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

郭沫若(1892-1878),字鼎堂(一号尚武),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学家。他利用甲骨材料研究商代历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在已发现的4500个甲骨文单字中,与后世字书中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字目约1500个。从甲骨文到今天使用的汉字,尽管在形体、读音和字义上发生了变化,但其演变脉络清晰,承继关系明显,由此,甲骨文就是现代汉字的前身。

甲骨文是到目前为止所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源头在哪里? 汉字是什么时候创造的?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今学者都在致力于揭开这个谜底。

中国古代有多种关于汉字的起源的说法,如“结绳”、“八卦”、“河图洛书”、“仓颉造字”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仓颉造字”。仓颉是黄帝的手下,奉黄帝之命记录一些重大的事情。仓颉看到鸟、兽的蹄印各不相同,受到启发创造出许多象形文字流传人间。当然,仓颉造字只是神话传说,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个人,还有待于更科学的考证。

而近古表明,汉字的起源和远古时代的刻划符号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上,100多年前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文字。

在文字博物馆内有一部分展示了大量的远古刻画符号材料,例如河南舞阳贾湖发现的陶器刻符、山东莒县发现的陶器刻符、四川大溪口发现的陶器刻符、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符等,这些都可能与汉字的源头有关。

古代记事方法

1、结绳:结绳是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法,根据不同的事情打结方式不一样,或者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不同的物品、事件等。直到现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结绳记事的遗留,如云南省的纳西族使用结绳方法记日子;傈僳族用结绳方法记账目;哈尼族借债,用同样长的两根绳子打同样的结,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2、契刻:契刻是在竹木物体上刻画记号,作用主要是记数,后来又发展用来记事,在中国的古籍中有很多对少数民族契刻记事的记载。譬如哈尼族典当田地时,由买卖双方刻此木刻,各执一半作为凭据。

汉字的演变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汉字经历了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的过程;在造字原则上,则是从表形、表意到形声;读音方面,除极个别汉字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战国时期,汉字进入了纷乱时期。秦统一六国之后,在文化上实行“书同文”政策,以秦小篆为国家标准与规范,结束了汉字的混乱。为了书写的方便,小篆渐渐“隶变”,形成“古隶”。“古隶”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楷,成为了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之后,汉字发展出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但其结构形态和规范再无大的变动。

关于这段变化,展区内主要展示了刻石、青铜器铭文、玺印、秦隶等与秦代文字统一和演变相关的文字文物。

建国后,在北京成立了专门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字改革任务。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全国小学课堂,

1962年,《简化字总表》发布,这成为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中国文字史上的最大改革。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是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演变而来。

甲骨文:甲骨记事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是古代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些甲骨文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祭祀、卜辞、铭文等信息,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里面涉及祭祀、征伐、天文、历法、气象、方国、农业、田猎、疾病、生育、灾祸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古代中国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

金文的出现

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大约是从商朝开始的,经历西周直到战国时期,有1200多年的历史。金文的字形独特,演变自甲骨文。

金文的内容十分丰富,记录了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主要是颂扬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多方面地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陶文是指刻画、钤印、书写在陶器的文字。字数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此类文字最大的特点是与普通民众的联系很密切。

玺和印是人们用来昭明信用的凭证。玺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遍使用。战国玺印以铜为主,其次有玉,也有银质、玛瑙、石质、陶质,但数量很少。目前未发现先秦的金质玺印。

玺印按照印文内容可以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和图像印。战国玺印没有固定的形制,印面多为正方形、长方形、条形、圆形等。春秋以前的古玺实例不多,今天所说的“古玺”,绝大多数属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印章大都称“玺”,秦朝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的印章才能称为“玺”,其余的称“印”。

印章

历经三千余年,逐渐发展成为集书法、章法、铸造、刀法于一体的独特艺术,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抹色彩。它于方之间、红白之中创作字的各种的结构和形式。

盟书先秦时期玉石器也是一种文字载体,其中盟书最具代表性。盟书又叫载书,是记载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多为玉石薄片制成。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纷争,社会动荡,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互相之间、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政治目的常举行盟誓活动,通常一式二份,一份藏于盟府,用于存档,另一份埋入地下或沉入河中,以取信于神鬼,不得反悔。

先秦时期的货币

先秦货币文字,是指铸刻在先秦货币上的文字,字数较少,多为地名和数量。形式非常丰富,有刀币、布币、圜钱、金版等。先秦钱币文字既保留着商周甲骨文、金文的遗风,又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实用书体。

文字的统一

“小篆”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纷繁复杂,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除了秦系文字较多地继承了商周文字的特点外,其他四种体系的文字都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所以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他命令李斯、赵高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以后的“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隶书

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起源于秦朝。两汉四百余年间,书体由小篆变为隶书,由隶书变为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期间,出现了著名的汉字研究者:许慎。

汉魏时期汉字字体的不断变化,为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汉代是简帛使用的鼎盛时代,这个时期的简帛发现不仅地域广阔,数量巨大,而且内容丰富,字体多样,充分反映了隶书已从秦隶中规范出自己的构型规律,形成了成熟的隶书风范,同时也反映了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楷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起源于汉朝。博物馆展的楷书作品,包括碑刻、书法作品等。楷书的字形端庄典雅,笔画工整流畅,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典范。

《说文解字》共15卷共收入9353个字,以小篆为字头,分析字形结构,根据不同的偏旁,分立为540部,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许慎还在书中将流传已久的“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做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揭示了汉字的造字规律。

文字的应用

关于文字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物品的传承上,主要集中在出土的文物上。不仅有甲骨、钟鼎彝器之外,还有竹简、木牍、丝帛、陶器、玉石、货币、玺印、兵器等作为文字的载体,而且有毛笔手写。青铜器上有很多铭文,其文字为金文。金文从商朝开始,至西周达于极盛。展区内展示了与此相关的大量碑拓等实物。展示了“物以载文”的演变历程。

印刷术到信息化:讲述了印刷术的产生、改进,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计算机时代一系列进程的演变。计算机时代早期,汉字一度无法录入计算机。然而,王选和王永民扭转了汉字的命运。王选研制的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王永民研制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则解决了汉字输入难题。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方便快捷。因此,王永民先生也被誉为“当代毕昇”。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发展阶段。它的发明,使手工抄写变为机械复制,开启了书籍复制的新方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汉字传播

公元105年,蔡伦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汉字借助纸张,文字得以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隋末唐初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汉字的普及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借助纸张和印刷术,汉字随之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影响了整个东亚。

--- 民族文字 ---

从远古到19世纪末,中华大地上出现过近40种少数民族文字。根据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创制时间、使用范围和改进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古代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字、新创与改进民族文字等类别。

古代民族文字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创造或从域外传入的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曾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后因使用这些文字的民族群体分化融合或语言转用等而停止使用并逐渐消失。最早创制和传入中国的民族文字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较晚创制的则有16世纪的满文。

传统民族文字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沿用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通用于本民族地区,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具有正式官方文字的法律地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0多个民族不同程度地使用本民族文字。

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曾创造、仿造或从域外传入过一些民族文字。有些是受西域佛教传播影响进入我国的;有些曾是当时国家或地方性的官方文字,如八思巴字、满文、西夏文、契丹文和女真文。这些文字的文献和文物为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

我国还有一些民间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其中包括按汉字结构创造的古壮文、古白文等汉字系民族文字和自创字符的纳西东巴文、古彝文、水书等民族文字,但使用范围十分有限。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创制过一批拉丁字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字,有些仍在有关民族地区的信教群众中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陆续为壮、布依、侗、苗、彝、傈僳、哈尼等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同时,还对部分需要改进的少数民族文字进行了改进。

还有部分民族文字仅限于民间活动或特定宗教活动领域使用,一般不在行政、教育、媒体等正式书面领域使用,这类文字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实际文种的数目也很难准确统计。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汉字系民族文字,即完全根据汉字的偏旁部件和造字结构形成的文字,有古壮字、古白字和京族的字喃。此外,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毛南族、仡佬族、仫佬族、哈尼族等民族地区也曾发现汉字中夹用个别民族文字的情况。

第二类是属自创字符,最初主要是用于宗教占卜活动的几种少数民族文字,包括古彝文、东巴文、哥巴文,藏族尔苏支系的沙巴文和水族的水书等。这些文字使用的范围十分狭窄,并仅为传统宗教人士世袭使用,因此有的逐渐流于失传.

第三类为近代西方传教士创制的用于教活动的少数民族文字,大多依据或参照拉丁字母设计,用以翻译《圣经》和其他宗教读物。目前仍在使用的有滇东北的柏格里苗文;云南武定、禄劝一带的柏格里字母彝文,傈僳文;云南佤族地区的撒拉佤文;拉祜族地区的老拉祜文;景颇族地区的老景颇文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帮助创制和改进了部分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民族文字包括新创的壮文、布依文、羌文等。这些新创文字有三个共性的特征,第一,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第二,他们都是以本民族的某个地区的方言为参照创制的。比如:壮文是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第三,加入能代表本民族特有发音的符号和声调。

徽文馆和宣文馆

徽文馆。 “徽文馆”。“徽者,美善也”, 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成熟的商代文字出现以前、远古先民曾经走过了从结绳记事、契刻、图画符号记事到发明文字的漫长历程。今所见各史前符号地城色彩浓重、背景复杂。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符号,都可能逐渐融汇到汉字产生的主流道路上。

徽文馆分为几个展区。包括“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三部分。

“汉字民俗”展示与百姓生存、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汉字民俗。“汉字民俗”不等于“汉字”,也不等于“民俗”,实际相当于“汉字与民俗”,指两者有关系的部分,包括“因汉字而形成的民俗现象”和“因民俗而产生的汉字现象”两个方面。

所谓民俗,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不限于“民间”,它不是跟“官方”对立的,而是跟“个人”对立的,因为很多民俗实际上是官方或知识上层倡导甚至规定的,但必须是超个人和家庭的团体行为、社会现象。

本展厅的内容大致分两大部分,一是“因汉字而形成的民俗”,简称“汉字民俗”;二是“因民俗而产生的汉字”,简称“民俗汉字”。汉字民俗与民俗汉字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注意分辨。

“字书琼林”展示历代字书与各时代著名的文字学家,充分挖掘贮存在历代字书中的先民智慧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字书是解释汉语字词的著作,包括古代的文字类、音韵类、训诂类专书,是古今学者获取知识、阅读典籍的桥梁。

“书苑英华”展示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呈现汉字书法艺术的精华。

博文馆设有专题陈列“字里乾坤”。展览通过人与人体、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田猎农耕、衣食住行等9个部分展示相关的字形,介绍造字来源、发展演变,讲解汉字中的故事。

  “博文馆”。 “博文”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文”通常也指通晓古代文献。续建工程西馆主要用于普及汉字文化,以推行汉字教育,设有 “字里乾坤”互动体验展,展现汉字中的历史文化,以声光电和互动项目为主,故定名“博文馆”。

其中徽文馆和宣文馆是免费的,博文馆门票45元,都可以直接在网上预订。

进入场馆后会有服务台可以聘用导游,也可以20元租一个电子讲解器。

如果有条件,我还是建议能够听一些讲解,毕竟馆内的藏品和历史都是离我们比较遥远的,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理解。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一览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内观看展出的卜甲。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创产品甲骨文魔方。王凡摄(人民视觉)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取金文中的“字”的字形。丁俊豪摄(影像中国)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体验交互游戏。王凡摄(人民视觉)

中国文字博物馆全景。左侧为汉字公园,主馆后排为续建工程“徽文馆”“博文馆”。赵楠摄(人民视觉)

2022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由东馆“徽文馆”、西馆“博文馆”组成,功能上与主馆“宣文馆”形成补充,新增“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侧重文字应用体验,与基本陈列共同构建起更为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自2009年正式开馆以来,逐渐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文化交流平台。

新馆 多维展示汉字之美

中国文字博物馆由一组殷商风韵的建筑群组成。主馆“宣文馆”和附属的字坊、甲骨碑林主题广场于2009年11月建成开放,主要满足文物收藏和展示需求。续建工程的东馆“徽文馆”和西馆“博文馆”,则主要满足博物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需求。

新馆新增“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侧重文字应用体验,与基本陈列共同构建起更为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王双庆介绍。

专题陈列“字书琼林”位于“徽文馆”一楼西厅,主要展示历代字书。一套清嘉庆年间的藤花榭本《说文解字》陈列在展厅中,属于清代第一个依据宋小字本行款翻刻的《说文》版本。这个版本相较于其他版本,其文字讹误缺漏较少,字体古朴,版面清新,世称精美。

专题陈列“汉字民俗”位于东馆“徽文馆”一楼东厅,通过瓦当、对联、灯谜展现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汉字民俗。

专题陈列“书苑英华”位于“徽文馆”二楼西厅,介绍汉字形体演变和书法发展脉络。中国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展览以历代书法名家精品为载体,呈现汉字书法艺术的菁华。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的一幅草书卷轴展览于此,行笔流畅,品相上乘。

专题陈列“字里乾坤”位于“博文馆”一楼和二楼展厅,从汉字音、形、义的角度,解码汉字,让游客加深对汉字构型的理解。

续建工程中,博物馆精心设置互动体验环节,让游客在声光电的交互中观展学习:游客可以录制自己的方言上传系统,倾听各地游客留下的特色方言;游客也可以用各种字体书写自己的名字,并扫码保存留念……

甲骨文 走出展馆走进生活

中国文字博物馆紧密围绕甲骨文开展研学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认识甲骨文,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甲骨学堂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学生魏恬依从小就是甲骨学堂的忠实粉丝,从幼儿园起就参与甲骨学堂,跟随社教老师了解甲骨文字,魏恬依说:“可爱的文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为我打开了奇妙的世界。”随着对甲骨文了解的不断深入,魏恬依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现在她会抽周末时间到博物馆为观众志愿讲解。“中国汉字一脉相承,逐步演变到现在的模样。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生在甲骨文的故乡感到自豪。”

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介绍:近年来,甲骨学堂以馆藏文物为基础,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托,研发100余项汉字主题教育项目,先后在馆内外举办汉字教育活动1000余场,吸引近4万个(次)家庭参与活动。“我画甲骨文字画”等活动,让学生实地体验甲骨烧灼过程、亲手制作甲骨文绘本故事,激发了广泛的学习热情。2019年9月,中国文字博物馆让研学课程走进山区、农村和革命老区的校园。该项目已先后走进河南林州、云南广南、陕西延安等地区十余所中小学校。

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段艳琴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还举办“汉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由此转化出的甲骨文冰淇淋、甲骨文消消乐体验版、甲骨文魔方等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实现了古代文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为解决目前甲骨文释读面临的瓶颈,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2018年6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复旦大学学者蒋玉斌的研究成果被评为一等奖,获得10万元奖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介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初评已经结束,共收到论证报告84篇,目前终评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字都 打造汉字体验基地

建好文字的“家”——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倾力打造“中华字都”的重要一步。

安阳市深入实施“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对甲骨文进行三维数据信息采集,推进殷墟甲骨文云端数据库建设,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甲骨文及古文字传承创新区;建设国际汉字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举办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不断推出一批新的汉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完善“中华字都”形象标识体系,推动甲骨文、汉字元素广泛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105座甲骨文书屋建成投用,书屋建设采用“甲骨文书屋+公园、广场、社区”等多业态服务模式,结合本地文化元素,为市民提供温馨的阅读空间。

在安阳打造“中华字都”的助推下,中国文字博物馆持续展示文物背后的传统,深入解读历史文明的进程,凝聚社会的文化向心力,增强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对外开放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文字文化项目在国际范围的推广,打造在全球范围内的汉字文化国际体验基地,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字文化交流平台,成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的桥头堡。”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刘纪献说。

本报记者 马跃峰 王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