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真言意思 八字真言句子

八字真言意思 八字真言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直接摘抄,《人民日报》八字短句,让你的语言铿锵有力

【tāo guāng zhú sǒu hán zhāng wèi yào】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

解释:掩藏光彩才能游荡于田野,蕴含美质但不显耀。

【wéi zhě chánɡ chénɡ,xínɡ zhě chánɡ zhì】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解释:奋力去做的人时常可以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时常能够到达终点。

【jìn xiǎo zhě dà , shèn wēi zhě zhù】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解释: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处,注意细节,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论的人才成大事。

[bào pǔ shǒu zhuō ,xíng wěn zhì yuǎn]

抱朴守拙,行稳致远

解释:保持朴实的个性,恪守初心,韬光养晦,若想走得远,必须先走得稳。

【jì yuè guāng fēng,bù yíng yú huái】

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解释: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jìng mò rú chū,ān zhī ruò sù】

静默加初,安之若素

解释:不管外界环境怎么变化,这颗心仍然跟平学一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wù yǒu bì zhì shì yǒu gù rán】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解释: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理。引喻事物都如日月星辰那样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

【shēngrújiè zǐ xīncángxū mí】

身如芥子,心藏须弥

解释:芥子是微尘,须弥是大山。即便出身卑微,也依然不甘于眼前的苟且,心中充满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dà yán yán yán,xiǎo yán zhān zhān】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解释:合乎大道的言论,既美好又盛大,关注鸡毛蒜皮的言论,琐琐碎碎,喋喋不休。

【chūn fēng yǒu xìn,huā kāi yǒu qī】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

解释:春天的风捎来美好春意盎然的消息,花儿的盛放自有它的周期。

【jià sèpéng bó,mèng xiǎng yì yì】

稼穑蓬勃,梦想熠熠

解释:原野上的庄稼长势良好生机勃勃,心中的梦想闪闪发光。

【xīn yǒu měng hǔ xì xiù qiáng wēi】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解释: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忧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

【xīn xiàng wǎng zhī,xíng bì néng zhì】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解释:内心向往要去的地方,就一定能到达。

【xīn yǒu shān hǎi,jìngérbùzhēnɡ】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解释:意思是平心静气,胸怀开阔,不意气之争,输赢不重要。

看不惯一个人时,记住这八字真言,你就赢了

文/墨然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人,每个人都不一样,没必要要求对方跟你一样。

遇见看不惯的人,皆是常态,我们要做的就是释怀。

毕竟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三观也就不同,思想更加不一致,走的路也不同,是很难相融的。

为此,面对这样的人,没必要过多的争吵。

与其去计较,不如看淡,面对看不惯的人,记住这几个字,就是最好的方式。

不争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没必要过多的争论。有时候,你越是去争,反而就输的越惨。

因为和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争执,就是自我消耗。

真正智慧的人,是不屑于争,而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争,不代表退让,而是不想因为别人而浪费自己的时间。

有时候,你越争,越适得其反。反而不争,更容易化解矛盾。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没必要各个都要争个高低,这样生活太累了。

有时候,不争才是以退为进,才是真正的胜利。

不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并不是所有的都值得去停下来理会。

对待,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不理会就是最好的方式。

有些人,你越是计较,他越是有劲,反而你不理会了,对方才没什么理可挑。

化解问题,不一定非要去争执,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对于层次低的人,真的没必要去理会,反而你不搭理,问题很快就过去了。

所以,对待看不惯的人,千万不要去硬碰硬,要学会理智对待,尽量不要因为不值得的人消耗自己。

不闹

在这个世界上,你再好也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总有人不喜欢你。

对于不喜欢你的人,就没必要去跟他计较。即使你去争,赢了也不见得有多高兴。

和不值得的人争论,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消耗,何必和不值得的人动怒,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呢?

面对看不惯的人,你只要一笑而过,不闹就是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那些动不动因为别人而影响情绪的人,其实是过不好这一生的。

因为你越是计较,就越容易动怒,影响自身的状态。

所以,对待烂人烂事,不吵不闹就是最好的回应。

不说

都说,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因为别人而影响自己的人生。

你是什么样的人,没必要跟别人解释,也不必与他人诉说。

你看不惯一个人,就放心底就好,没必要说出来,让别人知道,影响彼此的关系。

很多时候,别人怎么看你,那是别人的事情,不要因为别人而影响自身。

当你能够试着看淡,不逢人诉说,而是过好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

所以,不要过多去计较,你要做的是回归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别人不值得你停留。

总结:

一个人要想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别人所影响。

对于看不惯的人,慢慢地看淡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有些人,看清了就好,有些事,看淡了就行。

保持不争,不理,不怒,不说,保持沉默,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状态。#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种植任何作物,永远离不开八字真言,这就是真传一句话

任何一种作物的生长,就和人成长一样,不管是用以前的一些老办法、老经验,还是用现在的科学种植方法,也不管是什么高招、秘诀,都永远也离不开八字真言。不管你种植粮食作物,也不管你种植任何的蔬菜,只要把土、种、密、肥、水、管、保、收这八字真言全都领会贯通了,种什么也能让其长得好,产量高,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多说无益,下面的内容请仔细领会。

1、土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基,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因为根系在土壤中需要吸收水分、养分、呼吸等,所以,种植蔬菜的土壤要求保水保肥、疏松透气,对一些粘重、板结的土壤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尤其多增施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肥料,给根系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2、种

这里的种子,也就是品种,不同的品种,就有不同的产量和质量,自家种植的作物,一般都喜欢种植一些老品种,虽然产量低,但口感好。对于大面积种植的,要的就是产量和质量,同样的品种,有的一亩地收获几万斤,有的一亩才收获几千斤,产量却相差几倍。所以,不管种植什么?选好品种至关重要。

3、密

密就是密植,也就是说种植时的行距和株距,因作物不同,每一种作物的行距和间距都不相同,间距太稀,产量低下,浪费土地,间距过密,导致光照和透风不良,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4、肥

肥料是决定作物长势好与不好的关键,肥料分为有机肥、化肥和叶面肥三大类,长期使用有机肥有松土、肥地、生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益菌的作用,减少病害发生,是一种无可代替的肥料。化肥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叶面肥起一个辅助秧苗生长的作用。这三类肥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

5、水

水是植物的命,没有水任何植物都没有生命,但水是两把刀,缺水干旱,作物就会停止生长,出现萎蔫、干枯等现象。水分过多,土壤就会缺氧,根系就会呼吸不畅,就会导致烂根,秧苗就会死亡。所以,浇水也是一门技术活,既不能让土壤过于干旱,也不能让土壤过湿,以见干见湿为最好。

6、管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种好作物的重中之重,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间苗、松土、除草、整枝、浇水、施肥、培土等等,这些工作一点都不能松懈。

7、保

这里的保护指的是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也就是说做好病虫害预防和防治工作,是蔬菜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耽误不得也马虎不得,越早防治效果越好,如果等到病害严重了,再好的方法和药物都白搭,所以,预防大于防治。不管种植什么蔬菜作物,要提前做好预防,可以选择一些没有害处的生物菌剂提前关根和喷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8、收

收获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一般种植过作物的都应该明白,该收获的及时采收,不宜过晚,但也不能收获得太早。

种植作物除了上面的八字真言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管是新品种还是新技术,新方法,新技巧,都要做到先实验,而后再使用。②浇水一定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不可长期大水浇灌,也不可以过于干旱。③不管使用任何肥料,都要与根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直接接触根系。④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或喷施叶面肥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兑水比例进行配制,不可随意配制。

不管种植什么作物,只要把上面介绍的全都融会贯通,那么,下一个种植高手就是你。

如果想学习更多种植知识、方法和经验,欢迎多加关注。

《道德经》的八字真言

东方既白 著

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或许也正是因为与生俱来,所以尽管对我们如此重要,反而却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很多时候是感觉不到的。比如很多我们觉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值一提。而一些我们觉得,并不值一提的东西,却往往关系着我们的生命。

比如道家老子所言的“道”和“无为”,对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代很多人来说,只要不是文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些零零星星的说法,但是你若让他们具体讲讲其中的含义,大多则支支吾吾,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然而这其中的道理,确实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的,只是自己却茫然不知罢了,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道德真经

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到底主张的是什么?道家思想的主张,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八个字,简简单单的八字真言:“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怎么理解这个八个字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解读一下。纵观《道德经》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洋洋洒洒的五千余言《道德经》中,是有三个从前到后、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蕴含其中的,第一部分是讲“道“的基本规律和状态,第二个部分讲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即怎么辩证地去”为“的问题,第三部分讲如何”善后“的问题,如何”为而不争“的问题。

那么,道的状态和规律,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说是这样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说也不见有什么外力去推动,反正道就那样周而复始的运行着,没有什么改变,也不会有丝毫懈怠。更神奇的是,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囊括在道的里边,并且也跟着它一起,周而复始的循环。

因此,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智慧,那就是生也不必欢,死也无须惧;荣也不要喜,辱也不用忧。我们来这世上一遭,只不过是道这个大循环里,其中的一个小循环而已,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那“道“的主要作用和运行法则是什么呢?,或者说《道德经》的总体思想是什么呢,其实总结起来就八个字:“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或者断句为:“道生万物;为,而不争”和“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更确切。

道生万物

比如《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然后接着继续讲“道”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大概的特点和特征,然后讲“道”的主要作用就是“道生万物”,“生”世间所有的“生”,即常说的“生生不息”之功用,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然后又开始讲怎么“生”的问题,“顺势而为”才能“生”,“无为而治”是“上德”,因此“无为有为”均要“为”,“为而不为”是统一,总体就是如何“顺势而为”、“顺势而生”的问题,而关于这个“为”的问题,其实是分两个部分进行的,一个是“道生万物”的时候,它是如何“为”的,二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如何统领万物“循道而生,循道而行”的问题,即人类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具体如何辩证去“为”的问题,意思就是说,人是遵循地而生存发展的,地是遵循天而发挥作用的,天是遵循道而变化运行的,道则是遵循自身的状态和规律,也就是自然而然。

圣人的境界,为而不争

最后就是如何正确“善后”的问题,其实老子说“为而不争”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想不争,先想办法使自己达到“天道”的层次才行,即老子所推崇的已达巅峰的、无可争者的“圣人”层次。因此,老子所谓“为而不争”是分三个层次的,一是“不为只争”,二是“亦为亦争,不为不争”,三是“为而不争”,所以他才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因此,大家都说《道德经》是“帝王之术”,“圣人之学”,比如到了马云的层次,像许老板一样,为而不争,反而更好,因为他为的很大很广很深,即使不争,也比大部分人争的多了去啦,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和妄为了。

至此,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这世间的好与坏、善与恶等等虽然是相互冲突,相互碰撞的。但这种冲突和碰撞,不是为了谁消灭谁,而是为了和谐共存。否则,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片死寂。那怎么办呢?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也就是说和气,是由阴气和阳气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后达到一种”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相互交融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就是”一团和气“。

为而不争的三重境界

所以,从老子“道生万物,为,而不争“这三个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说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对我们中国人如此重要?就因为它如同阳光一样,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看得到光亮;如同空气一样,让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世态,都能顺畅地呼吸,还能说:

可以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来就应该是这样,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而已。

只不过就广义的“道“而言,老子区分了”天之道“和”人之道“,区分了自然之道和非自然之道。“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在“天之道“和”人之道“之间,”圣人“放弃了”人之道“,而选择了”天之道“。圣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所行的”道“是”天之道“,而不是”人之道“。”圣人“替天言道,替天行道。于是”圣人“是一个有”道“者。

天道利他,地道共赢,人道生存,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一般人想一直达到“道”的层次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某一段时期或者某一件事情达到了,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背道而驰,所以伟人才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也正是《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真正涵义所在。正所谓:“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比如伟人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和老子思想当初把”圣人之学“作为其最高理想人物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此,《道德经》就是一本教人如何”超凡入圣“的圣人之书,作为道家的圣人之学,《道德经》虽然不同于儒家”人道“的君子之学和大人之学,但它们都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理想的标杆。

这个理想的标杆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和老子道家的”圣人之学“,孔子儒家的” 君子之学 “、”大人之学“是一脉相承的,下一章我们就来讲讲中国人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哲学内涵。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争是至圣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道德经》的八字真言

东方既白 著

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或许也正是因为与生俱来,所以尽管对我们如此重要,反而却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很多时候是感觉不到的。比如很多我们觉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值一提。而一些我们觉得,并不值一提的东西,却往往关系着我们的生命。

比如道家老子所言的“道”和“无为”,对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代很多人来说,只要不是文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些零零星星的说法,但是你若让他们具体讲讲其中的含义,大多则支支吾吾,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然而这其中的道理,确实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的,只是自己却茫然不知罢了,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道德真经

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到底主张的是什么?道家思想的主张,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八个字,简简单单的八字真言:“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怎么理解这个八个字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解读一下。纵观《道德经》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洋洋洒洒的五千余言《道德经》中,是有三个从前到后、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蕴含其中的,第一部分是讲“道“的基本规律和状态,第二个部分讲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即怎么辩证地去”为“的问题,第三部分讲如何”善后“的问题,如何”为而不争“的问题。

那么,道的状态和规律,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说是这样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说也不见有什么外力去推动,反正道就那样周而复始的运行着,没有什么改变,也不会有丝毫懈怠。更神奇的是,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囊括在道的里边,并且也跟着它一起,周而复始的循环。

因此,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智慧,那就是生也不必欢,死也无须惧;荣也不要喜,辱也不用忧。我们来这世上一遭,只不过是道这个大循环里,其中的一个小循环而已,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那“道“的主要作用和运行法则是什么呢?,或者说《道德经》的总体思想是什么呢,其实总结起来就八个字:“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或者断句为:“道生万物;为,而不争”和“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更确切。

道生万物

比如《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然后接着继续讲“道”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大概的特点和特征,然后讲“道”的主要作用就是“道生万物”,“生”世间所有的“生”,即常说的“生生不息”之功用,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然后又开始讲怎么“生”的问题,“顺势而为”才能“生”,“无为而治”是“上德”,因此“无为有为”均要“为”,“为而不为”是统一,总体就是如何“顺势而为”、“顺势而生”的问题,而关于这个“为”的问题,其实是分两个部分进行的,一个是“道生万物”的时候,它是如何“为”的,二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如何统领万物“循道而生,循道而行”的问题,即人类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具体如何辩证去“为”的问题,意思就是说,人是遵循地而生存发展的,地是遵循天而发挥作用的,天是遵循道而变化运行的,道则是遵循自身的状态和规律,也就是自然而然。

圣人的境界,为而不争

最后就是如何正确“善后”的问题,其实老子说“为而不争”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想不争,先想办法使自己达到“天道”的层次才行,即老子所推崇的已达巅峰的、无可争者的“圣人”层次。因此,老子所谓“为而不争”是分三个层次的,一是“不为只争”,二是“亦为亦争,不为不争”,三是“为而不争”,所以他才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因此,大家都说《道德经》是“帝王之术”,“圣人之学”,比如到了马云的层次,像许老板一样,为而不争,反而更好,因为他为的很大很广很深,即使不争,也比大部分人争的多了去啦,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和妄为了。

至此,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这世间的好与坏、善与恶等等虽然是相互冲突,相互碰撞的。但这种冲突和碰撞,不是为了谁消灭谁,而是为了和谐共存。否则,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片死寂。那怎么办呢?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也就是说和气,是由阴气和阳气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后达到一种”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相互交融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就是”一团和气“。

为而不争的三重境界

所以,从老子“道生万物,为,而不争“这三个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说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对我们中国人如此重要?就因为它如同阳光一样,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看得到光亮;如同空气一样,让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世态,都能顺畅地呼吸,还能说:

可以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来就应该是这样,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而已。

只不过就广义的“道“而言,老子区分了”天之道“和”人之道“,区分了自然之道和非自然之道。“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在“天之道“和”人之道“之间,”圣人“放弃了”人之道“,而选择了”天之道“。圣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所行的”道“是”天之道“,而不是”人之道“。”圣人“替天言道,替天行道。于是”圣人“是一个有”道“者。

天道利他,地道共赢,人道生存,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一般人想一直达到“道”的层次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某一段时期或者某一件事情达到了,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背道而驰,所以伟人才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也正是《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真正涵义所在。正所谓:“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比如伟人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和老子思想当初把”圣人之学“作为其最高理想人物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此,《道德经》就是一本教人如何”超凡入圣“的圣人之书,作为道家的圣人之学,《道德经》虽然不同于儒家”人道“的君子之学和大人之学,但它们都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理想的标杆。

这个理想的标杆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和老子道家的”圣人之学“,孔子儒家的” 君子之学 “、”大人之学“是一脉相承的,下一章我们就来讲讲中国人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哲学内涵。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争是至圣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