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甩发技巧 8字甩头

八字甩发技巧 8字甩头

本文目录一览:

八段锦错误纠正第3讲: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

上一章我们分享了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要点、错误纠正、功法作用,今天讲解一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

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要点

视频加载中...

错误纠正

视频加载中...

功法作用

视频加载中...

动作要点1:转头。八段锦版本很多,有的版本是“头跟着腰转”,国体版八段锦是“头转腰不转”,其目的是刺激大椎穴,这是治愈五劳七伤的根本。转头要充分、缓慢、匀速,注意百会上领、下颚微收,眼睛要往后平视,不能出现两眼一高一低的情况。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上杼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穴位。

动作要点2:旋臂。发力点可以在大陵穴和神门穴上,也可以在手掌上,肩膀充分外展,两臂尽可能外旋到极限,微微有点酸痛感,然后彻底放松、归位。这个动作可以充分刺激三阴三阳,治愈五劳七伤。另外,还可以有效刺激孔最穴,这是减轻便秘、痔疮的诀窍。

动作要点3:提肛。两臂外旋时,两腿也要同步外旋,两脚不动,最终着力点就是夹臀、提肛缩阴。相同的动作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感觉,初始时可能感觉是臀部内夹,推动肛门收缩,后期熟练后,可能感觉是肛门收缩带动臀部内夹。

动作要点4:中正。八段锦最讲究“中正”,就是要身形笔直、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一节,常见的错误是转头时两肩没有固定住,向转头侧歪斜了,这样会影响对大椎穴的刺激效果。

动作要点5:心态。“七伤”是指喜、怒、悲、忧、思、恐、惊七情伤害,喜悦伤心,愤怒伤肝,悲伤、担忧伤肺,思虑伤脾,恐惧、震惊伤肾。所以练这一节动作,要放空思想、心情愉悦、神态自然、面含微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点

视频加载中...

错误纠正

视频加载中...

功法作用

视频加载中...

动作要点1:马步。这一节是大马步,有5点需要注意:

①两脚距离。一般3个半到4个脚的距离,大家根据开胯程度灵活掌握,距离太小的话,容易导致上身前倾或者膝盖过脚尖。

②展膝开胯。两膝向外打开,与脚掌呈一条垂线,带动胯部前移,这就是开胯;同时要注意,膝盖不能过脚尖,到脚趾分叉的地方就可以了。

③脚尖内扣。蹲低位大马步时很难做到两脚平行,基本都是八字脚,这个没关系,只要脚尖有一个内扣的力就行,比如你的脚外八15度比较舒服,那你向内收到10度就可以了。

④翻胯垂身。要避免上身前倾、腰部凹陷、撅屁股等问题,只有胯部上翻、上身垂直,才能做到百会引领、提肛缩阴。

⑤循序渐进。大家刚开始练习,不要追求下蹲深度,采用适合自己的高度即可,功夫深了再慢慢降低高度,这个千万不要着急,否则就会导致胯部无法前移、膝盖过脚尖、上身前倾、腰部凹陷、撅屁股等问题。

动作要点2:摇头。颈部不要僵直,要尽量放松,与尾闾形成对拉,让骨节展开。当身体彻底成偏马步时,头部向后开始转动,动作要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这里要点是转头要充分,不能幅度太小。

动作要点3:摆尾。摆尾的实质是“尾闾”旋转带动全身运动,这是八段锦中最难的一个动作,难就难在腰胯不够灵活,特别是蹲马步的时候腰胯容易僵硬。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好用的辅助练习功法,很简单的5个动作,都是尾闾各个方向的旋转,练好这个,腰胯就活了。

视频加载中...

动作要点4:升降。大家都注意到了,每次动作开始前,身体要先稍微向上升起,其目的是让腰胯及下肢肌肉得到放松,便于摆尾,所以不能忽略。

动作要点5:过渡。这一节动作非常难,很多练了几年的老手都做不好。初学时,不要一上来就蹲低位大马步,先蹲高位马步过渡一下,这样练习摇头和摆尾比较容易找到感觉。摇头和摆尾要分开练习,待熟练后,再同步练习,然后慢慢改为低位大马步。

本人文章经常被百家号、百度文库、360个人图书馆等平台盗取。在此,老张郑重声明:本人仅在今日头条进行创作(头条号:张老聊养生),其他平台出现本人文章均为盗版侵权,老张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其他文章推荐阅读

【原创】哪个版本的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最好

从金刚功乱象,分析为何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必须练国体版

从呼吸、节奏、细节探讨如何练好金刚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

金刚功:到底有没有单传版、内八部、配套呼吸、内功心法

国体版八段锦跟练视频

视频加载中...

戏曲中的十九种特技表演你认识几种?

一、水袖功

水袖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水袖功是外化人物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水袖有男女之别,男性水袖短,一般长度为8寸至1尺;女性水袖长,一般为2尺至3尺不等,特殊剧目人物水袖长度在3米左右,如《打神告庙》里敖桂英的水袖。

水袖是手势的延长和放大,戏曲演员利用水袖夸张、优美而丰富的舞蹈特技,舞动出好似波浪翻滚的高难度的水袖技巧,从而使观众获得写意性的审美效果;同时,通过水袖技巧生动形象地外化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如《打神告庙》中的敖桂英、《李慧娘》中的李慧娘、《失子惊疯》中的胡氏等。水袖功大致包括抖掷抛、拂扬荡、背翻、折、叠搭、打、绕、抓、撩、甩、挑、掸等上百种艺术技巧。

二、甩发功

甩发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甩发功顾名思义是通过变换各种甩发技巧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好地为塑造人物服务。“甩发”是用牛皮粗线和人的头发捆绑制成的,用牛皮制作成个小座,用粗线把头发的一端牢牢缠绝,根部高约3寸,演出使用时用勒头网子将其皮座子固定,垂下来很长的一绺头发长度一般为3尺,是用人的真发制作而成的。

在戏曲舞台上利用甩发的甩、裁、带、劈、转、盘、抖、叼等各种技术手段来外化人物在受到强烈的刺激后的精神状态。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打棍出厢》中的范仲禹。甩发功适用于生、净、丑以及老旦行当,头发的颜色一般为黑色。

旦角行当一般是左侧留一束长约尺的头发表示落魄、惊恐、精神失常等,如《窦娥兔,法场》中的窦娥、《玉堂春·三堂会审》中的苏三、《宇宙锋装疯》中的赵艳蓉等。

三、髯口功

髯口”是戏曲专用名词,就是胡子。戏曲里的髯口不是粘贴在嘴巴上的,而是用铁丝或铜丝、丝线、犀牛毛或人发等材料制作而成的,采取写意的方法挂在耳朵上,中间放在上嘴唇,脸膛与髯口之间保持空间,其目的是便于舞动。

通过捋、捻、抖推、让抛、甩、挑、弹、搂托、撕打、叼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外化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示人物的精神气质。髯口的颜色大致分为白黑灰、红四种颜色。在样式上分为三绺、满扎、虬髯、八字、字、二挑、吊搭、四喜、五嘴等。髯口应用于男性行当中的老生红生、花脸、丑以及部分武生角色。

女性行当是不戴髯口的,但是也有例外,如花旦行当剧目《辛安驿》中的周凤英按照剧情规定情境的需要,临时女扮男装,假扮强盗,佩戴“红扎手持单刀做花脸行当的动作,模仿花脸行当的念白、表演,这只能算是个案。

四、跷功

跷功又称“踩寸子”,用来表现中国古代缠足女子的病态美。“跷功”舞步,曾使戏曲旦角舞姿提高了一大步,成为戏曲舞蹈表演特技和旦角演员的基本功。跷功分硬跷和软跷两种,武旦踩硬跷,花旦或闺门旦踩软跷。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秦腔花旦演员魏长生跷功技术精湛,其表演广受京城观众的推崇京剧筱派花旦创始人于连泉和四小名旦之一的宋德珠的跷功最负盛名。

五、矮子功

矮子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它主要应用于丑角行当,大多用于扮演身材矮小、发育畸形的残疾人,俗称“侏儒”,如《扈家庄》中的“矮脚虎”王英、《游街》中的武大郎等。矮子功在其他丑角剧目和人物当中也有使用,如《春草闯堂》“行轿”中的胡进为表现道路崎岖、高低不平时所使用的矮子功;武丑行当,如《时迁盗甲》中的时迁为表演其深夜潜入徐宁家盗甲时的矮子功。

“矮子功”蜷蹲腿,脚后跟踮起,用脚掌触地行走,上身直立做舞蹈动作始终保持蹲腿的状态,要求演员要有超强的腿部控制力。技巧有矮子步、圆场、打脚尖、跳跃、大飞脚、舞蹈、翻滚等。

六、云帚功

云帚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云帚俗称“拂尘”,一般应用于剧中的神仙、妖道、尼姑、僧侣和太监。云帚在生活中具有掸灰尘、打苍蝇的作用,云帚功在戏曲舞台上是帮助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有力手段,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和舞蹈性。

云帚长约3尺,分为软、硬两部分。硬的部分为手柄,用一尺左右的藤条外罩尼龙丝编织套,另加三个彩穗装饰而成,用绳扣套在右手无颜色以白色居多,也有绿色等。云帚功技巧主要包括弹男名指上;软的部分是用一束马尾制作而成,一头与硬柄杆相连绕、转、缠、打、背、撩、搭、抖等多种。密切配合剧情中人物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蜈蚣岭》中的武松《思凡》中的色空、《秋江》中的陈妙常等。

七、帽翅功

帽翅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又称“耍帽翅”。这里的帽子是一种戏曲化、经过特殊加工的官帽,与官服相配套使用。注重运用帽翅不同方向、不同力度、上下颤动、前后旋转等特技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

用于表现狂喜、激动、焦虑沉思、慌乱等情境。它主要应用于老生、小生、丑等行当,如《徐策跑城》中的徐策、《周仁献嫂》中的周仁等。其中,山西蒲剧的帽翅功最具特色。

八、翎子功

翎子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又称“耍翎子”。翎子是用山鸡尾巴上的羽毛加工制作而成的,经过艺术化的特殊处理般长度为3尺到6尺不等。翎子功的技巧有单掏翎子、双掏翎子、单衔翎子、双衔翎子、绕翎子、涮翎子、抖翎子、摆翎子、单立翎子等。配合优美的身段,表现喜悦、矛盾、得意、气急、戏弄、惊恐、英武等各种内心情感和外在神态,如《龙凤呈祥》中的周瑜《吕布戏貂蝉》中的吕布。山西晋剧的翎子功最具特色。

九、扇子功

扇于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戏曲中的扇子大都不是以扇凉为目的,而是特殊的舞蹈砌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用来把玩。扇子是演员外化人物内心情感、塑造优美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段。从外形上,扇子可大致分为折扇、团扇、羽扇、蒲扇芭蕉扇等类型。技巧有执扇、打扇、合扇、挥扇、转扇、托扇、夹扇、遮扇、扑扇、抖扇、抛扇、绕扇等多种。

根据需要可单用,也可以组合成一套舞蹈身段。扇子的使用较为宽泛,在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当中均有应用,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使用的羽毛扇、《牡丹亭》中杜丽娘使用的折扇、《太真外传》中杨玉环使用的团扇等。

十、手绢功

手绢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又称“手帕功”。多用于“二小戏”或“三小戏”。手绢功是戏曲花旦行当必须掌握的高难度技巧,是外化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手绢有四角和八角两种。技巧有呼、托、转、踢、抛、弹等多种,如《挂画》中为表现迎亲的花轿到时锣鼓喧天的场面,演员运用单手耍绢、双手耍绢等各种技巧,生动形象地外化出主人公激动、欢喜的心情。东北二人转手绢功最为著名。

十一、椅子功

椅子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演员利用道具椅子进行特技表演,故称“椅子功”。椅子功多用来表现人物的喜悦、激动、暴躁等多种情绪。如《挂画》中的耶律含嫣,《通天犀》中的青面虎挡马》中的杨八姐、焦光普,《时迁盗甲》中的时迁,《十三妹》中的何玉凤等。

十二、耍牙

耍牙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多应用于神仙、妖魔、鬼怪一类角色,在塑造人物上起到渲染舞台气氛、强化艺术效果的作用。其特色是演员在嘴角上下、左右各衔獠牙一枚至六枚不等,出场亮相时,獠牙频频伸缩搐动,一会儿左上右下,一会儿右上左下,时而上翻,时而下垂,时而皆无,用以表现角色狰狞凶猛。

如《问樵闹府打棍出厢》中的煞神等。牙的质料是大约1寸长的野猪利齿,演员将其含在口中利用上下牙床、舌与唇的蠕动,相互换位,通过吞吐技巧做出各种狰狞恐怖的造型。

十三、耍牙笏

牙笏本是朝臣上殿面见皇帝时手持的弧形托板。古代大臣向皇帝奏本时,如果直面皇上就犯了冒上欺君之罪,故以牙笏遮面,事先把奏折纲目性的内容写在牙笏内侧,起到提示作用牙笏多为象牙制作而成。耍牙笏主要应用于戏曲花脸行当中的跳判,如《钟馗嫁妹》中的钟馗、《火判》中的判官等。

十四、耍旗

耍旗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演员耍舞各种旗子,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情绪和心境。旗子大致分为令旗、大旗、水旗、火旗、风旗、飞虎旗等种类。耍旗技巧有串指、穿腕、撇、绕脖抛、带用接等多种,如《雅观楼》中的李存孝、《白蛇传》中的白素贞。

十五、耍素珠

耍素珠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素珠又称“佛珠”是僧人是于颈项,用来记诵佛号的珠串。演员通过要弄素珠的特技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耍素珠技巧有转、抛接、带、颠、钻、套等多种。它主要应用于丑行,如《双下山》中的本无等。

十六、喷火

喷火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多用于神仙、妖魔、鬼魂一类角色,以渲染舞台气氛、加强艺术效果。戏曲各剧种的“喷火”特技大都由秦腔移植而来,如《红梅阁》中的李慧娘、《钟馗嫁妹》中的钟馗喷火等。秦腔“喷火”特技最为著名。

十七、变脸

变脸为戏曲人物情绪化妆的表演特技之一。它是用于表现剧中人物情绪突然变化的一种夸张变形的表演特技,表现惊恐、绝望、愤怒、昏厥、骤死等情绪和现象。变脸不仅用于神怪角色,也用于现实人物当中。

变脸的手法主要有目定神呆、抹暴眼、吹粉扯脸、开眼等。如《伐子都》中子都的变脸、《活捉》中张文远的变脸等。川剧变脸特技最为著名,如现代戏《金子》中刘大星的变脸。

十八、打出手

打出手为戏曲特技之一,又称“踢出手”或“过家活”,简称“出手”。打出手是戏曲武旦行当标志性的武打特技。如(《泗州城》中的水母、《八仙过海》中的金鱼仙子、《盘丝洞》中的蜘蛛精等:一些剧目在刀马旦、武生行当当中也有使用,如刀马旦剧目《大英节烈》中的陈秀英、武生剧目《十八罗汉收大鹏》中的大鹏、《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等。

打出手就是作战双方互抛兵器的武打程式套路。打出手技巧有踢接、挡、拍、扔等数十种。它主要应用于神仙、妖魔、鬼怪的剧目当中。打出手的参与人员般分为三人、五人、七人、九人不等,枪可以有两杆、四杆、八杆、十二杆、十六杆不等。

“五人打出手”就是一个主要角色居于舞台中央踢、打,另外四个角色在舞台四个方位向舞台中央的主要角色身上“扔”(投掷)数杆花枪,花枪满台飞舞,恰似一朵朵色彩绚烂的梅花。京剧《虹桥赠珠)中的碧波仙子与众神将的武打场面就运用了打出手。

十九、长绸舞

长绸舞为戏曲表演特技之般应用于女性当中的神仙角色。角色舞动长约12米的彩色长绸,通过长绸舞蹈动作变换出千姿百态的写意造型,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此时此刻的心情,外化出主人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心境。

长绸舞大致分斗、甩、带抓、抛、旋、盘、绕撩搭等数十种技术动作,并根据情境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组合,从而营造出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美丽图画。长绸舞既可以表现七色彩虹、五色祥云,又可以表示大江、大河、大海汹涌的波涛:既可以表现天上的神仙,又可以表现阴间妖怪,如《天女散花》中的天女、《盘丝洞》中的蜘蛛精等。

野钓手竿甩大鞭 实战操作分享篇

野钓中长竿常用的甩大鞭式抛投,您的钩饵是否抛在最远端?您的子线和主线是否完全舒展形成一条直线?您是否可以将钩饵准确的抛投在鱼炸水的标点?我是渔猎行者乌拉,每年超过100次的野钓夜钓实战经历,扎根在今日头条原创分享自己的野钓体验欢迎关注评论转发!(严正声明:未经本人许可,严禁任何平台和个人获利性转载)

TIPS:本文我以10米竿钓翘嘴红尾为列阐述站抛甩大鞭的技术动作的要领,这种超长竿的甩大鞭方式与7.2/8.1米长竿的甩大鞭方式不同,请大家提前知晓。

抛投动作分解

预设条件:10米鱼竿/站抛/主线长10米/子线2.5米对折/浮漂吃铅7克/半飞铅状态/右手为主

立姿:呈站立姿态,右手持竿保持钓竿竖立,左手握住主线八字环附近;荡子线:左手将八字环连同子线向前荡出,使钩饵荡起脱离水面为好;压竿:迅速双手同时持竿向前压低竿梢头部(与水面角度形成70度左右)准备发力;挥杆:此时双手发力挥动竿梢从右到左运动,让竿梢在头顶空中划出大约半圆形弧线轨迹,让主线和子线钩饵在空中全速摆动完全展开;抛竿:当鱼竿到达正头顶上方时快速向水面发力,此刻稍作停顿让钩饵主线完全拉直时迅速压低鱼竿向前运动,从而让竿梢牵动主线从弧形运动转换成从后向前的直线运动;送竿:当鱼竿竿体几乎与水面平行时迅速抖腕用力使鱼竿迅速停止运动,手臂顺势向前送竿,让铅坠带动主线继续向前运动,送竿避免牵扯主线回弹损失距离;定竿:在主线铅坠和前端钩饵未落水前,保持竿梢指向姿势切勿直接压低竿梢以免回弹主线;拉杆:线组完全入水后再向后拉动鱼竿,让主线子线更加完全的展开。

站抛甩大鞭的注意事项野钓中甩大鞭操作注意事项:甩大鞭时发力一定要柔和,挥杆、抛竿、送竿和定竿环节都是是小臂发力为主;整个抛投过程中应以肘关节为支撑点,腕关节为第二发力点,并非大臂发力;整个甩大鞭过程中最关键是的是抛竿和送竿的时机选择,希望钩饵落点向左还是向右就需要抛竿和送竿之间控制角度和时机;飞铅状态相对于超长竿甩大鞭抛投更加轻松,但是需要控制抛竿的时机,否则钩饵和浮漂落水不在一条直线上,抛竿动作前一秒应略有停止,感受到钩饵在主线上的重量最好;甩大鞭不是靠蛮力爆发挥舞出去的,而是靠巧劲荡起来送出去的,高手甩大鞭你几乎听不到线组鱼竿在空中刺耳的呼啸声;甩大鞭一定不能让竿梢入水,易损坏竿梢也容易惊鱼;甩大鞭前将双子线完全分开,避免子线缠绕也能使钩饵入水后状态更好;使用超长主线和子线的情况下,需要延长挥杆的时间,让线组在空中完全展开。

野钓中甩大鞭安全注意事项:注意身后的草丛、树木、岩石等障碍物,一旦甩大鞭用力过猛挂住竿梢极易折断;甩大鞭务必关注身边、身后的钓友,每次甩大鞭之前建议先观察再挥杆;夜间甩大鞭建设用齐竿线、短子线和无刺钩,相对出现麻烦更容易就地解决;一定要预防从后向前的甩大鞭动作,容易挂住钓者的衣服或身体,从而比较危险。甩大鞭如何越抛越准

如何甩大鞭抛的准?这一定是大家最感兴趣、最关心的的问题,我分享四个作钓经验,以供大家参考和实验:

较短线组:甩大鞭不熟练时建议不使用超过鱼竿2米以上的主线,越长的线组对于抛远和抛准越困难,因为线组在挥杆时钩饵的线速度不够,线组整体没有完全经受鱼竿的挥动拉力,钩饵仅仅依靠惯性向前,所以很难抛远也很难抛准。使用巧劲:甩大鞭看似是一种依靠暴力的抛竿方式,其实和我们短尺寸钓竿抛投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过度用力反而无法把控钩饵的落点,前小臂用力以肘关节为支点,慢速轻柔抛投,最佳状态就是你甩大鞭过程中抬头可以清楚的浮漂划过的轨迹,依靠超长竿的重量和挥动惯性足以完成甩大鞭,越慢越稳越轻柔时,抛竿和送竿你有更充足的时间选择停止点,甩大鞭可以做到无声无息随心所欲。较高钓位:甩大鞭中较高的位置很有利于甩大鞭,所以作钓中尽可能选择较高站位的钓点或使用钓台,站姿甩大鞭效果比坐姿更好,因为高度赋予了钩饵更高的线速度,让其飞的更快抛的更远。其他因素:包括较重的铅皮、更小的浮漂、更细的主线子线都会对甩大鞭抛远抛准有价值,但更重要的是抛投技术动作把控更重要!

关于甩大鞭是一个超长竿使用中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大家都会甩大鞭但是甩出来的效果真的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在高密度钓场、障碍物较多的钓位、操作空间狭窄的钓点上甩大鞭的技术功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关于甩大鞭的技术要领还请各路高手补充和斧正!

相关文章链接:野钓翘嘴的核心:找水层,高手不会说的诀窍

八段锦错误纠正第3讲: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

上一章我们分享了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要点、错误纠正、功法作用,今天讲解一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

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要点

视频加载中...

错误纠正

视频加载中...

功法作用

视频加载中...

动作要点1:转头。八段锦版本很多,有的版本是“头跟着腰转”,国体版八段锦是“头转腰不转”,其目的是刺激大椎穴,这是治愈五劳七伤的根本。转头要充分、缓慢、匀速,注意百会上领、下颚微收,眼睛要往后平视,不能出现两眼一高一低的情况。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上杼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穴位。

动作要点2:旋臂。发力点可以在大陵穴和神门穴上,也可以在手掌上,肩膀充分外展,两臂尽可能外旋到极限,微微有点酸痛感,然后彻底放松、归位。这个动作可以充分刺激三阴三阳,治愈五劳七伤。另外,还可以有效刺激孔最穴,这是减轻便秘、痔疮的诀窍。

动作要点3:提肛。两臂外旋时,两腿也要同步外旋,两脚不动,最终着力点就是夹臀、提肛缩阴。相同的动作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感觉,初始时可能感觉是臀部内夹,推动肛门收缩,后期熟练后,可能感觉是肛门收缩带动臀部内夹。

动作要点4:中正。八段锦最讲究“中正”,就是要身形笔直、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一节,常见的错误是转头时两肩没有固定住,向转头侧歪斜了,这样会影响对大椎穴的刺激效果。

动作要点5:心态。“七伤”是指喜、怒、悲、忧、思、恐、惊七情伤害,喜悦伤心,愤怒伤肝,悲伤、担忧伤肺,思虑伤脾,恐惧、震惊伤肾。所以练这一节动作,要放空思想、心情愉悦、神态自然、面含微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点

视频加载中...

错误纠正

视频加载中...

功法作用

视频加载中...

动作要点1:马步。这一节是大马步,有5点需要注意:

①两脚距离。一般3个半到4个脚的距离,大家根据开胯程度灵活掌握,距离太小的话,容易导致上身前倾或者膝盖过脚尖。

②展膝开胯。两膝向外打开,与脚掌呈一条垂线,带动胯部前移,这就是开胯;同时要注意,膝盖不能过脚尖,到脚趾分叉的地方就可以了。

③脚尖内扣。蹲低位大马步时很难做到两脚平行,基本都是八字脚,这个没关系,只要脚尖有一个内扣的力就行,比如你的脚外八15度比较舒服,那你向内收到10度就可以了。

④翻胯垂身。要避免上身前倾、腰部凹陷、撅屁股等问题,只有胯部上翻、上身垂直,才能做到百会引领、提肛缩阴。

⑤循序渐进。大家刚开始练习,不要追求下蹲深度,采用适合自己的高度即可,功夫深了再慢慢降低高度,这个千万不要着急,否则就会导致胯部无法前移、膝盖过脚尖、上身前倾、腰部凹陷、撅屁股等问题。

动作要点2:摇头。颈部不要僵直,要尽量放松,与尾闾形成对拉,让骨节展开。当身体彻底成偏马步时,头部向后开始转动,动作要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这里要点是转头要充分,不能幅度太小。

动作要点3:摆尾。摆尾的实质是“尾闾”旋转带动全身运动,这是八段锦中最难的一个动作,难就难在腰胯不够灵活,特别是蹲马步的时候腰胯容易僵硬。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好用的辅助练习功法,很简单的5个动作,都是尾闾各个方向的旋转,练好这个,腰胯就活了。

视频加载中...

动作要点4:升降。大家都注意到了,每次动作开始前,身体要先稍微向上升起,其目的是让腰胯及下肢肌肉得到放松,便于摆尾,所以不能忽略。

动作要点5:过渡。这一节动作非常难,很多练了几年的老手都做不好。初学时,不要一上来就蹲低位大马步,先蹲高位马步过渡一下,这样练习摇头和摆尾比较容易找到感觉。摇头和摆尾要分开练习,待熟练后,再同步练习,然后慢慢改为低位大马步。

本人文章经常被百家号、百度文库、360个人图书馆等平台盗取。在此,老张郑重声明:本人仅在今日头条进行创作(头条号:张老聊养生),其他平台出现本人文章均为盗版侵权,老张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其他文章推荐阅读

【原创】哪个版本的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最好

从金刚功乱象,分析为何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必须练国体版

从呼吸、节奏、细节探讨如何练好金刚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

金刚功:到底有没有单传版、内八部、配套呼吸、内功心法

国体版八段锦跟练视频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