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唐生海不是张灵甫的儿子吗 唐生海不是张灵甫写的吗

唐生海不是张灵甫的儿子吗 唐生海不是张灵甫写的吗

本文目录一览:

纸上名将 拼命三郎:哪个形象是真实抗战时期张灵甫

一、万家岭大捷真的全歼了日军106师团?

常常有网文说起万家岭大捷就宣传其战果是全歼了日军106师团。很遗憾,笔者在这里不得不打击这些网文作者的“爱国热情”。前期笔者已经很多次提过了,武汉会战期间任第11军司令官的岗村宁次回忆录中提到“106师团在武汉会战中遭遇全军覆没的严重打击”。而根据武汉会战后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的报告,该师团武汉会战中战死3321人,战伤(住院程度)4085人。这个数字离全歼日军一个师团还相差甚远。

如果有人觉得这是日方自己造假掩盖其失败的事实,那再看看中方战时和战后的相关资料记录。实际在38年“双十节”最后攻击未能达成目标后。薛岳自己也知道。部队损失太大,攻击不动了。所以他在10月12日至电报中:“此次敌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败,但我集中围攻,未将敌悉数歼灭,至为痛惜......对我有利时机已过,各部苦战,伤亡过重,战力无几”。

二、张古山战斗中的张灵甫

张灵甫一直是中国近代战争中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有段时间,网上铺天盖地的对张抗战一片吹捧之辞,特别是张古山战斗中有所谓“提议奇袭张古山,亲率敢死队”。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有网友在论坛上将张灵甫抗战期间贬低得一文不值,甚至“张古山战斗和张灵甫没什么关系”的说法。这样一个名声在众网友嘴里如同过山车一样的将领,到底在张古山战斗中有何表现,真实情况又如何?

1.张古山战斗中真的有出奇兵从悬崖攀登日军背后的故事吗?

在网络文学作品在,有大量文章描述着张灵甫提议学三国时期邓艾出奇兵攻蜀国战术,从张古山背后悬崖一侧攀登到日军背后,奇袭日军阵地,一举拿下张古山。而真正现实如何?笔者根据36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中内容找出了相应的答案。

首先要说这个传说肯定不符合事实的。

因为张古山这个阵地就和网文中想象的不一样。日军占领的张古山北面制高点是面向的南面山坡很陡,而面向日军后方的北面山坡稍微缓。要说攀岩而上恰恰是从日军正面攀岩,而绕到日军背后却是日军重点防御的北面山坡(在北面山坡仍有大量日军工兵所修筑工事残骸)。

其次,战报中确实提到了“张古山北面制高点南陡北缓,树木丛生荆棘遍布,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小部队之攻击殊难奏效,大部队则不能容纳。此地我军进攻,需攀藤附葛而上,以倾斜急峻运动困难,伤亡特大。”由此可见确实派了小部队从陡坡处攀岩而上,但是被日军发现,导致这支小部队伤亡特别大。

而根据部队战报描述最后是靠着“我四面包围,经过白刃战于8日拂晓前将该敌大部歼灭。”而日军战史回忆是当时中队夜袭时攻击非常凶猛:

“凌晨4点,分散在密林中排成数条线的中队大部队向鬼塚大队发起攻击。转眼间,鬼塚大队被强烈的号声,烟尘,四面八方飞来的手榴弹所包围。中队分散成数条线,交互投掷着手榴弹,毫无间隙的高声大喊着冲锋,鬼塚大队正在焦急的等待中队攻击间隙,寻找突破口。但是中队手榴弹投掷技术是在太出色,手榴弹毫无间隙的飞过去,鬼塚大队人员被压制在战壕里头都抬不起。”

“日军组织起敢死队想进行反击,第一波手榴弹袭击,日军就出现大量伤亡,第二波手榴弹攻击,完全将日军人员击垮,日军无论如何都无法进行反击。鬼塚大队长大声斥责着部下,但51师的战斗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日军的)第一线、第二线以及前进阵地陆续被击溃,51师一股作气攻入日军主阵地上。”

根据日军战史记录可以看出,实际当时攻上张古山日军阵地全是硬碰硬,手榴弹对刺刀,鲜血换阵地的战术。但最后守备这个张古山的鬼塚大队仅剩十几人还在坚守最后一块阵地,直到第二日晨日军派来援军支援,又重新夺回了张古山北面高地。负责山顶防御的营长王之干阵亡,连长以下几乎全部伤亡,最后留在张古山上的官兵也全部牺牲。张古山北部制高点失守。

虽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出奇兵制胜的故事,但是却有传说中未曾提到的排除突击队袭击张古山日军背后的故事。

7日夜,153旅在正面攻击张古山和长岭日军阵地的同时,派出了一支突击队(具体番号人数不详)绕过张古山和长岭日军阵地,深入敌军后方进行袭击,目的是声援正面攻击,也希望在日军撤退时候伏击撤退中的日军。这支突击队在深入日军阵地后,勇敢行动、大胆突击。就在攻击日军后方哔幾街时遭遇日军顽强阻击,由于撤退不及时,反而被日军增援部队包围,最后这支突击队成员全部壮烈牺牲。

2.张灵甫是否亲率敢死队张古山?

首先要说,张灵甫在万家岭战役前(9月初)刚刚升任153旅旅长,而第一次张古山、长岭两个制高点的任务就由该旅作为主攻。也就是说,张灵甫第一次时是作为当时前线攻击部队的指挥官。攻击张古山阵地的是原来张灵甫担任团长的305团。只是这次团长换成了唐生海。唐团长在防御张古山阵地时重伤,而后代理团长于清祥也在张古山战斗中光荣牺牲。

张古山阵地在10月6日至10日间中日双方反复易手多次。薛岳为实现全歼106师团的目的,9日下午15时下令:各部挑选奋勇队(敢死队)发起攻击。而51师按照要求出500人的敢死队向张古山、长岭一线阵地。而51师连日攻击损失太大,只组织起400人的敢死队。这里就是后来被广为流传的,张灵甫当突击队队长奇袭张古山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被田汉作为话剧《德安大捷》的重要一部分。实际这个奋勇队的队长究竟是谁?在笔者所查阅的各种部队战报里都未有任何说明。

仅仅在当时74军作战参谋吴鸢的回忆中提到了这支突击队由张灵甫旅长率领。现在很多人质疑,张灵甫作为旅长是否会亲自率领突击队。笔者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在南昌会战的高安保卫战中,张灵甫也是亲率部队反击日军,而至中弹重伤。这也许就是他个人的一个作战风格。正因如此,张灵甫在军中有“猛张飞”的称号。

张作为第一次时前线部队的指挥官,以及很可能是亲率敢死队的将领,想来不会再有人说出“张古山战斗与张灵甫没什么关系”了。

一个军人的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内战而否定其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更不能因为政治立场抹黑抗日军官其在抗战中的表现。

三、74军是否万家岭一战而成名?

说起74军,很多人都认为是在万家岭大捷中一战而成名。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首先在万家岭战斗前的马廻岭战斗后,虽然74军付出巨大牺牲,阻止了日军第九师团一部南下,但是薛岳认为74军未能完成其作战任务,实现战前的作战目标。为此薛岳还专门电文上报请求处分74军从军长俞济时至两师长王耀武,冯圣法,另外还有旅长周志道和51师下属两团长。

到了万家岭战斗中,各处战报显示,最后日军始终占据74军负责攻击的张古山、长岭一线高地顽抗。而其它部队皆报告有重大收获。(实际其它各部有虚报战果的成分,另外106师团主力压于74军一面)。对此薛岳也颇多不满。

所以参加围攻106师团的3个主力军,4,66,74军,薛岳唯独唯独没有对74军进行嘉奖。相反,74军军长俞济时因为南浔线上一系列战斗指挥问题,与薛岳产生了巨大矛盾。俞济时战后甚至向要求卸任36军团军团长和74军军长的职位。

当时,俞济时和薛岳两人皆的爱将。双方矛盾明显已经公开化,这时连汤恩伯都不得不站出来调解,向提议调俞济时调离薛岳麾下,转而到后方专心负责部队训练。

对于这两位爱将的矛盾却实行了一种强行压制的办法,俞济时的离职请求未被批准,俞济时所指挥的36军团和74军仍然在薛岳的指挥下。但是又将田家镇中表现出色的57师划归74军。算是一种对俞济时的安抚政策。

所以万家岭一战后,74军未获任何嘉奖,却阴差阳错的组成了后来著名的“三五部队”。虽然74军当时未被嘉奖,但是再回顾万家岭战役,74军固守长岭张古山一线的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