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雷风水魔神 雷风水火土相生相克

雷风水魔神 雷风水火土相生相克

本文目录一览:

双龙、坐像、福寿、歪斜、缺角,老北京城的风水之谜至今无法破解

在古代小到建筑,大到帝王陵墓,都有风水格局参与其中,北京古城也同样暗藏着千年风水秘密。

〝双龙〞布局

华夏民族尊崇君权神授的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北京乃兴龙之地,帝王乃天降龙种。

近代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拍摄了全北京城鸟瞰照片,并翻阅了大量有关史料,惊奇地发现,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神奇的“双龙”布局,即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衡山环水,蔚为奇观。

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神奇的“双龙”布局

北京的“双龙”,“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和北海构成龙身,甚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

“水龙”

“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彷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似一宝珠。通览北京中轴线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极富匠心。

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是中国古人的艺术造诣,还是天然的巧合,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景山坐像

景山在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对面,元代时本是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建宫殿时,把拆除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堆在这里,取名“万岁山”,意在镇压元朝的王气,所以又叫“镇山”。传说皇宫在这里堆积煤炭,又俗称“煤山”。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煤山改成景山。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曝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遥感卫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为“景山坐像”。

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为〝景山坐像〞

照片中清晰可见,公园的整体建筑群落,酷似一尊闭目盘坐着的人像。人像面带微笑,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但它被寿皇殿外墙隔开了。

经过仔细辨认,这个图像的边框是由景山公园四周的内外围墙构成,近似于最美的黄金分割比例,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出现呢?作为皇城宫苑园林,景山从辽代堆山,金代建园,逐步成为北京城南北轴线的中心点。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几年来,专业人员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但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颐和园的“福山寿海图案”

从卫星照片上看,颐和园的布局也极其奇妙。昆明湖变成了一个寿桃,万寿山展翅成了一只蝙蝠,连十七孔桥也成了一只长长的龟颈。

根据七代皆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总管的煌煌望族“样式雷”透露,当年为了给慈禧祝寿修建颐和园时,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待的任务。

颐和园的〝福山寿海图案〞

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比对颐和园的卫星照片,可见昆明湖确实酷似一只寿桃,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

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

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明显地呈一个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分,形成蝙蝠的头部。弧顶正中凸出的排云门游船码头,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长廊,恰似蝙蝠张开的双翼。东段长廊探入水面的对鸥舫和西段长廊探入水面的渔藻轩,适成蝙蝠的两只前爪,而万寿山及山后的后湖,则共同构或了蝙蝠的身躯。

中轴线有点“歪”

专家发现:一直被认为是正南正北贯穿北京城的中轴线,却出现了与子午线不重合的现象,似乎有点“歪”。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经准确测量显示:以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2度多的夹角。虽然只偏离了2度多的夹角,但在永定门北6公里多的地安门已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在永定门北约8公里的鼓楼则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由于偏差角度比较小,普通市民根本感觉不到。

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当时中轴线的南端是丽正门(今)。明朝将城南移,北京内城东城墙和西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但中轴线方向未动。东直门至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西直门至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30多年。

专家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而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

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都到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但仍将上都保留作为夏都。专家认为,北京中轴线北延至此并非巧合,因此兆奈曼苏默才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点。

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据史书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内城没有西北角,破坏了北京城整体的对称性,从整体布局上看,似有缺憾之处。如今,古城墙已不见踪影,早已被二环路替代。

关于北京古城墙缺个角大体上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工匠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

另有一种说法是,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

第三种说法是,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是个缺口。如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

《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缺口。

但不论哪一种说法,目前都只是个猜测,并不能证实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西北角。

斗罗大陆:7种最强的元素武魂,史莱克七怪只有3种

斗罗大陆:7种最强的元素武魂,史莱克七怪只有3种

《斗罗大陆》虽然是利用魂力、魂环和魂技搭建起来一个的全新修行体系,但是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元素依然是数不胜数。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斗罗中最强的七种元素武魂,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和风雷。

金——昊天锤

昊天锤是《斗罗大陆》公认的第一器武魂,它本身攻击力强悍,而且持续战斗能力非常出色,在所有的金属性武魂中,昊天锤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木——蓝银皇

木属性的植物系武魂斗罗中出现了非常多,最强的毫无疑问就是唐三的蓝银皇,在唐三手中,蓝银皇将控制能力展现到了极致,是木属性武魂中的最强者。

水——冰凤凰

水属性武魂在斗罗中出现的并不算太多,这其中冰凤凰就是最强的一种,它的拥有者是天水学院的队长水兵儿,而水兵儿也是唯一在正面对抗中勉强打败唐三的选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冰凤凰这种武魂的强大。

火——九首凤凰

火属性武魂中的最强者,自然就要数马红俊的九首凤凰。马红静的武魂初开始只是邪火凤凰,但是已经跻身于一流武魂的行列,后来,邪火凤凰经过两次进化变成九首凤凰,在品质上已经超越了昊天锤,达到真正的神级层次。

土——钻石猛犸

土属性的武魂其实有两种都非常强势,一个是玄武龟,一个是钻石猛犸,尤其是钻石猛犸,他们被称之为斗罗中防御力最强的武魂。

风——疾风双头狼

风属性的代表性武魂就要属疾风双头狼了,疾风魔狼本来只能算一种中等偏上的兽武魂,但是风笑天的疾风双头狼却是疾风魔狼的变异品种,自身能力大幅度提升,从风笑天和唐三的对战过程就能看得出来疾风双头狼的强大与恐怖。

雷——蓝电霸王龙

雷元素一直都是所有元素中攻击力最强的一种,而蓝电霸王龙正是凭借雷属性的强大攻击力占据了上三宗的一席之位。只可惜蓝电霸王龙家族没有涌现出太过惊艳的年轻俊杰,而家族又遭受了武魂殿的沉重打击,这才导致蓝电霸王龙走向没落。

在这七种武魂中,只有昊天锤、蓝银皇和九首凤凰属于史莱克七怪,但是这三种武魂也是所有元素武魂中最强的3个。

《易经》中神奇的水与火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五行。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其为质,构成了我们的物质世界。而阴阳则为气,赋予了大自然生命和灵动。

为什么从五行中单独讨论其中的水与火?是因为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们都知道八八六十四卦,而且分成了上经和下经两部分。可是,这上经和下经不是均等分配的,而是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这是不是有点奇怪?

我们先看一看上经的第二十九卦和第三十卦,分别为坎卦和离卦。坎为水,离为火。也就是说,上经是以水、火为结尾的。

我们再看一看下经的第六十三卦和第六十四卦,分别为既济卦和未济卦。既济卦是上为水、下为火的卦象,而未济卦是上为火、下为水的卦象。是不是又是水与火?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很神奇?是刻意的安排吗?如果是,又是为什么?

五行我们知道了,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八卦呢?是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和兑卦,分别对应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五行中有水和火,八卦中有坎卦和离卦,也分别代表了水和火。水与火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了。不是说其它的不重要,但感觉没有水与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比如,五行中的土对应了八卦中的坤卦和艮卦,金对应了乾卦和兑卦,木对应了震卦和巽卦,唯有水与火单独自成系列。

比如,八种自然现象中,天可涵盖风、雷电等“天空中的象”,即凡脱离地表的象。地可涵盖山的象。至于泽,无非就是水泽地。可见,天与地还是比较分明的。但是,这个水可以在天地间转换,在天为云雨,在地为江河。同样,这个火也是游离于天地间的,燃烧着地球上的物质,烈焰则升空,所以定性为“炎上”是有道理的。

关于八卦,有这样一句话非常精准,叫做“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定位是基础,是一切的发始端,所以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为乾、为天,第二卦为坤、为地。山泽通气,土生金,共阴阳之气。雷风相薄,震巽为木,比较接近。唯水火各有特性,不会相互转化,同时,还有一句话叫作“水火不相容”。

从先天八卦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天地占据了南北之位,水火则占据了东西之位,这是不是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易经》的上下经分别以水火为结束,为承上启下?

而且,不仅在空间上水火占据了东西之位,在时间上,水火又分别代表了四季中的冬季和夏季。由此可见,这水火在我们的宇宙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关于水与火,还想再说几句。火主炎上,代表了“礼”,与文化、思想等对应。那么水呢?水主润下,代表了“智”,与财富、陷阱等对应。曾经开玩笑说,一般管理资金或者掌握资金的人往往容易“陷进去”。

火,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不需多说,没有火,人类脱离不了蛮荒时代。水,在人体构成以及生命存续中的作用自也不必多说,水是生命之源。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智慧,需要财富。另一方面,人类的进步也需要思想、需要热情。这正是水与火赋予我们的馈赠,让我们人类得以在天地间纵横驰骋,三生万物,不断创造更辉煌的文明。

宇宙不是征服的对象,而是栖息的家园︱读+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

张曦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厦门大学教授张曦的新书《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最近在三联书店出版。著名学者林毅夫作序,称赞该书创造性地以72件中国历史文物为载体,用最朴素的现代汉语,解读了数千年来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

上周,长江日报《读+》周刊专访了张曦。

厦门大学教授张曦。

曾侯乙墓的漆箱改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观念的形状》这本书里,处处可见一些机智有趣的句子,在趣味表述之下,是张曦对中国几千年来核心伦理价值的思考:“如果没有一次次追求永恒和不朽的观念试验,那么古代文明也就不可能以物质的形式,在时空流转中雕凿出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上地下的文物、博物馆里的展品,他们都是某种思想的载体、某种观念的形状。特别是在汉语文字还没有发展到精微成熟的阶段,古人更加会把思想观念刻画在“器物”上。

1980年的一天,已经定稿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在即将付印时突然返稿修改,原因在于其中关于二十八宿最早文字记录的表述存在错误。此前两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漆箱,学术结论由此被刷新。

这件漆箱如今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箱盖正中赫然标出大大的篆体“斗”字,下面又紧连着一个“土”字。二字合并构图,共同表达“天地轴心”的意象。这件小小的漆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空,在须弥方寸的至小中,凝缩了至大的悠远时空。这件漆箱的意义,不是将宇宙变为曾侯乙大人凝视、征服、占有乃至把玩的对象,而是让他在地下世界里继续获得观望天空的机会。正因此,这件漆箱确认了一项古老的东方智慧:宇宙和环境不是征服与超越的对象,而是人类生活栖息的唯一家园。

云气纹与汉朝的诞生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漆器,几乎所有漆器的表面都有一种典型纹样,这就是“云气纹”。

“云气纹”的影响一直延绵至今。最近的一次著名运用,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其标识图案的设计就广泛采取了“祥云纹”。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没有哪个时代像汉代那样,如此密集、普遍地运用云气纹作为装饰。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观念,激发了人们对云气纹的选择和使用?

古人认为,不仅自然世界与社会人事彼此纠缠关联,而且万物本身就组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沟通网络,彼此之间在这张网络上相互影响。这种观念最终演变为中国哲学特有的“万物感通”思想。

在中国最早的官办智库机构“稷下学宫”,学者们从烟气、云气、蒸汽、雾气、风气乃至呼吸之气中,找到了诠释“万物感通”的新灵感。他们将“气”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因素。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随着“气”的流动而生成变化。古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世界观理论由此诞生,这就是“气化宇宙论”。

气化宇宙论在齐国地域形成后,很快就流行起来,不仅成为社会精英的一般观念和认识,而且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气化宇宙论框架下,宇宙由万物组成,万物又各自构成一个小宇宙。人不是被动地在万物之中被“气”缠绕,而是能够根据气态宇宙的结构和原理,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小宇宙。这种调节,既有可能发生在人群之中,根据“气”的运行状态来安排社会人事;也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自身之中,使他依循“气”的运行原理,来治理调养自己的身体。由此,以“气”为基础的宇宙观,不仅塑造了古代中国人看待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基本方式,而且也塑造了他们看待自身身体的方式。

天津历史博物馆现藏“行气玉柲铭”就是证据,这块柱状玉器磨制了十二个立面,每个立面上刻有若干铭文,通篇讲的都是如何通过呼吸吐纳来均衡体内气息。

气化宇宙论一经发明,就被古代中国人当作能够解释一切的普适原理,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版的“统一场理论”。在现代西方科学观进入中国之前,气化宇宙论的解释力,长达2000多年都无可撼动。战国形成的哲学文献《易传》,就依托气化宇宙论构造了一个从混沌之气中生出阴阳二气、又从阴阳二气中生出雷风水火山泽,最终化生出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模型。

一个以“气”为构成根据、靠“气”互通互联的网状宇宙,有机而充满活性。它多样但不乏统一,各个部分互相交通感应,同时在互通互联中构成严密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在宇宙中赋予人以独特的位置,使人处于联通万物的枢纽,承担起重要的协调性责任。这个庞大而统一、有机而灵动的宇宙观,为一个即将到来的统一王朝做了观念准备。

这就是汉朝。

张曦为玄妙无比的“气”找到了形状;在《观念的形状》中,他用72件文物,勾勒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

湖北省博物馆藏彩绘二十八宿图漆箱(战国),这件小小的漆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空,在须弥方寸的至小中,凝缩了至大的悠远时空。

【访谈】

中华文明从源头开始,就关注“大地上的事”

读+:您认为,曾经传入中国的祆教、摩尼教、景教由于其“”色彩,没能被珍视此刻、注重当下、热爱现世生活的中华文化主流所接受。那么,中华文化是一开始就具备这种特质的吗?

张曦:中华文化很多的核心哲学观念起源和西方的起源方式是不一样的。

“两希”文化,希腊—希伯来文化,它的起源方式根植于一种独特的问题意识——人能不能超越尘世的生活环境,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彼岸世界?

中华文化起源于另外一种问题意识,可以概括为一种历史意识,它关注的是人如何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中获得他的生存。历史总是发生在具体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的,是大地之上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彼岸世界”的时间和空间,这就造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从血脉源头上就坚持了一种历史意识的导向和关注。这种导向和关注,使得它的“在世性”深植于我们文化的源头深处。

我举老庄的例子来说明。《老子》虽然也探讨了世界宇宙的本原问题,但是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始终是与他要探求的人世间的问题有关,即,在人世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按照“道”的要求来过一种和美长久、自我保全的生活。《庄子》更加是一种人世间关注的导向,他关注人怎么样在一个意见纷扰、派系林立、思想多元的世界,与不同观点的其他人来共处,并且在内心中保持自己的精神自由和心灵平和。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关注的是,生存于特定历史阶段、特定人世环境的人,生活应当怎么做,应当怎么样获得自己的良好的内在和外在秩序?

这种特殊的生存意识、生活意识、处境意识,使得我们民族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关注大地上的事,它不像教、犹太教文化关注的是彼岸的永恒世界的事,这是我们中华文明和“两希”文明所体现的文明最大的不同。中华文明不假设存在一个此生之上的有待飞跃的彼岸,它相信所有的美好都只能在此生此世中去开展。

“在世性”并非中华文明进入成熟阶段之后才发生的。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我们对商代有所了解。商代人的意识系统中是有神灵世界和生灵世界的,但是二者的关系并不是“两希”文化所设想的那样。

文物附着的观念滋养当下

读+:您这本书选择了72件文物来说明中国人观念的变化,最后一件文物是王阳明的画像,他应该是古代中国人探索心灵世界的最高峰了。从那时到现在,中国人对世界和心灵的观念又发生了许多变化,我注意到,您说过您是最早将《三体》纳入大学课堂的。那么,您的书如果要收录第73件物质文化载体的话,会是《三体》吗?

张曦:看来您对我的思考历程有所了解。我可能是国内最早将《三体》作为严肃的素材放进大学哲学课堂的老师。2016年,我在中山大学工作时开了一门课,“《三体》中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我把《三体》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的某种呈现和表达,把它作为哲学反思的素材来严肃对待;《三体》是我写《观念的形状》这本书的逻辑和思想起点,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在中国年轻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三体》的思想品质,我们会发现它所表达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对于人和人关系的看法、对于一些重大的根本的人类问题的看法,其实延续的恰恰是一些所谓西方思想现代性的特征,这就意味着它其实是西方式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世界、思想世界的再现和浓缩。我一方面对《三体》的奇思妙想深感敬佩,另一方面,我也感到这种理解人类文明可能性、人类文明前景的方式是有一些局限性的,我想我们中国人想问题的方式不是这样的。

当初虽然我自发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当时我们还没有完整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因此还不知道破解问题的正确道路在哪里。我只是直觉中华文化有医治这种西方文化思想现代性病症的良药。

2019年,我在《哲学动态》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从哲学角度讨论《千与千寻》。我觉得《千与千寻》很好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就是让活在西方现代性中的人们,能够走出被资本压制、受资本逻辑所裹挟的物化、异化状态。我觉得虽然日本人也曾经在几十年前探索过“日本式现代化”,但是他们的探索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构建出自己的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的经济社会运行逻辑和方式;而我们中华文明作为厚植在五千年文明沃土之上的现代文明,我们有可能、也有责任走出一条文明的新路。

对《三体》的讨论,对《千与千寻》的思考,这些因素的叠加,是我写《观念的形状》的一个出发点。这本书虽然讲的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其中的每一个内容,我觉得都是指向当下、滋养当下,供当下的人去感悟和吸收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们今天的读者对我们文明的来程去路、对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敬畏、有热爱、有信心。

中国的历史性变革,为中华文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

读+:您在书中说过“思想世界的运动,时时刻刻都镶嵌在生活世界的运动之中”,今天生活的世界,有史上从未出现过的AI与全球化,也有上演过多次的歧见纷争。在您看来,这样一个生活世界,呼唤着怎样的思想世界?

张曦:伟大的思想恰恰是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性的生活世界的刺激下所形成的,没有一个伟大的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的变动,不会诞生伟大的、变革性的、革命性的思想变动。

我们中国人用一代人的时间,经历了生活世界巨大的变革性的重组和重塑,才走到今天。今天的生活实践呼吁的不是一种“枝枝节节”的理解和表达,呼唤的是一种整体性、总体性的思想,来告诉大家,未来的世界怎么样,未来的时代怎么样,未来的中国怎么样,未来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怎么样。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有一些学者觉得哲学已经不需要去关注宏大问题了,宏大性本身是一种逻辑的虚构、思想的虚构。可是我们今天发现,如果哲学这门学问还值得存在,恰恰需要在总体性上、在宏大问题上、在历史及世界级的问题上,面对生活世界的革命性变动,给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近百年来的变革性、革命性的变动,所产生的经验性的反思,如何以思想的方式贡献给全世界,这个问题也特别重要。

我坚信解决不少问题的答案是在东方文化之中。可以看到,不管西方全球化和西方式现代化席卷到东方民族的哪一个角落,都曾经遭遇过文化和理念上的抵制。只有当一个东方民族真正依托自己的文化力量,实现物质精神上的强大后,东方民族的思想文化才真正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才能真正有资格参与到引领全球思想未来的竞争当中去。

所以我认为,在东方的各个文明体当中,我们中国目前拥有非常好的历史机遇,有机会为未来的世界、为未来的人提供总体性的、引领性的思想。因为今天生活世界发生的最大变革就是中国在物质上、在综合国力上崛起了,这当然就为中华文化、中国思想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全世界的思想市场的竞争当中,提供了历史条件和历史前提。

读此书油然而生文化自豪、自信

林毅夫

我个人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发展时喜欢采用费孝通先生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划分法,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的器物层次,经济、社会、政治的组织层次和伦理、价值取向的精神层次。这三个层次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没有外来文化撞击的时候,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三个层次会形成一个自洽的整体。两种文化接触时,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在于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器物层次,而文化的绵延则在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伦理价值的延续不断。埃及、罗马、希腊、巴比伦,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闻名的文明古国,但是今天这些名词对应的仅为政治和经济实体,它们曾拥有的古文化已经消失了,原因在于其上层建筑的核心价值理念被其他文化的价值理念取代而消亡。中国有绵延不断的文化,指的则是过去数千年中,在器物、组织层次不断变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核心的伦理价值理念一脉相承。要拥有文化自信,需要认识到数千年来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什么?如何在中国大地先民的社会上萌发?为何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分分合合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挑战仍能历久弥新?

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器物层次会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组织和精神层次,上层建筑的组织和精神层次的内涵也会烙印在作为经济基础的器物之上。在《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一书中,张曦以恢宏的视野,创造性地以公共博物馆里展示的自上古到明朝的王阳明这数千年里的72件中国历史文物为载体,用最朴素的现代汉语,围绕18个主题来呈现中国先哲往圣面对着他们的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难题时,如何以不同于西方文明先贤的求索,回答“人是什么?他们在宇宙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此生的幸福如何获得?死后的归宿又在何处?”

此书构思新颖,既严谨又有很高的可读性,是一本理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佳作,让读者如同在剧院欣赏典雅的曲目一样,“在目光与文物的接触中,感受器物上隐隐闪烁着的求道故事,触摸那一个个如今已经褪色、但却曾经喧嚣过的思想世界”。相信每一位读者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和我一样,被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再次震撼,不知不觉中文化自豪、自信油然而生!(节选自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为《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写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

房屋为何不宜建在雷电地区——道长讲风水常识(13)

风水强调房屋最好坐落在丘陵和山地之前,并且要求背倚的山丘上应有树木覆盖(即风水林)。从避雷角度看,山丘及其风水林具有很好的消雷作用,而且风水林恰恰充当了现代避雷针的角色,从而使建筑处于一个安全的气场中,这样就使房屋免遭雷击。中国现代仍保存下来了许多古代建筑,这与古代建筑具有良好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自然避雷主要是通过地球表面凸起的物体在雷电场中产生电晕、电流而实现的。如果住宅背靠大山或三面环山,显然最有利于避雷。如果住宅所在的地带,地势不高不低较为平坦,则正好处于自然避雷和不易受到雷击的安全位置。根据雷击的选择性,地下水出口处、河床、湖沼边、潮湿地带、潮湿的建筑物等,通常是雷电易击点。因此,住宅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