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江姐的故事事迹50字 江姐的故事迹100字

江姐的故事事迹50字 江姐的故事迹1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红岩小故事简短50字?

红岩小故事简短50字?

你记得江姐的故事吗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你记得江姐的故事吗】江姐的故事是《红岩》中最有华彩的篇章,仅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江姐”条目就多达4000余条。特别是解放军空政文工团1964年改编的歌剧《江姐》获得巨大成功,使江姐成为中国当代最光彩夺目的女英雄形象。江姐的原型是员江竹筠。 红梅盛绽红岩魂 一片丹心向阳开

来源: 光明日报

红岩小故事简短50字?

百年瞬间丨江姐:在烈火中永生

△江竹筠照片

中国百年瞬间

1949年11月14日,在我国西南地区解放前夕,地下党员江竹筠在重庆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江姐牺牲半个月后,重庆解放。

电影《烈火中永生》:

江姐:不要用眼泪告别,同志们,让我们用欢笑来迎接胜利!

△1965年电影《烈火中永生》剧照

1965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生动地再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部电影最初定名《红岩》,周恩来总理看过后,建议改名为《江姐》,但江姐的饰演者于蓝提出,江姐在影片中并不是唯一的主人公,于是经过讨论,周恩来总理从叶挺将军的一首诗中取“烈火中永生”为这部电影命名。电影中江姐的原型正是江竹筠,当年曾在渣滓洞监狱做看守的黄茂才对江姐的印象极为深刻。

黄茂才:感觉身材不高,只有1米45,穿了一双高跟鞋,蓝色的旗袍,头发是皮皮头。

△江姐和丈夫彭咏梧、儿子彭云的合影

江姐19岁加入中国,1947年春,她跟随丈夫彭咏梧一起奔赴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彭咏梧在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对党组织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当时,他们唯一的儿子彭云刚刚一岁多,临别前江姐抱着儿子失声痛哭,她一遍遍地问自己的朋友:你说他将来长大后,会记得爸爸妈妈的模样吗?

电影《烈火中永生》:

敌军:怎么着?你就是不开口是不是?你别忘了,这是中美合作所!

江姐: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这是我们党内的秘密,不能告诉敌人。

1948年6月,因为叛徒告密,江姐被捕,被捕时其实她掌握的党内秘密并不多,可她硬是斩钉截铁地告诉敌人,她知道所有的秘密。正是江姐的举动让二十多位地下党员幸免于难。得不到任何机密的敌人恼羞成怒,对江姐动用了渣滓洞几乎所有的刑具,甚至用竹签一遍又一遍刺进她的十指,但江姐始终坚贞不屈。

电影《烈火中永生》:

敌军:不说?不说再钉!十个指头都钉上!

江姐: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

△歌剧《江姐》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城楼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被关押在重庆的革命志士激动不已,他们拿出一床红色的绣花被面和几张泛黄的草纸,一起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共同期盼重庆解放的那一天。

电影《烈火中永生》:

江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同志们,我们自己的国家!五星红旗在前升起来啦!

狱友:江姐!越狱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一面五星红旗!

狱友:对!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歌乐山顶!

1949年8月27日,江姐通过监狱看守黄茂才辗转给弟弟竹安送去了她的最后一封信,在这封托孤遗书中,江姐写下了对幼子彭云的谆谆嘱托: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用声音记录中国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主笔丨朱星晓 陈鹏

播讲丨长悦

统筹丨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丨单丹丹

青春绛烟锦江畔——革命烈士江姐的故事

青春绛烟锦江畔

——革命烈士江姐的故事

锦江边的华西坝,走出了许多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奋斗的英杰,在新中国的曙光被白雾笼罩的战争年代,国立四川大学内,一个叫江志炜的女学生,老是穿着海昌蓝布旗袍外罩一件紫红毛线衣,普通又朴素,却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转来的学生一样,顶着一头时髦的波浪卷。

此时的校园内,锦江水侧身过,风雨静悄悄,谁也不知道,这个圆脸的矮个子女生就是后来名震全国的江姐。江志炜不是江姐真名,她的真名叫江竹筠,江志炜是庞佑宗想办法给她弄来的高中文凭上的名字,没有高中文凭,就没办法报考大学。当然,这是后话了。

江姐

江姐是1920年生人,出生地是四川省富顺县自流井永和村江家湾(现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穷苦人家,8岁那年家乡大旱随母、弟逃荒投亲到重庆舅舅家。

后来江姐就一直活跃在重庆,在这里上学、入党(1939年经戴克宇介绍秘密入党),开展工作,要不是1944年在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办事时被特务跟踪,川东地下党组织出于对跟她假扮夫妻的彭咏梧(重庆市第一委员)同志的保护,江姐会不会被派到国立四川大学秘密开展群众性的学生工作还不一定。

1944年春天,虽然是国共合作时期,但国共两党之间仍旧暗潮涌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江姐在当年5月告别了对她来说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雾都重庆,乘车撤往成都。

成都有她儿时的好朋友何理立,两人在重庆私立孤儿院小学时就要好。何理立也是党员,比江姐早些时候撤来成都,江姐一下车便直奔城郊的金牛坝驿运管理处,去寻找老朋友兼战友何理立。在金牛坝驿运管理处,江姐又结识了和何理立同宿舍的党员王珍如,她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后来“三人行”,一如既往地择善而从,共同进步,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至于庞佑宗,自然也是地下员,到了成都的重庆银行,被安排在九眼桥附近的办事处工作,不远就是望江楼。当三个年轻女性为江姐如何找到掩护职业犯难时,是庞佑宗建议让江姐考九眼桥边的国立四川大学。

江姐向组织打了报告后,不久便收到组织认同的回信。通过两三个月的紧张复习,江姐如愿通过考试,进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专业学习。四川大学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江姐的入学登记表,牛皮纸上个人信息若干,可以找到何理立、庞佑宗二人的名字,“现在通信处”填写的是“外西金牛坝驿运管理处何理立转”,“保证人”一栏填的是“庞佑宗”,而登记用的寸照正是开头提到的卷发形象。

江姐入学登记表

关于这头卷发,原四川大学史地系学生、骨干赵锡骅《江姐在四川》有这样的文字:“我们那些女同学,一般都梳双毛根,穿素色的旗袍,夏天才穿浅细花的短袖旗袍……特务们说‘女的梳双毛根,男的穿草鞋,都是。’江姐听了,就把头发烫卷了足子,还略涂口红,再穿上一双半高跟皮鞋”,江姐“只有夏天,穿过一件白底蓝小圆点花短袖旗袍”,其外很多时候都是穿着普通不过的海昌蓝布旗袍,她上学是靠舅舅资助,个人生活十分朴实勤俭,学校的《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上还有她的领取记录,花钱去烫头发,纯粹是迷惑那些虎视眈眈的派。

在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期间,江姐深知特别年代地下员的职责,不仅专心学习专业知识,也通过社交自然地开展学生工作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同寝室的黄芬就是受江姐影响深刻的其中一个新青年。黄芬的姐姐黄芳也在这所学校上学,俩姊妹经常带江姐上自己家里小聚,黄家姐妹的父亲黄仲伟系九十五军参谋长,是位同情进步力量的爱国将军,是一支非常合适的拉拢团结的队伍,江姐打算通过争取黄家姐妹的方式影响到这位将军。1947年成都发生“六二三”逮捕事件时,黄仲伟在黄芬鼓动下,还出面保释了不少进步学生,这件事上江姐所作的群众工作多少是有一定作用的。

此时,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都的进步力量在地下党组织下重新活跃起来,公开的和秘密的进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45年5月4日,国立四川大学和成都各大学的108个进步团体,在华西坝草坪举行了数千人的“营火晚会”,倡导发扬“五四”精神,呼吁停止、成立联合政府。

成都几个大的学术团体都建立了秘密的民协小组,作为团体的领导核心。民协是地下党的助手,江姐为了便于在进步同学中开展工作,先后参加了女声社和文学笔会。女声社设在女生院,是团结教育女同学的进步团体,负责人黄立群是徐特立的外甥女;文学笔会就是江姐、赵锡骅都加入的一个进步团体,他们阅读、分享进步刊物,赵锡骅的回忆文中有提到,江姐经常细读的报纸是党的《新华日报》,读后还常写笔记或摘录,1945年11月11日是文学笔会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他们一行 “从望江楼坐船过河,到狮子山去,在农改所所在地的庙宇侧边席地围坐,讨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朗诵田间、艾青的诗篇”。也是在1945年,江姐转到农艺系,并按党组织安排与彭咏梧正式结为夫妇,他俩唯一的儿子彭云次年4月在华西大学附属医院出生。

1947年秋,江姐一家

江姐出月子后在校继续上了两个月左右课,就接到新的指令。中央在1946年7月20日向全党发出了《以自卫战粉碎的进攻》的指示,因为重庆地下党工作艰险,市委决定调回江姐到重庆,好协助彭咏梧的工作。秋季开学的8月,江姐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国立四川大学的学业。

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牺牲,江姐用一双柔肩,挑起丈夫的工作,站在领导川东武装斗争最前线。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在万县法院附近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敌人对她进行严讯逼供,给她戴重镣、坐老虎凳、吊鸭儿浮水、夹手指等。

夹手指叫拶刑,是唐宋明清各代官府对女犯惯用的逼供招式,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容嬷嬷一众拿一个拶子套进紫薇、小燕子手指再用力紧收所施的刑就是拶刑。早期介绍江姐事迹的文章中,还如实写江姐所受刑罚是夹手指,但是不久之后就被改成了用竹签子“钉手指”,张秀枫主编的《追寻历史的真相》专门提到,“刘德彬在一份回忆材料中坦诚写道:‘事实上,烈士的一些英雄事迹也是被夸大了的。如江姐受刑本来是(夹)竹筷子,把它改成了(钉)竹签子’。”

1938年江姐入党在任川东临委和下川东联络员时,1939年入党的刘德彬是暴动中心汤溪特支委员,正担任汤溪特支和下川东的联络员,又是政委的部下,当地方党遭到特务破坏后,江姐和刘德彬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被捕,又都被关在渣滓洞。后来,刘德彬在1949年11月27日成功越狱脱险,重庆也在30日全面解放,而这之前,江姐就倒在了离渣滓洞步行约20分钟距离的歌乐山半山腰(原为中美合作所军统电台),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949年11月14日,再也无法回到国立四川大学完成未完成的学业。

新中国成立后,江姐的事迹被写进小说《红岩》,又被陆续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电影《在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均对她的形象作了深刻描写。

江姐牺牲70周年祭,四川大学把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也即江姐当年居住过的原址辟为江姐纪念馆,馆内“江姐”站在岩石上,身着旗袍,手捧书本,目视着前方,背景系国立四川大学老照片。在这尊汉白玉雕像的一侧,还种有一树不畏寒的红梅。江姐没有看到这盛世,但她化作一种精神,伫立在锦江边,影响了一代代新青年,“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耳畔《红梅赞》又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