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孙权八字命理 孙权八字格局

孙权八字命理 孙权八字格局

本文目录一览:

孙权成名之战:“草船借箭”名耀三国,“八字退曹”传为佳话

孙权在乱世之中的崛起,可以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他接手的本就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帝国基础,这相对于曹操和刘备建立帝国的基础而言,起点就很高。但是,起点高未必能做得好,这是从古至今众多典型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孙权就是那个起点高,做得又好的典型案例。孙权苦心经营的孙吴帝国,在三国之中国祚最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要分享的三国故事,就是孙权早期的成名之战,后世称之为“濡须口之战”或“濡须之战”。

吴、魏的必争之地——“濡须口”;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濡须”是古代江淮地区注入长江的一条水系名称,该水系的源头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内的西巢湖,流经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东南注入长江。这条水系在汉末三国时期被称之为“濡须水”,是江淮地区的主要水道之一,也是巢湖进入长江流域的唯一水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的“濡须口”,就是濡须水注入长江的进水口,相当于扼制濡须水的一个主要关口。

关于“濡须口”的具置,由于历时过于久远,古代的水系、水道经过千余年的冲刷与淤积也多有变迁,只知在今无为县东北一带靠近长江入口的位置,具置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濡须口”在汉末三国时期对吴、魏两国的重要性,在清嘉庆年的《无为州志》中却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

该书载,汉末三国时期,吴、魏两国在江淮地区的军事对峙,曹魏一方的军事重镇在以合肥古城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其中包含有巢湖、巢县等地域;而孙吴的军事重镇则在以“濡须口”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其中包含有当时的濡须坞、东关等地域。该书中还明确指出,只要魏人不过“濡须”地带,吴国的都城“建业”,即今南京市,便可高枕无忧。所以,每当魏国举兵进攻濡须时,吴国必然倾尽全国之力抗击。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整个三国时期,吴、魏两国曾围绕“濡须口”展开了四次大规模征战,分别是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明帝嘉平四年(公元252年)等。在四次征战之中,曹操亲率大军进攻两次,孙权亲自率部迎敌、督战两次,由此足可见“濡须口”在当时的重要性。而孙权的成名之战,就在第一次亲自率部迎敌的“濡须口”之战中。

吴、魏对峙“濡须口”;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受到重创之后,经过了三年的修生养息,终于在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恢复了元气。此时,曹操已经平息了关中地区的叛乱,马超、韩遂等人的残余势力,暂且已经构不成威胁,后方基本稳固。于是,就把目光盯在了东南战场。

曹操此次南征的用意有两个:一、孙权趁着曹操无暇顾及东南的时候,势力发展得太快了,有必要敲打一下,最好是一举平定江东地区,永绝后患。即使不能荡平江东,也可以顺便占据濡须地区,将东吴的经济、政治中心俯视在曹魏的兵锋之下,掌握伐吴的主动权;二、孙权有些目中无人,趁着曹操的实力尚未恢复和关中地区还没有稳固的间隙,曾经出手染指曹魏在江淮地区的军事重镇合肥地区。虽然在扬州刺史刘馥的顽强抵抗之下,孙权没有达到目的,但此种行为着实令人可恨、可恼,必须要教训一下出出这口恶气。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2年)正月,曹操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亲率大军开拔,挺近至江淮地区的合肥重地。

孙权听闻曹操南征的消息之后非常震惊,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最终做出了一致性的决定,由孙权亲自挂帅,率领大军前往“濡须口”迎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孙权还命大将朱然,在东关地区修筑了濡须坞,一方面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另一方面,防止魏军从东关一带偷袭。

此时孙权的内心深处,要说害怕情绪肯定是有的,毕竟“濡须口”的战略地位对吴国太重要了,此地的得失,直接决定着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问题。但是,要说孙权惊恐失措,倒也不至于。毕竟,孙权十六岁时也是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人,尤其是十九岁掌控东吴之后,在没有周瑜、程普等人的帮助下,独自率领族中子弟经历了一场立威之战,此时正是心气高涨、跃跃欲试的时候。关于孙权的“立威之战”,会在另外的文章中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本文当中不再展开赘述。

就这样,曹操与孙权,各自率领着部众,在江淮地区的“濡须口”一带形成了对峙之势。

孙权的成名之战——“草船借箭”、“八字退敌”;

在此次“濡须口”之战中,曹操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最博人眼球的是孙权的表现。

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载,开战之初,孙权不停劝谏,率部主动出击,集中兵力进攻曹操的军营,结果,导致后方空虚,给了曹操一个可乘之机。曹操率部攻破了吴军的一处营地,俘虏了吴将公孙阳,取得了开战之初的一个小胜利。之后,曹操想继续扩大战果,再次命人偷袭吴军的军营。孙权首攻失利之后不敢托大,采用水军的优势围歼来敌,斩杀、溺亡魏军数千人,生擒三千余人。不仅将战事扳成了平局,而且,也让曹操清醒地认识到了吴国水军的犀利。

接下来,双方又经过数次相互攻伐,互有,不分伯仲。曹操原本以为这是一场以大欺小的歼灭战,却没成想打成了焦灼战,尤其是吴国水军的优势,令曹操十分忌惮。于是,曹操命令诸军固防坚守,与孙权大军僵持了起来。孙权见魏军龟缩不出,也来了兴致,不仅亲自率部在魏军营前叫阵,并且,在多次叫阵无果之后,还趁着夜间,驾着战船进入魏军的营寨,进行了一趟巡视、阅兵、游览。仅带一艘战船进入魏军水师营寨腹地,可想孙权当时的胆子有多大。

据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的记载,孙权乘着大船进入魏军营寨巡视,曹操下令万箭齐发,船身一面受箭太多出现了倾斜,孙权又命船转向,最后“箭均船平,乃还。”这即是“草船借箭”这一典故的由来。

关于孙权“八字退敌”,也是传为佳话的一个典故。据裴松之注引《吴历》中的记载,吴、魏两军僵持日久,谁也没有捞到一点好处,魏军又摄于吴国水军龟缩不出,孙权也渐渐的失去了继续对峙的兴致。于是,孙权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随信还有一张便条,上面就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来日方长,只要你不死,咱们还有机会一决高下,何必像现在这样都僵着不动呢?

曹操看了孙权的信之后,就率部退兵了,“濡须口”之战就此结束。此次吴、魏交战,既是首次围绕“濡须口”展开的争夺战,也是孙权成名并享誉后世的一次经典战役。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还真是孙权成名的一处福地。

参考书籍:《三国志》

名人八字分析——见证传奇人物诸葛亮的命运

传奇人物诸葛亮的八字论命

命造八字

辛酉 丙申 癸丑 甲寅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辛卯

根据八字命造可得:

1. 水旺显现:相貌清朗,性敏;

2. 金水相生,灵活机敏;

3. 壬癸水盛:聪明多智;

4. 最旺为水,善于谋略;

诸葛亮的一生

“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是诸葛亮投靠刘备当前司马徽说的一句话。诸葛孔明先生虽然才疏学浅,锦囊妙计,然终其终身鞠躬尽瘁,仍未能完成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先人留下“班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

这是有两方面的缘由注定了诸葛亮的喜剧。其一,孔明投靠刘备的时分,南方已定,曹操根本无对手可言,假如不是赤壁犯了大错的话,三国基本不会呈现的,权力完全不对等。

孙权曾经是占领江东的第三代指导人,根本的依据地曾经见异思迁 ;反观刘备,却还是畏首畏尾,目不转睛,屈居于刘表之下一个小小的新野县,这时分诸葛亮虽然才能很强,但曾经难有打破。

诸葛北伐,正逢蜀汉青黄不接的时期,先是关张黄忠死了,后马超病故,张苞关兴也死于非命,能征战的大将没了,这个时期,是无论如何不能成功的。

诸葛孔明为什么不自己当蜀国的主人诸葛亮为什么不造反灭了刘禅?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要做圣人,想流传千古嘛

还有的人说诸葛亮不是不想造反,而是蜀国还有老将赵云与李严把持重兵,另外还有魏延和马岱,都是倾向于刘备的

从八字来解读诸葛孔明的人生

其实诸葛亮早就看穿了自己的命数了

诸葛亮自己就是个玩八卦算命术的高手

诸葛亮癸丑日生于七月金旺之乡,八字中金多水浊,金虽有火之克,而火于秋为无气休克

诸葛亮命中金太旺,金克木四肢体将有伤,所以诸葛亮身患病中风现在说是瘫痪之疾

癸生申月,金为印星。其中申、巳所藏的庚金为正印,酉透出的辛金为偏印。

同时地支巳酉丑会金,印星过旺必以偏印而论。所以偏印是这个八字的主要意象。

五行中木主仁,金主义,土主信,火主礼,而水主智。

诸葛亮的水得天干两合,地支三会,这是十分罕见的,这个智慧的能量就奇大无比

从十神角度讲,印主智慧,而正印星智慧较传统保守,

偏印星智慧则偏激反常,更善于奇谋诡计。

诸葛亮的偏印特点决定了他的智慧更多地体现在奇思妙想上,

隆重对计三分天下,火烧赤壁以少胜多,

七擒孟获攻心为上等等数不尽的谋略篇,无不是偏印星的体现。

最后再缅怀一下伟大的诸葛亮

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位星相术数风水学大师,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尤精通于奇门遁甲的推算布局与军事策划,对于自己的一生命运更是了如指掌,但他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决心用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命运作抗争,他六出祁山的原因就在于此,特别是在秋风五丈原的最后关头,他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了,但他仍未放弃与命运抗争的机会,也试图运用奇门遁甲的法术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若不是魏延的突然闯入,他也许能扼住命运的咽喉。然而他终未能如愿以偿,未能抗过命运的定数,正如《三国演义》中所写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醒“吾”(4):生命的密码——可供解惑的八字格局

人生无疑都是一个个由命运支配着的特定轨迹(参见《醒“吾”(3):切切实实的命运之舟——阅历与感悟》),正所谓“自古穷通皆有定”,半是清醒半幻梦、处处人生《红楼》中。

出生在庙堂之高的帝王将相之家与出生在江湖之远的穷困潦倒之窟不可同日而语;生而重疾缠身病痛夭亡与福寿康宁寿终正寝难能相提并论。有人一辈子夜以继日辛勤劳作难以养活自身;有人富可敌国终身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有些事“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古人早就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那就是来自于宇宙人生的特定密码——博大精深的中华《周易》文化(参见《<山海经探>(25):<易>八卦是宇宙密码的传承人类智慧的原点》)。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初呱呱坠地之时,就已经打上生命的烙印,富贵贫贱都已经在那里被基本定格,那就是——八字格局:成格清奇的财、官、印、食必是富贵有加、风光一生;制化缺失的杀、伤、劫、刃定然贫困交加、破败终身。

命运实实在在地定格在那里,不因信与不信而有无。没有经历过命运的洗礼不会知道命运的利害。《周易》的智慧精髓定然精妙无穷、天机含藏,江湖游方不一定都能真正懂得八卦预测学的要领,古老华夏文明智慧的玄机也非现代科学所能窥探一二。如果用现代科学所能企及的有限高度来否定预测学,其本身已经不够“科学”,最好慎重考量,以免贻误人生。

如何认证命运的神秘存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大预测家和相士层出不穷、几乎俯拾皆是:

西汉学者、今文易京氏之学创始人京房是一位开宗立派、几乎影响中国二千年“算命”格局的大预测家。京房说《易》非常擅长于对自然天像灾变的预测,能够达到“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的程度;其预测天相、人事的本领以至于“所言屡中,天子说之”,即因其常常预测而结果皆能应验从而都得到皇帝汉元帝的信任;据其弟子说“房言灾异,未尝不中”,也就是京房的灾异人事预测结果没有发生过不应验的情况(《汉书·京房传》)。

三国时期的预测家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如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祖师无一失算的管辂、被后人尊为为风水鼻祖的郭璞以及各显其能的谋士朱建平、吴范等等等等。

〖预测事例1〗公元234年,诸葛亮算出自己时日不多,但他并不甘心想通过“七星灯”之法术为自己续命,最终天意难违,不久后病逝于五丈原。

〖预测事例2〗公元255年,管辂在一次与弟弟的聊天中叹息道:“上天赐给我聪明才智,却不让我长寿,明年的二月,我的阳寿就尽了。”果不其然,他就在第二年的二月去世,年仅47岁。

〖预测事例3〗荆州的将军王敦想要举兵谋反,让郭璞给他算一卦,看能不能成功。郭璞掐指一算,对王敦说道:“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王敦大怒,认为他是危言耸听,就说道:“卿寿几何?”郭璞笑着说:“我早已经给自己算了一卦,肯定活不过今天中午。”王敦觉得他太猖狂,就命人将他推出去斩了,被斩时刚好是中午。

〖预测故事1〗曹魏的朱建平特别擅长“相人算命”,人生中很早就开始了预测的相士生涯,由于预测准确率极高名声大振而为曹丕所召用。

在一次曹丕的私人宴会上,曹丕问朱建平“你看看我能活多大岁数?”朱建平说“八十岁,但在四十岁时会有次小灾难,务必要注意!”

曹丕一听高兴了,又让给在座的其他人算算,比如夏侯威、曹彪等。

朱建平预言夏侯威在49岁时能当上刺史之类的地方大员,但却有次大的灾难,若躲过去了便能活到75岁。后来夏侯威果然在49岁时真的出任了兖州刺史,也真得了重病。夏侯威想起朱建平的话,认为躲不过去了,连遗嘱啥的都写好了。可哪料在年底,那病体竟然快要痊愈了,喜得夏侯威够呛,在年末的最后一天说:过了今儿,我就五十岁了,看来我必能活到75岁。可夏侯威高兴的太早了,当晚竟然病逝,果真寿止49岁!

那么曹丕呢?在40岁这年病得奄奄一息了,他也想起了朱建平的预言:不是说我能活80岁吗?突然曹丕恍然大悟地说道:“朱建平算得真准,原来他说我能活到80岁,是昼夜相加,看来我的寿命就是40岁……”果真,曹丕死于40岁这年。不得不感叹这些预测家的聪明智慧,如果当时预测时直接道出只活40岁,恐怕当时自己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预测故事2〗东吴的吴范特别擅长“预言大事”,比如算定了刘备何时得益州,算定何时能活捉关羽等大事。

公元212年,刘备在益州正跟刘璋打得昏天黑地。自然这事早就惊动了孙权,他便找来吴范给算算。吴范道:“甲午之岁(公元214年),刘备必得益州。”

哪料后来,东吴大将吕岱恰好从益州回到了东吴,便告知孙权:“刘备如今惨透了,大军死伤过半,全军斗志全无,绝对不可能拿走益州。”

孙权便找来吴范讥笑他。可吴范却坚定的说:“我算定的是天道运转,而吕岱说的是人事现象。”潜台词就是:刘备得益州是老天爷指定的!果然公元214年,刘备进了成都,拿下了益州。

此后,孙权凡有大事都喜欢找吴范来问问,其中就有东吴偷袭关羽这事!当时孙权心里也是非常打鼓的,能不能成功?吴范对孙权说:此事可行!果然吕蒙一举拿下了荆州,随后关羽逃亡麦城。这下孙权又着急了,找来吴范问道:“关羽他会不会逃走了啊?”吴范说:“虽如今他逃离了麦城,但放心,必能抓住!”孙权顿时来了精神,追问:“什么时候能抓住?”吴范说:“明日午时,必活捉关羽!”

这下孙权可有事干了,两眼就盯着沙漏,终于等到了明日午时。突然一阵风掀起了帷帐,吴范大叫道:“抓到关羽了!”孙权瞪着眼看着,没错,如今是午时了,可咋没传来确切消息呢?又是片刻,突然外面一片欢呼雷动,关羽果真被活捉了……

其实在历史时期尖端的预测学家都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唐朝著名预测家袁天罡特别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风水,其与徒弟李淳风所著的《推背图》成为预测学的千古绝唱;元末明初政治家刘伯温的预言已然成为千古传奇。

古代曾出现过的各类“神算”事迹并不是瞎编乱造,都有正史所记载流传。这些预测家的预测不仅能够参透天机,预知他人的前程和命运,甚至都能准确无误地算出自己的死期,可见中华预测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这些社会人生的预测都是由一个庞大的《易》学体系所构成,各怀绝技,预测人生命运的“八字格局”仅仅是这个庞大体系里一个小小的部件而已,但对于每个个体的人生却是显得格外神秘莫测的了。

人皆有命、人皆由命运主宰,相信凡是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都会有这样认同的感悟,阅历越丰富感悟越深,阅历越浅或者根本无阅历感悟不深、难以采信。

实践出真知,人生阅历的感悟:各有各命。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与信不信无关,信与不信命运依然存在。

命运都是由因缘果报的宇宙法则所主宰,因为业因已种、报果必偿(待续)……

趣说中国人取名:五行八字在宋代就出现了

过去,孩子入学启蒙时,都会起一个正式名字,即所谓“学名”。名字,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词儿,一个意思。但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就是名,字就是字。有“名”还得有“字”,是古代有身份者的“标配”。那么,古人是如何起名字的?古人在起名时又是如何选“字”的呢?

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

《左传》记载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

古人怎么想到起名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上古时期比较简单,如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到先秦时期,起名的讲究开始多了起来。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而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他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申繻的取名原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起名风俗,其核心是“避讳”。中国封建时代姓名避讳风气大流行,最早正是始于先秦。

汉代取名流行用“单字”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二名非礼也”

与先秦相比,汉代的取名风尚又有了不小的变化。尊老、称谓、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成为汉人取字时的首选,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四字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等字。如《盐铁论》执笔人桓宽,字“次公”;汉武帝时位列九卿的朱买臣,字“翁子”。

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取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的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的是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也除去“陵”字改成了单字“弗”。取单字名之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也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时期单字名才被冷落,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

王莽篡汉建新后,视单字名为古礼。在王莽“崇古”的影响下,取单字名进一步流行。为何汉代喜欢单字名?《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有这样一种说法:“晋魏多率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晋大夫魏曼多率军队进攻卫国,人们不叫他全名,而称“魏多”,是讽刺他取双字名,认为双字名不合礼数。

就“二名非礼”说,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考证,《春秋公羊传》中错误地理解了“二名”的意思,应是一人有两名不合礼数,而非取二字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青睐“之”字

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叫斐松之

北魏著名道士取名寇谦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取名出现两大特点,一是助词“之”受宠,名字带“之”成时尚;二是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名字中都有“之”字。

当时,“之”字特别受青睐,地位高者或权力大者,名字里往往都带“之”字,如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斐松之、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当时皇族对“之”字也情有独钟,如晋宣帝的弟弟、安平献王叫司马孚之,儿子、汝南王叫司马亮之,后代还有司马景之、司马昙之……

“之”字入名,在魏晋时期还是一种是否入教的标志。如何辨别入教者和非入教者,知道对方与自己同道?区别就在一个“之”字。后来“五斗米道”首领之一的孙恩作乱,许多名中含“之”的人士受到牵连,不少人被杀,便证明了这一推断。当然,唐宋以后人名中再用“之”字则与宗教无关,纯属于一种喜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取名字时仅次于“之”字的,还有一个“僧”字。如南朝梁有一名将领叫王僧辩,梁武帝的医师叫姚僧垣……

宋代出现“五行”“八字”配合起名

朱元璋嫡孙惠帝命里缺“火”取名朱允炆

到唐宋时期,予、臣、汝、友一类称谓字以及可、如、斯、也等一类语助字,开始受到青睐。

宋人取名还出现一种复古倾向。汉代的尊老字,如“老、叟、翁”等常入名中,如《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

在宋代及以后,取名时人为设置的限制明显多了起来。除了考虑传统的避讳,取名时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等等。这其中,以“生辰八字”与“阴阳五行”配合入名最为流行。所谓“八字”又叫“四柱”,即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和干支组成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四柱加起来刚好是8个字。而“五行”则由金、木、水、火、土5个字组成,代表不同性质的物质。

依“八字”原理,命里缺啥取名时就补啥。如命里缺“火”,就会取带“火”的字。明太祖朱元璋的接班人、惠帝名“允炆”,就是因其命里欠火,取名时才找一个带火的“炆”字。这显然是一种迷信,惠帝恰恰是因为“一把火”而丢了性命——在“靖难”中,于宫中放火自焚。

宋代取名的另一大变化是“字辈取名制”开始流行。中国谱系最完整的孔氏族谱,就是从北宋元丰年间开始编修的。

字辈取名也叫“世代排名”。在宋以前,虽有以字辈取名的现象,但并不普遍。在宋以后,这一取名方法便成为古人取名的主要手段,凡同宗同辈者,皆用一个固定的字入名。

到了明代,字辈取名制普遍流行。明惠帝朱允炆名中的“允”字,便是辈分字。当年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各20字辈分,太子一支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元代流行“数字”入名

“莺莺”“圆圆”等重字双名

被视为身份低贱者用名

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代最为流行。元末起义军首领之一的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是一读书人献给他的。据说此名其实是骂他的,语出《孟子》:“士,诚小人也”,另外断句就是,“士诚,小人也”,暗讥张士诚不学无术。

这种数字取名风俗,实与朝廷政策有关。在元代,汉人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等来称呼,这大概是古代姓名管控的特例。

名字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代号,但当名字里加入动机、情感、寄托后,便变得不再简单。名字起的好,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反之则为名所累。南宋初年,有个叫钱唐休的人就被自己的名字害得不浅。据庄绰《鸡肋篇》记载,当时南宋刚定都又名钱塘的临安(今杭州),会稽有个叫钱唐休的人颇有声望,被人举荐给宰相赵鼎,但高宗坚持不用,认为名字不吉利:“钱唐遂休乎?”

唐宋以后,人们起名尽量考虑稳当、平安,忌与帝王、坏人等重名,不用凶字、坏字。北宋徽宗时,江西平乐县有个叫“孙权”的人,与三国吴主同名,因此被举报图谋不轨,“寓意僭窃”。

不产生歧义也是古人取名时要注意的。《明皇泳化类编》记载,有个学子名叫孙曰恭,参加永乐年甲辰廷试获第一名。朱棣看到名字后不乐,觉得“曰”、“恭”二字加起来似“暴”字,硬把状元给了第二名邢宽,孙曰恭变成了榜眼。

像现代流行的重字名、姓名同字同音,也是古人所忌讳的。名字重字又叫“双名”,在古人眼里是身份低贱者用名,一般侍妾、青楼女子多双名,如元稹妾名“莺莺”、秦淮名妓“陈圆圆”。女子双名读起来,让男人有一种愉悦感,有身份的人,特别是男人不取重字名。

除了避用不雅字,古人取名时还很在意字的声调,取“双声叠韵”字入名,这样读起来音节响亮,音韵哑仄的字,寓意再好,结构再美,也尽量不用。

孙权成名之战:“草船借箭”名耀三国,“八字退曹”传为佳话

孙权在乱世之中的崛起,可以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他接手的本就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帝国基础,这相对于曹操和刘备建立帝国的基础而言,起点就很高。但是,起点高未必能做得好,这是从古至今众多典型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孙权就是那个起点高,做得又好的典型案例。孙权苦心经营的孙吴帝国,在三国之中国祚最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要分享的三国故事,就是孙权早期的成名之战,后世称之为“濡须口之战”或“濡须之战”。

吴、魏的必争之地——“濡须口”;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濡须”是古代江淮地区注入长江的一条水系名称,该水系的源头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内的西巢湖,流经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东南注入长江。这条水系在汉末三国时期被称之为“濡须水”,是江淮地区的主要水道之一,也是巢湖进入长江流域的唯一水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的“濡须口”,就是濡须水注入长江的进水口,相当于扼制濡须水的一个主要关口。

关于“濡须口”的具置,由于历时过于久远,古代的水系、水道经过千余年的冲刷与淤积也多有变迁,只知在今无为县东北一带靠近长江入口的位置,具置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濡须口”在汉末三国时期对吴、魏两国的重要性,在清嘉庆年的《无为州志》中却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

该书载,汉末三国时期,吴、魏两国在江淮地区的军事对峙,曹魏一方的军事重镇在以合肥古城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其中包含有巢湖、巢县等地域;而孙吴的军事重镇则在以“濡须口”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其中包含有当时的濡须坞、东关等地域。该书中还明确指出,只要魏人不过“濡须”地带,吴国的都城“建业”,即今南京市,便可高枕无忧。所以,每当魏国举兵进攻濡须时,吴国必然倾尽全国之力抗击。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整个三国时期,吴、魏两国曾围绕“濡须口”展开了四次大规模征战,分别是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明帝嘉平四年(公元252年)等。在四次征战之中,曹操亲率大军进攻两次,孙权亲自率部迎敌、督战两次,由此足可见“濡须口”在当时的重要性。而孙权的成名之战,就在第一次亲自率部迎敌的“濡须口”之战中。

吴、魏对峙“濡须口”;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受到重创之后,经过了三年的修生养息,终于在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恢复了元气。此时,曹操已经平息了关中地区的叛乱,马超、韩遂等人的残余势力,暂且已经构不成威胁,后方基本稳固。于是,就把目光盯在了东南战场。

曹操此次南征的用意有两个:一、孙权趁着曹操无暇顾及东南的时候,势力发展得太快了,有必要敲打一下,最好是一举平定江东地区,永绝后患。即使不能荡平江东,也可以顺便占据濡须地区,将东吴的经济、政治中心俯视在曹魏的兵锋之下,掌握伐吴的主动权;二、孙权有些目中无人,趁着曹操的实力尚未恢复和关中地区还没有稳固的间隙,曾经出手染指曹魏在江淮地区的军事重镇合肥地区。虽然在扬州刺史刘馥的顽强抵抗之下,孙权没有达到目的,但此种行为着实令人可恨、可恼,必须要教训一下出出这口恶气。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2年)正月,曹操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亲率大军开拔,挺近至江淮地区的合肥重地。

孙权听闻曹操南征的消息之后非常震惊,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最终做出了一致性的决定,由孙权亲自挂帅,率领大军前往“濡须口”迎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孙权还命大将朱然,在东关地区修筑了濡须坞,一方面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另一方面,防止魏军从东关一带偷袭。

此时孙权的内心深处,要说害怕情绪肯定是有的,毕竟“濡须口”的战略地位对吴国太重要了,此地的得失,直接决定着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问题。但是,要说孙权惊恐失措,倒也不至于。毕竟,孙权十六岁时也是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人,尤其是十九岁掌控东吴之后,在没有周瑜、程普等人的帮助下,独自率领族中子弟经历了一场立威之战,此时正是心气高涨、跃跃欲试的时候。关于孙权的“立威之战”,会在另外的文章中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本文当中不再展开赘述。

就这样,曹操与孙权,各自率领着部众,在江淮地区的“濡须口”一带形成了对峙之势。

孙权的成名之战——“草船借箭”、“八字退敌”;

在此次“濡须口”之战中,曹操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最博人眼球的是孙权的表现。

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载,开战之初,孙权不停劝谏,率部主动出击,集中兵力进攻曹操的军营,结果,导致后方空虚,给了曹操一个可乘之机。曹操率部攻破了吴军的一处营地,俘虏了吴将公孙阳,取得了开战之初的一个小胜利。之后,曹操想继续扩大战果,再次命人偷袭吴军的军营。孙权首攻失利之后不敢托大,采用水军的优势围歼来敌,斩杀、溺亡魏军数千人,生擒三千余人。不仅将战事扳成了平局,而且,也让曹操清醒地认识到了吴国水军的犀利。

接下来,双方又经过数次相互攻伐,互有,不分伯仲。曹操原本以为这是一场以大欺小的歼灭战,却没成想打成了焦灼战,尤其是吴国水军的优势,令曹操十分忌惮。于是,曹操命令诸军固防坚守,与孙权大军僵持了起来。孙权见魏军龟缩不出,也来了兴致,不仅亲自率部在魏军营前叫阵,并且,在多次叫阵无果之后,还趁着夜间,驾着战船进入魏军的营寨,进行了一趟巡视、阅兵、游览。仅带一艘战船进入魏军水师营寨腹地,可想孙权当时的胆子有多大。

据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的记载,孙权乘着大船进入魏军营寨巡视,曹操下令万箭齐发,船身一面受箭太多出现了倾斜,孙权又命船转向,最后“箭均船平,乃还。”这即是“草船借箭”这一典故的由来。

关于孙权“八字退敌”,也是传为佳话的一个典故。据裴松之注引《吴历》中的记载,吴、魏两军僵持日久,谁也没有捞到一点好处,魏军又摄于吴国水军龟缩不出,孙权也渐渐的失去了继续对峙的兴致。于是,孙权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随信还有一张便条,上面就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来日方长,只要你不死,咱们还有机会一决高下,何必像现在这样都僵着不动呢?

曹操看了孙权的信之后,就率部退兵了,“濡须口”之战就此结束。此次吴、魏交战,既是首次围绕“濡须口”展开的争夺战,也是孙权成名并享誉后世的一次经典战役。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还真是孙权成名的一处福地。

参考书籍:《三国志》

公元155年7月18日 曹操诞辰

在1862年前的今天,0155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二),曹操诞辰。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自幼机警,有胆识。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曹操以孝廉推举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中平元年(184),出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继任济南相。四年,因不肯迎合权贵,辞官还乡。次年,受诏为典军校尉,复得军权,奔赴洛阳。

魏武帝曹操

建立根基

中平六年,董卓入朝专权,曹操拒其拉拢,聚兵五千,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次年,参加讨董联军,任奋武将军,拥袁绍为盟主。十余万联军观望不前,曹操孤军奋进,战败而还,遂决意独立发展。汉献帝初平三年(192),被济北相鲍信等拥为兖州牧。继软硬兼施,收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成为后来征战的重要力量。曹操立足兖州后,盘踞南阳的袁术向北扩张,勾结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曹操审时度势,表面仍从袁绍,以争取支援,先击溃公孙瓒,继迫袁术败走淮北。

初平四年秋,曹操以报杀父之仇为名,贸然进攻徐州,纵军数万人,因粮尽,于次年春退回兖州。夏,再次出兵徐州,而兖州大部被吕布等乘虚夺占,经艰苦奋战,方收回失地。纳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吸取教训,巩固兖、豫二州根据地。建安元年(196),率军至洛阳,靠近汉献帝,受封建德将军、镇东将军,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与朝政。不久,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实行屯田,足食强兵,减轻民赋。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遂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

奠定霸业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当袁绍统兵10万进屯黎阳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解白马之围,继退至延津南击败追兵,大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待机破敌。

建安五年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相应办法击破。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看守,屯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恰好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援,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草“。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未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溃散,大将张郃等人投降曹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于是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继而乘胜北上,吞并冀、青、并州,进击幽州。十二年,曹军受阻渤海滨,曹操佯称缓进,率军暗出卢龙塞,攀崎岖小道直指柳城,击败袁氏残余势力及与之勾结的乌桓王蹋顿,统一了中国北方。

三雄争霸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同年,挥师南下,轻取荆州。又率精骑昼夜兼程追击,大败刘备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直下江陵,以图进占江东。

由于曹操的进军威胁了吴侯孙权的统治,孙权命大将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遂与对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遂撤军北还。

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战胜朝廷内逼让兵权的政敌,致力于巩固北方,同时大治水军。十六年,成功地进行了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又转向东与孙权争夺江淮之地。至二十年,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从此,曹魏在淮南的优势逐渐形成。

汉天子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献帝还准许其“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随后向汉中发动进攻。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杀掉,曹军大败。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曹军遂放弃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夏四月,汉天子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他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刘备大将关羽就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关羽乘洪水泛滥之机,大破于禁所统七军,禽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人,城被水淹,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很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羽。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兵,路上被孙权军擒杀。

曹操遂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这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魏武帝曹操画像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于2009年12月27日得到考古确认)。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发现曹操墓。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发现曹操墓。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历史今天7月18日

155年曹操诞辰

1918年南非总统曼德拉诞辰

2016年费列罗卷入致癌风波运输存储链条或存安全隐患

1139年南宋名将吴玠逝世

1899年居里夫妇发现“钋”

1927年宋庆龄斥责汪精卫、叛变革命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

1925年《我的奋斗》出版发行

1969年香港废止“华律治华人”纳妾制度

1998年中国联通打破中国电信垄断地位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