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看姓氏吗 八字姓氏有哪些

八字看姓氏吗 八字姓氏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的姓氏,背后竟还藏着个秘闻!有趣!快看看有你的吗?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很多人对《百家姓》都很熟悉。

但今天,我们不聊百家姓,聊点关于姓氏文化少为人知的趣味秘闻。

关于姓氏的9种来源

1.以动物为姓,如龙、凤、牛、马等。

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4.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等。

5.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特征为姓氏,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7.以祖先爵位或谥号为姓,如庄、康、武、恒等。

8.以次第为姓氏,即家族中兄弟排行或亲属辈分等为姓,如家族叔孙、季孙、第二、第五等。

9.以母系氏族时的部落为姓,其姓多有“女”字部首,如姜、姬、姒等。

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姓

柴姓:源自江姓,山东、湖北等省尤多此姓。

米姓:源自芈姓,书法家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后改为同音字米,多分布在湖南、山西等。

油姓:起源不详,但唐代就有人以油为姓,山西、山东、台湾等有分布。

酱姓:这个真少见,据说如今台湾还有姓酱的人。

醋姓:源出不详,陕西和四川有这姓。

茶姓:这个源出多头,其一,炎帝葬于茶陵,有这姓;其二,齐太公之后有茶氏;其三,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是彝族。如今云南、浙江等地有。

赤橙黄绿青蓝紫、东西南北还是姓

大家都知,颜色里的白、朱、碧等为姓氏,但彩虹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是姓氏。

譬如,赤姓:是帝啻的老师赤松子的后代。

橙姓:得姓始祖是揭阳橙女。橙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群体。

黄姓:出自赢姓,陆终得后代,陆终受封于黄这个地方,子孙后代就以国为氏。

东西南北也一样,有史可循,都是姓氏。

百家姓可不止百个

先秦时,古姓不过数十个,后来姓氏合一,也不过500个左右。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姓氏也增减变化不断,但总体是上涨的。

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应勋《风俗通·姓氏篇》各收姓氏500个;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姓氏1404个;

宋代邓名士《古今姓氏辩证》收姓氏2101个,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姓氏2288个,邵思《姓解》收姓氏2568个;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姓氏3766个;

明代凌迪知《万姓统谱》收姓氏3557个、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姓氏657个;

清代张澍《姓氏五书》收姓氏5129个。

2010年,袁义达、邱家儒所著《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绝大多数汉字姓氏,数量达23813个。

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

很好奇,九字姓到底是什么?然后查了下,原来是: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蒙古族)

最长的姓氏

你以为九字姓就最长了吗?想多啦。还有10字姓、11字姓、12字姓、13字姓。

而目前已知中国最长的姓是:十七字姓,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彝族),绝无仅有,只有这一个。

姓氏万花筒

以天体气象为姓:天、日、月、星、风、云、雷、虹、霞、雪、霜、露、冰。

以地形地貌为姓:地、山、沙、野、岛、岸、坡、岭、江、河、洋、渠、泉、池、湖、海。

以人体器官为姓:头、耳、口、眼、鼻、舌、齿、眉、发、足、身、骨、心、胆、皮。

以家禽动物为姓:马、牛、羊、狗、猪、鸭、鹅、虎、熊、龙、蛇、鹿、猫、虫、鱼、鸟、雀、鸽、象。

以植物花卉为姓:桃、李、杨、柳、松、柏、桐、梅、兰、竹、菊、荷、花、果、叶、根。

以亲属称谓为姓:父、母、兄、弟、叔、伯、公、婆、姑、舅、娘、姥、哥、姐、夫、儿。

以文教器具为姓: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印、扇、鼓、管、萧、笙、号。

以军队编制为姓:军、师、旅、团、排、班、帅、将、校、尉、兵、卒、家。

以时空方位为姓:春、秋、夏、冬、晨、午、晚、夜、东、南、西、北、上、下、左、右。

以天干地支为姓: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

以数字符号为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兆。

以各处地名为姓:东阳、长兴(浙江)、涂山、缙云(重庆)、长沙(湖南)、唐山、邯郸(河北),当涂(安徽)、陈留、华阳、会稽(古地名)。

以诸种色彩为姓:朱、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褐、乌。

以朝代名称为姓: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那些富可敌国的八字有何玄机?和坤八字解析

根据2018年中国福布斯富豪榜发布,47岁的马化腾财富统计453亿美元,正式成为2018年全球华人首富。

马云身家390亿美元紧跟其后,李嘉诚以349亿美元排第三。

这要是之前80斤一定长吁短叹一下,可是了解完和珅之后,我发现这三人加在一起也没和珅富啊....

据记载当年和珅被抄家,资产3千多万两现银,千百万亩土地,千间房产,加上数不清的古玩珍物,总价值折合白银约八到十亿两。相当于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仅供参考)

如果按今年中国财政收入15万亿元计算,15年全国财政收入约为225万亿元。

也就是说和珅当年贪污的8亿两白银放到如今,价值225万亿元人民币,要知道如今中国首富马化腾身价也才2950亿,是和珅家产的不到千分之一。(仅供参考)

是不是很惊讶?是不是很震惊?为什么一个贪官还能贪这些多?难道当顶级贪官也要看八字?

答案是:没错。

和珅八字

八字强宫坐子水,专气透出天干,食伤的聪明劲儿淋漓尽致。

这让他不需要太苦哈哈的努力,就能领悟到别人辛勤的学习成果,这就是传说中的悟性高;

地支四个字中,年支时支都是午火专气,双杀头尾相衔,运筹帷幄勤奋刻苦起来也能吓人一跳。

食伤官杀共同发力,给了这个年轻人天生的才华,如双驾马车一样冲锋向前。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历史来看看,他的好八字到底是如何发力表现的!

1.食官同发力,才华配能力

食伤给力,才华横溢悟性高:

和珅并不姓和,这是满语音译,他姓钮钴禄,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满族八旗的大姓和王族。

所以和珅出身并不差,但是他十岁左右父母就去世了,所以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背景不好。

和珅很清楚,要想出人头地,必须靠科举爬上去,所以他跟弟弟都非常刻苦读书。

青年时,他在皇家的贵族学校读书——咸安宫,里面大多都是富贵家的纨绔子弟。他可以说是里面,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一个学生,还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和珅的勤奋好学很快就传了出去,尚书英廉也非常欣赏这个年轻人,暗暗把他作为孙女婿的人选。这可以说是和珅能爬上上层的一个关键环节。

和珅18岁时,英廉就把和珅介绍到皇宫,做了乾隆的三等侍卫,有一次,乾隆听说犯人逃跑了,不自觉地吟诵了一段《论语》中的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下面的侍卫都不知道乾隆说的话,但是和珅《论语》倒背如流,于是他接茬了:爷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也?

这让乾隆大为吃惊,通过对话,乾隆对和珅的欣赏程度很高,于是破格把他提为一等侍卫。

这还真就是努力+运气的结果。

◆ ◆ ◆ ◆ ◆

官杀发力,做事认真能力好:

乾隆俗称“十全老人”,经历过十次战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武方面也算丰功伟绩,唯独就差著书立说。

当时《四库全书》的编撰工程浩大,从1773—1782经历了9年的时间,期间甚至有官员为此搭上性命也举步维艰。

这烫手的山芋,和珅仅用了2年全部著作完毕,共收录图书3470部,分为79016卷,共计36078册。

此著作超越了康熙的《古今图书集成》,比宋朝三本《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都要厚,对于传承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为康乾盛世加了完美的一笔,乾隆为此赞许不已!

2. 月令阳刃比劫掌权势

乾隆四地支为子午卯酉,和珅四地支为子午午酉,二人都缘分极深,又皆为专气清纯遍野桃花。(基友一生一起走)

尤其和珅月令,最重要的宫位由阳刃掌握,天生的强势掌权之势。

午火强盛又生生地把凶悍的阳刃制牢在月令,我们简直可以看到地支【比劫】【食伤】【官杀】错综交战的熊熊烈火。

所以在他的发迹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得到了富贵,还得到了最重要的权势!

和珅执政的29年间,重要的封官次数竟然高达47次之多。

十八岁一鸣惊人,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凤凰男”开始展翅逆袭;

二十五岁正值青春弱冠之际,仪表堂堂,绝非毕业后的毛头傻小子,这一年的他平步青云,升为御前侍卫,并任命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全为京官正二品。(呵呵呵呵,明年80斤就25了,呵呵呵呵...)

二十六岁飞黄腾达,任命户部右侍郎(类似民政、财务部副部长)、军机大臣(相当于军事委员会委员)和总管内务府大臣(办公厅秘书长),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赐紫禁城骑马。

三十而立掌管大权,任职议政王大臣,清朝内阁核心成员;御前大臣,如今总理的概念;理藩院大臣,掌管全国宗教、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

简直快到让人发指!没有命数的原因,光靠努力他是绝对没法达到这个高度的。

3. 日主好“财”,情商极高

和珅日主庚金,天干乙木贴身,日主好“财”。

在人际关系的表现上,和珅不仅仅有才华和能力打底子,在需要包装和迎合的时候,从来情商极高,不会犯别人书生气的毛病。

和珅30岁出头时就做了军机处行走,引起朝廷内外的轰动和人们的羡慕。

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科举出身、地位低,因此在初期他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凡是找他办事的,他都公事公办,从来都不受贿,因此在官场初期和珅的口碑很好。

传到乾隆耳朵里,乾隆认为他选择的这个苗子很对,所以和珅对自己的包装对他仕途的飞腾是很重要的。

和珅还擅长揣摩皇上的心思,他的一举一动都深得乾隆欢心,还办事老到。

他第一次处理贪官,是封疆大吏李侍尧,曾任两广、湖广、云贵三任总督。

经常给乾隆进贡奇珍异宝,深得乾隆赏识。这样一个人,乾隆让和珅去处理他的贪污问题。

在查没的过程中,和珅发现李侍尧的大部分赃款是给乾隆办进贡送到宫里去了,于是他猜测,乾隆虽然恨贪官,但是对这个人,却并不希望他死。

所以在满朝文武都要杀李侍尧的时候,只有他上奏折求缓办。

第二年春天,李侍尧重被乾隆起用,直接派到甘肃当了总督。李侍尧认为自己能最终免罪,和和珅的帮忙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进贡时,给和珅的比给皇上的还要多。

你说,这样内外兼修,红白通吃的人还不成功,谁能成功呢?

4. 比劫克财,一生爱财

说到这一点,懂八字的同学一定也看出和珅“财”上的另一个亮点了。

贴着“乙木-财“的三个字,不是庚金就是酉金。

之前【比劫、食伤、官杀】的大作战已经够好看了;

结果这里除了食伤打了官杀,比劫扛住官杀,比劫生了食伤,又冒出来一个分量极重的“比劫制财”,还是三个劫死死制住了一个财。

这样的八字要是没有钱,不发达,没天理!

看了和大人的八字忍不住感慨,除了一丁点儿的印都没有,和珅的八字简直要把其他四大道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知道了他本性就是那么爱钱,现在看他贪污也就释然多了

大家都知道和珅贪财,可你想过如果光是收受贿赂,私吞国库,至于贪那么多吗?

他最大的财富来源,还是来自他强大的经商头脑。

1.地产大亨:和珅早就看出土地收售的这种谋利形式,而且还采取典当的形式,被抄家时房屋3000间,田地8千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

2.幕后大亨:和珅利用职权、资源,暗下违法经营多种行业,并且多为垄断形式独家销售商,比如杠房铺、马具店、军事用品、五金百货、灰瓦建材,还有出租行业马车,物流货运长途贩运等等,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马云版图吗?

和珅最严重的贪不是搜刮民脂民膏,而是完全干涉了清朝的国库收入和晋升制度吗,贪到停不下来。

酒乡泗阳县令一直盼着升官,可这偏僻的小地方就是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个花来,幸好他命中遇到贵人和珅。

和珅将一份园林设计图交给他,让他精心仿造,等待机会。乾隆南巡,身临一场童话般的园林奇遇记,甚是开心,再加和珅美言几句,县令被提拔为了道台,之后小县令几十万的银两全尽心意。

用钱就可以买到官,这等的好事,必定会带来无穷的财富。

多少人愿意知恩“银”报后飞黄腾达。

这样的买官制度让乾隆晚期时的税务、吏部、户部,所有的办事机构都充满了。以至于嘉庆帝后面想治贪都治不了。

其实纵观和珅的一生都会发现,他的确是一个好命的人,也是一个奇才,我相信如果给他换一个“起点”,他也能当一个不错的皇帝。

和珅最幸运的就是生在一个好的时代:

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命不好,运好(大运);

有些人命好运(大运)也好,但却没有碰上一个好时代。

而和珅却是一个命好,运好(大运),还生在一个好时代的幸运儿。

虽然雍正在位时间很短,但是给乾隆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提供了一个康乾盛世的基础。

在国库丰盈的乾隆时期,和珅把爱玩爱享受的乾隆伺候的非常好,且办事能力强,让乾隆有了很多放松时刻,也给了他很多上位的机会。

试想,这要是康熙或者雍正年间,和珅怎么可能走的了那么远?

一个好八字,一个好时代,一个好老板,足以让一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也足以给他发挥自身优势(八字+努力)的空间和可能。

而他的八字也打脸了许多“口诀派”:

人言“伤官见官,为祸百端”

和珅是典型的伤官见官,却是极贵之命

又言“八字无财库,终生不得富”

和珅的地支毫无财根

只有天干一点浮财,依然是首富之名

所以算命是个学问,不是背口诀!

上古八大古姓与百家姓的对应关系,看家族流源与传承(一)

一、上古八大古姓

原始社会时代,人们有名无姓,称其名而不冠姓。母系氏族时代各个部落以自己的图腾为标志,这些图腾是姓的最早来源。进入父系氏族后,各个部落与邻近部落通婚,部落内部的人不得通婚,于是各个部落有了自己的姓。姓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别婚姻”,通俗地讲则是同姓之人不得婚配,异姓之人才能结婚。

姓是一个部落的代名词,先秦时代一个部落通常会发展成一个或多个诸侯国,于是氏就产生了,同姓但不同氏,氏的作用是用来区别贵贱的。举一个例子说明,夏朝建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比如有扈氏、有男氏、褒氏、费氏、杞氏等,他们同为姒姓,但夏后氏最为尊贵,因为夏后氏是夏王室的氏。

上古八大姓

古老相传,中华的第一个姓是风姓,伏羲与女娲皆为风姓。在神话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是一对兄妹,由于天降洪水,世间仅存兄妹二人。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兄妹二人向上天祈祷:如果上天允许他们成婚,就将两堆篝火燃起的浓烟合到一起。伏羲和女娲点燃了各自的篝火,过了一会儿,两道烟居然合在了一起。伏羲和女娲得到了上天的旨意,就成婚了。

伏羲与女娲​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之一为少典,少典生了黄帝和炎帝。黄帝居姬水,故姓姬;炎帝居姜水,故姓姜。阪泉之战之,炎帝和黄帝的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当时东方的蚩尤兴起,他兴兵击败炎帝,黄帝为了维护炎黄部落的生存,举兵伐蚩尤。华夏族与东夷族在涿鹿展开大战,华夏族战而胜之,蚩尤部大部分融入华夏,少部分南下融入三苗。

女娲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十四人,共有十二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黄帝之子并非都是诸侯或者天子,只有诸侯或者天子的姓才会扩大成为八大古姓。除了姬姓、姜姓外,另外六大古姓为:姒、嬴、妘、妫、姚、姞。

姒姓起源于大禹,姒姓是夏朝及夏朝分封诸侯的国姓。大禹是人们对禹的尊称,这个“大”字的含义跟大秦、大汉、大唐中大字含义一样。大禹姓姒,氏为夏后,名为文命,字高密,号禹,用今天的通用称法,大禹姓名为姒文命。越王勾践的姓名为姒勾践,因为越国是夏朝王室子弟的诸侯国,建立越国的目的是守护大禹陵。

嬴姓,起源于伯益,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大禹死前,指定伯益为继承人,不过大禹的儿子夏启取代了伯益,结束了禅位制,建立了夏王朝,推行了家天下制。两千余年后,伯益的后裔嬴政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国,开创了皇帝制。

秦始皇

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舜帝。《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舜帝是中华的第一孝子,他因孝道闻名于天下,尧帝因此禅位于舜。舜帝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国号有虞国,故称为有虞氏,按现在的姓名规则,舜帝的姓名为姚重华。

妘姓,起源于祝融氏,其后祝融氏发展成了八个姓氏,分别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其中芈姓为楚国国姓,由于楚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故芈姓衍生出了许多氏。《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楚国人自称祝融后裔,故崇尚红色;后来楚国又尊黄帝为始祖,故楚国又崇尚黄色。

祝融

中国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融合的有力见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未间断。这在姓氏文化的发展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如陈、田两姓本是同源,都是陈国公室的后裔。

二、百家姓

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先秦时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已然失效。反秦战争,楚汉战争过后,七国贵族死伤殆尽,贵族精英统治模式不再适合国家统治,在贵族精英统治模式下发展出的“氏所以别贵贱”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故秦汉之际实现了姓氏合一。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年。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中不仅仅包含了汉族的姓氏,还包括了宋朝以前汉化的少数民族姓氏。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并没有包含全部的中华姓氏,清代出版的《千家姓》共收录了1594个姓氏。出现在中国文献上的姓氏则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年深月久的历史和极其丰富的故事。中国姓氏文化,不仅直接地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而且也形象地记载了中华民族交流融合、生成生长的历程。

2010年国家出版了一本《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绝大多数汉字姓氏,数量竟达23813个: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

中华姓氏树

三、姬姓对应的百家姓

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夏民族姓氏的起源,姬姓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姓氏有411个,占《百家姓》总数568姓的7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

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 ,黄帝因长居姬水,故以姬为姓。姬姓得以发扬光大,得益于西周的分封诸侯制,许多周室宗亲被分封为诸侯,这些姬姓诸侯以国为氏,于是就衍生出了许多姬姓诸氏,姓氏合一后,由姬姓产生的姓氏最多。

黄帝

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朝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周王室及其遗民是周氏来源的最大一支。

吴氏源于周朝分封的吴国,吴国是周文王的叔伯太伯、仲雍所建。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古公有三子,其中三子季历的儿子为姬昌,古公想让姬昌继承家族,就有意把继承权交给三儿子季历。太伯、仲雍兄弟俩深知父意,于是南走吴越地区,建立吴国,季历取得继承人位置并传给姬昌。

郑氏源于姬姓,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在郑国,远祖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公室子弟以郑为氏,以纪念亡国。

王氏源于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后来秦灭六国,部分六国王室后裔也以王为氏,比如齐国王室一支就改氏为王,其后代王莽建立了新朝。

春秋诸侯国

鲁氏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嫡长子伯禽之后,以国名为氏。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考烈王灭掉,鲁顷公姬仇被迫迁居下邑,其部分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望出扶风郡。鲁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公姬旦为得姓始祖。

曹氏源于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立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曹叔振铎亦被认为是曹姓始祖。

蔡氏源于姬姓,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蔡文姬

杨氏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 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卫氏源于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为氏。大名鼎鼎的商鞅就是卫国公室后裔,本名卫鞅。

卫鞅

管氏源于姬姓,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其三弟叔鲜于管地,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管叔后来兴兵作乱,被周公旦诛灭,其后代子孙以管为氏。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名相管仲就是管氏名人。

张氏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孙姬挥,张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李氏源于姬姓,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当然李姓的主要一支来源于嬴姓,后面再说。

蒋氏源于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

韩氏源于姬姓,晋国六卿之一的韩厥受封于韩原,后来韩氏建立韩国,韩国被秦国攻灭后,韩国公室子弟以韩为氏。

韩雪

魏氏起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后魏国被晋国消灭,封给大夫毕万,后人以邑为氏,尊毕万为得姓始祖。

杜氏源于姬姓,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杜伯与宣王的宠妃有了矛盾,最终宣王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国的遗族便以国为氏,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古氏源于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

颜氏源于姬姓,周武王时分封了一个姬姓邾国,为鲁国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邾国被楚国灭掉后,颜公的支庶子孙有人以祖父的字为姓,称颜氏。周公的长子鲁侯伯禽被封于鲁。伯禽的子孙有人被封在颜邑,遂以封邑为姓,称颜氏。

颜丹晨

西周时期,仅仅是分封的姬姓诸侯就有53个,这些诸侯国亡国后以国为氏;部分诸侯国的公室子弟又出展出了其他的氏,因此源于姬姓的姓氏太多,再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华上古八大姓氏,其中一姓为万姓之祖,百家姓由此衍生出来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而中华的姓氏文化更是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历经几千年的文化演变,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国家,在北宋时期编辑《百家姓》时,只收录了常见的504个姓氏,而到了现代,根据中科院姓氏文化研究专家袁义达先生编纂的《中国姓氏大辞典》考证,目前中国从古至今共有23813个姓氏,这之中包含了很多少数民族姓氏,其中单字姓6931个,两字复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

而这其中绝对大部分姓氏均源自于上古八大姓,那么中华上古八大姓氏都是哪些呢?它们分别是姜、妫、妘、姚、姒、赢、姞、姬。

炎帝神农氏之姓姜姓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自当知道祖先之姓氏,而姜姓正是炎帝神农氏之姓,相传炎帝生长于姜水旁,故此炎帝后人以姜氏为姓。

武王伐纣时期的周朝宰相姜子牙就是炎帝后裔,姜氏自姜子牙开始受周朝分封于齐,后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姜子牙的后人便以姜氏或齐氏为姓。

由姜姓衍生出来102个姓氏,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舜帝后人之姓妫姓

舜帝早年因居于妫汭河旁,其部分后人以妫为姓。妫姓后分为王、陈、袁、田、夏、满、陆、车等十多个姓氏,其本源妫姓反而非常少见。

记得少年时期读《三国演义》,在孙权接手孙策江东基业时,曾有过一段故事,讲述的是孙策和孙权的弟弟也就是孙家老三孙翊为丹阳太守,孙翊年轻骁勇颇有孙策之风,在当太守时期把部下妫览、戴员给得罪了,后来被妫览、戴员趁孙权与刘表征战之际,买通孙翊护卫谋杀了孙翊,并企图以丹阳郡投降曹操。

再之后妫览好色看中了孙翊之妻徐氏,图谋强娶为妻,后来徐氏知道其夫君为妫览、戴员联合谋杀,于是将计就计借着妫览好色之缺点,联合忠于孙翊的部属设计抓住了妫览、戴员,并在孙翊灵前将二人千刀万剐祭奠夫君。

徐氏也凭借智报夫仇被当时称作烈女,孙权从外面打完仗回来以后知道三弟被妫览、戴员所谋害,孙权立即诛杀了妫览、戴员三族。

当时看到这段故事时,一直很纳闷这个妫览姓氏怎么这么古怪,后来才知道妫姓为上古八大姓氏之一。而这个记载在《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之中的妫姓大坏蛋妫览也是笔者所知道的历史上唯一的妫姓名人,有可能是当年孙权诛杀了妫览三族把妫姓杀得有点狠了,以至于妫姓后继无人。当然这是玩笑之语,不过妫姓确实一直是历代史书中或者民间极为少见的姓氏之一。

三国志游戏中妫览的形象

火神祝融之姓妘姓

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后裔之姓氏,相传上古时期火神为祝融,是五帝之一颛顼之孙,祝融氏后裔共衍生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八姓,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至周朝时期祝融子孙被分封为罗国,后罗国为楚国所灭,于罗国原地置鄢国,祝融后世子孙便又有以罗氏为姓,故此妘姓也分出了鄢、罗、路、云等十多个姓氏。

目前我国妘姓之人甚少,基本历经千年演化,都已化繁为简改为云姓居多。

治水英雄大禹之姓氏姒姓

姒姓为上古时期治水英雄大禹的姓氏,目前中国姒姓之人非常少,曾经有报道称姒姓之人全国不足两千,姒姓之人多聚居在浙江绍兴禹陵村,姒姓历代家族职责就是守护禹王陵寝。

姒姓自上古以来,多与姜姓、姬姓通婚,姒姓后来封国为楚国所灭,为避免楚国人报复,部分姒姓之人后来改为佀,形虽异而音同。

而姒姓也衍生出佀、题、夏、顾、扈、谭、夏侯、鲍、曾、卜、娄、巢、邓、窦、戈、杭、嵇、计、欧阳、莘、蔚、禹、越在内的三十多个姓氏。

五帝之一少昊之姓嬴姓

相传嬴姓源自五帝之一的少昊,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因此少昊也被认为是嬴姓之祖源。

嬴姓之辉煌莫过于建立的秦国,后来在秦始皇嬴政的带领下统一全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但是现在嬴姓之人却是少之又少,可是嬴姓却衍生出了三十多个姓氏,其中最主要的瞿、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十四大姓氏被称为“嬴姓十四氏”。

虽然现在嬴姓之人少之又少,但是看其衍生出的姓氏,如李、赵、江、徐等姓氏都是目前中国大姓,尤其是李姓,虽然李姓不完全源于嬴姓,但是李姓对中国甚至周边国家影响甚广。

黄帝直系后裔之姓氏姞姓

姞姓源自于黄帝儿子伯儵之姓氏,最早为五千多年前黄帝赐封十二大姓氏之一,后来伯儵被黄帝赐封在古燕国地区,姞姓也由此衍生出吉、雍、孔、尹、蔡、鲁、允、鄂、密、须、阚、严、光、羊、杨、逼、断、敦、燕、郅、虽等二十多个姓氏。

现今姞姓大多已化繁为简,改为吉姓。

古燕国燕山山脉

五帝之一舜帝之姓氏姚姓

舜帝出生于姚墟,故此舜帝后人多以姚姓为姓氏。姚姓和上述妫姓皆为舜帝后裔嫡系姓氏,可以说两姓本为一家。

现今姚姓在我国也算是常见大姓之一,目前中国姚姓之人约有五百多万,也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姓氏中至今还能保留普遍常见的姓氏之一。

姚姓衍生出六十多个姓氏,其中包括孔、文、吴、胡、孙、虞、田、袁等姓氏。

黄帝轩辕之姓氏姬姓

黄帝为我中华三大始祖之一,他的姓氏后人多误以为是轩辕氏,实际黄帝之姓氏为姬姓,黄帝全名甚至可以叫做姬轩辕,因此轩辕氏只是黄帝的姬姓衍生出来姓氏之一。

黄帝和炎帝一样,因居于姬水河畔,故以姬姓为姓氏。同时姬姓也是上古王朝周朝之国姓。

周朝推翻商纣以后,分封诸国,也因此姬姓衍生出了很多姓氏,据统计北宋《百家姓》里504姓之中有411个姓氏源于姬姓,占比率高达82%,姬姓甚至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万姓之祖”,姬姓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代表了华夏民族的姓氏起源。

目前全国姬姓人口约有54万多人,但是由姬姓衍生出来的如李、刘、吴、郑、张、王、杨、周、郭、毛等都是现今全国大姓。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目前人口占比前三大姓氏分别为李、王、张,这三大姓氏皆源自于姬姓,三大姓氏占据全国总人口数量的近22%。

而第四大姓氏刘姓也是主要源于姬姓,同时刘姓也是中国历史上当皇帝最多的姓氏。所以姬姓可以说是华夏姓氏之祖源。

从上古八大姓氏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多带女字旁部首,这就是因为这上古八大姓氏皆是发源于母系社会时代,所以以女字部首为主。

上古八大姓氏除了姬、姚、姜目前我们还能常见到以外,其他姓氏早已极为罕见。

从这八大姓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主流大姓都源自于姬姓和姜姓,也就是炎黄二帝的姓氏,所以我们中国人才是以炎黄子孙自居。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宗,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多去研究一下自己的姓氏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