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中血支查法 八字血支查法

八字中血支查法 八字血支查法

本文目录一览:

人体脉、髓、筋、血、气的归属问题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八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来看原文∶“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这段经文先带大家通读一遍,把里边的关键点先解释一下。

“诸脉者,皆属于目”什么意思呢?讲的就是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十二经脉皆能上注于目。所谓的属就是注的意思,就是把精气都注在眼睛里面。“诸髓者,皆属于脑”,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所有的精髓皆上注于脑,就是与脑相连,所以伤精的患者脑力就下降,思考能力,记忆力,分析能力,整体的逻辑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都在下降,就是整体的脑力下降。若是髓不足,脑力下降。

再往后叫“诸筋者,皆属于节”,节是指的骨节,就是身体所有的筋皆连属于骨节,与全身的骨节相联系,“属”这个字某种意义上来解释就是连属的意思。“诸血者,皆属于心”,就是全身的血皆统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就是身体所有的气都是由肺来掌管。“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四支和八溪都是脉髓筋血气所出入,循行而运行不离的这样一个部位。(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四支八溪是什么意思?古人的肢体的肢没有月字边,支同四肢的肢。这个字好理解。“八溪”是什么?就是八个溪谷的地方,就是两个腋下,两个肘窝,两个髋关节,老百姓叫两胯,再就是两个腘窝,这八个部位是全身的脉髓筋血气所注入和连属的部位。后文关于八溪的定位还有关于他的分属在《灵枢经·邪客》篇里边有相应的解释。

“诸脉者,皆属于目”,身体所有的脉都与眼睛相连,所以看一个人身体好不好先看眼睛,眼睛要是有神说明元气非常足。眼神暗淡无光没有神,盯他一会儿眼睛就开始游离不定,这种情况就是精气神不足。“诸髓者,皆属于脑”,这个地方的髓是精髓,是肾中所藏之精。精化为髓,髓充养与脑。精气足的人髓就满,髓满的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骨骼强健,骨头非常沉、非常重。第二个特点是脑子非常聪明,记忆力也好,思考能力也好,脑筋也非常灵光。

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人,领悟力特别强,说一句话立刻就明白了,学东西特别快,无论是学习还是与人相处能力都非常过人,别人可能学十遍都学不会,他学一遍就会了,一篇课文,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无论是文言文的还是诗歌都是看上两三遍就能背过了,厉害的看一遍就能背过。老师讲课,别的同学可能讲完了,之后回家能忘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有的人能遗忘百分之七八十,他听完一次课之后几乎能记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遗忘率非常低。这就是老百姓所说脑子好。

脑子好是什么呢?从中医眼中看来就是髓特别满,髓特别充足。由此推算,其实就是肾精非常充足。肾精怎么养呢?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一定要早点休息,充足的睡眠才能养精。第二个饮食要清淡,不能吃太油腻的重口味的食物。第三个心要清净。心清净要专注,同时也要避免那些不良的信息污染,比如信息的污染。污染了之后心容易摇动,欲望容易产生,欲望产生的话,还有一些青少年把持不住就太多,或者是房事太频,这就容易伤精。所以养精的方法无非就是心要清净,作息要好,睡眠要充足,饮食要清淡,这几样都做好了之后精就容易养足,养足了之后大脑就聪明。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锻炼的方法,我以前教大家那站桩的方法,真正站通了之后五分钟精气神就充满了,眼睛又放光了,为什么呢?就是大脑要需要静,静下来之后身体就返先天,一返先天能量就足了。

“诸筋者,皆属于节”,想治关节病需要干什么?古人说需要理筋,调理的理,筋骨的筋。无论是正骨推拿还是调理内脏,关键的作用点就是得把筋理好。我以前拜过一个老师,那位老师特别有意思,他就是理筋方面的高手,他用手一摸就知道你哪根筋出槽了,他那个话叫做出槽。筋出槽之后关节怎么运动都不舒服,用现代话讲有一些关节有错位,或者是软组织有伤,或者小关节紊乱。从他的眼中看来就是筋出槽,他把筋再归槽,现在人很多可能不懂自行车的维修,我们小的时候自行车都可以自己修,把车倒过来之后,把轮胎卸下来自己补胎,然后再放上去,然后再把外圈套上。我老师形容,筋出了槽就相当于自行车的轮胎的那层胶皮,还有里面的内胎从凹槽里边出来了。筋本身没有问题,槽本身也没问题,位置有问题,得把槽在里头归位,就是把筋再归到槽里边去。筋和骨又得到了很好的位置上的搭配,就是恢复到生理上的正常的状态。所以中国古代正骨手法的关键点就是理筋,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传承人在传承,这是非常好的。筋皆属于节,它与骨节相连。

再往后叫“诸血者,皆属于心”,中医学所说的血不仅是血液,包括血液,另外一方面还包括着以血液为主的一些功能。大家听课的时候一定要理解,血不仅是有形有质的,可以看得见的红色的血液,还包括血的很多功能,比如肝血、心血、气血、精血,这些都不一样。这就是指的血的功能,所有的血皆归属于心,与心相通,心气足血气就足。为什么要补血养心或者养心补血,因为把心补好了,血就足了。

我们再往后看,“诸气者,皆属于肺”,气是全身气机的一个根本。气出了问题调哪里?调肺。所以肺气足的人气就足,气足的人能量就足。好多老中医看到气虚的人,他二话不说,先用上四君子汤再加上生黄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把气补足了之后,用生黄芪把肺气补足了,再把脾气补足了,浑身的气先足了,气足了之后精神状态就好,脾胃好了之后,再加上饮食再好,后天之本,气血之本运化就好了,气血足了之后病就好一半儿。剩下的再把其他五脏六腑的问题解决,这就是从后天论治,从后天论治能解决一大半的问题。我以前拜了一个老师,他见到女性身体弱,先用上八珍汤,见到男性先用上四君子汤加上生黄芪,用这些方子打底,再给患者治,那就事半功倍。这就是“诸气者,皆属于肺”。(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八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