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飞鸿踏雪泥是什么意思? 人生到处知何似飞鸿踏雪泥意思

飞鸿踏雪泥是什么意思? 人生到处知何似飞鸿踏雪泥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读史笔记丨奉友湘:“飞鸿雪泥”何由来

文/奉友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东坡先生这首诗被认为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佳作之一,直到现在,依然为许多朋友所钟爱而吟咏不已。尤其是前四句,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不过,这“飞鸿雪泥”诗有怎么样的来历,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可能有些朋友便知之不详了。

光读这首诗,容易使人以为东坡先生写诗时已经是成熟的中年或睿智的老年。因为这诗中的哲理似乎不应该是年轻人悟就的。然而,以天才苏轼的博学、敏感、睿思及早熟,刚24岁的他,吟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人生感悟却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我们能读到东坡先生这首年轻时的名诗,应该万分感谢东坡先生的兄弟苏辙,苏子由。是他先写了一首“雪泥”诗,东坡先生才唱和的,倘若没有子由的诗,也就没有子瞻这首伟大的和诗华诞。子由的“雪泥”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收到子由兄弟的诗作之后,东坡先生马上就和了这首飞鸿雪泥诗,题为《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似乎便是本文开头时提出问题的答案,但事实上,这答案远远不够完善,更不能说完美。子由为何要写这首怀旧诗呢?兄弟俩曾经共同经历了怎样的崎岖和坎坷?这龙门阵还得从头说起。

别看东坡先生一生中当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相当于部长一级;兄弟苏辙曾经做到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相当于副国级。但他们总的说来,并非官运亨通之人,甚至可以说有时还相当背运。

苏轼和兄弟苏辙同榜于1057年4月高中进士,一个20岁,一个18岁,可谓少年得志。可是,他们真正获得第一个官职,却是在四年半以后了。这却是为何?说来令人叹息。就在苏轼兄弟高中那一天:1057年4月8日,他们的母亲程夫人在眉山老家病逝,享年仅47岁。精心抚育、教养苏轼两兄弟的母亲,没能听到他们高中的佳讯便与他们永诀了,这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中的天大憾事。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苏轼兄弟必须回到眉山原籍为母亲守丧三年。因此,至到服孝期满,从1059年10月自乐山大佛脚下出发,苏洵携苏轼兄弟及他们的夫人,苏轼的长子苏迈,还有苏轼的乳娘任采莲,苏辙的乳娘杨金婵,从水路出三峡,再改行陆路抵达开封,此时已经是1060年二月。

苏洵掏出积蓄在东京开封买了一座住宅,地处内城之中,宜秋门附近,皇宫的西南,故称为南园。这座带花园的住宅远离大街和闹市,安静雅致,环绕着高大的槐树和古柳。苏家的新宅有半亩之宽,也就是说占地300多平方米,放在当今来看,也应当算豪宅了。但苏家除第三代苏迈还是幼儿外,有三个大男人,四个大女人,也不算特别宽敞。当然,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开封城中心地带买这么一座住宅,说明苏家的家底还是很厚实的。这不能不归功于善于经商赚钱的苏轼兄弟之母程夫人。

在等待任职就业的一年多里,苏轼兄弟又参加了两次跻身“公务员”的考试。一次是京都部务考试,两人自然轻松通过。另一次就厉害了,那便是三年一次的直言极谏制科考试,要求考生毫无顾忌地对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高见、建议。这样的考试正中苏轼兄弟下怀,因为他们在父亲的教导下,最善于讨论国家大事。兄弟俩不但一举通过,苏轼还被宋仁宗朱笔一挥,亲自点为第三等。这样的等级在大宋一直空缺,由此苏轼被称为“百年第一人”。欣喜不已的宋仁宗有意把才高八斗的苏轼留在身边的馆阁里,以便随时可以召见晤对。可当时的宰相韩琦却有点酸溜溜地说,苏轼这么年轻,最好还是先到基层锻炼。最善于纳谏的仁宗一想也对,便于嘉祐六年(1061年)的初冬,任命苏轼为八品大理评事,实职为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是一个从八品官职。这个职位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市长助理,负责分管司法,还要负责起草知府交办的种种文件,而且有权同知府联署奏折公文。

而苏辙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这时,他们的父亲苏洵经欧阳修等大臣的屡次推荐,1060年8月8日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到1061年7月又授霸州文安县主簿一职,并以此身份领取一份工资。具体的工作是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一起,编纂宋太祖建隆以来的礼书,叫《太常因革礼》。既然父亲在京都编书,而兄长又必须去陕西凤翔府赴任,苏辙只能谢绝任命,与夫人在开封奉养父亲。

兄弟二人平生第一次分手的日子终于到了。那是在1061年11月19日,仲冬的开封天气阴沉,北风呼啸。苏辙骑着一匹瘦马,送兄嫂带着幼子西行,踏上去往凤翔任上的旅途。天刚下过雪,雪和泥水混合在一起,道路颇为泥泞。苏辙担心兄嫂在这长途之中,会为雪泥所困扰,心情也比较低沉。正是踏着这湿滑的雪泥,苏辙一直把兄嫂一家送到郑州西门之外的原上,方才挥泪告别。苏轼回望着弟弟子由骑着瘦马返程,晃晃悠悠,忽高忽低的身影,不由也生出离别愁绪,十分伤感,在马上即刻赋诗一首。他到凤翔上任后便立马把这首诗寄给子由,诗中描写了兄弟俩分别之时的情景:“登高回首坡陇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关切之情溢于诗中。

子由收到哥哥的诗后,便写了这首怀旧诗《怀渑池寄子瞻兄》。渑池今天是河南三门峡市下辖县,历史上相当有名气。著名的秦赵会盟就在这里举行。当时,赵国上大夫蔺相如陪着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在城外的渑池会盟,他以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屈服了秦王,让强秦没占到任何便宜,最终实现两国间的休战和平。蔺相如也因此名垂青史。同样是这个渑池,也留下了苏轼兄弟二人深深的足迹。那是在1056年的5月,苏轼兄弟二人在随父亲赴京都开封应考时,经过渑池县。兄弟二人骑着瘦弱跛脚的毛驴,似乎不堪重负的毛驴不时发出悲哀的嘶鸣。他们一行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历经艰辛才抵达渑池。当晚他们在县城一座寺院里借宿,兄弟俩还在老僧奉闲的墙壁上题诗留念。子由知道,兄长此次赴凤翔上任,一定会从渑池经过,也一定会去他们曾经去过的那座寺院。于是,他想念兄长,记挂兄嫂一家在雪泥里跋涉的艰辛,也思念他们曾经去过的渑池和寺院,还有那位曾殷情接待过他们的老和尚奉闲。

苏轼收到子由的《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心中大为感动。他觉得与子由真是心有灵犀。他在去凤翔上任的路上,果然专门去了渑池城里那座寺院。然而,才4年多时间,此时已是物非人非。那位接待过他们的老僧奉闲已经圆寂,寺里为他修建了新塔;兄弟俩题诗的墙壁,也已经倾颓,了无踪影。于是,苏轼百感交集之下,挥笔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天才诗作。

苏辙原诗的基调一是念兄,二是怀旧,三是抒发自己送兄归途的寂寞。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生中一些偶然事件的感慨。

可能令子由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雪泥”诗引起了兄长上天入地般的遐思。苏轼站在人生的高度,由雪泥联想到飞鸿,由飞鸿联想到心灵,联想到理想抱负,联想到事业功名。于是,年仅24岁的他,对人生第一次发表了宏大妙论:人生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前途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不可知。就像飞鸿一样偶然会在某处留下痕迹,但无论它飞向哪里,它生活的目的都不会更改,它的理想都会坚定不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报国、为民,无问东西。只要在一处,在一个岗位,就要尽心竭力。这一点,东坡先生无疑在后来践行得特别好。他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爱民一方,为民一方。在杭州改造西湖,改善民生;在徐州抗洪抢险,救民危难;在密州还想着上阵杀敌,“西北望,射天狼”。他在朝廷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时,向皇帝进谏,献上自己的治国之策。他才真正是不论在庙堂还是在江湖,都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东坡先生还在诗中进一步抒发道,也许人生有许多无奈,但人的心灵犹如飞鸿,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翅翱翔;无论世间有多少曲折,人都可以初心不改,无计东西。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年轻的苏轼,已经开始具备这样的人生观。

在诗的下半部分,子瞻也告诉子由,他去到了渑池县城曾经留宿的寺院,可惜当年接待过他们的老僧奉闲已经去世,寺里为他修造了新塔;当年他们题诗的墙壁已经毁损,不见了踪影。子瞻还忆起,当年他们骑着跛足的瘦驴,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情景,耳畔似乎还听得到毛驴悲苦的嘶鸣声。

此文写到最后,我们有理由再一次感谢苏辙。他寄给兄长的诗,东坡先生都作了和诗,并且由此产生了无数佳作。从《苏东坡全集》读来,子瞻和子由的诗数以百计,《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蚕市》都是怀念蜀中故乡风俗之作;而仅仅描写开封新家花园里的花草,东坡先生就和了子由11首诗。当然,东坡先生寄子由的诗词也非常多,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就是先生因想念弟弟子由而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原是为子由而发的祈盼。而如今,它已成为普天下人们中秋佳节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报料QQ:】

苏轼为了送别老友,写下一首《临江仙》,最后两句惊艳了后世千年

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同时受到朝中新旧党人的“怨仇交攻”,主动请求外放杭州。

在杭州任上,苏轼得知老友钱勰(字穆父)将要被贬到瀛州,想起三年前,自己曾在长安城门口为对方践行,如今再见又是别离,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二人短暂的相聚之后,苏轼填词一首,为之送行。词作末句和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名句,意思相近,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一、《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北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词作意译:

自从上次一别,一晃已过了三年。这些日子里,你我各奔东西,足迹遍布天涯。缘来相逢一笑,依然温暖如春。你是无波的古井水,你是有节的秋天竹。

你还是和从前一样,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跟操守,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满怀惆怅地登上孤舟,准备向目的地出发。

送行的明月躲在云层的后面,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宴席上敬酒的姑娘,请不要紧皱你的眉头。人生本来就像是一个大客栈,我也和你们一样,大家都来来往往的过路人。

“改火”是上古时钻木取火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节日,相传是“寒食节”的起源。在唐代,官府会在寒食日赐给百官“新火”。所以“改火”的周期就固定为一年了,“三改火”就是三年的意思。

苏轼在词的上阙,交待了他和钱穆父三年未见。钱勰是吴越王钱氏家族的第五代孙,与苏轼、王钦臣、蒋之奇并称“元祐四友”。他早年曾在户部供职,还当过一段时间外交官,代表北宋出使契丹和高丽。

钱勰的文章和诗都写得很好,有治理的才干。他在中书舍人任上时,与苏轼有过一段比较紧密的交往。后来二人均被外放为官,时常书信往来唱和,友情与日俱增,堪比元白。

钱勰被外放越州,起因是他在开封府任职的时候直言敢谏,得罪了朝中许多官员,落下了罪名,被贬官。当时,苏轼曾前去为他送行并赋诗。

三年后,他要被调到更加偏远的瀛州去。途中乘船经过杭州,于是来与老友见面。苏轼为重逢感到高兴,哪知重逢又变成新的别离,于是在送别时写下了这首词。

他在词的上半部分赞颂老友的节操,把他引为自己的“同类”。因为钱勰这一次“落难”,主要还是为人太耿直,在朝中得罪了人。

苏轼感觉这种情况和自己很相似。于是钱勰离开后不久,他又写了一首诗提到这件事。他认为自己和钱勰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江西,固守着自己的做人为官的信念,是“东西二老人”。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差不多。二人都因为宰相章慞被贬官。最后他去了海南,三年后死于归途。而钱穆父则被免去官职,贬到和州,还未上任就去世了。

二、苏轼的信念与操守

苏轼在二十多岁刚出川的时候,已经萌生“退隐之心”。他曾经在给弟弟苏辙唱和的诗中发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感慨。因此到他五十四岁的时候,送别友人时会说出“人生如逆旅”的话,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他和钱勰被贬官,一样是因为忠诚正直,口无遮挡。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气馁,反过来还表扬钱勰初心不改。赞扬他被贬越州之后,能够“任节气,修内行”。

他觉得钱勰特别像汉朝的汲黯,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不管遭受何种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他自己从一开始就有崇高的理想,并非为了高官厚禄才出仕。

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的眉山,在宋代以前,四川经历了前蜀、后蜀近百年的统治。近一百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人民生活富足、安康,那里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

北宋灭了后蜀,虽然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战争才恢复平静,但川人生活上懒散的性子并没有改变。他们宁愿一辈子守在天府之国的盆地里老死,也不喜欢出仕当官。

蜀地迷信,地方上多僧道出没。苏轼小时候还在一个道人开的学馆里读过书,他在那个时候就爱上了《庄子》,与道家结了缘。这些对他后来在政治上推崇黄老之治,影响非常大。

后来王安石搞新政,激进的改革让下层人民生活困苦,苏轼因此对“”非常反感。可是,“元祐党人”上台后,又反过来拼命地报复“”,苏轼又觉得他们做过了头。

于是,他把新、旧两党的人都得罪完了。深知自己再不走开,结局必是“仇怨交攻,不死即废”,所以苏轼主动要求外放杭州。但是他心中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就像他歌颂钱勰时说的那样,他的内心是“无波的古井水,有节的秋竹竿”。当他看到老友在越州任上坚持黄老之治,他自是非常认同。

在《临江仙·送钱穆父》的下半部分中,苏轼描写自己送行钱勰的场景。提到一名官妓因为忧愁而皱眉,于是他就劝对方不要皱眉。

人生总是有聚就有散。他的好友要去瀛州当官,那里刚刚经受了自然灾害,赤地千里、粮食颗粒无收,正需一位像钱勰一样“行黄老之术”的好官帮他们休养生息。所以他在写下这首送别词时,并没有太多的伤感。

于是苏轼反过来安慰大家:聚散本无常,没有必要难过。正像李白所说的那样:“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和你们都一样,都是行路人。

结语

现代的人常说,离别是为了下一次重逢。但是对于苏轼和钱勰来说,下一次重逢之后,紧接着的却是又一次的离别。

人生聚散本无常。与知己的分别,虽然让人伤感,但只要大家都还活着,总有机会见面。潇洒如苏苏轼,转过头劝说别人不要紧皱眉头。把一切看淡,我们都只是人生的过客罢了。

苏、钱二人此次分别之后,书信往来不断,然后交情越来越深。三年后,他们又在京城重逢。

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诗词书画堪称四绝;

苏东坡是中国人生哲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越挫愈勇的性格,是中国人的偶像;

在苏东坡身上,有儒家的积极进取;有道家的顺应自然;有佛家的放下和解脱;

苏东坡的人生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用大张伟的话说,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体现在他写给弟弟苏辙的一首诗中。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白马清裘白衣胜雪的年代。

苏东坡和弟弟苏辙不到二十岁,兄弟二人出川进京赶考人困马乏路过渑池,借宿在一个古寺里,古寺的和尚接待了他们,兄弟俩还曾经在照壁上题诗。后来兄弟双双考上进士。在此之前,苏辙还曾经被任命为渑池主簿,因为考上进士而没有赴任。渑池的百姓们还不知道苏辙曾经做过他们的父母官。

苏东坡也是考上进士后,第一次被外派到陕西凤翔做官。苏辙一路相送,回来再次路过渑池,不免心生感慨。

人生之中有多少个有趣无趣的相遇啊?有的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有的人无缘对面不相逢。自己与渑池的缘分,是偶然还是必然,人生到底是如飞花偶然飘落,还是冥冥注定?带着这些感慨,苏辙写了一首诗送给苏东坡。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诗大致的意思是:

兄弟在原野上话别,担心前路漫漫。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

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我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

遥想你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很显然,苏辙的诗里有一种人生四处漂泊的感伤与迷茫。

作为大哥的苏东坡当然要比弟弟更达观一些,如果苏东坡也哀哀戚戚,那岂不是教坏了弟弟?所以,苏东坡的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深沉的思索——关于对人生是偶然还是必然的思索。

苏东坡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人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

那接待我们的老僧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

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我们把苏轼苏辙的两首诗做个对比,很显然,苏轼的诗胜在说理巧妙态度淡然,胜在思考深刻推陈出新。

人生到底是必然,还是个偶然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苦苦思索的问题。在这里,苏东坡认为,人生无常实属偶然,就像大雁偶然在雪地上落下,留下几个脚印,然后又飘然而去。大雁离去无踪,而脚印那么微小,雪化了之后,一切将归于虚无。

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是我们曾经飞翔过,还是我们曾经留下过足迹?也许一切都是虚空,也许一切都是一霎的过程。这是有意义的,毕竟我们来过;这是无意义的,因为生命如白驹过隙,一切都将归于虚空。

人的焦虑,来自对命运不确定性的无从把握,为了抚慰中国人焦虑的心,儒家要我们活在现实之中,只有现实的努力和幸福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道家说不要为难自己,这世界已经够拧了,你又何必活的满拧?人生真正的意义就是顺着自然如不系之舟任意逍遥,达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而佛家说一切都无意义,因为一切都是虚空,追求意义和价值就是执着,而执着的人是无法解脱的。

苏东坡以其天才的想象力,把人生偶然性的比喻,推向了天才的高度。中国文人喜欢用落花、浮萍、瓢蓬来形容漂泊不定的人生和无法把握的境遇,而苏东坡却惊鸿一瞥出人意料地用“雪泥鸿爪”来形容,可谓妙不可言。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但偶然的人生,仍然可以在世界上留下痕迹。人生的痕迹有深有浅,但都会有随风飘逝的时刻。所以,面对困顿的旅途和迷茫的未来,我们应该学习老子的“燕处超然”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对待人生。这就是苏东坡的旷达洒脱之处。

后来,苏东坡把这种人生哲学写进了另外三首词中。

面对漂泊无定的生活,苏东坡说“此心安之处是吾乡”;

面对人间的世态炎凉,苏东坡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面对生命中无法把握的偶然和必然,苏东坡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同远行客,我们何必在乎曾经留下过多少脚印,因为,“天空没有鸟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