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1992年是闰年还是平年?闰几月 1992年是闰年还是平年怎么算

1992年是闰年还是平年?闰几月 1992年是闰年还是平年怎么算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没有2月29日,但我想对你说生日快乐

今天是2022年2月28日。你可能已经发现,今年是平年,日历上是没有2月29日这一天的。对于那些出生于2月29日的人来说,今年又是“没有生日”的一年,但“四年过一次生日”(大部分情况下)这件事,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特别的体验。

如果你出生于2月29日

一条发于2月28日的朋友圈:

生于2月29日,明天却不是我的生日。

@深海:

2月29日生日是什么体验?大概就像足球迷盼世界杯,体育迷等奥运会吧!

@Awelcher:

谈过几个对象,只有一个陪我过过生日……

@佚名:

我见过2月29日分手的,分手方的理由是“四年一次,希望你不会太难过”。这么离谱的事你敢信?!

@佚名:

不是闰年的时候,

一觉醒来,生日就“过”了。

@小林:

小时候有一次过生日(2月29日),一位同学送我的卡片上写着:希望明年的今天,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没忍心跟她说:

明年没有今天,后年也没有,大后年也没有……

@佚名:

2月29日生日最大的问题,难道不是很多“生日优惠”和“生日福利”都没办法享受吗?很亏啊!!!

几年前,有一则非常可爱的新闻,一位出生于2月29日的小女孩在生日前夕给校长写了一封萌萌的信,向校长申请生日蛋糕:

校长也给她回信并满足了她的小心愿:

最后大家一起快乐地把蛋糕分啦,超有爱~

图自/《钱江晚报》

@蓬莱仙女:

要是以一个一个的生日来累计年龄的话,别人过一年老一岁,而我四年才老一岁,这么好的事情上哪儿找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小可很甜: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1988年2月29日出生的。2016年生日那天,我发了个朋友圈,卖萌说自己今年7岁了。一位家长给我留言说: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老师比他们还年轻吗?

这事确实挺神奇的,哈哈。

@小浣熊stt:

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时候学年月周期,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说小明4年过一个生日,他是哪天出生的。回家我跟我妈说,妈你看有个“傻瓜”4年才过一次生日……

万万没想到,本人就是那个“傻瓜”。

@霈琳:

作为一名生于2月29日的“幸运儿”,本人主要有两个体验:一,特别容易被人猜到是哪年生的,今年几岁,基本一猜一个准;二,

每次过生日,都隆重到像第二天就要出远门。

@佚名:

“你过了几次生日?”

“五次。”

“哇,那你才五岁啊!”

这个梗怕是永远玩不腻了!

@Joel:

在非闰年的时候,我一般会在2月28日这天出去喝点东西,

等到临近午夜的时候,我会进入一个“倒计时模式”,给自己制造点仪式感,我会对自己说“我的生日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哦,过完了。”

@Peter:

我通常会根据我的“岁数”办相应主题的派对,来庆祝我的“闰年生日”。举个例子,我“8岁”(这里指第八次过闰年生日,实际年龄应该是32岁)

的时候,给自己办了一个充气城堡主题的派对,在草坪上玩游戏,还有气球、彩带等,就像我真的只有7岁一样。

@D: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讲的是国外的一位老爷爷,1936年2月29日出生的,

等了84年,终于在2020年的时候到了合法饮酒年龄——“21岁”。

T恤上的字大意为: 在84年后,终于到了合法饮酒年龄21岁

@胡氏丹丹:

虽然很多人说生在这天“有点惨”,四年才能过一次生日,但我真的觉得非常幸福啊,因为日子特别,我的生日从来没有被亲朋好友忘记过,而且因为难得过一次,他们每次都好像要补偿我似的,花很多心思为我庆祝、准备礼物,我因此收获了非常多的爱……虽然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每年享受过生日的乐趣,但每次生日都能记很久,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心满意足啦!

@YoYo:

平年过阴历生日,闰年过阳历生日,完美解决。

写给2月29日出生的你

有人说,四年一度(大部分情况下)的2月29日,就像是这颗星球额外赠予我们的温柔。

有人说,2月29日不应该是“可惜四年才一次”,而应该是“珍惜四年有一次”,因为它有一种意义叫:每隔四年便可以多爱你一天。

有人说,四年过一次生日,不是遗憾,而是累积,每一个2月29日,都积累了四倍的运气和努力。

生日对个人来说,常常被视为一个节点,无论是以一年为界,还是以四年为界,只要你在成长着,只要你没有辜负岁月,便没有区别。

最后,大家还记得《夜读》曾经做过的那期《你生日那天的宇宙》吗?

下图,便是哈勃望远镜拍下的2月29日的宇宙。它很美,就像一个浩大而浪漫祝福:在这一天,宇宙曾为你闪耀。

便以这方璀璨星空,贺2月29日出生的你。

生日快乐呀!

图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头图自/视觉中国 部分出处见标注

监制 | 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你知道闰年怎么计算吗?掌握这两种方法,轻松搞定

说起闰年,估计一些朋友会很糊涂。好像隔个一两年就有闰年,结果闰来闰去,闰得头都快大了。到底什么是闰年?闰年该怎么计算呢?

实际上,闰年是公历的一个计算方式,也就是常说的阳历,或者叫西历也可以。在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中,也就是常说的阴历,其实是没有闰年的,只有闰月。

不过现在大多时候,我们把农历的闰月,也称之为闰年。

那么,公历和农历该怎么计算闰年呢?概括起来有3种方法,是分别用来计算公历和农历闰年的。

整除法

这是公历闰年的计算方法,具体就是用年数,去除以4,如果得到的是整数,那这一年就是闰年。比如公元1992年,除以4以后是498,所以公元1992年就是闰年。

怎么闰呢?就是在二月多加一天,成了29天。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方法,当遇到年数是100的整数倍时,及必须去除以400,如果得到的是整数的话,这就是世纪闰年;如果不是整数,就不是闰年。

比如公元1600年,是100的整数倍,除以400以后是4,所以公元1600年也是闰年。

置闰法

具体就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这是农历独有的闰年计算方法,每三年设置一个闰月,五年设置两个闰月,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如此不断循环。

古人为什么搞这么复杂,而且还不规律的计算方法呢?

古人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农历,更加实用。因此他们把阳历和阴历合在一起,并创造性的发明了24节气。

只不过,24节气和阳历是一致的,就是把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的时间,计算为一年。然后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把黄道面分成24个节点,用来代表24节气。而阴历则是把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计算为一个月,一年为12个月。

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365.25天。而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29.5306天,再乘以12,也就是354.3672天。照这样算下来,一年就相差11天左右,三年就相差33天左右。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古人想到了设置闰月。

怎么设置闰月呢?

就是在农历中,当这个月的中气,出现在月末时,必然会导致下一个月只有节令没有中气,而中气出现在下下个月的月初。于是,就把下个月算作这个月的闰月。

比如说刚过去的2020年,为什么是闰四月呢?

就是因为农历四月的中气(小满),出现在了农历四月二十八,结果导致下一个月只有节令(芒种),而中气(夏至)出现在了下下个月的月初。

于是,就把只有芒种节令的这个月,算作是农历四月的闰月,叫做闰四月。

同理,等到2023年,因为中气(春分)出现在农历二月末,导致下个月只有节令(清明),谷雨出现在下下个月的月初。

因此,公元2023年,是农历闰二月。

以上这两种,就是公历和农历中,闰年的计算方法。相比之下,公历的闰年计算方法要简单得多,但农历闰年的计算方法虽然复杂,但却胜在实用性强。

本文为“索彦聊诗词”原创,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公历与农历的闰年详解

我们使用的是世界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大家都知道公历中每4年就有1个闰年,闰年的二月有29天,全年就是366天,平年的二月则只有28天,全年就是365天。但是,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要有闰年,更不清楚为何每四年一个闰年,而有时候被四整除的年份却又不是闰年。

首先咱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有闰年。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因为地球是圆的,而且地球的自传轴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平面有23度26 分的倾斜角度,这样就导致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在一年中周期性的变化。夏至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春分秋分时阳光直射赤道。这样就形成了一年中的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它与公转周期,也就是一年是无关的,不可能正好是整数倍关系。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会自转365又¼圈左右,准确地说,是365天5小时48分45.5秒,即365天零20925.5秒。我们绝对不能把这20925.5秒忽略掉,因为如果忽略掉它每年只设计365天的话,那每年就少过了一点时间。如果这样的话,比如今年是三月一号桃花盛开,每年都365天没有闰年,那一百多年后,历法走得太快,而地球公转没能够到达正好一圈的周期位置,误差慢慢积累,导致一百多年后,可能到三月底了桃花才盛开,时间更长的话,就要10月份才开春,岂不可笑?这样的历法就失去意义了。

没有办法,每年少计算的20925.5秒,累计4年,就是:20925.5*4=83702秒。所以,我们就在每个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要多设计1天,也就是将二月设计29天。比如1992年就是闰年,全年366天。

但是,1天却是24*60*60=86400秒,每4年闰1天,则每4年就多走了86400-83702=2698秒,累计25个4年(即100年)就多走了2698*25=67450秒,所以,如果年份数能被4整除,但又能够被100整除的话,就不是闰年了。比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还是保持全年365天。

但是,每100年少闰一天,是少走了86400秒,而前面计算只是多走了67450秒,每100年少闰一天,则少走了86400-67450=18950秒,所以,每4个100年累计就少走了18950*4=75800秒,所以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还得是成闰年。比如公元2000年它就是闰年。公元2000年是闰年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2000年能够被4整除,而是因为它能够被400整除!

但是,每一个400年闰一天,则又多走了86400-75800=10600秒,那么,每8个400年,就多走了10600*8=84800秒,还要少闰一次,所以,如果年份能够被3200整除的话,又不是闰年了,即公元3200年、公元6400年都不是闰年。

但是,每3200年少闰一天,则又少走了86400-84800=1600秒,那么,每54个3200年,就少走了1600*54=86400秒,正好是少走一天了!所以,年份能够被172800整除的年份,还是闰年。一切都正好了!

记住啊,公元172800年是闰年,到时候别忘了!当然,希望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速度都不要变化太多。

公历的这种闰年设计,一年最多只是多一天,或者少一天,也就是说每年固定的某月某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相差不会超过一天。也就是说,每年的这一天,气候状况都差不多,起码是太阳的照射角度是几乎一致的,差异不会超过一天。

至于我们中国的传统农历,年的概念与公历相同,因为无论何种历法,都要让一年的设计符合四季变化,不能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七月份本来是夏天,却慢慢变成了冬天。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准确的历法,长时间平均来算,一年都要尽量接近365天5小时48分45.5秒,因为这是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客观比例,是“年”与“天”的客观比例。

农历,也成华历、夏历、中历,俗称阴历,是一种月亮历法。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地球公转一周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地球公转年相适应。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也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以月亮为历法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变化。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农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的指南。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都受潮汐的影响。

与公历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公历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闰月的设计采用“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8978天,而农历平年平均有354.3672天。这种历法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地球公转年的天数相符,同时也与月相相符。

也就是说,农历的一个月与月亮与潮汐是完全符合的,但农历某月某日,与实际的季节气候差异可能达到一个月以上,不像公历最多只差一天。这样在指导农业生产上就有了太大的误差。但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农历结合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这每个节气的详细时间可精确到每天的几点几分钟,他们将真正的一个精确的地球公转年平均分成了24等分,虽然在农历上的月日很不确定,但是在公历上的月日时间却非常稳定,即便在公历上的微小差异,也是因为公历与季节也可能有最大一天的误差造成的。所以,用农历以及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比公历更有效更准确!所以说,在古代农耕时代,农历比公历更方便更有意义,这令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卓越智慧!不得不相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公历与农历的闰年详解

我们使用的是世界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大家都知道公历中每4年就有1个闰年,闰年的二月有29天,全年就是366天,平年的二月则只有28天,全年就是365天。但是,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要有闰年,更不清楚为何每四年一个闰年,而有时候被四整除的年份却又不是闰年。

首先咱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有闰年。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因为地球是圆的,而且地球的自传轴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平面有23度26 分的倾斜角度,这样就导致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在一年中周期性的变化。夏至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春分秋分时阳光直射赤道。这样就形成了一年中的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它与公转周期,也就是一年是无关的,不可能正好是整数倍关系。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会自转365又¼圈左右,准确地说,是365天5小时48分45.5秒,即365天零20925.5秒。我们绝对不能把这20925.5秒忽略掉,因为如果忽略掉它每年只设计365天的话,那每年就少过了一点时间。如果这样的话,比如今年是三月一号桃花盛开,每年都365天没有闰年,那一百多年后,历法走得太快,而地球公转没能够到达正好一圈的周期位置,误差慢慢积累,导致一百多年后,可能到三月底了桃花才盛开,时间更长的话,就要10月份才开春,岂不可笑?这样的历法就失去意义了。

没有办法,每年少计算的20925.5秒,累计4年,就是:20925.5*4=83702秒。所以,我们就在每个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要多设计1天,也就是将二月设计29天。比如1992年就是闰年,全年366天。

但是,1天却是24*60*60=86400秒,每4年闰1天,则每4年就多走了86400-83702=2698秒,累计25个4年(即100年)就多走了2698*25=67450秒,所以,如果年份数能被4整除,但又能够被100整除的话,就不是闰年了。比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还是保持全年365天。

但是,每100年少闰一天,是少走了86400秒,而前面计算只是多走了67450秒,每100年少闰一天,则少走了86400-67450=18950秒,所以,每4个100年累计就少走了18950*4=75800秒,所以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还得是成闰年。比如公元2000年它就是闰年。公元2000年是闰年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2000年能够被4整除,而是因为它能够被400整除!

但是,每一个400年闰一天,则又多走了86400-75800=10600秒,那么,每8个400年,就多走了10600*8=84800秒,还要少闰一次,所以,如果年份能够被3200整除的话,又不是闰年了,即公元3200年、公元6400年都不是闰年。

但是,每3200年少闰一天,则又少走了86400-84800=1600秒,那么,每54个3200年,就少走了1600*54=86400秒,正好是少走一天了!所以,年份能够被172800整除的年份,还是闰年。一切都正好了!

记住啊,公元172800年是闰年,到时候别忘了!当然,希望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速度都不要变化太多。

公历的这种闰年设计,一年最多只是多一天,或者少一天,也就是说每年固定的某月某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相差不会超过一天。也就是说,每年的这一天,气候状况都差不多,起码是太阳的照射角度是几乎一致的,差异不会超过一天。

至于我们中国的传统农历,年的概念与公历相同,因为无论何种历法,都要让一年的设计符合四季变化,不能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七月份本来是夏天,却慢慢变成了冬天。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准确的历法,长时间平均来算,一年都要尽量接近365天5小时48分45.5秒,因为这是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客观比例,是“年”与“天”的客观比例。

农历,也成华历、夏历、中历,俗称阴历,是一种月亮历法。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地球公转一周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地球公转年相适应。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也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以月亮为历法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变化。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农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的指南。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都受潮汐的影响。

与公历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公历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闰月的设计采用“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8978天,而农历平年平均有354.3672天。这种历法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地球公转年的天数相符,同时也与月相相符。

也就是说,农历的一个月与月亮与潮汐是完全符合的,但农历某月某日,与实际的季节气候差异可能达到一个月以上,不像公历最多只差一天。这样在指导农业生产上就有了太大的误差。但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农历结合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这每个节气的详细时间可精确到每天的几点几分钟,他们将真正的一个精确的地球公转年平均分成了24等分,虽然在农历上的月日很不确定,但是在公历上的月日时间却非常稳定,即便在公历上的微小差异,也是因为公历与季节也可能有最大一天的误差造成的。所以,用农历以及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比公历更有效更准确!所以说,在古代农耕时代,农历比公历更方便更有意义,这令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卓越智慧!不得不相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900年为什么不是闰年?三年级的学生应该知道的闰年知识

在大家的印象里,都知道每四年一个闰年,那么1900年为什么就不是闰年了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闰年的知识。

1、为什么要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

2、“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是为什么呢?

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3、增加闰日的原因

现时的公历以回归年为“年”的计算基础,而一个回归年大约等于365.24220日。因为在平年公历只计算365日,结果四年后便会累积0.24220×4=0.9688日,大约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闰日以抵消这0.9688日。

4、计算闰年的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如果不是整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如2008是闰年,2009是平年。整百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但能被3200整除的并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3200年是平年。

所以现在大家知道了吧,每四年一个闰年,但是整百年份除外。对于整百年份来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可以,所以1900年是平年,而不是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