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生男生女日程表2020 生男生女表2020年最新

生男生女日程表2020 生男生女表2020年最新

本文目录一览:

最佳儿童身高参照表,男孩女孩全都有,看看你家孩子合格吗?

小圆今年13岁,身高148cm,在同龄人中不算矮,但是小圆的妈妈总是担心小圆长不高。

听说运动可以长个子,于是每天监督小圆跳绳,放暑假的时候还会增加运动量,要求小圆每天跳绳3000个。

结果小圆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走路都走不了。去医院检查后,小圆被诊断为胫骨结节骨骺炎。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好身高,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医生表示,过度的运动并不能帮助孩子长高,家长们应该理性看待。

那怎么知道孩子的身高是不是符合正常标准呢?小九告诉你答案。

一、身高七分靠遗传,三分靠打拼

个子高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长到理想的身高,身高这件事,可以说“七分靠遗传,三分靠打拼”。

首先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身高有60%-70%由遗传决定,其他因素占30%-40%,比如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等。

身高不高的父母也不用觉得焦虑,身高变化的发育过程也受着后天的影响。

《柳叶刀》上一项对全球193个国家的6500万名青少年儿童身高的研究发现,从1985年至2019年,我国19岁男孩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厘米。此外,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已经占据东亚第一的位置,这与外部营养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

那么,具体来说有哪些营养素对于身高增长有益呢?

一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

二是蛋白质,尤其是和其他一些生长激素。

除此之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必不可少,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供应、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等。

二、每个年龄有不同的身高标准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身高有不同的标准。

0-7岁儿童

根据妇社司制定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男童和女童身高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7 岁以下男童身高(cm)

7 岁以下女童身高(cm)

7-18岁的青少年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发育等级划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那么,身高标准怎么看呢?

首先解释一下SD的含义,SD是标准差, 只要身高在-2SD 和 +2SD 之间,就属于正常范围。身高<-2SD说明身材矮小,比多数同龄人矮子;大于+2SD说明身材高大,比多数同龄人高。

举个例子,36个月的女童身高是90厘米,处于-2SD和-1SD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成年人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成人平均身高呈增长趋势。年龄在18至44岁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女性为158厘米。与2015年发发布的数据相比,分别增长了1.2厘米和0.8厘米。

当然,对于成年人来说,健不健康,除了看身高,还要看体重。现在一般将体质指数BMI作为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

对于我国18至64岁的成年人来说,BMI的标准范围为18.5~23.9,BMI≥24属于超重,BMI≥28属于肥胖。

三、要不要带孩子去查骨龄?

关注孩子健康,少不了观察动态身高增长趋势,家长们可以将孩子各年龄段的身高值用“点”标注在下图上,然后再将点连成线,就能清楚地看出孩子身高的变化轨迹,建议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刻测量。

按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者低于两个标准差者(-2SD)、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cm都需要去医院儿科就诊,查明原因。

图源:水印处

图源:水印处

前面说到遗传是决定身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骨骼也与身高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骨龄,也就是骨头的年龄。

骨龄可以预测和决定一个人的身高,通过骨龄判断身高有两种方法:

参考父母的身高预测身高:

男孩=45.99+0.78x(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5.29 cm;女孩=37.85+0.75x(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5.29 cm;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骨龄预测,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完成,一般是通过左手X线的生长来判断:左手的骨间距越大,意味着生长空间越大,骨龄越小,身高越高;腕骨越少,意味着生长空间越大,骨龄越小,身高越高。

查骨龄可去专业医院进行,不过,并非每一个人都需要去查骨龄,建议肥胖的孩子、早熟的孩子和生长缓慢的孩子去查。

导致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治疗方式有:

缺乏生长激素,对应的治疗方法是补充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应的治疗方法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对应的治疗方法是骨龄小于12岁补充生长激素,骨龄大于12岁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要抓住黄金时期,一旦骨骺闭合,长高就遥不可及了。治疗越早,长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建议在孩子5-8岁的时候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虽然身高无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但是如果还有机会再长高,那一定不要错过。

尤其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很多家长都容易忽视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不过,也要足够冷静和理智,不要盲目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增高产品,以免适得其反。

参考资料

[1]为长高,13岁女孩被逼每天跳绳3000个. 医学界. 2021-09-19

[2]身高评价新标准——《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疾控动态. 2018-07-20

[3]扎心!骨头里藏着的这些秘密,能让你长高!后悔知道晚了 .科普中国. 2019-08-11

[4]李辉, 季成叶, 宗心南,等.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J].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7):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老黄历,新看法,小夫妻生男生女对照表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都是希望生男孩。可是,现在时代的变化,大部分觉得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好。那么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还是女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2018老黄历生男生女表,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8老黄历生男生女表

生男生女清宫图2018年预测生男生女怎么看:清宫表由两部分构成,横坐标为怀孕月份,从1月到12月,纵坐标为年龄和女性出生年份,女性出生年份是从1971-1998年,女性年龄从18岁到45岁,是以农历虚龄(即真实年龄加1岁)算,而怀孕月份即是受孕的那个月份。(清宫图采用虚龄算法,因为中国人在古代时期是非常讲究孝道,尊重母亲的。母亲怀胎十月,就把在娘胎里的这十个月也算进自己的年龄,以此来感谢母亲这十个月为自己所承受的的痛苦。)

1、年龄按虚岁算

一定要弄清楚备孕女性的虚岁年龄,清朝时期女子年龄计算方式和现在略有出入。他们把9个月怀胎的时间计算进去,刚出生便已经有一岁了。现在某些地区仍有这样计算年龄的算法。

举例说明:一位备孕准妈妈小A出生于1986年9月,现在是2013年10月,中间相差27年1个月,加上在娘胎里的9个月,那么这位准妈妈的虚岁年龄是27岁零10个月。这时虚岁按照28岁计算。

2、月份按农历算

现在我们常说的“阳历”来自于古罗马,中国自元年才开始使用,在清朝及之前都是使用“农历”(也叫阴历)。因此想要看懂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就一定要使用农历计算。

举例说明:备孕准妈妈小A虚岁28岁,那么她在2014年的农历1、3、7、8、9、10月份受孕,生男孩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在剩下的2、4、5、6、11、12月份则生女孩的几率更大。

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还是女方

这个话题很深。生男生女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就算真的有这样的方法或是秘诀,也不会公开出来,毕竟这是会影响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人口性别平衡的事情。虽然说不能准确知道决定因素是什么,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人类的经验探索,生男生女还是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判断。

环境因素

环境是风水的重要一环,通常位理学上称为“大局”。环境的改变导致生男生女比例失调。中国传统位理学认为:房子周遭的煞气会影响胎儿的性别,因此,选择自己的房子在上风上水的地方尤为关键。

居室因素

居室包括办公室。中国传统位理学认为,如果受孕前一年,男女卧室是在整套房子的东边,而且卧床也是东西摆放,头冲东,那么,生男孩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睡位因素

传统位理学要求:男女睡在床上,需要按照“男左女右” 位置进行,否则如果超过一年不是按照这个位置睡觉和受孕,那么,生女孩概率会大大增加。

酸碱因素

中国传统命理学认为酸碱度会“选择”胎儿性别。即是说,女人平常的饮食习惯对后代的性别是有关联的。不仅仅是饮食习惯的酸碱,更重要的是女性的酸碱度更是成为生男生女的重要“关口”。因为由于酸碱度不同,导致最终与卵子结合的也不同,从而影响胎儿性别。这个中国老祖宗的问题直到上世纪,西方也才“承认”。

时间因素

中国传统位理学认为,女人在什么季节受孕关乎胎儿性别;甚至在什么时辰受孕更关乎生男生女。这是咱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了的。

情绪因素

男女双方的情绪关乎下一代的性别,这个也是早在几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就有论述。男人如果工作压力太大,往往生女孩;女人生活压力大,往往也生女孩。这个问题西方也是在上世纪才认识到。

职业因素

中国传统位理学认为,人的谋生手段影响后代性别,比如过去认为屠夫、挑夫等容易生女孩,而账房先生则容易生男孩。这个观点似乎在经过了几千年后也“被”研究出来了。

命理定数

中国传统命理学认为:大千世界每年多少男孩、多少女孩出生,是一个定数;每个家族每年多少男孩、多少女孩出生,也是一个定数;每个人一生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出生,更是一个定数。既然是定数,就是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2年中国婚龄性别比失衡仍较突出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虽然中国总人口性别比已逐渐回落,但各省份和婚龄性别比仍有一些变化值得关注。

性别比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通常用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性别比失衡直接对婚恋市场造成挤压。

据2020年七普人口数据,全国人口性别比104.8,性别比最高的是广东,为113.08,其次是海南,为112.86,排第三的是西藏,为110.32。31省份中“女多男少”的有两个,分别是辽宁和吉林,总人口性别比分别为99.7和99.69。

从各省份看,受生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广东和海南一直是性别比失衡较严重的省份,这一现象仍在持续。

《中国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性别比为104.43,总人口性别比最高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海南,为113.36,其次是广东,为111.55,排第三的是西藏,为109.7。

2022年,“女多男少”的省份增加到4个,分别是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辽宁总人口性别比最低,为97.25。这四个省份也是人口流出较多的省份。

2022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文指出,2021年末,中国男性人口为72311万人,占51.2%,女性人口为68949万人,占48.8%,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比2012年下降0.2。从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看,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

但也有学者指出,总人口性别比并不能准确反映婚恋市场的变化,因而需引入“婚龄性别比”指标,即婚姻市场上适婚男女数量之比。国际上通常认为的正常婚龄性别比区间为96-105。

不过,对于适婚男女人口的年龄界定,不同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中一曾撰文指出,传统上,婚龄性别比主要以20-30岁婚姻旺盛期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来表示,但由于即使一个女性年龄超过普通生育年龄,也有生育的可能性,多数的研究者使用15-44岁的男性和女性人口来估算特定婚姻市场的婚龄性别比。

界面新闻注意到,从《统计年鉴2023》2-8表来看,15-44岁年龄段的性别比普遍高于正常区间,且男性多于女性。该表格对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分别做出统计,其中15-19岁的性别比为115.77,20-24岁为113.52,25-29岁为111.36,30-34岁为107.5,35-39岁为105.54,40-44岁为105.14。

这意味着,当前婚姻市场的挤压现象仍较为突出。

但刘中一也指出,在婚姻市场的实际行动中,人们最有可能使用可感知的婚配对象数据来调整自己的婚姻态度,而不是以往研究所使用的当期序列人口的婚龄性别比。因为婚姻市场中的择偶过程毕竟不像商品市场,生命中可能的伴侣候选人也不可能同步进场,只能在特定的人生阶段中出现有限的人选。

在择偶过程中,个体感知到的周围符合自己择偶标准的婚配对象数量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我感知距离男性婚配困难的年龄段越近,对婚龄性别比的失衡感知越明显,也越可能降低择偶标准,择偶的动机就越倾向于实现周围人群的期望,而不是自己对美满婚姻的期望。

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婚龄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现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性别比超出正常区间始于1982年,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之后一路升高。1994年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在115以上,2004年达到最高峰121.2,其中,一些省份还长期维持在130。

“重男轻女”被长期认为是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但越来越多人口学专家认为,性别偏好、胎儿性别选择和生育政策对数量的限制,三者共同造成了这一现实。

国家层面意识到性别比失衡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采取了包括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打击“双非”(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等手段治理性别比失衡。

2002年11月,原国家计生委、原、原国家药监局共同发布《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两非”)的规定》,对胎儿性别鉴定予以明确禁止,治理性别比失衡的战役正式拉开。这项工作持续至今。

经过连续多年的综合治理,从2009年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拐点,此后逐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性别比降为115.88,较2013年下降了1.72个点,是6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也有人口学专家指出,2014年性别比大幅下降的原因,得益于2013年年底“单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助于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中国统计年鉴2022》披露的分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来自2021年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10-14岁、5-9岁、0-4岁人口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14.86、112.96、110.37,呈显著走低趋势。这三个年龄段人口对应的出生时间,与人口政策从独生子女时代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放开的过程基本一致。

最佳儿童身高表,男孩女孩都齐全了!对照一下,你的孩子达标没?

“医生,这什么情况啊,为什么1年了,我家孩子的身高1公分都没长?”走进诊室后还没坐下来,峰峰的妈妈就着急地问医生。

峰峰(化名)今年14岁,身高只有158公分,而他爸爸的身高有180公分,妈妈的身高有168公分。父母的身高都挺高的,照理来说,儿子的身高也不会逊色。

然而,从几年前开始,峰峰的身高就一直比同龄人低。一开始,父母都认为是孩子发育晚,可最近一年峰峰的身高一点变化都没有,父母终于着急了,带他来医院检查。

医生了解完详细情况后,安抚了峰峰的父母,随后让孩子做了几项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峰峰的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虽然还能长高,但增高的空间很小,错过了最佳的长高时机。

峰峰的父母听完医生的解释,一时说不出话来,内心后悔不已。

一、你以为宝宝长得慢,可能并非如此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长得慢的现象不以为意,觉得小孩只是“发育晚”“不爱吃饭”罢了。

不过,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博士许可医生不赞同这种观念。他分享了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的身高增长规律,如果孩子在1年时间内没有达到以下标准,就要警惕发育问题了。

0~3个月:3.5 cm/月;4~6 个月:2cm/月;7~9 个月:1.5cm/月;10~12 个月:1cm/月;1~ 2 岁:10~11cm/年;>2 岁:4~7cm/年;2岁<年龄<3岁:7cm/年;3岁~青春期:4~5cm/年。

以上为平均身高增长,不作为绝对的标准答案,大家可以对照参考一下,如果数值差太多,不要大意,最好尽快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明确是否存在生长迟缓的问题。

二、盲目大补,当心儿童性早熟

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发育较慢时,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给孩子进补。殊不知,盲目大补反而会提升儿童性早熟的风险。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介绍,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最大的影响之一是抑制身高发育,可使生长高峰提前,身高发育停止的时间提前到来,最终导致患儿成年后的身高低于同龄人。

而导致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随意给孩子服用保健品、食用补品是常见的原因。许多保健品、补品中含有一定的激素量,可提升雌激素水平,促进性发育。虽然表面上孩子的身高有所增长,但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反而缩短了孩子长高的整体时间,最终影响身高。

因此,建议各位家长不要给孩子“催熟”,孩子的生长速度有自己的规律,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定期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去医院与医生沟通,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三、标准儿童身高参照表,男孩女孩都有

如果你是新手父母,可能对于儿童的标准身高不是特别了解。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大家可以参考对照一下。

对应上表,儿童的身高发育水平被分成5个等级,若身高<-2SD,为下等;若身高≥-2SD且<-1SD,为中下等;肉身高≥-1SD且≤+1SD,为中等;若身高>+1SD且≤+2SD,为中上等;若身高>+2SD,为上等。

如果你家孩子的身高发育水平为下等、中下等,可初步诊断为身材矮小,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四、孩子要长高,抓住几件事

儿童身高很大一部分由遗传决定,但人的生长发育也受后天影响,如果后天能做好这几件事,也能帮助孩子长高。

1、膳食营养均衡

这一点是重中之重,均衡膳食是儿童体格生长的物质基础,与身高关系密切。尤其是注意补充足够的钙、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另外,还要注意锌的摄入,缺锌会致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

除此之外,家长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按时吃,不挑食,避免营养素缺乏。

2、多运动

积极参加锻炼,例如打篮球、跳绳、打羽毛球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运动不仅让人愉悦,还可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对身高有帮助。

3、保证高质量睡眠

睡得好,对孩子的身高发育也很关键。充足睡眠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可促进骨骼细胞的增殖,加速骨与软骨的生长,帮助孩子长高。

孩子的生长速度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不可盲目进补,也不能完全忽视。当孩子身高过于迟缓时,要警惕健康问题,及时就医检查,了解原因,对症处理,以免后悔都来不及。

#健康2022##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07-04

[2]6岁女孩3个月长胖10斤 ,突然发育了!妈妈不敢相信:这样做是害了孩子?.广州日报 .2020-06-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