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痛苦的古风句子短句(痛苦的古风句子)

痛苦的古风句子短句(痛苦的古风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最让人心痛的六句古文,字字惆怅,句句含情!

1、苍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此句出自纳兰性德的《虞美人》,意思是在我的怀里,你的身体微微颤动,轻轻擦拭着滴落的晶莹泪水,让人无限地怜惜。而今,记忆中的美妙已成别后的凄凉。

2、不语含股钇掷铮,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出自唐代薛昭蕴的《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诗句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3、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出自林觉民的《与妻书》,意思是:你看见我的信就如我们面对面一样:我这次写这封信是要与你永别的!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活在这个世上。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短短的一番话,但却出自其肺腑,然而从中我们似乎也可感受到那浓烈的亲情。李密的祖母刘氏夙婴疾病,而年幼的李密也少多疾病,这一老一幼生活可谓有多艰辛。

6、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出自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涯:边际。角:边远角落。二者都形容辽远。形容两人远隔千里之外,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

吴谨言紫衣古风大片惊艳出圈!《诗经》美人的千姿百态

最近,吴谨言那组紫衣古风大片,着实惊艳了氧叔一把。想起今年不少小花、网红都拍摄过这种带有诗经风格的古风写真,非常惊艳和出圈:

很有“蒹葭采采,白露末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的风范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的能量传颂至今,我们普通女孩也能于此汲取变美思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诗经》里走出来的各类美人的特有意象和美学内涵,这些带有诗经风格的美图是如何收割我们的心的。

01

诗经遗风?这些图为什么这么美?

氧叔被这些古风写真惊艳的同时,很想带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些很有质感很戳人的网红出图和妆造是如何融合诗经风格的,带来了什么样的美感。

首先,带诗经风格的写真,背景往往并非古风写真惯常的深深庭院、琼楼玉宇,而是花间湖边、草原野外,主人公或拈花、或拾叶,动作造型与环境互动性高,有一种野性的、人与自然融合的美感。

很贴合诗经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的拙朴天真。所处不多,所求不多,当时相对原始的条件下人们都怀着一种纯粹的热情满怀期待的渴望着简单的将来,有一种洪荒之代浑沌的美。

图源:至春和

其次,在这些诗经风格的写真里女性都是典型的白开水妆容,妆容清透但都在颧骨处打上明显的腮红,有情豆初开的少女的懵懂与暖昧的吸引。 像极“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的直接热烈,少年人的真心永远纯粹永远坦城。

博主:快小子子

在这些带有诗经风格的写真里,清冷美人提灯,温婉美人持伞,俏皮美人嗅花,人与物相互印衬,美丽的是物,更美丽的是被衬托的更加生动鲜艳、活色生香的人。这种设计之所以能激起国人心理上的激荡很大程度上要去诗经中追根溯源。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含蓄推拉,微妙动人的拉扯,比兴手法。诗经是托物言志、以物喻情的起源,很喜欢用特定的小物件寄托人的情感,所以此类写真中的这种小巧思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图源:举身赴清池,俏皮的到底是风筝还是玩着风筝的小姐姐呢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中式审美yyds,越来越多这种带有诗经风格的写真的出圈,更证明了古人审美之高级,现代二创之机智。

02

《诗经》美人的千姿百态

同样是古风写真,诗经风格为什么能脱颖而出、今年大热呢?

难道是《诗经》本身对美人的塑造、诠释有什么独特之处吗?没错,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诗经》美人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及她们与其他古代文艺作品塑造的美人形象之不同。

1,悲情华美的王室才女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不仅出身高贵、外貌美艳,更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女诗人,曾经饱含悲愤的写下过深宫女子的苦痛,也勾画了“狂荡暴疾”的卫国诸侯的真实面目。

可惜红颜薄命嫁给了薄幸昏君,终其一生都在随时代的大浪身不由己的漂流,孤独得像一叶飘荡于水中的空船。

“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的描写,化静为动、化美为媚,体现了对美人动态之美的重视。美人德才兼备却不得善终实在让人唏嘘,庄姜可谓“标准美女”。

无论是《洛神赋》的甄洛,还是《长恨歌》的杨玉环,千古美人也都逃不脱她的影子,古人的确是以庄姜为模子,确立了三千年来的审美标准。

但是相较于后世这些彻头彻尾身不由己的悲剧花瓶,庄姜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她主观意志上的自主性。她是孤傲的、自我的、强大的,她代表理想,她的陨落如同理想残烈凄美的凋零。

其实有点类似林妹妹

高大丰满的盛装美人,却有着寡淡清冷的淡颜系面孔。

面部特征应该是“去性化”的,有着世家女子的骄傲和知识分子的超脱,不屑取媚于人。动态美人,肌肉纹理很听话,有着明亮坚定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自然的上挑眼线。(历史上有个推测是庄姜有同性倾向,所以一般会比较姬气)

2,果决潇洒的民间少妇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氓妻。曾经是纯朴俏皮的民间少女,与青梅竹马有过两情相悦、言笑晏晏的温柔岁月,婚后却沦为被渣男嫌弃的“黄脸婆”,回首往事她痛定思痛,控诉字字泣血,果断离婚:

现代人常常用《氓》警示恋爱脑,而氓妻从诗经时代就是风骨的象征。爱的时候就热烈的爱,恨的时候就果断分开,不纠结不忧郁,永远勇敢永远自由,不止是女性在婚恋观念上的榜样,更是在人生道路上的灯塔。

后世人写民间少妇的诗更像典型的怨妇诗,形象上这些锦衣玉食的贵人想象中的民妇生活往往也少了那股野气,女性形象一般是哀怨的、思念征夫的女人。

而诗经中的民间少妇形象倾向于烈艳磊落,有话说话,面对会直接控诉,最典型的是《氓》中跟丈夫离婚的氓妻,她们的存在是了女子的骨气与独立性等优秀的品质的外化体现。

图源:整整吃了一整天

这些姑娘们应该是颜色热烈而质地析实,善用叠穿。毛发旺盛气血感强,眉目英气。

图源:明珠sara

3,隔水相望的梦中情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彼方美人。青春的、缄默的、触不可及的,“美人如花隔云端”,她是诗经中一场纯情的春梦。

她们象征着对理想的求索,跟后世人诗中“书中自有颜如玉”式的为人增色添彩的花瓶相比,她更高级也更立体。她本身即代表理想,她的陨落如同理想残烈凄美的凋零。

《铜雀台》

如同吴谨言这组写真一样,颜色素雅的纯色服饰,额前碎发带着少女的纯情易碎,无攻击性的入鬓垂眉,烟粉口红,神色像在等待谁又谁也没等:

李建群老师

诗经中的美人,千姿百态、万中风情,共同点是都像征了理想。人对理想求索的姿态,人眼中理想种种样子,可得又不可得的,被升华了的美丽

03

我们能从诗经美人身上学到什么

诗经的篇章自古传扬,诗经里的美人蜿蜒至今,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又能从诗经中学到什么呢?

瑶瑶吃鱼

首先诗经美人的美是理想的象征,寄托着人类对理想本身的美好求索,更高级和引发人的触动、共情。

从《美国往事》中,多年前在粮仓里翩翩起舞,激起主角奋斗梦想的黛博拉:

到《浪客剑心:追忆》中清冷慈悲,为了让丈夫活下来保护更多的人,出于爱与悲悯倒在大雪之中的雪代巴:

带有诗经意象的美人,不一定非得是古装美女,只要能将这份坚韧也好,慈悲也罢的精神传承下去,身上承担着国人对人性的理想和美好想象,就足够动人了。

诗经美人打动人的地方还在于她们那份极致的勇敢与自我:

打个比方,所谓的传统女人,臣服在父权夫权之下:

《诗经》中的这些女子,却叹的出“反是不思,亦以焉哉!”

她们能穿透历史的尘埃,时至今日仍能打动我们,很大程度上就在那份不被驯化的自我。

其实,做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都不必太“精致”,保持相对的不假矫饰的“糙”会更鲜活生动。生而为人很有保持适当野气之必要。

就像高大茁壮朝气蓬勃的昭和少女其实比如今精致到头发丝的平成白瘦幼更有魅力一样

诗经和带有诗经风格的写真之所以动人,还因为使用了女性视角而非男性视角。

《诗经》中写女人的诗是女人自己写的诗,诗经风格的写真是妹摄拍的妹子。她们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女子的性绪感情、日常生活的美感同时又规避了男凝感,就很舒服。

就像男摄倾向于抓构图、找整体,把你的身材呈现出来供人玩赏,女摄却喜欢拍脸,拍你的表情,那一刻流露的情感。

模特:紫微星

化静为动、化浓为淡,可得又不可得的朦胧美感是国人心中永远骚动的神经,国风审美的精髓之一,拿捏好了对国人就是精准狙击:

爱是想触摸却又缩回的手

时至今日,这些诗经美人越来越出圈,也证明了诗经美学的历久弥新:

希望日后也能以这样趣味的姿态把这一样美丽保持专承下去:

总而言之,诗经美人把动与静、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是中国文化中千百年来“理想”的化身,所以传承至今。我们生长于斯,受这样的文化的滋养,越来越强大、成熟和美丽。

古汉语中的“疾”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51.疾

(1)疾病

【成语】

忧愤成疾

癣疥之疾

积劳成疾

讳疾忌医

河鱼之疾: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例句】

①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郎文》)

②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③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

④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赤壁之战》)

(2)疾苦,痛苦

【成语】

痛心疾首

【例句】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有王之好鼓乐”。(《《庄暴见孟子》》)

(3)厌恶,痛恨

【成语】

深恶痛疾

疾恶如仇

【例句】

①天下之欲疾其君,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②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屈原列传》)

(4)缺点,毛病

【成语】

寡人之疾: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例句】

①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②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5)快,急速

【成语】

眼疾手快

衔枚疾走

疾足先得

疾言厉色

疾风骤雨

疾风劲草

【例句】

①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触龙说赵太后))

②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④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毅传》)

⑤责毕收乎?来何疾也。(《冯谖客孟尝君》)

(6)妒忌

【成语】

妒贤疾能

【例句】

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7)大,强

【例句】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语义提示】

“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抽象为“缺点”。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再引申为“妒忌”。由于某些疾病发展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而这又体现了疾病的“强、大”。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