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心中惆怅的句子有哪些(描写心中惆怅的句子)

描写心中惆怅的句子有哪些(描写心中惆怅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形容一个人孤独的句子,句句伤感无助,单身的男生看完必哭!

1.你可能真的不会了解,那种孤独到嗓子眼,想哭又怕没人安慰咽下,眼睛继续微笑的感觉。

2.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

3.宁可单身也不想随便谈感情了,因为我不想当我遇见更好的人的时候,我已经把最好的自己用完了。

4.有那么一瞬间突然觉得,我所有的等待在你眼里都没有意义,因为换不来你的任何珍惜,不是我不懂得坚持,是太久没听到你的回音,所以这一次我决定走了。

5.一个人的生活,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存在,忘记没有忘记的过去。一个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以前不习惯的但渐渐地都习惯了。一个人的精彩和无奈,只有自己懂。

6.我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个人,看懂我的伪装却不揭穿,看穿我的不堪却不离开,看破我的软弱却不嘲笑,看透我的冷淡却不放弃,在我最害怕的时候给予温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7.这一场凄凉的雨,打落了多少枯黄的叶,这一个凄清的夜,又忧伤了几人寂寞的心。

8.一个人孤单久了,会变得不合群。人群仿若无际的沙漠,偶尔的绿色,却是长满尖刺的荆棘,无处落脚。

9.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10.我原以为用照片,就可以记录下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放映过去的影像,上演的却是无尽的孤单。

11.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你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

12.有些错误一旦发生,便没有纠正的机会,就像叶子,离开了树,再也无法回归,有些机缘,一旦错失了,将万劫不复……

13.点燃一根烟,燃烧整个房间的伤心落寞,勉强着微笑,笑世事沧桑,笑自己那句空守的承诺。

14.一个人,喜欢把自己锁在回忆里,不愿意走出来,也不希望别人去接触那个角落。

15.人,总要忘掉一些事,然后他才能记住另外的事。如同有人要靠近自己的身边,注定了有人要离开!

16.如果时光可以重聚,我不愿在孤单的红尘里独醉;如果流年不再依旧,我宁愿在孤独的海洋里沉睡。

17.夜越来深,心慢慢地沉淀,自己觉得越来越孤单,就像站在铁轨上看,长长的,没有尽头的寂寞一样。

18.寂寞是压在你胸口的一块石头,令你窒息,寂寞是一座令你迷茫的迷宫,任凭你使出浑身解数,却怎么也走不出。

19.想尽办法挽回所有,却找不到重归于好的理由。再不想多说什么,一切的一切自己回忆就可。

20.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 猛戳“了解更多”查看往期好文!

超唯美的心情说说,写尽心中伤感惆怅,句句在理

第一,“我所理解的文艺,是脚踏实地走在路上的时候不忘抬头仰望天空,是能发现微小细节里的那些美的瞬间,是不与庸常生活妥协的离地一厘米的飞翔。文艺青年,是时常保有一颗敏感而好奇的心,对看起来无用的东西保持热爱,在物质世界里努力去寻找精神意义的人。这样的人,哪怕卑微如尘也怀抱理想孤独闪光。我欣赏那些活得精彩还能看见美的人,尊敬那些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还能尽情浪漫的人......如果文艺就是这样,我愿意一辈子文艺下去,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宁远《有本事文艺一辈子》

第二,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第三,春朝把芸苔煮了,晾在竹竿上,成为夏天的粥。——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第四,你说的每句漫不经心的话,全在我心上开成了漫山遍野的花。

第五,这里的荒芜寸草不生,后来你来走了一遭,奇迹般万物生长,这里是我的心。——周将《沙漠》(倒读也挺有意思)

第六,阳光攻占了整个夏和初秋,记忆十分率性地留在相纸里,你的耽溺,其实等同于我的抒情,我借这些书写,给时间的结果造一个火堆,予后面的冷冬天,冬来时,都勿忘再借双手取取热。

第七,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

第八,青苔入境,檐下风铃,摇晃曾经,回忆是一行行无从剪接的风景。——方文山《听见下雨的声音》

第九,遇见你之后,我的伟大抱负和一腔热血,都变成了黄昏与你归家走在小路上的简单愿望。

第十,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或许,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空白格》

第十一,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连绵不绝。——《武林外传》

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的寂寞、朦胧与惆怅|周末读诗

现代科技为人提供了无数逃避的途径,失落时不去沉思失落,悲伤时不去体验悲伤,而是投入各种娱乐以掩盖“负面情绪”。

娱乐真的就能让人快乐吗,能一直快乐吗?所有非沉思性的娱乐,就像使用止痛剂,药效过了,痛楚会加剧。而所谓“负面情绪”,也许是生命在敞开自己,呼吁我们去倾听和沉思。也许这时,你可以读诗或尝试写诗。

诗,尤其是抒情诗,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安置自己。即使是悲伤的吟唱,也奇迹般地为心灵注入能量。

撰文 | 三书

01

寂寞也可以很美

《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对于一个天才诗人,声音犹如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今天仍在大量阅读的古典诗人,都有其独特的声音,而那些若非特殊需要,基本不再被阅读的诗人,因缺乏可以辨认的声音,而正在失去诗人的身份。

读李商隐的诗,在听到内容之前,我总是先被他的声音迷醉,像一种中毒反应,令我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不论文学史教材如何评价他的地位,如果你信奉诗人写作是寻找母语中的母语,那么李商隐无疑是汉语诗歌史上极重要的一位诗人。他释放出汉语神秘典雅的气息,让你即使不懂也会对他的诗欲罢不能。也许不懂才是诗最迷人的地方。

有人说《日射》并不难懂,无非就是写寂寞闺思。也有人认为李商隐这首诗写于居母丧期间,借闺思以表达他的仕途失意。第一种看法尚可,只是过于简化。第二种看法貌似有理有据,实则索然无趣,且不说香罗试手的美感被变味,更严重的是,这样的读者似乎不知道人为什么要读诗。

读诗不是为了验证一个表象的世界,不是为了从外部去解释一首诗,而是从内部去体验它的丰富,跟随那些如露水或匕首的词,开启我们自身灵魂的历险和漫游。在此意义上,最好不要解释或总结,最好不要去“懂”,至少不要那么快去“懂”一首诗。就像看电影简介或预告片,并不能代替看电影的全部,读一首诗要比看电影慢得多。

是写寂寞,但是什么滋味的寂寞呢?我们从《日射》的语言中来品味一二。“日射纱窗风撼扉”,有没有感到这间屋子像是空的,但又不是空的?里面坐着一个像是空了的女子,日射纱窗风撼扉,都是她的感觉,她在室内又不在室内。

“射”和“撼”这两个动词,带有强烈的入侵感,春天已不可阻挡。也可以说,是她的寂寞和黑暗,加剧了日射和风的摇撼。另有一个心理现象,即人即使在悲痛中,也本能地被美的事物吸引,日光还是射进她心里,春风也摇动了她的情思。

“香罗拭手春事违”,试手就是手拈罗帕,这个细节流露出她的心事。什么心事呢?不得而知。我们可以去想象,也许她回忆起一个遥远的上午,也许香罗帕子有什么故事。

无论她的心事是什么,眼前的春光都被辜负,和春天一样美好,一样短暂的韶华,也在白白溜走。为什么古代女子对青春如此焦虑?《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不过十六岁,春日游园,见姹紫嫣红开遍,她便由衷而叹:“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以容貌取悦他人的青春向来都短,对于古代女子,更短。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三四句愈觉寂寞。不仅人寂寞,回廊也寂寞了,“掩”字更把寂寞凝固在空气中。鹦鹉和蔷薇,本来都是活泼生动之物,碧和红又是鲜艳醒目的色彩,而此时花鸟相对无言,“碧鹦鹉对红蔷薇”,“对”出了多少无聊赖。她寂寞了,她的全世界都寂寞了。

结句很干脆,戛然而止,以不结结之,方有无尽之意。更可圈点的是,诗人没有使用什么拟人手法,比如鹦鹉唤人或蔷薇泣露,没有给它们强加人的情感,只是单纯地呈现,彼此空对,似乎很无情,然而正因无情,才更使人伤情。

宋 佚名《鹡鸰荷叶图》

02

只有空床敌素秋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同写寂寞,《端居》的色调更滞暗,声音也更沉重,毕竟季节不同,天气不同,人物也不同。

“日射”取前二字为题,其实是无题诗。“端居”却是诗题,但什么叫端居?“端”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直也”,后引申为“开头”、“边际”、“征兆”、“正直”、“种类”等诸多义项。遍查所有,仍找不到能够解释“端居”的具体义项,不如先依托本义,再从诗中细细体会。

“远书归梦两悠悠”,诗里的时间,从首句来看,不是某夜梦醒时分,而是已持续了好些天。远书不来,归梦难成,究竟期盼了多少天?诗人没说,也不必说,因为他内心体验的时间,要比那个数字漫长很多,这就是“两悠悠”。

第二句的空床叫人寒栗,若得远书或有归梦,亦可聊慰凄清客愁,但是没有,身边没有一样可以取暖的东西。床应该给人以收容和安慰,但床本身也单薄,且孤零零躺在那里,使他愈觉空荡荡。然而大部分时间,他大概仍躺在床上,也只有这张空床能帮他对抗秋天。

这句很有张力,我们可以对比《日射》,“碧鹦鹉对红蔷薇”也是物物相对,但碧鹦鹉和红蔷薇之间暗含一种默契,而“空床敌素秋”则是紧张的对峙。若把“敌”换成“对”,只有空床对素秋,诗句的力量就大大削弱了。

“阶下青苔与红树”,李商隐总留意到红绿相对。一般红配绿颇为棘目,如果衣服穿搭,会显得村气十足。然而大红配大绿,倒也很喜感。《周礼•考工记》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青红相次就是“文”,即有了错画之感。暮秋青苔的青是暗沉的,让人感到堆积的死寂。红树的红也不同于春花的红,那是生命的凋零。都是红绿相对,《日射》是被春天入侵,《端居》则被秋天包围。

不论什么天气,门外阶前都凄清寥落。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修辞上的互文错举,更形如诗人无法排遣的郁闷,也放大了空床的空,好像他正被这张空床吞噬。

再看“端居”,是不是在说他在此处只是端直、居无所主的暂住?

俵屋宗雪《秋草图屏风》

03

换一种眼光看月亮

《月》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月亮是座富矿,已被古典诗人们开采殆尽。看见月亮,说起月亮,我们马上就想到李白,要么苏轼,其实苏轼看到的也还是李白的月亮。怎样才能看见原创的月亮?这不仅是新诗的发问,也是李白之后很多古典诗人的找寻。

对世界有没有自己的看法,看事物有没有独到的眼光,可能是作家特别是诗人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才能。李商隐看很多事物,包括习以为常的月亮,总有他独到的眼光。

《月》有两个独到之处。之一是“藏人带树远含清”,这句诗很朦胧,不仅我读不懂,诗人废名说他也读不懂。废名曾专就此诗,给朋友写了一纸题笺,内容大意如下:

李义山咏月有一绝句:“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其第二句意甚晦涩,似指月中有一女子并有树,如小孩捉迷藏一样,藏在月里头不给世人看见,所以我们只见明月。诗人想像美丽,感情溢露,莫此为甚。

这段美丽的想象是废名的。正因诗句的晦涩朦胧,才使读者在想象和寻找的过程中,为文本赋予了更多的生命。世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幸好无人作,假如有人作了“郑笺”,学究式地逐字逐句索引解释,义山诗美将被杀尽。

独到之二在于三四句。常人喜看月圆,以缺月为憾,苏轼的《水调歌头》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李商隐却说,初月虽缺但无需惆怅,月圆之时未必就有情。这句感悟,或能将常人从执念中唤醒。难道悲欢离合不正是这样吗?

马远《月夜拨阮轴》

04

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义山诗难懂还在于他的用典。他不是简单地将典故移植入诗,而是对之有所改造,使其具有他的个性。

谒山是《山海经》中的一座山,叫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诗题即有神话色彩,再看诗句。起句突然,“从来系日乏长绳”,似仰天对时间无法停留发出千古浩叹。

第二句伤逝。“水去云回恨不胜”,时间流逝了,无心而出岫的云,也回到山里去了,没有什么会停留。为谁停留?慧心的读者已经听出来,当然是为浩叹者停留。一切都消逝了,只有他还在那里,所以说“恨不胜”。

这句让我想起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蜜腊波桥》,诗中反复回旋的两行,如桥下塞纳河的波浪,“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 /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 ”(闻家驷 译)。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与“水去云回恨不胜”,是同样的心情。

不论时间还是爱情,逝去了就不再回头。李商隐想到了古代神话中的麻姑。据《神仙传》记载,仙女麻姑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原典中麻姑的这段话,是从神仙的时间维度来看人世间。沧海桑田不过是很短的时间,因为她说就在他们说话那会儿,东海已三次化为桑田。也因此,李商隐说“欲就麻姑买沧海”,买沧海就是把时间买回来,彷佛时间是由麻姑掌管的。

事实上,他得到的是“一杯春露冷于冰”。麻姑亦无回天之力,沧海只剩下一杯春露,且冷于冰。为什么是春露?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得到的也许是从夜梦中凝结出来的春露,作为回忆,它已经变冷。

长绳系日,鲁阳挥戈,这些欲使时间停止的狂想,首先基于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即以太阳作为参照系。我们不妨开开脑洞:如果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存在了吗?如果真的有一个叫“时间”的存在,它又怎么会消失?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叫“时间”的存在,那消失的就只是我们的感觉,因为我们习惯了对日光的依赖。这种依赖定义了我们,或许也限制了我们。

撰文 | 三书

编辑 | 刘亚光

校对 | 李世辉

来源:新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