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原创比兴句子摘抄(原创比兴句子)

原创比兴句子摘抄(原创比兴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怀中偶有风花结,无那丁香已十年。写七绝5首,学赋比兴手法妙用

好的诗词并不是简单的字词罗列,意境是诗词所要表达的终极目的。而意境的构成却又是通过这些千古流传不衰的修辞手法决定的,因此一篇作品成功与否修辞手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诗词中有几个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这种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诗经》,可以独用赋独用比独用兴,也可以赋比兴综合运用。

南宋朱熹对赋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从这解释可以看出赋的表现特点一是直言,而是铺陈。直言就是把话直接说出来;铺陈就是铺开来从各方面把话说出来。

而对于“比”,朱熹则解释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比喻这个词,也就是拿一件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比喻又分明喻、隐喻、借喻、返喻、曲喻、博喻等不同。设比言志、托物咏怀、以景寓意、借事抒情等,大都属于古人所称的比体。

兴,朱熹对兴的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之后的诗词写作仍以赋比兴为基本表现手法,比和兴是越来越不可分离了,在有些情况下已经合成一法,被称为:比兴、兴寄。运用中有兴中有比、比又兼兴、赋中有比、赋又兼兴、赋兼比兴等错综复杂的表现方式,有待爱好者在学习中慢慢品味体会。

下面,以我练笔所写的五首七绝来做一些赋比兴的解说分析,在七绝创作中如何注意这几种手法的运用。诗词要写得好,赋比兴的熟悉与掌握是基础。

七绝 风花结

蝉噪高枝入暑天,北窗凉枕梦为先。

怀中偶有风花结,无那丁香已十年。

近日岭南天气连续几天超过三十度,已然是一番酷暑天气。窗外的藤萝绿树,瓜棚果架,开始有蝉声隐隐了。

此种困人天气,最适合在北窗凉风下抱枕入眠。只近日都是梦太多,觉太浅,或是对人生有所思,有所感罢了。

此首七绝的写法,前二句写法为赋比兴的赋,点明时间地点天气等,平铺直叙的描写。三四句则转为比兴的手法,主要是兴,以丁香风花结来寄兴托情。“无那十年”,是时光,是故事,也是对岁月的惆怅。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用以喻愁绪之郁结难解。 唐 尹鹗 《拨棹子》词:“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 宋 王安石 《出定力院作》诗:“殷勤为解丁香结,放出枝间自在春。”

七绝 映水荼靡

晓阴檐下坐青苔,映水荼靡曾旧栽。

故客交心应零落,深红早向别枝开。

荼蘼花开,春末入夏,是预示春的落幕。故本首 七绝我都是围绕第三句的情感来做文章,这是主旨。一二句以眼前景物做描写铺垫,“旧栽”对应“故客”。而“零落”则不但是花的零落,还是心的零落,以此引出第四句,而第四句也是对“故客心(花)零落”的解释与拓展。

“深红早向别枝开”,看似是描写荼蘼花,但是何尝不是写人心?以纯景物描写寄托情感,此是标准的“兴”的手法,可以使诗意更显幽深而余味无穷。

七绝 不动红尘

茶庵困卧宵中月,蝶梦无何世上人。

花落欲翻檐露重,佛幡吹不动红尘。

因为住在白水带山脚的茶庵寺附近,故我的很多诗词文字都与茶庵有关,其实也是我个人的心境一些写照。人生百载,即将过半,对尘世的很多东西已然看淡,故此诗词文字不时的会带些禅意。

一二句其实就是写中年的人生困境,故用“困卧宵中月”,“无何世上人”来自我感慨,略作自嘲。“蝶梦”“无何”都是用庄子的典故,多用以指空洞而虚幻的境界或梦境。 宋 苏轼 《〈乐全先生文集〉叙》:“公今年八十一,杜门却扫,终日危坐,将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 明 何景明 《赠萧文彧号古峰序》:“凌太虚,入广漠,而求之无何有之乡,奚俟吾言?”

第三句采用纯的景物描写,以花落与檐露重的意象来寄兴其中情感。这种景物相对表纯粹隐晦,如不点明或许读者难以明白个中幽微情绪。故此第四句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七绝 尘梦勘磨

悭将尘梦细勘磨,四十年间歧路多。

但合蓬山风雨又,落花能奈此生何。

悭是吝啬或穷困的意思,故第一句的意思就不言而喻。将尘世梦进行回顾勘磨,不堪回首也。第二句做了解释,“四十年间歧路多”。一二句的写法也是赋,属于直接叙述事情感慨。

第三句用但字来直接转折,“蓬山”本义是指 蓬莱山 ,相传为仙人所居。这里可以看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也可以视为人生之路。一个“又”为下一句埋下伏笔,使第四句的“能奈此生何”更显得彷徨无助,无奈至极。

“落花”意象也有几重意味,既是此时诗人的内心无助的形象,也是岁月青春的表达。更有一种弱水可怜无助的意味,人生命运或不在掌控中。

七绝 灯花欹枕

魈风魅雨拍窗来,树影幢幢剪不开。

梦醒灯花欹枕上,红尘蚁国百年怀。

深夜的风雨,如魈魅拍窗,更有树影幢幢。此种氛围描写,对风雨的表达显得诡异而生动,或许也是一种情绪。一二句看似是平常的风雨描写,但是此种氛围的衬托,是有特定情感指向的。

在前二句对窗外景物描写营造氛围之后,三四句转到室内景物与人物内心刻画上来。梦醒是人物,灯花是黯淡夜晚灯光,欹枕既可是人物在欹枕,也可以是灯光幽忽映在人物与枕上。第三句的这种描写,也是为第四句做铺垫。

经过前三句的氛围刻画,那么第四句的情怀就顺理成章生成。“红尘蚁国百年怀。”是化用“南柯一梦”做结。原来诗人梦醒,欹枕而不眠,或许是南柯梦醒,或许是对自己红尘人生思索回顾,或许还有其他。这种一个描写而产生多种意味的手法,可以令诗句的内涵更丰富,意味更深长,是一种比较好用的结句手法。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其高超的比兴手法,令人拍案叫绝!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的词,多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以及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现存词作六百余首,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其中经典词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小编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词,便是辛弃疾的经典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它是辛弃疾当年任提点刑狱前往江西赣江驻节途径造口时所作的词。这首词主要以高超的比兴手法,“借水怨山”,抒发了辛弃疾极其深沉的爱国情思,堪称词中瑰宝,令人拍案叫绝。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的首句“郁孤台下清江水”,即描写了赣州城西北角的郁孤台和赣江。而辛弃疾在词的开篇,便以一座郁孤台排空而下,显然是为了烘托满腔的激愤之情。同时将郁孤台立于赣江之上,便使得郁孤台有了一种巍巍独立之感。这也暗示着对于辛弃疾来说,收复失地、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思如郁孤台一样坚定不移。

次句“中间多少行人泪”,即在这赣江的激流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呀。这里辛弃疾所说的“行人泪”,主要指的是当年隆祐太后被金兵追至造口一事,这对于辛弃疾,对于整个南宋来说是国耻。所以当他身临造口,便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化为这一江悲凉的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则是辛弃疾想要遥望长安,奈何被无数青山重重阻拦。词到这里境界一下子高远起来。

紧接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这青山又怎么能挡得住这滚滚东去的江水呢?说明辛弃疾因为青山而遥望不见长安,于是便“借水怨山”。长安自然就是辛弃疾所在的祖国一方,而挡住的无数青山,则是暗指那些敌人。同时江水东流是大自然的规律,“东流去”也有着暗喻最终会走向胜利的意思,然而当时对于南宋来说,时局并不乐观。

词的最后两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正满怀愁绪呢,却又听到了深山里传来的鹧鸪的鸣叫声。对于词情词境上来说,这里是一大顿挫。辛弃疾沉郁苦闷的心情也不言而喻,同时这两句也暗合了首句中“郁孤台”的意象。

综观辛弃疾的这首词,主要是抒发了对南宋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以及对靖康以来所失去的国土为之悲愤之情。辛弃疾在词中以高超的比兴手法,明写眼前景,暗道心中事。达到了所谓的比兴手法,意内言外的极高境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