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古风抒情句子150字(古风抒情句子150字)

古风抒情句子150字(古风抒情句子150字)

本文目录一览:

古风《夏至抒情》

文/陈玉刚

图片选自网络(致谢)

夏至榴花香风薰,

岸柳搖曳伞状荫。

荷池碧波蕾苞立,

菡萏绽放飘彩锦。

锦鲤腾跃亲花吻,

蜂唱蝶舞戏游人。

靓男倩女齐欢唱,

文人墨客诗赋吟。

古风《夏至抒情》

文/陈玉刚

图片选自网络(致谢)

夏至榴花香风薰,

岸柳搖曳伞状荫。

荷池碧波蕾苞立,

菡萏绽放飘彩锦。

锦鲤腾跃亲花吻,

蜂唱蝶舞戏游人。

靓男倩女齐欢唱,

文人墨客诗赋吟。

八首抒情古诗,虽然时隔久远,却能带来满满的回忆

很多人都喜爱古诗词,有人赞美李白的飘逸潇洒,有人喜欢辛弃疾的慷慨悲壮;有人默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人朗诵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代诗词有很多种类,比如咏物、抒情诗,边塞、田园诗等等。其中抒情诗的创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为我们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篇,一直到今天,它们仍然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下面就介绍几首古代的抒情诗,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抒情诗的特点是偏重于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这首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时光匆匆,又一年开始了,自己已届四十,仍未做官,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

然后笔锋一转,自己与牧童、农人一起推测气候、年成,不觉又有一丝自适之情。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作者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

《天涯》

唐代: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夕,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深感绝望,因而生命的短瞬,人生的空虚,使诗的伤感情调更加显得沉重。

《春暮西园》

明代: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这首诗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中蕴含深意。

《赋得江边柳》

唐代: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这首抒情诗借助情景描写,抒写离愁别恨,表达惆怅之情。烟波渺渺,隐隐约约中,依稀能看见远方的楼宇,这些楼宇才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可惜,温馨的家庭生活离自己太遥远了,可望而不可及。

《咏秋柳》

清代: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春天时节,柳色青青,柔条依依,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如今秋柳这般萧疏,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曾几何时,当柳树扬花吐絮,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

《浣溪沙·闺情》

宋代: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对事业成功的期盼,字里行间,情意绵绵,令人回味无穷。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吧!

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唐代: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韦庄的爱姬被蜀主王建所夺,韦庄这首词,就是回忆以前的欢乐,诉说此后的痛苦,表达了对爱人刻骨的相思。又传说韦庄的爱姬读了这首词后,因痛苦而绝食而死。

品读古代文学名篇感受《行行重行行》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

品读古代文学名篇感受《行行重行行》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

欣赏品读文学名篇,汲取人类智慧,丰富自己的词汇,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可以增加才气和灵性,还可以增加自己的骨气和人格。

——题记

在漫长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极其丰厚、极富滋味,极有光彩的文学艺术资源,并且以名篇的方式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布,成为与这个民族的生命历程中梦魂萦绕、筋肉难分的不绝的血脉。

历代文学名篇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历代文学名篇都载之典籍,流为名言、名篇,以其言简意赅的方式,成为中国人千古传诵的处世、论学、为人的精神支柱。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古诗十九首》。感受《行行重行行》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

《古诗十九首》这是一组无名氏的作品,最早收录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昭明文选》又称《文选》中,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萧统因没有查找到这组诗的作者,就笼统地管它们叫做“古诗十九首”。尽管作者不详,但是其惊人的艺术成就却令后人由衷赞叹。

这组诗的内容大多抒写的是游子思归的悲哀、朋友索居的苦闷、人生无常的感慨与现世享乐的追求。这些内容虽已不足称道,且为大家所司空见惯,但是这些无名的诗人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动人的艺术魅力,表现得却是那样缠绵悱恻、哀怨动人。全部古诗十九首多以平易浅近、及其自然的语言抒写出深厚含蓄的感情,而且多由描写自然景物而造成一种凄凉的气氛,并运用叠字而构成一种声音之美,传达出作者难言之情。这些特点与成就,可以说举世公认,向来没有异议。这组诗,难解的是关于其出现的年代问题,历来颇多争议。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这组诗成于东汉中后期,是五言诗成熟过程中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的十九首诗的统称。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汉代中后期萧统《古诗十九首》赏析

汉代中后期萧统《古诗十九首》这里选入第一首解析

原文:《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白话译文

《行行重行行》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快快回头。

只因为想你使我心情忧伤,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全文赏析: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这首诗颇不易索解。主人公是男,还是女?诗歌所写的内容是送别,还是远行?这些都不易确定。而这,也正是此诗的妙处所在。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头一句用重叠的句式表示一去不复返的分离。诗歌开始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行行”即行了又行,走个不停。“生别离”就是活生生地分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地分开了你和我。这里,诗歌连续用了四个“行”字,不但表现了行走很远,而且也表现出了行走很久,即指空间很远,也指时间很久。叠词手法的运用,在后来的李清照词作中,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叠词的运用,在诗歌中,给人以复沓的音律美,也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接着的“与君生别离” “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这一句是思妇对丈夫远行时的回忆,也是此时此刻相思之情表现。开头两句是全诗的诗眼,并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接着写道:“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天一涯”即天一方。意思是两人各在天的一方,相距遥远的,当然见面就难。“去”即离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这也暗示了“行行重行行”的含义。“各在天一涯”,也就是说,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而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

是的,现在“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且“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里,紧承上句而来。“阻”指路途坎坷曲折。“长”即路途遥远。“阻且长”即艰险而且遥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相见不可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当时的背景看,战争频仍,社会,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以上六句是全诗的第一层次,回忆分别时情形。

接着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人应该有恋乡之情。你看,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思妇自然希望游子想到故乡,想到在家的父母、妻儿。

人是有情怀之物,思妇在家中,对游子的思念是越来越强烈,诗中就写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缓”即宽松。意思是说,分离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久了,我的衣带一天天也愈来愈松了。这是在告诉游子,因为我对你的思念也来越强烈,诸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这与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写得很是形象,意义也是很明白的。这“衣带日已缓”是思妇心灵上无声的呼唤,也是思妇心中愁苦的表现。

以上四句由回忆转入现实的描写。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浮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做奸臣,相应的例子可以举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里的“浮云”当时指奸臣。如果此诗中的“浮云”亦作此解,那么诗中主人公便是逐臣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即诗中的最后部分是思妇的口吻,那么,游子便是有了新欢而忘返,“浮云”意指游子的新欢。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以上六句转入第三个层次,由漂泊的一方写到另一方。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比兴,形象生动;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自然地表现出思妇相思的心理特点,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诵读经典、品悟圣贤、修身精进、广结善缘,欢迎加入“中国历代文学名篇经典诵读同修汇”,开启文学名篇诵读的修身之旅,自助助人,自立立人,自觉觉他。诵读、感悟、分享;觉察、精进、成长...

赏名家文学名篇,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以上这篇文学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的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忽搬运。

诗言志,词抒情,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七首诗词

诗言志,词抒情,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歌中,很少有欢欣鼓舞的诗歌,诗人们用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着时代与苍生。在诗词的国度里,我们用心感受他们青春的迷惘,用情领悟痛苦的希冀、用侠骨柔肠品味诗人的眼泪。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诗经君: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诗经君: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经君:一日君王,一日囚犯,天下经历如此落差的有几人,愁是什么样的呢,愁就像那向东流的江水一样。《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经君: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诗经君:《武陵春》一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中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经君: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 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 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 ,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 ),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 ,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 )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经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