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皇权华贵的句子(描写皇权华贵的句子)

描写皇权华贵的句子(描写皇权华贵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千窑一宝霁红瓷,血祭华颜堪绝世

时间煮雨,历史的烟尘在时光里褪去,人世间已是几度轮回。柔和的灯光下,那抹霁色的瑰丽,在它的身上温柔地流淌。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光润灵动,如雨后霁霞飞,此时它叫'霁红'。

霁红釉玉壶春瓶(清 雍正)

沉甸甸的往事,在昏黄的展馆里踱步,步履沉重,如几百年前的惆怅,吟唱着绝决。老父亲的沧桑,已被岁月风化。而釉色似血,是女儿的丹心初破。它默默地伫立在那里,温柔娴静却又刚烈绝决,一如当年的美人儿,此时它叫'祭红'。

霁红釉蒜头瓶(清 乾隆)

浅夏时分,与'霁红'在辽宁省博物馆邂逅。一睹之下,即被它的绝世华颜惊艳。这是怎样一种绝色的瓷器啊,殷红似鲜血初凝,华润如少女醉面。光如宝石辉泽,晕如雨后霁霞。璀璨而不失沉静,晶莹而绝不轻透,华彩溢然,惊为天物。

瓷器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在英文中,瓷器(china)和中国(China)为同一个词。可以说,瓷器堪称为中国的一个符号。瓷器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瓷器烧制史中,研发烧制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而这些瓷器中,霁红瓷堪称为佳品中的佳品,素有'千窑一宝''红之翘楚'之美称,霁红瓷乃绝世珍稀之品种。

霁红釉高足碗(清 乾隆)

霁红瓷美得惊艳,而它背后的故事,更令人惊叹。

霁红瓷器创烧于明代永乐年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历代帝王都对这种颜色有着痴迷般的喜好。推而广之,他们也喜欢红色的瓷器。早在宋代的钧瓷,就有以铜为呈色剂烧制红釉的先河。到了元代,又出现了釉里红。

到了明代,明永乐、宣德两位皇帝,也特别偏好红釉瓷器,为了满足两位帝王的喜好,景德镇御窑厂匠来如织、窑火连天,窑匠们夜以继日地研烧红色瓷器。当时烧制红色瓷器,是以铜为呈色剂来烧制红釉的。由于铜呈色时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只有在1290度到1300度之间,充分把握瞬息万变的火力和气氛,在特定的时刻,才能烧制出通体鲜红的高温红釉。

永乐年间,景德镇的御瓷厂内,窑工们虽然一刻也不敢停歇地研探烧制,但始终烧不出理想的红釉来。多次的实验失败,令御窑厂的总管暴跳如雷,他鞭笞了窑工们,并给窑工们定下了最后的期限,如果不能如期完成,窑工们就得以死谢误期之罪。

如此重压,窑工们个个愁眉苦脸寝食难安。有一位老窑工,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景德镇的窑匠,他有个独养女儿叫红儿,红儿从小耳濡目染,对烧窑的技法也是娴熟于胸。明天就是最后的限期了,这晚老窑工回到家里,想到明天就是限期的最后一天,禁不住唉声叹气。红儿听了,就询问父亲缘由。父亲就把总管限期的事情告诉给了女儿,想自己和众多窑工明天怕是难逃一死,不如让女儿早有个思想准备,以免一时难以承受。红儿听了父亲的话,就问父亲实验了这么久,可摸索出些什么经验。父亲就说,还摸不准,感觉是温度不够,但火力太猛,又掌握不准火力和气氛的尺度,所以终难烧出可以呈供的红瓷。红儿听了,沉吟半晌,就安慰父亲说,父亲和大家如此尽心竭力,定会得到天助,父亲好好安歇吧。老窑工虽然知道女儿是在安慰自己,但自己回天无力,也只能且好好歇息一晚,待明天做最后的努力了。

第二天,老窑工一早就赶去窑上,准备做最后的出窑准备。女儿红儿起来后,理云鬓着红妆,妆扮好后,但见镜中人如花似玉,仿如绛衣仙子。红儿站起身来,对镜最后凄然一笑,然后缓步走出家门。

红儿来到父亲烧窑的御窑厂。父亲正和一群烧窑的窑匠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窑炉,这是全体窑工的最后一线希望了,此窑不成,命不复生。然而,随着窑火的燃烧,失望的焦虑也烧灼着他们的心头,看来又是一次失败的烧制。就在人们倍感沮丧之际,一直默默地站在人们身后的红儿,主意已定,心意已决,她最后看了一眼父亲的背影,然后一声娇叱:"都闪开"。人们,包括红儿的父亲都被这声娇叱震慑到了,不由自主地让出一条路。千钧一发,一袭红光,飞身赴窑。等父亲和窑匠们反应过来,红儿已经在窑中随着窑火熊熊燃烧,火越烧越旺,红光满窑,鲜艳无比。父亲心如刀割,几至昏厥,众人也心痛不已,大放悲声。

然而这一窑却成功了。出窑时,但见件件瓷器,鲜丽夺目,其釉色殷殷如初凝之鲜血,深沉而不失俏丽,就如一位位的红衣仙女。皇帝所要的瓷器烧成了,窑工们也可以免于一死了。但老父亲和窑工们却没有一丝的欣喜。他们都沉浸在悲痛中。

少女红儿,为救父亲及众窑工,绝然赴窑,终于铸成千古宝物霁红瓷。人们都说,这是少女红儿的精诚所致,孝心所感。为了纪念她,人们称这种精美绝伦的瓷器为'美人祭','祭红'。后来,窑工封窑门,也用砖砌成红儿的形象,以示对红儿的纪念。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向焯的《陶业记事》中。

霁红釉碗(清 雍正)

这是《陶业记事》中,关于'祭红'的由来。而在专家正考中,'祭红'一名的由来,却是因为这种精美的瓷器,往往用于皇家的祭祀中,因而称之为'祭红'。

'祭红''美人祭',因为'祭'字,总让人有悲伤之感。后来人们见其色彩鲜丽,佛若雨后霁霞,就又称这种瓷釉为'霁红',或是谐音'积红'。

也有的人说,这种红釉的色彩温润如玉,仿若少女酒后脸上的红润,娇嫩灵动,于是就又称之为'美人醉','醉红'。

'霁红'因为烧制难度大,有千窑一宝'霁红瓷'之说,也因此成为皇家御用的重器,仅供帝王使用。'霁红'是至高无上皇权的代表,是森严等级制度的化身。在当时,只有御窑,在皇帝的旨意下才可以生产。而民窑是绝对不可以涉及的。如果有民窑私造'霁红',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高难度的瓷器,即使是允许民窑烧造,民窑也是绝难烧造成功的。

千窑一宝霁红唯

晕如雨后霁霞飞

宝光内蕴藏皇室

民间哪得见光辉。

霁红瓷,明永乐年间开始烧制,到宣德朝时,霁红瓷的质量已经达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烧制的霁红瓷具有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无棕眼、无黑点、无色斑等特点。其色如鲜血初凝,夺目而不落俗丽,浓郁而不失润泽。深沉华贵,却又不失灵动。莹润均匀,如少女之肌肤。宝光内蕴,如满腹才华之学士。可谓色之极致,瓷之精华。一观之下,动人心弦。堪为'红中翘楚'!

霁红釉盘(清 雍正)

盛极而衰,不知何故,在明宣德之后,景德镇的御窑似乎突然间就失了灵性,再也没有烧制出一件成功的霁红瓷。也许是红儿诚孝的护持已经过了期限?不得而知。

终明一代,霁红瓷再无出现。明末著名的收藏家项元汴在《历代名瓷图谱》中感叹'积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乃历代名瓷之首冠也,今虽悬千金购求亦不可得矣……'。

'霁红'做为明清两代皇帝的珍爱之物,其烧制一直以来都得到皇室的大力支持,但这种殷红华美的瓷器却如神话一般,从明宣德之后,一直到清雍正,没有一件霁红得以烧制成功。

雍正是一位有魄力的皇帝,他的魄力也应用到了制瓷之上。他令人四处搜集霁红瓷,在得到郎中海望献上的几片碎霁红瓷盘边后,下旨给年希尧,令其照此碎磁片烧造霁红瓷。此事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中有记载。

得到了圣旨的年希尧不敢怠慢,和总管唐英四处网罗选拔优秀窑匠,令入选窑匠夜以继日地研烧霁红瓷。在雍正的亲自督办下,在年希尧和唐英的威压下,在窑匠们的不懈努力下,霁红瓷终于复烧成功了。其烧制的艰难在清人的《景德镇陶歌》里有记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博烧百不同。

但雍正年间烧制的霁红瓷,其工艺水准终究无法企及明宣德年间的霁红。雍正霁红虽然也能做到色泽红润艳丽,但釉表有橘皮纹,釉色也深浅浓淡不一。即便如此,雍正在命宫廷画师创作的《十二美人图》中,也还是把霁红瓷纳入画中,可见其对尚不完美的霁红的喜爱。

霁红釉直口瓶(清 乾隆)

据传霁红釉的烧制,是用普通制釉原料,加入釉灰、氧化锡、氧化铜(含量少于百分之一)。生还挂釉,高温还原。其核心技巧在于温度的掌握。

清朝的霁红烧制,相较于明朝依旧是不成熟,但即使是这样不成熟的技艺,在清后期也失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虽然也很重视瓷器这一传统国粹的发展,但几十年来依旧无法复烧成功霁红。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拍摄一部叫《祭红》的影片时,需要一件霁红花瓶。摄制组请景德镇的师傅们烧制,却屡烧不成,最后只好用一件郎窑红代替。不过据说现在已经有窑场复烧霁红了,但其工艺水准好象依旧无法于明宣德的霁红相媲美。否则早应该成为轰动的大事件了,你我也应该早就知晓了。

霁红瓷有着无以伦比的尊贵,和举世无双的珍稀。它的烧成,是君主对'霁红'的痴迷,也是皇权的威压。但真正成就它绝世华颜的,是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甚至是青春少女的殷红生命。今天站在博物馆的展馆里,面对这绝美的尤物——霁红,让人是又喜欢,又嫌弃。喜欢它的美丽,嫌弃它的来历。唯愿这世间不要再发生,这种以命来博取绝世华颜的事件。

愿岁月静好,人人幸福。

感谢辽宁省博物馆为我们提供这些精美的霁红瓷。

鼎盛中国,国有宝鼎,国运昌盛;家有宝鼎,家道兴隆

居家摆放什么最合适?至少要符合占天时、得地利、聚人和的三个条件,而要满足这三个要求的实在不多。一幅书画,雅致有余却华贵不足;一件玉雕,尊贵精巧却稍欠气势;一尊瓷器,虽然大美却容易破碎;唯有景泰蓝,既有皇家气势,又具尊贵风范,汇聚卓绝工艺,呈现璀璨文明!

上海博物馆馆藏“海内三宝”之一“西周大克鼎”

那么,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景泰蓝器型才最适合居家摆放、办公陈设、典藏传家,甚至是馈赠礼送呢?答案是:千古之下,唯有景泰蓝宝鼎可以当此殊荣。因为在收藏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有宝鼎,国运昌盛;家有宝鼎,家道兴隆!

盛世铸鼎,得天时顺应大势

鼎,国之象征,礼之重器也,是几千年王权的象征,有镇天下、兴家运的寓意。皇帝铸“天地人”三鼎开创五千年华夏文明,大禹铸九鼎鼎天地九州,统一华夏。“每逢盛世,必铸鼎记之。”古时,盛世铸鼎,昭示国泰民安,国强民富,也是得天时顺应潮流大势的标志,象征天命所归,王权稳固。

家中藏鼎,占地利藏风聚气

鼎的造型主要用来象征吉祥,在家中摆设鼎,寓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鼎不仅是稳定强盛的象征,诸多祝福皆镌于此,让您的事业、生活、身体、福寿永驻!寓意:兴家旺业,事业昌盛,多福多寿,福寿无边!鼎与其它青铜器相比独有一种稳重恢宏大气的气势,家中摆放鼎象征了主人的大气和从容,并寓意主人身份地位的尊贵与威仪。

在风水学中,鼎有“藏风聚气”“辟凶煞”的作用。易经六十四卦中“巽”卦,卦辞曰:“鼎,元吉,亨”,意思是只要是占卜到鼎卦的,便是很吉利、吉祥、大顺之意。所以,鼎在风水中的最大用处,还是要还原到权利来,鼎是摧官摧贵的的重要法器,是晋升必须的风水祥物,是风水师不可缺的镇物法器。

馈赠宝鼎,聚人和四海归心

宝鼎可以家藏传承,也可以送给朋友。赠鼎既表示了朋友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又从侧面赞美了朋友的高贵、显赫;同时,鼎有“一言九鼎”之意,至诚、至信,言必行,行必果,诚与信并行,德与财相济。象征精诚互信,合作共赢。因此,送给朋友宝鼎还表示对朋友之间友谊和承诺的重视。而且,在开业时送鼎更有“革故鼎新”的意义,希望开业者生意蒸蒸日上,日后可以显赫尊贵。所有这些,正应了“聚人和”的完美寓意,也是宝鼎至高尊崇的意义所在!

鼎盛中国,献礼建国70周年的新时代重器

建国70周年红色经典纪念品《鼎盛中国》适时推出。北京工美文化力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非遗传承人、制鼎第一人刘永森老师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玉雕非遗传承人张志平老师首度联袂打造。

700年皇家景泰蓝工艺和皇家玉玺工艺融合,是首款景泰蓝鼎与和田玉玺结合的“盛世第一鼎”,是中华崛起的伟大见证,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象征,更是高雅品位和高贵身份的印证!

「每日社科」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为什么是鼎?

在很多人印象中,鼎是高端的代名词。作为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早在公元前21世纪,它就出现在远古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历经1500余年的发展,鼎的地位愈发重要,相传大禹曾征敛青铜,铸造九鼎以代表九州。此后,鼎就成了王权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与说一不二。

有关鼎的成语也有很多,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大名鼎鼎、春秋鼎盛……无一不体现出鼎的显赫、尊贵与至高无上。还有鼎立三分、钟鸣鼎食、四海鼎沸、鼎成龙升、革旧鼎新、拔山举鼎等成语,也十分有气势。

那么,鼎在古代到底有什么作用,才让古人这么重视它?

炊器:简单实用

别看鼎现在十分尊贵,但在诞生之初,它还是很接地气的。

考古研究表明,人类发明火、制造烹饪工具并食用熟食的时间远早于汉字的产生。因此,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在一开始就对人类的饮食文化有所反映。下图为“鼎”的象形文字,它看上去像是一口拥有支架的“锅”。

鼎的早期古文字字形。来源/朱英贵《三足鼎立,人声鼎沸——释“鼎”》

蜀汉学者谯周《古史考》曰:“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黄帝时,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经过长期实践,远古先民学会了烧制陶釜,用来烹煮食物,这正是鼎的初始形态。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用“鼎足”把陶釜顶起来,这或许正是鼎、顶同音的原因。

总之,鼎在诞生之初,就是用来烹煮食物的一种圆形炊具。许慎《说文解字》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又曰:“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在《易经》中,鼎卦的卦象就是上离(火)下巽(风),意思是把木头劈开放在陶鼎下面,再以风力助燃来加热食物。所以,汉字“鼎”中的“目”才是鼎的象形,指盛放食物的容器;下方的“爿”(音同“盘”,即劈成片的竹木)和“片”则是指被劈开的木头。

从出土文物看,新石器时代的陶鼎为圆腹三足,没有两耳。陶鼎由陶釜发展而来,形状自然还是圆形,这样更有利于食物的烹煮。作为常见的家用炊器,陶鼎一般都比较小,体重很轻,易于端取;加之陶鼎在加热时,外部不会很烫,不需要另加鼎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用青铜铸鼎,铜鼎重量较高,且导热性良好,所以要加上鼎耳以便于移动。

有关鼎的一些成语,直接源于其本义——炊器。最直观的莫过于“三足鼎立”,即三根鼎足使圆形陶鼎受力均匀,使鼎身更加稳定。故成语“三足鼎立”或“鼎足而立”就形容三方势力互相对立、鼎峙的平衡状态。

东汉末年,刘备寄寓荆州,遇到了诸葛亮。后者在“隆重对”中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战略规划,指出:“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天下大势的发展的确如诸葛亮所料: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孙权据守江东,得到喘息之机的刘备也相继得到了大半荆州和益州。自此天下三分,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

鼎的外部是三足,内部则是沸腾、翻滚的汤水,这就像一群人聚在一起,吵吵嚷嚷,停不下来,于是就有了“人声鼎沸”的比喻。再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天下:乱世之下,各路军阀你争我抢,乱成一锅粥,就是“天下鼎沸”或“四海鼎沸”,用来形容局势动荡,天下大乱。如东汉末年,“义兵鼎沸,在于董卓”;唐代中期,“及安禄山之乱,华夏鼎沸”。

再从功能上看,鼎是用来烹煮食物的炊具,故有“牛鼎烹鸡”,形容大材小用。有时,被烹的对象还可能是活生生的人。古代有一种残酷刑罚,名为“烹刑”。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就曾被齐王田广烹杀。成语“刀锯鼎镬”就是指四种刑具,后借指酷刑。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捕后,曾作《正气歌》云:“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文天祥宁死不屈,主动要求被处以烹刑,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得到后人的一致称颂。

晋侯温鼎,温食器。温鼎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木炭保温的饪食器。来源/山西博物院

青铜时代的鼎,常被用来调味,即《说文》中提到的“和五味”。著名贤臣伊尹,就擅长用鼎烹调食物。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伊尹把治理国家比作调味,让“调鼎”有了治理国家的意思。另外,由于伊尹带着鼎来相见商汤并成功得到重用,故成语“负鼎之愿”后来就形容臣子有承担辅佐君王这一重任的愿望,即“提携玉龙为君死”之意。

商王武丁在位时,立傅说为相,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像在鼎中做羹汤,需要往其中加入盐和梅,使羹汤具有咸味和酸味。而贤相傅说,就是武丁做汤时的“调料”。身为朝堂顶梁柱的宰相、三公在处理朝政时,也相当于在鼎中调味。唐文宗在任命裴度为相时,也说“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因此,宰辅或其他朝堂重臣也被称为“鼎臣”“鼎位”或“鼎辅”。成语“调和鼎鼐”即指处理国家大事。

鼎烹煮食物这一过程,是正在进行时的状态,所以“鼎”还能解释为正当、正在。如成语“春秋鼎盛”,就形容人的年龄正处在强壮、旺盛之际,可谓“当打之年”。同样是这个过程,食物由生变熟,意味着新旧事物的交替,故“鼎新”还有革新、更新之意,相关成语有鼎新革故、革旧鼎新等。

当然,鼎新还能指代王朝兴替、更迭,这就涉及鼎的另外两层身份了。

礼器:神圣色彩

炊器是鼎的“本来面目”,而它的第二层身份,正是礼器,即夏商周时期用来祭祀的重要器物之一。这正是鼎逐渐“高端”起来的主要原因。只是,鼎并非古人使用的唯一器具,为何它就能击败一众“竞争者”呢?

民以食为天。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远古时代,吃是一件头等大事,与吃相关的饮食文化也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们。古人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会想着把好东西进献给他们;所谓的“好东西”,自然就是食物。鼎的多功能与实用性,让它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一件食器,所以在祭祀时,鼎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盛放食物的容器。

青铜时代(夏商周)后,鼎的作用与地位愈发突出。彼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伴随着国家建立,社会上层宣扬“君权神授”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神灵与巫术的色彩也愈发浓厚。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难免被统治者神圣化;在国之大事作为主要祭祀礼器的鼎,极其重要与宝贵,是以它不可避免地被赋予尊贵、显赫与神圣的色彩,进而被视为祖宗和社稷的化身。

鼎的材质与形状也因为其身份的转变而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鼎由陶土烧制而成,成本低廉,实用性却很强;之后,铜鼎更为常见,除三足圆鼎外,还出现了四足方鼎。与圆鼎相比,方鼎的祭祀功能更加突出,形状也愈发高大。这是因为,用来祭祀的“牺牲”一般都是整只,没有被肢解,这对鼎容量的要求就会更高。此外,古人为了表达对祖先和神灵高大形象的尊敬,也需要更大尺寸的鼎。

这样一来,“鼎”就有了盛大、显赫的含义,如大名鼎鼎。成语“函牛之鼎”原指能容纳一头牛的鼎,后引申为气势宏大。鼎的尺寸变大后,重量也随之增加,成语“一言九鼎”与“言重九鼎”就比喻说话极有分量;鼎之重,举起须用全力,故“鼎立相助”就引申为他人对自己的大力支持。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与孟说比赛举鼎,结果一时脱力,让大鼎砸断胫骨,随即气绝身亡。而成语“举鼎絶膑”就是指举鼎不成而折断胫骨;后用来形容人的能力不足,无法承担重任。可见,鼎的分量的确不轻,非一般人所能抗。“力能扛鼎”者,必付出全部力量,交出的作品,自然就是“扛鼎之作”。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截图

项羽年轻时,力大无穷,有“拔山举鼎”之力。凭借这一优势,他在秦末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击败各路强敌,成了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尽管项羽最终败于刘邦,但他的英雄豪迈仍得到了后人认可。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时,就把项羽列入了帝王本纪当中。

言归正传。虽然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但由于青铜开采难度高、产量稀少,导致它仍是一种极其珍惜的材料,一般人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铸造青铜器。在此情形之下,铜鼎逐渐成为贵族生活的象征。贵族用铜鼎烹煮、盛放食物,还用铜编钟来听音乐,场面极其豪华,这就是成语“钟鸣鼎食”“鸣钟列鼎”的由来。与之相反的则是“桑杯石鼎”,即木碗瓦锅,形容生活简朴。

列鼎而食、列钟而乐是贵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鼎和钟也被用来明确森严的等级制度。既然贵族也分三六九等,那他们使用的鼎、钟就要在规格上有所区分。考古研究表明,周代贵族会常用一组形制相似、纹饰相近但大小不同的列鼎来随葬。因此,墓葬中鼎的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高低。

具体该怎么判断呢?汉代学者何休注《公羊传·桓公二年》曰:“祭祀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元士三也。”一般认为,天子用九鼎,九鼎中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而这,或许正是九鼎成为王权象征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指出,天子的规格为十二鼎,见《周礼·膳夫》曰:“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对此,东汉经学大家郑玄解释说:“牢鼎九,陪鼎三。”

蟠螭纹盖鼎,出土于林州。来源/林州博物馆藏

被祭祀的牲畜在大型镬鼎中煮熟后,要移入到牢鼎中,这一步骤称之为“升”,故牢鼎又称为“正鼎”或“升鼎”,其中装有肉羹。陪鼎又称“羞鼎”,装有带佐料的菜肴,是正菜之外的加菜。按照惯例:太牢九鼎、七鼎,配羞鼎三;升鼎少牢五鼎,配羞鼎二;升鼎少牢三鼎或一鼎,配羞鼎一。一般来说,“三牲五鼎”已经是颇高规格,所以它也被用来形容食物丰盛。

鼎的使用方式。来源/曾曦《法象明器占施知来——先秦鼎文化考论》

鼎被广泛用于祭祀后,就变得愈发神圣;后来,商周统治者为强化自身统治,还继续在鼎上大做文章,让它成为一种教化的载体。据《礼记·祭统》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

想当初,大禹在九鼎上刻有九州各地山川、异物图形,列于宫殿之外供人参观,也是希望能达到教化百姓、沟通神灵的目的。从出土的青铜鼎来看,鼎身上还刻有很多的铭文与纹饰,尽管一些纹饰如饕餮纹等至今未能被破解,但其代表的神异,足以体现出威慑世人、教化万民与沟通神灵的含义。至此,鼎已神圣而不可侵犯,有了象征王权的资格。

国器:王权象征

鼎成为国之重器的标志性事件,是禹铸九鼎,使“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把九州山川河流分别绘制在九鼎上,并传承了下去。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及至商朝末年,“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据先秦典籍《左传》所载,夏、商、周之间的王朝更替,是以夺取前代之鼎为象征的。于是,鼎就成了传国重器,用以指代王朝或国家。如“鼎玉龟符”,就分别指代传国玉玺与兵符。汉武帝时,还曾以“元鼎”为年号,以示其正统地位;三国时,吴末帝孙皓亦曾以“宝鼎”为年号。

按《宋书·武帝纪》:“魏武直以兵威服众,故能坐移天历,鼎运虽改,而民未忘汉。”这里提到的“鼎运”,有“国运”之意。将鼎移至新都,是定都建国,故被称为“移鼎”和“定鼎”。春秋时,周王室日渐衰微,秦、齐、楚都曾打算谋取九鼎,最出名的莫过于楚庄王的“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以征讨陆浑为由,率领楚国大军行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刚继位的周定王十分忐忑,便令王孙满为使者,让他去探一探楚庄王的口风。谁知,后者一见到王孙满,就直接问了九鼎的重量。九鼎为王权象征,楚庄王问鼎,便是对王位有所觊觎。对于他的狼子野心,王孙满斥责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三国杜预注曰:“示欲逼周取天下也。”因此,楚庄王虽未成功,但“问鼎”从此便有了谋权篡位之意,如“潜图问鼎”;后又引申为对某种重要事物夺取的欲望和行动,如“问鼎冠军”。

尽管九鼎目前还没有被考古证实,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有学者认为,九鼎其实是一个鼎,名为“九州鼎”,简称“九鼎”。但更多人认为,九鼎确实存在。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曰:“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后世传九鼎入秦,但秦始皇时已经失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九鼎在周显王时全部被沉于泗水之中(见《水经注》),秦始皇派数千人寻找,未得,遂以和氏璧为传国玉玺。及至后世,女帝武则天曾重铸九鼎,以维护其统治。

影视剧中,秦王欲迁徙九鼎,其意等同于迁徙天子。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截图

九鼎虽然失传,有关它的传说还在继续。作为王权象征,人们主动把它与更早的传说故事联系起来。按《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相传黄帝铸鼎成功后,被神龙接引,飞升而去。因其铸鼎所在地被称为鼎湖,故后世相继诞生了“龙归鼎湖”“云暗鼎湖”“鼎成龙升”“龙驭宾天”等成语,都暗指皇帝去世。

综上,鼎在诞生之初,因为自身的“接地气”而被广泛使用,成为远古时期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民以食为天,国家建立之后,鼎以自身的实用性与普及性成为统治者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首选礼器,并被逐渐赋予了神圣色彩,最终进化为国之重器,成了王权象征与显赫、尊贵和盛大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宝鼎不仅象征着国家,还代表了和平与团结。2001年7月18日,值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西藏自治区一座“民族团结宝鼎”。鼎身上铸有56条夔龙,代表全国56个民族像兄弟一样团结友爱;还刻有西藏人民都喜爱的“切玛”和“八吉祥”图案,表达了国家对西藏地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除西藏之外,新疆(2005年)、内蒙古(2007年)、宁夏(2008年)、广西(2008年)等自治区也都曾获赠“民族团结宝鼎”。而早在1995年10月21日,我国还曾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世纪宝鼎,象征着中国与国际的友好往来。由此可见,鼎早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看文物学成语】春秋鼎盛

小朋友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成语跟一种耳熟能详却非常神秘的古代礼器有关,它就是: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春秋鼎盛

成语释义: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成语造句:这位男士正当春秋鼎盛之时,衣着华贵,仪表堂堂。

下面这件高大精美的鼎,名为兽面纹方鼎,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珍品。

该鼎长方体形,直腹、立耳、柱足,四面腹部和腿上部均饰兽面纹,云雷纹衬底,铸造精工,纹样精细流畅。器身腹部有醒目的饕餮浮雕,衬托出了封建王权的威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鼎曾在古代长期被用作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列鼎而食:宴席中用大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

与“鼎”相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春秋鼎盛、鼎力相助等等。可真不少,你记牢了吗?

小朋友们,今天的成语是不是很简单?

你们学会了吗?

快在留言里造句让大家看到吧!

想了解更多文博知识?

欢迎收看央视少儿频道大型文博主题系列节目《赢在博物馆》

错过首播怎么办?别担心,还可以在央视少儿APP收看节目回放哦~

第一步

在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央视少儿”,下载央视少儿APP

第二步

点击首页右上赢在博物馆专区,就可以收看节目回放了~

编辑:戴广宇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

这才是国风|不谈军功王权,五首诗看曹操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这是人对曹操的评价,但主要谈论的是其政治才华。《三国演义》里他是阴险狡诈的代表,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则给予他一个\"奸雄\"的称号。但陈寿《三国志》却说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样看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

其实,他除了是成功的军事家、政治家外,还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诗人。观沧海,上太行,蹈坚冰,驾六龙,乘云而行;执槊赋诗,歌以言志。一代豪杰、文韬武略,魏武大帝之华章蕴乾坤,奇句展雄风。

正如《魏书》记载,太祖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一生文集繁富,是建安风骨著名的代表人物。曹操大胆创新,沿用乐府旧题表述新事,记录了社会现实、军旅见闻、山水景观及游仙神迹,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鲁迅评价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今天宋词君想通过几首诗,与大家聊聊曹操的另一面——诗人。

关于战争与政治的诗

仁者录史诗,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薤露行》和《蒿里行》乃曹操以诗记史的代表作,透出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前者写董卓之乱、汉朝倾覆的历史过程,后者写长年战乱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用笔简练,寥寥数语即概括出的恐怖、民众受难之凄惨。遍地尸骨,千里荒凉,令人断肠。白描手法尽显悲凉沉郁;文简而情深,深切的悲愤渗透于诗中。这首诗真实记录了东汉末年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除了关心民生,曹操还提倡立君牧民,效仿古代君主治民,《度关山》就阐述了曹操的执政理念,且映射其自身修为。以古代帝王、清官、贤士为例,指出为政者应勤俭、爱民、守法。开篇点明,天地间,人为贵。此外,黜陟幽明、俭为共德,也是放之古今四海皆准的廉政纲要。并且曹操本人也提倡节俭,身体力行,自古罕见。《魏书》记载其,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褥取温,无有缘饰。

关于山水与自然的诗

山水雄吟,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经碣石(今河北境内)等地,写下了著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观沧海》为正文第一篇,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山水诗,流芳百世。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登上山石,只见水波荡漾,山岛耸立。岛上树木繁茂,生机盎然。大海广阔无边,掀起巨澜,似乎将日月星辰都卷入其中。此诗由远及近,描绘壮丽开阔。虽然秋风瑟瑟,却无败落凋零之迹。自然的盛景衬托诗人的激昂满怀,不言情而情自现。

沈德潜赞《观沧海》\"吞吐宇宙气象\"(《古诗源》),明人锺惺曰:\"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古诗归》)

关于人生与光阴

对酒当歌,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征至长江,即将与孙权决战。十一月十五日夜,皓月当空,曹操查看水寨后置酒摆宴,即兴横槊赋诗,吟诵旷世名作《短歌行》。

篇首喷涌忧思,豪情未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人生短促,理当把酒放歌。诗人感慨光阴飞逝,但并未消沉落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忧思深重,以周文公\"一饭吐三哺\"映衬自己求贤若渴,盼早日成就大业。此诗情感丰沛、语调雄浑、气魄恢宏。大战在即,手执长矛、对月抒怀,此乃大丈夫、真英雄也。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系《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四篇,表达老当益壮的情怀,激励人心。\"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神龟虽然长寿,却难得永生。首句发生命有期的慨叹,随即语出惊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诗人自比为千里马,尽管青春不再,但雄心依旧。接着,提出养生的高见:生命之盛衰自有上天安排,不过,保持身心和乐,也可延年益寿。

关于幻想与求道

仙踪漫漫,游仙诗是中国古诗的独特类型。仙界仙踪在古籍里多有记载,不少皇帝、名臣、文人等都潜心向道,颇具仙缘。因此\"游仙\"并非某些人指称的单纯想象或消极遁世。事实上,求道归真与守德行善紧密相连,对于社稷安邦大有裨益。

曹操存世诗作二十余首,其中游仙诗七首,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包括《气出唱》三首、《秋胡行》二首、《精列》及《陌上桑》。这些作品描写诗人飞天入仙境、与神仙共游及修道养生等事,流畅生动,值得今人深思细品。

气出唱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淡,无所愒。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诗人驾着六条祥龙,腾云驾雾,飞临四海之外的泰山仙境,得饮琼浆玉液,又入祥瑞天宫,遇到了赤松子。仙人向其传授祕方:闭口养气、延年益寿。作者感悟,自己应当专心修道,闭门静坐、保持内心恬淡。最后,诗人跪受仙赐的长生不老药,表明:修心自守、敬重神仙,便可得\"道\"。

这一番神仙游,过海上天、浩荡逍遥,不仅铺展天界的辉煌玄妙,还向凡夫开示得道的精要。\"当如此,道自来\"——千年已过,红尘后世,几人识此玄机?

曹操的乐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笔调苍劲,不以绮丽温婉动情,而以雄浑古朴动心。绝世雄才,开创诗歌新气象,留下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历史写照。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指出将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将其评为\"妙品\",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了解下。

看了这么多曹操的诗词,你是否读到了不一样的曹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