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不后悔用一个词形容(不后悔可以用什么句子代替)

不后悔用一个词形容(不后悔可以用什么句子代替)

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学了新成语--悔读南华

出自《唐诗纪事·温庭筠》

▶ 悔读南华 [huǐ dú nán huá]

• 南华:指《南华经》,《庄子》一书的别称。

• 后悔习读《南华经》。形容高识之士遭到小人嫉毁之后的愤懑之情,指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 辛文房 《唐才子传·温庭筠》节选:“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典故】

温庭筠(yún),唐代著名诗人,他多才多艺,吹笛子、弹琴都可以。他的文才更是了得,尤其善长科举考试所用的律赋。但他恃才不羁,在考场上当“”,还说是“救人”;成天跟公子哥儿混在一起,无所不为;丞相令狐绹(táo)给他在自己的书馆里谋了个差事,待遇优厚。

因为唐宣宗喜欢《菩萨蛮》曲子,令狐绹拿了温庭筠所作的《菩萨蛮》二十首,进献给唐宣宗,诡言是自己所作,一面告诫温庭筠,不能向外透露此事。但温庭筠不久即泄于人知。

又有一次,唐宣宗作了一首诗,里面有“金步摇”一词,找不到合适的对仗语,让温庭筠来对,结果温庭筠对以“玉条脱”,宣宗很是赞赏。“金步摇”和“玉条脱”都属于人身上的饰物,金对玉,步摇对条脱,非常工整。

但令狐绹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东西,出自什么典籍,于是就问温庭筠。温庭筠回答说是出自《南华经》(即《庄子》),并且还说《南华经》并不是什么冷僻的书,丞相在处理公事之余,也应该读点古书。堂堂一宰相,被一布衣书生如此“教训”,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南部新书》上说,宣宗本来是要把温庭筠弄成甲科进士的,结果令狐绹从中作梗没弄成。所以后来温庭筠的诗作里有“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之句。诗句的大意是说:于是知道(像被人嫉妒而遭遇不公)这样的遗憾,人多数都会有,后悔读了《南华经》的第二篇文章。于是人们就产生了联想,以为“玉条脱”是出自《南华经》里的第二篇文章《齐物论》。而实际上,《齐物论》里并没有“玉条脱”一语。

真正历史如何,有待考究。

【扩展】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