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形容山间的环境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形容山间的环境的句子是什么)

形容山间的环境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形容山间的环境的句子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广元诗人方阵:敬文东《山间》

敬文东《山间》课堂讨论录音整理稿

 ◎程一身

敬文东的简介:男,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山间》课堂讨论录音整理稿

2021年10月20日

整理者:周湘莲

《山间》

作者:敬文东

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

形容术。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你当然是你。

我快乐:因为我窥见了

事物的真面目。我终于能够承认:

在每一个事物的最深处

确实有一株小小的

蜡烛。那是事物故意扣留下来的

精华。没有谁能够盗走。

我行走在半夜的山间,仍然

能看清道路:左边是陷阱

右边是悬崖,只有中间可以安全通过。

我快乐:因为没有火把我也能在

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

杨云:

诗性与哲学

——《山间》文学评论

诗与哲学之争持续了很多年,我这里探讨的其实是《山间》这首现代诗歌的知识与想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显现为感性形象,实际上也是人通过改造万物,复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实现自我心灵满足的过程,因而显现了理念的感性形象,也就是美。《山间》就是诗人用外界环境来表现自己的心灵世界。私以为这是作者否定外界,回归本心,回归本质之作。“浮夸”“纵欲”和“形容术”这三个字写全了所有的虚伪之态:浮夸指表演,自我戏剧化的欺骗性地逃避现实问题,用想象和幻想给自己另造一种现实。纵欲指沉浸,用一种极端的情绪掩盖现实、回避现实。形容术是言不由衷,用华丽撑着腐烂的现实。而在这种氛围下,诗人选择了回归,他厌倦了虚伪,他渴望本真并从自己做起。在这时他看到世界是: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了。私以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发现了事物的本质。“窥”这个字体现出一种窃喜,因为发现了世人不常发现之物,诗人在复杂的修饰中看到了内核,并且内心也发生转变。他终于承认了,“终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同物之境”中物我两忘,我设身于物而分享其生命,人情和物理相渗透而我不觉其渗透。你和我构成了视角的对立,像是谈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叙述情感做铺垫。

文中有两处我快乐,这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描写,我认为这是诗人开悟程度的递进。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这是从简单到复杂,诗人能抹去事物的修饰看到本质。因为没有火把我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这是从复杂到简单,半夜是晚上12点,是夜晚与白天的交界处,半真半假最危险,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只有中间可以安全通过。在这种令人劳神的分辨中,诗人明白了,他不在乎这些万物了,不在乎也就不担心了,从而获得了真正的精神自由。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了。私以为这时候这是一种无我之境,作者不直接描写自己的感情,也不描写山如何、水如何、你如何,而是以一种类似直接的心理描写来叙述。山的所见者是“我”,水的所见者是“我”,你的所见者还是“我”,这是见者之所见的“物”。作者没写自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忘我,物我对峙,人情和物理相遇,默然相契,骨子里它们虽是欣合,而表面上,却仍是两回事。

蜡烛与火把两个意象的对立,代表了诗人的成长,从一株小小的蜡烛到火把再到没有火把,由多而广转向了少而精。

这首诗的哲理意味便是大道至简,返朴归真。作者以他自己的感受为例,自我审视,直观不可描述的外物用想象赋予它感情,让读者能信服。作者以主观的感情表现出一个客观的道理,是理性与感性的融合。感性的形式可以使诗歌的表达更有力,文以载道,诗歌也可以用感情来说明道理。

谭一凡:

诗歌当中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隐喻。

山间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它是诗歌的题目,山是它的核心语素,两次出现山,两次出现山间,而山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漆黑的山间,另外一个是半夜的山间,它们都突出了一个特点,便是黑,第二个特点是路很多,在诗歌中提到了三条路,左边的路,右边的路和中间的路,提到的那三条路,它们的含义是外界的诱惑,是种种欲望,这也呼应了诗歌开头所提到的纵欲。而诗人不仅看透了欲望,欲望是陷阱是悬崖峭壁,并在其中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规避欲望。

诗歌当中另外一个关键词是蜡烛,蜡烛同样也是个重要的隐喻,它隐喻着内心最本真最纯粹的初衷,蜡烛的隐喻当中又包含着两个对比。作者用精华来解释蜡烛,其实在其中包含着一个对比,那便是精华和浮夸与形容术的对比,它们是虚伪的修饰,象征着华而不实空无一物。而蜡烛那就是能够给人带来光和热的东西,它隐喻着理想的光明和初心,不受外界世俗干扰的初衷与本心,所以诗人说别人是无法盗取它的。蜡烛的光和下文当中提到的半夜的山间和漆黑的山间,一边是明亮的蜡烛,一边是黑夜的山间,形成了一种明暗的对比。这也是诗歌当中反复提及的诗人快乐的缘由所在,那便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初衷并且选择坚守他,所以他才在漆黑的山间无所畏惧,悠然行走。

向怡萍:

诗歌里体现的人生境界

我将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始部分到见你当然是你,这里是总领全文,首先道出了作者的心理和人生哲理。而之后的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这里作者的语言采取了重复技巧,我见什么是什么的阶梯式句式构造,使作者的感情进行了递进式表达,推迟高潮的到来,形成了一种一唱三叹情感咀嚼,也是诗歌里人生态度的逐渐递进,从认识到事情本质后依然回归于简单,仍旧见你是你,也就是禅宗里说的第三重境界。第二部分到没有谁能盗走。第三部分到最后完结。而后面的两段,我重点从“我快乐”这几个字出发。这重复出现两次的“快乐”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第二部分里的“我快乐”,是因为我可以窥见事物的最深处,即透过事物看到本质的快乐,一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状态。没有谁能够盗走,这里我们也可以发散到与开头部分的浮夸、纵欲和形容术相理解,我经历世间的冷暖浮沉一样坚守自己本心的蜡烛的快乐。这里阐述的便是处于人生第二重境界的角度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部分到最后完结。第三部分的我“我快乐”比之前的快乐又高了一层,我不仅看见事件的本质,并且在没有火把的情况下悠然行走,也就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透本质后依然回归自我,所以我快乐。最后一句“没有火把我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山间于是便进行了诗歌的含混处理,不只是现实的山间,更是我所生活的世间。

所以作者通过“我快乐”两个重复语言的运用,将我不同人生的境界逐渐阶梯式表现了出来,标题山间也暗喻为世间。

肖菁:

题目《山间》从本意来看就是两山之间,山中之意,根据整篇诗歌可以看出,是作者身处在世俗之中,无法摆脱,却又清醒的面对世俗。文中第一句“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形容术”中“厌倦”一词是核心,有着抛弃一切,厌烦一切的感觉,诗歌中两个“我快乐”更是对厌倦的阐释和对世俗的看透。

“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三个相似的肯定句,反复强调,有着可以洞悉一切的神秘感。所以对浮夸、纵欲和形容术是厌倦的,更是抛弃的。其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蕴含着禅宗的三重境界。

第一个“我快乐: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其中窥见有暗中觉察、看破的意思,诗人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其中事物最深处也即内心,诗人用“小小的”来修饰“蜡烛”,蜡烛虽小,却能照亮黑暗,有着巨大的能量,诗人以小来衬托蜡烛的伟大。“故意”一词把事物拟人化了,而“扣留”具有强制性,两者结合,强调事物的自主性行为,自动地掩盖精华和蜡烛。

第二个“我快乐:因为没有火把我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作者身处黑暗,却能清楚的看清前方的道路,即使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两面绝境,也能看见中间有道路,因为作者已经看透一切,放下一切,心中无杂念,所以就算没有火把,也能悠然行走。这里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重境界。

唐澜:

这是一首拨开云雾见光亮、历经世事规则后返璞归真的一首诗。

首先,是第一人称的角度。这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少了旁敲侧击。无论是否是诗人自身经历过,但以“我”之口所描述的就像是诗人真的经历过。无论是心理刻画还是环境描写都给读者带来感同身受和身临其境。

纵观整首诗,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是“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山和水并非是山水本身,诗人的心境也并非小孩般的童真;山和水也不是被覆盖于浮夸、纵欲和形容术下的尘世间的种种诱惑,不是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山水;山和水是一种心境,对过去经历的种种后的一种清醒,是洞察人间世事后的一种豁达。所以,诗人在“见你是你”中加了一个“当然”。因为“我”经历过太多,不再执着于会让我迷失方向的诱惑,不再沉迷于浮夸、纵欲和形容术。那么,见到了你就理所当然的,也仅仅是你而已。

重复写“我快乐”。诗人两次写我快乐,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他还带有小小的骄傲,所以他要强调,他拨开了迷雾,了解到了世事的真面目,所以他是真的身心愉悦。诗人的情绪不断转变。“窥见”,一般词典中的意思是:暗中看出或察觉到。“窥见”不是发现,是暗中看出,这个词似乎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察觉到事物真面目的一种小小的骄傲。诗人又说“我终于能过承认”,这里“终于”一词又把情绪变低了,说明诗人承认的过程是艰辛困苦的。诗人又说“每一个事物的最深处确实有一株小小的蜡烛”,“确实”一词意为确切信实,真正。所以诗人是在证实,态度又变得坚定。“那是事物故意扣留下的精华”,“扣留”一般词典中解释为:用强制手段把人或财物留住不放。诗人却说“故意扣留”也就是说这是事物有意留下的,是有目的的。“没有谁能盗走”,为什么不用“偷走”而用“盗走”呢?“盗”字自带一种强盗的意味。诗人的意思或许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存在的价值,在其本身之上或许被尘世间的人添加上了无数的形容词,都被赋予新的含义,但事物本身故意留下来的东西,是精华,是谁都没有办法夺走的。

第二次诗人说“我快乐”。他说他快乐的理由是:即使没有火把他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结合前面,诗人是半夜行走在山间的,但他却仍然能看得清道路,他知道哪边是陷阱,哪边又是悬崖。但是,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悠然行走,想必一定是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一种过程的,而这个过程一定是万分辛苦的。“悠然”是一个会让人联想到轻松的词汇,它的一般意思为:安闲,闲适的样子。在漆黑的没有光亮的山间,诗人却能够特别轻松的走路,如同天光大亮的白天。“悠然”一词其实也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心态,一种超脱于俗世,一种洒脱、超然。

开头是作者的现在,两次写“我快乐”表面上是写快乐的理由,其实也是诗人对过去被尘世间的虚伪、浮夸和各种形容术所羁绊的一种回忆,此处构成一个张力。

项玥:

我认为这首诗所表现最突出也最为中心的,就是诗人对自身精神境界的深刻省察后的醒悟与自我释放,和对外界复杂环境的否定所形成的情感张力。

首先分析诗人的自我是如何体现,以及外部环境在诗中是以什么象征的。从这首诗的人称来看,全诗几乎每一句都是以“我”开头的,或是叙说我的感悟,或是表达我的感受,或是形容我的处境与状态,所以很明显这是一首诗人完全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与角度,表达自身思想与情感的诗,强调的是诗人的自我意识。而与诗人的自我相对的就是外界,即诗歌题目中就已经出现的“山间”。山间是一个地点词,但同时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意象词。为什么是山间而不是山顶或者山脚?我觉得因为在山间这个位置,人是被山的环境所包围的,人与环境更加呈现出一种融合又对峙的状态。而且山间的环境从地理上来说也更加的错综复杂,前路也是不明晰的。所以作为意象的话它一可以代表一种自然静谧之境,二是一种与世相隔之境,三是一种地形崎岖容易迷失之境,由此我认为“山间”既有可能是诗人实际所在的位置,也有可能是诗人所处的一种隐喻性的,虚写的外界环境。

接下来具体分析诗人自我肯定的原因依据以及对外界否定的体现。首先我认为可以将诗歌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为前三句,第二节为第四句(我快乐:因为我窥见)至第七句(没有谁能够盗走),第三节为第八句(我行走)至第十句(我快乐因为没有火把)。第一节中,第一句其实就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外界否定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就是诗人所否定的具体对象,即“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形容术”中的“浮夸,纵欲和形容术”,“厌倦”一词非常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情感与态度。但这三个名词具体是指哪一方面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句得知:“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其实这两句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是对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中一段句子的化用,原句是“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诗人特意将这段句子引用进来并进行了改编,两段文字对比,一个简短朴素,一个浪漫夸张,王小波这段文字刚好就成为了与诗人所否定的“浮夸,纵欲和形容术”相对应的具体而又典型的示例。诗人的改写,在“是你”前还加上了一个副词“当然”,有一种理所应当的语气,暗显出诗人对于这种形容夸张的文风的讽刺,可以说是诗人个人对于一些学术积弊的批判与否定,也可以是对以此为代表的虚浮世俗的否定。

而在诗歌的后面两节则可以以几个关键词作为线索进行串联分析。第一个关键词是“快乐”,分别在第二节的第一句和诗歌的最后一句各出现了一次。第二节中的第一句就出现了“快乐”,而且诗人是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表达“我快乐”,是对自身情绪与状态的清楚认知,与第一节第一句中的“厌倦”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从这一节开始,诗人开始从对外界的否定转向对自身状态的省察,并且情感也发生了鲜明的转变。“我快乐”这样一个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后是一个冒号,冒号后交代出诗人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这里用的是“窥见”,说明诗人认为这是一个隐秘的、且是他独享的发现,既说明了快乐的另一种原因也加重了快乐的程度。而“真面目”究竟是指什么,诗人又以下面的三句表明。在此节第二句中出现了一个指代实物的词,就是“蜡烛”,这是一个隐喻,诗人是将事物最深处留下来的“精华”比喻成蜡烛,以实物比喻抽象事物,突显了虚实结合。诗人这里对精华,即蜡烛的形容是“事物最深处的”“没有谁能够盗走”,说明这个精华其实就是“真理”,是事物的本质,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永恒性,所以真面目,蜡烛和精华就是一组关联词,也是与“快乐”这个关键词所联系的一组词,它们即是“我”快乐产生的缘由。且“我终于能够承认”中的“终于”又与全诗第一句中的“早已(厌倦)”形成呼应,说明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压抑后所得到的释放与醒悟,又进一步加重我“快乐”的程度。诗人将这种精华与本质比做蜡烛,而不是其他物品,我觉得是因为蜡烛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即火光和照明,但为什么要利用和强调这种特性,我们又可以从第三节找到答案。

第三节同样可以以关键词来进行分析。这一节中出现了题目中的“山间”,同时还有与“山间”相伴随的“行走”,以及前一节已经出现过的“快乐”。本节最后两句分别出现了两个“山间”,而且都在其前面加上了一个形容词。第一个是“半夜的山间”,第二个是“漆黑的山间”,这两个形容词有着类似的属性和特点,那就是黑暗、寂静。且山间又是一个原始和自然的环境,“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更突显出一种危险与未知的气息。诗人描述他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不安又黑暗的环境中,还强调了是独自一人“行走”,行走这个动作在这里和黑暗寂静的山间形成一种对比,动静结合,人与环境之间又形成一种互相对峙的张力。那诗人是怎么行走在这样一种危险环境中的状态呢?他是“仍然能看清道路”,从中间“安全通过”。最后一句诗人再一次发出既像感叹又像判断的陈述语句“我快乐”,快乐的原因也再一次以冒号引出,即“因为我没有火把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这一句其实是对前一句(我行走在)的复述和总结,并且强调了“没有火把”,“火把”这个词的属性恰好与第二节中的“蜡烛”相类似,都是火光且都能照明。这也就间接解释了为什么诗人要将“精华”比做“蜡烛”,正是因为诗人能够看到事物深处谁也无法盗走的蜡烛,所以他即便没有火把,也能够在漆黑的半夜山间看清道路悠然行走。其实本诗最主要的冲突对立,即诗人自身与复杂的外界之间的对立就存在于第三节中。山间所象征的外在环境是黑暗而危险的,可“我”状态却是悠然的,因为“我”看得见真理的“蜡烛”,所以我其实也拥有着光明。同时对于“道路”一词,诗人在一篇以“道路”为题的文章中也曾出现过这个意象,在那篇文章中诗人认为“道路”是源于我们自身,让我们前进与追赶,与自身命运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我能看清“道路”,其实也就是说明我掌握了我自身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所以就算身处黑暗也不会迷失。所以整个第三节中明与暗,行走与寂静,危险与安全,晦暗与清晰,紧张与放松这一个个的对比其实就是“我”与外界相对峙下所产生的种种张力。诗中两个句式相似的“我快乐”中的两个后半句既可以看做并列的快乐的原因,其实两者之间也有一种因果或是递进的关系,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看到了事物深处留下的蜡烛,所以我没有火把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在黑夜山间行走这样一个场景,也由于这个抽象性的前提而更被证明是一种诗人想象中的意象,诗人是将一种抽象的状态用具体实际的场景描绘出来,也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张力。

这三个小节中第一节是对外界,尤其是一种文学积弊的否定与批判,第二节是诗人对自我精神品格深刻的自省与自励,而第三节则是描写诗人自我精神与外界的对立状态,在这中对立中“我”是不受影响、自在悠然的,有着自己的方向与信念,由此突出地体现和强调了诗人对自我精神品格的肯定与自信,而对于山间,即外界,却将其描述为黑暗而危险,由此就构成了自我的肯定和对外界的否定的情感张力。我认为全诗既是诗人对于自己掌握真理与方向所产生的快乐,和自我肯定、激励的情绪的抒发,也是一种面向外界表明自己已“不需要火把”的宣言。

周梦琳:

诗歌的情感倾向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自己,它更便于直接表达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更是他对自己的自勉自励。“浮夸”“纵欲”“形容术”是那些人情之间的虚假,欲望的过度放纵,所有那些空洞虚伪的掩饰,诗人内心对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是相当厌倦的。“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这句话出自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我是个俗气到顶点的人,思想简单,不会拐弯抹角,见到什么是什么,不会隐瞒,见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一种感情的热烈表达,眼前之物皆是心中之景。但这首诗中,诗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却是一种历经虚假与浮躁的侵扰后,依旧能淡然处世,窥见事物本来面目的真情表达。一个情感热烈耽于表象,一个洒脱淡然回归本真,二者的情感不分孰优孰劣,但这首诗中诗人看尽虚无之后,得见其“庐山真面”的欣喜之情却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由表层逐渐递进,开始由现象到本质,诗人把事物的精华比作“一株小小的蜡烛”,蜡烛虽小,却能指引着诗人拨开层层迷雾虚幻,不至迷失本真。从情感层面来讲,这是诗人内心快乐的延续,他没有迷失自我,仍能保持内心的洁净与独立。从哲学层面来讲,诗人的思绪由感性回归到理性。诗人不再赘述自己怎样怎样,而强调本真从不会改变,这是诗人对事物对自我的一种理性审视。

第三部分由物及人,再度由理性到感性,但这种感性却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升华了的感性。在这半明半灭的夜晚,光明与黑暗并存,一切丑恶和罪孽都被放大,稍不留神,等待诗人的便是无尽的陷阱和深渊。这段路注定了有许多艰难险阻,正如同诗人所处的环境,随时都可能被欲望和虚无裹挟。但诗人用“悠然”一词,表明自己即使没有火把,也能在山间行走,这更有一种对自我精神品格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不会沉迷在这些“浮夸”“纵欲”“形容术”当中。能够照亮诗人前行,不会迷失自我的从来都不是火把,而是诗人内心那株小小的追求本真的蜡烛。

两个“快乐”,包含的情感是一致的,但思想深度上是层层递进的。从能够看见事物本质的快乐到能够保持自己本真的快乐,诗人用自然的笔调表达了对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学术积弊的透辟讽刺,以及对自我精神品格深刻的自省自励。

程一身老师:

我们上一节课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好,发言非常精彩,发言的同学肯定认真准备了,肯定都有发言稿。尤其是项玥同学的发言非常好,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非常精彩的评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下面我来谈一谈这个作品。

这个作品,我想不到大家谈的这么好。因为这个作品是非常难谈的,它需要一种洞察力。因为这个作品本身就有一种洞察力,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洞察力就很难谈好。这个作品我认为首先应该界定为一个精神自传,就是一篇精神自传。这个精神自传里面体现了一种洞察力,体现了一种智慧,这是一首非常有智慧的诗歌。我们知道智慧这个东西是很难达到的。我们可能有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就是非常优雅、从容地面对世界的一切,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不是一种手足无措、茫然无措、不知所措的感觉,而是面对什么问题都能够应之以道,都能够很好地解决它、处理它,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人生处世之道。这个作品我在读的时候,我就想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实我觉得这个作品表达的东西接近于《逍遥游》里面表达的那种智慧,是一种处世的高远的、超然的态度,对不对?如果你读过《逍遥游》的话,再对照这首诗,它确实有一种呼应的地方、相通的地方。这是我跟大家讲的两点,这是一首精神自传,富有智慧的诗歌,这是对它的一个界定。

我现在讲一讲这个作品的结构是什么。刚才大家讲关键词讲的非常好,分析的非常细致。这个作品我们从结构上应该怎么来分析呢?我前面给大家说过,一个作品的结构首先要确定是写人物的关系还是写人人的关系,是人称结构还是人物结构。这个作品一看,我们就知道它是写人物结构的。它的基本结构是人和物,不是人和人。既然是人物关系,它就是人物结构。人就是“我”,物是什么呢?物就是世界的万物。那么,在万物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么?我们看一看这首诗写了哪些物啊。这篇作品写了这样一些物:山、水、山间,主要是这样几个物,还有一个是概括性的,就是“每一个事物”。那么,说明这个作品就是写“我”与物关系的一个作品,它的结构就是“我”与物的结构。我强调一下,山和水是万物的代表,是每一个事物的代表。每一个事物是一个总称,或者是一个泛指。那么,这个作品写的就是“我”对物的态度。“我”是如何面对物的,如何处理物的,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山水等物显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存在,山间是什么东西呢?它既不是一个山,也不是一个水,它是一个山间。表面上来看,山间不是山,是跟山有关的东西。所以这个词有一种异质性。山间是指两个山之间或者多个山之间,这是一种关联,物与物的关系,山间可以说是山与山的关系,对吧?它是山中间的那个东西。这个“间”是个虚词,它是很有意味的一个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词刚才有同学解读成世间,这个解读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就是我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隐喻,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一个隐喻。山间就是世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间,“间”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们要重点分析一下。我前面给大家讲过虚实结合,这个“山间”基本上相当于虚实结合。这个“山”是实物,这个“间”呢,是两个实物之间的空隙,这个特别有意思,对不对?你想一想,两个事物是实的,但是事物之间的空隙是空的,是虚的。这个虚的跟实的结合在一起,你不能说它是完全虚的,它是一个虚实结合体。我们说这个世界为什么复杂?为什么强调智慧?智慧就是我们处理事物的时候的一种从容、优雅的态度,一种非常精妙的处理方式。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达不到这样的一种智慧的程度呢?主要是因为对事物的认识不够。那么,事物的复杂性,我认为从“山间”这个词就体现出来了。刚才说了,“山间”这个词既有实也有虚,是实物中的虚,是一个异质事物的结合体。这就表明了事物的复杂性,我认为这是体现事物复杂性的一个词。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引申成世间,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人生的目的,比如说常常是很困惑的、很无措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周围环境认识不足,当然也是对自己认识不足。

这里面有句话我刚才没有说,现在可以说一说。“见你当然是你”,这个“你”肯定不是物,肯定是个人。也就是说我见你肯定是人际关系,跟前面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不一样。“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一个人物关系,“见你当然是你”,这是这个作品出现的唯一的人际关系,这个人际关系可以放在世间这样一个隐喻当中去处理。就是把山间比喻成世间,或者比喻成人间,人间就是人际嘛,对不对?“见你当然是你”,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古希腊有句名言叫“认识你自己”,我们说识人之术是非常难的,你认识你身边的人吗?你知道他是一个什么人吗?我们可能不是真正了解这个人,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他的表面,他的内在、他的本质是什么样子,我们不一定清楚。“见你当然是你”就意味着对你了解的非常清楚,非常透彻,非常完全,就是一种清晰的把握。那么,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只有认识了别人,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不对?你想一想,这个识人之术,认识别人的真实的面目,跟认识自己的真实的面目是一个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我的发挥,但也可能不是,可能是这个作品里面包含的一部分。就是说我们真正认识到别人了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认识别人是认识自己的一个前提,因为别人是一个参照,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别人的真面目,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真面目,是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个作品不仅是写人物关系的,也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这个人与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简单,但你不能说没有。所以我们说山间和人间是一种呼应。“见你当然是你”写的是我与你的关系,这个“你”是一种泛指,不是特指某一个人,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山间”这个词源于“见山是山”,“见你当然是你”这两部分的复合体、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刚才有同学解释为世间,是非常准确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作品写的是作者的处世之道,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方法,是这样的一个作品。这是我对这个作品的结构的一个解读,这个结构就是“我”与山间的关系,不是“我”与山的关系,这个大家注意啊。我刚才对“山间”这个词的含义、虚实结合的情况做了一个分析,这个作品里面写到了物的复杂性,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物本身很复杂,但是物与物的关系更复杂。只有掌握了物之道,才能从容、自如地把问题解开。我们的处事之道也是这样的,你只有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从容地应付外界的变化。所以我们首先搞清这个作品的结构,写的是“我”与山间的关系,山间是世间的一个隐喻。因为世间是非常复杂的存在,面对这种复杂的存在,能够从容应付,才能表明“我”的智慧,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基本的理解。这是我讲的第一点,这个作品的基本结构,我们要把握住。

第二点呢,我来讲一讲这个作品的这样一个问题吧,物的复杂性这个问题。物的复杂性其实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的隐秘性。物为什么复杂呢?因为它的真面目是隐秘的。隐秘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一眼看清楚,我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个表象,这个表象可能不是它的本质,可能是一种假象。我们都知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对禅宗里面的一句话的改写。禅宗里面说看事物有三种层次或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第二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个层面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明了事物的复杂性。我们认识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我们看的可能是个表面,所以看山只是山。后来我们看山不是山了,这说明什么?这是因为从山当中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加入了一些主观的东西。我们可以说把它主观化了,诗中说的形容术,可能跟这就有关系了,对不对?就是说,我们把它形容成别的事物了,比喻成别的事物了,把它改变了,看山不是山了。山就像一个什么东西,就像一条龙这样的,我们就可能想到这样的一个东西。这就是第二个层面“看山不是山”。如果用黑格尔的逻辑来讲,这就是一正一反,对吧?这个“看山只是山”是正,“看山不是山”是反,然后“看山还是山”就是合,正反合嘛,还是回归到事物本身。但是我们要知道“看山还是山”,这已经不“只是山”了。他对这个事物已经理解的比较透彻了,比较完整了。他已经清除了第二阶段的那个主观的部分,同时也抛弃了第一阶段的那种肤浅的认知。所以他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这样对物的认知既是内在的,又清除了主观的成分,所以看山还是山。我们从这样一个禅宗的描述里面可以看出事物有复杂性,从表面到主观到客观层面这样一个过程。那么这样一个禅宗的境界被拿过来放在这里,它既没有“只”,也没有“不”,也没有“还”,这三个词都去掉了,它直接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其实就相当于第三个层面,对不对?就相当于禅宗里面说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第三个层面。所以我觉得从这里可以看出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它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经过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终于搞清了事物的真相,这就是认知事物的难度,复杂性。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复杂性,一个难度呢?因为事物的本质很隐蔽,这个隐蔽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看作者是怎么理解的啊,作者的理解是“在每一个事物的最深处,确实有一株小小的蜡烛”。“蜡烛”是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事物的秘密或者本质,真相,或者用诗的表述,精华。作者强调“那是事物故意扣留下来的”,为什么说是“故意扣留下来的”呢?说明事物的秘密是掩藏很深的,“故意扣留下来”是不让人轻易发觉的意思。所以我们看一个物的时候,不管你看一个什么物啊,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它内在的东西是很难发现的。这也是一种拟人的修辞啊,“故意扣留”的秘密是我们很难一眼窥见的。我们需要反复地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才能够真正洞察到事物的内部,因为事物的内部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我们通常看不到里面,只能看得到外面。从看到外面到看到里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看不到里面。那么,这个作者看到了里面,看到了最深处,看到了它的本质,真面目。所以我认为“故意扣留”写出了认识事物的难度,也就是事物的复杂性与隐秘性。这个“蜡烛”刚才大家也说了,它是一种发光的东西,在这里它是事物的秘密,是事物真相,它代表的是这个意思。只有明眼人才能够看到这样明亮的蜡烛,事物内部隐藏的东西,才能看到内部的秘密和真相。眼睛不明亮的人是看不到的,对不对?这是我跟大家讲的单个物,每一个物的秘密或者复杂性,它的认知困难的问题。这个认知的困难和我们刚才讲的智慧就构成了一种关联,只有我们破解了物的难题,认识了物的难度,我们才能够称之为有智慧。如果我们没有认识物或者只是认识物的表面和假象,那么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有智慧的一个人,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对物的认知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就是对物的表达。在对物认知以后,我们能否把它准确表达出来,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个作者是一个写作者或者说是一个作家。那么,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认识物,准确地认识物,完整地把握物。在把握物的基础上,他应该把物准确地传达出来,怎样传达呢?“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形容术”,我觉得这里面包含了一种双重的东西。因为三个词并列,浮夸,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浮夸”跟“形容术”这两个词都可以跟写作发生关联。因为形容术就是在写物的时候堆积很多形容词,用很多的形容词来展现它。其实,这可能把物的本质给遮蔽了,没有把物给说清楚,所以真正写物的时候不需要形容术,我们需要准确的、精确的把物给呈现出来,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看山是山”,不需要形容词,不是绿色的、绵延的、无穷无尽的山,加了很多形容词,不需要。所以,从“浮夸”、“形容术”这两个词来看,跟写作是有关系的两个词,表明了这个作者对呈现物描述物的一种态度。至于“纵欲”这个词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这个人生态度对自己的身体是不利的,是不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厌倦了这个,说明走上了智慧,变得智慧了。这里写出了从普通人变成智慧的人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过去“我”也是一个纵欲的人,也是一个写作不准确的一个人,但是经过这样一种修炼,慢慢懂得了这样一种正确对待自己的方式,正确对待写作的方式。怎样是正确的呢?就是废弃那种浮夸的、纵欲的、形容术的那种生活写作方式,走向健康的生活与写作。可以说,这个作品一开始就是一个转变,把智慧放在一个转变的过程当中呈现出来,而不是说“我”天生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就增强了这个作品的张力感,对不对?结合刚才说的“见你当然是你”,可以说这里的意思是“做人就要做我”,做坚定的我、理想的我,厌倦那三个东西达到了自我的战胜,让自己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当然,这是我的发挥,仅供大家参考。

这里“我”已经从早期的不健康的、不智慧的生活转向了智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生活。最后一部分其实跟这一部分呼应起来了。如果说前面是个转折性的描述的话,后面这一部分,就是“我”行走在半夜的山间这里,就是一个完成性的展现。厌倦也随之转换成双重快乐。最后这一部分给大家展现的是什么呢?诗中用“半夜”限定“山间”,为什么强调半夜呢?除了漆黑之外,半夜可能有这样一个含义,不妨发挥一下。“我”是一个写作者,写作者可能夜间工作的比较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个半夜是不是跟写作者身份有关系,大家思考一下。然后这个山间,其实就是人间、世间。这是最能体现出作者智慧的一个部分。那么这个作者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说有三个方向,刚才有同学讲了,左边、右边和中间,这三个方向。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中间是安全。我上一次给大家讲罗大佑那个作品的时候,曾经给大家说过一个意思,在罗大佑的《爱人同志》里面讲到“分不清左右”。左右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边,其实是有政治含义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方位,对不对?但是这种方位往往跟激进与保守联系在一起。左派一般是激进的、冒险的,右派一般是保守的、落伍的。那么,这里“我”否定了左边,否定了右边,左右都给否定了,“我”走的是中间的道路。中间的道路是什么呢?是一种平衡之道,这是智慧的体现,就是孔子所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个中庸之道被孔子推崇为至高之道,极高明的道,不偏激、不极端这样一种态度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健全的。我认为这里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就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而是居中平衡。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非常智慧的处世之道。这可能是最能体现作者处世之道的一部分。当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也能体现出作者的智慧,一眼把事物的真相洞察到。但是这里我觉得更能体现作者的智慧,为什么呢?这里有选择性,“我”的道路是可选择的。那么,在这种可选择当中,“我”选的是最稳健的一种道路去走,而不是选择那种片面的道路。我们如果把山间比喻成世间的话,这个道路肯定就是人生的道路,肯定就是写作的道路,肯定就是文化的道路,你要这样去理解。就是说它是个隐喻,它也是写实。这个作品非常巧妙的地方就是把写实和隐喻融为一体,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它的智慧,表达的智慧。在此基础上,作者表达这个快乐程度更强,前一个快乐是对物的真相洞悉的快乐,这个快乐是一种从容悠然的处世之道的快乐。就是说,不管世界多么复杂,我都能从容应对。“我”已不需要火把的照明,因为“我”是智慧的,内心是明亮的。“我”可以把世间的迷完全破解,这个世界任我行,我怎么走都是对的,就像解牛的庖丁一样达到了高度的自由。这是非常能够体现作者智慧的地方。悠然行走在漆黑的山间,就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也知道该怎么走,很清醒,很从容,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作品写的是很复杂的东西,我认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我们有些同学的解读非常深刻,很内在,把这个作品深层次的东西解读出来了,这是我非常佩服的。

这个作品确实像同学讲的,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也是作者的精神自传,在这个自传当中体现了作者的智慧。这个智慧不是天然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摸索以后形成的。这是我给大家做的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吧。基本的东西是这样的,其他的大家可以发挥,刚才有同学讲到王小波的那段话,确实构成了一种互文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作品。因为这个作者对王小波作品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觉得王小波的那段话,确实构成了作者在这个作品中否定的一种倾向。

广元诗人方阵:敬文东《山间》

敬文东《山间》课堂讨论录音整理稿

 ◎程一身

敬文东的简介:男,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山间》课堂讨论录音整理稿

2021年10月20日

整理者:周湘莲

《山间》

作者:敬文东

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

形容术。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你当然是你。

我快乐:因为我窥见了

事物的真面目。我终于能够承认:

在每一个事物的最深处

确实有一株小小的

蜡烛。那是事物故意扣留下来的

精华。没有谁能够盗走。

我行走在半夜的山间,仍然

能看清道路:左边是陷阱

右边是悬崖,只有中间可以安全通过。

我快乐:因为没有火把我也能在

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

杨云:

诗性与哲学

——《山间》文学评论

诗与哲学之争持续了很多年,我这里探讨的其实是《山间》这首现代诗歌的知识与想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显现为感性形象,实际上也是人通过改造万物,复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实现自我心灵满足的过程,因而显现了理念的感性形象,也就是美。《山间》就是诗人用外界环境来表现自己的心灵世界。私以为这是作者否定外界,回归本心,回归本质之作。“浮夸”“纵欲”和“形容术”这三个字写全了所有的虚伪之态:浮夸指表演,自我戏剧化的欺骗性地逃避现实问题,用想象和幻想给自己另造一种现实。纵欲指沉浸,用一种极端的情绪掩盖现实、回避现实。形容术是言不由衷,用华丽撑着腐烂的现实。而在这种氛围下,诗人选择了回归,他厌倦了虚伪,他渴望本真并从自己做起。在这时他看到世界是: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了。私以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发现了事物的本质。“窥”这个字体现出一种窃喜,因为发现了世人不常发现之物,诗人在复杂的修饰中看到了内核,并且内心也发生转变。他终于承认了,“终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同物之境”中物我两忘,我设身于物而分享其生命,人情和物理相渗透而我不觉其渗透。你和我构成了视角的对立,像是谈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叙述情感做铺垫。

文中有两处我快乐,这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描写,我认为这是诗人开悟程度的递进。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这是从简单到复杂,诗人能抹去事物的修饰看到本质。因为没有火把我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这是从复杂到简单,半夜是晚上12点,是夜晚与白天的交界处,半真半假最危险,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只有中间可以安全通过。在这种令人劳神的分辨中,诗人明白了,他不在乎这些万物了,不在乎也就不担心了,从而获得了真正的精神自由。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了。私以为这时候这是一种无我之境,作者不直接描写自己的感情,也不描写山如何、水如何、你如何,而是以一种类似直接的心理描写来叙述。山的所见者是“我”,水的所见者是“我”,你的所见者还是“我”,这是见者之所见的“物”。作者没写自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忘我,物我对峙,人情和物理相遇,默然相契,骨子里它们虽是欣合,而表面上,却仍是两回事。

蜡烛与火把两个意象的对立,代表了诗人的成长,从一株小小的蜡烛到火把再到没有火把,由多而广转向了少而精。

这首诗的哲理意味便是大道至简,返朴归真。作者以他自己的感受为例,自我审视,直观不可描述的外物用想象赋予它感情,让读者能信服。作者以主观的感情表现出一个客观的道理,是理性与感性的融合。感性的形式可以使诗歌的表达更有力,文以载道,诗歌也可以用感情来说明道理。

谭一凡:

诗歌当中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隐喻。

山间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它是诗歌的题目,山是它的核心语素,两次出现山,两次出现山间,而山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漆黑的山间,另外一个是半夜的山间,它们都突出了一个特点,便是黑,第二个特点是路很多,在诗歌中提到了三条路,左边的路,右边的路和中间的路,提到的那三条路,它们的含义是外界的诱惑,是种种欲望,这也呼应了诗歌开头所提到的纵欲。而诗人不仅看透了欲望,欲望是陷阱是悬崖峭壁,并在其中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规避欲望。

诗歌当中另外一个关键词是蜡烛,蜡烛同样也是个重要的隐喻,它隐喻着内心最本真最纯粹的初衷,蜡烛的隐喻当中又包含着两个对比。作者用精华来解释蜡烛,其实在其中包含着一个对比,那便是精华和浮夸与形容术的对比,它们是虚伪的修饰,象征着华而不实空无一物。而蜡烛那就是能够给人带来光和热的东西,它隐喻着理想的光明和初心,不受外界世俗干扰的初衷与本心,所以诗人说别人是无法盗取它的。蜡烛的光和下文当中提到的半夜的山间和漆黑的山间,一边是明亮的蜡烛,一边是黑夜的山间,形成了一种明暗的对比。这也是诗歌当中反复提及的诗人快乐的缘由所在,那便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初衷并且选择坚守他,所以他才在漆黑的山间无所畏惧,悠然行走。

向怡萍:

诗歌里体现的人生境界

我将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始部分到见你当然是你,这里是总领全文,首先道出了作者的心理和人生哲理。而之后的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这里作者的语言采取了重复技巧,我见什么是什么的阶梯式句式构造,使作者的感情进行了递进式表达,推迟高潮的到来,形成了一种一唱三叹情感咀嚼,也是诗歌里人生态度的逐渐递进,从认识到事情本质后依然回归于简单,仍旧见你是你,也就是禅宗里说的第三重境界。第二部分到没有谁能盗走。第三部分到最后完结。而后面的两段,我重点从“我快乐”这几个字出发。这重复出现两次的“快乐”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第二部分里的“我快乐”,是因为我可以窥见事物的最深处,即透过事物看到本质的快乐,一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状态。没有谁能够盗走,这里我们也可以发散到与开头部分的浮夸、纵欲和形容术相理解,我经历世间的冷暖浮沉一样坚守自己本心的蜡烛的快乐。这里阐述的便是处于人生第二重境界的角度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部分到最后完结。第三部分的我“我快乐”比之前的快乐又高了一层,我不仅看见事件的本质,并且在没有火把的情况下悠然行走,也就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透本质后依然回归自我,所以我快乐。最后一句“没有火把我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山间于是便进行了诗歌的含混处理,不只是现实的山间,更是我所生活的世间。

所以作者通过“我快乐”两个重复语言的运用,将我不同人生的境界逐渐阶梯式表现了出来,标题山间也暗喻为世间。

肖菁:

题目《山间》从本意来看就是两山之间,山中之意,根据整篇诗歌可以看出,是作者身处在世俗之中,无法摆脱,却又清醒的面对世俗。文中第一句“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形容术”中“厌倦”一词是核心,有着抛弃一切,厌烦一切的感觉,诗歌中两个“我快乐”更是对厌倦的阐释和对世俗的看透。

“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三个相似的肯定句,反复强调,有着可以洞悉一切的神秘感。所以对浮夸、纵欲和形容术是厌倦的,更是抛弃的。其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蕴含着禅宗的三重境界。

第一个“我快乐: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其中窥见有暗中觉察、看破的意思,诗人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其中事物最深处也即内心,诗人用“小小的”来修饰“蜡烛”,蜡烛虽小,却能照亮黑暗,有着巨大的能量,诗人以小来衬托蜡烛的伟大。“故意”一词把事物拟人化了,而“扣留”具有强制性,两者结合,强调事物的自主性行为,自动地掩盖精华和蜡烛。

第二个“我快乐:因为没有火把我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作者身处黑暗,却能清楚的看清前方的道路,即使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两面绝境,也能看见中间有道路,因为作者已经看透一切,放下一切,心中无杂念,所以就算没有火把,也能悠然行走。这里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重境界。

唐澜:

这是一首拨开云雾见光亮、历经世事规则后返璞归真的一首诗。

首先,是第一人称的角度。这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少了旁敲侧击。无论是否是诗人自身经历过,但以“我”之口所描述的就像是诗人真的经历过。无论是心理刻画还是环境描写都给读者带来感同身受和身临其境。

纵观整首诗,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是“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山和水并非是山水本身,诗人的心境也并非小孩般的童真;山和水也不是被覆盖于浮夸、纵欲和形容术下的尘世间的种种诱惑,不是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山水;山和水是一种心境,对过去经历的种种后的一种清醒,是洞察人间世事后的一种豁达。所以,诗人在“见你是你”中加了一个“当然”。因为“我”经历过太多,不再执着于会让我迷失方向的诱惑,不再沉迷于浮夸、纵欲和形容术。那么,见到了你就理所当然的,也仅仅是你而已。

重复写“我快乐”。诗人两次写我快乐,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他还带有小小的骄傲,所以他要强调,他拨开了迷雾,了解到了世事的真面目,所以他是真的身心愉悦。诗人的情绪不断转变。“窥见”,一般词典中的意思是:暗中看出或察觉到。“窥见”不是发现,是暗中看出,这个词似乎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察觉到事物真面目的一种小小的骄傲。诗人又说“我终于能过承认”,这里“终于”一词又把情绪变低了,说明诗人承认的过程是艰辛困苦的。诗人又说“每一个事物的最深处确实有一株小小的蜡烛”,“确实”一词意为确切信实,真正。所以诗人是在证实,态度又变得坚定。“那是事物故意扣留下的精华”,“扣留”一般词典中解释为:用强制手段把人或财物留住不放。诗人却说“故意扣留”也就是说这是事物有意留下的,是有目的的。“没有谁能盗走”,为什么不用“偷走”而用“盗走”呢?“盗”字自带一种强盗的意味。诗人的意思或许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存在的价值,在其本身之上或许被尘世间的人添加上了无数的形容词,都被赋予新的含义,但事物本身故意留下来的东西,是精华,是谁都没有办法夺走的。

第二次诗人说“我快乐”。他说他快乐的理由是:即使没有火把他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结合前面,诗人是半夜行走在山间的,但他却仍然能看得清道路,他知道哪边是陷阱,哪边又是悬崖。但是,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悠然行走,想必一定是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一种过程的,而这个过程一定是万分辛苦的。“悠然”是一个会让人联想到轻松的词汇,它的一般意思为:安闲,闲适的样子。在漆黑的没有光亮的山间,诗人却能够特别轻松的走路,如同天光大亮的白天。“悠然”一词其实也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心态,一种超脱于俗世,一种洒脱、超然。

开头是作者的现在,两次写“我快乐”表面上是写快乐的理由,其实也是诗人对过去被尘世间的虚伪、浮夸和各种形容术所羁绊的一种回忆,此处构成一个张力。

项玥:

我认为这首诗所表现最突出也最为中心的,就是诗人对自身精神境界的深刻省察后的醒悟与自我释放,和对外界复杂环境的否定所形成的情感张力。

首先分析诗人的自我是如何体现,以及外部环境在诗中是以什么象征的。从这首诗的人称来看,全诗几乎每一句都是以“我”开头的,或是叙说我的感悟,或是表达我的感受,或是形容我的处境与状态,所以很明显这是一首诗人完全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与角度,表达自身思想与情感的诗,强调的是诗人的自我意识。而与诗人的自我相对的就是外界,即诗歌题目中就已经出现的“山间”。山间是一个地点词,但同时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意象词。为什么是山间而不是山顶或者山脚?我觉得因为在山间这个位置,人是被山的环境所包围的,人与环境更加呈现出一种融合又对峙的状态。而且山间的环境从地理上来说也更加的错综复杂,前路也是不明晰的。所以作为意象的话它一可以代表一种自然静谧之境,二是一种与世相隔之境,三是一种地形崎岖容易迷失之境,由此我认为“山间”既有可能是诗人实际所在的位置,也有可能是诗人所处的一种隐喻性的,虚写的外界环境。

接下来具体分析诗人自我肯定的原因依据以及对外界否定的体现。首先我认为可以将诗歌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为前三句,第二节为第四句(我快乐:因为我窥见)至第七句(没有谁能够盗走),第三节为第八句(我行走)至第十句(我快乐因为没有火把)。第一节中,第一句其实就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外界否定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就是诗人所否定的具体对象,即“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形容术”中的“浮夸,纵欲和形容术”,“厌倦”一词非常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情感与态度。但这三个名词具体是指哪一方面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句得知:“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其实这两句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是对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中一段句子的化用,原句是“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诗人特意将这段句子引用进来并进行了改编,两段文字对比,一个简短朴素,一个浪漫夸张,王小波这段文字刚好就成为了与诗人所否定的“浮夸,纵欲和形容术”相对应的具体而又典型的示例。诗人的改写,在“是你”前还加上了一个副词“当然”,有一种理所应当的语气,暗显出诗人对于这种形容夸张的文风的讽刺,可以说是诗人个人对于一些学术积弊的批判与否定,也可以是对以此为代表的虚浮世俗的否定。

而在诗歌的后面两节则可以以几个关键词作为线索进行串联分析。第一个关键词是“快乐”,分别在第二节的第一句和诗歌的最后一句各出现了一次。第二节中的第一句就出现了“快乐”,而且诗人是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表达“我快乐”,是对自身情绪与状态的清楚认知,与第一节第一句中的“厌倦”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从这一节开始,诗人开始从对外界的否定转向对自身状态的省察,并且情感也发生了鲜明的转变。“我快乐”这样一个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后是一个冒号,冒号后交代出诗人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这里用的是“窥见”,说明诗人认为这是一个隐秘的、且是他独享的发现,既说明了快乐的另一种原因也加重了快乐的程度。而“真面目”究竟是指什么,诗人又以下面的三句表明。在此节第二句中出现了一个指代实物的词,就是“蜡烛”,这是一个隐喻,诗人是将事物最深处留下来的“精华”比喻成蜡烛,以实物比喻抽象事物,突显了虚实结合。诗人这里对精华,即蜡烛的形容是“事物最深处的”“没有谁能够盗走”,说明这个精华其实就是“真理”,是事物的本质,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永恒性,所以真面目,蜡烛和精华就是一组关联词,也是与“快乐”这个关键词所联系的一组词,它们即是“我”快乐产生的缘由。且“我终于能够承认”中的“终于”又与全诗第一句中的“早已(厌倦)”形成呼应,说明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压抑后所得到的释放与醒悟,又进一步加重我“快乐”的程度。诗人将这种精华与本质比做蜡烛,而不是其他物品,我觉得是因为蜡烛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即火光和照明,但为什么要利用和强调这种特性,我们又可以从第三节找到答案。

第三节同样可以以关键词来进行分析。这一节中出现了题目中的“山间”,同时还有与“山间”相伴随的“行走”,以及前一节已经出现过的“快乐”。本节最后两句分别出现了两个“山间”,而且都在其前面加上了一个形容词。第一个是“半夜的山间”,第二个是“漆黑的山间”,这两个形容词有着类似的属性和特点,那就是黑暗、寂静。且山间又是一个原始和自然的环境,“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更突显出一种危险与未知的气息。诗人描述他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不安又黑暗的环境中,还强调了是独自一人“行走”,行走这个动作在这里和黑暗寂静的山间形成一种对比,动静结合,人与环境之间又形成一种互相对峙的张力。那诗人是怎么行走在这样一种危险环境中的状态呢?他是“仍然能看清道路”,从中间“安全通过”。最后一句诗人再一次发出既像感叹又像判断的陈述语句“我快乐”,快乐的原因也再一次以冒号引出,即“因为我没有火把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这一句其实是对前一句(我行走在)的复述和总结,并且强调了“没有火把”,“火把”这个词的属性恰好与第二节中的“蜡烛”相类似,都是火光且都能照明。这也就间接解释了为什么诗人要将“精华”比做“蜡烛”,正是因为诗人能够看到事物深处谁也无法盗走的蜡烛,所以他即便没有火把,也能够在漆黑的半夜山间看清道路悠然行走。其实本诗最主要的冲突对立,即诗人自身与复杂的外界之间的对立就存在于第三节中。山间所象征的外在环境是黑暗而危险的,可“我”状态却是悠然的,因为“我”看得见真理的“蜡烛”,所以我其实也拥有着光明。同时对于“道路”一词,诗人在一篇以“道路”为题的文章中也曾出现过这个意象,在那篇文章中诗人认为“道路”是源于我们自身,让我们前进与追赶,与自身命运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我能看清“道路”,其实也就是说明我掌握了我自身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所以就算身处黑暗也不会迷失。所以整个第三节中明与暗,行走与寂静,危险与安全,晦暗与清晰,紧张与放松这一个个的对比其实就是“我”与外界相对峙下所产生的种种张力。诗中两个句式相似的“我快乐”中的两个后半句既可以看做并列的快乐的原因,其实两者之间也有一种因果或是递进的关系,因为我窥见了事物的真面目,看到了事物深处留下的蜡烛,所以我没有火把也能在漆黑的山间悠然行走。在黑夜山间行走这样一个场景,也由于这个抽象性的前提而更被证明是一种诗人想象中的意象,诗人是将一种抽象的状态用具体实际的场景描绘出来,也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张力。

这三个小节中第一节是对外界,尤其是一种文学积弊的否定与批判,第二节是诗人对自我精神品格深刻的自省与自励,而第三节则是描写诗人自我精神与外界的对立状态,在这中对立中“我”是不受影响、自在悠然的,有着自己的方向与信念,由此突出地体现和强调了诗人对自我精神品格的肯定与自信,而对于山间,即外界,却将其描述为黑暗而危险,由此就构成了自我的肯定和对外界的否定的情感张力。我认为全诗既是诗人对于自己掌握真理与方向所产生的快乐,和自我肯定、激励的情绪的抒发,也是一种面向外界表明自己已“不需要火把”的宣言。

周梦琳:

诗歌的情感倾向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自己,它更便于直接表达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更是他对自己的自勉自励。“浮夸”“纵欲”“形容术”是那些人情之间的虚假,欲望的过度放纵,所有那些空洞虚伪的掩饰,诗人内心对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是相当厌倦的。“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这句话出自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我是个俗气到顶点的人,思想简单,不会拐弯抹角,见到什么是什么,不会隐瞒,见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一种感情的热烈表达,眼前之物皆是心中之景。但这首诗中,诗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却是一种历经虚假与浮躁的侵扰后,依旧能淡然处世,窥见事物本来面目的真情表达。一个情感热烈耽于表象,一个洒脱淡然回归本真,二者的情感不分孰优孰劣,但这首诗中诗人看尽虚无之后,得见其“庐山真面”的欣喜之情却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由表层逐渐递进,开始由现象到本质,诗人把事物的精华比作“一株小小的蜡烛”,蜡烛虽小,却能指引着诗人拨开层层迷雾虚幻,不至迷失本真。从情感层面来讲,这是诗人内心快乐的延续,他没有迷失自我,仍能保持内心的洁净与独立。从哲学层面来讲,诗人的思绪由感性回归到理性。诗人不再赘述自己怎样怎样,而强调本真从不会改变,这是诗人对事物对自我的一种理性审视。

第三部分由物及人,再度由理性到感性,但这种感性却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升华了的感性。在这半明半灭的夜晚,光明与黑暗并存,一切丑恶和罪孽都被放大,稍不留神,等待诗人的便是无尽的陷阱和深渊。这段路注定了有许多艰难险阻,正如同诗人所处的环境,随时都可能被欲望和虚无裹挟。但诗人用“悠然”一词,表明自己即使没有火把,也能在山间行走,这更有一种对自我精神品格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不会沉迷在这些“浮夸”“纵欲”“形容术”当中。能够照亮诗人前行,不会迷失自我的从来都不是火把,而是诗人内心那株小小的追求本真的蜡烛。

两个“快乐”,包含的情感是一致的,但思想深度上是层层递进的。从能够看见事物本质的快乐到能够保持自己本真的快乐,诗人用自然的笔调表达了对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学术积弊的透辟讽刺,以及对自我精神品格深刻的自省自励。

程一身老师:

我们上一节课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好,发言非常精彩,发言的同学肯定认真准备了,肯定都有发言稿。尤其是项玥同学的发言非常好,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非常精彩的评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下面我来谈一谈这个作品。

这个作品,我想不到大家谈的这么好。因为这个作品是非常难谈的,它需要一种洞察力。因为这个作品本身就有一种洞察力,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洞察力就很难谈好。这个作品我认为首先应该界定为一个精神自传,就是一篇精神自传。这个精神自传里面体现了一种洞察力,体现了一种智慧,这是一首非常有智慧的诗歌。我们知道智慧这个东西是很难达到的。我们可能有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就是非常优雅、从容地面对世界的一切,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不是一种手足无措、茫然无措、不知所措的感觉,而是面对什么问题都能够应之以道,都能够很好地解决它、处理它,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人生处世之道。这个作品我在读的时候,我就想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实我觉得这个作品表达的东西接近于《逍遥游》里面表达的那种智慧,是一种处世的高远的、超然的态度,对不对?如果你读过《逍遥游》的话,再对照这首诗,它确实有一种呼应的地方、相通的地方。这是我跟大家讲的两点,这是一首精神自传,富有智慧的诗歌,这是对它的一个界定。

我现在讲一讲这个作品的结构是什么。刚才大家讲关键词讲的非常好,分析的非常细致。这个作品我们从结构上应该怎么来分析呢?我前面给大家说过,一个作品的结构首先要确定是写人物的关系还是写人人的关系,是人称结构还是人物结构。这个作品一看,我们就知道它是写人物结构的。它的基本结构是人和物,不是人和人。既然是人物关系,它就是人物结构。人就是“我”,物是什么呢?物就是世界的万物。那么,在万物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么?我们看一看这首诗写了哪些物啊。这篇作品写了这样一些物:山、水、山间,主要是这样几个物,还有一个是概括性的,就是“每一个事物”。那么,说明这个作品就是写“我”与物关系的一个作品,它的结构就是“我”与物的结构。我强调一下,山和水是万物的代表,是每一个事物的代表。每一个事物是一个总称,或者是一个泛指。那么,这个作品写的就是“我”对物的态度。“我”是如何面对物的,如何处理物的,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山水等物显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存在,山间是什么东西呢?它既不是一个山,也不是一个水,它是一个山间。表面上来看,山间不是山,是跟山有关的东西。所以这个词有一种异质性。山间是指两个山之间或者多个山之间,这是一种关联,物与物的关系,山间可以说是山与山的关系,对吧?它是山中间的那个东西。这个“间”是个虚词,它是很有意味的一个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词刚才有同学解读成世间,这个解读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就是我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隐喻,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一个隐喻。山间就是世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间,“间”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们要重点分析一下。我前面给大家讲过虚实结合,这个“山间”基本上相当于虚实结合。这个“山”是实物,这个“间”呢,是两个实物之间的空隙,这个特别有意思,对不对?你想一想,两个事物是实的,但是事物之间的空隙是空的,是虚的。这个虚的跟实的结合在一起,你不能说它是完全虚的,它是一个虚实结合体。我们说这个世界为什么复杂?为什么强调智慧?智慧就是我们处理事物的时候的一种从容、优雅的态度,一种非常精妙的处理方式。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达不到这样的一种智慧的程度呢?主要是因为对事物的认识不够。那么,事物的复杂性,我认为从“山间”这个词就体现出来了。刚才说了,“山间”这个词既有实也有虚,是实物中的虚,是一个异质事物的结合体。这就表明了事物的复杂性,我认为这是体现事物复杂性的一个词。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引申成世间,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人生的目的,比如说常常是很困惑的、很无措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周围环境认识不足,当然也是对自己认识不足。

这里面有句话我刚才没有说,现在可以说一说。“见你当然是你”,这个“你”肯定不是物,肯定是个人。也就是说我见你肯定是人际关系,跟前面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不一样。“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一个人物关系,“见你当然是你”,这是这个作品出现的唯一的人际关系,这个人际关系可以放在世间这样一个隐喻当中去处理。就是把山间比喻成世间,或者比喻成人间,人间就是人际嘛,对不对?“见你当然是你”,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古希腊有句名言叫“认识你自己”,我们说识人之术是非常难的,你认识你身边的人吗?你知道他是一个什么人吗?我们可能不是真正了解这个人,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他的表面,他的内在、他的本质是什么样子,我们不一定清楚。“见你当然是你”就意味着对你了解的非常清楚,非常透彻,非常完全,就是一种清晰的把握。那么,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只有认识了别人,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不对?你想一想,这个识人之术,认识别人的真实的面目,跟认识自己的真实的面目是一个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我的发挥,但也可能不是,可能是这个作品里面包含的一部分。就是说我们真正认识到别人了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认识别人是认识自己的一个前提,因为别人是一个参照,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别人的真面目,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真面目,是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个作品不仅是写人物关系的,也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这个人与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简单,但你不能说没有。所以我们说山间和人间是一种呼应。“见你当然是你”写的是我与你的关系,这个“你”是一种泛指,不是特指某一个人,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山间”这个词源于“见山是山”,“见你当然是你”这两部分的复合体、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刚才有同学解释为世间,是非常准确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作品写的是作者的处世之道,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方法,是这样的一个作品。这是我对这个作品的结构的一个解读,这个结构就是“我”与山间的关系,不是“我”与山的关系,这个大家注意啊。我刚才对“山间”这个词的含义、虚实结合的情况做了一个分析,这个作品里面写到了物的复杂性,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物本身很复杂,但是物与物的关系更复杂。只有掌握了物之道,才能从容、自如地把问题解开。我们的处事之道也是这样的,你只有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从容地应付外界的变化。所以我们首先搞清这个作品的结构,写的是“我”与山间的关系,山间是世间的一个隐喻。因为世间是非常复杂的存在,面对这种复杂的存在,能够从容应付,才能表明“我”的智慧,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基本的理解。这是我讲的第一点,这个作品的基本结构,我们要把握住。

第二点呢,我来讲一讲这个作品的这样一个问题吧,物的复杂性这个问题。物的复杂性其实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的隐秘性。物为什么复杂呢?因为它的真面目是隐秘的。隐秘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一眼看清楚,我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个表象,这个表象可能不是它的本质,可能是一种假象。我们都知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对禅宗里面的一句话的改写。禅宗里面说看事物有三种层次或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第二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个层面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明了事物的复杂性。我们认识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我们看的可能是个表面,所以看山只是山。后来我们看山不是山了,这说明什么?这是因为从山当中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加入了一些主观的东西。我们可以说把它主观化了,诗中说的形容术,可能跟这就有关系了,对不对?就是说,我们把它形容成别的事物了,比喻成别的事物了,把它改变了,看山不是山了。山就像一个什么东西,就像一条龙这样的,我们就可能想到这样的一个东西。这就是第二个层面“看山不是山”。如果用黑格尔的逻辑来讲,这就是一正一反,对吧?这个“看山只是山”是正,“看山不是山”是反,然后“看山还是山”就是合,正反合嘛,还是回归到事物本身。但是我们要知道“看山还是山”,这已经不“只是山”了。他对这个事物已经理解的比较透彻了,比较完整了。他已经清除了第二阶段的那个主观的部分,同时也抛弃了第一阶段的那种肤浅的认知。所以他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这样对物的认知既是内在的,又清除了主观的成分,所以看山还是山。我们从这样一个禅宗的描述里面可以看出事物有复杂性,从表面到主观到客观层面这样一个过程。那么这样一个禅宗的境界被拿过来放在这里,它既没有“只”,也没有“不”,也没有“还”,这三个词都去掉了,它直接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其实就相当于第三个层面,对不对?就相当于禅宗里面说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第三个层面。所以我觉得从这里可以看出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它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经过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终于搞清了事物的真相,这就是认知事物的难度,复杂性。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复杂性,一个难度呢?因为事物的本质很隐蔽,这个隐蔽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看作者是怎么理解的啊,作者的理解是“在每一个事物的最深处,确实有一株小小的蜡烛”。“蜡烛”是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事物的秘密或者本质,真相,或者用诗的表述,精华。作者强调“那是事物故意扣留下来的”,为什么说是“故意扣留下来的”呢?说明事物的秘密是掩藏很深的,“故意扣留下来”是不让人轻易发觉的意思。所以我们看一个物的时候,不管你看一个什么物啊,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它内在的东西是很难发现的。这也是一种拟人的修辞啊,“故意扣留”的秘密是我们很难一眼窥见的。我们需要反复地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才能够真正洞察到事物的内部,因为事物的内部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我们通常看不到里面,只能看得到外面。从看到外面到看到里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看不到里面。那么,这个作者看到了里面,看到了最深处,看到了它的本质,真面目。所以我认为“故意扣留”写出了认识事物的难度,也就是事物的复杂性与隐秘性。这个“蜡烛”刚才大家也说了,它是一种发光的东西,在这里它是事物的秘密,是事物真相,它代表的是这个意思。只有明眼人才能够看到这样明亮的蜡烛,事物内部隐藏的东西,才能看到内部的秘密和真相。眼睛不明亮的人是看不到的,对不对?这是我跟大家讲的单个物,每一个物的秘密或者复杂性,它的认知困难的问题。这个认知的困难和我们刚才讲的智慧就构成了一种关联,只有我们破解了物的难题,认识了物的难度,我们才能够称之为有智慧。如果我们没有认识物或者只是认识物的表面和假象,那么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有智慧的一个人,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对物的认知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就是对物的表达。在对物认知以后,我们能否把它准确表达出来,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个作者是一个写作者或者说是一个作家。那么,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认识物,准确地认识物,完整地把握物。在把握物的基础上,他应该把物准确地传达出来,怎样传达呢?“我早已厌倦了浮夸、纵欲和形容术”,我觉得这里面包含了一种双重的东西。因为三个词并列,浮夸,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浮夸”跟“形容术”这两个词都可以跟写作发生关联。因为形容术就是在写物的时候堆积很多形容词,用很多的形容词来展现它。其实,这可能把物的本质给遮蔽了,没有把物给说清楚,所以真正写物的时候不需要形容术,我们需要准确的、精确的把物给呈现出来,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看山是山”,不需要形容词,不是绿色的、绵延的、无穷无尽的山,加了很多形容词,不需要。所以,从“浮夸”、“形容术”这两个词来看,跟写作是有关系的两个词,表明了这个作者对呈现物描述物的一种态度。至于“纵欲”这个词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这个人生态度对自己的身体是不利的,是不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厌倦了这个,说明走上了智慧,变得智慧了。这里写出了从普通人变成智慧的人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过去“我”也是一个纵欲的人,也是一个写作不准确的一个人,但是经过这样一种修炼,慢慢懂得了这样一种正确对待自己的方式,正确对待写作的方式。怎样是正确的呢?就是废弃那种浮夸的、纵欲的、形容术的那种生活写作方式,走向健康的生活与写作。可以说,这个作品一开始就是一个转变,把智慧放在一个转变的过程当中呈现出来,而不是说“我”天生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就增强了这个作品的张力感,对不对?结合刚才说的“见你当然是你”,可以说这里的意思是“做人就要做我”,做坚定的我、理想的我,厌倦那三个东西达到了自我的战胜,让自己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当然,这是我的发挥,仅供大家参考。

这里“我”已经从早期的不健康的、不智慧的生活转向了智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生活。最后一部分其实跟这一部分呼应起来了。如果说前面是个转折性的描述的话,后面这一部分,就是“我”行走在半夜的山间这里,就是一个完成性的展现。厌倦也随之转换成双重快乐。最后这一部分给大家展现的是什么呢?诗中用“半夜”限定“山间”,为什么强调半夜呢?除了漆黑之外,半夜可能有这样一个含义,不妨发挥一下。“我”是一个写作者,写作者可能夜间工作的比较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个半夜是不是跟写作者身份有关系,大家思考一下。然后这个山间,其实就是人间、世间。这是最能体现出作者智慧的一个部分。那么这个作者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说有三个方向,刚才有同学讲了,左边、右边和中间,这三个方向。左边是陷阱,右边是悬崖,中间是安全。我上一次给大家讲罗大佑那个作品的时候,曾经给大家说过一个意思,在罗大佑的《爱人同志》里面讲到“分不清左右”。左右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边,其实是有政治含义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方位,对不对?但是这种方位往往跟激进与保守联系在一起。左派一般是激进的、冒险的,右派一般是保守的、落伍的。那么,这里“我”否定了左边,否定了右边,左右都给否定了,“我”走的是中间的道路。中间的道路是什么呢?是一种平衡之道,这是智慧的体现,就是孔子所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个中庸之道被孔子推崇为至高之道,极高明的道,不偏激、不极端这样一种态度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健全的。我认为这里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就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而是居中平衡。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非常智慧的处世之道。这可能是最能体现作者处世之道的一部分。当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你当然是你”也能体现出作者的智慧,一眼把事物的真相洞察到。但是这里我觉得更能体现作者的智慧,为什么呢?这里有选择性,“我”的道路是可选择的。那么,在这种可选择当中,“我”选的是最稳健的一种道路去走,而不是选择那种片面的道路。我们如果把山间比喻成世间的话,这个道路肯定就是人生的道路,肯定就是写作的道路,肯定就是文化的道路,你要这样去理解。就是说它是个隐喻,它也是写实。这个作品非常巧妙的地方就是把写实和隐喻融为一体,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它的智慧,表达的智慧。在此基础上,作者表达这个快乐程度更强,前一个快乐是对物的真相洞悉的快乐,这个快乐是一种从容悠然的处世之道的快乐。就是说,不管世界多么复杂,我都能从容应对。“我”已不需要火把的照明,因为“我”是智慧的,内心是明亮的。“我”可以把世间的迷完全破解,这个世界任我行,我怎么走都是对的,就像解牛的庖丁一样达到了高度的自由。这是非常能够体现作者智慧的地方。悠然行走在漆黑的山间,就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也知道该怎么走,很清醒,很从容,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作品写的是很复杂的东西,我认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我们有些同学的解读非常深刻,很内在,把这个作品深层次的东西解读出来了,这是我非常佩服的。

这个作品确实像同学讲的,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也是作者的精神自传,在这个自传当中体现了作者的智慧。这个智慧不是天然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摸索以后形成的。这是我给大家做的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吧。基本的东西是这样的,其他的大家可以发挥,刚才有同学讲到王小波的那段话,确实构成了一种互文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作品。因为这个作者对王小波作品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觉得王小波的那段话,确实构成了作者在这个作品中否定的一种倾向。

10首山行诗,美了眼,醉了心,愿读到的人都能被治愈

立秋已经过了,很多人期待初秋的第一缕凉风。

关于秋天,你脑海中蹦出的第一首唐诗是什么呢?

那当然是杜牧的《山行》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的时候,最适合去山里走一走了,火红的枫叶,澄黄的柿子,都让人欢喜。

古人也喜欢山行,写下不少山行的诗。

今天,诗词君分享10首经典的《山行》诗,诗人们在山中遇见了最美的风景。

最有趣的山行诗: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诗人在山中独行,初来乍到,说:青山不知道我姓啥,我呢,也不知道青山叫什么名字。

诗人把山当作人一样看待,青山不是死物,而像一个朋友。

飞来的白羽毛的鸟好像认识我们,既对着我,也对着青山叫了两三声。

人最怕寂寞。寂寞时,一声鸟鸣,一声兽吼,一阵水响声,一阵风声……都会让人舒眉展眼,心胸开阔。

这首小诗,非常别致有趣地表达了这种人性的需要。

最向往的山行诗: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山间真是佳境呀,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

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

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

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最绚丽的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次远山旅行。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片枫林,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

太喜欢了,杜牧停了下来,他要细细地来欣赏这一片秋日绚丽的枫林。

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最灵动的山行诗: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

道道飞泉从山上奔泻而下,风吹飘洒,恰似滴滴雨珠,多姿的春风又把蘼芜变成翠绿色,山间的田地水满秧针出,一路踏着夕阳听林中鹧鸪鸣叫。

全诗展现的是一幅春意盎然、有声有色的彩色画面:山间水田,绿水盈满,稻秧似针,勃然尖挺,破土而出;诗人陶醉其中,直至夕阳西下,鹧鸪催鸣,仍然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最幽寂的山行诗: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行

清·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图,诗人漫步山中,晴空下的树木,蓊郁苍翠,整个山野清幽静寂。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飘过。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游客到来,我一路走来只见到松花纷纷飘下而落满地。

日暮春深,无客游访,一路山行,杖落松花。

最实在的山行诗: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山行杂咏

清·袁枚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山路崎岖不平,山峰延绵不绝。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行。

此地山峰恰似热情的朋友,而“迎”与“送”衔接之紧,又生动逼真地写出诗人穿行于层峦迭嶂之中那应接不暇的感受。

全诗真切细致,新颖奇特,使人读后如身历其境。

最喜悦的山行诗: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深秋时节,霜降林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隐隐约约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山中人家还离得很远很远。

最真诚的山行诗: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诗人紧紧的拉住朋友,别走啊,还有更好的风景,你没看到呢!满满的诚意啊。

最感伤的山行诗: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此诗描写了暮秋时节,诗人独步山林时的所见所感。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

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

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描绘了暮秋的景色,突出了山林的空寂,也映衬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虚惆怅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最有乡土气息的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清·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前两句写布谷飞飞、白鹭扑扑,两种鸟类的活动都与春耕有关,表现了春天繁忙热闹的景象。

后两句写江南山乡的典型景色和农民放水备耕的图景,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对农事民生的关心。

全诗构思精巧,首尾相应,语言明快,格调清新,充满乡土气息。

这10首经典《山行》诗,有幽静的山景,有感伤的情绪,你更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