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亲人分别的心情短语(亲人分开的伤感句子说说心情说说心情)

亲人分别的心情短语(亲人分开的伤感句子说说心情说说心情)

本文目录一览:

父母学会放手离开,才是幸福新生活的开始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新闻,比如:

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常常发生争吵,表现叛逆;

父母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生气到入院;

父母代替孩子做高考志愿选择,要求孩子读哪个大学、学习哪个专业;

孩子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奋斗的理想而听从父母的要求,回到家乡做一份安排好的工作;

孩子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工作,天天在家啃老;

孩子跟别人谈恋爱或打算结婚,结果因为父母不同意而分手;

孩子结婚生了小孩,父母要求跟随一起生活,对孩子的家庭诸多干涉;

孩子不懂得如何处理跟伴侣之间的关系,凡事听从父母的意见,成为“妈宝男”、“妈宝女”;

……

以上种种,都是父母对孩子不放手、干涉孩子人生的常见的行为表现。

心理学家针对婴儿的研究发现,婴儿会有一种抓握反射的本能,放手这种动作并不是天生就会,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

抓住东西不放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手部动作会牵涉到许多心理活动。所以,要让人放手很难,人类需要“学会放手”。而这种放手,并不只是指手部动作,更是心理上的“放手”。

个体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抓住不放的便是自己的母亲,这个能为自己提供抚育、赖以生存的重要人物。

在心理上,母亲与孩子有着无法取代的联结和亲密的依恋关系。母亲也通过贴身倾情的抚养,为孩子提供哺育和保护,将孩子牢牢地抓住,不会轻易放手。

亲密的亲子关系有着高浓度的情感联结,因此,如果这种关系发生断裂,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丧失感,犹如丧失亲人一般,会产生强烈的哀痛、忧伤、恐惧、愤怒等情绪,也会进入一个哀悼过程。

在这个哀悼过程中,会经历不愿承认,到迸发混乱的情绪,再到接受现实,重新寻找和进行自我分离等阶段。

这个过程当然是痛苦而混乱的,也是很多人不愿去面对和接受的。但亲子之间的脱离和分化不可避免。

当孩子离开母亲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脱离父母。一直到他长大,进入青春期、成年期,都在不断地进行脱离。

在很多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是自己的一部分,也是属于自己的一个附属物,所以孩子不应该脱离自己,必须要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与其说父母控制孩子,不如说父母是在过度依赖孩子,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生活的唯一,将自己人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来承托自己的种种人生追求,弥补人生遗憾,因此无法接受孩子脱离自己,让自己失去希望。

当孩子长大离开时,父母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和重心,也会迷失自我,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价值感到迷茫和混乱。

现在有很多孩子离开家庭后的“空巢”老人,会产生抑郁空虚,生活也失去了秩序和意义,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长期被父母亲密关联甚至控制的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心理上也更依赖父母,无法真正成长。

即使他们的内心有脱离父母的渴望,也缺乏能力和勇气挣脱束缚,甚至会因为自己这种想法而感到愧疚无措,或是以压抑个性的讨好方式来获得父母的联结和认同。

父母跟孩子过度联结,没有适时放手,对孩子的纠缠干涉,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也会对双方关系造成伤害,让自己痛苦,也让孩子痛苦。

孩子对父母或是服从,失去自我,或是用激烈的方式进行抗争,导致关系破裂,甚至失去生命。这种情况自然是不愿发生的,所以父母需要学会放手,重新建立一种健康独立的亲子关系。

父母跟孩子脱离的过程,也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新挑战和新阶段。只有学会放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跟孩子进行分化,重新确立双方的独立身份,建立新的自我和身份认同,也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

瑞士心理学家维蕾娜·卡斯特的《学会放手》一书,针对父母如何对孩子放手、重新建立自我身份的问题进行了直接犀利的分析,并通过心理治疗案例和精神分析理论剖析了父母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真实需求,也是给父母们上了一堂学会与孩子分离的心理课。

父母与孩子进行分化,独立成长,是一个家庭的必经阶段。学会放手,这是一个很基本而简单,但却不容易做到的要求。这也是父母们需要学习的人生课。

退休人员感人离别发言,最是难忘工作情

亲爱的同事们,尊敬的领导,以及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大家好。我在此以感激和敬畏的心情,站在这里,向这个我服务了数十年的大家庭告别。

从青春的年华到如今的黄昏,我一直在这个单位里尽我所能,默默地付出,贡献我的一份力量。我在这里经历了无数的日夜,伴随着欢笑和泪水,得与失,挑战与成就。今天,我站在这里,心中充满了对这个大家庭的深深感激。

退休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可以悠然享受生活,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开始。但即便如此,我依旧会怀念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会怀念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子,怀念那些为共同的目标倾尽全力的时光。这些记忆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和不可替代的。

我在这里向每一位同事告别,感谢你们在我职业生涯中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曾经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我要特别感谢我的领导们,是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有机会在这个大家庭中成长和进步。

退休的门槛意味着我将要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我会怀念这里的一切,但我知道,生活的前方还有更多的美好等待我去发现。我将带着这里的一切,开启新的旅程。

最后,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感谢你们在我职业生涯中的陪伴和支持。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聚,分享生活的喜悦和幸福。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谢谢大家!

亲人的离开,是一生的潮湿

我以为我不去想,就可以不难过。但事实是我会在很多瞬间,想起那个人,那个我没见最后一面的亲人。

今天值班,本来很平淡的,却在“西北小强”的视频里恰遇自己的难过。看到小强表姐下车哭的一刹那,我也流泪了。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肆意哭泣,那种突然袭来的难过和悲伤,像一阵暴风雨席卷了整个我。

都说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风雨,而是一生的潮湿。这种潮湿会让你记得那种悲伤,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幻化成一场暴风雨,让人由内而外的湿透。

而后看似雨过天晴,不过依旧是潮湿的平常,累积到一定程度,在一个平常的瞬间又是一场暴风雨。周而复始,伴随一生,刻骨铭心。

没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像一根刺,横在心里。不会一直疼,但也不会被消纳。在偶然工作触及时让你疼的钻心。

她是我小姑,我没见到最后一面的亲人,年纪轻轻就离世的亲人。她的离开似乎终止了我的一个时代,一个我是孩子的时代,一个提醒我要理性面对死亡的时代。

她是我儿时的期待。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从小不被爷爷奶奶和其他姑姑喜欢,她是唯一爱我的姑姑,也是父亲这边真心对我好的长辈。

我在家人面前读过她写的情书,那个画面就像一幅画。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似懂非懂的识字,断断续续读着不完全认识的字,一边躲着她红着脸的追赶与抢夺。也许大家都忘了那封信的内容,但我能记那个场景一辈子。

她很胆小,结完婚有了孩子,还需要我们姐妹几个轮番陪着,所以去她家陪她变成了我们几个争抢的福利待遇。因为她会给我们用她不多的钱买时令水果,带我们去集市,买衣服、游玩。

她哼唱的歌是“是谁潮湿了我的心”“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小时候,她是我关于美的想象的化身。虽然在别人看来她不过是普通人,甚至还有点皮肤黑。

长大了,我依旧觉得她美,因为她的善良。那种不舍得为自己,却舍得为晚辈的传统女人的美。

时至今日,我依旧觉得她美,因为她美化了我的童年,甜蜜了我的童年。

我爱她,虽然我未曾去看过她,但她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