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歌颂民谣的句子简短(歌颂民谣的句子)

歌颂民谣的句子简短(歌颂民谣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志强诗句:金嗓高飙轻一亮.始知天籁在人间!七绝4:赞郭涛陕北民歌

《志强_七绝:听郭涛女士演唱陕北民歌有感》

<折腰体>

陕北淳风养玉颜,奇佳声线自潺潺。

金嗓高飙轻一亮,始知天籁在人间。

【地中山泰:邱志强 赞笔于2021年8月16日、下午6时_泰志】

《志强_七绝2首:信天游之陕北民歌.感题》

①新韵

近期狂热信天游,高亢之中亦见柔。

陕北直白情火辣,听闻每教醉心头。

②新韵

信天游荡自脱俗,黄土高腔震海湖。

触底柔情今复启,此心已被你征服。

【地中山泰:邱志强 触笔于2021年8月18日、早8时_泰志】

《志强_七绝:再次感题陕北民歌》

痴听黄土信天游,五内平添几许愁。

陕北情歌如烈酒,任谁喝了也蒙头。

【地中山泰:邱志强 痴作于2021年8月19日、上午11时_泰志】

《红楼梦》的几首民谣,贯穿了全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其中写了大量的诗词曲赋,同时也写了流行的民谣,如大家熟悉的《护官符》、有关贾芹的\"揭帖\"、周瑞家的从外面听来的\"歌儿\"。这三首民谣同其他诗词一样,被研究者所重视、所研究,但是却很少从\"民谣\"的角度加以评说。

从众多的研究著述看,《护官符》是被红学家们引用频率最多的一首,以其性质看属于\"民谣\"一类。小说第4回写贾雨村乱判葫芦案,新官上任三把火,竟要严惩打死人命的呆霸王薛蟠,正值关键时刻,门子掏出了一张\"护官符\",上面书写着: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四句民谣中隐含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姓氏,\"雪\",谐\"薛\"音。它的内容寓示着这四大家族的富贵豪华和权倾一方的势力。关于这首\"民谣\"的来历、作用,小说中通过贾雨村与门子的对话作了颇为生动形象的说明。

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

\"各省皆然\"四字,即是说各省都有一张这样的\"护官符\",只不过是把\"贾史王薛\"换成\"张王李赵\"或是\"赵钱孙李\"罢了。综观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护官符\"岂止是\"各省皆然\",可以说是\"历代历朝皆然\",\"各地皆然\",连七品县令要保住官爵和性命,也必须有一张\"护官符\",否则乌纱帽又能戴几日!一张\"护官符\",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红楼梦》中第二首\"民谣\",是第83回写四大家族的贾府日渐没落,大厦将倾之际,王熙凤向周瑞家的抱怨管家之难的时候,由周瑞家的之口说出来的:

宁国府,荣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

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

前二句同\"护官符\"的内容一致,极写贾家宁荣二府的\"有权有势,极富极贵\";后二句套自俗语\"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贾家已是\"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所以,不管有精明能干的女管家王熙凤,还是有薛宝钗、贾探春、李纨的三架马车,乃至\"兴利除弊\"的种种\"改革\",最终还是运终数尽,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算来总是一场空\"的内涵,或者如今人所说的\"预测\"结果。作者运用\"民谣\"揭示贵族之家不配有最好命运,即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民谣之三,是第93回写百姓给贾芹写的那张\"大字报\"的内容: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这是借古民谣中常见的拆字法,讥讽贾芹借管水月庵僧尼之事胡作非为,正是冷子兴演说中所说的\"如今的儿孙竞一代不如一代\"的一个有力的注脚。

以上这三首民谣痛快淋漓,文字且又简明易懂,都是讽刺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意在揭露一个家族、一个时代、一个历史。它的意义绝非仅限于贾府或者整个清代,从这一点看,《红楼梦》的典型意义,包容了整个\"二十四史\",恰如有人所说的,《红楼梦》是一个伟大的......

民谣,在某些\"雅文学\"的倡导者的眼睛中是俗而又俗了,同《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词曲赋相比,不论其意境还是其文字,都缺乏\"雅\"味,但是曹雪芹在大\"雅\"中包容了大\"俗\",雅俗共存,雅俗共赏,同样达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起到了某些\"雅\"诗\"雅\"词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因此,民谣除自身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及其价值以外,而且被运用到小说中对其丰富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塑造,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这一点同样是不容忽视或低估的。

“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读《民谣》

2021年中国文坛出现了几部热度很高的长篇小说,王尧的《民谣》是其中之一。用了几天时间把这部小说读完了。

王尧这个名字最早是在某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中看到的,当时他是以一篇研究汪曾祺的文章获得文学评论奖。一直以来王尧都是以学者和评论家的身份活跃在文坛上,也写过一些散文。2020年长篇小说《民谣》横空出世,在《收获》上发表(单行本202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一时好评如潮,莫言、阎连科、苏童等大作家先后点赞,读者也纷纷叫好,最近还被评为“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20年20部”之一。

王尧和莫言等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礼上

一个60岁高龄的知名学者出版长篇小说作,这本身就是一个现象(上一次出现是金宇澄写《繁花》,还摘得了茅盾文学奖)。王尧现在是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去年底被选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民谣》是以这样一个生动的句子开篇的。王尧自己说这句话实际上是上世纪末写下的,也就是说《民谣》的构思、创作经历了整整20年。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王尧有机会坐下来,集中精力完成了这座“烂尾楼”。

“汉语之子”王尧

《民谣》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水乡,叫台城,但这台城的原型并不是苏州,书中几次写到来往台城与苏州之间。台城是王尧的原籍东台,而小说主人公王厚平(王大头)显然有作者的影子,尽管王尧在后记中说“这部小说不是我的自叙传”。

读罢小说,第一感觉是这部小说的语言和叙述“调性”比较有特色。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每一句话都像是作者的“呼吸”,自然协调,节奏韵律把握得好,描写性语言十分生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叙事节奏、生动语言与小说所写的农村生活、村人特点和水乡美景高度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首旋律优美的“民谣”。

《民谣》新书发布会

王尧意在通过小说写出那个时代的乡村史(主要是上世纪70年代,兼及40至60年代和80年代),写出农村小人物的个人生活史,表现人物命运被社会裹挟,人物身上留下深深时代烙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小说的情节相对较散,没有设立集中的情节冲突;人物众多,笔墨也没有集中在主人公身上,王大头不过是线索性人物,小说表现的是时代众生相。再加上有一些意识流色彩,并不是按照时间先后叙事的,所以小说呈现散射特点,读起来也会有时间点衔接的困难。

但这恰是《民谣》的叙事之美,小说的时间逻辑是清楚而准确的,需要读者的思考和想象把它连缀成珠,这就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散射的叙事很迷人,前面无意中提到的一个小人物,后面往往都有相对集中的叙事,像波心投下一个石子,美丽的波纹慢慢漾开,摇曳多姿。

小说在结构上也煞费苦心,尤其是“杂篇”和“外篇”的设置,有点效仿《庄子》。杂篇和外篇对前面四卷起到补充作用,是小说的有机整体。杂篇还设计了正文与注释相对照的方式,颇具新意,注释内容实际上也是情节的一部分。这种注释形式显然是借鉴了阎连科的《受活》,但感觉不如《受活》中设计得自然又有张力。个人觉得外篇模仿小说中人物杨老师写的短篇小说《向着太阳》并不太成功。尽管这也是整个小说的一部分,并与前文内容形成对比,语言也模仿得逼似,但总感觉有点索然无味,也不是非常必要,有蛇足之嫌,不如删去好。当然这只是个见而已。

总体来说,《民谣》值得一读,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作为作尤其难能可贵。诸君盍试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