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描写沉香最经典的句子是(描写沉香最经典的句子)

描写沉香最经典的句子是(描写沉香最经典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沉香:香气醇厚,明德惟馨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屈原《九歌》中有“以芳草沐浴,求其洁净除秽”之记录。《尚书》《左传》中更以馨香来比拟德政,而有“明德惟馨”的佳句。沉香作为众香之首,以其与生俱来的稀有名贵,穿插于历史的脉络中,留下的故事如其醇厚的香韵,悠远绵长。

沉香是含有树脂的木材病变后,历经多年沉积形成的。《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沉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气味辛,微温,无毒”,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西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异产篇》记载: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车不远万里前来大汉进献沉香,可当时汉宫上下并没人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后来长安暴发了一场瘟疫,宫中很多人染病。汉武帝听从使者建议,燃香驱疫,宫内感染者果真痊愈。当时,“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十余日,香犹不歇”。

沉香气味醇厚,沁人心脾,不少人为之着迷。它因香气而贵,却也因香气遭焚。韩僵《开河记》载:“炀帝御龙舟幸江都,舳舻相继,锦帆过处,香闻十里。”苏鹗《杜阳杂编》载:每到除夕夜,隋炀帝都会在宫殿前设火山堆数十个,每一山焚沉香数车,“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如此穷奢极欲,无疑与“明德惟馨”背道而驰。

沉香质地坚硬、凝聚油脂,有拒腐防变之特性,其木是上等的雕刻材料。《三国演义》记载:关云长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东吴将关公首级献与曹操,曹操用沉香雕成关羽身躯,与首级合一,以王侯礼祭葬之。可见,人们很早就已将沉香视为珍贵之物,用其木雕刻寓意为“不朽”。

沉香拒腐防变,说的是物之坚硬,也是说人之清廉。东晋吴隐之治粤任满,携眷乘船离开时,江上风浪忽起。吴隐之遂遍查全船行李,看有没有不义之财,结果发现其夫人收了一把沉香扇。于是他就把扇子投入江中,风浪很快停止。故作诗云:“浦号沉香遗旧恨,渡江犹忆古人心。可怜当日辞官去,虽有馨留不易寻。”“馨”说的是沉香,也是说香德之人。

沉香产地众多,尤以海南为最,自古享有盛誉。沉香树是海南的特产,“环岛皆有之”,不少人以香为业。海南沉香气韵清幽,恬淡自然,所产奇楠香味更是绝佳,备受人们推崇。

北宋大文豪苏轼对海南沉香也十分喜爱,他在为胞弟苏辙庆六十大寿所作的《沉香山子赋》中,将沉香山子隐喻为品格贞坚的士君子,以此与苏辙相互激励。赋中咏道:“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寥寥数语,把海南沉香的特征写得形神毕现、意韵深长。

沉香颇受欢迎,在利益诱惑下,海南岛的沉香遭到了滥砍滥伐。海南沉香价格涨得更高,蔡京的儿子蔡绦在其著作《铁围山丛谈》提到:“海南真水沉,一星值一万。”

目睹海南沉香被滥砍滥伐、竭泽而渔,苏轼顿生忧患之心,遂作诗予以抨击:“沉香作庭燎,甲煎粉相和。岂若炷微火,萦烟袅清歌。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朱刘两狂子,陨坠如风花。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

沉香之贵,在于它历经岁月沧桑、经受风雨洗礼,由灾变和痛苦磨砺而成。如作家林清玄言:“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本文原载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作者史学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诗心不老,岁月沉香

贺军武

阅读。

2017-03-03

一场诗词盛会完美落幕,一段有关古诗词的辩论却刚刚风生水起,沉寂许久的古诗词文化瞬间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论的议题。不可否认的是这场诗词盛宴恰似一股清流润心,给了我们一次前所未有的享受和震撼!

经典流传的古诗词不光扮演着记录历史,习俗,人文地理的重要角色,更能彰显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智慧以及人性价值观等等蕴含美味的实质。纵观其中的参赛选手,从符合古代才女所有幻想的学霸擂主武亦姝,到满腹才学能以史映天下的多期擂主陈更,还有能从诗词里体会人生喜怒哀乐,并以此与病魔顽强对搏的农民选手白茹云,以及仅读过四年书的农民大爷,居然把诗歌比喻成生命沙漠里的绿洲,一生追梦并乐此不疲。更值得一提的是因母亲患病而毅然退场的年轻选手王轶隆,完美的诠释了古人的知行合一,让人称赞不已!当然还有兰心蕙质气度非凡的主持一姐董卿,字字珠玑,才学斐然,不由人心生敬仰,坐在评议席上的康震老师,讲解起诗词来更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大有滔滔不绝之势!与以往所有节目不与俗同的就是每一位参赛者都是风度翩翩,神情自若,而这精彩的背后所支撑的正是浩瀚古诗词的神韵及其力量,更是一颗不甘于平庸的诗心所致,正所谓之,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诗词是有味的,味在精美的韵律里,但 是只有有诗心的人才足以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意蕴和美感,也只有喜爱古诗词并享受其中的人才会有哪一种穿越千年的意会相通,惊叹于古人用词之精妙绝伦。

携一张古琴,邀一轮明月,对一壶老酒,把盏弄弦,于唐风宋词里,与古人对坐,恍若隔世的会意便是千年相约的最美懂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多么美妙的时节!可呼朋唤友,对坐相悦,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若不喜闹居,不妨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逢春晓天高云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寻一回年少时的英雄气概。休论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且乐山水之趣,看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也是惬意无比!闲忆年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羞涩时光,更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怦然心动,愿择一人终老到白头,衣带渐宽终不悔,奈何人生总如梦,纵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万般良辰美景却总是虚设。独上兰舟,看云中谁寄锦书来,销魂莫若西风,人比黄花瘦,试问良人何处!衰草连天望断归来路,只可叹多情总被无情恼,悠悠岁月里,多少旧欢新恨,书香香,梦遥遥,看开了,其实万般烦恼皆由心生,看千古闲愁,无非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为心声,歌为言情,诗词里更有许多寄托诗人高尚情操的美句。屈原之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将诗人忧国忧民的豪情志气跃然纸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是振臂长抒,成为无数男儿立志强国的追求梦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多么的励志感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世嫉俗的情怀,更是让人敬佩不已。李白之安能捶眉折腰事贵权,使我不得开心颜,出世脱俗的高洁,无人能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笔下的这种顽强和坚韧又何曾不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女诗人李清照亦是巾帼不让须眉,豪情万丈。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读来更是让人神情激昂,催人振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令人热血沸腾,阳刚之气与豪情活力四射!每一句诗词里都溢满了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先的博大情怀,这样的情操更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潜流着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和传承。

文心可雕龙,画意能绣虎。诗词里众多描绘四季美景以及大自然的字句更是恰到好处,精美绝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雨满黄都,好一幅春色烟雨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多么浪漫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处处莺歌燕舞芬芳锦绣的景象。待夏天来临,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看河之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乡村的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再待些时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又是一片丰收的欣喜在望。秋天更是无数文人骚客歌颂最多的季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牧闲情,停车坐爱枫林晚笑看霜叶红于二月花,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刘禹锡之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便将逢秋寂寥的颓丧一扫而光。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仙独酌漫舞,看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是将大雪纷飞的景象描绘到极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静夜听雪,煞有意境!大自然是静美的,每一个季节都能激起诗人的逸致闲情。

所有的锦绣华章遣词用句精美绝伦,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品味其中,每每令人乐不思蜀,或清丽婉约,或缠绵悱恻,或让人捶胸泪落,或令人拍案叫绝,古诗词的美美到让人心碎,亦或是美到心醉,诗词之美美在情真,诗词之美美在韵味,诗词之美更是美在所承载的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诗词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了诗意词韵的文字会是多么的苍白,没有了诗情画意的民族是缺乏创造和想象力的,文以载道,歌以言志,诗词成就和更好地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所以经典不衰!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的人都有略感疲惫的感觉,其实令人疲惫的不一定是生活本身,而是自身的生活态度和追逐名利的生活方式所累,只因我们不懂得享受生活!试着学得慢下来,放慢些脚步,找寻点生活的情趣,美好的东西是足以对抗生活中的沮丧和困苦的,当一个人专注于审美,讲究生活趣味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滋养身心活出诗意的过程,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一碗粥都能喝出玫瑰的气息!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风四面来 ,生活除了苟且,真的还有诗和远方,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诗心,愿不愿意活出一片诗意来,诗心不老,岁月自会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