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妈妈美的理由十个句子摘抄(妈妈美的理由十个句子)

妈妈美的理由十个句子摘抄(妈妈美的理由十个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一周被老师点名5+的妈妈,教会了我:原来还可以这样当妈妈

教育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妈妈的心态。

这是再次和孩子同学、同学妈妈一起处了1个半小时后,晚上自我反省到12点半才睡,想到的一句话。

为什么不是爸爸的呢?下面会慢慢说。

先讲这位妈妈给我的触动,她与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可能有很大出入,但不能说她是对还是错。

1一周被老师点名5+的妈妈,怎么能做到无所谓、不在乎的呢?

一年级开学也才第2个月,双胞胎兄弟认不全班上同学,我们家长自然更不认识几个。我留意到果果的名字,是因为她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一周5天上学,基本会因为迟到被老师在班级群点名5次以上。

就是有时上午迟到,有时下午迟到,有时一天上午、下午都迟到。

好像迟到会扣班级分,因此老师也比较在意这一点。

开学前几天或者偶尔一次两次还好,但开学也有一段时间了。私下我和老公讨论过:这家是不是住得特别远呀?要么就是老人家送孩子,没在意时间。

结果,有次放学,我家孩子愉快地叫了一个女孩名字:“果果。”我才知道果果和他俩下课经常一起做游戏。

几次遇到也是她妈妈接她,一起在我们小区操场玩过几次,应该也是住附近的。

我开始的假设都不成立,我和老公就更奇怪,这家家长总被老师点名,难道无所谓吗?

昨天和我家两个孩子一起玩了1个半小时后,这位妈妈却颠覆了我所有的“自以为是”。

2“佛系妈妈”教会了我:原来还可以这样当妈妈

我家没上学校的课后托管,下午3点多,我就接回家。会在小区操场跳跳绳、骑骑单车、玩一个小时再回家。不是我想孩子释放天性没放托管,恰恰因为我还是很“卷”的那种家长,除了拼音和书写,其他一年级内容,我还是很自信的,我想着有时间自己带着孩子往后学。

有一天,遇到了果果和她的妈妈。3个孩子很自然一起玩起来了。

我会让我家两个娃轮流跳完5组1分钟的绳,达到每天的目标数才能自由活动。果果也带了跳绳,在一边也跳了跳,但她妈妈没像我一样手机定时数数。

果果妈妈坐在一边翻着闺女的书包,找出一张白纸和一把剪刀,在剪着什么。我以为是老师建议贴《语文》书上的资料,和我一样剪了贴好。

过了一会,她叫女儿:“果果,快看,妈妈抓了一只蚊子。”

我家两个小家伙也被吸引住了,问:“是死了吗?”

果果妈妈说:“没有,我抓住它的脚啦!果果,你看,这蚊子有几条腿?”

果果像在思考。我家弟弟煞风景,立马抢答:“蚊子是昆虫,有6条腿。”弟弟的知识是百科全书上看来的,果果妈妈是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观察。

哥哥跳绳不太好,我一直抓哥哥跳绳,听到远处传来弟弟和果果的笑声。果果妈妈给他们折了两种纸飞机,一种有翅膀的,一种没翅膀的,她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没翅膀的飞机也能飞?”

隔得也有些距离,我这边也看着哥哥数数,果果妈妈解释的理由也没听清楚,但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开心。分钟跳绳后

给兄弟俩分别计数5次一分钟跳绳后,我又忙着看工作群消息,一一回复,其实还有几桩类似的事,我也没看前后没记仔细了。

我家两个玩跷跷板吵嘴,一个故意突然下来,惊到了另一个。我过去批评,结果果果妈妈笑着制止,说:“我以前带娃在某某公园玩跷跷板的时候,小孩子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故意翘起来,有时候我们家长全都过去嘻嘻哈哈一群人一起跷,没多大点事啦!”

我听她这么一说,想的不是她家闺女乖,我家男孩皮又闹,而是她说的真在理,我没必要那么紧张那么上纲上线的。

我两个孩子骑着滑板车突然跑远时,她比我还担心地叫了我一声,然后冲过去追我孩子。

看到她,我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当妈妈!好脾气好教养!从容不迫!

她家总迟到这点,肯定还是不好的,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在。但是她可能没那么在意学校的一些东西,作业也会抓,但是不是我这种死抓。

我这种功利的家长,每次老师一发作业评级或者卷子评级,我就会全班学号看一遍。她家几乎每次都是比较低的分数。

但低年级的成绩,一定能说明什么吗?不一定。我开始反思。

3我的反思与改进:不是作业做不完非要到12点,到点睡觉,明天继续

当天晚上,孩子的拼音拼读作业没有完成,哥哥大致搞完了,弟弟还有预习和最后一遍拼读没完成。

要是我平常脾气,我一定会搞到12点,也得完成这些。在我看来,这还只是作业,还不说课外加深的学习。如果今天不会拼读,明天又有新知识要学,更加不会,还得巩固今天的,然后我会更焦虑。

但是,我改了。晚上9点半,老公问:“他俩别读书,睡觉了吧!”

我说:“弟弟还没搞完拼音,算了。你铺被子、给他俩刷牙,我快速给他俩读完2本书。”

哥哥习惯了睡前必须听2本书的内容,否则睡不着,甚至可以眼泪婆娑可怜兮兮看着你。这是好习惯,所以我打算坚持。

我花了10分钟给娃读了20页故事书、一页科普读物,让孩子上床睡了。

拼读其实是结结巴巴、坑坑洼洼,但弟弟在家晨读读最后一遍时,对比晚上的情况还是好多了。

第二天语文课,老师正好抽到他俩拼音过关,竟然一个只有一点小问题,另一个全对还被表扬了。

我在反思:男人不急教育,可能就是烦、躲懒,还有可能,他们说的有些是对的!

不着急,该睡觉睡觉,明天继续读继续练继续学,就好了!

孩子身体、心理疲倦时,怎么可能学得好?

所以,教育是一场修行,修的真的是妈妈的心态!我们不是要和学校和老师对着干,不好好完成作业、不好好遵守规则,是尽量去配合,也根据孩子情况来调整调整!

今天累了,明天继续就好!只是要记得,明天后天必须继续!然后,你会发现:好像没有那么糟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并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带来的一些心理影响,还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他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怎么都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要抓住小男孩,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可以想象小男孩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刚刚懂点事,会说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上药后,我告诉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拨出去,我赶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住了,就忘记被针扎这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我抱着她走到处置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针。”

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说想。她又开始咳嗽了,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说:“大夫开的药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是不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早点痊愈。

圆圆理智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她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优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只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

“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我很坦率地告诉她。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她打气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愉快而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

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愿望肯定是当英雄,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妈妈从没骗过她,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也没什么好

怕的。

打针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护士看圆圆在打针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疼,确实是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平静。

门诊看了几天不见好,圆圆就住院了。一个病房有八个孩子,大部分比圆圆大些,基本上都两到三岁。每当穿白大褂的人进来,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有时只是进来量体温或问句话,病房里一下就哭成一片,孩子们惊恐万状,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圆圆一人不哭不闹,她会停止玩耍,要我抱着她,一脸忧愁地等着。虽然她也不喜欢打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总能受到护士表扬。

由于当时孩子太小,打点滴时胳膊上找不到血管,只能在脑门上扎针,但脑门上的血管也很细,往往不能一下扎住,经常得扎两三次。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小护士给圆圆扎针,居然一连扎了七下都没扎住。大人被一连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边都有些无法忍受了。圆圆开始哭泣,但并不大哭,只是哼哼唧唧地哭,脑袋却一动不动地让护士摆弄。第八下扎住了,胶布一贴好,她马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佩服这个小家伙。

而病房里的其他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疼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当时圆圆的治疗还需要做一种“超声雾化”的理疗,是让孩子呼吸一种加了药剂的雾气。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喷雾口靠近孩子的脸,让她自然呼吸十分钟。

第一次做时,护士推来仪器,我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按护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来。微微带有药味的白色雾气随着机器“嗡”一声的启动,一下子喷到圆圆脸上,她大吃一惊,本能地把脸扭开。护士立即让我把孩子抱紧,不让她动。我赶快把圆圆抱紧了,力图让她的脸对着喷药口。圆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闭双眼,努力挣扎着想躲开雾气,并开始哭。我尽量不让她动。护士也在调整,圆圆的脸扭到哪儿,她就把喷气口跟到哪儿。圆圆挣扎了一会儿挣不开,终于大哭,开始强烈反抗。才做了

五分钟,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罢。

比较打针,“超声雾化”应该说没什么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雾气,虽有淡淡的药味,并不难闻。由于没提前给圆圆做思想工作,在她毫无心理准备下强行要她接受,所以成为圆圆最为恐惧的事。此后几天她一直拍绝做超声雾化,只要看到护士推一个类似雾化机的东西进来,立即就紧张起来,远不像对待打针那样从容淡定。

这件事确实是大人没做好,给孩子带来恐惧了。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他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儿童应该学会从小理性地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这样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圆圆两岁半时,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她呼吸困难,喉咙处好像卡了什么,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我恰好刚看过一个关于小儿喉头水肿的资料,觉得圆圆的症状很相似。孩子得这个病十分危险,一是儿童喉管细,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难受越要哭,越哭水肿得越厉害,这可能会导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间我害怕极了,但我尽量语气轻松地对圆圆说:“宝宝不要哭,你现在觉得呼吸困难是因为你这块儿水肿了。”我指指她的喉咙,又告诉她:“要是哭的话就会肿得更厉害,就更不好出气了。你忍耐一下好不好,不要哭,妈妈马上带你去医院。”圆圆听懂了,立即就不哭了,配合我穿好衣服。尽管她看起来非常难过,却一声不吭。

她爸爸当时在外地工作,那时集宁晚上打不到出租车,我就去敲邻居的门,请小哲的爸爸帮忙,用自行车带我们去医院。小哲爸爸的车子骑得飞快,我在后面抱着圆圆。她虽呼吸困难,但一直安安静静的。走到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方,自行车撞到一个高出路面好多的井盖,我们都摔倒了,这一折腾圆圆好像呼吸更费力了,但也没哭,表情还是很平静。我觉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庆幸她这么懂事。去了医院急诊,很快得到治疗,几个小时后情况就变好了。

医生说这个孩子真乖,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一点要哭的意思,小孩子得这个病最怕的就是哭闹。

圆圆这方面的乖顺和懂事确实惹人疼爱。她三岁前准备上幼儿园,人园前要体检,幼儿园统一安排报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妇幼保健所体检。体检的路上,我告诉她可能要抽血化验。她有些紧张,问我疼不疼。我还是先告诉她有些疼,然后告诉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针差不多,就是扎的时候有一点点疼,抽的时候就不疼了。她已有过几次打针的经历,听我这样说,也就比较释然了。

当天体检的有十几个小朋友,抽血时,孩子们哭成一片。抽过血的、正在抽的、还没抽的,都在哇哇大哭。特别是一针没扎住、需要扎第二针的,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着急了。抽血的护士都被弄烦了,皱着眉头,态度似乎也不好。

圆圆安静地倚着我等着,用有些好奇又有点同情的目光看着那些小朋友。她突然对我说一句:“哭也一样疼。”我问她是不是想说小朋友打针时,哭和不哭是一样的疼,哭也不能减轻疼痛。她说是。我赞赏地亲亲她的小脸蛋说:“小圆圆说得对,反正哭也不能止疼,还不如不哭。”我没让孩子承诺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这样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给她任何压力到时她万一哭了,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龄,哭轮到圆圆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虽然有些紧张,但一直安静地等护士拿针管、安针头。护士发现这个孩子不哭,很诧异地看看她。圆圆可能是想安慰那个护士,对她说:“阿姨,我不哭。”这让护士非常惊喜,一直紧皱的眉头展开了,“噢?你为什么不哭呢?”圆圆说:“哭也一样疼。”

了也是正常的。

护士一下也听懂了,她惊讶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看看圆圆,顿了一下,才说:“啊,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她手里拿着针管,去圆圆胳膊上找血管时,犹豫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针管,拉开抽屉找出一个新的针管说:“你这么懂事,阿姨更不舍得扎疼你了,这个针头稍细一些,没有那些疼,就剩这一个了,给最听话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圆圆的血管,发现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来一个年纪较大的护士,对圆圆说那个阿姨保证一针就能扎准。果然。

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疼”,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还能“占便宜”呢。

夸妈妈漂亮的说说短句 赞美妈妈的句子

1、妈妈,发现你最大的缺点就是长得这么漂亮

2、看我长得这么漂亮/帅气,就知道我妈不是普通人的长相

3、妈妈,我有时候觉得自己长得太好看的,你说我是长得像谁啊?

4、你说像爸爸这么丑的男人当初是怎么把妈妈你这样的美人追到手的?

5、妈妈,你怎么这些年都不老的,我朋友xx的妈妈都像他奶奶了,你还是这么年轻,你真漂亮。

6、别人都说你姐姐长得比你还美呢,我心想我怎么会有姐姐,然后我同学指着手边的你,嗨,我说这是我妈妈

7、世间美女千千万,我的妈妈最好看。

8、啊妈妈你美丽,你漂亮,你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呀!你流汗了呀。哦!这不是汗,这是玫瑰花的露水。

9、必须夸一下我的妈妈,把我生的这么好看。

10、您不老,正年轻着呢,是年华正好一枝花。

11、妈妈年轻的时候就是我的理想型。

12、妈妈,你这么美,让其他女人怎么活。

母亲节!如何用一个词来形容妈妈!您心中是什么形象!

慈爱和严厉是小朋友们心中最典型的母亲的模样。在宝宝心中,爱、善良、凶和严厉都是高频词语!那么,母亲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您的宝宝会使用什么词来形容妈妈呢。

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认真的问一下,是否当宝宝在抱怨妈妈的严厉时,脸上却都洋溢着笑容,可见妈妈们的“藤条”和“拖鞋”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您的家庭非常幸福。

以下是用来形容宝妈的词语。希望今天您能回忆起妈妈的各方面:

温柔:形容妈妈温和、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勇敢:形容妈妈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智慧:形容妈妈聪明、有远见、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勤劳:形容妈妈勤奋、努力、不怕辛苦的品质。坚韧:形容妈妈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始终保持坚强的品质。热情:形容妈妈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慈爱:形容妈妈对孩子充满爱心、关怀、照顾的品质。慷慨:形容妈妈乐于助人、不计较回报的品质。宽容:形容妈妈宽容、大度、能够接纳不同意见和想法的品质。忠诚:形容妈妈对家庭、对丈夫、对孩子始终如一的爱。

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类型的妈妈,但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对妈妈深深的感激和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