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三顾茅庐造一个句子怎么写(三顾茅庐造一个句子)

三顾茅庐造一个句子怎么写(三顾茅庐造一个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长江首城,奔流向东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长江首城四川宜宾,正与“共饮一江水”的上海亲密互动。

宜宾“三江口”。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位于亚洲大陆深处的宜宾,如今向外界展示着开放、包容、进取的城市形象。

曾经,谈到宜宾,人们总会想到“五粮液”、宜宾燃面和茶叶,抗战时收留近万名高校师生的“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以及电影《卧虎藏龙》取景地“蜀南竹海”。而现在,宜宾显示出其更为丰富的一面:除了美酒、美食、美景,这里还有“宜宾造”的动力电池、手机、汽车以及各类新材料。

11月1日,“长江首城通航之旅——品味宜宾上海站”活动在上海万达广场举行。展示在上海市民面前的,是“宜宾造”智能产品、特色农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等7个品类、500余种产品。通过现场展示、试吃、品鉴、促销,“长江尾”的上海市民,可以沉浸式体验“长江首城的魅力”。

而在随后的城市推介活动现场,宜宾还将会和众多长三角企业集中签约一批项目,总投资额达数百亿元,主要涉及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数字经济等领域。

前者是将“宜宾造”产品向外推销,表现独特的城市魅力,后者是往内引进,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一推一引”之间,宜宾展示出了自己的“雄心”:让世界看到一个“逐浪长江争一流”的长江首城。

一个加速崛起的宜宾,值得被更多人“品鉴”。吸引五湖四海,到此城际会风云。

风起长江头,潮动长江尾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宜宾经济发展依赖白酒、煤炭等传统产业,经济发展“动力略显不足”。2016年,宜宾市正式提出,实施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

毅然走上“转型”道路的宜宾,选择放开束缚、破圈出击,将招商视线投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

2019年,宜宾抢在了其他城市的前头,争取到有着“宁王”之称的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到宜宾投资建厂,成立子公司“四川时代”。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就此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宜宾趁热打铁,招商力度越来越大。2020年10月,宜宾精心选派12名驻外招商干部,奔赴长三角等招商一线。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驻长三角局长汪宁便是其中一员,驻地在江苏苏州。跳出原有的舒适圈,汪宁多少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最初工作没有起色时,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心里打起“退堂鼓”:“是不是我不太适合招商呢?”

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园。

彼时,宜宾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光伏、储能等产业尚在摸索阶段,汪宁和企业家洽谈时“没有太多底气”。

“企业家投资,看重的无非是资源、市场,以及成本、产业链等因素。”汪宁坦言,一家企业将产业从一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做出这样的决定很不容易”。“让企业走出长三角,难。而宜宾当时自身承接能力有限,这也是一个‘难’。”汪宁说。

最终,还是时间给出了答案。数年之间,宜宾智能终端、动力电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宜宾的酒业、竹产业等“传统老字号”招牌也越擦越亮。

风起了,万里长江扬起头来,地处长江尾的长三角,也一起潮动。

“现在,我们邀请一些企业家到宜宾参观,他们感到非常震撼,一个四线城市发展得这么快,和他们想象中差别很大。”汪宁称,一名企业家在宜宾呆了两天,被宜宾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回苏州后一直向身边朋友“推销宜宾”,劝人前往投资,“成了我们宜宾的义务宣传员”。

汪宁认为,企业从“不愿意来”到“主动来”,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宜宾最关键的变化,即“有产业支撑”。比如动力电池行业,宜宾有了“宁王”的加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来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

“从造一块电池,到最后电池回收,这是一个生态圈,而宜宾已逐步构建起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因此能够打动他们。”汪宁称,正因如此,宜宾招商的目的不单是招一个项目,而是着眼于“产业”。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宜宾和长三角,“共饮长江水”,有着天然的纽带。

此次宜宾走进长三角,向外界展示出更为开放、积极的姿态。“企业参与这次推介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汪宁透露,最近几年动力电池产业已签约项目中,来自长三角企业的投资项目占比很大,而这次长三角推介会,还有一批企业会签约,涉及动力电池、储能、光伏等领域。

敢想、实做,长江首城“蛮拼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转移需求的企业就像“香饽饽”,盯着他们的中西部城市不在少数。汪宁称,这两年宜宾会直面其它城市的竞争,也遭遇过挫折,“有的企业跟我们谈的差不多了,但因为某个条件,其它城市要稍微优厚一些,就走了”。

大胆想、实在做,这是宜宾始终践行的“招商铁律”。“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承诺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办,办不了的事情,就不会承诺。”对此,汪宁颇为自信,称落地宜宾的项目中,几乎没有一个涉及到政策优惠的投诉。“政府讲诚信,企业家对投资有信心,这是我们的相对优势。”

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宜宾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告诉澎湃新闻,今年3月第一次到宜宾考察时,就被当地政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打动。“宜宾的码头文化孕育了宜宾人民耿直热情的性格,这里很包容,我们的团队能够很快适应。”张敏称,3月底,公司和宜宾签约2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金额达110亿元,分两期完成,第一期6月中旬开始动工,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此后,张敏见识到了宜宾做事的魄力和速度。“5月,建厂地块还是一块山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变成了平地交给我们。”张敏称,宜宾市领导干部很尽职,这让她印象深刻。“他们几乎是‘007’的工作机制和态度,不管多晚,你发信息过去,都会得到回应,对方也会主动给我们发信息,询问项目进度。”张敏告诉澎湃新闻,此前宜宾疫情期间,当地政府对企业事无巨细地关心,“大到项目的重要保障因素,小到工作人员衣食住行,让我们企业很感动”。

事实上,打动张敏的,不只是宜宾的务实、热情,还有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宜宾水运便利,还有机场和高铁,另外,这里有十多所大学,能够满足企业人才梯队培养需求,可以源源不断给我们输送人才。”张敏说。

谁能想到,这些都曾是宜宾的“短板”。2016年以前,宜宾市仅有2所“默默无闻的地方院校”。有领导前往沿海城市招商时,被企业家直接追问,“宜宾有没有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宜宾“大学城”。

为了补上短板,宜宾“拼了”,决心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六年过去,宜宾陆续与20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宜宾办学的高校从2所增至12所,而在校大学生从2万名增至9万名。此外,还有欧阳明高、邓中翰2个院士工作站等13所产研院入驻科创城。

电子科大宜宾园区院长高椿明告诉澎湃新闻,为说服学校前往宜宾办学,2017年,宜宾市相关领导亲自带队到成都接洽,“可以说不止‘三顾茅庐’了,是很多次”。

“双城”建设的成功,某种程度而言,为宜宾招商引资铺平了路。汪宁坦言,每次带企业家考察宜宾,大学城是必去的地方。“对长三角很多企业来说,宜宾的人才支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汪宁称,项目落地后,宜宾可以为企业定制化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并且招工也不存在问题。

勇挑大梁,奔流向东入汪洋

从空中俯瞰宜宾,可以发现这座城市早就焕然一新:沿长江一线分布着崭新的街道、高楼和大学校舍,和历史悠久的李庄古镇互相呼应;智能终端产业园、长江工业园、东部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已布局成型,不少地方挖掘机、塔吊和建筑工人仍在作业,建造新的厂房。

最近两年,汪宁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长三角地区,每次回宜宾,都发现这座城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一个月前不一样,一个月后又不一样”。“作为一个宜宾人,看到这些,非常自豪和骄傲,再苦再累也值了。”汪宁说。

一名宜宾老乡在苏州某商会任职,前不久曾带着一家企业到宜宾考察,在这之前,他已有三四年未回老家。从宜宾回来后,这位老乡很真诚地告诉汪宁,以后可以放心大胆邀请企业去宜宾了,“以前是没有底气,现在不一样了,腰杆挺直了。”

事实上,我国有一大批传统老工业基地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不少城市因此陷入困境:老的产业衰退了、退出了,而新兴的产业培养成长又有一个过程,难堪大任。

回头来看,在这条路上,宜宾走得颇为顺畅。产业转型升级以来,宜宾生产总值不断攀升,2021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位。其中,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16.2亿元。

宜宾做对了什么?“以传统产业发展支撑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这可能是宜宾产业发展走出的一条新路。”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称,宜宾抓住了一些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并强化教育和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宜宾市委市政府表示,这几年,宜宾抢抓智能终端和动力电池发展机遇,正在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下一步将着力把智能终端产业向信息服务业拓展,更好发挥质量和效益,打造数字经济新蓝海。

同时,继续做强做大动力电池,并在新能源汽车、晶硅光伏以及氢能等细分赛道上,逐一布局,谋求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实现动力电池拓展成绿色新能源产业。

以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一蓝一绿”将使宜宾新兴产业在延续增长势头的同时持续发力。

前面提到的“英发德耀”项目,是宜宾市重点引进的新能源制造项目,是宜宾布局绿色新能源赛道、构建“一蓝一绿”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点。宜宾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告诉澎湃新闻,其期待宜宾早日实现“成立千亿级光伏产业园”的愿望,“我们一起做大中国的光伏产业,完成双碳目标”。

“将来宜宾在长三角的招引目标,仍是围绕大力发展的动力电池、光伏、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补链、强链。”汪宁告诉澎湃新闻。

戴宾认为,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是四川南向开放的门户,与重庆、成都两个极核毗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将有可能扮演副中心的角色,在推动西南地区三省一市的区域协同发展中,也能发挥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顺长江而下,和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互动,更是一场“双向奔赴”。

戴宾称,对于宜宾而言,通过向长三角地区推销“宜宾造”产品、招商引资,将进一步提升宜宾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升级”得以加快,并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尤其是丰富的绿电资源,以更好地适应“双碳”要求。

立足西南,直入汪洋,加速崛起的宜宾,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秦国丞相李斯曾经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在锲而不舍方能成就事业。在现代,有一位军人,退役后仍然选择发扬高尚的先锋模范道德作用,用坚持不懈的精神,继续奋斗在一线,奋斗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用行动贯彻自身从一而终的信念,“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将家乡张家场村变成了一片夏日绿荫蔽日的旅游胜地。

十八年,六千五百七十个日升日落,成千上万次秋叶飘落,数不清的巨浪拍石,一位伟大的退役军人,用汗水将家乡变成了一片绿地,贯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他就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他本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安享退休生活,但他却不认为自己老了,退休后,带着妻子回到了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决心开辟第二战场,即治沙造林。面对漫漫黄沙,他毫无畏惧,撸起袖子,开启了18年如一日的治沙造林事业。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狱的微光中,司马迁锥心沥血,成史家之绝唱,在时代浪潮中,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造就白话文学小说的巅峰,在新野,刘备三顾茅庐,雪路慢行,终换诸葛安天下。“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坚持让强者更强,最终凌万顷之茫然。

开始,张连印是不为他人所理解的,有人问他图啥,他说:“我只图改变家乡面貌,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荫。”淡淡的话语间透露出了他的雄伟志向。漫漫十八载,他站在家乡大地上,挥舞着锄头,头顶烈日,脚踏黄土,像一个老农一般在土里干活,只为那一抹绿色再留家乡。金乌悬挂,汗水顺着张连印的脸颊划过,只有它们听懂了张司令的呢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光与影在此刻交错而过,过渡到我们的视网膜,形成空间感,让时光变得绵长,柔软。三餐四季,四时变化,坚持是脉搏每分钟跃动72次,在奋斗的道路上,张连印从不停止。

张司令的精神为他人感动,中宣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的称号,褒扬他是“为乡亲们打造金山银山的绿化将军”,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从一片荒坡到一片林海的张家场村,不仅仅浸透了张司令的汗水,也浸透着他人的汗水。神州四海,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8.6%,提高到现在的23.04%,是千千万万个“张司令”奋斗的结果!是我们民族亘古以来一直都富含着宝贵的绿怀,接过张司令的火炬,昂扬的在绿化道路上奋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漫漫十八载转瞬即逝,年轻的面孔在变,但张司令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环保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他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

亲爱的朗斯家人们,作为淋浴房行业的领导者,我们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企业环保素质,人造环境,环境育人,让绿色看得见,让绿色听得见。

“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

三顾茅庐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

刘备屈尊三顾寻访卧龙,孔明隆中对策纵谈天下。此后,刘备从亡命将军变为了一方枭雄,诸葛亮也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从占据荆、益二州到白帝托孤,两人肝胆相照,心神无二,被后世视为君臣信赖的典范。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之为“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人炎盛轨。”也许是因为历来英雄相惜,千古同慨,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感叹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然而,时至今日,每每读到《三国演义》中那段精彩的“三顾茅庐”,在慨叹的同时,又想到了另外一点——求贤之道。

求贤的方式很多,燕昭王广罗贤士,借的是物质条件,曹孟德召纳能臣,凭的是三次颁布《求贤令》...这些虽然都是求贤,但“三顾茅庐”却技高一筹。刘备三顾,获得了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便后主刘禅如何昏庸,诸葛亮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与其让大贤大德之士怀着“试一试”的心理主动上门,不如像刘备,深谋远虑地选择亲自访贤,求贤。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善于发现人才,寻求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中国古代,不乏这样的智谋之士。周文王为了消灭残暴的商纣王,到处访贤求能,他在渭水南岸遇到了直钩钓鱼的姜尚,听了他对治国安邦的一番 见解,心悦诚服,马上请他到王宫,这位姜太公在文王死后,辅佐武王伐纣,一举灭商,文王靠他的远见卓识访求到了出类拔萃的贤才。

八百年后,楚汉相争,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而离开刘邦,萧何亲自连夜追赶,并建议刘邦以韩信为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帮助刘邦出蜀中,得天下,萧何月下追韩信,靠他的一片诚心追回了难得一见的将才。

任何时代,任何范围内,总会有一些贤能的人,这些贤才如果能拥有合适的舞台,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情。

求贤,将有一定才能的人寻找出来,招至身边或让其在原有的地方施展才华,最终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重视人才,求贤若渴,懂得运用“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的人是开明的,也一定会得到贤才的诚心,有所作为。

[名师点评]:

事实胜于雄辩,“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甚是开明:诸葛亮、姜太公、韩...他们的成功不能说明吗?大量的举例论证令人信服;燕昭王、曹操...他们的求贤之道能比刘备的吗?类比论证令人折服。道理论证少,摆脱一味地理论说教,以事实说话,是的一大优点。

引经据典选材得当,语句简洁而有力,过渡自然而论证严密,论据典型而说理透彻,内容充实而主题深刻。详略得当,以“三顾茅庐”为主要事例。“三顾茅庐”的典故妇孺皆知,选择这一典故,成功有二: 一是选择大家熟悉的写,无疑是极具说服力的;二是“求贤”仍然是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热门话题,颇有新意。

熟悉历史典故,古为今用,把握时代脉搏,思想积极进步是的一大亮点。

“三顾茅庐”的插诗艺术

“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三十七、三十八回中前后不过五千多字,却插入了诗十三首,其中有古风、歌行、近体、骈文、还有散体。清代评论家毛宗岗在润饰《三国演义》全书时,虽然删除了一半诗词,但却在此处保留了全部。可见他认为此处诗虽然很多,但却恰到好处。

那么,它们好在什么地方呢?这首先得从整部小说的框架说起。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部战争小说,大小战争一百多场,武打四百多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十分激烈。往往剑拔弩张,让人心提口上。假若作者一味把弦绷得过紧,读者心里自然承受不了。因此创作必须讲究疏密相间,张驰相乘。这样才能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三国演义》也正是如此开创我国长篇小说艺术辩证法的。

“三顾茅庐”前,刘备已陷入绝境:先是被曹操惨败,无立锥之地,几欲自刎;后好不容易南逃依附刘表,却又遭猜忌,要不是他坐骑的卢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他就成了蔡瑁刀下之鬼。后虽得到徐庶相助,敌过曹操追兵,但这位军师很快被曹操赚去,情镜甚是危急,如临险崖。作者写到这里想顿一下,于是想到了诗词,和西方史诗的诗不同,中国古典诗,往往抒情浓郁,一吟三叹,反复回荡。叙述是急促的,而吟咏却是舒缓的。因此,把它们放在这儿,在行文上就起着一种延宕的作用。这些诗歌不仅冲淡了绷得太紧的情节,而且更曾添了读者反复品尝的韵味。

这是对前文而言,对后,它又是后文浪潮迭起的开端。因为“三顾茅庐”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出场,那就是诸葛亮。《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四,就有近七十回写他,由于他,刘备的事业才发生转机,三分天下才得以实现。如此非凡奇才亮相,当然要加以大力渲染。这就要求除了一般叙述外,还要采取“多笔”手法,而诗歌铺赋咏叹恰好能发挥这种作用。

从小说总体机构上看是如此和谐重要。现在我们再回到“三顾茅庐”本体上分析。从前面分析看,“三顾茅庐”本段都是抒情文字,总体来说是一种渲染。一是渲染“卧龙”费德高才杰,二是渲染刘备的求贤心切,而后者又烘托前者。这十三首诗,配作合叙述文字,起到了种种反复咏叹的作用。归纳起来,可细分为以下四点:

一、对“智绝”背景的铺染

当刘备跃马脱险,落魄叹息之际,贤士司马徽直言指出,刘备失败的关键在“不得其人,并进而指出“其人”就在眼前。尔后刘备问他,颖川何以有这么多贤士,司马徽又援引名士观天文的话,指出是由于“群星聚于颍分”的结果。奇士是刘备安天下的关键,而人杰又必然要地灵。这是中国传统星象学的观念。所以罗贯中,在诸葛亮出场时,极力渲染其周围环境,除散文叙述外,更多地是援引诗歌反复咏叹。

如初顾茅庐时,先用一支歌道出诸葛亮的非凡情操,接着用一篇古风,渲染卧龙岗的清景异常: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这篇古风从远到近,从室内到室外,从物到人,全方位地进行了吟诵。远瞻,是“高岗枕流水。”山崇水秀,山脊压云雾,清水石上流。犹如一条困龙屈在青石上,一只凤鸟栖息在松阴里。近睹,只见户外,翠竹环绕,野花馨香。再移入内室,只见床上堆满书籍,案上搁着名琴,壁间挂着名剑,满屋尽是高雅景象。如此异常幽景,高雅人物,连苍猿也时时来献果,老鹤临夜也来听经,这样奇士一遇时机,不正可安天下?! 最后一句咏叹,正是如此美景铺赋的必然结果,它们和二顾所见的“烂银堆满卧龙冈”的雪景,相映成趣,都成功地成了诸葛亮出场的铺垫。

二、对人物内心的充分展示

中国古代小说与西方小说比较,是长于行动,却短于心理描写。这可能与话本模式有关。说书人,要时刻抓住听众,对人物内心不可能作过多的静态描写。但“诗言志”,诗可以充分表达人物内心。于是罗贯中紧紧抓住这点,充分利用诗歌形式来弥补中国古代小说在描写上的缺陷。诸葛亮在想什么,尽管他和挚友中有所谈吐,便更充分地显示在他诗中。而且他本人也力图利用诗歌向世人表达他的志愿。这可从他教农夫唱的歌,给他弟弟吟咏的诗,以及岳父诵唱的他的《梁父吟》,还有他觉后随口吟的诗中,可以看出。从他幼弟拥膝而歌的词中,可以非常明确了诸葛亮“非梧不栖”“非主不依”,“以待大时”远大的志向,而他所作的《梁父吟》,虽叹的是梅花,却雄劲地表达出他身处难世独傲风雪的非凡气魄。他很自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但又有着“专待春雷”的急切。

这与他密友崔刈平、石广元、孟公威不同。他们虽然感叹人生,看清难世,“务于精纯”,单却只想“独善其身尽日安,保须千古名不朽。”而诸葛亮却总是抱着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抱负,“独观其大略”,“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虽同为贤士,但从他们吟咏中,又衬托出诸葛亮的高人一筹。

三、对情节发展的暗示

中国古代小说从诗作预言,是从印度佛经学来的。凡宗教诗多含预言。只是中国小说引进后加以变化,往往讲究出乎意外,而又在意料之中。让人听到事情结果,再回头领悟前面暗示,产生一种顿悟的情趣。加之古典诗词文字简洁,包容性大,往往模糊而出现歧义,又便于小说作者借助它们,对小说情节发展进行暗示。如当诸葛亮准备出山时,嘱咐他弟弟:“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罗贯中紧接着引用了一句绝句:

身未升腾思退步,

功成应名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

星落秋风五丈原。

意即说诸葛亮出山前已作了后退的准备,按照这个情节线索发展,他后来功成应该归隐。但刘备称帝后他并没有履行自己诺言。这是因为白帝城刘备临终托孤,他因感激而最后只落个劳死征途。这样就把小说后半部内容都隐括进去了。满足了中国读者事前爱打听结局的习性。

四.增加“评赞”的诗味

“隐以复意为工”(《文心雕龙·隐秀》)恩格斯也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但中外许多小说往往在叙事写人中,直接对作者的评议。只是西方小说掺进人生的哲理,带有思辨的理趣,而中国古代小说则往往改换为诗,加以诗化。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诗长期局正宗,改为诗,可以无形提高作者评赞地位,增大权威性;另一方面诗歌讲究音韵,用诗评赞,又增加了议论的音韵美。

如写完诸葛亮隆中对这段精彩文字后,作者紧接着用了一首诗赞道:

“豫州”当日叹孤穷,

何兴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

先生笑只画图中。

这原本是作者意识,但他却说是“便人有诗赞曰”,在中国尚古的传统中,就无形增加了这个评赞的客观性、典雅性和可信性。并且把本需长篇议论压缩到一首七绝中,抑扬顿挫,东韵洪亮,平声收尾,音韵悠扬,令人反复吟叹,比直言其事其理,更耐品味,其他如二顾不遇的七律,也具有类似艺术效应。

由此看来,这十三首诗在小说中不是油,而是乳汁,它们和“三顾茅庐”的叙述本体融为一体,使其诗文交错,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毛宗岗评点三国时所云:“叙事之中,平夹带诗词,本是文章的极妙处。”这便是它的诗化艺术效应。

「看图猜成语」No.20

成语释义

◆ 成语释义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 成语典故

《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成语造句

刘备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的精神使我敬佩。

成语典故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有一位已经中了进士的学者,叫做杨时。

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高官厚禄,不远万里的跑到河南颍昌,想要拜程颢为师。虽然杨时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但仍旧想向程颢求教。

等杨时找到程颢的时候,程颢已经去世了 ,杨时自己也有40多岁了,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

因为程颢去世了,杨时就想去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杨时就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休息。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虽然求师心切,但仍旧恭恭敬敬的站立在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醒了过来,看到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怎么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但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