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有利就聚无利就散句子怎么写(有利就聚无利就散句子)

有利就聚无利就散句子怎么写(有利就聚无利就散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活法》经典语句摘录3: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1.“战胜自己”就是抑制利己的欲望,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任何事情都做不成功,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也是这样,他们能够克制自己贪图享乐之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自己懒惰、逃避困难、把勤奋的人看成傻瓜、对他们的认真态度冷眼相看的人当然不会成功。

——《战胜自我向前进,人生大变样》

感悟:“战胜自己”,就是战胜自己贪图安逸之心。比如,你明知身体不好,却不愿意去锻炼身体。人一定要自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学习是这样,工作、锻炼身体亦然。

2.稻盛和夫先生有一个“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个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头脑聪明能力可得90分,但此人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热情只发挥30分,两者乘积不过2700分。

相反,另一个人才能平庸只够60分,但他有自知之明以勤补拙,以90分的饱满热情投身工作,结果乘积为5400分,比那位有才能无干劲的人高出整整一倍。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感悟:才能平庸的人能不能成功?当然可以。稻盛和夫先生用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积极的心态、高尚的人格,与饱满的热情。

3.“利他”之心,在佛教就是“与人为善”的慈悲心,在教就是爱,再说得朴实一点,就是“为世人、为社会尽力”。在人生正如中,像我这样的经营者,还包括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利他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汇。

“利他”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点严肃,其实“利他”很平常,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比如,想给小孩好吃的东西,想看到妻子开心的笑容,想让辛苦的父母生活舒适等等。任何行为,只要是出于对周围人的关爱之心,就已经是利他了。

什么时候人的内心会充满深切、纯净、极致的幸福感呢?绝不是私利私欲获得满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为开花结果的时刻。

——《托钵化缘中邂逅人心之美》

感悟:从书中的这些文字中,你可以看到稻盛和夫先生的人格之美。用这样的一颗“利他”之心去经商,为世人、为社会尽力,最后福报又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做教育也是这样。

做人不能太实在,读读这三句传世箴言

做人实在本来其实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如果光有实在,不知变通,便容易变成死板;太过实在,缺乏聪慧,便容易变成愚笨,所以想要立身成事,必要懂得为人处世、看清人情世故,方能跃然于其上。

悉数历史上的圣人,大多以阳入道,以正为事,少有如鬼谷子这般,以阴入阳,用阴的方法达到阳的目的。通过洞察人心之变,揭示事物变化之征兆,以此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才是处世的大智慧。

《增广贤文》中,老祖宗便以其处世智慧及人心洞察,流传下三句看破现实真相,洞察世情的传世箴言,教导我们做人不能太实在,要明白现实之残酷,懂得变通方为上策!

一、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释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往往像纸一样单薄,世间尘事就像棋局一样变化无穷。

在这个社会中,人情比纸薄,往往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有利则聚,无利则散,所以锦上添花易见,雪中送炭难求;世事无常,谁也说不清下一步会怎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要因为暂时的苦难就失了信心。

二、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释义:力量微小就不要负重太多,言微人轻便不要随意劝告别人。

一个人志向要远大,但做事要踏实,当自己力量不足、能力不够之时,便不要好高骛远,做一些远超自己承受的事情;当自己资质尚浅,说话无人重视的时候,便不要随便劝解别人,否则反会被人耻笑。

三、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释义:当两个人一条心的时候,即使没有钱也能越过越好;当两个人各有异心的时候,即使有钱也难过得好。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光凭一个人做事是很难成功的,若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伙伴,便一定能够同心协力,越做越好;但是如果团队里每个人各怀鬼胎,力量便无法使到一起,甚至互相牵制,即使形势大好也一定无法成功。

很现实的两首古诗,写透交友之道,和为人处世的玄机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古籍里的历史#

交友之道和为人处世,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课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人情世故,而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就找到了能立世的办法。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到真诚、信任,还要学会一点圆滑,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所谓的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这种圆滑要有度,知世故而不世故,有时候看破不说破,也是一种智慧。

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降低人格,要始终保持诚信正如古人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只有做到真诚、守信、可靠,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同时,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站在他们身边,给予支持与帮助,不能有利聚无利散。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朋友是路,越走越宽。

在职场中亦是如此,既要学会出头,也要懂得缩头,这个度的拿捏,就是职场法则。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合作共赢的重要性,会察言观色,灵活变通,如此才能运筹帷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肯倾听他人的意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平衡心态,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去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所以今天我们读两首古诗,也许读完之后,你对交友和处世,会有全新的思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出自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张谓,中唐诗人,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

笔下代表作有《早梅》,为世人所熟知。

这首诗作于张谓任礼部侍郎期间,时有慕张谓的名士请其宴饮,并求诗作。张谓厌倦了这种应酬,故作此诗。

这首诗通过揭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控诉了那些以权势高低、钱财多寡来衡量交情厚薄的人的丑恶行为。

首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揭示出在旧社会,人们之间的友谊不是建立在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基础上,而是以黄金的多寡来衡量的。

黄金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社会标准,这种现象在今天仍然有所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物欲所左右,成为一种物质的交换。这种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交友”关系,是一种变了形的、不健康的人际关系。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意思是即使朋友之间口头上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也只是口惠而实不至,最终表现出的是一颗冷漠、事不关己的心。

在友情承诺的背后,实际上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当需要朋友帮助时,才发现所谓的承诺只是一纸空文。这种虚情假意的“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抒发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这种感慨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通过诗歌的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人性的扭曲,让我们更加珍惜真诚的友谊。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出自唐寅的《叹世》

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实际上,唐伯虎并不如影视剧中演得那般风流、挥金如土,他反而命运多舛,半生都贫困潦倒,寄身青楼,靠卖字画为生。

原本他出门名门,远祖唐俭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莒国公”,时至祖父也世代为官。但是到他父亲唐广德这一代时,家道就逐渐中落了,开始从商。

所以,唐伯虎从小就被寄予厚望。

然而命运在他24岁这年发生巨变,因为这一年,唐伯虎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幸亏有好友祝枝山相助,才熬了过来,并寒窗苦读,去参加可科举考试。

不幸的是,省试第一的他,在殿试时却因徐经陷入了“考场舞弊案”,虽然最终得到澄清,但仅仅封为浙藩小吏,于是唐伯虎拂袖去官,并写下了: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后来,宁王朱宸濠谋反,请唐伯虎入幕府,唐伯虎还差点丢了性命,幸好装疯卖傻,才被宁王放还,逃过一劫。

从那以后,唐伯虎的生活就相对平淡了,筑了筑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因看透世事,也不再图求功名。

这首诗就是唐伯虎的顿悟之作,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富贵荣华,因为强求不到反而会让自己感到羞愧。它告诫人们要顺其自然,不要过于贪心。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这句话用伸脚和缩头两个形象来表达人生中的进退之道。它告诉人们在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时候应该抓住机会,但也不要过于冒险或贪心,该退时就要退。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和生命的有限性。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富或地位,终究无法避免与亲人的离别,而儿孙的成长我们也无法永远留住。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这句话强调了命运和天意的力量,认为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都是早已安排好的,人们无需过度焦虑和忧愁。

综合来说,这首诗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它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要把握机会,但也要懂得进退之道,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要患得患失。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历时一年精心打造,欢迎品鉴 ☝

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体型比芝麻还小,以动物鲜血为食,如果感知周围有动物活动,就会来到草叶顶端,张开一对前肢作“拥抱太阳”状,之后,会抓住“猎物”的衣物或皮毛,用口器切开皮肤并寻找血管,将自己半身都埋入伤口内,尽情享用“美味”,这一名副其实的“吸血鬼”就是蜱虫。

蜱虫叮咬时,在人或动物体表攀附时间可达十几天。“吃饱喝足”的蜱虫体型会膨胀几十倍,在人的体表能形成如一颗黄豆大小的“痣”。这一过程中,人可能还会感染蜱虫携带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人感染该病毒后,可能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下简称发热伴),感染者出现持续发热症状,重症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水平降低并引发休克和多脏器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近两年以来,全国已出现多例因蜱虫叮咬致死的事件,发热伴这一疾病也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7月,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邹洋对媒体表示,今年,研究所接诊的蜱虫叮咬病例较往年同期多出三成。需警惕的是,在气候变暖影响下,全球范围内的蜱虫活动范围在扩大,每个人都可能暴露在这一“吸血鬼”叮咬的风险下。

唾液是秘密武器

蜱虫民间称“草爬子”“扁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邹洋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除北京病例外,今年医院接诊的河北、河南、山东等跨省的患者比例也有所增加。病人初期典型症状包括虫咬导致的皮肤损伤、红肿热痛、全身泛化性皮疹、不明发热等。

发热伴是蜱虫叮咬后引发的一种严重疾病,在中国常见,也被称为蜱虫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发热伴是人畜共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伴有胃肠道症状,重症病例出现多器官衰竭、出血、休克等。2009~2010年间,中国河南、湖北、山东等六省曾发生大规模蜱虫叮咬致死事件。中疾控下属的病毒预防控制所(IVDC)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9月,六省份共计疑似发热伴住院病患有241位,其中171例确诊,21例死亡。

国家卫健委2010年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等技术文件。根据IVDC资料,该病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在江苏省宜兴市出现11例聚集性病例,死亡2人,主要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长角血蜱在国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森林地区。人可能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感染。今年6月,北京疾控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发热伴发病人数已达18902例,整体病死率达5.11%。

鲍倡俊是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也曾是蜱虫叮咬的受害者。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在一次野外采蜱工作中,他镊子没拿稳,让一只蜱虫逃脱,怎么也找不到了。当时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三天回家洗澡后挠脖子,察觉“手感不对”,一看才发现附着了一只蜱虫,很有可能就是三天前的“漏网之蜱”。所幸没有造成感染。“蜱虫叮咬有很强的隐匿性。”他提醒道。

由于叮咬的隐匿性,大多数人发现的时候,蜱虫已经在身上“大快朵颐”超过24小时。许多病人是注意到身上多了一颗不明原因的“痣”,并且拔不掉,才意识到自己遭到蜱虫攻击。邹洋指出,这给蜱虫携带的许多病原体以可乘之机。

这种隐匿性与蜱虫的唾液有很大关系。与宿主“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蜱虫演化出了对持续叮咬极其有利的秘密武器:唾液中的抗炎蛋白。根据《蜱与蜱传疾病》期刊在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被外物咬伤时,人体组织会释放被称为“细胞因子”的信号蛋白,引发人体免疫反应。但蜱虫唾液含有的多种抗炎蛋白可以抢先结合细胞因子,使其失去活性,也就是说,在被咬部位阻断免疫过程,让蜱虫持续“安全”地叮咬宿主。

因此,美国《大西洋月刊》将蜱虫唾液比喻为“载着各类病原体贵客的豪华汽车”,而抗炎蛋白则为各类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入侵“铺上红毯”。更致命的是,这类抗炎蛋白可在几小时内反复改变自身结构,使得免疫系统无法对其展开识别和追踪,也很难生成抗体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蜱虫对人的威胁除了其隐蔽性,另一方面则是其可能引发重症的高风险性。邹洋指出,发热伴在40~50岁以上人群高发,患基础病人群、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重症风险高。除了一些病后短期免疫的个例外,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体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有终生免疫能力,因此,发热伴也存在多次感染的风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柴月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病人有肿瘤、糖尿病、风湿免疫缺陷等病史,再合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将很可能快速进展为重症。重症后病情的不可预测性将大幅提升,有患者在24~48小时内死亡,也有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又反复加重。因此早期及时处理和治疗是阻断感染的重要一环。

IVDC于2021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发热伴尚无特效药或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止并发症发生。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药学院一位研究者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蜱虫唾液含有的多种抗炎蛋白迭代快速,很可能超过人类研发疫苗的速度。因此“蜱虫病”特效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较难实现。全球目前也还没有诞生针对发热伴的有效疫苗。

发热伴在刚“出道”时病死率很高。鲍倡俊表示,2010年时,中国局地病死率可达30%,日本局地可达50%。不过,由于诊断手段不足,刚开始发现的多为重症病人,轻症病人发现相对较少,因此造成病死率偏高。随着对该病的认知逐渐完善,现在的局地病死率大多降至10%以下。

他同时强调,蜱虫本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几率不高,江苏省疾控监测数据显示,该病毒在蜱虫中的阳性检出率为1%左右,从全国范围内看,近年来报告发病率最高为百万分之二。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其全国发病率为艾滋病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国内已发生多起“人传人”导致的“蜱虫病”聚集性感染。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浙江绍兴一名七旬老人在茶田采茶时因蜱虫叮咬去世,数日后4名家属皆感染入院。去年5月,河南信阳一位老人被蜱虫叮咬后去世,葬礼结束一两天后,帮忙给他净身更换寿衣的另两位老人相继出现高烧症状,紧接着全身发疼、抽搐、意识模糊,很快不幸去世。其中一位老人的孙子后来怀疑,可能是在给逝者拔导尿管、净身穿衣过程中被感染。

IVDC的报告明确提出,急性期病人血液,以及因该病死亡的患者血液和体液中都含有新型布尼亚病毒,尤其是重症患者常出现凝血机制障碍,发生严重出血,传染性很强。医护人员可能因抢救、护理重症病人而引发院内感染。照料患者的家属、护保人员以及殡葬人员都可能由于日常近距离照护或在处理遗体时被感染。

不过,柴月阳表示,虽然“人传人”在一定几率上存在,但公众也不需要过于担忧或恐慌。“只在某些极特殊情况下,例如自身皮肤破损或黏膜接触到了患者血液,才有可能出现‘人传人’。”他解释。相比于狂犬病毒的唾液传播,仅靠血液传播的蜱虫病流行性更低。

叮咬风险不断扩大

每年6~9月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期,也是医院接诊的高峰期。邹洋感到,近几年医院在这一期间的接诊频率由原来的两三天一例,增加到一天四五例。从北京市内来看,原本大兴等南部各区病人占多数,现在来自海淀、门头沟、昌平、平谷等区域的病人数量明显增多。她认为,全国范围内整体叮咬风险可能存在扩大趋势。

2021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印证了她的推测。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中国蜱虫和蜱传疾病的空间分布后发现,温度季节性和最干燥季度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蜱类风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暖湿化影响,可能引发了蜱虫种类的持续地理扩张,国内发现的19种蜱类的总体高风险区域范围从1950年至2018年明显增加。中国目前共有393个县、2.5亿人口面临多种蜱传疾病的潜在感染风险,主要高风险地区为华中和华东地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辽宁尤其显著。

邹洋分析,气候暖湿化带来的升温与变湿总体上为蜱虫活动和繁殖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蜱虫分布密度增加,疾病传播风险总体会有提升。另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使蜱虫所带病原体的每代间隔缩短,加速其适应性进化,对动物和人更有侵略性。同时,温度上升会使蜱虫更偏向于选择人类作为宿主。

另外,气候变化也在通过改变人类行为,间接地增加人类被叮咬的风险。《昆虫学年评》在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变暖增加了人类参加户外娱乐、暑期乘凉等活动时间,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感染风险。

当蜱虫开始向高纬度地区和城市绿地转移时,专家提醒,人们现在需要警惕的,不只是发热伴这一种蜱传疾病。“其实用‘蜱虫病’代指发热伴是不准确的。”鲍倡俊强调。在他看来, 发热伴仅是蜱虫传播的疾病之一,国内为方便交流才将二者混用。

蜱虫存在于各大洲,是全球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体传播媒介,传播的疾病种类非常广泛,携带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5类220多种,涵盖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一种蜱可同时携带两种或以上的病原体,带来多种疾病的感染风险。除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导致的发热伴之外,蜱虫引发的较严重疾病还包括森林脑炎、斑点热、莱姆病等。

“有些病呈现出职业病的特征。”邹洋称,许多蜱传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例如东北大兴安岭和内蒙古林区常发森林脑炎,江浙和华北常发发热伴等。这与当地流行的蜱虫和所带病原体种类分布有关,但更需引起重视的是,林业工作者、田间劳动人员、牧民等已成为蜱传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柴月阳也提醒,田间劳作者可能较少关注体表,不容易发现虫体,加之蜱虫叮咬无明显瘙痒和痛感,因此容易忽略叮咬史。

公开资料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脑炎的自然疫源地。森林脑炎又被称为“蜱传脑炎”,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蜱传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淑祯在今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大兴安岭地区,年均蜱咬伤就诊人数约为2000~3000人。其中,中重型的森林脑炎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特征,如严重的头痛、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肢体瘫痪、垂头征,甚至出现认知障碍等精神症状。森林脑炎的病死率可达10%~20%。

除携带病原体外,蜱虫还能使一些本来无害的物质,被人体免疫系统标记为“敌人”。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美国疾控中心今年最新的研究结果,称美国有超过45万人患有孤星蜱引起的α-半乳糖综合征(AGS),每年新增疑似病例数量超过15000人。AGS病人表现为对红肉过敏,在进食猪、牛、羊肉后引发全身红疹瘙痒、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可抽搐晕厥。然而,这些症状是在餐后突然出现的,病人通常没有红肉过敏史。此病于2009年开始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被频繁报道。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了亚洲首例由长角血蜱叮咬而导致的AGS病例。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文利平曾对媒体表示,截至2021年该院共诊治该病十余例。

最新研究表明,引发AGS的α-半乳糖广泛存在于红肉中。蜱虫叮咬牲畜后,唾液中残留有α-半乳糖,如果随后继续叮咬人类,则会将唾液中携带的α-半乳糖直接注入人类血液,随后被人体免疫系统视为入侵者,并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将其“记录在案”,下次摄入红肉时,将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

如何科学防范?

蜱虫叮咬的隐匿性,以及气候变化造成的虫类活跃,为蜱传疾病的加速传播埋下了伏笔。多位专家表示,与蜂蛰伤、蚊虫或蚂蚁咬伤等其他虫媒传播途径相比,蜱虫咬伤疾病的发病程度偏重。但被蜱虫叮咬后有潜伏期,对多数人而言,一般在七到十天左右才会发病,如果没有及时送医或前期不对症治疗,都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现实诊疗中,由于早期症状与感冒发热接近,往往存在误诊或贻误诊疗时机的可能性,需要警惕。

“一般急诊室发热待查的病人非常多,可能占到20%~30%,发热原因也繁多,如果没有清晰的问诊溯源,蜱传疾病具有一定隐匿性和漏诊可能性。”柴月阳说。他还表示,许多患者因不明发热、久热不退前来就诊,有的之前已经使用过广谱抗生素治疗,但因不对症而疗效甚微。

蜱虫叮咬症状有何特殊性?柴月阳进一步指出,与蚊虫咬伤的局部症状相比,蜱虫咬伤的一大特点是其全身症状较显著,除了皮肤过敏反应外,可能伴发全身过敏性休克、全身神经症状等。另一特点是血液检测后发现炎症指标都比较低,即表明,免疫系统运转部分出现了问题。此外,蜱虫所携带的不同病毒也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例如发热伴会引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综合以上几点,才能有效确诊。

近年来,户外徒步和露营爱好者群体增加,成为蜱虫叮咬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当因为工作或爱好而亲近绿地时,需要采取科学防范手段。鲍倡俊指出,目前缺乏专门针对蜱虫的杀虫剂,而出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考虑,很难通过大面积使用广谱杀虫药物来杜绝在野外与蜱虫的接触风险。因此,前往蜱虫可能出现的野外高风险区时,建议穿长袖衣裤,扎紧袖口裤腿,使用驱避剂,从源头防止被叮咬。若在体表或衣物发现虫体,要及时清除;在接触蜱虫后如果出现发热,尤其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如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肿大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邹洋也呼吁,应对蜱虫,须首先树立防范意识。若前往有明确蜱虫活跃及相应病史的野外区域,不要随意穿梭于林灌木间,也避免在草地上席地而坐。蜱虫在距离人体或牲畜宠物20厘米左右时,就能感知到目标“猎物”的二氧化碳气味,并跳到其体表。另外,外出穿衣要尽量做到扎紧袖口、裤腿、衣领,并着浅色光滑面料的衣物。蜱虫对较深和较鲜艳的颜色表现出趋向性,而光滑面料能减少蜱虫在衣物上附着的几率。蜱虫喜欢附着在体表隐蔽潮湿、气味浓郁的区域,例如人的腋窝、耳后、腹股沟等,因此,扎紧领口、两只袖口、两只裤腿,同时不穿凉鞋、避免皮肤裸露都是必要的。外出回家后,建议将衣物抖个遍,将可能附着的虫体抖到屋外。

她还表示,宠物也可能成为“引蜱入室”的帮凶,特别是毛发丰厚的犬类,容易藏匿蜱虫。因此,遛狗后建议主人检查其耳后、耳廓等位置,减少室内感染风险。据媒体报道,日本、韩国等都发生过多起由宠物引起的人蜱虫感染案例。

邹洋提醒,人们在体表发现蜱虫叮咬后,切忌生拉硬拽,或拿烟头烫等“暴力操作”。她建议,人们最好在家中常备红霉素眼膏,发现蜱虫后将药膏挤到蜱虫身上并完全覆盖虫体30分钟以上,使其进入窒息麻痹直至死亡,然后准备一支平口尖头镊子,平行插入到蜱虫和皮肤间,垂直向上将虫体完整取出。取出后检查虫体完整性,如果发现头部不完整,则说明体表有口器残留。此时,局部消毒的同时,先观察两三天,若形成瘢痕或结痂,说明已经自愈。如果皮肤持续性红肿,则应前往医院处理。

她还强调,取出虫体并不是应急处理的最后一步,应在咬伤区域连续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三天,以防残留的病原体作祟。“曾有一位病人,虫体顺利取出后当时皮肤没有任何异样,但没有持续局部消毒,两三天后出现局部红肿甚至溃烂。”她举例说。同时,也不要对取出的虫体“泄愤”。蜱虫体液携带多种病原体,而且,雌虫可能还携带幼虫,用手指捻破虫体,造成体液飞溅不慎接触眼球黏膜或体表伤口,则将加大感染风险。

邹洋表示,蜱传疾病的防治,要站在全球角度。以北京为例,除了来自国内各省的境内“输入”病例外,各大医院还可能接诊来自境外的病例。北京友谊医院曾会诊过美国输入的巴贝西虫病例,这也是蜱虫携带的一种微生物病原体,在美国中西部和沿海地区很流行,但在中国罕见,临床表现类似疟疾,严重时可能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一些罕见的蜱虫病原体可能通过境外输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病原体种类,并针对蜱传疾病采取系统的防范措施。”她说。

目前,发热伴虽然还不属于法定传染病,但一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共识”是参照乙类传染病报告,一旦发现病例,需要在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多位专家指出,由于该疾病未明确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类中,因此即使有医疗机构不上报,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利于学术界对该病的深入认识和人群的防控。鲍倡俊希望,国家未来逐步将“蜱虫病”等蜱传疾病纳入法定层面进行管理,从而加强防控意识、加深公众认知。

原标题:《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转自: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周游)

来源: 中国新闻社

刘立夫 | 交友的三个境界:以利相交,以义相交,以道相交

交友的三个境界:以利相交,以义相交,以道相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原出《庄子·山木》中的一个寓言:

孔子两次被鲁国驱逐,又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还在陈、蔡两国间被困,他的那些本该共患难的亲朋、弟子却离他而去。想到这些悲惨遭遇,他便悲痛不已,便向一位道家的隐者请教:“我为什么会窘迫至此,众叛亲离呢?”

隐者告诉他:“君子的友谊淡得像清水一样,而小人的交情甘如甜酒。虽说君子之交淡泊,但心地亲近,小人之交甘甜却利断义绝,遇上困难、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

孔子听后如梦初醒,赶忙拜谢:“多谢先生指教,让我明白了交友之道。”

言罢,他闲放自得地离去,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虽说没有弟子侍学于前,可赢得了他人更多的敬重。

显然,孔子与隐者的对话既是寓言,也是“重言”。所谓重言,即借用名人的言论来说理。庄子这个寓言,意在说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来历。

实际上,孔子本人不是道家人物,作为儒家人物,孔子重视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如此看来,人世间的友谊可以分为三种:以利相交,以义相交,以道相交。

一、以“利”相交

因利益而交往是交友之道中境界最低的,却是最普遍的。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以利相交即功利性的交往方式,双方在各自的利益或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建立的友谊,有利则聚,无利则散。特别是在国家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几乎成为座右铭。

韩非子将人的趋利性归纳为“自为心”。卖棺材的希望si人不是他坏,卖豪车的希望人发达不是他好,一切都是人为自己谋求利益罢了。韩非的趋利心源自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哲学命题。

功利性的交友方式虽算不得高雅,但见不得有多坏。最坏者莫过于“损人而不利己”。不得不承认,世间大多数是俗人,有利则亲近,遇上灾祸则如鸟兽散。但是,无论是庄子还是孔子,都认为这属于小人之交。

二、以“义”相交

因道义交往则是第二重境界,也比较常见。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即属此列,也是世俗所推崇的道德境界。

道义不同于情义。那种为真情而两肋插刀,期待爱的人将心比心,都是对以情义交往的追求与推崇。无论是荆轲刺秦王、豫让吞炭漆身,还是梁祝化蝶、卧冰求鲤,不管友情、亲情、爱情,或知遇之恩,都是以情义相交。不过,情义毕竟情字当头,合情未必合法,合情未必符合社会正义。

孟子“舍生取义”一说影响甚大,这一说法在后儒那里得到延续。几千年来,这一道德理想早已内化为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精神品质。孔孟所说的义,属于仁义礼智信之类的社会公德。对比前者的以利相交,正义无疑超越了个人的情感,显得更为高贵。但庄子还不满意,他认为仁不过是杯水车薪,义不过是扬汤止沸,统统要不得,于是他提出了以“淡”相交。

三、以“道”相交

道家的“道”是一种纯粹自然、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哲学理念。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这种自然之道,是对儒家社会原则的否定。庄子正是从自然之道出发,引申出道家的交友之道。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即认为朋友之间的友谊应是纯粹的,不应掺杂任何利益关系,只有纯真的才是真实的。清水虽无味,但最为解渴。

君子之交,要在返璞归真。它抛弃了人的社会性,直指人性中最无私、亦最原始的那一部分。这其实是交友中的审美情趣。康德说过“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这与庄子的君子之交不谋而合。如果用有色的眼睛去看待美,那么一切美都不纯粹;友谊亦是如此,没有利害关系,才算真正纯洁的交往。

《战国策》的作者、西汉学者刘向有一段名言:“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地老。”它告诉人们,以“有所待”的方式去交友,都不会长久,一旦所依赖的基础消失,那么友谊也将随之而去。刘向强调,“以道交者,天荒地老”,这个交友之“道”,到底是庄子的“淡如水”,还是孔子的“喻于义”,需要当事人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