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论语十则中谈品德修养的两个句子是什么(论语十则中谈品德修养的两个句子)

论语十则中谈品德修养的两个句子是什么(论语十则中谈品德修养的两个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就《〈论语〉十二章》看,如果注重其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之类言论的学习和实践,对提高我们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先说为人处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诚于中而形于外”之源,强调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这对于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极有参考价值。对人是否有礼貌,是否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诚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说明了君子、小人的区别,在义、利的抉择。义是合理的行为,恰当的抉择。但怎么做才“合理”“恰当”呢?比如,搞经济建设是对的。但若不注意生态环保,就有悖可持续发展战略,会祸延于后代,便是不合理。同样的,人在追求财富利益,也必须想到:是否会造成别人的损失?带给他人痛苦?是否会践踏自己的人格尊严?扭曲人性?社会上作奸犯科的歹徒、偷工减料的不肖业者、贪污的官员……都是只知贪取私利,不顾合于义理与否的小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讲述了为人处世之道。“恕”即“宽恕”,是儒家道德学说的精髓。“恕”应该是指导自己言行的原则。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发现什么样的言行才是合理、合宜的,才能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修正自己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简约而又具体可行的原则,怀此一念以行世,必能寡过进德。

再说道德修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谈人生观、价值观时常说 “为真理而死”“为正义献身”,这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内涵。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知”和“行”的关系。这是至高的道德修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本质和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彬彬君子。一个人的内在和外表都重要。内在是“质”,指学问、道德等;外表犹“文”,指口才、仪态等。一个人学问再好,却拙于言词,不擅表达;或者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之,一个人的言辞流利,却内容干瘪;或者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缺憾,因此,内在与外表,朴实与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表里一致、彬彬温雅的君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以“为山”“平地”为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劝人自强不息。做任何事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强烈的主观愿望才能把事情做好。孔子鼓励自己和学生在做学问和道德修养上都要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论语》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就《〈论语〉十二章》看,如果注重其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之类言论的学习和实践,对提高我们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先说为人处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诚于中而形于外”之源,强调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这对于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极有参考价值。对人是否有礼貌,是否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诚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说明了君子、小人的区别,在义、利的抉择。义是合理的行为,恰当的抉择。但怎么做才“合理”“恰当”呢?比如,搞经济建设是对的。但若不注意生态环保,就有悖可持续发展战略,会祸延于后代,便是不合理。同样的,人在追求财富利益,也必须想到:是否会造成别人的损失?带给他人痛苦?是否会践踏自己的人格尊严?扭曲人性?社会上作奸犯科的歹徒、偷工减料的不肖业者、贪污的官员……都是只知贪取私利,不顾合于义理与否的小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讲述了为人处世之道。“恕”即“宽恕”,是儒家道德学说的精髓。“恕”应该是指导自己言行的原则。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发现什么样的言行才是合理、合宜的,才能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修正自己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简约而又具体可行的原则,怀此一念以行世,必能寡过进德。

再说道德修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谈人生观、价值观时常说 “为真理而死”“为正义献身”,这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内涵。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知”和“行”的关系。这是至高的道德修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本质和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彬彬君子。一个人的内在和外表都重要。内在是“质”,指学问、道德等;外表犹“文”,指口才、仪态等。一个人学问再好,却拙于言词,不擅表达;或者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之,一个人的言辞流利,却内容干瘪;或者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缺憾,因此,内在与外表,朴实与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表里一致、彬彬温雅的君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以“为山”“平地”为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劝人自强不息。做任何事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强烈的主观愿望才能把事情做好。孔子鼓励自己和学生在做学问和道德修养上都要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论语》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就《〈论语〉十二章》看,如果注重其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之类言论的学习和实践,对提高我们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先说为人处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诚于中而形于外”之源,强调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这对于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极有参考价值。对人是否有礼貌,是否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诚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说明了君子、小人的区别,在义、利的抉择。义是合理的行为,恰当的抉择。但怎么做才“合理”“恰当”呢?比如,搞经济建设是对的。但若不注意生态环保,就有悖可持续发展战略,会祸延于后代,便是不合理。同样的,人在追求财富利益,也必须想到:是否会造成别人的损失?带给他人痛苦?是否会践踏自己的人格尊严?扭曲人性?社会上作奸犯科的歹徒、偷工减料的不肖业者、贪污的官员……都是只知贪取私利,不顾合于义理与否的小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讲述了为人处世之道。“恕”即“宽恕”,是儒家道德学说的精髓。“恕”应该是指导自己言行的原则。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发现什么样的言行才是合理、合宜的,才能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修正自己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简约而又具体可行的原则,怀此一念以行世,必能寡过进德。

再说道德修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谈人生观、价值观时常说 “为真理而死”“为正义献身”,这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内涵。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知”和“行”的关系。这是至高的道德修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本质和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彬彬君子。一个人的内在和外表都重要。内在是“质”,指学问、道德等;外表犹“文”,指口才、仪态等。一个人学问再好,却拙于言词,不擅表达;或者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之,一个人的言辞流利,却内容干瘪;或者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缺憾,因此,内在与外表,朴实与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表里一致、彬彬温雅的君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以“为山”“平地”为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劝人自强不息。做任何事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强烈的主观愿望才能把事情做好。孔子鼓励自己和学生在做学问和道德修养上都要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论语》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就《〈论语〉十二章》看,如果注重其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之类言论的学习和实践,对提高我们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先说为人处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诚于中而形于外”之源,强调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这对于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极有参考价值。对人是否有礼貌,是否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诚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说明了君子、小人的区别,在义、利的抉择。义是合理的行为,恰当的抉择。但怎么做才“合理”“恰当”呢?比如,搞经济建设是对的。但若不注意生态环保,就有悖可持续发展战略,会祸延于后代,便是不合理。同样的,人在追求财富利益,也必须想到:是否会造成别人的损失?带给他人痛苦?是否会践踏自己的人格尊严?扭曲人性?社会上作奸犯科的歹徒、偷工减料的不肖业者、贪污的官员……都是只知贪取私利,不顾合于义理与否的小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讲述了为人处世之道。“恕”即“宽恕”,是儒家道德学说的精髓。“恕”应该是指导自己言行的原则。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发现什么样的言行才是合理、合宜的,才能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修正自己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简约而又具体可行的原则,怀此一念以行世,必能寡过进德。

再说道德修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谈人生观、价值观时常说 “为真理而死”“为正义献身”,这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内涵。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知”和“行”的关系。这是至高的道德修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本质和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彬彬君子。一个人的内在和外表都重要。内在是“质”,指学问、道德等;外表犹“文”,指口才、仪态等。一个人学问再好,却拙于言词,不擅表达;或者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之,一个人的言辞流利,却内容干瘪;或者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缺憾,因此,内在与外表,朴实与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表里一致、彬彬温雅的君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以“为山”“平地”为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劝人自强不息。做任何事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强烈的主观愿望才能把事情做好。孔子鼓励自己和学生在做学问和道德修养上都要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重温《论语》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使教育从贵族的宫室走进了平民的草屋。孔子是最伟大的老师,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论语》里的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一、为师之道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翻译: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人学习一心为了炫耀。”

解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书中有黄金屋,有千钟粟,有颜如玉,而是为了自我人格的完美。这是老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一课吧。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翻译: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仁。只要如此做,天下人都会肯定你走在正道上。行仁靠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颜渊又问具体的方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

解读:内心有爱,对外遵守规范,人生就可立于不败之地。而做到这些最关键的是自我做主,不能依赖其它。这是老师教给学生立定根基的一课。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翻译:质朴多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

解读:培养学生,既要保养其纯真的一面,又要教之以人文礼仪,使二者相得益彰。

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翻译: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应该做的而不去做,有缺失不能立刻改正,是我的忧愁啊。”

解读:当老师的,常鼓励学生要上进,但自己就不能自满,应努力追求自身的完美,给学生一个表率。

二、为师之德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来往,信守承诺了吗?传授学生的道理,有印证学习吗?”

解读: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传不习乎?”教给弟子的东西,如果不能亲身实践印证过,不是有可能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吗?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翻译:默默存思所见所闻,认真学习不厌烦,教导别人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呢?

解读:有的老师的讲义,可以一用二十年,这也太过分了吧。学不厌,教不倦,这是为师的基本品德。

3、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

翻译:孔子说:“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解读:教师是最崇高的事业,只要有人求学,就没有理由不教。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

翻译: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眼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

解读:弟子只要有心求道,当老师的怎能不倾囊相授。最重要的是,身教重于言教。

三、为师之法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翻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如此,他不能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我就不多说了。”

解读:教育的时机很重要,弟子真心向学,到了急得抓耳挠腮的地步,稍一点拨,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翻译:了解一个道理,比不上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乐在其中。

解读:最好的教育,也许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乐在其中,才能久远。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

翻译:子路问:“听到可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冉有问:“听到可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是的。”公西华问:“两人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做事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子路勇往直前,所以我让他保守些。”

解读:每个人的才具、性情不同,因材施教,才会获得最佳的效果。

4、子曰:“有教无类。——《论语》

翻译: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区分学生的类别。”

解读:社会有各种区分,阶层、贫富、智愚、地域、亲疏,能够平等相待,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博国学”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