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精辟的关于浪子的句子摘抄(精辟的关于浪子的句子)

精辟的关于浪子的句子摘抄(精辟的关于浪子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大宋第一浪子:他的“淫词”太经典,整个时代边骂边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我无数次想象过大宋词人柳永的出场,但从未想过是如此的惊艳,而又如此的宿命。

这阙《望海潮》,普遍认为是柳永20岁时的作品。一个初登历史舞台的年轻人,以一支铺叙点染、自然挥洒之笔,为11世纪大宋城市的繁华日常,留下了印象派式的经典描摹。

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间,这名天才横溢的词人,流荡多地,境遇窘迫,以个人的悲剧成就了11世纪最伟大的歌者。尽管那个时代的人们专注于给他打标签,认定他只是一个鄙薄、淫媟、俗艳的青楼词人,但,这只是对他的刻板偏见——事实上,他有1/4的作品在展现那个时代最有生命力的城市生活,是北宋盛世的一名忠实记录者。

人们也习惯于认定,这个“有才无行”的浪子词人,是社会秩序的局外人和破坏者,却不曾料到,一生怀才不遇的柳永都在努力向权威靠拢,争取官方与士大夫阶层的接纳,尽管这些努力均以悲情收尾。但至少可以说明,他不是主动抛弃了主流社会,而是被主流社会遗弃和伤害的人。

这阙《望海潮》的诞生,背后就是一个干谒的过程。当时,20岁的柳永从家乡福建崇安往帝都开封应试,途经杭州,拜谒世谊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这阙词类似于求见的一块敲门砖。

虽然柳永在词中仅写了杭州的城市繁华,以及投赠之人孙何虽富贵而不忘山林的书生本色,并未像唐宋时期的其他干谒之作一样阿谀媚俗,但希望借助投赠之人的影响力而让自己在科举中有所斩获的意图,仍然十分明显。

是的,天才词人柳永从一开始就是个俗人——遵从社会潜规则,渴望世俗功名,然而他的世俗和卑微,最终却无助于他被认同和接纳。而且,终其一生,直到他的晚年,他都在做这同样一件事——不停地干谒,向有权势的人投献作品,希望获得举荐。想想看,这是多么悲哀和辛酸的人生。这样一个柳永,才真正是最具悲剧性的,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唯一幸运的是,人间不过是寄身之处,在他贫病老死之后,他的作品获得了永生,迄今仍被奉为经典。

▲影视剧中的柳永形象

1

正史没有为柳永立传。没有原因,但不难想象原因——一定是修正史的宋元人,不屑于为他作传。

于是,在历史中没有传记的柳永,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他可能是史上在正史中无传的名气最大的人。他的名气,不仅在他死后,而是在他生前就相当大。

宋代有许多野史、笔记,都记载了柳永的逸闻。尽管这些记录真真假假,但正是这些记录,以及柳永本人的作品,才构成了后人了解这名词人的入口。

这么说吧,柳永堪称大宋第一代流行天王。

在他进入开封后,还没参加科举,就凭借音乐禀赋和文艺天才,崛起为汴京流行文化圈的领导人物。当时,“教坊乐工,每年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搞音乐的人,谱了新曲子,一定要求柳永填词,否则这曲子铁定红不了。

另一则史料记载,“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就是说,柳永靠填词,收入已经不错了,因为帝都的青楼女子都知道柳永名气大,让他有偿地给自己填个词,或在词里给自己曝曝光,分分钟就野鸡变凤凰。

柳永的词通俗易懂有风致,深得民间喜爱。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据说,邢州(今河北邢台)开元寺有个嗜酒的僧人,每次喝醉就唱柳永的词,临终前还念道:“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朝冯梦龙说,宋代坊间有传言:“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虽是小说家言,却大抵符合柳永生前爆红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柳永的词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登堂入室,在皇宫宴会上传唱。北宋陈师道记载:“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歌之再三”,有点开启循环播放模式的意思,可见宋仁宗对柳永的词是真爱。

然而,对于这样一名生活在自己治下的“人民艺术家”,作为粉丝的宋仁宗,不仅没有开启特殊照顾通道,反而成为其仕途不顺的拦路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宋仁宗剧照

2

说起来,柳永的仕途悲剧,从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在位时就开始了。

柳永的一生,比我们想象的漫长。他大概生于雍熙元年(984年),卒于皇祐五年(1053年),历经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

他一生四五次参加科举,直到50岁时才中举。

宋真宗时期,是柳永的青壮年时期,一辈子最好的时光。但他基本上都在考场上蹉跎了,在烟柳巷挥霍了。而这两者,在他身上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在青楼冶游的文字,给他盛名,但也成为他进入仕途的屏障;而他在科举仕途上的失意,反过来使他更加纵情于青楼柳巷。

应该是在他连续科举失败后,他填了一阕词表达得不到官方认可的郁闷: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这阙词细品,是八分落寞两分傲气。因为得不到官方承认,柳永才不得不宣称自己是“白衣卿相”,不得不忍心割舍功名之心,偎红倚翠,浅斟低唱。这分明是一个末路途穷之人的悲歌,词人也表明自己到烟花巷陌寻访意中人,实乃是政治理想难酬的自我麻痹。

可是,在这阙词流传出去以后,来自高层的解读者却读出了满满的傲气。

在接下来的科举旅程中,柳永考中了,但仍被当朝皇帝(有说是宋真宗,有说是宋仁宗)特意将名字拿掉,并说,这不就是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三变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没想到柳永会以这种形式被皇帝“照顾”,以后的路只能越走越窄。怪就怪自己的词太火了,每一首都会传到最高层的耳朵里。

有史料记载,当时还有人向皇帝推荐柳永,皇帝问:“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推荐者答:“然。”皇帝说:“且去填词!”

柳永“由是不得志,日与獧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并半带调侃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皇帝们看来,柳永的词确实听起来很爽,但仅限于私人化的娱乐场合,而在国家治理层面,是万万不能让人怀疑帝国最高层是推崇这些淫词艳曲的,不然会引起道德人心的堕落。连带着,肯定也不能录用这个举国皆知的“淫词”作者当官,只能让他去填词,国家的道德体系才不会乱了套。

宋真宗就曾降旨说:“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糜者,皆严谴之。”阅读范围超出儒家经典,写作带有浮糜文风的人,都要严肃处理。这是朝廷要振兴儒道,纯净文化环境呀。柳永若是官场中人,肯定要被树立为反面典型进行打击。

宋仁宗在位时期,同样“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柳永的淫冶讴歌之曲,同样被当成大毒草,属于严厉打击的行列。尽管皇帝本人会以“内部批判”的名义循环播放他的曲子,但在公开场合恨不得搞一场烧毁柳永作品集的行动。

▲柳永在开封一住20年 图源/摄图网

3

问题是,整个时代写浮艳之词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是柳永成为被打击的出头鸟?

词这种形式,是供教坊乐工、青楼女子歌唱的,从一诞生就带有俗艳俚语的特征。在苏轼特意强调词的豪放性之前,婉约词几乎一统天下,甚至连苏轼本人,绝大部分的词创作也都是婉约风。婉约,就必然多多少少带有闺门密语、浮艳虚薄,乃至淫媟鄙俗的调调。

如果硬要说创作有原罪的话,那也是词的原罪,而不是柳永的原罪。

柳永的作品集《乐章集》中,确实有不少“淫词”,赠妓、咏妓、狎妓之词比比皆是,甚至还有直接写男女之词(当然,相比明清小说的写法还是文雅多了),被李清照批评为“词语尘下”。

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柳永《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

像这阙《昼夜乐》,写名妓秀香,上片写她的容貌、声音,用词已经颇为艳情,但下片更不得了,直接写男女交欢的场面,这就难怪要遭人诟病了。

因为这些“淫词”在柳永的作品集别扎眼,所以,尽管他还写过许多经典的羁旅词、怀古词、城市词,但通通被无视了,人们仅留给他一个标签——风流浪子词人。

然而,那个年代的大词人,无一不是这种写法。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场面怎么写得含蓄一点,所谓“雅俗之别”罢了。

和柳永同时代的张先、晏殊、欧阳修等人,都是写作男女香艳情感乃至风味词作的“老司机”。像欧阳修这阙《忆秦娥》:“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裸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柳永之词。而比柳永晚出生半个世纪以上的苏轼、秦观等人,也依然在写“笑倚人旁香喘喷”“玉纤嫩,酥胸白”等香艳词句。

但只有柳永,背负淫词之名,遭到了最猛烈的批判,付出了落榜的代价,一生仕途困顿,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为什么会这样?

其他人都以双重人格在写词,只有柳永全身心投入,不加掩饰,成为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这使得柳永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靶子。

宋朝士大夫发展出文学体裁的等级论,即“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虽然都是创作,但不同体裁的创作在道德上有高低之分,文章第一,诗第二,词曲最下。张先、晏殊、欧阳修等柳永的同时代人,对这一准则的把握都很老道,戴上面具写载道文章,卸下面具写言情之词,毫不含糊。但柳永不懂这一套,别人把词当“余事”“末技”,他把词当成全部,与歌女乐工打成一片,率真而不加掩饰,难怪吃了大亏。

传统士大夫基于自身的道德优越感,认定俗艳词曲仅可以在帝国统治阶层内部把玩,因为他们读过圣贤书,有辨别力和把控力。但绝对不能在小民之间流传,否则,会导致社会道德的坍塌。带着这种道德优越感和恐惧感,他们固然会在私人场合吟唱士大夫阶层的“淫词艳曲”,但在公开场合绝对要排斥香艳绮靡之音,以维护儒家诗教的正统地位。

换句话说,士大夫有士大夫的香艳书写模式,民间有民间的香艳书写模式,二者界限分明,被认为是“雅俗之别”。柳永一定要跨界,代沉沦的青楼女子立言,这是民间的姿态,士大夫阶层是不认的。

传统士大夫阶层对文化的层级就是这么严苛,你可以说他们高傲,说他们虚伪,但就是改变不了他们的特性——他们容不下一个全身心代表民间文化的人。

据说,柳永以词触怒宋仁宗之后,曾去拜谒宰相晏殊求通融。晏殊问:“贤俊作曲子么?”柳永答:“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冷冷地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

柳永以为,同样写词的晏殊大人,一定对自己心有戚戚焉,哪知道,在晏殊大人的思想里,词与词是有天壤之别的。柳永笔下“针线闲拈伴伊坐”——歌妓一边做针线活,一边与情郎相倚相挨——这样的句子,晏殊就说自己绝对不写。

晏殊写思念,那必须是传统意境,雍容典雅,比如“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柳永那种庸俗化、日常化的场景,是他相当不屑的。所以抱歉,咱俩虽然都写词,但绝非一类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肯定是柳永的词更能反映时代的风貌,因为他的词是有生活气息的,带有时代的烟火气。而晏殊等士大夫的词,几乎看不到任何时代信息,有的只是传统意境的揣摩和复述,搭配私人化极强的情绪,放在唐宋元明清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成立的。也正因此,柳永的世俗化写作,在当时就打败了晏殊等人的精英化写作,不仅在民间广为传唱,还悄悄传进了皇宫。当下的真实,永远最动人。

而柳永最终被打入另册,也恰恰由于他的词太出名,无形中他被当成了市井俗艳文化的代表人物。

枪打出头鸟,人红是非多,他被上纲上线为儒家正统文化的对立面,并作为市井俗艳文化的代表人物遭到正统的鄙视和唾弃,也就顺理成章了。

士大夫阶层中有真诚的个体,但作为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群体,则一定是虚伪的。所以他们一方面沉迷甚至模仿柳永的词风,另一方面却必须公开排斥和否定柳永的词品,进行排斥和否定柳永的人品。

整个宋代,柳永是所有著名词人中地位最低的,没有之一。

▲北宋城市繁华,在柳永词中多有体现

4

但,任何一个写词的人,都无法忽视柳永的存在。

他的词太经典了,尽管当时的士大夫对他的淫媟艳俗表示不屑,然而,背地里无不边骂边学。

宋人笔记有载,秦观和老师苏轼久别重逢,苏轼向秦观道贺说,你现在填词更厉害了,京城都在传唱你的“山抹微云”那阙词。秦观客气一番,说恩师谬奖。苏轼却接着说,但想不到我们分别后,你却开始学柳永作词了。

秦观不承认,赶紧辩解说:“某虽无识,亦不至是。先生之言,无乃过乎?”先生不要空口无凭,毁我清誉呀。苏轼则当场举例质问道:“‘销魂当此际’,非柳词句法乎?”秦观惭愧不已。

这个故事信息量很大。秦观和苏轼的对话发生时,柳永已经故去三四十年,但他的影响力显然未减当年。从对话内容来看,被后世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秦观,和“豪放派鼻祖”的苏轼,两人均对柳永的词作和词风相当熟稔。他们对柳永词都十分不屑,但吊诡的是,尽管他们都不愿承认,但在无形之中,却受到了柳永词深深的影响,抹都抹不掉。

苏轼调侃秦观学了柳词句法,而他自己也活在被柳永影响的焦虑里。

从苏轼的一些著名词作中,不难看到柳永的影子。比如《江城子·记梦》中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分明就是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转写。

而同题词作《八声甘州》,柳永对景融入人世无常的感慨,想必也给苏轼写出“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以相当的启示。因为苏轼曾称赞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几句,“不减唐人高处”,显然是十分欣赏这阙词的。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这是柳永游览苏州时写出的怀古词,沉郁苍凉,寄寓深远。大家再默念一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一下,是否有熟悉的味道?

柳永写“嗟漫载、当日风流”,苏轼则写“千古风流人物”;

柳永写“想当年”,苏轼则写“遥想公瑾当年”;

柳永写“江山如画,云涛烟浪”,苏轼则写“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

面对柳永词,苏轼的态度是矛盾的,既不屑,又赞赏,既想摆脱其影响,却又欲罢不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以自己的词终于脱离了柳永的词风而沾沾自喜,可见柳永词曾对苏轼造成多大的焦虑。

毫无疑问,柳永是苏轼在成长为伟大词人的路上,必须翻阅过去的一座高峰。这个众所周知的段子,也很能说明问题: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残风晓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苏轼当然高兴,通过豪放词的写作,他自认彻底摆脱了柳永的词风,而可以与柳永形成不同风格的双峰并峙。

同样的长路跋涉,也发生在“慢词集大成者”周邦彦身上。周邦彦的慢词声誉甚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那是因为他得到了柳永的真传,所谓“周词渊源,全自柳出”。

柳永是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慢词因音韵和缓、篇幅较大,突破了小令的局限,从而扩大了词的内容含量。经过柳永之手,词的体式才算完备。自柳永之后,慢词成为大宋词坛主流。周邦彦正是在柳永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受其文学恩泽,才成长起来的。

北宋中后期,苏轼和周邦彦各开词坛一派,但追根溯源,他们都是从柳永词分化而出。可以说,没有柳永,就没有苏轼,也没有周邦彦。宋词能发展成与唐诗媲美的文学高峰,柳永居功甚伟。

用现代文学史家郑振铎的话说,柳永的影响笼罩着整个北宋词坛。

▲柳永影响了整个北宋词坛

5

大宋词坛如此重要的一代宗师,却是体制的弃儿,这层转折发生在柳永身上,就是一幕活生生的悲剧。

你可以说他是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可问题是,他本人并不愿以扫地僧的身份度过一生。

当所有人都认定他是词坛风流浪子的时候,只有他还坚信,自己要做一个温柔敦厚的儒士,寄希望并终生努力想成为一个兼济天下的士大夫。

在他40岁的时候,经历多次科举失败,他忍痛离开开封,告别心爱的情人(疑为歌妓虫娘),南下谋生,并写下了那阙最负盛名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深藏内心的功名之念,无时不对柳永的感情造成威胁。因为执着于科举功名,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漫游之中,羁旅行役,遍及开封、江南、关中……他不停地干谒,投献奉颂之词,希望获得举荐。

终于,在他50岁的时候,命运稍微垂青于他一次。他考取了进士。

时人记载,他是在改名后才被录取的,因为“柳三变”与“淫词艳曲”构成对应关系,长期被列入黑名单,所以他才改名“柳永”。

但即便考中进士,年过半百的柳永也未迎来命运的改观。他的余生,久为小吏,在各地流走,历任睦洲推官、定海晓峰盐场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他勤政爱民,政声很好,却难以升迁。最后出任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等寄禄官,权小位卑,始终未能进入上层士大夫的文化圈子。

据考证,直到65岁高龄,权小位卑的柳永还在四处干谒,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然而,他的天才再也未能带来任何奇迹,尽管他勉力歌功颂德,但投献出去的作品大多如泥牛入海,徒留嗟叹。

柳永被嫌弃的一生,让我想起了当代王小波。王小波生前为了作品出版,为了得到承认,曾配合出版社大规模删稿、起庸俗的书名等等,但均于事无补,像极了柳永忙碌一生的干谒之旅。郁闷低落之时,王小波还考取了大货车驾照,说不行就干这个,像极了柳永曾痛苦而无奈地流连于市井圈层。

一个真实的人,游离在主流之外,寂寞孤独,他的内心总归是痛苦的。尽管事后,人们会对他们的孤独进行美化,但仍不能回避,他们是痛苦中的过来人,谁也不比谁超脱。

▲每个时代都有孤独的天才编辑

关于柳永的最后一个悲剧传奇,源于他的死。

据说,他死时穷困潦倒,由歌妓凑钱安葬。送葬的队伍中,歌妓们缟衣素服,个个泪湿衣袖,哭声震天。她们的泪水中浸透了真诚的悲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歌者,能如此为底层的女性代言;也从来没有一个老者的离去,能如此让城市的歌妓伤悲。这是对等的,也是柳永应得的。

当然,这个送葬的情节不一定真实。可以确定真实的是,活了70岁的柳永,死前肯定真切地感受到,真挚的感情不在于士大夫之间,而在于最底层的小民之间(比如他和歌妓)。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群中,他才感觉自己活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人生已然凄楚,但请相信,岁月自有公论!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繁华的记录者、时代悲剧的承受者——柳永,一个在文字中活了一千年的天才词人!

参考文献:

[宋]柳永:《乐章集校注》(增订本),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

薛瑞生:《柳永别传》,三秦出版社,2008年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陈岳芬:《北宋时期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过常宝:《柳永的文化角色与生存悲剧》,《东方论丛》,1998年第3期

陈燕妮:《中国11世纪城市书写中的“印象派”:柳永城市词与城市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浪子有野心,英雄亦有梦,美文又来了哦

1.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2.偏偏喜欢你,于这千万人海中。3.你最钟我意,也唯独你最不识抬举​。4.浪子有野心,英雄亦有梦

我是猫猫,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点个赞哦。有什么好的句子评论的下面,下一期我会发的。欢迎评论

​​

致敬武侠——陈青云《浪子神鹰》

#头条家时光#

陈青云,武侠小说家,台湾鬼派开山掌门,“鬼派天下第一人”。《浪子神鹰》是陈青云武侠作品中比较好看的一部,也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部。

摘抄一段书上的经典段落“石家堡——天下第一堡。这“天下第一堡”并非朝廷敕封,因为石家自列祖以来没有出过封候拜相的人物。也不是武林同道所公封,因为石家堡并没有到武林天下同尊的地步,而是适得其反。那这称号是怎么来的呢?是自封的,可以说是“霸业”的代名词。堡主石中龙在四十年前创下了这一片武林空前的霸业,不但自豪为天下第一堡,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自称为“武林千岁”。话说回头,“天下第一堡”也自有其称雄的条件,任何成功都必须付出其代价。今天,三月十二,是个好日子。”

新的一年真的开始了,加油,为了我自己,朋友们也一起加油吧,我想我们都可以的,我们一定都可以的。

那些押韵带点皮的句子

1,天灵灵,地灵灵,再瘦十斤,肯定行。

2,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肚腩弹来弹去。

3,风急天高猿啸哀,肥肉快和我拜拜。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横扫饥饿,做回自己。

5,东南西北四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

6,枯藤老树昏鸦,我和王源回家。

7,月亮不睡我不睡,医院等着我缴费。

8,横看成岭侧成峰,帅哥都是我老公。

9,我是一个憨憨,天天不吃早餐,爱情与你无关,整天郁郁寡欢。

10,只要对象换的快,没有悲伤只有爱。

11,改革春风吹满地,新的一年要争气。

12,只要祈祷到位,成绩不会心碎。

13,珍珠奶茶搞一杯,明天帅哥把你追。

14,孤山寺北贾亭西,真的好想吃炸鸡。

15,英雄不问出处,恋爱找我速度。

16,不笑运气变差,一笑脸就变大。

17,今朝有酒今朝醉,tomorrow is another day。

18,无人的街道在空荡的家里,就只剩我一个人开狂欢的party。

19,我爱你,你爱她,你说你眼瞎不瞎。

20,我这野马不识归途,但你这小人我必须铲除。

21,你丑我也丑,我们都是好朋友。

22,今天天气真是好,想吃麦辣鸡腿堡。

23,爱情经不起等待,叫我宝贝就现在。

24,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孤独的人儿扣99。

25,我的小愿望,晚上不失眠,卡上不缺钱。

“浪子”其实才是活得最明白的

最近在重温寻妈记。

寻妈记里面Barney看似应该是最不认真、最游戏人生的一个人了,但是仔细看看,其实他才是活得最通透、最有原则的一个了。

首先,友情至上。Marshall失恋后一直哭哭啼啼,看似非常不耐烦的Barney,却为了朋友做出了最实际的行动,他直接买了机票去帮朋友挽回了Lily。事实上,一个悲伤的人确实非常需要安慰,所以Ted的陪伴和鼓励也很重要。从常理来说,一段恋情刚结束,人必然会经历悲痛期,理智的做法是尽情发泄完哀伤后忘记过去,重新站起来开始。但是Barney却看明白了,Marshall永远不可能放下Lily,也就是说,这个哀伤期会永远留在他的心里,再看另一方面,两人之间并非是因为原则性问题而分开,甚至退一万步说,哪怕是因为本质性问题,但是他们俩之间的感情实在太深刻,深刻到足以超越一切世俗的原因,单单就为了这份感情,也不应该就此结束。看清这一切的Barney不愿意让两个好朋友将来后悔,所以他替还处于情绪旋涡中的Marshall做出了潜意识里早已做好的选择。

其二,爱情通透。相较于Robin的雷厉风行,Ted的细腻犹豫,Barney的爱情观非常通透。若给不了完全的爱,若爱成为了一种拖累,就选择放手。第一次表现在他刚意识到自己爱上Robin开始,表面上看,是他无法放弃花花世界的美女诱惑,选择继续做一个情场浪子,其实是出于自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还无法控制住自己或者说潜意识里还是无法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寻欢作乐,在这种无法给予完整的爱的前提下,他选择放弃这份爱,至少暂时是放弃。第二次表现在跟Nora订婚后,他和Robin在意乱情迷中又发生了关系之后,这一次他坚定了自己的心,也确信了自己是能够为了Robin而放弃其他的诱惑的,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做了决定。也正是这两次的心路发展,才有了最后他能够坚定不移求婚。一个害怕婚姻的人,能做出义无反顾的决定,甚至在知道不能有孩子的情况下,他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爱,这种感情是非常撼动人心的。要么不妥协,要么就把全部的心都给你。

“浪子”虽然一直在游戏人生,但是其实他们活得比谁都通透,他们尽心尽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让每一个被“骗”的人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和优越感,而唯有他们自己,承担了所有的真相背后的沉重感。

不能错过的暖心句子 浪子有野心,英雄亦有梦

这个是上一期有位朋友给我留言让我写的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不管昨夜多么泣不成声,

早上醒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

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不论生活如何复杂,

都不要失去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优雅。

舍得不曾舍得的舍得会舍得,

习惯不曾习惯的习惯会习惯。​​​​

你还记得她吗?

早忘了,哈哈。

我还没有说是谁。

浪子有野心,英雄亦有梦。

大家好,我是猫君,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点赞哦。

有什么好的句子可以评论在下方,下一期我会写出来发的。欢迎评论。

还有半天就结束了,希望所有高考的学长学姐们高考必胜,金榜题名,谢谢。​

如果你还没有看够的话,点击头像加关注里面有很多优美的句子任你来选,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