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古代面具的句子唯美(形容古代面具的句子)

形容古代面具的句子唯美(形容古代面具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鲁迅经典语录

1.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2.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0.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1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12.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敛丑著面具,向人舞郭郎,从三星堆面具再看我国面具文化的历史

今儿下午看了央视新闻频道的直播,三星堆最新发掘的六个祭祀坑很是惊艳,其中最小的五号坑却出土了一件目前所见最大的金面具,让人惊叹不已。此金箔面具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含金量已经达到了85%。目前还在修复中,不清楚能否找到缺失的一半,如若不得,实为莫大的憾事。

傩面具

面具这个东西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大多是猎奇心理所至,遮挡住面貌会给人以神秘,进而增加内心的安全感。还有就是京剧中的脸谱,与面具的效果异曲同工吧。不过在更古老的年代并非如此,面具往往是各类巫术主导的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其历史也是非常悠久。

三星堆五号坑出土金箔面具假想图

从我国目前考古来看,能称之为面具的考古发现并不多,但历史却非常古老,最早考古所见的面具是陶制的,发现于河北中部易县的北福地遗址,年代为距今8000至7000年,隶属于北福地一期文化。

这里发现了175件陶制的面具,其中完整者10余件,大者与真人脸庞大小差不多,看形制应该是戴在脸上的。大多出土于房址堆积层内或者居住面上,也有发现于灰坑之内。面具图案有人面和兽面两种。

北福地兽面具

面具均为平面浅浮雕,为单面雕刻,技法为阳刻、阴刻和镂孔结合,一般是以减地法刻出凹块面与凸块面的浮雕,川阴刻法勾勒出凹线条而相应组合成图案。从总体风格来看,雕刻技术纯熟,图案设计巧妙,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些面具可能是一种与宗教或巫术有关的特制品。(张渭莲、段宏振 《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文化走廊》)。

北福地人面具

在湖南澧县也曾发现一个陶制面具,属于屈家岭文化,细节不详。不过很奇怪,在之后的仰韶时代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鲜见陶制面具,不过人面和兽面为母题的纹饰图像却屡见不鲜,说明先民们对这种巫味浓厚的象征意义的追求并未减少。或许鉴于陶制面具不便携带且很容易破损,人们改成木制或者兽皮等纤维类面具了,在几千年的岁月洗礼之下,并未流传下来。文献上就有“百兽率舞”这样的描写,据推测为戴着各种兽面具的人在舞蹈。

有学者曾这样评价面具的作用,“在原始祭祀仪式中,面具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是巫术的法器,神灵的象征,图腾的载体,或祖先灵魂的外化。”。此说非常精辟,将面具的意义概括得很清晰了。

对人面的崇拜实际上远不只新石器时代,在更遥远的年代,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人面为母题的岩画。所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罢。

阴山人面岩画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尤其到了殷墟时期,青铜面具开始大量出现,侯家庄王陵区出土一人面具,高25.4厘米,头顶有一钮,可以用来悬挂。殷墟西区出土一铜牛头面具,高19厘米,宽10厘米。还有小兽面具6件。郭家庄也出土了兽面具2件。

殷墟青铜人面jv

殷墟牛头面具线框图

殷墟核心区北部北京平谷也曾在一商墓中出土了五件青铜面具,不过看简报所述,可能是人面衣饰,长宽大约10厘米,厚0.9厘米,头顶有穿孔。 (图像有些模糊,此处从略,与殷墟人面相近)

北方地区另一个出土面具较多的地区就是城洋青铜区,这里通常认为是蜀地青铜与中原青铜交流的通道。陕西城固苏村窖藏先后出土青铜兽面具25 件,青铜人面具23件。关中地区贺家村出土青铜人面具和兽面具各1件,老牛坡出土青铜人面和兽面具各3件。这几处青铜面具形制相仿,应该属于一脉。感觉属于殷商人面形制的地方变种

城洋青铜人面

城洋青铜兽面饰

南方地区也屡见青铜面具出土,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艺术特色上明显与中原地区有别。之前发掘的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人面具21件,兽面具9件。黄陂盘龙城1件兽面具(采集而来)。

三星堆青铜人面具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双面人头造像1 件、羊角兽面1 件。新干双面头像造型与三星堆铜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城洋地区人面颇为相近。此器通高53厘米,面宽14.5-22厘米。羊角兽面高16.5厘米,宽21.2厘米,臣目,柱鼻,颇有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感觉。看上去只是遮住了脸上部。不过没有看到佩戴的挂钮,是否用于佩戴尚不好判断。

新干青铜人像面具

新干牛角兽面

面具作为巫师法器这个认识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共识,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面具之源应该是北方,传播方向是由北向南,不过与牙璋类似,面具所代表的宗教意义在南方发扬广大。以殷墟代表的商周王朝更重视饮食器这样的礼制的建立。巫风很浓的面具被青铜礼器上的抽象纹饰所代替。人面的一些遗风在南方一些商王朝方国得以保留。或许这也是中原王朝最后走向王权导向的一个反映吧。

#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这种中国古老的戏曲,靠面具来区分角色,初看诡异,细看有趣

中国的戏剧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生活在江西、贵州、安徽等地的人们,或许会对这种戏剧有一定的了解,那就是被称为 “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它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蕴。

观看傩戏是一种享受,它的演唱和舞蹈都非常精彩,但我对其表演使用的面具更加有兴趣。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戏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傩戏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相比我们平时在游乐园里看到的小丑面具,参加化妆舞会佩戴的面具和川剧变脸的面具等等,傩戏的面具要更加神圣,它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老实说,我第一眼看到傩戏面具的时候,觉得很诡异。但后来,结合剧情和舞蹈、音乐,便觉得非常有趣。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傩的表演者古称巫觋、祭师,被视为沟通神鬼与常人的“通灵”者,表演时装扮上各种服饰面具,模仿与扮演神鬼的动作形神,借神鬼之名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是傩戏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

傩戏面具多为木质,也有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摄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

傩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如果你喜欢人文的话,傩面具的制作过程你一定也很感兴趣。傩面具以柏杨和酸枣等木料为原料,制坯是雕刻面具工作的开始,面具雕刻分粗雕和细雕两道工序。粗雕是按照坯料所描的人物五官和头饰位置,雕成立体图形,以确定各部位的大小和具体形象。细雕是将各部位进行认真刻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和镂空。刀法上有凿、镂、剔、剜、划、挑、戳、刻、铲、钻、拓、削等。面具雕刻好以后,先用粗砂布打磨,再用细纱布打磨各细致部位。对新雕成的面具要刷上底灰,防治油漆浸入木料中,又能增加色彩的鲜艳度。

在傩戏盛行的地区,傩戏面具还被作为工艺品售卖,艺术价值很高。傩戏面具的角色之中,有一个叫做“开路将军”,其含义是保佑一路平安,所以常常被开发成为纪念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