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孔子教育弟子的句子是哪一句(孔子教育弟子的句子是)

孔子教育弟子的句子是哪一句(孔子教育弟子的句子是)

本文目录一览:

《孔子杏坛讲学图》中的教育思想

□郑学富

《孔子杏坛讲学图》为明代画家吴彬所绘,绢本,设色,长125厘米、宽62厘米,现藏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画面内容为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从画的特点、内容及人物的形态、服饰可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之前,“学到官府”,要想读书求学,必须到官府,因此穷人家的孩子是不能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创办私学、收徒授业的人,他培养了一批儒学传承人。《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吕氏春秋·遇合》也称:“委贽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孔子是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造成的,因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还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放在首要地位,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杏坛讲学图》作者吴彬,字文中,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明代万历年间以能画荐授中书舍人,为宫廷画师,是生活在明代后期的一位知名画家。《孔子杏坛讲学图》中的人物面容庄重古朴、形体伟岸,衣纹排叠遒劲、设色古雅,充分体现了画家不同凡响的艺术底蕴和功力。

《孔子杏坛讲学图》背景以暖色调黄色为主,体现了孔子师徒关系融洽、亲切、雅致、和谐的讲学环境。孔子端坐在中间一张圆形矮榻之上,弟子们分两旁坐于之上,说明师生有别、讲规矩、重秩序,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规范。画中,左侧一弟子双手合抱于胸,或是发问,提出疑难问题,孔子面向于他,单独解答他的提问,或是孔子提问以前教过的内容,这位弟子在回答问题,或是这位弟子有些腼腆,不善于提问,孔子主动让他提问,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风。

这一细节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了解和熟悉弟子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弟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教育弟子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

在《孔子杏坛讲学图》的前方有两位比较年长的弟子,说明孔子招收弟子没有年龄限制,孔子的弟子年龄各异,最大者仅比孔子小4岁,最小者比孔子小53岁,弟子之间年龄相差47岁。

从《孔子杏坛讲学图》中看,四位弟子尽管都是着大领广袖长服,发用蓝布挽髻,但是衣服颜色不同,其中三个弟子穿灰服,一个弟子穿红服。这说明孔子弟子之间的地位和经济状况也不一样。这一点集中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来自鲁国、齐国、晋国、宋国、陈国、蔡国、秦国、楚国,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夷夏之分。比如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来自商人之家的,如子贡;有来自“”家庭的,如冉雍;还有居陋巷的颜回、衣敝缊袍的子路、安贫乐道的原宪等。

在《孔子杏坛讲学图》中,孔子后面屏风耸立,屏风后是生机盎然的杏树,杏花绽放,姹紫嫣红,这代表孔子讲学之地——杏坛。春意盎然的景象,也给严肃的讲学画面增添了几分春天的气息和活跃的气氛。杏坛位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孔子讲学之处。孔子在教学上践行他的理念,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弟子。他爱护弟子,弟子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在此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培养了一批儒学传承人。

《孔子杏坛讲学图》以孔子设教讲学为题材,采用写实与浪漫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的绘画语言,塑造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古人尊孔重教的传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今日教师节: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

他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还创立了非常完备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吸收。

9月10日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1

有教无类

子曰: “有教无类。”无论贫富、地位、职业、智愚、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

教育不是买菜,要挑挑拣拣,而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蒙。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不管你是谁,只要有干肉拜师,我都会收他做弟子,努力教诲他。

《三字经》里讲:“性相近,习相远。”

每个人其实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所以才变得不同。

所以只要肯用心教育,那么人和人之间没有太大区别。

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公平。

2

因材施教

既然有教无类,那么学生的层次肯定有诸多差异,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资质,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该去做吗?”

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

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

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孔子认为: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要激励他勇敢去做;

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要限制他太过刚勇。

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可以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现在很多偏科的孩子,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因材施教”的程度还不够。

3

学以致用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 “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只是知道却不行动,那么就等于不知道。

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领悟,一个人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一个人学习并且实践,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学习不仅要思考,还要懂得应用,只有学会了应用实践,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懂得。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培养那些知行合一的人,对社会、对自己有益的人。

4

修己慎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真正好学的人,不会在意饮食起居,而是努力做事,谨慎说话,有错误就尽快改正。

老师为人师表,往往有更多的道德要求。

春秋时期阳虎弄权,孔子对这个人很不感冒。

但是阳虎却屡次来拜访孔子,甚至有一次扔下礼物就跑了。

孔子没办法,只能去回礼,却特意挑了一个他不在家的日子,避开和阳虎的交往。

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君子修省,不和品行不佳的人一起共事。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本分,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5

言传身教

《论语》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人想要为师,必然要树起老师的榜样。

要求学生多读书,自己必然先要多读书。

不许学生沉溺游戏,自己首先不能带头打游戏。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味说教。

6

教学相长

《礼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足够的能力诲人不倦。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三次拜访老子请教,反复研读《易经》,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

好的老师,都懂得教学相长,好的老师一般都是饱学之士。

7

寓教于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学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求学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知识。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好的老师都懂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8

举一反三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个学生努力钻研,陷入困境的时候,老师再出手帮他,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不能融会贯通,那么就比较难了。

所以真正的教育要注意时机和方法,不能一味“填鸭式”“满堂灌”。

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授人以渔,才能举一反三。

9

德育为先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孩子孝顺仁厚,诚恳诚信,爱护别人,做到这些才能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人品永远大于能力。

一个人能力再强,人品不好也是没用的。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人品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能力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的缺陷。

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10

安贫乐道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对饮食起居不甚在意,每天学习耕作乐在其中。

孔子自己周游列国,曾被敌人围困。

乱军之中,几乎饿死,孔子却也不远改变他的志向。

面对学生,也是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

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只有不甚在意外在的浮华,才能专注内心的安宁。

教育不是一个谋利的行业,教师也不是一个可以大富大贵的职业。

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放弃大富大贵的想法,淡泊名利,授业传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坚守正道,才能火尽薪传,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和文明传承下去。

来源:儒风大家

微信编辑:赵小姝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孔子送给弟子立身处世的秘籍

第六篇 集大成也

曲阜孔庙祭祀孔子的殿叫“大成殿”,殿名取自战国思想家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意思是孔子是时代的圣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就像先敲青铜镈(bó)钟,最后用玉制特磬收尾一样。先敲镈钟,是节奏条理的开始;用特磬收束,是节奏条理的终结。条理的开始在于智,条理的终结在于圣。

(图为曲阜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内除了供奉孔子牌位,还有孔门四圣、四科十哲及后世儒家先哲,见证了孔子教育培养的诸多弟子和儒学成果。

孔子不论身居杏坛,还是周游列国,悉心教授弟子,《论语》里记载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主要教授弟子文献典籍、社会实践、敬事以忠、诚实守信,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从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教育学生立身处世。孔子对于那些“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那些不修养仁德,不讲习学问,不亲近仁义,不改正缺点,是他最担忧的。

许多人在学《论语》一书时,都只关注孔子与弟子间说的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孔子教弟子有一句话是弟子们立身处世的秘籍和法定,你知道是哪句话吗?

他衷衷告诫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意思是后生小子,将来立足社会成家立业,就要做到在家要孝敬父母,仕途要敬事以忠,处事要谨言慎行,诚信待人,对人要博爱有加,交友要亲近仁德,对以上所言要躬身践行,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学习文献典籍。

感言:我认为这句话意义深远,基本涵盖了孔子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而且对于指导后人为人、为学、为政,如何立身处世,都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几句话具体指什么?让我们循着《论语》慢慢道来……

(未完待续,下章更精彩)